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多点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1-19 21:23:55
《铁路安全生产月多点细心多点静思演讲稿》
铁路安全生产月多点细心多点静思演讲稿
朋友们:
大家好!
大家知道对于我们铁路运输事业最关键的是什么吗?我想很多人心中已经有了答案,对,没错,那就是安全。安全,对我们每一名铁路职工来说是再熟悉不过的词汇了,每天,我们听得最多,看得最多,提到频率最高的就是安全。可是,你真的完全理解她,了解她吗?可能你会说了解,不就是一站,二看,三通过吗,天天都在说,天天都在听,都已经疲倦了。是吗?难道真是这样吗?不,绝不是这样的简单的!
有这样一句话用在这是非常的合适,那就是“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如果把安全比作一个宏大的工程的话,把小事做细,做透,才能发现“细中见精,小中见天,寓伟大于平凡”的真理。“前车之鉴,后事之师”,安全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从事运输行业的我们,如果不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那么,不仅没有“使自己幸福、家人幸福”的'可能,而且还是失职,是对铁路和他人家庭的不负责任,甚至是犯罪。在铁路局“三个文件”、“十大机制”以及在安全管理上“严抓、严管、严考核”的情况下,为什么职工违章违纪屡禁不止,为什么职工违章违纪屡有发生呢……?是没有严在每一道作业程序,没有严在每一个工作岗位上,没有严在管理环节,安全意识还没有真正的深入到我们的思想中,没有真正的深入到我们的心中。
就拿我自己而言,作为一名计划人员,在我平时的工作中,还没有完全把安全这个观念牢牢的树立在脑海中,在工作中存在着侥幸心理。就拿4月1日早上来说,我所写的“调4,13号计划”就存在很大的问题,第03钩“10+4”计划本为△2乙醇,禁止溜放的车辆(空线时可溜放),而在第04钩“6-4”计划中未写“X”,属于违章计划。正是这一个细节的忽视,一件不起眼的小问题,却给调车作业带来了困难。这个错误本是不应该发生,如果当时能够谨慎一点,仔细一点,重视每一个微小的细节,还会造成这样的错误吗?
而对于我们计划系统来说,这种错误还很多,这些错误往往不是什么“高、精、尖”的问题,而是要多看一眼,多走一步,多想一下,多说一句,严格一点就可以避免的,真是举手之劳呀!但仔细想想岂敢乐观?这样的情况在实际工作中,生活中何其多真正有效消除这样的问题何其难呀!一点点的错误,一点点的大意,一点点的懈怠,都可能发生巨大的灾难;而一点点的细心,一点点的尽意,一点点的静思,就有可能平安无事或化险为夷,给我们的调车工作带来方便。
在工作中我们只有突出“严”字,认真做到“严抓、严管、严考核”处处都从工作的细节入手,严于细节,管于细节,考核细节,才能切实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必须深刻吸取事故教训,切实增强安全工作的危机感和紧迫感,落实“严”字,关注细节,阻击事故,保证安全。让安全这面舞动的旗帜永远铭刻在我们心中,为我们安康东站明天的辉煌而努力,为我们的铁路运输事业保驾护航。
谢谢大家!
【铁路安全生产月多点细心多点静思演讲稿】
《让生活多点甜《加一块方糖》读后感800字》
2020年4月20日,杨老师带我和同学们去二楼演艺厅听晓月阿姨的演讲,杨老师告诉我们晓月阿姨是很难得才来福安的。晓月阿姨一开口就惊艳了我,晓月在讲座结束后,向我们推荐了很多她写的书有《茉莉花开》、《陪你长大》、《加一块方糖》《喜欢红头发的孩子》……其中,我最喜欢的是《加一块方糖》,因为我喜欢书中的主人公——方糖。
故事是这样开始的,方糖喝了加入五块方糖的果汁之后,一切都改变了。她可以进入另外一个人的世界,就像大老虎有了兔子的灵敏耳朵,也许这对她来说并非一件好事。可是,事情已经发生,并且无法改变,当方糖接受了这一切之后,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她已经不能忽视身边小伙伴的烦恼了,经常需要开导他们,她总是适时地提醒身边的朋友“加一会方糖”的方式来改变事情的走向,方糖最终回归了自己的生活轨迹。
我读了《加一块方糖》,虽然方糖,有时糊里糊涂,但是方糖还是很乐观很开朗,我很喜欢她。
我最喜欢的是《有梦想的蓝老师》,这位蓝老师决定离开她热爱的学校、她热爱的学生、她热爱的家,去实现她援藏支教的梦想。学生舍不得她,想阻止这一行为,面对分别,蓝老师巧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方式,化解了分别的伤感。当得知蓝老师在西藏无法入睡时,学生们紧张地要申请蓝老师回来。远在西藏的蓝老师还给学生们上线上阅读交流课。这是浓浓的师生情,这是浓浓的爱啊!
我想到我的杨老师,一年级到三年级都是杨老师教我们,我们都叫她杨妈妈,我以为我们的小学生涯要和杨妈妈一起度过。可是就在今年9月我们换老师了,我们的杨妈妈去带新一届的一年级。我们再也无法享受杨妈妈那亲切的话语,再也无法沉浸在她精彩的课堂中,再也无法天天看到她那甜美的笑容……我很难过,甚至不想上学了。
读了《加一块方糖》后,我释然了。我和杨老师都要加一块方糖,让生活多点甜。我们遇到了新的老师,他们有着不同教学风格,我们能学到更多更多。
教师评语:《加一块方糖》在每个读者眼中,都有不同的触动。这位小作者的情感细腻。选择书里的蓝老师与孩子们分别这个角度,又写到自己与杨老师分别的难过,然而最后笔锋一转,她从书中汲取了化解心情的润滑剂——加一块方糖。每本书都有它独特的魅力。
《多点“韶”,少些“武”《论语》读后感400字》
读了论语的《韶》与《武》,这是孔子对不同时代两首曲子的评价。他认为《韶》曲调美内容也很好,《武》曲调很美但内容差了些。
《韶》是舜时代的乐曲,孔子非常向往那个时代,因为舜是一个宽宏大量,勤恳奋发的人,在他的带领下,有事和老百姓共同商量,有问题一起解决,自己以身作则,把各种事情办理的井井有条,做到了公平公正,百姓全都十分佩服。在他的治理下,天下和谐平稳,比尧时代更好。
《武》是周武王时代的乐曲,孔子不太喜欢那个年代。虽然周武王很伟大,但他一直在组织军队讨伐纣王,社会上兵荒马乱,屋子房子烧了,粮食没得吃了,亲人们也都失散了,天底下乱成一片。百姓们生活在不安全中。
现在,世界上还有很多地方在打仗,街道、桥梁、房屋被炸毁了,死了很多无辜的百姓,有的只能躲在桥洞下面,有的逃到其他国家成了难民,还有的只能拿起枪去参加战争……我们的祖国也是经历了很长时间的战争才有现在的和平生活,我们能够住在高楼大厦里,有充足的食物,有漂亮的衣服,有宽阔的教室,每天能够开开心心上学,与家人在一起不用分开。
我多么希望全世界的人,都能多点韶,少一些武,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让生活过得更美好。
《作文命题不妨多点“烟火气”》
一直以来,中高考作文题的考分在所有考试科目中占的比例是最大的,且语文作为首门考试学科,其顺当与否,对考生后续考试的心理影响很大。再则,作文考题的不确定性实在太强,一旦考生遇到一道“八卦题”,便是对其的当头一棒。因此,中高考作文命题是否能够做到科学合理至关重要!但是,事实上,历年来的中高考作文题目甫一出笼,便会引发网络吐槽无数,今年的状况也不例外。尽管媒体也有“围绕时代奋斗精神、关注传统文化经典”之类的评论,但还是有更多的人会感觉有“幸亏生得早”的慨叹!
笔者在浏览了今年的一些中高考作文题以后,获得的基本印象是是“涛声依旧”。确实有不少考题“直面时代重大事件”,命题者希望通过自己的引导,激发起考生的“正能量”,也有一些考题试图通过对传统文化的阐释,引发学生的“哲学思考”。但大多方法老套,主题内容也无多少新意,只是换了下“马甲”,让考生继续写些“励志”类的豪言壮语,或者故作高深地谈些“行稳致远”感悟而已。但这些“马甲”却又让考生烧脑得要命。细想起来,此类现象的存在,主要问题还是出在不少考题少了点“烟火气”,让众多考生不得不迎合命题者的预设,使考生在不能写、不想写、不敢写的状态下逼迫自己硬做文章。幸亏考生大多训练有素,大多备用“应急预案”,且相对而言其竞争条件基本相同,也就无所谓考题的好坏了。
今年的天津高考作文题以“烟火气”为意象,要求考生通过对“寻常烟火”的体悟,写成一篇有自己思考的文章。”窃以为这倒是一个颇接地气的立题角度,惜乎当下考生估计大多不知“烟火气”为何物,故猜想起来考生写这篇作文麻烦也不少。然则,其崇尚让考生写“烟火气”的理念是值得大加赞赏的!
自从有了这个高考题,“烟火气”被上了热搜,对其的解释也莫衷一是。依照本人的认知阅历来理解,所谓的烟火气,其原意当是指烧煮食物的气味,隐喻为一种“普通民众生活的味道”。与其相对的是“超凡脱俗”或者是所谓的“高大上”。若是这个理解成立,那么,多点“烟火气”,或许正是让作文考题走出困境的一剂良药。其基本“药理”或为如下几点:
那份“烟火气”能改良考生获取考题信息之后的话语环境,不至于导致一些考生见到考题便头脑空白,只能没话找话地硬做文章。浏览近年来的中高考作文题,让学生缺失话语表达机会的题目比比皆是。譬如,不是所有的考生都熟悉围棋,也不是所有考生都爱好体育关注奥运,如此,面对同一考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竞争的不公平性便不可避免。要改变这一点,就需要使考题有“烟火气”让生活在寻常百姓家中的考生都能写点自己能写的话。
那份“烟火气”能保护考生充分表达自己诉求的心理环境,不至于导致考生因考题价值观判断的敏感而产生语言表达上的障碍。一直以来,我国的中高考题目不时会出现类似《心灵的选择》之类让考生别无选择地论及道德价值的考题,让不少有自己见地的考生不得不就范于命题者设定的话语系统之中。今年的考题中也有类似的情况。如此,原本是以考量学生思维力与书面语言能力为目的的作文试题,更多地成了对考生的道德判断。这必然会严重束缚考生的思想范围,进而影响他们的语言表达水平。唯有在心理安全的境况下,考生才可能写点自己想写的真心话。
那份“烟火气”能观照考生真实观察思考问题的生活环境,不至于一味追求貌似高大上的空洞表达,或深陷“审题”泥沼而被玩“哲学”。习惯于对标道德制高点,和刻意追求审题立意,是我国作文试题的特色和痼疾。其实无论是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还是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有关作文的要求,强调的都是根据实际需要,用书面语言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在高中“课标”中,还特意强调了要“以负责任的态度表述自己的看法,表达真情实感,培植科学理性精神。”时下这些迫使学生虚头巴脑地说些大话空话,或者写些玄玄乎乎的东西,其实是严重有悖于课程标准要求的。让考生能够像正常人一样写作,而不是为考试所胁迫,去辞不达意地迁就命题者缺乏科学理性的个人喜好,这是必须加以破除的一种严重弊端!
上述所分析的中高考作文题的问题,其实是有消解的做法与经验的。譬如,2019年的全国高考Ⅰ卷作文题,要求考生面向本校同学写一篇“热爱劳动,从我做起”的演讲稿。这样的作文题便有着浓浓的“烟火气”,完全化解了上述所有的问题。考生既省去了“审题”之累,也没有“硬做文章”之苦,可以有一说一,直抒胸臆,其语言表达水平、思维能力和社会性发展程度也可以在文章中获得清晰的区分。这样好的考题在这两年中却无以为继,实在是可惜得很!
作文一道题,考生半条命。关键的是,其对基础教育语文教学的导向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命题不佳,被吐槽也是理所当然的了。
期待基础教育的考试命题改革从作文命题始!
薇言微语
跨过高考这道坎已多年,如今再看高考作文题,只觉无从下笔。
我想,好的作文题,一定不是让学生难以下笔的。好的作文题应当是能激发起学生表达的欲望的。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发表的欲望被引起了,对于表达的技术自当尽力用功夫。即使发表的欲望还没有到不吐不快的境界,只要按题作去,总之是把积蓄的拿出来,决不用将无作有,强不知以为知……”
题目虽是卷上的,积蓄是学生原来有的。朱老师所说的“烟火气”就是接地气,让学生有话想说,有话能说的意思吧。毕竟,我们要培养、要遴选的并非满足升学条件的应试机器,而是能够适应生活需要、有效交际的社会公民。
只有源自学生真实的写作需求、写作意图、交际需要,才可能源源不断地产生真实、真情的表达,方能扭转既往虚情假意、大而无当、空洞无物的抒写。而基于真实需要的写作也将改变表达的风格,从之前的重“文采”转变为洋溢生活趣味的朴实真挚。
《我的“急”爸爸》
我的爸爸是一位人民警察,他一米七十多点的个儿,相貌平平,但有个很特别的特点,那就是“急”。
去年12月的一天,我刚回到家,门口就传来短而急促的敲门声。啊,爸爸回来了!哈哈!他和我是前后脚!可是,我又转念一想,爸爸的单位离我们家有整整一公里,现在离爸爸下班才过了十分钟,那不是爸爸吧?我从猫眼里一看,竟然真的是爸爸!
我给他开门,他一边接电话,一边大步跨进门。一进门就直奔房间。只见他眉头紧锁,表情严肃,肯定在谈重要的事情,他接好电话,也没问我今天在学校里的情况,就如同暴风卷残云一样,用三下五除二的劲儿,吃完了晚饭,之后连话都不说一声,就用脚甩开拖鞋,穿上皮鞋,然后就啪的一声关上门走了。
爸爸叫妹妹上学的事儿,就更能体会到爸爸爱时如命了。
今年4月的一天早上,7点的时候,爸爸都在楼下等了十几分钟了,我的妹妹因为作业没做好,迟迟没有下楼,爸爸都有些不耐烦了。可是,平时他不是7:45出发送妹妹都行吗?他又犯“急”了,对妹妹软硬兼施,先是监控里大声地叫:“怎么还不下来!快点快点!”见没反应,爸爸又“嘀、嘀、嘀”狠狠地按喇叭了。
过了十几秒钟,爸爸在监控里看到妹妹依然没下来,就下了车,站着,手指着楼上,吼道:“你给我快点下来,我给你10秒钟,10,9,8,7……”这声音震耳欲聋。
最后,爸爸居然三步并作两步地跑上楼来,直冲妹妹房间,一看她竟然连书包都没理好,埋在心中的怒火就发泄了出来,一把手拖着妹妹,另一把手抓着没理好的书包奔下楼,直接把妹妹塞进车里,一溜烟把车开走了。我一瞧才7:40,这个爸爸也真够急的!
“急”能让我和爸爸提高工作、学习效率,在相同的时间里做更多的事,“急”也是有许多的好处的。(作者系嘉兴市秀城实验教育集团吉水小学502班学生,指导教师许晓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