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弗洛伊德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2-23 01:16:41
《校园流行色》
红裙子黄裙子
和弗洛伊德尼采
一起落进子夜的睡梦
北斗的眼晴摇醒子夜
注视灰暗里
色彩和哲学化成辽阔的沉默流行
子夜飘落了
北斗飘落了
空中
横着一支竹笛
像露水洗净的黎明
向世纪鸣响了警曲
它闪烁的幽幽蓝色
在沁凉的森林里穿行
在深谧的古井里穿行
在萌动的晨雾里穿行
在勃发的朝阳里穿行
不久以后
男孩子女孩子的手臂上
都印着了一道幽蓝
有森林的沁凉
有古井的深谧
有展雾的萌动
有朝阳的勃发
蓝色
已经流行
【诗歌点评】
思想,化作色彩沿着躁动、沉默、冷静的台阶拾级而上。红黄的不断迭替,弗洛伊德、尼采的行情高升,是刚突破零的躁动;躁动随后又在子夜下沉,接着是万籁俱寂的沉默;终于在黎明之际,闪着幽幽蓝光的深沉,从时空六维走来,把自已的歌,洒向校园,化作一片冷静。
契机,就在那竹笛,它是心灵的呼唤,是灵感的闪电,是思考的摇篮。躁动、沉默之后,是一代人的更新。
《感情需求》
据说,19世纪著名的精神分析专家弗洛伊德曾试图全面研究一下女人的感情需求问题。没想到,这个研究整整耗费了他30年的光阴,最后他还是不能确切地肯定,在普遍的意义上,作为一个女人,她的感情需求到底是什么。这大约也从一个方面说明了女人感情细腻的多元化程度。就现代人来说,在我们的家庭中夫妻之间存在着的许多矛盾,有相当一部分实际上也正是源自丈夫对妻子感情需求的不理解或某种程度的漠视。
我们究竟应该怎样来看待这个问题呢?
应该说,在任何一对夫妻之间,不论是新婚燕尔的青年夫妻,还是操劳奔波的中年夫妻,抑或是安享晚年的老年夫妻,大家都有特定的感情需求,而作为女人来说,她们最基本、最强烈的感情需求就是安全感。这种安全感除了体现在追求必要的家庭生活保障之外,还包括对婚姻感情质量的追求。
从心理方面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当一个女子信任并且钦佩自己的丈夫时,即使她是个个性很强的女性,她也会感到一种理想的安全感。而当自己的丈夫胆小怕事,优柔寡断,或是缺乏基本的家庭责任感时,一般来说,作为妻子,她的心理上总是要感到一些惶然。特别是在遇到一些重大问题时,得不到丈夫强有力的支持,对她们来说,这种不安全的感觉会更加严重。如果做妻子的这种基本的感情需求长期得不到满足,势必会影响到婚姻的感情荃础。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做妻子的怨气冲天地埋怨自己的丈夫窝囊,没出息,实际上也正是那些做妻子的感情需求没有得到满足的表现。
应该说,作为一个妻子,她的感情需求最主要的还是丈夫的爱。但是,这种爱的获得,往往是基于感情需求得到满足的基础之上的。现实生活中的事例告诉我们,如果一个做妻子的得不到安全和爱这些基本感情需求,她往往会成为丈夫最棘手的“敌人”。许多男士全身心地扑入事业中,忽视了对妻子的情感投资和对家庭的关心,当他们身心交瘁地回到家中,得到的却是妻子劈头盖脸的责骂、埋怨。这种现象的产生并非像许多人所认为的那样,是因为做妻子的自私和不懂事而引起的,细究起来,还是这些做妻子的感情需求得不到满足的一种心理发泄。
当然,我们许多做妻子的尽管在自己的感情需求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下,仍然一如既往,支持着丈夫的事业。比如那些军人、公安于警的妻子,实际上从她们个人的感情需求上来讲,她们当然也渴望得到安定的生活和温柔的情感,但是,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她们慷慨地做出了奉献。她们的行为,体现了一种自我牺牲精神,其伟大之处也正在于此。
一般来说,女性的情感比男性要丰富细腻得多。特别是在婚后的岁月里,许多做丈夫的总是埋怨妻子唠唠叨叨,岂不知,这种唠叨反映的也是女性的一种感情需求。
女性都有一种对人和感情深为关注的心理特性。这种特性往往导致女性爱感情用事。天下的女人极少有不想被丈夫所爱的,而这爱的前提就是希望自己的感情被丈夫所重视。可惜的是,很多的男性并不了解这一点。生活中,忙了一天回到家里像根木头一样呆坐在那里,一声不吭的丈夫恐怕不在少数。而丈夫的这种举动,往往就会使妻子产生一种被遗弃的感觉,尽管那些做丈夫的可能并没有这种动机。在这样的情况下,妻子的唠叨实际上就是一种感情挑逗,以图引起丈夫对她感情的反应。如果做丈夫的能懂得妻子的这种感情需求,在与妻子的交谈中,溶入心理的劝慰和疏导,便会满足妻子的感情需求;如果做丈夫的对妻子的几句唠叨感到厌烦,或回避或怒斥,都会伤害妻子的感情,长此以往,必将导致夫妻关系的隔阂和紧张。
现代生活要求人们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一个家庭幸福与否。并不决定于它收入的多少,关键还在于这个家庭成员之间彼此的心理沟通程度。所以,夫妻之间非常需要以现代心理科学的常识,来认识、关心和体贴对方。这样,您的家庭,您的生活才会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您才会永远享受到生活的温馨和幸福。
《拜拜啦,弗洛伊德》
我这人,生来就爱做梦,而且都是有情节的,各种各样的故事,各种各样的风格,惊险的胜过《007》,缠绵的类似《红楼梦》,诙谐的又好像是与葛优对台词……当然,也有冗长乏味的,如同时下的那些电视连续剧。
平庸也罢,精彩也罢,毕竟只是一些梦,做完了也就完了,嫩得再去想它。
可是后来迷上了弗洛伊德。
钻研弗洛伊德的梦论,还真是下了不少功夫。近四十万字的《梦的解析》,从头到尾地精读,其中的“梦论精义”与“梦例经典”,十多年后仍记忆犹新。弗洛伊德的梦论貌似.‘体大精深”,其实可以概括为一句话:梦是“愿望的达成”。这“达成”又分为两个层次:一是直截了当式,渴了就在梦中喝水,穷了就在梦中发财;二是曲折隐晦式,梦者的本意被形形色色的象征物包装起来,最后把梦者自己都搞糊涂了,只好请心理医生来解释。而弗洛伊德释梦,用的偏偏是“泛性论”的观念与方法。梦中的象征物,凡长形的实心的物体,可能代表男性性器官;凡空心的带门的物体,则可能代表女性;穿过套间或上下楼梯,又可能与性行为有关……
我的天,这样一解释,谁还敢做梦?
弗洛伊德释梦,其种种附会乃至荒谬,早已为后人(包括他的弟子甚至他的女儿)所指摘或抛弃。当然,弗洛伊德关于梦的理论,自有它的合理之处:比如,有助于对精神病人的心理分析,诱发出艺术家的灵感,等等。不过,若将弗氏的“梦论”,引来分析我等既非“神经病”又非“艺术家”的平凡之梦,只会徒劳地增添梦者的尴尬与恐惧。
其实,艺术家的梦也并非能人弗氏案臼。庄周梦蝶,与“性心理”有何干系?庄子在梦中所体验到的角色的转换,倒是一种颇具美学意味的心理快感。
十多年过去了,一如既往做我的梦。快乐的,优伤的,或者是不悲不喜的;吓得出冷汗的,气得破口大骂的,或者兴奋得在床上连翻跟斗的。……想哭就哭,想笑就笑。笑着哭着或者不哭不笑地酣睡着。不敢游戏人生,难道还不能游戏梦境?第二天醒来,忘记了弗洛伊德,也忘记了释梦。因为有好多事要做:取牛奶,买早点,送孩子上学,然后坐在书桌前,读书,备课,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