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舞龙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1-02 22:26:08
《正月十二舞龙节作文600字》
朋友,您看过舞龙吗?如果您能在正月十二到我们家乡做客,一定会被那热闹喜庆的场面所吸引,说不定您也会情不自禁的加入到这狂欢的行列,身不由己地跟大龙舞起来。
您听,“咚咚锵,咚咚锵”,锣鼓喧天;“噼噼啪啪”,鞭炮齐鸣;“嘀嘀嗒嗒”,喇叭声声。大街上一大堆舞龙开始游行。领头的是一个高大魁梧的壮汉,黝黑的皮肤穿着艳丽的龙装,一双黑鞋,手举龙头,精神十足。后面紧跟着的是打扮一致的小伙子和老大爷。“咚咚锵咚咚锵咚咚咚锵咚咚锵……”随着这铿锵有力、热闹非凡的锣鼓响起,他们手舞长龙,一条条锦色长龙在会场上翻腾起舞,蛟龙出海、穿梭前进、龙游四海、腾飞云霄,渐渐地带动了会场的欢腾。
大龙游行时带着小龙,小龙又绕着大龙。大龙游行时,时而上蹿下跳,时而回头绕圈儿,时而与小龙嘻戏。不一会儿,就到了高潮。高潮部分叫“打潮”:龙头舞到哪里,带着七彩绸带的龙身龙尾就随着跟进到哪里,一边舞动着,一边围绕着一个中心点转动,首尾呼应,整条巨如在波涛上翻飞,俨然一只蛟龙在大海中追波逐浪,气势磅礴。双龙抢珠,虎掷龙拿,凤舞龙翔,条条舞龙不是真龙却赛过真龙!
这一波儿舞龙刚走,另外一波舞狮又上来了。舞龙、耍狮、敲锣鼓、吹喇叭、放爆竹……满街的龙狮让人应接不暇,锣鼓声震耳欲聋。人们沸腾了,拥着龙狮有说有笑,指指点点的议论着,儿女们搀着老人跟着舞龙跑。人们忘记了寒冷,被这催人的锣鼓声,热闹的舞狮群带进一个春潮涌动的世界。
朋友,百闻不如一见,来看看我们家乡的舞龙吧!亲眼瞧一瞧那热闹、喜庆的场面,亲耳听一听那昂扬的旋律,一起舞起来,动起来!
《舞龙》
龙者,四灵之首,鳞虫之祖,掌四海,司作物又主风雨。上古之时,天地初开,鸿蒙未分。逢水旱瘟疫,妖孽凶灾之时,先民便寄希望于龙。故仿龙之身形、姿态、回旋舞动,上祈神灵,下祷九幽,以此呼龙。逢大祭典、大巡游便必有龙之身影。由此舞龙便应运而生。
既此,舞龙盖如何?《东京梦华录》记宋时之霄百戏之起戏时,有曰:“又于左右门上,各以草把转成龙之状,以青幕遮龙,草上密置灯烛万盏,望之蜿蜒,如双龙飞走。”于此中窥得一事:舞龙之事,百朝皆兴。
晚生不才,旧岁之时见得旁人舞龙,声势浩大,似春雷滚滚。细而观之,龙眼瞪如铜铃,龙须有三尺之长,龙身上嵌有数千片金鳞,璀璨无比叫人意乱神迷。龙头前有一巨球,再定睛一看,原是龙珠一枚,人头大小。各部已到地,不过转瞬由死向生。音乐奏起,神龙舞起,二者相辅相成。一曲《金蛇狂舞》,惹那龙昂首挺胸,时而翻云覆雨,时而抱首盘旋。一呼一吸间,便有千百姿态:如首尾相追之态,如上下相窜之态,又如诸子降龙之态,各具情态。
俄而,又有一龙飞入。青龙之状,与金龙相追。霎时,二龙便有你争我夺之架势,青龙抬首,张牙舞爪,扶摇而起。方要追回,那金龙却又为龙尾所截。金龙却也不惧,腾空而起一尾报一尾,于是乎这天雷勾地火之势,欲挡也无济于事。二龙相戏,好不热闹!
台下掌声自是雷鸣,成百上千之观众见此精彩绝伦之表演自当以如火热情相待。双龙渐隐于夜幕之中,至舞毕,但见龙身交织成螺旋状,再后双双落地,为夜色画一句号。
舞龙之术,国之至宝——非遗也。吾等后人必当以虔诚之心,行虔诚之事,方不愧对五千年之历史。
《舞龙250字》
今天,姑姑说他们新农村居民点要舞火龙,请我们去看,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
天还没黑,姑父就带着我们向中心广场奔去。广场上,已经是人山人海了。我们看了一会儿花灯,突然广场的一端锣(luó)鼓喧天,一条火龙从巷子里“游”了出来。哇,这条火龙好长啊,应该不少于50米吧!火龙用珍珠草扎成一节节龙身,上面插满了长寿香。音乐响起来,灯光亮起来,火龙舞起来,人们涌过来,好有气势!后来,火龙又顺着新农村的住户热热闹闹地游了一圈,每到一户,大家都鸣放鞭炮热烈欢迎。听姑父说,舞龙是为了驱邪(xié),所以,人们都希望火龙到自家门前舞弄一番,火龙也是挨家逐户玩耍,从不遗漏一户。
哈哈,舞龙,还有这么多讲究,真有意思!
《舞龙表演》
今年暑假,我们村举办了一场“舞龙旺村”的活动。
随着夕阳西下,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几颗星星在天边调皮地眨着眼睛,祠堂边早已站满了前来看表演的观众。随着龙体内的一根根蜡烛被点燃,黑幕中的场地周围响起了铜锣鼓的击打声,人潮的注意力瞬间被吸引了。
这条全身闪耀着金光的巨龙缓缓爬起,在一旁的鲤鱼灯的指引下,开始朝着龙珠的方向逼近,其动作之迅速,似一阵火花闪过。手持龙珠的大汉也不甘示弱,一边上下挥舞着龙珠,一边沿着场地边缘奔跑。巨龙在后边紧追不舍,在双方僵持了几个回合后,那位大汉却改变了方向,以“O”型的路线开始“逃跑”,不出一会儿,巨龙庞大的身躯就在追赶中盘旋在了一起,这就是舞龙表演的一个环节——盘龙。
随着铜锣声愈发急促的节奏,也将演出推到了又一个高潮——戏龙。观众也开始目不转睛地观看着,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瞬间。只见领头大汉将龙珠抬举过头顶,速度也快了起来,铜锣声更急了,龙珠眼看就要被来势汹汹的龙首咬住,举龙珠的大汉将身子一歪,绕“S”型路线奔跑,这才从危机中逃了出来,可龙的攻势丝毫没有减弱,反而以更快的速度上下舞动身躯,又一次朝龙珠冲了过去,夜色中,灯火闪耀的龙躯已形成了一道耀眼的风景线。
就在这时,铜锣声停了下来,表演场边响起了一片雷鸣般的掌声与喝彩声,我这才反应过来表演结束了,情不自禁地加入到鼓掌与欢呼的队伍中。
演出结束了,到了观众们的“表演”环节——“钻龙底”。只见男女老少纷纷从龙身下穿梭,寓意着从此身体健康、平平安安。有的小孩可调皮了,还不忘多绕几圈,而老人们则纷纷摘下龙套上的蜡烛,代表着对以后的日子的美好祝福。
散场时,我不断回头张望,意犹未尽。寓意着吉祥美好的纱龙不仅仅蕴含着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更是寄托了来自老百姓们的美好愿望与对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作者是广东省新会尚雅学校七年级学生)
后 记
这次的舞龙表演十分精彩,令我眼界大开,也让我更期待下次的表演。
家长感言
荷塘纱龙被国家列入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远近驰名,希望这样舞龙的传统文化能够给孩子带来幸福快乐的同时,也能传播更能传承下去。孩子也是很仔细地观察了这次舞龙表演,才有了这篇文章。
教师赏析
如此精彩的舞龙表演在我们眼前呈现,每个环节、环节间的各个动作都被小作者写进文章,动作描写十分出彩!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小作者通过文字为传承出了一份力。(钟千千)
《舞龙作文350字》
今天晚上,我去姥姥家玩。一进门就看见一个纸箱子,纸箱子里放着一个奇怪的东西,我觉得是一只恐龙,不对!是蜥蜴?又好像是龙。
我问姥姥:“纸箱子里是什么?”姥姥说:“是健身龙,你拿出来看看吧。”我小心翼翼地拿出来,我拿着龙头往外拽呀拽。哇,它的身子好长啊!拽了好久,终于出来了。姥姥说:“这条龙足足有8米长。”8米!得有两辆小型汽车那么长吧!正说着,姥姥提起龙就舞了一段,只见姥姥上甩下甩左甩右甩,一条龙腾空而起,好像要冲上云霄!姥姥可真精神啊!
姥姥说,龙的传人就得精神!我没见过龙,它是一种传说中的奇怪生物。我去南京的中华门,导游叔叔跟我说:朱元璋说自己是真龙天子。我想见龙,但我肯定不会像叶公那样胆小,我会把龙养在家里,给它拴上绳子,到时候我爹遛狗我遛龙,哪里下雨我就带它去哪里,因为龙是掌管下雨的,我要让他为人类造福。
《彩色的元宵节作文250字》
一说元宵节,我就想到舞龙、吃元宵、看花灯、猜灯谜,其中,最让我记忆深刻的是我的彩色花灯。
农历正月十五晚上,我和妈妈去买花灯,到地方了,我一眼就看中了一盒仙气飘飘的小花灯。干干净净的玻璃外衣里是彩色通透的蜡,里面睡着闪闪发光的亮片。我决定,就买它了!回到了家,我小心翼翼又迫不及待地把他们拿出来,一个一个摆在楼道里,随着小花灯被一个个点亮,原本漆黑的楼道里一下子变得金碧辉煌。
可惜这美丽的景色没有持续太久,这小花灯随着风一个一个熄灭了,金碧辉煌的皇宫又变回了原本漆黑的楼道,真是意犹未尽啊!
仙气飘飘的花灯啊,可爱的花灯啊,让我记忆深刻!真期待下一个元宵节啊!
《家乡的习俗——舞龙》
怀着一颗如雪般纯净的心,欣赏春节时烟花那多彩缤纷的美丽,衢州一年一度的舞龙表演拉开了序幕。
全旺镇的龙故名为“板龙”。主要以竹编、木工、剪纸、绘画等来制作。全旺板龙始于明代,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了。
舞龙时,我总是疑惑地追问大爷爷,为什么我们要这么隆重地舞神龙呢?每当我问起时,大爷爷总是双眼一眯,自傲地回答道:“舞龙时,最重要的是大家一定要齐,都要跟着龙头走。大家心齐了,龙才舞得漂亮。而舞龙这个隆重的活动呢,是一种要传承下去的传统,象征着‘国泰民安,风调雨顺’。”我听后,连连点头,的确是这样的,作为省级非遗传承项目“全旺板龙”的代表传承人,76岁的大爷爷是最老一辈的舞龙传承人,他一生中最自豪的事就是管理整条龙,他已尽心尽力用自己长达25年的时间来融入“板龙”传承中。“板龙是全旺人的魂,全旺人骨子里都有舞过板龙的血。”全旺板龙有108节,需近180位普通村民通力合作。
巷子里华灯高照,敲锣打鼓,热热闹闹,父老乡亲们都围在巷子里谈天说地,纷纷议论着这舞龙的大好事。下午五点半,“咚咚咚”的敲鼓声从远处响起,震耳欲聋。大家都开始激动起来,“舞龙”队伍出动,在华灯的映照下,翩翩起舞:时而似洒脱长龙,时而又盘龙四望,着实夺人眼球。全旺板龙表演动作幅度大,技巧难度高,场面宏大,气势磅礴,令人震撼。据说,一个普通龙身至少有四五十斤,而龙头高达七八十斤,却被身强体壮的普通村民舞得如此轻盈。
200多米的板龙被全旺村民齐心舞了起来,我心中狠狠地一震,观看得无比兴奋,一眼望去,楼山后被灯火辉煌的“巨龙”和从不间断的烟花鞭炮声笼罩着。不一会儿,舞龙的另一个高潮来了:整条板龙灯火通明,在宽阔的“衢州有礼,我家全旺”一行大字下的广场上,龙身随着龙头,由左往右,上下上下地盘转起来,盘成龙尾在外,龙头在中间的重重叠叠,有序的大圆圈,约莫过了十分钟,龙的整个身子再撒开龙尾,龙身向反方向从右往左,将龙尾包裹在中心,龙头在外围成了一个大圆圈,势如破竹。顿时,尖叫声,欢呼声,拍照声响成了一片,广场上沸腾了,舞龙头的人抖动龙头,“巨龙”升空,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有一种势不可挡,直冲云霄的气势。
我霎时整个人呆住了,那条浑身金黄的巨龙已不再是一条被人操控的假龙,而是一条有神气、有魂魄的中华龙!它寄托着人们对春节的美好期望。
这样的春节是一个特别的节日,传承着龙的血脉,传承着全旺的传统,这一天,我记忆深刻。
《冬天里的“春天”》
敲锣了
打鼓了
欢天喜地舞龙了
疫情终于过去了
我们终于复课了
今天我早早地就来到校园
发现冬天里的校园
有着春天那香香的味道
《舞龙》
龙是吉祥、尊贵、权利的象征,而中华民族更是龙的传人,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过年过节舞龙都是必不可少的风俗习惯。我们湖南也是如此。
在古时候,舞龙是用来祭拜神龙,以求每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一年之中,舞龙并不常见,每次看见,我都无比激动。
大年初二的傍晚,张灯结彩的大街失去了往日的宁静,家家户户都打开了大门,小孩子们拿着仙女棒,一个劲地往大街上冲,大人们笑着拿着鞭炮跟在孩子后面,老人们也慢悠悠地踱到大街边。大街的两边全是人,都盯着大街的尽头望,前头的人突然喊了一句:“来喽,来喽!”话音刚落,我一激灵,就听见远处传来了“咚咚锵锵”的锣鼓声。人群开始躁动了,只见不远处,一条金龙摆着龙尾威风凛凛地过来,这条龙张着血盆大口,獠牙十分尖锐,龙头挂着红色的胡须,身上披着彩色的鳞片,真是气势磅礴。舞龙的人个个身着红色的衣服,腰间系着金黄色的绸缎,头上戴着红色的头巾,个个气势十足,意气风发。
大街上喜气洋洋,热闹非凡,舞龙的人们左摇右摆,又跑又跳,嘴里还不停地喊着:“嘿呦嘿,嘿呦嘿。”舞龙的人一会儿蹲一会跳,一会儿左冲一会儿右跑,巨龙在舞龙者的操纵下,一会儿仰头长啸,一会儿神龙摆尾,就像活了似的,栩栩如生。这时,热烈的欢呼声,欢乐的锣鼓声,一阵又一阵的掌声响成一片。村民们们激动得手都拍麻了,嗓子都喊哑了,热情却丝毫不减,不久,舞龙表演者们穿过了整一条大街。
我们这儿的舞龙表演与别处的不一样,别处的舞龙队只在大街上表演,而我们的舞龙队会挨家挨户地走访。这不,舞龙队从第一家村民开始表演了,我望着那户人家,心里是多么的羡慕啊,恨不得直接冲到人家家里,。迫不及待地等在大门口,看着舞龙队的人走过一户户人家。终于舞龙队走向我们家了,我扯着嗓子大喊:“爸妈,舞龙队的人来了,快放鞭炮啊!”我眼睛像是在发光,激动得上蹿下跳,爸爸妈妈笑着走到大门口点燃了鞭炮,“噼里啪啦”的爆竹声响彻云霄,火光中巨龙威风凛凛地“飞来”。我更是欣喜若狂,舞龙队的叔叔伯伯们跳跃着跑来,十分热情,巨龙从大门进来了,它一会儿神龙摆尾,一会儿直冲云霄,我高兴得不得了。巨龙突然如漩涡般的卷起来,一圈又一圈地打转。突然,巨龙把我围在中间,我兴奋得拍手跺脚,拿龙珠的叔叔还故意吓我一跳,家人们都开怀大笑,大厅里好不热闹。舞龙队的叔叔伯伯是那么热情,那么豪迈,家里洋溢着欢乐的笑容。虽然是乡村的舞龙表演,道具不那么精致,却一点不输大城市里的舞龙表演。
不一会儿,巨龙就盘旋着走了,爸爸在龙头的大嘴里塞了个红包,我们笑着目送舞龙队的人去下一户人家。
在欢乐的锣鼓声中,我度过了最喜庆的大年初二。
【家长感言】我们老家的舞龙习俗确实与众不同,女儿将看舞龙的激动心情贯穿全文,让读者感同深受。她对龙的形态和舞龙者的言语动作观察细致,描述得生动形象,让我不禁又想起今年过年老家舞龙时热闹、喜庆的场面。整篇文章叙述语言实而不华,情感丰富而真实。
《舞龙闹新春》
舞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在我的家乡定南,每年的春节都会举办一次盛大的舞龙表演,以此来祈求平安和吉祥。
传说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村子,村里有一对夫妻,他们生了一个孩子,孩子化作一条龙,惩凶除恶,每逢田地干旱就散云播雨。每逢春节,村民就敲锣打鼓来舞龙,以此纪念小龙。
去年的春节,温暖的阳光普照大地。在乡村过年的我随大家到广场上观看舞龙表演。到了广场,远远望见几个穿着传统服饰的年轻人正在排练表演。大家坐上观众席,随着鞭炮齐鸣,锣鼓喧天,表演拉开了帷幕。
首先,几头瑞狮快步跑进场地,摇头摆尾舞动起来。随后,几条巨龙也轰天而飞,潮水般朝广场中央涌过来。“咚咚锵,咚锵”,鼓声响了起来。群龙狂舞,盘旋上空,两条龙缠绕在一起翻转起来,排山倒海的气势迎面而来。两条龙相对,戏弄着一颗宝珠,这叫“二龙戏珠”。所有龙朝着一颗宝珠相聚,令人眼花缭乱……
再看那些舞龙的年轻人,合作得天衣无缝,龙的姿态被他们展现的淋漓尽致:龙盘旋着,他们就转圈跑动;龙狂舞着,他们就卖力摇摆;龙上下飞旋,他们的姿态也一高一低……
震撼的场面应接不暇,最令我惊讶的还是龙冲天而飞的场景:舞龙者托起龙头、龙身,快步踩着细小的木桩而上。这样高难度的动作,足以表现他们配合得相当完美,令我十分佩服。
“咚咚锵,咚锵”,舞龙表演结束了,人们还意犹未尽,不愿离开。
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图腾,是我们民族精神的象征。我们要发扬龙马精神,也愿我们舞龙这个文化习俗代代相传,经久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