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崔颢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1-22 14:12:11
《《长干曲四首》崔颢原文和翻译》
长干曲四首
【唐】崔颢
其一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其二
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
同是长干人,自小不相识。
其三
下渚多风浪,莲舟渐觉稀。
那能不相待?独自逆潮归。
其四
三江潮水急,五湖风浪涌。
由来花性轻,莫畏莲舟重。
注释
长干曲:一作“江南曲”,一作“长干行”,属乐府《杂曲歌辞》。
何处住:一作“定何处”。
横塘:即莫愁湖,在今南京市西南。
借问:请问,向人询问。
或恐:也许。一作“或可”。
九江:原指长江浔阳一段,此泛指长江。
下渚:一作“北渚”。
逆潮归:一作“送潮归”。
译文
其一
你家住在什么地方,我家住在横塘一带。
停船我来打听一下,或许我们还是同乡。
其二
我家就临靠着九江,来去都在九江边上。
我们同是长干的人,可我们从小不相识。
其三
下渚的风浪很多,采莲的船只渐渐少了。
哪能不相等待,自己独自迎着潮水归去呢?
其四
三江五湖潮水很急,江湖上风浪常起。
女子轻如花朵,不要怕莲舟过重而不能弄潮。
赏析
这组诗的前两首抓住了人生片断中富有戏剧性的一刹那,用白描的手法,寥寥几笔,就使人物、场景跃然纸上,栩栩如生。它不以任何色彩映衬,似墨笔画;它不用任何妆饰烘托,是幅素描;它不凭任何布景借力,犹如一曲男女声对唱;它截头去尾,突出主干,又很像独幕剧。题材是平凡的,而表现手法却是不平凡的。
第一首诗的剪裁就很巧妙。一个住在横塘的姑娘,在泛舟时听到邻船一个男子的话音,于是天真无邪地问一下:你是不是和我同乡?就是这样一点儿简单的情节,只用“妾住在横塘”五字,就借女主角之口点明了说话者的性别与居处。又用“停舟”二字,表明是水上的偶然遇合,用一个“君”字指出对方是男性。那些题前的叙事,用这种一石两卵的手法,就全部省略了。诗一开头就单刀直入,让女主角出口问人,现身纸上,而读者也闻其声如见其人,绝没有茫无头绪之感。从文学描写的技巧看,“声态并作”,达到了“应有尽有,应无尽无”,既凝炼集中而又玲珑剔透的艺术高度。不仅如此,在寥寥二十字中,诗人仅用口吻传神,就把女主角的音容声情,写得活灵活现。他不像杜牧那样写明“娉娉袅袅十三余”,也不像李商隐那样点出“十五泣春风,背面秋千下”。他只采用了问话之后,不待对方答复,就急于自报“妾住在横塘”这样的处理,自然地把女主角的年龄从娇憨天真的语气中反衬出来了。在男主角并未开口,而这位小姑娘之所以有“或恐是同乡”的想法,不正是因为听到了对方带有乡音的片言只语吗?这里诗人又省略了“因闻声而相问”的关节,这是文字之外的描写,所谓“不写之写”。这首诗还表现了女主角境遇与内心的孤寂。单从她闻乡音而急于“停船”相问,就可见她离乡背井,水宿风行,孤零无伴,没有一个可与共语之人。因此,他乡听得故乡音,且将他乡当故乡,就这样的喜出望外。诗人不仅在纸上重现了女主角外露的声音笑貌,而且深深开掘了她的个性和内心。
诗的语言朴素自然,有如民歌。民歌中本有男女对唱的传统,在《乐府诗集》中就称为“相和歌辞”。所以第一首诗女声起唱之后,第二首诗就是男主角的答唱了。“家临九江水”答复了“君家何处住”的问题;“来去九江侧”说明自己也是风行水宿之人,不然就不会有这次的萍水相逢。这里初步点醒了两人的共同点。“同是长干人”落实了姑娘“或恐是同乡”的想法,原来老家都是建康(今南京)长干里。一个“同”字把双方的共同点又加深了一层。这三句是男主角直线条的口吻。剩下最后一句,只有五个字,该如何着墨?如用“今日得相识”之类的幸运之辞作结束,未免失之平直。诗人终于转过笔来把原意一翻:与其说今日之幸而相识,倒不如追惜往日之未曾相识。“自小不相识”五字,表面惋惜当日之未能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实质更突出了今日之相逢恨晚。越是对过去无穷惋惜,越是显出此时此地萍水相逢的可珍可贵。这一笔的翻腾有震撼人心的艺术感染力。
前两首诗,女主角的抒怀只到“或恐是同乡”为止,男主角的表情也只以“自小不相识”为限。这样的蕴藉无邪,是抒情诗中的上乘。
第三首诗当是女子再次向男子致词。诗意表明,女子对船家青年拘谨的态度并不在意,还主动邀请他与自己一起逆潮归去。与第一首诗相比,她对男子的追求之意有了进一步的表露。吴歌西曲中常见男女借停舟相载、采莲同归以表示爱情的内容。南齐诗人谢朓模仿南朝乐府民歌所作的《江上曲》说:“愿子淹桂舟,时同千里路。千里既相许,桂舟复容与。”便是集中了这类诗歌的意思。但与崔颢诗相比,比较直露。崔颢这首诗仅效仿南朝乐府民歌常用“莲”双关爱“怜”的手法,以莲舟相待、逆潮同归暗寓以心相许、愿同千里之意,表达就要含蓄得多。诗中正面阐发了《长干曲》古辞中“逆浪故相邀,菱舟不怕摇”的意蕴,但已没有古辞中女子那种故意卖弄本领的泼辣神情,而是着重表现她对江面上浪多舟少的顾虑,以此作为邀请青年同归的理由。与第一首联系起来看,崔颢笔下的这个女子更多了几分温婉和机敏。她虽然大胆主动地向男子提出邀请,但始终没有正面表白。如果不看第四首,也完全可以把她的邀请看作是向同乡提出结伴迎潮而行的普通请求。如从古辞的角度去体会,她可能是出于对青年的关怀,愿以自己惯弄潮头的经验陪他迎接风浪,也可以理解为女子见天色渐晚,莲舟已稀,希望男子陪伴自己一起归去。而诗人的艺术目的也正在此。其意蕴的含浑和表情的坦诚,使这首诗能不涉南朝乐府和文人拟乐府中这类题材所难免涉及的艳情,同时又最大程度地恢复和提纯了民间男女交往时天真无邪、健康朴素的感情。
第四首诗应是青年对女子邀请的答词。前二句说三江五湖潮水很急,风浪常起,言外之意是经常来去江湖的人已惯经风浪,并不害怕。这是针对女子所说“下渚多风浪”而言。女子的邀请无论是出于关怀船家的好意,还是出于希望船家陪伴自己弄潮的目的,都在这实事求是的回答面前失去了理由。在否定了迎潮同归的必要性以后,船家又借花喻女子,字面上说女子轻如花朵,不要怕莲舟过重而不能弄潮。而实际上则是喻女子从来心性轻薄如花,对于是否与之同归则没有作明确的回答。如果将“莫畏莲舟重”理解成青年愿上莲舟与女子同归,会加重莲舟的分量,那就成了一句调笑的戏谑之词,即使作如此解,仍然表现了青年对水上女子向来轻薄的疑虑。与第二首诗相参看,青年沉稳谨重的性格在这首诗里又得到进一步的展示。
四首诗的内在含意最后在“由来花性轻”一句中点出。这一比喻显然包含着作者对南朝乐府民歌中这类内容的批判态度。齐梁以来,文人模拟南朝乐府民歌,往往在效仿其语言风格和表现手法的同时,将其内容中艳冶的成分一起吸收过来。盛唐文人爱好乐府民歌,往往在用乐府旧题作诗时,对古辞的原意加以发挥,并剔除其中淫艳的内容,恢复其健康纯正的本来风貌。崔颢这四首联章体的组诗,也是沿用乐府旧题,就古辞原有的内容加以生发和改造。对女子性轻如花的批评虽不一定公正,却也正是诗人赋予这组诗以较高格调的出发点。四首诗直到最后也没有明白说出双方是否能并船而归。它只是撷取了男女两段对话,充分展现了双方的复杂心理。也许这只是江湖上普通的萍水相逢,交谈之后便各分东西,但那饶有意味的对话或许就留下了人生中难忘的一个片断,这比南朝民歌中男女轻易以心相许的结尾远为耐人寻绎。
绝句贯有乐府风人之致。《长干曲四首》的风人之致,不仅在于它通过阐发古辞的意蕴,在一个富有戏剧性的小场景中,概括了南朝乐府民歌类似题材的主要内容,而且还在于它融会了汉乐府的叙事方式和吴声西曲的抒情手法。省略事情背景,仅截取生活中某一场景或事件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情节或断面,是汉乐府民歌的重要表现方式。而男女之间轻快活泼、短歌式的对白,又是南朝乐府民歌的特色。这组诗巧妙地将二者结合起来,通过对生活的进一步提炼,创造出全新的格调和意趣,同时又保持了民歌单纯明快,不假思索的新鲜风格和天真自然的情韵,因而能成为盛唐绝句中最得乐府风致的代表作。
创作背景
崔颢《长干曲四首》载于《全唐诗》卷一百三十。“长干曲”是南朝乐府中“杂曲古辞”的旧题。这组诗创作时间未能确证。
作者简介
崔颢(hào)(704—754),汴州(今河南开封市)人,唐代诗人。唐玄宗开元十一年(公元723年)进士,官至太仆寺丞,天宝中为司勋员外郎。最为人称道的是他那首《黄鹤楼》,据说李白为之搁笔,曾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赞叹。《全唐诗》收录诗四十二首。他秉性耿直,才思敏捷,其作品激昂豪放,气势宏伟,著有《崔颢集》。
《游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读着唐代诗人崔颢描写黄鹤楼的诗句,我对黄鹤楼充满了好奇。之前在观看《长安三万里》影片时,几位大诗人相聚在黄鹤楼的场面是多么壮观,那时我就盼望着去看看大名鼎鼎的黄鹤楼,今天终于见到了它的真面目。
远远地,就能看到黄鹤楼的建筑,它站得很高,有五层。一眼望去,黄鹤楼的整体颜色是金色的,每层的屋檐都很像龙舟的尾巴。
走进景区,我一眼就看到了黄鹤楼前面的龟蛇鹤的石雕。走进楼里,人山人海,我从一楼参观到五楼。在一楼的大厅上画着一位诗人骑着鹤去远方,旁边还写满了古诗。每一层楼的画面都不一样,这些画都栩栩如生,四周的墙壁上都挂着诗词画作。
三楼摆放的是黄鹤楼的模型,这些模型都不一样,妈妈告诉我,黄鹤楼每改造一次,就把原来的样子给保留起来。站在高层楼上往下看,能看到许多亭子,还看到了黄鹤楼旁边的一口大古钟……
难得来一次,外公给我买了黄鹤楼的书签和纪念币当作纪念品。吃着黄鹤楼模型的雪糕,欣赏着高高耸立的黄鹤楼,我们踏上了归途。
《游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这是诗人崔颢的千古名句,就连李白在当时也大受震撼。今年暑假,我去了武汉,亲眼目睹了黄鹤楼的风采。
当我站在黄鹤楼下时,就被它那壮观而又美丽的样貌深深地吸引了。黄鹤楼共有五层,无论是飞檐流阁,还是雕梁画栋,真是巧夺天工。迈入大门,迎面而来的是一副巨大的《白云飞鹤》壁画,画中白云悠悠,黄鹤展翅,乘鹤而去的那位老仙人须发皓白,吹着长笛,那么悠然自得。我仿佛看到了他的衣衫随风飘动,听到了清幽婉转的笛声,令我驻足欣赏了很久。
接着,我跟随人流逐层向上游览,来到了顶层。江风徐徐吹来,武汉的大好风光尽收眼底。武汉长江大桥像一条巨龙横跨江面,气势磅礴。它是我国第一座公路、铁路两用桥,上面的汽车来来往往,络绎不绝;下面的火车风驰电掣,呼啸而过。江对岸的龟山、鹦鹉洲、晴川阁历历在望,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一片繁华的景象,真不愧是“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啊!黄鹤楼担得起这“天下江山第一楼”的盛名。
此刻,我的脑海里又闪现出电影《长安三万里》的那些画面,黄鹤楼见证了唐朝的兴盛与衰败,见证了诗人们的凌云壮志与落魄无奈。我觉得它和长安是一样的,只要这些诗在,黄鹤楼就会在,长安就会在,在历史的长河中生生不息。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崔颢《黄鹤楼》全诗欣赏》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译文] 黄鹤一去就不再回来,白云啊,千百年来飘飘悠悠。
[出自] 崔颢《黄鹤楼》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诗文解释】
前人早已乘着黄鹤飞去,这里留下的只是那空荡荡的黄鹤楼。黄鹤飞去后就不再回还,千百年来只有白云悠悠飘拂。晴朗的汉江平原上,是一片片葱郁的树木和茂密的芳草,它们覆盖着鹦鹉洲。天色渐暗,放眼远望,何处是我的故乡?江上的烟波迷茫,使人生出无限的哀愁。
【译文】
过去的仙人已经驾着黄鹤飞走了,这里只留下一座空荡荡的黄鹤楼。
黄鹤一去再也没有回来,千百年来只看见悠悠的白云。
阳光照耀下的汉阳树木清晰可见,碧绿的芳草覆盖着鹦鹉洲。
天色已晚,眺望远方,故乡在哪儿呢?眼前只见一片雾霭笼罩江面,给人带来深深的愁绪。
【词语解释】
昔人:指传说中的仙人。
黄鹤楼:旧址在今武汉长江大桥桥头处。
历历:清楚分明。
汉阳:指今武汉市汉阳县一带。
萋萋:草茂盛的样子。
鹦鹉洲:在今武汉西南长江中。
②历历:清楚可数。
③萋萋:形容草木长得很茂盛。
④鹦鹉洲:唐朝时在汉阳西南长江中,后逐渐被水冲没。
⑤空余:只留下。(空:只)
⑥乡关:故乡。
【赏析】
这首诗是吊古怀乡之佳作。诗人登临古迹黄鹤楼,泛览眼前景物,即景而生情,诗兴大作,脱口而出,一泻千里。既自然宏丽,又饶有风骨。诗虽不协律,但音节浏亮而不拗口。真是信手而就,一气呵成,成为历代所推崇的珍品。传说李白登此楼,目睹此诗,大为折服。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严沧浪也说唐人七言律诗,当以此为第一。足见诗贵自然,纵使格律诗也无不如此。
登上今天的黄鹤楼想起昔日的传说,岁月流逝,人去楼空;惟一还像昨天的,只有那悠悠的白云。世事茫茫,真令人有无限的感慨!诗人触景抒怀,一发不可收,一气呵成,气贯长虹。
刚刚抒发了对古人的感慨,又看到了汉阳城、鹦鹉洲的芳草绿树,于是又勾起了一怀乡愁。这正是先放后收,完全合乎格律上「起、承、转、合」的要求,文势波澜起伏,而末句烟波江上日暮怀归之情又重回开篇的渺茫境界,全诗浑然一体,意境天成。
赏析二:
诗人满怀对黄鹤楼的美好憧憬慕名前来,可仙人驾鹤杳无踪迹,眼前就是一座寻常可见的江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美好憧憬与寻常江楼的落差,在诗人心中布上了一层怅然若失的底色,为乡愁情结的抒发作了潜在的铺垫。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楼头送目,江天相接的自然画面因白云的衬托愈显宏丽阔大,受此景象的感染,诗人的心境渐渐开朗,胸中的情思也随之插上了纵横驰骋的翅膀:黄鹤楼久远的历史和美丽的传说一幕幕在眼前回放,但终归物在人非、鹤去楼空。人们留下什么才能经得起岁月的考验?她不是别的,她是任地老天荒、海枯石烂也割舍不断的绵绵乡恋、悠悠乡情。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艳阳高照,澄空流碧,恍惚中,汉水北岸的树木化作久久思念的亲爱之人,宛如眼前。和煦的阳光,给人家的温暖。依稀间,鹦鹉洲上的芳草丛中走来一身正气、击鼓骂曹的祢衡,他面对黄祖的屠刀,视死如归,血洒碧草,正是无数浪迹天涯的游子浸满血泪的无私付出,才构筑了无数令人难忘的故乡。美好的憧憬与动情的追忆,使得“晴川、芳草”二句极富人情味。诗作的思想品位也因此跨进更为高远的境地。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日暮后面是夜晚,鸟要归巢,船要归航,游子要归乡。水雾江烟,一片迷蒙,问乡乡不语,思乡不见乡,面对此情此景,谁人不生乡愁也无由。诗作以一“愁”收篇,准确地表达了日暮时分诗人登临黄鹤楼的心情,同时又和开篇的暗喻相照应,以起伏辗转的文笔表现缠绵的乡愁,做到了言外传情,情内展画,画外拖音。
诗作的前两句民歌风味浓郁,景到言到,语如联珠;后两句则对仗工整,音律谐美,文采飞扬。特别是作者独具匠心的剪裁,更有令人回味无穷之感。诗人将思念亲人的狭义乡愁与心系天下苍生的广义乡愁有机结合,使得本篇的韵味和风骨跨上了同类诗作的最高峰巅。诗人的风采与秉性亦随诗篇的展开跃然纸上:他才华横溢,如晴川东去,奔流不息;他不拘小节,似芳草萋萋,峥嵘不已。没有自恋自迷之颓废,也无自私自利之狭隘,乡愁情怀的抒发也同样波澜壮阔、豪迈昂扬,不愧为是被后人推为唐朝七律诗中的第一佳作。
《七夕词(唐)崔颢》
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持针线。
仙裙玉佩空自知,天上人间不相见。
长信深阴夜转幽,瑶阶金阁数萤流。
班姬此夕愁无限,河汉三更看斗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