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本指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1-22 15:52:21
《捡花,捡影1000字》
打工,本指做工,多用于临时性的工作;打工人,原本多指从事体力劳动的人。现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把工作称为“打工”,戏称自己为“打工人”。(建议首段出中心论点)
这并非源自于对词汇本身的不理解,而是很多年轻人自我现状的真实写照。所谓“走得多了,便也成了路。”在如今的社会压力下,数不清的年轻人为了在这个“围城”中生活而竭力奔波:朝九晚五成为了理想,996的过劳配置成为了行业内卷的标准,年轻人拼头脑,拼体力,拼时间,只为在人群中保持原有地位,不成为落后于狮子的骆驼,又如同被母狮狩猎的,惊慌飞窜的鹿群。“落后就要挨打”的老话变成了残酷百倍的事实,初入职场涉世未深的年轻人在角逐中苦苦奔波。“打工人”不仅是苦中作乐的说辞,也是一种自嘲。不安稳的生活工作。消耗精力大的任务和责任,与之相对的还有少而微薄的工资和回馈,过多的职业内卷,过多的潜规则和无止境的竞争。年轻人成了上磨的驴,在放下最后一根稻草前永不停息地载磨前行。(“打工人”产生的原因分析中,语言的形象化,使得文章具有可视性。)
“打工”,“打工人”不仅是部分年轻人的苦中作乐,也因其趣味性成为了人云亦云的风向标。追随“潮流”的人们将其看作一种新鲜感,而并不在意其深层次所含的意义,只是在其符合部分标准后的笑闹而已。他们的思想沦为了社会风向的跑马场,而人云亦云的下场是混淆了其词汇本身所拥有的悲苦含义。(承接上文,进一步分析其弊端)
“打工人”词汇的出现同样也是对职业崇高性的磨灭。罗素在《我们为什么要工作》一文中,肯定了职业所带来的给人获取成功和展露雄心的机会。“打工”遮掩了工作中的建设性,以消极的姿态面对看似一成不变的工作。(对这个现象层层分析的背后,可以看出考生思维的深度与锐度)
狄更斯说,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光明下藏匿黑暗,而黑暗可以孕育光明,社会只有合理化发展,给年轻人一个足够喘息的空间。才能改善过多行业内卷的存在,使得青年人拥有一个合适的、相对稳定优越的适应条件和工作环境。(how1)
作为社会主要基石的青年人,受到娱乐至上的思想所影响,忽视他人背负的责任太少,而美人美事又见得太多,过度理想化、美丽化世界的暗角,使得初入社会的现实和理想差距变成了无法逾越的荒原。年轻人应要清晰认知世界,对职业保有崇高性与神圣性,对自己工作中所包含的建设性和价值拥有绝对充足的自我肯定,看光、也看暗。(how2)
顾城说,这是最美的太阳,把花印在地上,当你捡起影子,你就捡起了花朵,而我说,当你捡起花朵,你同时也带走了属于小径中的影。
《完璧归赵的故事简介 完璧归赵的主人公是谁》
完璧归赵,本指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好地从秦国送回赵国。后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物品主人。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蔺相如受命带宝玉去秦国换15座城池,见秦王没有诚意,便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终于使宝玉完好回归赵国。”
成语出处
来源典籍
西汉·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蔺相如受命带宝玉去秦国换15座城池,他见秦王没有诚意,可玉已经在秦王手里,他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终于使宝玉完好回归赵国。”
成语典故
战国时候,赵王得到了一块楚国原先丢失的名贵宝玉——“和氏璧”。这件事情让秦王知道了,他就派使者对赵王说,自己愿意用十五座城池来换"和氏璧"。
赵王看了信,心里想:秦王一向是只想占便宜,不肯吃亏的人。这一次怎么这么大方?要是不答应他的请求吧,怕秦国兴兵来进攻;要是答应吧,又怕上当。他想来想去,拿不定主意,就和大臣们商量,但大臣们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来。
蔺相如知道了这件事,便对赵王说:“大王,让我带着‘和氏璧’去见秦王吧。到那里我见机行事。如果秦王不肯用十五座城池来交换,我一定把‘和氏璧’完整地带回来。”赵王知道蔺相如是个既勇敢又机智的人,就同意他去了。蔺相如到了秦国,秦王在王宫里接见了他。蔺相如双手把“和氏璧”献给秦王。秦王接过来左看右看,爱不释手。他看完了,又传给大臣们一个一个地看,然后又交给后宫的妃子们去看。
蔺相如一个人站在旁边,等了很久,也不见秦王提起割让十五座城的事情,他便知道秦王根本没有用十五座城池换取宝玉的诚意。可是宝玉已经到了秦王手里,怎么才能拿回来呢?他想来想去,想出了一个计策。只见蔺相如走上前去,对秦王说:“这块‘和氏璧’虽然看着挺好,可是有一点小瑕疵,让我指给大王看。”秦王一听“和氏璧”有瑕疵,赶紧叫人把宝玉从后宫拿来交给蔺相如,让他指出来。
《关于国庆节的由来介绍》
“国庆”一词,本指国家喜庆之事,最早见于西晋。西晋的文学家陆机在《五等诸侯论》一文中就曾有“国庆独飨其利,主忧莫与其害”的记载。我国封建时代,国家喜庆的大事,莫大过于帝王的登基、诞辰(清朝称皇帝的生日为万岁节)等。因而我国古代把皇帝即位、诞辰称为“国庆”。今天将国家建立的纪念日为国庆。
1949年10月1日,是新中国成立的纪念日.这里应该说明一点,在许多人的印象中,1949年的10月l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了有数十万军民参加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其实,人们头脑中的这一印象并不准确.因为,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典礼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盛典,而不是开国大典.实际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也就是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早在当年10月1日之前一个星期就已经宣布过了.当时也不叫"开国大典",而是称作"开国盛典".时间是1949年9月21日.这一天,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主任毛泽东在政协第一届会议上所致的开幕词中就已经宣告了新中国的诞生.
那么10月1日的国庆又是怎么回事呢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许广平发言说:"马叙伦委员请假不能来,他托我来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应有国庆日,所以希望本会决定把10月1日定为国庆日."毛泽东说"我们应作一提议,向政府建议,由政府决定."1949年10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通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的决议》,规定每年10月1日为国庆日,并以这一天作为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子.从此,每年的10月1日就成为全国各族人民隆重欢庆的节日了国庆这种特殊纪念方式一旦成为新的,全民性的节日形式,便承载了反映这个国家,民族的凝聚力的功能.同时国庆日上的大规模庆典活动,也是政府动员与号召力的具体体现.近代国家的这种庆典就是对外显示力量,因为它们大多是在争取独立,政治革命,反对殖民主义的斗争中诞生的,需要通过这种力量的显示,以增强国民信心.显示力量,增强国民信心,体现凝聚力,发挥号召力,即为国庆庆典的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国庆庆典上共进行过13次阅兵.分别是1949年至1959年间的11次和1984年国庆35周年,1999年国庆50周年的两次……
明年是中华60周年“生日”,让我们期待这一刻的到来,为祖国祝福!加油中国!加油中华儿女!我们丽江樱花客栈也祝福祖国永远繁荣昌盛,也祝愿全天下所有热爱生命,热爱和平的人民健康,平安,幸福!我们樱花客栈欢迎您们的到来!
国庆节习俗
每年国庆,各国都要举行不同形式的庆祝活动,以加强本国人民的爱国意识,增强国家的凝聚力。各国之间也都要相互表示祝贺。逢五逢十的国庆,有的还要扩大庆祝。为庆祝国庆,各国政府通常要举行一次国庆招待会,由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或外交部长出面主持,邀请驻在当地的各国使者和其他重要外宾参加。但也有的国家不举行招待会,如美国、英国均不举行招待会.
《名人的座右铭》
“座右铭”,本指古人写出来放在座位右边的格言,后泛指人们激励、警戒自己,作为行动指南的格言。历史上,中外许多名人都有自己的“座右铭”。
镜铭 周恩来在南开中学读书时,在大立镜旁糊了面“纸镜”,上书“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钮必结;头宜正、肩宜平、胸宜宽、背宜直;气度:勿傲、勿暴、勿怠;颜色:宜和、宜静、宜庄。”铭如其人,周恩来一生就是这样严格要求自己的。
桌铭 少年时代的鲁迅酷爱读书。一次,他上学迟到了几分钟,老师批评了他,但他并不因家里有事迟到而原谅自己,便在课桌上刻了一个“早”字,以此为座右铭,激励自己珍惜光阴,刻苦攻读。他曾说:“时间就是生命!”
砚铭 陈毅曾请人在自己心爱的砚盒上刻了这样17个字:“满招损,谦受益,莫伸手,终日干事,自强不息。”陈毅的一生以高风亮节的品质为其铭文留下了注脚。
尺铭 蒲松龄将其“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的对联刻在镇尺之上,激励自己义无反顾、勇往直前的信心,被称为“尺铭”。
棺铭 中国近代文学家林琴南,自幼十分刻苦,勤奋好学,一生创作了大量文学作品,还翻译了170多部外国文学著作。他曾在居室的墙上画了一口棺材,旁边写道:“读书则生,不则入棺。”这奇怪的“棺”铭,就是林琴南用心激励自己发愤苦学的座右铭。
《第三个字是花的成语》
春暖花开 本指春天气候宜人,景物优美。现也比喻大好时机。
洞房花烛 形容结婚的景象。
柳暗花明 垂柳浓密,鲜花夺目。形容柳树成荫,繁花似锦的春天景象。也比喻在困难中遇到转机。
柳绿花红 形容明媚的春天景象。也形容颜色鲜艳纷繁。
鸟语花香 鸟叫得好听,花开得喷香。形容春天的美好景象。
月夕花朝 月明的夜晚,花开的早晨。形容良辰美景。
月下花前 本指游乐休息的环境。后多指谈情说爱的处所。
春暖花香 形容春天美丽的景色。
鸟啼花落 形容凄凉的情景。
鸟啼花怨 形容悲伤怨恨。
锦簇花团 锦:有文彩的丝织品;簇:丛聚。形容五彩缤纷,十分鲜艳多彩的景象。也形容文章辞藻华丽。
锦团花簇 形容五色缤纷,十分华丽。
锦营花阵 喻指风月场所。
锦阵花营 喻指风月场所。同“锦营花阵”。
酒病花愁 指因贪恋酒色而引起的烦愁。
酒地花天 形容吃喝嫖赌、荒淫腐化的生活。
柳暗花明又一村 原形容前村的美好春光,后借喻突然出现新的好形势。
柳暗花遮 形容深夜花柳形影朦胧的景色。
柳宠花迷 形容媚人的春景。
柳亸花娇 柳丝柔垂,花朵娇妍。比喻女子貌美。
《过渡段的三种语言文字形式》
过渡,本指事物由一个阶段逐渐发展而转入另一个阶段。在文章中,则指相邻的段落之间,表示文意有所发展或转折的语言成分或手段。担负着段落之间文意衔接、承转的任务,是结构的要素或成分之一。
恰当地使用各种过渡手段,作好过渡,可使文章脉络清晰,前后连贯,结构周严填密,行文顺畅流转。又由于过渡可以反映前后段落间的不同意义联系,因而它又有助于读者对文章层次关系的理解。
过渡有种种方式。一种是自然过渡。这往往是文章段落间的联系紧凑。关系明显,不采用过渡手段,意思的发展或转换就很清楚,于是,不用这些手段。这就是自然过渡。一种是意念过渡。即前后段落间没有明显的或专门的过渡文字,但依靠某些词语,却可看出作者思路或表意上的发展变换脉络,这些词语就起着意念过渡的作用。一种是使用承上启下的语言文字形式的过渡。我们平常说的过渡,主要指这种过渡,在使用上也称为过渡方法或过渡方式。使用承上启下的语言文字形式进行过渡,有三种方式:
1,用过渡词语过渡
这些过渡词语包括各种关联词语、序数词和方位词。有表示顺向过渡的。如用“因此”、“所以”表示因果过渡;用“总之”、“总而言之”,“综上所述”、“以上”、“以下”表示分总过渡;用“那么”、“由此看来”、“不难看出”表示层进或推理过渡;用“此外”,“除此以外”表示补充过渡;用“首先”、“其次”、“再次”、“最后”,“第一”、“第二”、“第三”,“一方面”、“另一方面”,表示顺序或分类过渡。有表示反向过渡的。如“虽然如此”,“尽管如此”,“即使这样”,“可是”,“但是”,“然而”,“诚然”,“相反的”,“反过来”等。
这种过渡方式多用干两段文字在意思上的“跨越”或转折不大和语言表达上需要较为衔接紧凑的地方,它们一般放在下一段的开头。
2,用过渡句过渡
所谓过渡句,指文章由前一段到后一段之间,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的句子。用过渡句显示段落间意思有所发展或转换,是常用的过渡方式之一。它没有固定的标志,全由其位置、意思和作用来判断。多由富于提示性的判断句、陈述句或设问句充当。也有顺向和逆向两类。前者如:“让我们再补充一个例子吧”,“这种情况是怎样造成的呢?”后者如:“事情也还有另外的一面”,“但是情况并非如此”等。
过渡句的内容要与上下文的意思密切相关。可安排在一段末尾,也可安排在下一段开头,一般以后者居多。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在详述百草园的嬉戏生活之后,另起一段,开头即安排了一个过渡句:“出门向东,不上半里,走过一段石桥,便是我的先生的家了。”承接上文,过渡到对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的描述。
3,用过渡段过渡
即在意思相关的两个段落或两部分文字之间,安排一个起承上启下作用、显示上下文关系的段落来进行过渡,这一般是在上下段或上下两部分文章,内容都较多,意思上相隔又较远,跨越或转折的幅度较大的情况下采用。过渡段在意思上往往有相对的独立性,不适于放在上文或下文,它更像上下文的纽带或桥梁。它在语气上又有某种“缓冲”作用,使读者的思路从容地由上文转入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