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七里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5-01-22 14:58:31
《假日小队活动之建德七里扬帆350字》
今天是假日小队活动日,早上我早早起床,乘车来到吴山广场,等人到齐后,我们乘巴士,大约两个小时到了目的地,我们又乘船来到了漂流的地点。
我们先吃好饭,接着我们存好包,穿好救生衣和戴好安全帽,去排队等待漂流。排了很长时间的队后,一辆车子把我们接到了山顶。乘上皮划艇开始漂流,如果前方有急流的话,就会有牌子提醒我们,我们就事先抓好皮划艇上的固定绳,滑下去的时候,我的心都快要跳出来了,并大声地尖叫。每一次过急流,我们的皮划艇都会进很多水,为了不让我们的皮划艇沉掉,所以我就不停地用水枪吸水,往外打水。
在漂流的过程中,不管认识的人不认识的人,都会向我们泼水,我们也向他们泼水。虽然我们全身的衣服都湿透了,但是我们玩得是如此开心。
漂流结束后,我们取好包,洗澡更衣。乘船来到来时的停车场,乘上大巴结束愉快的旅程。这真是美好的一天啊!
《《七里濑》谢灵运原文和翻译》
七里濑
谢灵运 〔南北朝〕
羁心积秋晨,晨积展游眺。
孤客伤逝湍,徒旅苦奔峭。
石浅水潺湲,日落山照曜。
荒林纷沃若,哀禽相叫啸。
遭物悼迁斥,存期得要妙。
既秉上皇心,岂屑末代诮。
目睹严子濑,想属任公钓。
谁谓古今殊,异代可同调。
【译文】
在秋晨自己的羁旅之思更加浓重了,自己怀着这种秋晨的羁旅之思来尽情地游赏眺望。
看到急流的江水和崩落的江岸更感伤自己的长期在外飘荡。
只见急流飞逝,日落西山,余辉照耀。
荒林落叶纷纷,哀禽凄凄哀号。
贬谪的游子,怎能不睹物伤悼,幸运的是,我已悟出了椹然长存的微妙要道。
既然抱定上古三皇的淳朴之心听任自然,无为治郡,怎会顾忌末代群小的讥诮。
目睹严子濑的淙淙急流,联想任国公子的东海垂钓。
谁说古今不同,只要都怀着一颗高沽韵心,即使时代辽远,也能共谐异曲同工之妙。
【注释】
七里濑:亦名七里滩,在今浙江桐庐县严陵山迤西。两岸高山耸立,水急驶如箭。旧时有谚云:“有风七里,无风七十里。”指舟行急湍中进度极难掌握,惟视风之大小来决定迟速。濑,沙石上流过的急水。
羁心:羁旅之心,离乡人的愁思。
积:聚集。
展:申展,这里是尽情的意思。
逝湍:急流不停的江水。湍,急流。
徒旅:游客。孤客、徒旅皆诗人自指。
奔峭:崩落断裂的陡峭江岸。
潺湲:水流的样子。
日落:日光下射。照曜:阳光闪耀的样子。
荒林:无人料理和游赏的野林。
纷沃若:枝叶繁茂众多的样子。纷,纷纷,众多。沃若,即沃然,美好繁盛的样子。
遭物:看到客观景物,即面对着流水、日光、荒林和哀禽。悼:感伤。
迁斥:被贬滴、斥逐。
存期:期望,想要。存,想。
要妙:精微玄妙的道理,这里指老庄的哲理。
秉:掌握,把持。上皇心:上古时代人们淳朴的思想感情。上皇,即羲皇,伏羲氏,历史传说中的上古时帝王。
岂屑:哪顾,不管。末代:衰乱之世,这里指诗人所处的社会。
诮:责备,讥诮。
想属:联想。
任公:任国公子。
同调:情调相同,志同道合。
【赏析】
开头四句语言颇艰涩费解。第一句,“羁心”指一个被迫远游为宦的人满肚皮不情愿的心情。这句意思说在秋天的早晨自己郁积着一种不愉快的羁旅者的心情。接下来第二句说,既然一清早心情就不愉快,那么爽性尽情地眺览沿途的景物吧。第三、四两句似互文见义,实略有差别。“逝湍”指湍急而流逝的江水,则“孤客”当为舟行之客;而“徒旅”虽与“孤客”为对文,乃指徒步行走的人,则当为陆行之客,故下接“苦奔峭”三字。夫舟行于逝湍之中,自然提心吊胆;但其中也暗用“逝川”的典故。《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因知此句的“伤”字义含双关,既伤江上行舟之艰险,又伤岁月流逝之匆遽,与下文“遭物悼迁斥”句正相呼应。第四句,江岸为水势冲激,时有崩颓之处,徒步旅行的人走在这样的路上自然感到很苦。不过从上下文观之,这句毕竟是陪衬,重点还在“伤逝湍”的“孤客”,也就是作者本人。所以“孤客”、“徒旅”是以个别与一般相对举,似泛指而并非全是泛指。
第二节的四句全是景语。这中间也有跳跃。开头明写秋晨,下文却来写“秋晚”,而用“日落山照曜”一句来代表。这种浓缩的手法是我国古典诗歌的特点之一,而谢灵运的诗在这方面显得尤为突出。但是缓是急,仍须研究。汉武帝《瓠子歌》(见《史记·河渠书》引):“河汤汤兮激潺谖。”可见当训水流急貌。何况“石浅”则水势自急,必非缓流可知。此四句“石浅”句写水,写动态,“日落”句写山,写静态;水为近景,色泽清而浅;山为远景,色泽明而丽。“荒林”句写目之所见,“哀禽”句写耳之所闻。全诗景语,仅此四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照理讲它们并非主要内容。只是若把这四句删掉,此诗即无诗味可言。可见情由景生,原是写诗要诀。
第三节从写景转入抒情,却兼有议论。“迁斥”有两层意思,一是主观上指自己被出为郡守,无异于受迁谪和贬斥,二是客观上感到节序迁改推移,时不待人。这二者都是值得伤悼的。但只要存有希望,就可以领悟精微玄妙的道理,不致因外来的干扰影响自己的情绪了。然而这种悟道的境界,只有太古时代的圣君贤哲才能心领神会,处于衰乱末代的人是无法理解的。所以作者说,“我既已持有上古时代的圣贤的一颗心,哪里还在乎当今世人的讥诮呢!”从这里,看得出作者同刘宋王朝的统治阶级是互相对立的,这是豪门世族与军阀新贵之间必然存在的矛盾。最后矛盾激化,谢灵运终于以谋反罪被杀害。从历史主义的观点来分析,这是丝毫不足为怪的。
最后一节,作者借古人以明志。“严子”和“任公”这是两种不同类型的古人。严光是避世的隐者,而任公则象征着具有经世大才的非凡之辈。作者意思说自己纵有经天纬地之才,由于不合时宜,宁可做个隐士。结尾两句,作者明确表示:即使不同时代的人也可以志趣相投,步调一致。言外隐指:本人知音寥落,当世的人对自己并不了解。从而可以推断,上文作者所伤悼的具体内容到底是什么了。
【作者】
谢灵运(385年-433年),东晋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出生在会稽始宁(今浙江上虞),原为陈郡谢氏士族。东晋名将谢玄之孙,小名“客”,人称谢客。又以袭封康乐公,称谢康公、谢康乐。著名山水诗人,主要创作活动在刘宋时代,中国文学史上山水诗派的开创者。由谢灵运始,山水诗乃成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大流派,最著名的是《山居赋》,也是见诸史册的第一位大旅行家。谢灵运还兼通史学,工于书法,翻译佛经,曾奉诏撰《晋书》。《隋书·经籍志》、《晋书》录有《谢灵运集》等14种。
《这件小事真不小作文900字》
这天早上,我和妈妈去七里云菜市场买菜。整个菜市场闹哄哄的,吆喝声此起彼伏,像一曲失调的交响曲。那些美食真叫人嘴馋,豆乳腐,烤板栗,卤蹄花…我一股脑的买着,好奇地东张西望,享受着小吃摊上美味且色泽鲜亮的食品。
转了大半圈,我手上的袋子一个比一个重。突然,妈妈停下了脚步。我们停在了一个卖咸菜的摊子前。摊上腌萝卜与辣椒掺和在一起,杂乱地堆放着,看着很是不讨喜。我不禁感到一阵反胃。又禁不住好奇:妈妈向来很会挑菜,烂的坏的带灰的一律不要,而这里像是被世界遗忘的角落,淹没在叫卖声中。食品质量也难以言喻,老妈不会是要买吧?老板又在哪儿?
妈妈凑上前去问:“这个多少钱?”我顺着妈妈的目光望去,看见了一位缩在水沟边的老婆婆,她的牙已掉光了,嘴唇连同周围的皮肤都凹陷了下去,脸上满是岁月留下的划痕,皱的像一张被揉搓过的纸,满头银丝被一个大头箍整齐的扣着。脸上还挂着和蔼的笑。
老人用含糊缓慢的语调说:“五块钱一斤嘞…”说完便抖着皱巴巴的手,一点一点小心翼翼地捏着咸菜往袋子里放。好不容易拿完了,她艰难起身,弓着那曲的像弓一样的背,蹒跚地挪到了马路对面,借一位大叔的秤称着重。看着老人艰难的模样,我不禁为她担心,心头涌上一股心酸。看着来往不断的人、车,老婆婆的身影愈发单薄了,等老婆婆回来,妈妈得知只要五块钱时,便又自己再多装了重量差不多的一袋,对老婆婆说:“这,十块钱吧?”老婆婆呆呆地望着妈妈说:“是嘛…”
我提着两大袋咸菜,正准备拿妈妈的手机付钱,妈妈制止了我,只见她拿出了张20的纸票,老婆婆又抖着手,从胸前的口袋里摸出了一个布,一块布缠着的小布包,上面还有些破洞。她从里头摸出了好几张一块的,还有一些带着纵横的毛票,这些钱虽然旧,却也叠的整齐,我怀着复杂的心情,捧起了这些钱。收好了钱,老婆婆对我们笑着,从她眼里能看见她喜悦的火花,我心里也莫名感到愉悦,舒心地笑了。
回到车里,妈妈什么也没说,但我已经清楚的知道,她这是用了自己的方式帮助有需要的人,这种方式既捍卫了他人的尊严。也帮助了他人。我同时也感受到了做善事后的轻松愉快。
这是一件非常小的事,但它却浓缩了人间的真实和温暖,让我懂得了世间有一些生命在艰难而又努力的生活,有一些温情在默默而又坚定地给予。
(指导老师:刘艳)
《雪乡之旅》
风雪交加的冬天说到就到了。在衢州七里,那里的雪是最厚的,雪景是最美的。
今天我们一家去七里看雪景。一路上我们很激动,可是快到七里了,一片雪花都没看见。七里海拔很高,不可能没有雪呀!
车子越往前行驶,山势越来越高。远远地,我们看见山顶的白色——“雪!是雪!”我们欢呼起来。
我们下了车,真正感受到冬天的气氛:空中飘舞着雪花,像细细的白羽毛,又像吹落的梨花瓣,零零落落。我仿佛置身在白色的童话王国里。
皑皑的白雪铺满大地,树上的积雪被风吹动,簌簌地落下来;河水一改往日的活泼,似乎恬静地睡着了;毛竹被雪压弯了腰,身姿更加柔软了。
在桥对岸,我滚了一个雪球当做雪人的脑袋,又堆了一个大胖胖的雪球,当做雪人的身子。用红包做披风,细枝做眼睛,果实做嘴巴,树枝做手臂,一个雪人就完成了!
往前走,偶遇了班里的同学,我们打起了雪仗。我捏了一个小雪球,瞄准一扔,打中了同学的背;同学也向我发起了攻击。就这样,我们一直玩到了下午。雪冰凉冰凉的,冻得我手都红了。我们仍旧乐此不疲。
这次的雪乡之旅,让我流连忘返。
《七里之雪》
在南方,雪是很少见的。但是,在七里,听说雪下得很大,南方有一点雪,大家都高兴得不得了。七里的雪那么大,去看雪的人肯定不少,于是,我们一家人也准备去七里赏雪。
“滴”的一声,全程三十八公里,大约需要一个小时零一分钟,爸爸打开导航出发喽!
一路上我们畅通无阻,我兴奋的眼睛不停地往车窗外看两边的风景,慢慢地,有车子从山里往外开,我看到许多人都把自己堆好的雪人放在车顶,雪人们有的戴着墨镜,有的戴着口罩,可酷了。越往里走,车子越多,道路也变得拥堵起来,车子只能像蜗牛似的慢慢往前爬,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车程,我们终于到达了七里。
一下车,那一片白茫茫的雪就映入我的眼帘,好壮观啊!我和姐姐兴奋得撒开双腿就往那片雪地跑去,只听“扑通”一声,原来是姐姐脚下一滑,摔了个大跟头,我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一向爱臭美的姐姐也顾不上身上的泥水,冲着我们说:“出来玩个雪,可真不容易!”
这雪可真白啊,踩上去松松软软的,我情不自禁地抓了一把雪,往姐姐那里扔去,一边扔一边说:“来砸我呀,来砸我呀!”调皮的我赶紧躺在被雪掩盖的大地上说:“打不到我吧!哈哈!”姐姐赶忙去叫爸爸,说:“爸爸,我们一起去砸毛毛。”爸爸高兴地点了点头,捏了个雪球就往我身上砸了过来,我躲闪不及,被打中了。妈妈也很开心,像个小孩一样加入我们的“战斗”,我们就这样你打我,我打你,在这一片混战中,我实在抵抗不了,败下阵来。
“我们堆个雪人拍照留念吧!”姐姐说。“好耶!”只见爸爸拿起一个雪球在滚,雪球越滚越大,这个就拿来做雪人的身子了。我和姐姐把雪人的头做好,爸爸把雪人的身子用木条磨平,接着爸爸把脖子也做好,我和姐姐把做好的头和脖子连接起来,装在雪人的身体上,爸爸还别出心裁地用白菜叶做了个围巾,围在雪人的脖子上,我和姐姐找来小石子和小木棍做雪人的眼睛、鼻子和衣服扣子。经过我们的一番打造,一个活灵活现的雪人就完工了。我们一家人都和它留影。
欢乐的时光总是短暂。我赏雪,打雪仗,堆雪人,就这样结束了愉快的七里之行。
《卖笋记》
五一小长假,我们一家上七里坪去探望外公、外婆。此时正是三月笋生长的季节。爸爸提议让我去卖竹笋,体验生活。
第二天一大早,我就跟着外婆来到菜市场。菜市场人可真多,我们就在一条小道旁边“安营扎寨”。外婆从背兜里拿出一早采来的竹笋摆放好,又在旁边开始削笋了。
三月笋外皮棕黑色,又短又粗,笋尖尖尖的,真似一把锋利的剑。外婆麻利地提着笋尖往下一削,再一拧一扯,竹笋就脱掉了衣服,真似个白白的胖小子。我看着外婆娴熟的手艺,不禁出神了。外婆笑着说:“你别看我削笋子,自己去吆喝呀!莫非你不敢,”“什么不敢。”我口头虽然这么说,可头一回卖菜,还是有点害怕的。
过往的人有的行色匆匆,看都不看一眼;有的步调缓慢,盯了盯竹笋,又走了;有的蹲下身子,拨弄一下竹笋,还是离开了。“你看你,快吆喝呀,多少生意都跑了。”外婆开始用激将法。昨晚还说卖菜小菜一碟,可今天怎么……唉。
“这竹笋怎么卖的。”正当我沮丧之时,一个外地口音响起。我猛一抬头,是一位带着太阳镜的老婆婆。“削了皮的八元一斤,这个五元一斤。” 没等我开口,外婆抢先介绍。“好的,给我称三斤没削皮的。”等老婆婆走后,我埋怨到:“你怎么抢我生意。”“好、好,下次我不说了。”一位叔叔向我们走来,我鼓起胆子笑眯眯地问:“叔叔,您要买笋子吗?今天早上采的,很新鲜。”叔叔看了看我,又看了看竹笋,笑着说:“好,我买两斤没削的。”天呀!我竟然做成了第一笔生意。握着手中的十元钱,我兴奋极了。客人来了一批又一批,我卖竹笋的钱也越来越多,信心也越来越满。我感觉自己成了卖笋小能手了,不禁飘飘然起来。
哈!又来了一位打扮时髦的帅哥,他这里翻翻,哪里弄弄,把我摆放得整整齐齐的竹笋给弄乱了。我不禁有点烦了:“你到底买不买。”帅哥盯了盯我,不满地离开了。“哼!金玉其外。”我嚷嚷道。外婆看透了我的心思,语重心长地说:“做生意最重要的是以礼、以诚待人,你刚才的表现顾客是不喜欢的。”听了外婆的话,我惭愧起来。
老大爷慢慢走来,我立刻迎上去:“老爷爷,您瞧,这笋子是今天早上刚采的,十分新鲜,买一些吗?”老大爷笑眯眯的打量我一番,竟毫不犹豫的称了十斤,成了我的大主顾,我惊讶地张大嘴巴。“小伙子,你有礼貌,有出息,为了鼓励你,我多买点回家。”慈祥的老爷爷一边笑呵呵地说着,一边把钱递到我手中。老爷爷的话让我的心里暖洋洋的,一颗礼貌的种子我的心中扎下了根……
一次小小的卖笋,让我受益匪浅。
老师评语:小作者按事情的发展顺序介绍自己卖笋的曲折经历:因胆怯不敢开口、因成功卖笋而高兴以致得意、因不礼貌失去顾客、知错就改得到表扬。语言描写符合人物性格,生动地刻画人物形象,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刘伯温与七里山塘》
刘伯温与七里山塘
作者:徐东风
闲暇的时候我喜欢一个人翻看老照片,以便把过往的记忆从新搜索,有些照片也的确勾起了一些美好的回忆;有一次,当我翻到在苏州七里山塘和定园的留影时,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重又浮现在眼前……zuowenketi.com
游苏州是在去年的五月份,正是旅游的美好季节,天上飘着微微的细雨,尽管如此,还是游人如梭,熙熙攘攘;刚一出门便雨湿巾衫,虽然如此却更增加了我们观赏的决心。
于是我们来到了苏州定园……
定园,位于虎丘山南麓古茶花村内,始建于明代初期,相传为明代开国重臣刘伯温的私宅,内有刘伯温墓等遗迹。在五月的细雨蒙蒙中,定园更彰显了江南水乡的韵味。
定园不仅风景秀丽而且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当年吴王夫差与越国美女西施在此饮酒弹唱,对酒当歌,望月兴叹,一代霸王在美人面前,在江南柔水面前也只是率真的男子,自古君王爱江山还是爱美人,谁对谁错评说不一。zuowenketi.com走进园内,鲜艳的茶花雨后更加光彩夺目,在微风中摆动的翠柳、姿态各异的小桥、碧绿的孱孱流水、造型不一的亭台、楼阁……一幅天然水墨画随即呈现在眼前。
定园还是一处以全面展示苏州的茶文化、吴文化、水文化为一体的独特的园林名胜,吸引着无数游人。定园内水味浓郁,一路走过,都有“塔影湖”的流水相伴,颇具灵性。雨天的塔影湖一改往日的宁静,微风徐徐,碧波荡漾,令游人泛舟湖中的兴致油然而生。于是我们随同其他游人一起钻进了渔舟,驾舟的船夫披上雨衣,带上草帽,划起木桨,船客坐在舟上享受着苏州的时令船点小吃,口感润滑,松柔甜美,真是有滋有味。
在小舟的荡漾中看岸上的亭廊也是别具特色,一道道美丽的风景划过身边:采用传统砖木混合结构建筑的“观花亭”,一展江南风味;眼看只有一半结构的“半亭”和形似一把撑开的大伞的“伞亭”风格奇特,引人注目。想了解水文化自然不能忘了仔细打量那一座座蕴藏着姑苏特色的桥梁,石桥、木桥、竹桥;拱桥、平桥、弯桥,造型各异,姿态万千……
我们又观赏了定圆里其他的景点,然后到了七里山塘
七里山塘,唐朝宝历二年,大诗人白居易从杭州调任苏州刺史,为了便利苏州水陆交通,开凿了一条西起虎丘东至阊门的山塘河,山塘河河北修建道路,称为“山塘街”,山塘河和山塘街长约七里,叫“七里山塘”。
自古山塘街有“姑苏第一名街”之称。据说清乾隆帝1762年游江南,到七里山塘亲笔书写“山塘寻胜”;如今“山塘寻胜”御碑亭仍然保存完好。乾隆帝对七里山塘情有独钟,回京后在颐和园后湖仿照七里山塘的模样修建了苏州街。
我们在管理人员的帮助下叫了一条小船,泛舟山唐河,暖暖的空气中不时飘来江南水乡特有的味道。七里山塘有典型江南水乡的风貌,山塘河两岸,林立着江南水乡特色的建筑,鳞次栉比,错落有致,家家户户前街后河,河上小船来往如梭,街上店铺林立。横跨河上的古桥有7座:山塘桥、通贵桥、星桥、半塘桥、普济桥、望山桥和西山庙桥;竖贯堤上的古桥有8座:白姆桥、毛家桥、洞桥、白公桥、青山桥、绿水桥、斟酌桥和万点桥,而对岸竖贯之桥也是八座,有洞济桥、引善桥等。其中山塘桥、彩云桥、便山桥和洞桥四座桥建于宋代以前。通贵桥旁是明代南京吏部尚书吴一鹏的府第。星桥是昔日商业最繁盛的所在。西山庙桥南北两堍分别是花神庙和西山庙。而斟酌桥是山塘河、东山浜、野芳浜的交汇处,是当年画舫云集的所在,桥东堍的花园弄花香袭人,有不少古代的学识名流赋诗填词赞美斟酌桥畔的风光,例如:“斟酌桥头花草香,画船载酒醉斜阳。桥边水作鹅黄色,也逐笙歌过半塘。”、zuowenketi.com“半塘春水绿如渑,赢得桥留斟酌名。桥外酒帘轻扬处,画船箫鼓正酣声。”
在山塘河七座桥当中,最美的就当属通贵桥了……
通贵桥是一座横跨山塘河的单孔拱形环洞石级桥,扁砌青砖压条石栏杆,宛如弯月,桥洞和水中倒影连成了一个规则的圆。过街楼道、沿河的石栏杆、水码头,有的挑前,有的缩进;那河滩踏步是用石条凌空架起的,石条的半截砌在驳岸里,半截露在外面,略有点参差,显得玲珑古拙;临水而筑的破旧小楼,前门是街,后门是山塘河,是典型的“水陆相邻、河街平行”的双棋盘格局……高与低,曲与直,虚与实,藏与露,明与暗,和谐统一,相映成趣。这里是欣赏苏州水乡风貌的最佳去处,是堪称经典的油画、水彩画取景处,一切都是原汁原味,浑然一体。为丹青高手提供了绝佳的写生素材。
关于七里山塘名字的来由还有一个故事……
刘伯温辅佐朱元璋坐江山后,张士诚也被押到了南京杀了头。不过朱元璋的心里总是有那么一点不放心,苏州毕竟是张士诚的大本营,亲信很多,于是,特派刘伯温到苏州来视察。刘伯温在苏州到了山塘街,发现山塘河横贯在白堤旁,状如卧龙,他担心这儿要出真龙天子,将与朱元璋争江山。
刘伯温想出一法,在山塘河上建造了七座桥,这好比七把锁……又在桥堍安置了七只狸,让它们来看守这七把锁,破了“风水”。传说七狸有千斤巨锁之功,能牢固地永久锁住龙身,朱明江山就可传至万世万万世。但是七狸山塘被老百姓传着传着就变成了“七里山塘”。这也只是一个传说。
刘伯温,汉族,浙江省文成县人,自幼聪明好学,曾有过目不忘的美誉,元末明初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及文学家,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以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伯温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伯温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
尽管如此,刘伯温却有着坎坷的为官历程。
十四世纪五十年代的中国,正是元王朝政权逐渐走向衰亡的时期。元王朝建立半个世纪以来,用极端野蛮落后的方式统治中国,对广大人民进行了无情的屠杀与残酷的剥削,人民再也无法生活下去了,于是中国大地上到处出现了农民起义与暴动,元王朝岌岌可危。一面是贪婪昏愦、醉生梦死;一面是水深火热、揭竿而起。在这样的情势下,刘伯温步入仕途,就迫使他要么与元朝统治阶级合作,沆瀣一气,最后同归于尽;要么反其道而行之,站在人民一边,共同埋葬贪婪残暴的王朝。作为一个有着崇高气节的知识分子,刘伯温选择了后者,尽管那条道路布满了荆棘和坎坷。
刘伯温考中进士后,在家闲居三年。至元二年,才被元朝政府授为江西高安县丞。在任官的五年内,处理地方事务的原则是“严而有惠爱”,能体恤民情,但不宽宥违法的行为。因此受到当地百姓的爱戴,但因为他的正直,地方豪绅对他恨之入骨,总想找事端陷害他,幸得长官及部属信任他的为人,才免于祸患。
至正二十年,刘伯温被朱元璋请至南京,任谋臣,展现了一个军事家的才能。刘伯温针对当时形势,向朱元璋提出避免两线作战、各个击破建议,被采纳;辅佐朱元璋集中兵力先后灭陈友谅、张士诚等势力;刘伯温并建议朱一方面脱离“小明王”韩林儿自立势力,却另一方面以“大明”为国号来招揽天下义士。至正二十七年,参与制定朱元璋的灭元方略,并得以实现。共参与军机八年,筹划全局。民谚有云:“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节军事诸葛亮,后世军事刘伯温。”
明洪武三年十一月朱元璋大封功臣,本想封刘伯温为丞相,但刘伯温一再推脱,只好作罢。这并不是刘伯温的客气,而是他明白自己的正直会遭到其他为官者的排挤。因此申请还乡。刘伯温的功劳对于明朝来说可以说是最大的,但每年俸禄只有二百四十石。zuowenketi.com
当了皇帝的朱元璋开始对刘伯温起了疑心。朱元璋就利用刘伯温和李善长的矛盾除掉李善长;不过刘伯温心里应该明白,让他除掉李善长,既是利用,也是试探。他一旦受命或可减轻朱元璋的猜疑,然而,此例一开,以后朱元璋对待开国功臣元老就会换另外一副面孔,此等不义之举,按刘伯温的个性是绝不可为的。正因为如此,第二年他就请退,告老还乡了。
刘伯温临终前,找来两个儿子说:“为政的要领在宽柔与刚猛循环相济。如今朝廷最必须做的,是在位者尽量修养道德,法律则应该尽量简要。平日在位者若能以身做则,以道德感化群众,效果一定比刑罚要好,影响也比较深远,一旦部属或百姓犯错,也较能以仁厚的胸怀为对方设身处地的着想,所裁定的刑罚也必定能够达到公平服人,和警惕人改过自新的目的;而法律若能尽量简要,让人民容易懂也容易遵守,便可以避免人民动辄得咎无所适从,又可以建立政府的公信力和仁德的优良形象,如此一来,上天便会更加佑我朝永命万年。”
的确,正如刘伯温所说,他死后不久朱元璋就想起了他。赠他为太师,谥号文成。明世宗嘉靖十年,因刑部郎中李瑜的建言,朝廷再度讨论刘伯温的功绩,并决议刘伯温应该和徐达等开国功臣一样,配享太庙。还刘伯温一个公道。
刘伯温死后为我们留下了很多珍贵的文学作品和治国良言;其中,最著名的当属《郁离子》。
《郁离子》不仅集中反应了作为政治家的刘伯温治国安民的主张,也反映了他的人才观、哲学思想、经济思想、文学成就、道德为人。他认为志利忘民,缺乏行义,国家是危险的。刘伯温以传统的儒家思想作为治世的理论基础,主张宽仁之道,认为只要把握好国家的纲纪,刑德,人才,就能治理天下。
综观刘伯温的为官之道及其为人,再加上他的作品当中所体现的内容,一是依法治国,二是以德服人;依法安邦,以德服人两者相辅相成,这就是刘伯温治国思想的全部内涵。
法律和道德都是社会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规范人们行为的重要手段,但二者又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和作用。
法律体现着统治阶级的意志,体现着国家对其成员在政治、经济、社会等各个领域的行为的要求,体现着维护社会稳定、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障国家安全的要求。强调用法律制度来治理国家,是“法治”的主要内涵。
尽管道德也是上层建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它和法律不同,道德的实施不是依靠强制性手段,而是通过道德教育的手段,以其说服力和劝导力来影响和提高社会成员的道德觉悟,使人们自觉地遵守这些行为规范。道德诉诸人们的良心,诉诸人们内心的道德信念。所谓“说服力”,主要是指通过启迪人们的道德觉悟、激励人们的道德情感、强化人们的道德意志、增强人们的荣辱观念,培养和形成古人所说的“羞耻之心”,从而使人们在内心深处形成道德行为的内在动因,培养和形成人的道德行为的最重要的基础和前提。如果一个人不能履行自己应尽的道德义务或者违反了社会的道德要求,就必定招致事业的挫折和失败。
总之,从维护和保障社会的稳定来说,法律和道德有着同样重要的作用。它们相互联系、相互补充。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应该相互结合,共同发挥作用。有了良好的道德素质,人们就能自觉地扶正祛邪,扬善惩恶,有利于形成追求高尚、激励先进的良好的社会风气,从而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建设和谐社会,促进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
一个七里山塘名字的由来引起了那么长的话题,难道这不是刘伯温治国思想的集中体现吗?zuowenketi.com
我们带着疲惫和满足回到了住处……
《描写月光的作文》
就这样将青草铺开,绵延七里。我骑着牛儿缓缓而来,将白日的欢愉吹成悠扬。顽皮裹进蓑衣,打两个哈欠儿,抬头数天上繁星。月上梢头,月柔如水。想剪一片月光做个围巾,却碎了一地的梦。
散碎月光中,一簇兰静静地开放,梦随着清香成长,长成随月起舞的少年。
就这样轻骑仗剑漂江南。瓣瓣梨花落入白墙小院,月光溶静。清风吹絮入清江,河上一扁小舟,一袭紫衣,一把琵琶,你款款而至。薄云遮月,月光清淡,曲尽剑收,你凝眸如暖暖月光,濯我足,招我魂。找一处静谧上岸吧!我环臂如月,你吐字如兰,字字将月光串起,缠绵依依。
就这样白马流星出塞北。气高轻赴难,红旗半卷,一箭射单于,月夜取楼兰。豪情多短暂,守边日如年。我看见月光如霜洒长城,箭楼怅寥廓。寂寥就吹一曲家乡调吧!羌笛悠悠,春风不度。思念是一棵没有年轮的老树,你是江中月光下闪烁的涟漪,笑靥入梦,梦醒泪沾衣。
就这样脚踏深雪望寒月。银砌瓦墙,乌鸦飞尽,风动梅瓶。伫足观孤柿挂摇曳枝头,才觉当时错。我是当年虚度客,重举袖为云,轻平淡如月,淡茶碎语不珍留。闻远飘旧歌,曲曲催人断肠。心绪凄迷,蹒跚几履,不忍多行。欲回转,雪花寂寞,月光亦寂寞。
相关推荐:
捞月亮作文
高中写景抒情作文700
《七里河大桥的作文》
我的家乡是山西省朔州市,那里有干净整洁的四大广场,有历史悠久的古城公园,还有闻名全国的平朔露天煤矿……其中我最喜欢的要数家乡的七里河大桥了,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介绍。
七里河大桥的桥面是一条宽阔的柏油马路,两边是用大理石雕刻成的桥栏,桥栏的侧面则是千奇百怪的彩灯。一到晚上,灯就亮起来,有时像美丽的彩虹,有时像壮观的瀑布……过往的路人都不约而同地夸赞设计师巧妙的构思和精湛的技艺。
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大桥就成了灯的海洋。川流不息的汽车上,闪亮的车灯如同闪光的长河,奔流不息。不光是街道上,七里河公园也变得热闹起来。你瞧,那里正播放着精彩无比的水幕电影,这边的舞台上正表演着丰富多彩的节目。最好看的就数那里的灯展了:彩灯的形状五花八门,有的像一艘艘巨大的航空母舰,有的像一座座高大的露天煤矿……真是数不胜数、美不胜收,为夜晚的七里河大桥增添了无限的魅力。就连过往的游船,经过大桥时也缓缓而行,仿佛沉浸在夜晚七里河的美景之中。
不用说我是多么喜欢大桥了。我真想知道:为什么桥下桥墩很少,却能支撑桥身与众多车辆的重压?每次跨越七里河大桥时,这个问题总是萦绕在我的脑海中。
这就是雄伟的七里河大桥!这就是我家乡的七里河大桥——朔州市人民智慧的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