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叙述主要事情的过程中,暂时中断线索,插入一段从前的事,或另外一件事,叫作插叙。有一种对插叙的比喻叫作“横云断峰”。就是说插叙得当,就犹如一抹云雾横断山腰,使文章更加有魅力。 请看一卜面的例子: 伞 雨渐渐下大了,屋檐上挂下一条条水链,把操场和教室成两个世界卫一下课,同学们都打起了雨伞,准备回家了,班任李老师出现在教室门口,声音不高不低地喊着:“郑刚,你一下。” 我满肚子不高兴,今天我没带雨伞,正打算找刘明辉合呢!不知怎的,最近我总觉得李老师似乎在找我的岔子,同我过不去。比如,她在我数学本上打的,比别的同学的大,石时还要在“x”后面加一个“?”。前天早自习,我迟到了5分钟,她就盯住我不放,一个劲地问我为什么不早点上学,有什么不起呢?无非我扔坏了你的一把伞嘛!
那是上个星期三的上午,李老师下课时把伞忘在教室了。我本是好意,想把伞送到李老师办公室去,谁知走到教室门口,爱说闲话的阂晓军怪声怪气地说:“拍马屁去啦!”他这么一说,我脸都红了,顺手就把伞扔到墙角里。说来也巧,李老师正好回来拿雨伞,一看,一根伞骨断了,她冲着我生气地说: “郑刚,你这样做对吗?”说完,气呼呼地走了。 也该我倒霉,今天李老师肯定要惩罚我一下,尝尝没有山伞是什么滋味。同学们都走完了,教室里只留下我一个人。打在芭蕉叶上,发出“啪啪”的声音,像在幸灾乐祸地嘲笑我望着室外一片雨蒙蒙的世界,我心里茫茫然,不知怎么办好。 “坐下。”李老师温和地说,“今天你的数学题只做对了两题,看来你对和差应用题的解法还没有掌握,我给你补补课「” “说得倒好听,”我心里想,“补课也得找个时间,今天下这么大的雨,叫我留下来,不和同学合伞怎么回家,不是存心和我过不去吗?” 一个小时的补课结束了,李老师讲得很耐心、详细,可是因为我心里别扭,没有好好听。
李老师说:“今天就到这里,你还没有真正弄懂,下次再补吧。”天哪,她还不放过我! 李老师叫我坐在教室里等一等,说她去打个电话马上来。我心里暗暗叫苦,不知她要捉弄我到什么时候呢?过了一会儿,李老师来了,她招了招手说:“走吧,回家。”我快快地跟在她后面,来到校门口。 有一位中年男子,撑着一把伞,又拿着一把伞,在门口等着。“这么快就来了?”李老师对他说,“张伯伯听了电话就来告诉我。肠男子说着就把手中的伞递给李老师。原来李老师的爱人给她送伞来了。 李老师打开伞,转身递给我,说:“郑刚,快回家吧。”我毫无思想准备,下意识地接过伞,不说要,也不说不要,只觉得一股暖流涌上心头。我抬头看看那把伞,正是被我扔坏过又修好了的,不禁呐呐地说:“李老师,这伞……我不好……” “别说了,”李老师露出内疚的神情说,“我错怪了你,阂晓军主动来讲明情况了。快,回家吧。”
她和爱人合着一把伞向前走去,那伞骨尖上流下的雨水正滴在她肩脚上,一会儿便湿了一大块。 我的眼前模糊了,那是未掉下来的泪水挡住了视线…… 这篇作文的第三自然段就是插叙。这段插叙补充说明了小作者与老师之间为伞而引起的误会。这段内容与前后文的联系非常紧密。在第二自然段末尾,小作者提出了他的误会」他以为老师目7‘住他找岔子,“无非我扔坏了你的一把伞嘛!”学生怎么弄坏了老师的伞?如果没有第三自然段的插叙,就使人觉得摸不着头脑。插叙一段,问题清楚了。 小作者一片好心却引出了这样一个意想不到的结果。老师生气,是误会。这误会消除还不那么容易。从插叙后面那一段心理描写看,小作者的误会更深了,跟老师给他补课联系起来。但老师终于凭着一颗爱心和关心他的实际行动,赢得了小作者的理解。误会消除,师生情深。插叙在文章中起到了突出中心思想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