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拜啦,弗洛伊德

2024-10-12 10:15:37 文题网 阅读:

    我这人,生来就爱做梦,而且都是有情节的,各种各样的故事,各种各样的风格,惊险的胜过《007》,缠绵的类似《红楼梦》,诙谐的又好像是与葛优对台词……当然,也有冗长乏味的,如同时下的那些电视连续剧。

    平庸也罢,精彩也罢,毕竟只是一些梦,做完了也就完了,嫩得再去想它。

    可是后来迷上了弗洛伊德。

    钻研弗洛伊德的梦论,还真是下了不少功夫。近四十万字的《梦的解析》,从头到尾地精读,其中的“梦论精义”与“梦例经典”,十多年后仍记忆犹新。弗洛伊德的梦论貌似.‘体大精深”,其实可以概括为一句话:梦是“愿望的达成”。这“达成”又分为两个层次:一是直截了当式,渴了就在梦中喝水,穷了就在梦中发财;二是曲折隐晦式,梦者的本意被形形色色的象征物包装起来,最后把梦者自己都搞糊涂了,只好请心理医生来解释。而弗洛伊德释梦,用的偏偏是“泛性论”的观念与方法。梦中的象征物,凡长形的实心的物体,可能代表男性性器官;凡空心的带门的物体,则可能代表女性;穿过套间或上下楼梯,又可能与性行为有关……

    我的天,这样一解释,谁还敢做梦?

    弗洛伊德释梦,其种种附会乃至荒谬,早已为后人(包括他的弟子甚至他的女儿)所指摘或抛弃。当然,弗洛伊德关于梦的理论,自有它的合理之处:比如,有助于对精神病人的心理分析,诱发出艺术家的灵感,等等。不过,若将弗氏的“梦论”,引来分析我等既非“神经病”又非“艺术家”的平凡之梦,只会徒劳地增添梦者的尴尬与恐惧。

    其实,艺术家的梦也并非能人弗氏案臼。庄周梦蝶,与“性心理”有何干系?庄子在梦中所体验到的角色的转换,倒是一种颇具美学意味的心理快感。

    十多年过去了,一如既往做我的梦。快乐的,优伤的,或者是不悲不喜的;吓得出冷汗的,气得破口大骂的,或者兴奋得在床上连翻跟斗的。……想哭就哭,想笑就笑。笑着哭着或者不哭不笑地酣睡着。不敢游戏人生,难道还不能游戏梦境?第二天醒来,忘记了弗洛伊德,也忘记了释梦。因为有好多事要做:取牛奶,买早点,送孩子上学,然后坐在书桌前,读书,备课,写作……

标签:而且各种各样做梦来就是有情节拜拜弗洛伊德这人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