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前八十回的作者曹雪芹逝世二百年了。在他生前,《红楼梦》的部分手稿已开始传抄、流传,他死后不久,就出现了“好事者每传抄一部,置庙市中,昂其值得数十金,可谓不胫而走矣”(百二十回本《红楼梦》《程序》)的盛况。十八世纪末—清乾隆末年,即距离曹雪芹逝世不过三十年左右,高鹗、程伟元的百二十回木的《红楼梦》已经刊行问世,风靡全国。所谓“开谈不讲《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所谓“士大夫有习之者,你为‘红学’”,都说明了在清朝中叶以后,《红楼梦》的流传之广,影响之大。这部小说的艺术成就,是有口皆碑的,可以说它把中国古典小说的艺术推上了最高峰。
但是,这样一位富有才华的伟大作家,在十八世纪的旧中国,却不能见容于现实。他的一生—从曹氏家族的繁华末世,到‘满径蓬蒿老不华,举家食粥酒常赊”的沦落,贫困的兴衰变化,固然为他写出《红楼梦》这样的伟大杰作准备了物质的和思想的基础,而这种身世遭遇,也无情地毁灭了他的罕见的天才,在他贫困的晚年,《红楼梦》终于成了未完成的杰作(根据各种流传的手抄本来看,《红楼梦》大概有八十回左右,是曹雪芹的原著,其余四十回,一般认为是高鹗所续)。这位对近古文学史有卓越贡献的作家,实际上是在贫困和悲愤中“泪尽而逝”的!
曹雪芹的先辈有几代都做过江宁织造,织造虽然不是什么大官,但却掌握着封建王朝的经济大权,是一个只有皇帝亲信才能得到的肥缺。从曹寅(雪芹的祖父)、李煦(曹寅的妻兄)、曹颗、曹握(雪芹的父、叔辈)给康熙的奏折以及康熙的批语里,可以看出世袭织造七十年之久的曹氏家族,和这位皇帝的特殊的亲密的关系。江宁织造曾给曹家带来了赫赫百年的荣华富贵,《红楼梦》中所描写的江南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过往的繁荣兴衰的历史,都有着曹家盛衰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