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悲悯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1-14 12:45:45
《天赐悲悯1000字》
天赐人以人性,赐人以悲悯。
——题记
记得村上春树说过:“当一个鸡蛋被扔向高墙时,无论那高墙有多么正当,我都会站在鸡蛋这边。”对受难者的怜悯,既是人之天性,又是人性在苦难中不断升华而酿成的终极硕果。
小时候对苦难的认知是稚嫩而模糊的。汶川地震的时候,我看着电视上那不断攀升的伤亡数字,看着那一堵堵断墙与散发着死的气息的废墟,看着呼天抢地的人们在灾难中痛不欲生,我只感到童年一切对美好世界的幻想被毫不留情地撕碎了,正如子弹击碎了琉璃。
苦难就是死与离别,年幼的我如是认为。而对于国家和同胞们怀着愚公之愿与精卫之心的救助以及人们在应对灾难后的反思,我都视若无睹了。我只看到那骇人的伤亡数字,却没有看到一个民族正从创伤中走出,正在苦难的磨砺中逐渐铸就不朽。
当这个世界再次遭受风暴的侵袭——新冠疫情时,恐惧、茫然,对人类过去对自然所作所为的追悔,再次袭上我的心头。几百,几千,几万,数字的指数爆炸为世界蒙上了一层绝望的灰色,春天被封锁于望不见尽头的寒冬中。我想起了《等待戈多》中的一句话:“她们在坟墓上创造出新生,白昼将逝,黑夜再临。”
直到我看见了这样一张照片:照片中身着白色防护服的医生和一位躺在推车上的患者正在夕阳的沐浴下遥望着远方的天空。
我心中的寒水便是这样被击碎了。原来,苦难之中不只有魑魅魍魉横行,更有神与天使降临;原来,人们在苦难中依旧能体会到生命的意志与生的欣喜,这是漫天的哭声所不能掩盖的。
我哭了,第一次为两个素昧平生的陌生人而落泪。我被那圣洁的夕阳所洗礼,它将我从盼不来黎明的黑夜中拯救出来,我开始正视苦难。
苦难不只是死与离别,更是重生与希望。那些在灾难中献出生命的灵魂啊,他们的死不是荒诞世界的无意义玩笑,它为人类向着光明的伟大进军添上了一层层悲壮的披风。死,便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生,也因承担着死的重量愈发丰厚。
叔本华的一句话很好地告诉了我们疫情带给了我们什么:倘若一个人着眼于整体而非一己的命运,他的行为就会更像是一个智者而非受难者了。这种对整体命运的观照,便是悲悯。“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老子曾在中华文明的源头呐喊着何为悲悯,直到今天,我们才懂得。
重要的不在于苦难,而在于苦难后的反思。当倾举国之力佑护华夏子孙于危难之时,国家重拾了悲悯,开始思考群体的善的意义。真正能够不朽的,往往是超越了浅薄的利益冲突的时代精神。整个民族都意识到在伟大的善面前,平庸的恶是如此微不足道。一个崭新的民族,在经历九九八十一难后,以更为强盛的姿态矗立于世界,并向着复兴发起了冲锋。
等到九州大地终于从噩梦中醒来,我又能走上街头。街道上行人匆匆,熙熙攘攘,城市寻回了烟火气,人民重拾了幸福感。太阳明亮,水波温柔,国泰民安,海晏河清。
《将悲悯化作责任心灵的鸡汤读后感650字》
看完一本名叫《心灵的鸡汤》后,最令我难忘的一篇故事便是“将悲悯化作责任”。
故事的内容是这样的;一位顾客看到一个大男孩背着一个小男孩再买首饰,便微笑的和他打招呼,说道;‘你弟弟好可爱呀!’几岁了?‘两岁半了。男孩红着脸答道。这位顾客一边挑着首饰,一边与男孩攀谈,忽然小男孩叫声:‘阿爸’。大男孩恩了一声,顾客吃惊的目光在‘大男孩’和;‘小男孩’身上打量,问;‘他是你儿子吗?"嗯,是的。”“那你多大?”“十九。”“你十九岁?儿子就两岁半了?”“他是我从山里捡回来的。” 男孩途述了事情的经过:"前年,我去山里打柴,傍晚回家时听到一间房子里有婴儿的哭声,于是我便进去查看,第一眼就看到一个男孩,他躺在炕上虚弱的哭着,便给他喂了点水,心想,他家大人怎么还没有回来,就去寻找,看到一条路上有一排排脚印,就跟着脚印继续寻找,走着走着忽然看到满地都是血,倒在地上的两只木桶,再往前看,一群狼正在分享自己的猎物,我忽然明白了你,不敢再待下去了,于是 把孩子抱下了山,后来一打听,才知这是位老人带的孤儿,可是连最后的亲人也被狼吃了。“你就收养了他吗?”顾客问道;“是的"我认他做我的儿子。”可是你才十九岁,都还没有结婚,怎么愿意收养陌生人的孩子呢?”“因为是我第一个发现的,如果我不愿意收养,那还有谁愿管呢?”
原来,在这个男孩愿将眼前的悲悯化为一个神圣的责任,并操劳一生!
可现实生活中的种种丑态,我们似乎习以为常了,子女不赡养父母,不念父母的含辛茹苦的养大自己,任老人带着遗憾了结终生。叛逆的儿女荒废学业,沉迷网络,任辛劳的父母痛心落泪儿女却还不悔改,丈夫抛妻弃子,不念夫妻情分,任妻子怎样劝说却不加理睬……种种例子更折射出十九岁养父身上的神圣光辉!更唤醒人们的醒悟。
处在责任中的人们承担起本该属于你的责任吧!
《人文是昨天的故事与今天的悲悯》
人文是昨天的故事与今天的悲悯,科学是今日的付出与明朝的收获,而生活则是昨天、今日与明朝的兜兜转转。人文、科学与生活便是在层层叠叠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中相互缠绕。
人文情怀总是在对每一段故事低声唱和。也许是因昨夜错失了星辰,也许是因为今天的烈日灼伤了幼嫩的花苞。它总是在悲悯身边的柔弱,总是蹙着如黛玉般的柳眉,轻叹世间的悲欢离合。它吞噬了生活的所有感性,总纠结于过去和当下。打个比方,人文就好象商业中的投机者,总是渴求上一秒的投资在下一秒就变成利润。而她所带来的人性拷问,总是在表面起作用。当饥荒时,她迫使人们捐钱买粮食,但粮食只能解决一时之需,并不经久耐用。若恰好祸不单行,此时正值20世纪60年代,中国还是片贫穷的土地,捐钱买粮根本是无稽之谈。当然人文情怀并不是一无是处,她毕竟是生活的一部分,尽管她娇弱,她内心时常溢满对世界的怜惜,也总用双眸中盈满的泪水逼着人直接面对人性中的善恶美丑。
美国浪漫主义诗人朗姆罗有句警句这样说道:“不要老叹息过去,它是不再回来的,要明智的改变现在,以不忧不惧的坚决意志,投入扑朔迷离的未来。”这就是科学的精神,从不为过往所羁绊,总是关注当下和未来。科学的逻辑是十分严密的,总是一些硬梆梆的直线构成,它总是经过深思、实验、演算、推理和验证才能被世人承认和接受也才能被生活所接纳。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到现在已有两百多年,科学在快速发展,也在飞速的改变着世界。在抗蛇毒血清的发展过程中,科学家们并不是依次尝试各种药物,而是冒险取蛇毒,在经过精心研究后,终于成功研制出抗蛇毒血清,拯救了无数人的生命。卡尔本茨是不满足于马车的迟缓,而发明了汽车。他的发明使人们的生活更加方便,更加快捷。而奥斯特的磁生电则将世界带入了电气时代。
人文是感性的化身。对一个浪漫诗人来说,如果他思念他的爱人他就会翻两座山,越两条河,然后走五百里路,去牵伊人之手。而科学则是理性的代表。对于一个科学家来说,若他思念爱人,也许他会画个一年半载去研究可视电话
人文与生活的关系显而易见,人们生活在社会中靠着人文来维持着家庭关系,人际关系,以及与社会的关系。没有人文,生活便会只有理性的探讨,研究,而失去了人情味。坐在咖啡馆里,没有舒缓的钢琴曲,取而代之的是纯理性的学术分析。在学校里,没有同学间的嬉戏打闹,全是对习题的深入研究。回到家,没有父母的嘘寒问暖,而是冷硬的学术问题。想想看,世界会是怎样一种天寒地冻的境况。
科学与生活的关系似乎不那么明确。科学实验总是在实验室的,并且只有极少数人弄得明白这些实验的原理、公式、以及意义。但是当科学实验成功,并被带入到生活,那与生活的关系便是亲密无间了。房间里的冬暖夏凉是空调的热泵和压缩机的正常工作,不出门知天下事是因为光纤的高端技术。这些全都是生活里的科学。
人文与生活息息相关,科学与生活紧密结合,它们三者就好比今天、明天和后天总是串连在一起的。人类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不单靠科学,也不能只依赖人文,他们紧密结合才是生活。
《让生活更加美好》
尤肯达修女满怀同情与悲悯向科学家发出掷地有声的质问。经费是用于看似前途渺茫的科研还是用于立足当下的人道救援?这的确是当今社会不可忽略的问题。
一方面,用时长、花费多的科研活动如火如荼,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救援组织捉襟见肘的资金后援与惨不忍睹的贫穷、饥饿与疟疾。另一方面,科技的发展无疑为人们带来了更多治愈疾病的机会,更美好的生活方式。当然,前提是充足的科研经费,甚至要以牺牲慈善资金来保证。接受质问的施图林格博士显然对这个矛盾有着清醒的认识和理解:发展科技正是为了更好的造福人类。
这也正是我的思考。矛盾无处不在,但却具有和谐共生的同一性。悲天悯人的人文情怀与开拓创新的科学精神只是着眼点不同,它们的共同目标都是为了让人类的生活更加美好。古人云:小不忍则乱大谋,当关注当下与关注未来发生冲突时,则要学会“忍耐”,眼光应具有前瞻性而不应局限于当前。或许会因此而缩小了救助的范围,减少了生命垂危者生还的机率,可是也应该想到,未来将会有更多的人因此而受益。
早在上世纪中期,刚独立不久的印度就确定了优先发展教育的方针。那时的印度经历了战争的洗礼,满目疮痍,百废待兴,毋庸置疑,各方面都需要巨额资金扶持和人文关怀。印度政府以高瞻远瞩的智慧和开拓创新的科学精神克服阻力,确保了教育的优先发展。正是由于这样的决定,印度才能在独立仅几十年的时间里迅速崛起,成为瞩目新星。更令人惊讶的是,印度拥有可以与美国相媲美的软件产业。
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印度,能够在高新技术产业领域争得一席,正是得益于政府上世纪的人才储备计划。那时的印度自然也有濒临死亡的病患、饥寒交迫的弱者,用于人道主义救助每少一分,弱者获救的机会便减少一分。这样的决定,在当时看来自然是残酷的,但没有人可以否认,现在的印度正是由于当时的果断舍弃而获得了更长远的发展。
无产阶级革命导师恩格斯出生于一个纺织厂厂主家庭,家境优渥,但他却有一颗同情弱者的心,经常借工作之便深入了解劳动人民的生活并帮助他们于困顿之中。与马克思结成深厚友谊之后,恩格斯为资助流亡中的马克思家庭,不得不回家乡从事商业活动,他用经商所得给马克思一家提供经济援助,以保证马克思有充足的时间和财力从事革命理论研究。
如果不是真正地关心劳动人民,恩格斯大可不必经常观察他们的生活,更不必倾其所有资助革命理论研究。但是,恩格斯人文关怀的方式却耐人深思,没有用于更为直接的慈善捐款,而是倾注给了看似飘渺无期的革命理论研究。因为他深知,针对当下的资助虽然明显可见,却是扬汤止沸,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相反,无产阶级的革命如果能获得成功,将会有更多的劳动人民获得解放,摆脱困境,从而“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在面对立足当下的人文关怀与关注未来的科学研究的选择时,恩格斯选择了更为有益的后者。并非面对受苦大众而铁石心肠,而是有着更遥远的期盼与更远大的目标。
为了让生活更美好,人文情怀与科学精神都是建设社会缺一不可的。如果说,生活是一篇乐章,人文情怀则是其中跳跃的音符,跃动的是温情,而科学精神则是五线谱,牢牢支撑,赋予乐章既定的指向。如果说,生活是一首长诗,人文情怀则是其中的抒情句,散发着感性灿烂夺目的光辉,而科学精神则是陈述句,充满着理性如同金属般冷静的光泽。
正如一个城市的基础设施包含硬件和软件,构筑生活也同样需要人文和科学两者。二者应相辅相成,不失偏颇,更不能放弃看似无用的科学精神,唯有如此,生活才可以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