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指导:用形象打动人

2024-09-12 07:22:01 周东飞 阅读:

学习不能偏食,此前我们讲了一些中国古典诗词,今天我们要分享的是一首西方现代诗:美国诗人庞德的《地铁车站》。这首诗看上去非常短,只有两行:人群中这些面孔幽灵一般显现;湿漉漉的黑色枝条上的许多花瓣。写的是诗人在一个地铁车站看到的瞬间,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出现了一个又一个鲜活美丽的面孔,就如同那湿漉漉的黑色枝条上开满了花瓣。

为什么我们要分享这首诗呢,因为庞德和他的这首诗名气实在是太大了。我们可以这样介绍庞德:叶芝的学生、乔伊斯的朋友、艾略特的同学、海明威的老师,这其中任何一个名字响在我们耳边,都像打雷一样对吧?不要以为庞德是在沾这些文学家的光,如果没有庞德,乔伊斯、艾略特、海明威说不定早就被历史所淹没了。说庞德是20世纪初期西方诗坛的领袖,恐怕没有人会反对,他打开了现代派诗歌的大门。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100多年前,西方诗坛流行的是所谓浪漫主义,喜欢议论抒情、无病呻吟。那个调调像什么呢,就是“啊,长江啊你真长,黄河啊你真黄”,非常地空洞做作。庞德同学就站出来了,说诗不能这么写吧。那要怎么写呢?庞德同学说,向中国的唐诗宋词学习啊。你看,“雨中黄叶树, 灯下白头人”,“鸡声茅店月, 人迹板桥霜”,在诗歌里边用意象来填充,比起啊啊啊的抒情高明多了。所以,庞德所创立的这个流派就叫意象派。

什么是意象呢?你在说明文里面写树叶,那就是具体的树叶,是客观的。但是,你在诗歌里面或散文里面写到一片秋天的树叶,那一定是融入了你主观意愿的一片叶子,要么代表着悲伤,要么代表着成熟。就像我们前面说的“雨中黄叶树”,我们读到这句诗,马上就会产生一种凄凉之感,这就是“被赋予了主观意义的客观形象”,也就是意象。用意象来写诗,诗歌就特别含蓄、耐读、优雅。

回到庞德的这首诗,它是怎么写出来的呢?据庞德回忆说,1913年他巴黎乘坐地铁,出了地铁车厢,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他看到了一个美丽的面孔,然后又看到一个,又看到一个,然后是一个美丽儿童的面孔,然后又是一个美丽的女人……他太想马上找到合适的文字把这种感受表达出来了,但是一整天苦思冥想却毫无所获。在随后的一整年里,他先后写过两首长诗来表达自己的感受,但都不满意。最终诞生的,是这短短的两句。

然而,正是这两句,成了庞德的代表作。“人群中这些面孔幽灵一般显现;湿漉漉的黑色枝条上的许多花瓣。”幽灵,在这里并不是招人厌恶的魔鬼,而是为了极端地表现出这些美丽面孔的出现是如此让人意外。这样的场景像什么呢,就像是原本湿漉漉的黑色的树枝上,突然开出许许多多绚丽的花朵。诗歌是多义的,诗人只负责呈现自己能够呈现的部分,剩下的就是读者自己的事情了。

我们可以调动自己的阅历来体会这首诗歌,你可以说,庞德所写的就是我们的生活。你看,生活常常是灰暗的、琐屑的、无趣的,但是往往就在你陷入无聊、烦恼的时候,突然会出现一些让你惊喜、欣慰、愉悦的事情。拥挤沉闷的地铁站,因为几张面孔的出现,一下子变得爽朗清新。我们的心境,也同样会常常被类似的光亮所唤醒。反过来,这首诗如果写成,啊,生活,它有时候沉闷,有时候却很令人开心,我的朋友,热爱生活吧。——这样的诗,会不会让你倒胃口呢?

文学是形象的艺术,我们使用形象,总是更能感染人、打动人甚至是征服人。为什么我们一再强调,记叙文要把事情写得具体生动,议论文也要选用恰当的案例去论证,奥妙就在这里。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