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人文,看得更远,未来更好

2024-09-11 10:52:24 文题网 阅读:

静谧的夜,在时光园的深处,瞅见科学精神与人文关怀数次激起思想冲突、碰撞、互谅,然后携手共进,推动人类社会显著或悄然发生的进步。人文与科学,就像两条并行的轨道,共同承载着生活这列车,向未来奔去。

1970年,玛丽•尤肯达修女向美国航天专家施图林格博士质问,世界各地还有不少儿童由于饥饿而面临死亡的威胁,为何美国还要花费数十亿美元在研究火星的项目上呢?且不追究那几十亿美元的研究经费是否挤占了用于慈善援助的用款,从这个善良的修女身上,我们看到了一种叫做人文情怀的,熠熠发光的社会思想,看到了对弱者的同情与关怀。人文情怀,人文精神,人道主义,这些大众如今耳熟能详的名词,向西方可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多个派别哲学家对自然、人、社会的研究,文艺复兴时期提倡的人文主义等;而在中国,孔子对“仁”的提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到后来儒学的批判继承者对民本思想的发展都是人文的体现。

就像儿时伙伴不让自己把热水倒在花丛中,说是会烫坏花或者刚好经过的七星瓢虫。这种可的善良的,对大自然的爱,推广之,便是玛丽和与其一样有爱心的人对弱者的同情;在推广之,便是对同胞的关注,对人的生存状况,尊严和情感、思想的关注。人文精神,让人与人相互理解尊重任,有助于构建温暖和谐的社会大家庭,当然也是作为世界公民的现代人应当具有的进步思想。

玛丽的质问让我们感受到人文情怀的温暖,而看了施图林格博士的回答,又顿生对科学探索精神的崇敬之情。

只有人文情怀的社会是无力而可悲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对未知领域的探索往往能够帮助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造福人类。这位航天专家似乎更具远见,探索发现未知世界,推动科技发展,必将带来更多真理和经济的收益。一些科学家也总谈到,青年人应当关注,投入科学,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时光深处,英国工业革命的蒸汽机车,生产机器,拉开了人类资本繁荣发展,生活水评不断提高的新时代。

然而,光有科学技术的社会是焦躁而无情的。欧洲人的殖民扩张,对美洲土著的杀戮,罪恶的黑奴贸易,皆是缺乏人文精神的表现。当代我国的社会相对和平稳定,而缺乏人文精神则使我们缺少思考,同情,变得浮躁、肤浅、唯利是图,这怎样也不是我们想要的生活。

新中国一直致力于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中共十七大起党也有了“人文关怀”的提法。可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不应是相悖的,应该是携手共进,服务于生活的。

作为新时代的世界公民,作为民族希望的青年人,更应当看得更远,活得更明白。

标签:科学未来静谧看得更好人文更远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