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新花子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1-22 07:55:12
《古树新花子满枝》
离开母校——师大附中50年了,可是我这一段中学的经历,永远不会忘记。在我的一生中它是最宝贵的。它给我奠定了学习的基础,像一把钥匙给我打开钻研专业学科的大门,使我至今能为全国文教事业服务,为“四化”尽力。
母校像母亲一样的温抚、教养、塑造了千千万万青年带着经过熏陶的风格,走出校园,进人大学,奔向社会——大部分投身革命,作出贡献。至今有数不清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科学家、文学家、教育家、文艺家……散播着母校的光辉。
母校的80校庆将临。80岁,是老了吗?没有!她正如一株铜枝铁干的古柯,经过我党三十多年的风雨滋润,越加浓艳地发着新花,结着硕果。她的孩子们把她的音容笑貌一直铭刻在心里。想起在校的生活就会感觉一种甜甜丝丝的滋味。昔日同窗,谈起母校,总是情趣盎然。最难忘的是那经风雨的光彩斑斓的校钟,朝暮声声,至今仍回荡在高柳碧池之间吧!
回想起附中的教育是确有特色的,我仅就我在母校的那一段时期(1925一1931)谈一谈。
(一)稳定中求进步的教育方针。师大附中一直是优秀的中学。根本原因何在?说她是教育界的革新派吗?不像!说她是守旧派吗?也不是1附中有一整套经过多年实践而证明可行的“学则”。历任的校领导,遵守办事。对于教学上、制度上的兴革,十分慎重。珍惜着积累下来的好经验,决不轻率地废弃。老师们有一个安定的局面,得以踏实地发挥积极性,尽其所长。但另一方面却不是固步自封。新的教材、教法,新的制度、设施,每每由附中带头试验。稳定的教育方针,在适当的时刻注入新的生命素。稳定与革新,是辩证的统一。我在校期间,主任(那时不叫校长)林砺儒、张鸿来等,都能贯彻这种精神。例如:男女生分班授课,就一直保守着;而高中文、理分科,这种新办法,就勇于尝试。“一部”为文科,“二部”为理科。学生初中毕业,还要经过考试,升人高中。可以根据自己的志愿,报考文科或理科,适合个人情况,进行深造。这样在高中阶段,就为上大学打下坚实的基础。今天,我国的中等教育,如何改革,正在研究。“二部制”似乎值得注意。当年的附中,由此作出了成绩。
(二)高水平的教师,高质量的教材,高要求的教学。附中是有名的中学,“名”就出于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学习成绩好,人才辈出。教师有高水平的学识,不少是从事三四十年教学的老师。大都著书立说,卓有成就,是教授、专家的水平。我那时的老师如董瑶(鲁安)、夏宇众、吴辛旨(三立)、徐名鸿、傅仲嘉(种荪)、程延熙(春台)、韩向渠、韩桂丛(满庐)、赵海天(乐溪)、刘祝三、陆光宇、周佳儒、李约(士博)、刘拓(泛池)、方闹祖(叔密)、徐镜江等,后来多为大学教授,据说,以前还有不少国际知名的学者曾在附中任教。这些老师,自编教材,印行成书,全国中学重视;争相采用。各科教学内容广度、深度都超过一般中学的教材。课堂教学,教师会运用好的方法启发、提问、复习、测验、笔记、作业一系列工作,都严格认真。校领导从不干扰教师们的教学,尊重教师,教师也就严格要求自己,因此,获得好成绩。历届高中毕业生升学率很高,就以我们班为例,全部升人大学,不少是以优良生被保送人国立大学。那时的课本,除教师自己编著的以外,英语,数理化等,多采用外文(英文、德文)名著,原文本,学生的外语,一般较好。理科有完备的实验室,教具、挂图、标本等有专管的老师和助理人员,化学实验,生物解剖等,都让学生自己动手。
(三)丰富多彩的课外生活。各班学生有“自治会”,全校学生“学生会”,在课外开展活动,学生自由结合,成立一些“学会”、“小组”,“某某社”等,可请教师参加指导。如采集、制作标本,制作教具,解剖生物,化工制造,戏剧排演,刊物编辑等,起了辅助正课的作用。体育运动更是普遍,每日课毕,大操场上便是龙腾虎跃。
课堂里的“秀才”,一登球场就是前锋、后卫、田径选手。正因如此,附中参加市内竞赛,总是凯旋而归。例如球类一项,竟多年蝉联冠军,保持全胜。附中学生朝气蓬勃,和这些课外活动是分不开的。
四、是鼓舞、诱导,而非惩诫、限制。附中学生的风气活泼开朗。学校管理学生,采取的是鼓励、奖掖、循循善诱,充分发挥各个人的才能、智慧、体力。不做粗暴、生硬的惩诫,学生们自尊自爱,更能自觉的遵守纪律。当然那时我们也很调皮,但是总是有名堂、有限度。我们临毕业那一班,是赫赫有名的“最高班”,淘气出了名,但只是“谑而不虐”,如:发明绰号、编班史(笑料)、出壁报、创“班服”、(彼时学校无制服的规定),举行“祭台”,整治个别的“奇装异服”、“狂傲乖僻”的同学,抱到讲台上,大张“挞伐”,以傲效尤。结果是哄笑一场。虽然顽皮,但各科学习,一直保持优良成绩,老师们对这班“闹将”也只有付之一笑,摇头皱眉而已。附中的学生间,就有一种传统的作风,学习突出,体育突出,淘气也突出。现在老校友一“想当年”,莫不捧腹大笑。我们至今认为,这种管理的精神还是可取的。发扬了青年的旺盛活力,不压抑,不损害,因势利导。学校爱抚学生,学生热爱学校,都以作为附中的学生而自豪。每个学生爱护学校的荣誉,争取各方面的优秀表现。这种风气,成为推进教育工作的无形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