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敢问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5-01-22 17:50:35
《春.意》
江南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见文情更怯,不敢问来人。——题记。
秋,宁静平淡。叶,无声落下;风,默默吹过;就连应是最富生气的阳光,都变得寡淡而平和。
我沉默地坐在教室里,等待着寻常的放学。正值此际,一摞绿色打破了沉寂——那是一摞绿色封面的书,是这次雅礼集团首届作文大赛的获奖作品。我欣喜地接过书,手随手翻至一页,仔细看时,却整个人都蓦地一震,差点从椅子上弹起来,吓着了旁边注意到我的几个同学。
那上面是她的名字。
那熟悉而又有些生疏了的三个字,如一把钥匙,打开了我紧闭已久的记忆的匣门。
记得在那个草长莺飞的江南二月,我和她成了同桌。她那时是我们的班长,说话总是不疾不徐,却又掷地有声,乖巧听话,又成绩优良,是所有人眼中“好学生”该有的样子。我则被视为是成绩尚好,但极爱笑,有些“怪僻”的“偏才”。我对跟班长做同桌是有些压力的——怕她容不下我的“自由散漫”。但事实证明,我们相处得极好。我喜欢看着她的脸——她有着任何人都无比艳羡的眉眼。眼如水杏,含着如湖水般的澄澈和深邃;“眉不画而翠,唇不点而丹”;还有那不知哪双巧手雕出的鼻梁和下颚线,都无一不给人以美的震撼。我尤其喜欢看她笑的时候,她也是为数不多能理解我的笑的人。每次我大声地、爽朗地笑,她总会同我一起会心的微笑,仿佛她能听懂我笑中的所喜或所乐之事。我们喜欢一起笑,笑得爽朗,欢快,仿佛笑是我们之间的秘密语言。她喜欢读金庸,我喜欢听她讲金庸。她喜欢《神雕侠侣》、喜欢《射雕英雄传》。每至课余,她或一个人在旁边品读,或跟我“眉飞色舞”地讲金庸小说里的故事,讲杨过,讲黄药师。阳光这时总会很轻很轻地从教室的窗棂爬进来,落在她的眼角眉梢。
时光荏苒,到了仲春的四月。我和她梦想上同一所初中。我和她都参加了艺术特长生的考试,我以小提琴作为特长报考,她则以主持的身份参加。没想到的是我考上了,而她落选了。她不敢将希望寄托于微机派位,因为我们小学派位名额中有几所中学实在太差。无奈之下,她去考了我们梦想上的初中的另一分校。
她的母亲不让她过多接触电子产品,因此,毕业那天,她没电话号码,没QQ,没微信,什么联系方式都没留下。我只是很担心、很担心她,担心她被小升初的挫折给击得一蹶不振,更担心,她会在那所并不那么理想的初中里,受其他某些人的影响而日渐沉沦。
这一担心,就是两年。两年多了,音讯全无。
我的目光又落在了面前的那本书上,看着她文章的标题和署名,我心里已然欣喜万分,却又有一丝不忍读下去的胆怯,我“痴痴”地等候了两年多的她的消息,没想到是以这种方式告诉我。
我于是很慎重又小心翼翼地往下读,心紧绷着,似能听见自己突突的心跳声。我终于读到了,她在文章里写道:
“春,何解?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可否具体?
振奋昂扬,起而行之。
终是不解。
追求。”
我似乎,看到了当年那个谈笑风生,双眸清亮如水的女孩。
我似乎,看到了生生不息的希望。
于是我知道,我不必为她担忧,她一直在努力,在拼搏,在奋斗,她在以笔为戎,以墨为马,要书写出中考路上最动人的华章。
我又久久地怀想着这个女孩,这本作文集上也有我的文章,她会看到吗?如果看到了,会同我一样为之一震,还是压根就淡忘了我?她是否记得我,早已无所谓,只要我记得她,只要她初升高大捷,便已是美好之极。
我不知道,这本题为《春意》的获奖作品集,为别人带去了什么,我只知道,它在这个平淡的秋日,为我带来了融融的春意。
老师点评:
张译丹的这篇文章,构思非常巧妙,一语双关,春.意,不仅是雅礼集团首届《春.意》获奖作品集,更是看到曾经的好同桌,好伙伴的名字,想起曾经的一切,给自己内心带来的融融春意。这真的是这本书意想不到的妙处,一次作文竞赛,一个作品集,为两个小伙伴的友情,牵了线搭了桥。置身于真实的生活情境当中,写作表达油然而生。
其次,张译丹同学,善于运用插叙的方法,回忆与那位班长相处的过程,回忆班长的音容笑貌,听班长说金庸等细节,都非常自然动人。
至于文中巧妙化用宋之问《渡汉江》“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都是善于积累应用的好方法,文中的环境烘托心情,开头设置悬念,运用自如。
有情有义聪明的女孩,希望你的心事友人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出自哪首诗?作者是谁?》
近乡情更怯 不敢问来人的意思离故乡越来越近 情绪越来也激动 紧张 害怕发现什么
遇到故乡的人都不敢打听家里的情况
现在一般比喻回家心情激动 ......
作品原文
渡汉江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作品译文
我离开家乡到了五岭之外,经过了一个冬天,又到了春天。因为交通不便,我和家人没有联系,已经很长时间了。现在我渡过汉江赶回家乡去,怎知离家越近,心情就越紧张。因为怕伤了美好愿望,以致遇到同乡,也不敢打听家乡情况。
作品鉴赏
这首诗是宋之问(此诗作者一说是李频,此从上海辞书出版社的《唐诗鉴赏辞典》)从泷州(今广东罗定县)贬所逃归,途经汉江(指襄阳附近的一段汉水)时写的一首诗。诗意在写思乡情切,但却正意反说,写愈近家乡,愈不敢问及家乡消息,担心听到坏的消息,而伤了好的愿望。语极浅近,意颇深邃;描摹心理,熨贴入微;不事造作,自然至美。
前两句追叙贬居岭南的情况。贬斥蛮荒,本就够悲苦的了,何况又和家人音讯隔绝,彼此未卜存亡,更何况又是在这种情况下经冬历春,捱过漫长的时间。作者没有平列空间的悬隔、音书的断绝、时间的久远这三层意思,而是依次层递,逐步加以展示,这就强化和加深了贬居遐荒期间孤孑、苦闷的感情,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断”字“复”字,似不着力,却很见作意。作者困居贬所时那种与世隔绝的处境,失去任何精神慰藉的生活情景,以及度日如年、难以忍受的精神痛苦,都历历可见,鲜明可触。这两句平平叙起,从容承接,没有什么惊人之笔,往往容易为读者轻易放过。其实,它在全篇中的地位、作用很重要。有了这个背景,下两句出色的抒情才字字有根。
《问苍茫大地》
敢问如今苍茫大地,谁是这个时代的主宰者?——题记
在这个16岁,青涩而又苦难的金色年华之中,我发出对这个时代最大的质疑?这新一代的90后,会成为这个时代的主角吗?
每个人,都有着金色的童年,紫色的青春,红褐色的老年。都说“童年的我们是祖国的花朵、祖国的未来”;都说“老年人是我们这一代的历史教科书”!那我敢问“我们这一代的青少年是祖国的什么”?
回首望去“如今的青少年,那天不是在用自己的青春赌明天,用光年算时间,用生命做游戏,和天地赌输赢”!我们习惯了说“听天由命”,因为,我们不愿付出,只想要回报。有时,我真的百思不得其解,如今,是时代进步了,还是我们退化了?现在的我们,就如那已过深秋的果子,熟的有一些透了,但“早熟”这个词已不再可以形容我们,可我们也早已超出了疯狂的境界。所以,时代给了我们一个最超前的形容词——“叛逆”!是的,我们很叛逆,我们用白酒代替饮料,用生命和时间来赌,把青春当奢侈品……这是我们这一代所做过的事,我们习惯了把家安在KTV,我们过惯了叛逆的日子,我们早已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我们天不怕地不怕。我们在世界末日的前夜,用疯狂来等待末日的来临,但时代让我们失望了。你们懂吗?今年的我们只有16岁,但我们却敢大声的说出“我爱你”,并且,早已明白情为何物,爱为何物,我们谈着一场又一场的恋爱,伤了一场又一场,可我们还是爱一场哭一场,哭过了就笑,笑累了又继续哭。这个时代的我们做着前辈没有做过的,疯狂的事!
过问苍茫大地,三十年后,四十年后的中国该交于谁的手中?会是我们90后吗?难道就让这个世界和我们一起疯狂,一起早熟,一起叛逆,一起……吗 ?
怅 寥 廓 ,问 苍 茫 大 地 ,谁 主 沉 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