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城防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1-24 17:39:44
《荆州古城:宜守宜攻的城防设计》
《隆中对》中记载了诸葛亮的一段话:“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地也。”可见荆州重要的战略地位。但是地处江汉平原的荆州几乎无险可守,筑城便成为首选的防御手段。纵观荆州城历经22个世纪的经营打造,它那科学的设计,浩繁的工程,合理的布局,精巧的施工,无不展现出荆州人民的智慧!
荆州城始建于楚成王时期,在当年渚宫基础上修建而成,现存的荆州城为明、清两代建筑,由土城垣和砖城墙组成。城墙全长11.28公里,东西长3.75公里,南北宽1.2公里,城内面积4.5平方公里,呈不规则长方形。是目前我国保存最为完整的古城。
荆州城城墙外侧为砖城,厚约0.6米,高8~9米。用特制的城砖垒砌,砖与砖之间用石灰混合糯米浆焊缝,间或掺有铁屑,坚固耐久。在砖砌城墙内侧,紧傍砖城夯筑土城垣。土垣底宽10米,顶宽5米左右,用土主要来自掘濠取土,土质粘性极强,每15—20厘米为一层,分层用石夯夯实。砖城土垣浑然一体、互为依托,使整个城墙更加牢固。砖城陡峭对外,宜于防守外敌;土城缓坡向内,易于守军在城墙的任何地方增援或换防。城垣外围,相距15—30米处,有护城河环绕,护城河宽15—350米,深3米,长约18公里。这就是古人所谓“城池”的“池”。护城河上原有吊桥6座,每个城门1个,平时放落吊桥行车走人,战时吊起桥面就成了敌军面前难以逾越的鸿沟。如此,荆州城就形成了土城、砖城、水城三重壁垒。
荆州城原有城门6座,即东、南、西、北门及公安门、小北门。一般门洞高7米,宽5米,深15米。每座城门上均建有城楼,既可观察敌情,又可做前敌指挥中心。从城门的城墙两侧向前延伸合围形成瓮城,于瓮城右前端再设一城门,两门之间相距42—28米不等,城门之上建有箭楼,整个瓮城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辅城,对城门形成有效的保护。一旦疑敌到来,可以先开瓮城城门,验明身份后才放行进城;如发现是敌人,可封闭瓮城城门,形成瓮中捉鳖之势,于瓮城内就地射杀。同时,瓮城也是战前集结与动员的场地,便于冲出城门之前做战前准备。
在6个城门中,公安门最小,但在都城防御上最具特色。相传刘备领荆州牧时,治公安,每溯江来荆州,常在此门登岸入城,故名。公安门是一个水门,这在其他城防中极为罕见,其水路延伸至城内,向南通长江,向东经长湖连汉水。来自长江的小型船舶可以直接进城,来自江汉平原的战略物资也可直接运进都城。
其他城门也各具特色。东门叫寅宾门,寅,敬也,是礼迎宾客的正门;南门即南纪门,正门与关庙(关羽府第遗址)处同一中轴线上,为帝王出城登舟之门,瓮城两侧设有耳门,为百姓出入门道;西门叫安澜门,取祈求波平浪静、时世太平之意;北门又叫拱极门,取拱卫北极星之意,北门为古驿道经过之处,亲友话别常在此折柳相赠,故别称柳门。
在城垣上端,原有城垛5100个,城垛即城堞,为军事掩体。每垛长2.4米,高1米。两垛间有宽0.4米的垛口,每垛中心处有高0.4米、宽0.25米的方形小孔,称为箭孔。垛口与箭孔居高临下,既可瞭望敌情,又可以刀枪弓箭射杀来犯之敌,同时有效保护自身安全。全城现存垛口1567个,一一看去,既有岁月风雨的侵蚀,亦有战争留下的遗缺,每一个城垛都能把人带到那些可歌可泣的峥嵘岁月。
城上原建有敌楼、战屋1000余间,炮台24座,藏兵洞4个。敌楼、战屋主要用于瞭望敌情、指挥作战,或驻扎守军,储藏粮食。炮台建于凸出城墙的“马面”之上,上置重型武器。马面周围的城垛、箭孔可更大范围侦察城墙下的死角,随时射杀隐蔽在死角的来犯之敌。藏兵洞其实就是射击掩体。如北城垣的一个藏兵洞,洞内分上下两层,上层三面墙体各筑2个砖砌门洞状掩体,每个掩体可容2人,下层东西两端各筑砖砌台阶与上层相连,另设5个门洞状掩体,每个门洞均设有可供射击与瞭望的射孔,上层射孔均直线向外,下层射孔则斜开,主要目的是有利于射击城墙与藏兵洞交接处形成的死角的敌人,又可避免受到城外火力的直线射击。
在南城垣距西端不远处,设有一座“马面”,俗称“白马井”,结构、功能与藏兵洞类似,但在马面西侧底部开有一座可以启闭的小门,通向城外,一旦城池遇有紧急情况,城内便派出信使乘白马由此处出城,飞驰告急,求搬救兵,“白马井”也因此得名。这是一套极为隐秘的军事通道,既可用于通风报信,也可用于突出重围,安全撤离。此外,城内两条用于排灌的下水道,战时也可作为秘密出城通道,发动反包围和反冲锋。
在冷兵器时代,荆州城这套立体防御系统,兼顾到上下左右,四面八方,陆路水路,使来犯之敌均在其一定的杀伤范围之内,而且若明若暗,可守可攻,运筹帷幄于城内,决胜拒敌于城外。我们不能不佩服古人严密的军事思想和精巧的城防设计。
《广州古迹》
广州城内陈列的古炮,多是昔日的要塞炮或城防炮。但是,农民起义军也曾用生铁炮向腐败的请政府开火,狠狠打击了清朝的统治者。在省博物馆出土文物展览厅里,就陈列着广东天地会陈金钗起义军用过的两门炮。这两门炮很小,每门只有三百斤左右,是野战炮,解放后在仁化出土。据考证,是1854年(甲寅)陈金红等攻克仁化时留下的。现在炮身上的字仍非常清晰:“芦苞全胜重,陈金红朱子仪甲寅十二月置”。在其他古炮的身上,铸的都是都督、将领、巡抚的名字,而起义军用的炮,却铸上起义领袖的名字,这充分体现了农民起义军的大无畏精神。
佛山在清代是军火生产的要地,据说,当时最大只能铸八千斤重的大炮,但铸炮工人激于对侵略者的义愤,曾铸造出一万斤以上的大炮。现在,这一万斤的大炮我们巳看不到了,只能看到八千斤的大炮,一门在沙面,一门在省博物馆。
我来到沙面的时候,刚刚过去一阵雷雨,雨后的空气是那样的请新,堤岸、屋宇、树木,一切都被冲刷了一遍,阵阵江风迎面而来,清凉得沁人肺腑。沙面当年曾是一个炮台,这里的两门古炮都是当时使用过的城防炮,八千斤的一门铸于道光二十一年,六千斤的一门铸于道光二十二年。八千斤大炮是古炮中的庞然大物,长约三米多,口径约二十四厘米,炮筒厚十几匣米,这样祖的口径,即使现代化的大炮也望尘莫及。抚摸着祖黑的大炮,我想,那时候它该多么威风笼第一次鸦片战争中,虎门失守,英军逼近广州,广州守军急忙从佛山运来新铸的八千斤大炮数十门,加强广州城各炮台的守备。据《夷艘入寇记》中记载,这一措施“本夹所畏,而置不得地势,依山者高出水面,依水者四面受敌,炮架不能运转取准,兵丁点放不熟。”而且又“将各省之兵互调分配,各离营伍、兵将不相习,溃走则互相推诱,……拥挤无纪律,各择便利,虏取货物”,结果在英军的进玫下,“天字炮台上八千斤大炮,未及一放,即为夷兵锢以铁钉。”沙面炮台上的清军虽然抵挡了一阵,但很快也弃炮逃走了。威武的大炮,不久便湮没地下。
一九水三年九月七日,人们把这两门炮从沙面里兴路地下找了出来,擦净污泥,装上水泥座,它们又精神焕发地屹立在滔滔的珠江边。它们含恨受辱的辛酸的往率,当然不是大家都知道的。尤其是很多年青人不知道:鸦片战争失败后,沙面怎样变成了帝国主义的租界,那些洋人怎样在我们美丽的土地上作威作福,一九二五年六月二十三日,帝国主义者的机枪怎样扫射沙基的示威游行队伍,帝国主义的军舰怎样在白鹅潭扭武扬威。今天,早已扫除了帝国主义的魔影,而铁铸的古炮,似乎仍怀着满腔备受外侮的怒火,冷眼向洋地誉惕着外敌。
是啊!威严的古炮沉默着,它不会忘记过去,永远是忠贞人民的战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