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和校刊

2024-09-10 22:56:32 文题网 阅读:

   由于爱好文学,自上高中以后,我便开始写些小文章,投给北平的《新民报》。(这些文章用现在的话说,可以叫“小小说”,内容全是反映贫苦人民生活的,如《当当》、《垃圾堆》、《酒店》等。出乎意料的是,我写的稿子,每篇必登,所得的稿费,我都用来买书了。

    不久,我与几个同学办了一份油印刊物,名字似乎叫《附中通讯》,这份刊物得到了当时学校的地下党及其外围青年组织“民联”的支持。同班同学梁象敏主动承担了刻蜡板的工作,他的钢板宇写得很漂亮,并且能刻一些图案,使这份刊物增色不少。我记得有一次,他在第一版上还刻出了高尔基的头像,看起来和木刻版画一样。我当时只知道,他对这份刊物很热心,不久前才知道,他当时已是一名地下党员。说起这份刊物,还应当提一下,我们在印刷方面得到了“打钟老人”高升的大力帮助。人们只知道高升的职务是打钟,其实他还负责学校的文件、考试卷子的油印工作。他的屋里有一部油印机,他但同意我们用这部油印机,还替我们放哨,发现有什么情况,及时告诉我们……

    解放以后,在办刊物的基础上,我和几位同学又办起了通讯组,及时把校内的新鲜事物,写成稿件,投给北京各报社。我记得我们的稿子曾经登在《人民日报》、《北京青年报》和《新民报》上。我写的通讯有:《春风把以往的障碍吹开》,在镰刀铁锤下会师—《记师大附中与育才中学的联欢大会》《新民报》1949年4月、《今天是我最快乐的一天—庆祝人民政协开幕》(1949年4月23日),还有一篇是1949年10月8日刊登在(人民日报)上的通讯:(杜伯洛维娜参观师大附中)。一年后,这篇通讯还收人了《初级中学语文课本》(第一册、1952年版)。

    师大附中通讯组的工作曾得到校领导的表扬,我记得在一次全校大会上,校长郝人初就曾说,我们学校的通讯组写了几篇通讯,报道了我校的种种变化,他们做得好,值得表扬。在与育才学校合并后,育才学校有几位同学也参加了我们的通讯组,其中就有后来成了名导演的林汝为同志。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