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一湖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1-05 14:47:17
《巴陵印象》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第一次见到她的名字,是在小学的古诗书上。幼稚的心灵被这磅礴大气的词话一下子吸引,心驰神往,魂牵梦萦。到底是什么样的光景,什么样的盛状,才能让范仲淹值得用“浩浩荡荡,横无际涯”来形容,来歌颂,来寄予自己深情的家国情怀?
有幸得以亲临那片烟火里的广阔天地,也有幸领略了不同于以往的深切思索与“忧乐共处”。
捧着《岳阳楼记》,撑一把太阳伞,日光暖暖环绕。他的檐角从丛丛绿叶中探出,朱红色愈发显眼而夺目。可长长的人流令我大失所望,父亲便去捣鼓摄影,母亲去买纪念品,我得以独自伏于栏上,凭仲春的风吹,顶着耀眼的光,凝望面前这一面硕大无比的水镜——湖面是一望无际的灰白色,成千上万粼粼的细纹从天际一直翻涌至岸边,在午后阳光的投射下闪烁成一片光河。抬头,天也是灰白色的,连着辽远的湖水,犹如一张庞大的幕帘将我包裹。那样广袤的情景,我却始终觉得喘不上气,亦如多年前亲临北京天坛一样,她有一种不可名状的伟岸。那一刻,自己与希文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上下天光,一碧万顷”的八百里洞庭,诚然有“波澜不惊”的壮阔。
待父母回来,人流散去,便从左侧的门下踏上石阶,楼的褪色朱门向我们大敞着。静悄悄地,生怕惊扰了岁月,踮了脚走进一层。两根墨黑的柱,上连沉红的顶,下接漆绿的座,一张古朴的大长桌,正上方是用蓝绿色刻下的整篇《岳阳楼记》,被书法家何绍基所书的长联缀于楼堂正中。古色古香的一座楼,不比北京故宫的宏伟庄严,不比江南水乡的清新隽永,她把八百里洞庭的旷远与江南名楼的温婉融为一体,再加上千年前希文“进亦忧,退亦忧”的怅惘,为这里,岳阳,平添了几分独有的历史沉淀感。全部为木质,榫卯结构,注定了他不能和黄鹤楼与滕王阁那般庞大,却更贴近于八百里洞庭的湖光山色。
楼外的我,仰望那飞跃的檐角,只觉心生敬畏。范希文的家国太深,杜少陵的家国太沉,我却清晰地听见他们遥远的呼唤,他们心中的呐喊,听见自己的脉搏与他们的情怀一同生长。仿佛自己,也能体会了“忧乐共处”和“家国天下”的意义。眼里,心里,也满是他们的影子。
每一个地方都有它的独特印记,这是时代赋予的沉淀。无论古今中外,每一处景,只有亲临,那种情感才会真正扎深于心底,成为人心灵素养的加分项。“万卷书”与“万里路”的结合,才会有世界人间的山河,才会有数以万计的文字美学。行走,丰盈生命。去外面走走,天南地北,去寻那些遗落的文化沉淀,这才是旅行的最终意义。我们吹过了它们吹过的晚风,站在他们的历史时空里,领略不一样的世界。
《石头记》
河阳之南有黄河伴城而过,河畔有一湖,曰鹤鸣湖,世人皆称:一年四季,景色各异,美不胜收。吾心向往之。
一日母携吾前往,吾大喜。绕湖而行,远观湖面如镜,唯听鸟鸣啾啾。至湖畔,有水鸟数十,或水面游弋、或河心嬉戏、或振翅而飞,深感心旷神怡,不觉已行数里。
途中小憩,见道旁有卵石隐于黄沙,遂俯身察之。其形,或圆扁或长方;其色,或红黄或绿紫;其质,或平滑或粗砺。有精巧细腻,有平淡无奇,虽以数百计,却无一相同,吾甚奇之。遂问母:一河之石,各有不同,何哉?
母对曰:其色其质,皆因石质不同,此乃其资质,天成也。其形其状皆因大浪淘洗万般磨砺,才得脱胎换骨华彩初显,此乃后天造就也。吾默然思之。
母又曰:石岂非人乎?有儿天资聪颖,有儿资质平平,乃天分各异。然,大千世界,凡大有所为者,莫不后天刻苦练习,且持之以天分,遂得脱颖而出。吾顿然悟之。
鹤鸣湖之美,去之而烟消云散。小河之石,得之而回味无穷。遂记之。
《《湖心亭看雪》教学实录》
一、导入课文
杭州之盛,在西子一湖。不同的诗人笔下的西湖是不一样的。
白居易笔下的西湖: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屏显,生齐读)
杨万里笔下的西湖: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屏显,生齐读)
苏轼笔下的西湖: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屏显,生齐读)
西湖只有一个,在文人的笔下西湖各不相同,今天我们就一起看看张岱笔下的西湖。
二、读课文,重感知
1.齐读文章。
师:同学们,这篇文章其实只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生:张岱去湖心亭看雪。
师:对,本文就是讲张岱去湖心亭看雪。
师板书:看雪
2.其实我们去西湖,很多地方可以看雪,比如说:孤山(屏显孤山),登上孤山,西湖雪景一览无余;比如说:苏堤(屏显苏堤),苏堤横贯西湖,这里可以看到西湖全貌;比如说:断桥(屏显断桥),西湖十景里有一处就是断桥残雪。那么,张岱选择了什么地方呢?
生:湖心亭
师:曾经张岱在自己的文章里提到过湖心亭,我们一起来看看他笔下的湖心亭到底是个什么地方呢?
屏显链接资料:
“夜月登此,阒寂凄凉……人稀地僻,不可久留。”——张岱《西湖梦寻》
师:他没有去孤山,没有去苏堤,没有去断桥,就选择了这么一个人稀地僻、不可久留的去处看雪。
板书:湖心亭
那我们一起去看看张岱在湖心亭看到的雪景到底是怎样的呢?
生: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师: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个句子里面有一个字出现的频率特别高?
生:“与”
师:文言文本是用语非常精炼,为什么会在这里连用三个平常又普通的“与”字呢?(去掉“与”字,齐读原文的句子和去掉“与”字后的句子。)
生:有“与”字会让人感觉到天、云、山、水全都融为一体了。
师:是的,连用三个“与”字,我们仿佛看到了天、云、山、水都融为一体了,此外,我们好像还看到谁也与天、云、山、水融为一体了?
生:张岱
师:人与环境融为一体就会达到什么样的境界?
生:天人合一
板书:独游天人境。
师:当他进入天人合一的境界时,眼前的景色就发生了奇妙的变化,是什么变化呢?
生:从“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等词可以看出他眼中的世界变小了,尤其是“舟中人两三粒而已”给人一种沧海一粟的感觉。
师:是的,眼前的世界变小了,心中的世界就变得越来越大,于是他感觉到自己仿佛沧海一粟。
3.引读第一自然段。
师: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这正是西湖最冷的时候,此时的西湖万籁俱寂,什么声音都没有。(屏显: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生齐读此句。
这个时候,我想要去看看雪景,我没有去孤山,没有去苏堤,没有去断桥,我没有带亲人,没有带朋友,就这样一个人去了人西地癖、不可久留之地看雪。(屏显: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生齐读此句。
师:当船儿出发的时候,呈现在我眼前的是这样的景色(屏显: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生齐读。
师:当船靠近湖心亭的时候,我看到了天、云、山、水融为一体了。(屏显: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生齐读。
师:此时的“我”与天地间一切都融为一体,进入了天人合一的境界,眼前的世界也变越小,心中的世界越变越大,人仿佛就是天地间的沧海一粟。(屏显: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生齐读。
过渡语:在这样的大雪天,晚上八点多,我独自去了人稀地僻、不可久留的湖心亭看雪,这样的行为,用原文中的一个字形容,你们认为哪个字合适?
生:痴
板书:都云作者痴
三、扣字词,赏主题
张岱这样的痴人意外地发现了原来还有两位痴人先他而到,痴人与痴人地相逢,甚是喜悦,于是他强饮三大白而别,这个场景,感动了一旁地舟子。于是,舟子说了一句什么话?
生: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师:从选择看雪的时间和地点来看,张岱的痴和金陵人的痴完全一样,但请同学们仔细研读文本,张岱的“痴”和金陵人的“痴”有什么不同?
生1:一个带了酒,一个没带酒.
师点评: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张岱的痴是一心一意的痴。
生2:一个独往,一个与友对坐。
师点评: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张岱孤怀雅兴。
生3:一个住在西湖,一个客居。
师点评:从这里可以看出张岱的痴是一往情深的。
生4:一个是人鸟声俱绝,而两个金陵人谈笑风生,旁边酒炉烧得正沸,感觉一边是万籁俱寂,一边是很热闹。
师点评:我们也可以理解为这是孤怀雅兴。
Ppt屏显(学贵有疑:“问其姓氏,金陵人,客此。”问其姓氏,不答姓名答籍贯。张岱写错了吗?还是另有深意?请结合材料思考。)
材料一:“湖心亭看雪”事件发生于崇祯五年(1632);崇祯十七年(1644)明朝灭亡,顺治帝登基,清军入关;顺治元年(1644)张岱反清复明失败,逃入山中著书;1647年左右,张岱写《湖心亭看雪》。
材料二:“金陵”即南京,明太祖朱元璋定其为国都,后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
明确:“金陵”终究还是和明朝有些关联的。亭中人含蓄地用了“金陵”这个古称,可见对南京这个地方是有深意的。在改朝换代的当口,这个深意正好戳中了张岱的痛处,所以张岱牢牢记了这么多年。活在清朝的张岱透过明亡去看当年的旧事,半百的他写下“金陵人,客此”,内心应该也是有隐痛的。从开篇的崇祯”二字就可看出。既然已经改换朝代,对于前朝显贵旧人是很敏感的,而张岱依然特地写下“崇祯”字样,可见内心怀有对于亡国的沉痛、怀念等复杂的感情。
师补充说明:所以,张岱的痴还有一份“亡国之痛”“故国之思”。
师:文章以“痴”字做结,这个“痴”字出自舟子之口,你认为舟
子真的能懂张岱的“痴”吗?
生:我认为不能,因为文章中明明写了“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张岱却偏偏说“独往湖心亭看雪”,可见在张岱的心里,舟子虽然与他同行,却无法与他精神相通,情感共鸣。
师:你说得太对了!自古以来,我们就有俞伯牙和钟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的美谈,天下爱听琴的人那么多,但并非每个人都能像钟子期一般读懂俞伯牙的琴声;那位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的白居易,只因为他从琵琶女的曲中仿佛看到了自己。环境的热闹从来都无法排遣一个人内心的孤独,真正的同行是精神的相通与情感的共鸣。那位明朝遗贵在明亡之后的清朝赫然地写着“崇祯”“金陵”的那一份“痴”,世间谁又能懂呢?
板书:谁解其中情。
(最后配乐齐读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