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先生的生前介绍

2024-10-29 21:19:17 文题网 阅读:

    我虽然和吕先生有过较深的师生之谊,以至相知之情,但却对先生的身世很不了解。譬如先生的真姓名—何佶,先生原籍是安徽天长县人,就都是在最近几年才知道的‘先生的著作和译作,我基本上都是读过的,熟悉的,但是,即使如此,我也不是先生遗著的最适合的编选人,因为先生一生致力研究的课题,主要是美学,而我对美学的知识甚少。只是由于这项工作还没有人做,又恰巧在一九八二年,我看到了上海文艺出版社有一个系统出版当代美学家著作的计划,其中列有朱光潜奖学文集与蔡仪美学论著的选题,这未免使我心中一动—吕先生不也是五十年代美学讨论中的一家么?正好先生长女潘怡失妇又来,、我得知当时尚无任何出版和再版先生著作的计划。我想,既然与先生论争的对手朱、蔡二位的美学著作已将出版,那么,岂可缺少一个对方?于是,我写信给当时尚在上海文艺出版社工作的王一纲同志并余仁凯同志,建议出版社也出版一本吕荧先生有关文艺与美学论著的文集。很快就接到了一纲同志的复信,说他已和余仁凯同志商谈过,同意我的建议,并欢迎我来编选这本文集。后来一纲同志虽离开了出版社,但担负此书责任编辑的高国平同志,多次来信热情地鼓励和支持,终于促使此书的编选和出版工作顺利实现,这是我首先要衷心表示感谢的。也要感谢吕先生的同乡吴腾凰同志为本书写了《作者小传》,感谢吕先生狱中难友姜葆琛同志愿把他的《冬天的回忆》作为附录,用以表示我们对吕荧先生惨遭不幸的深切地悼念和哀思!

    关于文集的编选工作,我想做以下几点说明

    一、文集基木上是从吕荧先生的五部论著编选出来的。这五部论著(按时间先后顺序)是:《人的花朵》(泥土出版社,一九四五年出版),《文学的倾向》(上海书报杂志联合发行所,一九五0年出版),《关于工人文艺》(上梅新文艺出版社,一九五二年出版),《艺术的理解))(作家出版社,一九五八年出版),《美学书怀》(作家出版社,一九五九年出版)。其中《艺术的理解》,又可看作先生文艺论著的自选集。《人的花朵》和《文学的倾向》的主要论著,都选编在《艺术的理解》里,有些篇目在选编时,先生还做了很多的修改。这在《艺术的理解》的“后记”里有过较详细的说明。因而,这次编选时,我们尊重先生的意见,凡《人的花朵》、《文学的倾向》与《艺术的理解》相重复的文章,都采自《艺术的理解》以作定稿。

    二、无论是在先生的文艺论著与美学论著中,都涉及到译名和译文的问题,这是很难处理的。现在采取了一个折衷的办法。对于译名,因为与文章内容关系不大,也为了方便读者,我们采用当前统一的译名。至于译文,因为有些关涉到内容的理解,而先生自己又是翻译家,他引用的译文,有一部分还是自己直接译的。我们以为,译文还是保留原译为好。

    三、文集编选的文章共分四辑:

    第一辑八篇文章,都是先生解放后写的学习经典著作的

    心得体会和关于革命新文艺问题的m讨和评论。

    第二辑十三篇文章,是有关现实主义艺术问题的探讨和论辩,用先生自己的话说,即“比较着重创作方面的问题、“直接关连着创作的实践”。

    第三辑十篇文章,是关于中外几位大作家及其作品的评论或专论。

    第四辑五篇文章,是先生的美学专著。

    据韩文敏同志介绍,她曾看到一九四八年的《时代日报》上有吕先生的一篇《论单纯》,也是很有艺术见地的好文章,可惜这一天的《时代日报》,直到现在还没有查到,很可能这次只得暂时付阙如了!

    当然,先生对一些文艺向题的看法,包括美学问题的见解,不一定是今天的人们所能完全同意的,而且先生也是生活在一定的时代潮流中间,也必然会留下时代思潮的烙印。我是同意《朱光潜美学文集》“出版说明”的这样几句话的:“这些著作既是历史上的足迹,就应保持历史的原貌,供研究者去分析鉴定。”但我又相信,先生有很多关于文艺创作原则的卓识,特别是他较早地对革命新文艺的公式主义、概念化的有害倾向的热情关注,都可以给我们以有益的启示。如果这本文集,能使今天的读者较清晰地了解吕荧先生一生的文艺论著的概貌,吸取有益的营养,编者的微小的愿望也就能得到满足了。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