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龙寺遐思

2024-09-11 09:12:38 文题网 阅读:

暑假期间有幸随同“第九届全国科技地震夏令营”前往庐山参观,览“锦绣”,访“仙人”,看“三叠”,叩“五老”,瑰丽的庐山风光给我留下美好的回忆。不过,给我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黄龙寺了。大凡名山都修有寺庙,且多因此而出名,庐山也不例外。据传,庐山昔年曾拥有寺庙数百座之多。随着时间无情的推移,大都在自然或人为的灾难中毁坏了;然而也有几座寺庙幸存下来,并“如既往地焕发着光彩。黄龙寺,便是其中颇有声名的一座。

据介绍,黄龙寺始建于明代,已有几百年的历史。漫长的岁月,黄龙寺历经劫难,也曾经昌盛显赫过,曾受过赐以镀金毗卢像和大士铜像的浩荡皇恩。在寺外,有三棵古树,人称“三宝树”,其中一棵需七八人合抱,树龄已达千余年。风霜与刀斧在它们身上刻下不可磨灭的痕迹,但它们仍旧绿叶如盖,生气勃勃。离寺不远有一古潭,唤“黄龙潭”,黄龙寺因它而得名。而令,这千古潭水仍“叮咚”着不朽的乐章。

我们清晨从山脚出发。走了一个钟头,黄龙寺离我们越来越近。一个越来越强烈的念头占据了我的脑海:在这几百年来游人络绎不绝的路的那头,会给我们展示什么?是辉煌壮观的建筑群,还是永恒生存意识的启示?

终于,在推测揣摩中,我们来到了寺外,一睹黄龙寺的“真面目”。举目四顾,我茫然了:除了“三宝树”、“黄龙潭”外,这里没有我想象中的雄伟壮观,没有雕梁画栋,没有幽静的曲径回廊,也听不到雄浑庄严的钟声……所见到的只是一座不小但也不算大的黄壁屋罢了。难道这就是誉声千古的黄龙寺么?我无法相信,我预备的美词无一适合形容它,相对于其它寺庙,它大单薄了!

我小心翼翼地迈入黄龙寺的门槛儿,正对门是一尊橙黄的大佛,佛前是一搏香炉,炉烟袅袅;佛默坐着,庄严的脸上隐约挂着忧患的风霜,无言无语;炉烟的升起似乎也是静止了不知多少年的既定动作。微弱的香火与外面射进来的阳光交织混合,迷蒙一片,‘呈现出一种特殊气氛,静谧异常,令游人屏息。右边,一个老和尚默默地坐在经案前操作着什么,黄黄的经幌轻轻地摇晃着。我内心涌上悲凉的感慨。

黄龙寺,你不是昌盛显赫一时么?你往昔威风凛凛的气概呢?难道你的成名,是因这凄清的平淡,抑人的沉默?那么,你为什么如此沉默?是不满于尘凡世界的喧嚣虞诈,还是几百年来所受磨难的压抑?不,沉默抗争不了喧闹,解脱不了你肉体的创伤!你肯定在这幽暗的凄清中启示着某种闪光的哲理—生命延续存亡的哲理!不是么?在历史的古迹前,我们本不应怀着嬉戏的游人思想,而应该以严肃的态度思考它的兴衰及它所阐释的道理。

思考片刻,我恍然大悟:黄龙寺,它现在不论多么单薄,毕竟,它是作为一份文化遗产保存下来了,不为历史长河的激浪所淹没。它顽强的生命力,一如寺外日夜不歇流淌的“黄龙潭”,满身疙瘩却仍活力充沛的“三宝树”。可见,它的盛衰枯荣是次要的,更重要的是:它存在了下来,

被启示的心激烈地颇动着。我想到了我们的民族,像黄龙寺一样,也是多灾多难的。从创造“四大发明”的文明之邦落后至任人宰割的“东亚病夫,,时时曦咬着它的心灵。它辗转于晦暗的枪风弹雨,坚韧地承受着外族的欺凌,终于以巨人的挣扎,摆脱重重枷锁,换得民族的黎明,在那黑夜里,多少次,它奋搏于深渊的边沿;多少次,它磋跄于迷惘的路径,终于以不停奋进、不断探索的精神缔造了今日的美好。是什么激励着它呢?正是那种顽强的生命力!

昔年的繁荣虽已伴流水逝去,但我们坚信,今天的黄龙寺也将像我们的民族一样,重新放出异彩。

标签:暑假期间科技有幸全国地震随同黄龙寺遐思九届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