《安徒生童话》读后感3篇

2025-08-13 12:14:25 文题网 阅读:

第一篇:《会流泪的童话》

提纲

1. 引出感受:读《安徒生童话》时总会流泪,列举《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等让人感动的故事,加入细节描写。

2. 联系实际:讲述自己在公园给捡瓶子的老奶奶钱、给流浪猫喂牛奶的经历,理解安徒生写这些故事的用意。

3. 总结感悟:明白眼泪掉过之后,能长出一颗更软的心,学会心疼身边的人和事。

读《安徒生童话》时,我的眼泪总像断了线的珠子。《卖火柴的小女孩》里,她光脚踩在雪地上,冻得通红的脚趾蜷成一团,点燃最后一根火柴时,眼里闪着的光像星星,可最后还是在墙角缩成了小小的一团。读着读着,我的手都凉了,好像和她一起站在寒风里。《海的女儿》里,小美人鱼化成泡沫的那一刻,我捂着书哭了好久,她为了爱情放弃鱼尾和声音,多傻呀,可又多勇敢啊。

但这些会让人哭的故事,却越读越喜欢。就像上次在公园,看到一个捡瓶子的老奶奶,她的手指冻得裂了口,我想起卖火柴的小女孩,把妈妈给我买零食的钱塞给了她。奶奶惊讶地看着我,眼里也闪着光,像小女孩看到的奶奶的笑脸。前几天放学,我看到楼道里的流浪猫,想起小美人鱼对小动物的温柔,就把家里的牛奶倒在碟子里,看着它小口小口喝,心里暖暖的。妈妈说,安徒生爷爷写这些故事,不是让我们难过,是让我们学会心疼别人。

现在我每次读这些故事,都会想起那个奶奶的笑容和小猫的样子。原来眼泪掉过之后,心会变得软软的——以前看到乞讨的人会躲开,现在会递上一颗糖;以前觉得妈妈唠叨,现在会帮她捶捶背。这些童话就像温柔的小手,轻轻揉软了我的心。

修改建议

1. 增加“心变软”的细节动作:比如“帮妈妈捶背时,我特意轻一点,怕弄疼她,就像怕碰碎小美人鱼的泡沫一样”,让转变更生动。

2. 补充故事中温暖的瞬间:比如“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幻想里和奶奶拥抱,虽然短暂,却藏着安徒生爷爷的善意”,让感动更有层次。

写作建议

1. 学用“感官联动”写感动:把书中的场景(如小女孩的冻脚)和自己的感受(手凉、心疼)结合,比如“读《海的女儿》时,好像嘴里尝到了海水的咸味,心里却酸酸的”。

2. 用“小事链”表现成长:像文中“给奶奶钱→喂流浪猫→帮妈妈捶背”一样,用一连串小事证明自己的改变,让“心变软”不空洞。

第二篇:《童话里的“小奇迹”》

提纲

1. 引出主题:《安徒生童话》里藏着好多小奇迹,列举《丑小鸭》《拇指姑娘》等故事中的奇迹,分析奇迹来自坚持和勇敢。

2. 联系实际:讲述自己学跳绳从被嘲笑到成功的经历,突出练习过程的细节。

3. 总结感悟:明白生活中也能创造奇迹,只要不放弃,并畅想未来的目标。

《安徒生童话》里藏着好多小奇迹,就像埋在沙子里的珍珠。《丑小鸭》里,灰扑扑的小鸭子被哥哥姐姐啄、被养鸡场的鸡欺负,可它从来没放弃过扇动翅膀,最后变成了天鹅——它的奇迹,是每天在水里练习游泳练出来的。《拇指姑娘》那么小,躺在郁金香花瓣上睡觉,却敢跟着燕子飞过大海,最后在花田里找到了王子,她的奇迹,是勇敢给的。

这些奇迹让我想起自己学跳绳的事。一开始我总被绳子绊倒,绳子像调皮的蛇,缠得我膝盖青一块紫一块。同学笑我“像只笨企鹅”,我躲在操场角落偷偷哭,眼泪滴在跳绳上,像极了被欺负的丑小鸭。但我想起它不管别人怎么说,还是天天往水里跳,就咬着牙每天放学后练十分钟:绳子缠脚了,解开再跳;手心出汗了,在衣服上擦一擦;腿酸了,揉一揉继续。现在我能一分钟跳100下了,老师还让我当跳绳小老师呢!

原来童话里的奇迹,在生活中也能发生。丑小鸭靠练习变成天鹅,我靠坚持学会跳绳,它们都不是魔法变出来的。接下来我想学会骑自行车,就像学跳绳一样,摔倒了再爬起来,说不定很快就能带着弟弟兜风了。只要不放弃,每个普通的小孩,都能让自己的生活开出奇迹的花。

修改建议

1. 给“奇迹”加比喻:比如“坚持就像给奇迹浇水,每天浇一点,总有一天会开花”,让道理更形象。

2. 补充成功后的感受:比如“当老师喊我‘小老师’时,我心里像揣了颗糖,比丑小鸭第一次飞起来还甜”,让喜悦更具体。

写作建议

1. 学用“困难+办法”写坚持:像文中“绳子缠脚→解开再跳”一样,写出遇到的具体问题和解决办法,让“不放弃”有细节支撑。

2. 用“童话人物做榜样”:写自己努力时,多想想童话角色的做法,比如“练累了就想‘丑小鸭现在肯定还在水里游呢’”,让动力更真实。

第三篇:《和童话人物做朋友》

提纲

1. 引出感受:读《安徒生童话》时觉得人物就在身边,列举《皇帝的新装》《野天鹅》《小锡兵》等故事中的人物与身边人的联系。

2. 联系实际:讲述自己参加朗诵比赛、练钢琴时,受小锡兵精神鼓舞的经历,加入想象画面。

3. 总结感悟:这些童话人物像好朋友,在不同时候给予自己帮助和启示,陪伴自己成长。

读《安徒生童话》时,我总觉得那些人物就在我身边,像一群看不见的好朋友。《皇帝的新装》里说真话的小孩,像我们班的小雨——上次老师把“鸟”写成“乌”,大家都不敢说,只有她举着手大声说“少了一点”,和故事里的小孩一样勇敢。《野天鹅》里的艾丽莎,为了救哥哥忍着刺痛织毛衣,让我想起妈妈:她每天加班到很晚,眼睛熬得像兔子,却总说“不累”,就像艾丽莎藏起自己的辛苦。

我最喜欢的是《小锡兵》,那个只有一条腿的锡兵,不管被扔到火炉里还是下水道,都直直地站着,手里紧紧握着枪。上次我参加朗诵比赛,站在台上腿抖得像筛糠,突然觉得小锡兵就站在话筒旁边,挺着胸说“别怕,像我一样站直”,我赶紧挺直腰板,居然得了二等奖!练钢琴累了想放弃时,我好像看到他在琴键上站着,一条腿也稳稳的,就继续弹下去;跑步落后时,想起他不认输的样子,就拼命往前冲。

现在这些童话人物真的成了我的好朋友。遇到困难时,小锡兵教我坚持;想撒谎时,说真话的小孩提醒我“要诚实”;看到妈妈揉肩膀,艾丽莎让我赶紧去帮忙捶背。放学路上,我总觉得小锡兵站在书包上,说“挺直背走路呀”,我就立刻把腰挺直了。读这本书,就像交了一群永远不会离开的好朋友,陪着我慢慢长大,真好。

修改建议

1. 增加和“朋友”的互动:比如“给妈妈捶背时,好像艾丽莎在旁边说‘轻一点,再轻一点’,我就放慢了速度”,让陪伴感更强。

2. 补充其他人物的帮助:比如“被同学误会时,想起《夜莺》里的小鸟原谅了皇帝,我就主动和同学讲和了”,让“朋友圈”更丰富。

写作建议

1. 学用“联想+想象”:把童话人物和身边人联系后,再想象他们就在眼前(如“小锡兵站在书包上”),让“朋友”的感觉更真实。

2. 用“具体场景+人物启示”:每个场景都写明“遇到什么事+哪个童话人物帮了我+怎么帮的”,比如“练琴放弃→小锡兵→想起他站得直就继续练”,让结构更清晰。

《安徒生童话》是一本值得家长为孩子选购的经典好书。它由丹麦作家安徒生创作,包含了 160 多篇精彩故事,被翻译成上百种语言,陪伴了无数孩子成长。

书中有像《丑小鸭》《拇指姑娘》等鼓励孩子勇敢追梦、认识自我价值的故事,也有《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这般能让孩子学会同情、懂得爱的篇章。其语言简洁且富有韵律,故事既充满奇幻色彩,又不乏现实意义,能帮孩子拓展想象力,同时启发他们思考生活。

孩子能从中学到善良、勇敢、真诚等美好品质,于潜移默化中提升道德认知。而且,它适宜亲子共读,家长能借故事和孩子探讨人生道理,拉近亲子距离。将它送给孩子,就是为其送上了一把开启智慧与心灵成长之门的钥匙。

标签:读后感安徒生童话3篇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