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回故乡

2024-09-10 22:25:09 张兰 阅读:

深秋的太阳把山村照晒得暖烘烘的,仅有的几朵白云在高远的蓝天上悠闲地散步。黛色的山峦已经镶上了金边,绿毯上间或点缀着浅黄、淡红,隔着袅袅的炊烟,像一副水彩画,在它还没从工笔走向写意的时候,我回到老家,参加朋友孩子的婚礼。

车子还没进村,就听到王力宏的《唯一》,从高音喇叭里传出来。村子的东头有一棵大树,树上两个大喇叭屁股对着屁股蹲着,一蹲就蹲了几十年,记忆中从《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一直唱到《小苹果》。从“社员们上地修梯田”一直到“精准扶贫”。也许,其他村的喇叭已经走出了历史舞台,而这个村的喇叭还是那么被重用着,就像连任好几届的村支书田富贵大叔,它仍旧指挥着村里的黑白事情,传达着重大事件,播放着重要新闻。

新郎家门上用紫色的气球做成一个拱门,两旁摆着两只花篮,花篮里的花叫不上名字,一顺儿笑着,喜迎来客。从大门口到主房门口铺着一条红地毯,地毯的尽头设有舞台,有音响,有香槟酒。宽大的院子里,摆放着十几张大圆桌,厅房的门口左右两侧贴着大大的红双喜,一张大红执事单上整齐地排列满了人名。

“结婚典礼开始。”随着总管一声喊,亲戚朋友们都坐了下来,“司仪”田小强走上台去,用他那不标准的普通话开始主持婚礼:“尊敬的各位来宾,亲爱的朋友们,大家好!”

台下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很高兴大家来参加田双喜先生和罗丽红小姐的结婚典礼。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二位新人向各位的到来表示忠心的感谢!”

又是一阵掌声。

“今天是公元2018年9月15日,农历八月初六。今天世界上两个最幸福的人,他们将携手走进这个婚姻的殿堂,即将开始他们的幸福生活,在这里,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们的到来吧!”

新娘和新郎手拉手入场,喇叭里播放起《结婚进行曲》,席上一片欢呼声,还伴着口哨声,人们都站了起来,看着这对熟悉而又陌生的新人,拍着照、录着视屏,欢呼声一浪高过一浪。

“在这优美抒情浪漫的婚礼进行曲的伴凑下,在这个幸福的时刻里,在我们面前的这对新人,他们心贴着心、手牵着手,面带着微笑向我们款步走来。这预示着他们幸福生活的开始。朋友们,让我们以衷心的祝福,为他们欢呼,为他们喝彩,为了他们完美的结合,而热烈鼓掌,祝福他们拥有美好的未来!”掌声又一次响起。

新娘挽着新郎的胳膊走上台去。

“今天英俊潇洒的新郎和美丽漂亮的新娘终于牵手了。今天来参加你们婚礼的人是非常的多,可以说是高堂满坐,各位的到来给你们的婚礼带来了欢乐,同时也使得这里蓬壁升辉。充满了幸福的气息。……”

婚礼按城里的新式样进行着。

到了证婚人宣读结婚证的环节。田富贵大叔走上台去,拿着结婚证的手有点颤抖,他结结巴巴的用家乡话宣读着。

“田大叔这是怎么了?他平时挺能讲话的,全村大小事都是他主持的啊。”田晓兰有点担心地给田婶说。

“那可不,不过那都是我们农村的老套套,今天这是洋玩意,你田大叔这是老和尚吃挂面——第一回呢。他昨晚抄得一夜都没睡好。”田婶更是心疼地说。

“也是啊,这娃娃出门学会了好多新玩意儿,听说有趣的还在后面呢。”

“是嘛,但愿你田大叔不要出丑……”

“啊……”随着一声惊呼,大家都向台上看去,一本结婚证书掉在了地上。

“别紧张,别紧张,田大叔,都是自己人。”小强赶紧拾起结婚证放在田大叔手上。

“大家,对不起,我……我有点紧张。”好不容易,田大叔读完了结婚证书,由人扶着走下台去。

虽然出现了一点状况,但是婚礼还是有条不紊的进行着,村里的老人真是开眼界了。

婚礼的高潮到了。司仪大声说:“接下来两位新人将互送新婚的信物,并喝下新婚的美酒。朋友们,这浓香的美酒将祝他们今后的生活幸福美满。来宾们,让我们再次祝福他们!”掌声再一响起。

“最温馨浪漫的时刻到了,本来我想让两位新人接吻,但是面对我们的父老乡亲,这动作难免有的不雅,再说,我们不能忘本,所以我们就按老先人流传下来的规矩,让新人吃苹果好不好?”

“好……”

两个人把早就准备好的一个大苹果用红毛线挂起来,让新郎和新娘背起手来咬,他们一碰苹果,苹果就调皮地飘走了,台下响起了大浪般的哄笑声。

“你们俩一起吃,不是就吃上了吗?”田小强给出了个点子。

于是,新郎新娘一起凑上嘴去咬苹果,男女老少都屏住呼吸,伸着脖子看过去。就在他们要咬到苹果的时候,田小强一把拉开苹果,两张嘴便吻在一起。

“咻……”口哨声再一次响起,整个场子爆炸了似的,搭起的塑料棚布被震得“啪啪”作响。

这样几次以后,新郎偷偷地给新娘递了个颜色。他俩没等田小强发令,就一起向苹果咬去。

“咬上了,咬上了。”有人大喊起来。

“朋友们,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祝福他们吧!”

“来宾朋友们,在这美好的祝福和热烈的掌声中,在此我宣布田双喜先生与罗丽红小姐的结婚典到此礼成。”

“好,开席。”总管一声喊。恭席的人一起上场,一顺儿的红色风衣,黑裤子,白体恤,化着浓淡得体的妆,这是农村的新气象,以前都是男子恭席的,最近几年男子大多去外面打工,女人被迫“填空”,没想到这一填,还填出了新花样。那可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是男子无论如何也没法达到的。

这些女子娴熟地上下碟盘,碗筷,招待客人,最让人折服的是她们敬酒的言辞得体和喝酒的洒脱自如。

婚礼完毕,后我走了出来,沿着马路走,马路非常干净,隔一段就有一个垃圾桶,一模一样。穿着黄马褂的罗大叔一手拿着一把扫帚,一手拿着一个有着长把的簸箕,悠闲地在路上走着。

“罗大叔,你这是?”

“我是我们村的保洁员啊,你看这村里都没垃圾了吧,都是我扫的,一个月一千元的工资呢。”罗大叔无不骄傲地说。

“奥,好啊,我说村里怎么这么干净呢。”

“嗯嗯,你看这路灯,是太阳能的,不用电,晚上一亮,全村啥都能看清楚,连老鼠跑都能看清楚呢。”

“是吗?那太好了。”

看着我拍路边的花,罗大师走过来说:“你今晚不回市上吧。”

“回啊,怎么呢大叔?”

“唉,那就没办法了,你不知道啊,这花晚上拍出来的颜色更好看,叶子不是绿色,是蓝色,花儿的颜色也都变了。”

“是吗?那真是太神奇了。”

“要不,你加我微信吧,我晚上拍好发给你。”

“你会玩微信?”看着眼前白发苍苍,七十高龄的罗大叔,我有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怎么呢?不可以啊,谁规定我就不能玩微信呢?”罗大叔笑着说。

“不是不是,我是……”我赶忙打开微信,加上了罗大叔,他的网名是“老来福”,呵呵,真是老来福啊,他是村里的一个老光棍,无妻无子,现在做了村里的保洁员,有了一千元的工资,晚年有福啊。

和罗大叔合拍了一张照片,就告别了他。我继续往前走,来到村东口,这里有一个大广场,大概有三四百个平方,地面是水泥打的,一周有八盏路灯,健身器材应有尽有,和城里的一模一样,不一样的是,都被抹得发亮。这就是群里发的跳舞的地方吧,我一边想着就走了进去。

“嗨……”我吓了一大跳。

“我们就知道你会来这里,在这里等你呢,来,咱们拍照吧。”一群昔日的玩伴不知从哪里蹦出来。

拍完照,她们应我的邀请,唱了一会社火,又跳了一会广场舞。远处的山蒙上了一层黛色,像极了韵味十足的中年妇女,给人一种无限的遐想。

广场隔壁就是我们村的学校,大门紧锁,院子里收拾得很干净,没有一点儿杂草,一条砖铺成的路从校门口一直通到教室。

我闭上眼睛,突然看见学校变成了一座新式的幼儿园,孩子们在老师的教导下跳着舞,做着手工,学习日常技能,有的在学叠衣服,有的在学叠被子,有的在学扶老人……校园里充满了甜甜的笑声。

作者简介

张兰,女,甘肃天水人,七零后,小学教师,爱好文学,有诗歌、散文、小小说发表于《天水文学》,《秦州文艺》、《天水日报》、《天水晚报》、黄河律动、海峡文学等。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