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纪事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1-05 13:27:49
《白洋淀纪事芦苇的读后感200字10篇》
白洋淀,一个极其不引人注目的小地方,小到在读这本书以前根本不知道这个地方。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白洋淀纪事读后感供大家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白洋淀纪事芦苇的读后感200字篇1
白洋五日看回花,馥馥莲芳入梦来。碧波滚滚,淀鸥嬉戏,一簇簇的芦苇挺立在湖面上,像是训练有素的士兵,守护一方安宁。白洋淀水乡的景致当然不止于此,但若不是读了《白洋淀纪事》这本书,我想任谁都不会知道这地方,更不会知晓这里曾经硝烟弥漫。
那时正值抗日战争爆发的特殊时期,白洋淀以及周边地区都饱受日本侵略者的摧残与折磨,人民生活凄苦不堪,但却依然保持着对祖国、对民族的忠诚,对生活充满热情。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山河破碎,硝烟四起,身为国民的一员,又怎能坐视不理?有些人主动离别亲人,加入抗战队伍,有些人则在后方通过自己的办法为抗战事业作出贡献。
“这里到处是苇,人和苇结合的那么紧,人好像寄生在苇里的鸟儿,整天不停地在苇里穿来穿去。”一句话,将白洋淀人民与苇之亲密展露无遗,“如果单纯是苇,如果单纯是好看,那就不成为冀中的名胜。”的确,这片苇地,如果没有它背后的故事,没有那些日夜奋战的抗日英雄们,又怎会显得如此与众不同?水生,原生,芦苇荡中的老头……他们是平凡的,平凡到也许你与他擦肩而过,都不曾忆起;可他们又是伟大的,舍弃小家,保卫大家!
霍去病的“匈奴未灭,无以家还”固然令人敬佩,董存瑞高举炸药包舍身炸碉堡却也可歌可泣,但革命的胜利,却不仅是仰仗于这些英雄的,在他们名垂千古的背后,还有亿万万的人民子弟兵和怀抱极大革命信仰的普通百姓。
你的名字无人知晓,你的功勋与世长存!正是因为有千百万像《白洋淀纪事》中水生嫂一样的普通民众,才使我们的民族历经磨难而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百年前华夏儿女立下报国鸿志,不惧炮火硝烟,砥砺前行;或有人躬身案牍、悉心钻研,为复兴祖国挥洒青春热血。吾辈青年,亦当接过振兴中华民族的重任,以吾辈青年意气,谱祖国大美华章。
白洋淀纪事芦苇的读后感200字篇2
在这一本书里,全部都是发生在抗日战争年代的小故事。当时,白洋淀以及周边地区饱受日本侵略者的摧残与折磨。在这如此困难的年代里,白洋淀里面的人们日子过得十分凄苦,但却依然坚持着对祖国、对民族的无比忠诚,对生活充满着热情,对未来有着的无限期望。他们有些人离别亲人,主动参军,打击敌人。有些人身处后方却用各自的办法努力为抗日事业作出贡献,比如干部群众互帮互助,热情招待负伤的八路军,认真开导落后分子等等。
如今,我们身处和平年代,国家日渐繁荣。作为这个国家的每一分子,我们要对祖国充满热爱,要为祖国的昌盛作出自我应有的贡献。
为了读《白洋淀纪事》这本书,我特地查了一下。白洋淀原本是冀中平原一个极其不起眼的小地方,我在读这本书之前根本就不明白有这个地方的存在。可是就是在这样一个不起眼的小村庄里,抗日的星星之火正在悄悄蔓延。
说到中国的抗日英雄,也许大多数人都会想到像杨靖宇、张自忠那些抗日将帅,或像白求恩、赵一曼那样的传奇人物。可是,像白洋淀里以水生嫂为代表的男女老少,没有人去描述他们,也没有人去记载他们。他们每一个人固然都微不足道,但正是因为有千千万万对革命有着不灭热忱的人们,才使中国多年的抗日战争取得了伟大的胜利。有一句话说得好,“你的名字无人知晓,你的功勋与世长存”。正是千百万这样的普通大众,才使我们的民族历经艰难困苦而依然生生不息。
白洋淀纪事芦苇的读后感200字篇3
《白洋淀纪事》主要反映的是在白洋淀地区,冀中和晋察冀边区人民群众的抗日斗争生活,在当时,老百姓日日夜夜受着日本侵略者的摧残与折磨。
白洋淀这个地方极其不引人注目,白洋淀里的人也是不为人知。但,正是因为有这些普普通通,不为人知的老百姓,才有如今的和平生活!才使中国多年的抗日战争取得胜利!书中,老百姓们对祖国的热爱是最令我震惊的。他们有些人主动参军,为国家尽自己的一份力。有些老百姓不能参战,但是他们仍各自想办法,与敌人斗争!
如今,我们的生活和平了,我们再也不用因吃不饱穿不暖而发愁了。我们现在的生活是怎样来的呢?是老百姓用鲜血用泪水换来的,是老百姓凭着那一颗颗坚定的爱国之心换来的!可是我们现在的生活之中,爱国之人又有多少呢?同学们,想想老百姓用生命换来的和平,我们一定要做个爱国之人!
我们虽然处与和平年代,但是我们时时刻刻都不要忘记祖国,时时刻刻都不要忘记那些老百姓们平凡而伟大的事迹!让我们对祖国充满热爱,为祖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白洋淀纪事芦苇的读后感200字篇4
在冀中平原上,有一个小村庄,叫白洋淀,那里的芦花做席子格外的好。就在这一个不起眼的小村庄,抗日的烽火正悄悄蔓延。
读完《白洋淀纪事》,发现里面完全没有什么英雄人物与事迹,只有平凡的农民与村级干部的互助互利,落后分子与积极分子的矛盾,以及游击队员对家乡的思恋……平静的日子却掩盖不住人民解放前生活的苦难与凄凉,以及解放后艰辛与欢乐。
董存瑞炸碉堡固然可歌可泣,黄继光堵枪眼也的确让人感动;狼牙山五壮士的奉献自我更让人深受震撼。可是,革命的胜利,绝不是单单建立在这些英雄身上的,而是建立在数百万人民子弟兵身上的,是建立在艰苦奋斗,对革命有着不灭的热忱的游击队员身上的,更是建立在成千上万的因帮助解放军而受苦受难却依旧热爱共产党的人民身上的。如果说英雄们是一盏光芒四射的明灯,驱散了四周的阴霾;那么觉悟了的人民群众就是缓缓升起的朝阳,更是让黑暗无所循形。他们固然微不足道,思想也未必那么进步,但千千万万的群众,就能对革命产生深远的影响。共产党就是意识到这一点,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国民党就是忽视了这一点,最后才被消灭得一干二净。
而《白洋淀纪事》,就是讲述千千万万小人物事迹的一本书。这里,有人民热切招待负伤的八路军时的嘘寒问暖,也有游击队员冲锋时嘹亮的军号;有人民被地主土豪欺压时的哀号,也有胜利时快乐的欢呼;有批乡绅土豪时愤怒的叫喊,也有面对落后分子的认真开导。没有人描述他们,也没有人想到要去记载他们,他们过着平凡的生活,怡然自乐。但是,一到山河破碎,硝烟四起的时候,人人都拿起了武器,人人都成了战士。就是这些英勇抗战的前辈,还了我们一个完整的祖国。
革命也走过弯路,根据地也被扫平过,但是在幕后的人民却从不会放弃对美好未来的希望。台上演员的表演如此精彩,是因为幕后众多的群众支撑这帷幕;我们记住了演员的名字,难道就该忘记群众的艰辛吗?
如今,百岁老人们都挡不住时间的流逝。但是,请不要让他们平凡又伟大的事迹,胆怯又英勇的精神,随着时间一同逝去!请记住他们,这些给了我们新生活的伟大的老前辈!
白洋淀纪事芦苇的读后感200字篇5
这个暑假,我读完整本《白洋淀纪事》,让我对那个时代也有了更多的了解和感悟。
小时候因为不明白时代背景,只记得八路军战士的勇敢与敌人战斗,却忽视了蕴藏在普通老百姓中的力量,他们虽不是驰骋沙场的战士,但他们正是依靠自己的团结、顽强,帮助八路军渡过难关,打败日寇。
当时的妇女在家也就是织布、烧饭,男人们都外出打工或打仗,水生就是其中的一员,是游击组长,为了不让敌人安上据点,他报名参加了地区队,水生嫂知道,她劝不动水生,只能简短叮嘱几句,但可以看出她的难过与不舍。过了几天,几个妇女聚在一起,嘴上说着不想去看他们,可还是准备了衣服。她们偷偷划着一艘小船到了马庄,可并没有找到他们,于是失望地回去了,其实,更多的是担心,怕他们已经牺牲了。这时,她们看到了一艘大船,是日本人的。她们拼命向荷花淀里摇,最后,努力地一摇,小船窜进了荷花淀。就在她们的耳边响起一排炮。她们害怕进了敌人的老巢,可再仔细一看,是她们的丈夫。等战士们击败敌人后,去打捞着战利品。
巾帼英雄们配合子弟兵,出入在那芦苇荡。从水生嫂到孙犁,他们都是农家妇女的形象,到后面妇女机智掩护,再到最后上战场,所有细节处理到位。荷花淀美轮美奂的意境,既让人见识到了当时妇女们的辛勤劳作,也凸显了女性的纯洁、宁静、深沉、温柔。
读完《白洋淀纪事》,发现里面并没有什么英雄人物与事迹,只有平凡的农民与村级干部的互助互利,落后分子与积极分子的矛盾,以及游击队员对家乡的思恋……硝烟四起的时候,人人都拿起了武器,人人都成了战士,正是他们赶走了侵略者。
如今,岁月流逝,但请记住他们平凡又伟大的事迹!
白洋淀纪事芦苇的读后感200字篇6
《白洋淀纪事》描写的是战争时期农民们尤其是广大妇女们的生活。作者运用朴素淡雅的笔调,将人物刻画的栩栩如生、丰富多彩。
我最喜欢的一篇是《村歌》,里面的姑娘双眉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仅仅是对她的同情,更多的是对她知错能改、心胸宽广、忠于革命的顽强乐观的斗争精神的敬佩。但同样的,“小黄梨”也让我有很大的感触。因为从我的角度来看,“小黄梨”完全是“黑夜中的双眉”,没有团队意识,没有感恩之心,自私自利,不顾大局,胆小,不敢直面自己的过错,但在这里,作者并没写人们的“表里不一”而是直观地写出了每个人的性格特点。朴素平淡的笔调却将农民的朴实、顽强、信任和当时战争的激烈反衬的淋漓尽致。
这当中,还有一位“女将”——蒿儿梁女主任。这位女主任和她丈夫的生活背景反映了当时的等级分化和战争状况。作者只是一笔勾勒了我们战士的战斗情况及生活条件,却将大把笔墨用在了描写蒿儿梁的经济情况、女主任的身份和丈夫的为人处事上,点出了农民生活的艰苦,革命者的乐观自信,当时社会对女性的不公以及人们为了革命的胜利而甘愿牺牲自我的精神,而这,正是全文的主旨,是作者正义的怒吼。它们并不是什么豪情壮志的誓言,不是什么痛心疾首的悲号,就是一句句平淡的描写女主任乐观开朗坚定的家常话,却透露出了对战争的习以为常,以及人民对胜利的渴望和坚信。作者对女主任的身材、相貌描写,让我不禁从心底发出了对女主任的赞叹与崇敬!这是文章的点睛之处。
还有一处,就是这部书的开篇与结尾都有一个“划船”的老头。当读完全文的高潮后,又在结尾部分看到这么一个“撑船”老头,虽然我并不知道前后是否是一个人,但我觉得心安了——这个好强、朴实、聪明、机智、正义甚至略有些可爱的老爷爷还活着,一瞬间,仿佛一切都没发生,可《白洋淀纪事》却没有了再多的页数。作者以唯美的笔调拉开了序幕,又以同样淡雅的笔调为《白洋淀纪事》画上了句号。虽然整部书都那么低调,可当我们随意翻开其中的任意一页,那种在刚读时从未有过的、像观看战争现场一样激烈的感觉齐齐涌上心头——这大概就是孙犁本人的特点吧。
整部书中妇女的形象看似大致一样,其实又各具特点。在结尾部分,我仍然意犹未尽,不断想象从今以后农民的生活:这就是白洋淀吸引人的原因,它不是草草的结束了事,而是与开篇呼应,给人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
白洋淀纪事芦苇的读后感200字篇7
生活在安逸时代的我们对战争没有过多的认识,如今的和平生活也渐渐让我们淡忘着那些战争年代的故事。在冀中平原的一个小村庄里,抗日的烽烟逐日蔓延,一群朴实淳厚的农民们挑起了抗日的重担。
这个小村庄很平凡,确切说这一本书中也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英雄事迹可言,仅有一些朴实的农民兵奋斗着。也许狼牙山五壮士的英勇就义让我们难忘;又或许黄继光堵枪眼的赴汤蹈火;也有刘胡兰的15岁舍命为国家。革命需要英雄,可是革命的胜利同样需要千百万平民百姓的付出。如果说英雄们是一盏光芒四射的明灯,驱散四周的阴霾,那么觉悟的人民群众即是缓缓升起的朝阳,更是让黑暗无所循行。
众多情节中,我一向对其中一个耿耿于怀:讲述的是一个刚刚年满15岁的小伙子,原生,在同村人秀梅的指导下走上了抗战之路的故事。在早些年原生的父亲就给原生定下了婚事,一个大他5岁的农村女子,小五。原生跟随部队一走就是好几年,秀梅成了村里的干部,其实很多妇女应对的都是这样孤寂的生活,丈夫常年在外打仗,杳无音信,那些明事理的妇女还好,觉得自我的丈夫为国家做了贡献,感到无比光荣,尽管丈夫牺牲在战场。可是总有一些顽固的落后派不会这样认为,而原生的妻子小五就是这样一个人。战争,时间过得多快,每个人要想的,要做的,又是多么丰富啊。小五渐渐不安静起来,先是经常和婆婆吵架,之后经常住在娘家,偶尔回家一次,就和婆婆吵架,秀梅在劝说小五时说道这样几句话:"光荣不能当饭吃、当衣穿;光荣也不能当男人,一块过日子!这得看是谁说,有的人窝窝囊囊吃上顿饱饭,穿上件衣裳就混得下去,有的人还要想到比吃饭穿衣更光荣的事!"尽管是句句在理,可是对于小五来说这些话并没有对她产生影响,还是毅然决然的和原生离了婚。其实这一故事的小插曲反映的就是封建的落后思想对人们的生活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也是对我国抗战的不自信,但值得庆幸的是之后我们胜利了!
在日常生活中也是这样,也许我们都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我们都是普通人,可是我们需要坚信我们在做好普通人的同时也能创造出属于自我的辉煌人生。作为新时代下的大学生,我们沐浴着新时代的春风,我们远离了战争的烟火,那么我们更需传承白洋淀的精神,谱写出我们的青春华章!
白洋淀纪事芦苇的读后感200字篇8
白洋淀,一个极其不引人注目的小地方,小到在读这本书以前根本不知道这个地方。同样的,白洋淀里的人们也是不为人知的,这样的角色在中国各地都有,但也正是因为千千万万的这种人,才使中国多年的取得胜利。
这一本书看下来,里面全部都是发生在抗日战争年代的,里面的白洋淀以及周边地区饱受日本军队的折磨,但是就是在如此低落的年代,白洋淀里面的人们却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无限希望,这份希望甚至是连我们这些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人无法比拟的。同时,他们对于自己的祖国的热爱也同样令我震惊,他们有些人主动参军,为国家尽自己的一份力,有些人虽然没有上前线作战,但是他们却各自又各自的,努力为抗日事业做出贡献。
说到中国的抗日英雄,也许大多数人会立马想到,像董存瑞,邱少云一样独当一面的传奇人物,但是,像白洋淀里的男女老少一样,在不为人知的地方默默无闻地在背后努力在的人有很多,没有他们,也许抗日战争就不会,也许就没有像现在一样的`和平生活,他们对于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不可或缺的。
在最后,我想说:我们虽然处于和平年代,但是我们要对祖国充满热爱,要在背后默默无闻得为祖国做出自己应该的贡献。
白洋淀纪事芦苇的读后感200字篇9
《白洋淀纪事》这本书让我深切地感受到了白洋淀人民的在抗日战争时期表现出来的抗争精神与保家卫国的勇气与决心。
这本书主要讲了抗战时期日军进攻白洋淀,村民们奋起反抗,青年人积极参军抗战,妇女们努力做好坚实后盾。其中我最印象最深的文章就是《荷花淀》。本文讲述了游击小组要外出打仗,小组成员派水生为代表去和家人们说,水生嫂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几位妇女为前线的亲人送衣送粮,却在途中遇上了鬼子,她们灵机一动,急中生智把小船快速开进了游击队埋伏的荷花淀,游击队员用手榴弹把敌人的船击沉,整个过程惊心动魄。
作者用朴素淡雅的笔调描绘出一个个令人敬佩的人物,描绘出冀中人民的反抗精神。从水生嫂毫不犹豫地答应水生,在后方一边照顾小孩和老人,一边积极地投入生产,担起“千斤的担子”,表现出她勇敢无畏、独立、坚强的性格,以及作为一名普通群众对抗战的支持和付出。这正是白洋淀里众多青年妇女的代表,她们在后方积极生产,支持抗战。而水生舍去儿女情长在前线抗战,是众多战士们的代表,他们为了人民的幸福,义无反顾地走向战场,体现出人民捍卫家乡的勇气以及对安宁生活的向往与期待。
我们作为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人,一定要明白我们的生活是前辈们用鲜血换来的,我们要珍惜那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我们要尊重那些为我们的幸福生活付出生命的人,比如《白洋淀纪事》里的水生,对他们怀有敬意。我们在尊重他们的同时,还要好好学习,长大后为国家作贡献,完成英雄们的愿望,让国家更加强大,不受任何国家的欺负。
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让我知道了冀中人民那捍卫家乡的勇气与决心,让我知道了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用实际行动来表达对英雄的尊重。
白洋淀纪事芦苇的读后感200字篇10
第一次见到这样与众不同的著作,一下子就知道那些名流作家为何把孙犁捧得如此之高了,确实,这本书带给了我不同的感受,作者的笔墨都用在刻画人物和记录琐事上了,很少有过描写残酷战乱的场面,在那样的年代,孙犁果真非常乐观。
翻开书,好像走进了一个个细微励志的故事里,虽是在抗日战争时期,但真的看不见杀生抢掠的画面,抗日精神就是从作者笔下那一个个丰富鲜明的人物形象中体现出来的。走进《老胡的事》,你会被梅的秀丽所吸引,走进《荷花淀》,水生嫂对丈夫的支持和妇女们勇敢值得钦佩,走进《芦花荡》,老头子的好强能干,机智自信令人震惊;走进《藏》,你会了解浅花有多能干,走进《光荣》,你会认识到秀梅的体贴、细心,走进《村歌》,双眉的正义、志气,好胜蛮横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看吧,从这些农村妇女的身上就流露出许可多贵的品质,而作者也正是抓住了这些来写事,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
整部书中,作者用很多笔墨描写冀中人民,尤其是劳动妇女,她们为了让在外边抗日的丈夫安心抗战,打击日本侵略军和蒋介石军队,一力承担了繁重的劳动,并照顾家里的孩子和老人,实则不易。那些处在战争背景下的人们,虽然深受战争的威胁,但是他们的心灵世界却充满了美的存在,这些美好的人物,和白洋淀美丽的景象一起为我们造就了一幅幅白洋淀画图。他们看起来貌不惊人,普普通通,可最后却成为了一个个了不起的英雄,给人以挥之不去的记忆。
这本著作让我震惊,也十分感动,受益匪浅。妇女们都能拿起枪来战斗,那我们就更应该努力学习,同样成为祖国的光荣!
《白洋淀纪事读后感200字10篇》
《白洋淀纪事》里面没有什么英雄人物与事迹,只有平凡的农民与村级干部的互助互利,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白洋淀纪事读后感供大家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白洋淀纪事读后感200字篇1
有位著名大师说过这样一句话:人可以一天不吃饭,但不可以一天不读书。可见,读书对于我们的重要性。这个寒假,我又认识了一位“朋友”,他叫做‘白洋淀纪事’。在作者出神入化的描写下,这本书深深地吸引了我!
这是一本描写游击队抗日故事的一本书,书中介绍了许多抗日英雄的传奇故事。其中,给我印响最深的是原生,他17岁时就参加六年了村里组织的抗日游击队,跟着部队去抗日,这一走就是8年,家里留着年迈的父母和自己的妻子,自己一走就是8年,家里没有任何原生的消息,所以,原生那不争气的妻子开始故意刁难原生的父母,最后跟着一个有钱人跑了。幸好一位善良而又勤劳的姑娘帮助原生的父母干家务!没错,她就是秀梅,原生小时候的玩伴!她每天准时到原生家干活,任劳任怨。一直坚持了许多年!在原生的妻子与原生的父母争吵时,秀梅和小五赌气说不嫁人!这8年里,原生拼尽全力打鬼子,到最后,别人家的抗日队员回来了,只有原生没回来。过了几日,秀梅与原生的父母耕地,远远地望到一个八路军骑着一匹枣红色的马,原来是原生!
第二天,就有人来报,说原生在战场上活捉了蒋旅长,要在全村里表扬。
场面十分壮观。全村老老少少全部都来了,都为原生而高兴和骄傲!
第三天,原生就要回部队里,原生的父母将家里发生的事一五一十的告诉了原生!后来,原生就又走了,又回到部队里,为人民而战,为新中国而战!
当然,自我国的历史长河中,为了大家舍小家的人数不胜数,为了新中国而披荆斩棘、在所不辞,是他们用自己的鲜血染红五星红旗,用自己的脊梁为中国撑起一片天地,用自己的生命换来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处于新时代的我们,更有条件去用知识武装自己,去回报社会!所以,从此刻开始,让我们全心全意的投入到学习当中去,为最好的自己去奋斗!让时代的接力棒在我们的手中更加熠熠生辉!
白洋淀纪事读后感200字篇2
白洋淀,一个极其不引人注目的小地方,小到在读这本书以前根本不知道这个地方。同样的,白洋淀里的人们也是不为人知的,这样的角色在中国各地都有,但也正是因为千千万万的这种人,才使中国多年的抗日战争取得胜利。
这一本书看下来,里面全部都是发生在抗日战争年代的故事,里面的白洋淀以及周边地区饱受日本军队的折磨,但是就是在如此低落的年代, 白洋淀里面的人们却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无限希望,这份希望甚至是连我们这些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人无法比拟的。同时,他们对于自己的祖国的热爱也同样令我震惊,他们有些人主动参军,为国家尽自己的一份力,有些人虽然没有上前线作战,但是他们却各自又各自的办法,努力为抗日事业做出贡献。
说到中国的抗日英雄,也许大多数人会立马想到,像董存瑞,邱少云一样独当一面的传奇人物,但是,像白洋淀里的男女老少一样,在不为人知的地方默默无闻地在背后努力在的人有很多,没有他们,也许抗日战争就不会成功,也许就没有像现在一样的和平生活,他们对于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不可或缺的。
在最后,我想说:我们虽然处于和平年代,但是我们要对祖国充满热爱,要在背后默默无闻得为祖国做出自己应该的贡献。
白洋淀纪事读后感200字篇3
在遥远的白洋淀,有一个普通的小村庄。但就在这个小村庄里,却涌出一大群英勇的、勤劳的、爱国的、顽强的老百姓和人民子弟兵。他们一边兢兢业业地劳动,一边期待着抗战胜利……
《白洋淀纪事》是作家孙犁的成名之作。它讲述了抗日时期的白洋淀人民英勇抗日、并与当地地主等恶势力进行斗争的故事,描写了战争年代老百姓们对幸福和安宁的向往和追求。孙犁先生收录了从1939年到1950年自己创作的短篇小说和散文,组成了这篇闻名中外的《白洋淀纪事》。
我最喜欢《白洋淀纪事》中的《家庭》这一篇。《家庭》主要讲了作者搬进赵家后,描绘出赵家的家庭风气:一家人和谐美满,辛勤劳动。他们一家七口人全是党员,既是革命家庭,又是志愿军家属,真是令人打心眼里尊敬他们。
赵家人每天都学习知识,准时开会,关心国家大事,而这只是白洋淀许多家庭的代表。中国有无数个这样的老百姓,有无数个这样的家庭,有无数个这样的乡村!有这样的后盾支撑中国解放军和八路军,中国有什么不战胜日本的理由呢?演员们之所以在荧幕上如此光彩照人,是因为有制片人、编剧和后台人员等在背后工作,而中国解放军和八路军正是应为有了在背后默默付出,期盼胜利的老百姓们的支持和牺牲,才会势如破竹般的进军,最终取得全中国的解放。电影制片人、编剧和后台人员需要被记住,以前的中国老百姓们更要被铭记,更要留名千古、流芳百世!
看完了《白洋淀纪事》,我深深地为中国老百姓感到自豪和骄傲。他们勤劳、聪明、善良、淳朴,他们是中国老百姓的典型代表,是军队信念的根源,他们身上的品质值得我们永远学习!
白洋淀纪事读后感200字篇4
老师要求我们在这一周内读完《白洋淀纪事》,为了多了解一下这本书,我特意在网上搜了一下这本书的背景:在这一本书里,全部都是发生在抗日战争年代的小故事。
‘’在冀中平原上,有一个叫白洋淀的不起眼的小村庄,那里的芦花做席子格外的好。就在这么个小村庄里,抗日的烽火正在悄悄蔓延……”
里面并没有什么伟大的,轰轰烈烈的英雄人物与事迹,只有平平凡凡的农民抗日的强烈意志,普通人民互助互利的平淡生活以及游击队员对家乡的思恋……平静的日子却掩盖不住人民解放前生活的苦难与凄凉,以及解放后的艰辛与快乐。
说到中国的抗日英雄,也许大多数人都会想到像杨靖宇、张自忠那些抗日将帅,或像白求恩、赵一曼那样的传奇人物。但是,像白洋淀里以水生嫂为代表的男女老少,没有人去描述他们,也没有人去记载他们。他们每一个人固然都微不足道,但正是因为有千千万万对胜利有着不灭热忱的人们,才使中国多年的抗日战争取得了伟大的胜利。有一句话说得好,“你的名字无人知晓,你的功勋与世长存”。正是千百万这样的普通大众,才使我们的民族历经艰难困苦而依然生生不息。
从香菊的母亲身上,我看出了一些道理。虽然她小时候经历了种种磨难,但是她挺了过来,并接受革新,抛弃旧思想,同自己的女儿一样认真做功课。而我们现在,也要勇于追求自己的理想,不断进取,改掉坏习惯。所有人都应是如此,把曾经的苦痛都留在过去,不停止奋进。
在最后,我想说:我们虽然处于和平年代,但是我们要对祖国充满热爱,要在背后默默无闻的为祖国做出自己应该的贡献。
白洋淀纪事读后感200字篇5
在之前,谈起战争,我的眼前只会浮现杀敌的战士,壮烈的牺牲和凄凄惨惨的哀鸿遍野。但现在,我会联想到洁白的芦苇,坚韧的八路军战士和乐观勤劳的人民。这,许就是《白洋演纪事》的魅力所在。
作者用朴实无华的语言,塑造出一个个跃然纸上的人物:不居功自傲的、年少就扛抢上战场的原生;认真负责、体贴人民的刘庄;自立自强、壮烈牺牲的吴召儿;好说好笑、斗争地主的双眉;谨慎小心的新卯;热爱劳动,谨记生产的小梅;英勇战斗的妹妹……这些生动鲜活的人物,皆从作者不谈不重,行云流水的文笔中缓缓绽放。
在《采蒲台的苇》中,有一个句子,我一直印象深刻。“仇恨是一个,爱是一个,智慧是一个”。的确,人民的仇恨只有一个,那就是对日本鬼子的刻骨的仇恨;爱也只有一个,白洋淀老百姓对八路军战士深沉的爱;智慧同样只有一个,人们都想到了掩护八路军战士的好办法。就是这样一句看似一笔带过的话,却为抗日最终胜利的结局埋下了浓重的一笔。
《白洋淀纪事》中,无论是构思精巧的故事,还是令人着迷的文笔,都把这段惨痛的中国历史摆在我们面前,值得我们永远铭记,永无珍藏!
白洋淀纪事读后感200字篇6
《白洋淀纪事》是孙犁所写,它主要分为两篇,一篇是芦花荡,一篇是荷花淀,但我更喜欢的是荷花淀,或许是因为一听到荷花两字就感觉一股清新的气息扑面而来吧,眼前仿佛溢出了一幅清新、淡雅的画卷。
这本书的第三节写到了主人公水生嫂编芦苇席,“她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这里用了两个比喻,写出了水生嫂的纯朴、勤劳,也写出了夜已非常深。作者写景是随着人的眼神而动的,“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一片银白的世界,水面隆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来,带着一股荷花的清香。”那一层薄薄透明的雾,使画面变得非常神秘,荷花的香气更为这优美的景色添加了一抹亮色。然而,景色是这么优美、平静,但水生嫂的心情却格外不平静,夜已这么黑,自己的丈夫还没回家,她正着急的等着自己的丈夫回来呢!这里水生嫂夫妇的恩爱情状,与后面他们的互相照应,都能看出水生嫂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可是日寇的侵略打破了这和平美好的生活,这或许就是水生嫂决定参加抗日斗争的根本原因吧!
书中,妇女和孩子都可以为国家而付出,为自己的亲人而付出,他们从来不是只为自己的利益,而是为了更多人有和平美好的生活。这让我不禁想起了小学学过的一片课文——《狼牙山五壮士》,五位英雄面对日本敌军的追杀,选择了牺牲自我,最终坠入悬崖,他们的壮烈牺牲,正是最伟大也最令人震撼的爱国行为!作为少年人,或许我们做不了太多,但至少,我们可以培养好自己的品格,锻炼好自己的能力,将来把自己的肩膀化作国家的一处栋梁。今天的努力是为了以后国家的强大,因为少年强,则国强。
白洋淀纪事读后感200字篇7
初读《白洋淀纪事》,我能深切的感受到,作者的文字朴实真诚,讲述的也往往都是真实发生那个时代的故事。这本书就是由一个一个零碎事件编织而成,但它的主题却不变:在残酷的战争中发现真善美。
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个故事,是《香菊的母亲》这篇文章。香菊的母亲,是一个非常热情,积极的斗争骨干。六岁时就被一个大她二十岁的男人娶做妻室,但她的丈夫,却因为受到地主的压迫而变成了傻的人。于是在香菊的母亲还年幼的时候,就得当男当女,买东买西。
但香菊的母亲并不纠结于自己的身世经历。成长的环境恶劣,虽然没有给她一个美好的童年,却很好的磨练了她。她总顽强的奋起斗争,在公审大会上,香菊的母亲勇敢的站出来揭示地主们的丑恶嘴脸,与此同时,即使已经不再是青春的年龄,她依旧努力学习。
从香菊的母亲身上,我看出了一些道理。虽然她小时候经历了种种磨难,但是她挺了过来,并接受革新,抛弃旧思想,同自己的女儿一样认真做功课。而我们现在,也要勇于追求自己的理想,不断进取,改掉坏习惯。所有人都应是如此,把曾经的苦痛都留在过去,不停止奋进。
白洋淀纪事读后感200字篇8
之前我认为英雄必定是一个人为国家亦或是为正义牺牲,做出贡献。但其实不是这样的,英雄也是能够是一个团体。
“英雄”是有好多个人的付出组成的。此书中有一章,我印象很深,名《采蒲台的苇》。写的是在白洋淀发生的一个事件。开篇即是“那里到处是苇,人和苇结合的那么紧。人好像寄生在苇里的鸟儿,整天不停地在苇里穿来穿去。”人们和苇关系之亲密。接下来将苇的一种清白的品格描述的很到位,也道:“如果单纯是苇,如果单纯是好看,那就不成为冀中的名胜。”
是的,这片苇塘没有故事,没有背后的英雄,又怎样会美。
之后作者引入了事件,在采蒲台的时候,村民和干部被鬼子包围,妇女和男人们宁愿永远倒在冰上不醒来,也不愿出卖抗日队伍。
“没有!”两个字很普通,没有什么异常,却说的铿锵有力,宁死不屈的品质在这两个再普通可是的字里体现的淋漓尽致。
结尾段是这样写的:“这时,一个四十多岁的人,从苇塘打苇回来,被敌人捉住。敌人问他:‘你是八路?’‘不是!’‘你村里有干部?’‘没有!’敌人砍断了他的脖子,又问:‘你的八路?’他歪着头,血流在胸膛上,说‘不是!’‘你的村八路大大的!’‘没有!’妇女们忍不住,她们一齐沙着嗓子喊:没有!没有!
他被敌人杀死了,他倒在冰上。血冻结了,血是坚定的,死的刚强!
‘没有!’‘没有!’
这声音将永远响在芦苇塘附近,永远响在白洋淀人们的耳朵旁边,甚至应当一代代传给我们的子孙。永远记住这两句简短有力的话吧!”
白洋淀最富有特色的便是苇,作者借物喻人,把这些坚贞的人儿比作其,坚毅顽强誓死不屈的一个形象,寥寥几笔便勾勒出来。
本文,以及整本书里的文字都不是很华丽,是很朴素简洁的,却又很生动,字里行间透露着中华民族儿女的骨气。
她们纵横生活在水深火热中,受日本鬼子的摧残与折磨。人们日子过得十分凄惨悲苦,但却任然坚持着对中国有着一万分忠诚,丝毫不怨恨国家没有给他们幸福的日子,对生活充满着热情,相信未来必须会改变,会幸福。
白洋淀纪事读后感200字篇9
在寒假期间,我阅读了一本书,它叫《白洋淀记事》,本书讲述了抗日战争中许许多多的英雄事迹,使我沉迷于其中,久久不能忘怀。
在书中,作者刻画了许多不同的人物形象。将士们的奋勇杀敌、官员们的黑暗腐败,百姓们的辛苦生活……描写得十分生动形象,通俗易懂。使读者不知不觉就对将士们迸发出悲痛之情,对官员们产生憎恨之情,对百姓们怀有怜悯之情。
在这么多个故事当中,《种园之人》的主人公卢新最令我难以忘怀。虽然他只是一位年龄只有五六岁的小孩儿,但他懂得承担家庭负担,所以担起了照看弟弟妹妹的重任;当他得知八路军可以杀敌人,为祖国报效时,他便立誓要当一名八路军;他明白鬼子的阴险狡诈,所以故意把他们带错路。我认为,我们都应该学习他身上这些优秀品质。
在书中,鬼子经常攻打冀中人民,而他们却死不投降。在和当时艰苦环境的对比下,我不禁感受到了现在生活的幸福美满。可我不由得想到,现在的和平不也是边防战士们用鲜血换来的吗?正是因为有黄继光,董存瑞这些肯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枪口的爱国人士,才有了我们的今天,也是他们感染了我,使我立志做一个对社会,国家的有用之人,成为祖国栋梁!
在读《白洋淀纪事》时,我感受到有许多人都在为祖国的幸福而牺牲。我不由得为他们感到骄傲,为自己的祖国而自豪。
白洋淀纪事读后感200字篇10
苏轼曾说过:“文章如精金美玉,市有定价,非人所能以口舌定贵贱也。”读完《白洋淀记事》,这句话就一直在耳旁萦绕,一本好书,大抵都会让人如此吧。
这本书以抗日战争为背景,主要描写了战争中的人们如何在恶劣的环境之下,坚持生产并且团结一致地打击敌人。不经历风雨怎会见彩虹?秃大娘一家,坚持种田、辗米,不畏酷暑严寒为战士们送水提供粮食,孙女二梅带领全村妇女开挖水道,战士水生为了抗日,过家门而不入……他们满怀着希望,相信只要坚持不懈,就能取得胜利。正因为他们不畏生死,不放弃,才有了今天繁荣昌盛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我不禁皱起眉头,早在幼儿园大班暑假的时候,我就开始学习拉丁舞,记得那时是一位男老师教学,经常用戒尺敲打我们的手臂和腿来规范动作,一节课下来,大家都累得不成样子了,有几个小朋友一下课就哭了,我也哭过。渐渐地,我开始为了不去上课而拖拖拉拉。就在这样的状态下极不情愿地完成了暑假班的舞蹈课程,第二学期,当妈妈再次提起学习拉丁舞时,我几乎不假思索地拒绝了。
直到上小学后,每次收获节看到同学们在台上表演节目时,我都特别渴望自己也能有展示的机会;竞选大队委时,看到大家都能表演拿手的才艺,我也心生羡慕。于是,我再次向妈妈提出想学拉丁舞,妈妈便把我曾经学舞蹈的事讲了一遍,最后问我:“这次真的想好了吗”?我坚定不移地回答:“是的”。妈妈对我说:“决定去学一项本领,就不能因为一点点困难就放弃,如果是这样,到最后的结果还是一样,什么收获都不会有”。我点了点头。于是,她带我去了好多家舞蹈培训机构体验,最终定了下来。和以前一样,老师也会拿着戒尺敲打我们的手臂和腿,而这次,不管舞蹈练习有多累,我都没有想过放弃。日复一日的练习,年复一年的考级,让我更加热爱舞蹈。
到了四年级六一儿童节,我和同学编排了舞蹈节目并登台表演;五年级竞选学校大队委时,我在台上展示了一段拉丁舞,得到了评委们的认可并成功竞选上大队委员。
我坚信,遇到困难时只要不轻言放弃,到最后我们都会有所收获,因为坚持就是胜利!
《关于白洋淀纪事读后感200字10篇》
白洋淀,一个极其不引人注目的小地方,小到在读这本书以前根本不知道这个地方。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白洋淀纪事读后感供大家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关于白洋淀纪事读后感200字篇1
为了读《白洋淀纪事》这本书,我特地查了一下。白洋淀原本是冀中平原一个极其不起眼的小地方,我在读这本书之前根本就不知道有这个地方的存在。但是就是在这样一个不起眼的小村庄里,抗日的星星之火正在悄悄蔓延。
在这一本书里,全部都是发生在抗日战争年代的小故事。当时,白洋淀以及周边地区饱受日本侵略者的摧残与折磨。在这如此困难的年代里,白洋淀里面的人们日子过得十分凄苦,但却依然保持着对祖国、对民族的无比忠诚,对生活充满着热情,对未来有着的无限希望。他们有些人离别亲人,主动参军,打击敌人。有些人身处后方却用各自的办法努力为抗日事业作出贡献,比如干部群众互帮互助,热情招待负伤的八路军,认真开导落后分子等等。
说到中国的抗日英雄,也许大多数人都会想到像杨靖宇、张自忠那些抗日将帅,或像白求恩、赵一曼那样的传奇人物。但是,像白洋淀里以水生嫂为代表的男女老少,没有人去描述他们,也没有人去记载他们。他们每一个人固然都微不足道,但正是因为有千千万万对革命有着不灭热忱的人们,才使中国多年的抗日战争取得了伟大的胜利。有一句话说得好,“你的名字无人知晓,你的功勋与世长存”。正是千百万这样的普通大众,才使我们的民族历经艰难困苦而依然生生不息。
如今,我们身处和平年代,国家日渐繁荣。作为这个国家的每一分子,我们要对祖国充满热爱,要为祖国的昌盛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关于白洋淀纪事读后感200字篇2
荷花淀,是一个一听名字就能想象出它美丽容貌的地方。可是,又有谁会知道或记得,在白洋淀也有千千万万个热血青年,他们为革命参军,他们为土改与地主斗争,他们为生产帮助他人。
《荷花淀》是孙犁最得意的作品之一,也是我最喜欢的作品。在这篇小说中,作者成功的塑造了一个善良、贤惠、通情达理,虽然没有文化,但是绝不落后的水生嫂的形象。男人们才走了几天,她们就每人找了一个理由去探望丈夫,表现出她们对丈夫深深的爱。虽然没有如愿见到,有点小情绪,但很快就又说笑起来,可见水生嫂和其他女人都很乐观、多情。
这些情感丰富、爱说爱笑的女人们在遇到敌船时,虽然也心跳加快,但是不胆怯,不手软。她们机智的将船往荷花淀里摇,并下定决心,“假如敌人追上来,就跳到水里去死!”表现出了她们坚定的决心和视死如归的精神。回村后,她们经过了战争的洗礼,也纷纷拿起了枪杆子,当上花木兰,成立了属于自己的队伍。
这一年秋季,她们学会了射击。冬天,打冰夹鱼的时候,她们一个个登在流星一样的冰船上,来回警戒。敌人围剿那百万大苇塘的时候,她们配合子弟兵作战,出入在那芦苇的海里。
她们是那么的平凡和普通,但又是那么的英勇和伟大!对待爱人和同胞,她们有着无限的爱和包容;对待敌人和地主,她们是爱憎分明、毫不手软。我不禁对这些“水生嫂”们肃然起敬!
关于白洋淀纪事读后感200字篇3
在寒假期间,我阅读了一本书,它叫《白洋淀记事》,本书讲述了抗日战争中许许多多的英雄事迹,使我沉迷于其中,久久不能忘怀。
在书中,作者刻画了许多不同的人物形象。将士们的奋勇杀敌、官员们的黑暗腐败,百姓们的辛苦生活……描写得十分生动形象,通俗易懂。使读者不知不觉就对将士们迸发出悲痛之情,对官员们产生憎恨之情,对百姓们怀有怜悯之情。
在这么多个故事当中,《种园之人》的主人公卢新最令我难以忘怀。虽然他只是一位年龄只有五六岁的小孩儿,但他懂得承担家庭负担,所以担起了照看弟弟妹妹的重任;当他得知八路军可以杀敌人,为祖国报效时,他便立誓要当一名八路军;他明白鬼子的阴险狡诈,所以故意把他们带错路。我认为,我们都应该学习他身上这些优秀品质。
在书中,鬼子经常攻打冀中人民,而他们却死不投降。在和当时艰苦环境的对比下,我不禁感受到了现在生活的幸福美满。可我不由得想到,现在的.和平不也是边防战士们用鲜血换来的吗?正是因为有黄继光,董存瑞这些肯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枪口的爱国人士,才有了我们的今天,也是他们感染了我,使我立志做一个对社会,国家的有用之人,成为祖国栋梁!
在读《白洋淀纪事》时,我感受到有许多人都在为祖国的幸福而牺牲。我不由得为他们感到骄傲,为自己的祖国而自豪。
关于白洋淀纪事读后感200字篇4
白洋淀,一个极其不引人注目的小地方,小到在读这本书以前根本不知道这个地方。同样的,白洋淀里的人们也是不为人知的,这样的角色在中国各地都有,但也正是因为千千万万的这种人,才使中国多年的取得胜利。
这一本书看下来,里面全部都是发生在抗日战争年代的,里面的白洋淀以及周边地区饱受日本军队的折磨,但是就是在如此低落的年代,白洋淀里面的人们却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无限希望,这份希望甚至是连我们这些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人无法比拟的。同时,他们对于自己的祖国的热爱也同样令我震惊,他们有些人主动参军,为国家尽自己的一份力,有些人虽然没有上前线作战,但是他们却各自又各自的,努力为抗日事业做出贡献。
说到中国的抗日英雄,也许大多数人会立马想到,像董存瑞,邱少云一样独当一面的传奇人物,但是,像白洋淀里的男女老少一样,在不为人知的地方默默无闻地在背后努力在的人有很多,没有他们,也许抗日战争就不会,也许就没有像现在一样的和平生活,他们对于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不可或缺的。
在最后,我想说:我们虽然处于和平年代,但是我们要对祖国充满热爱,要在背后默默无闻得为祖国做出自己应该的贡献。
关于白洋淀纪事读后感200字篇5
《白洋淀纪事》,一本讲述千千万万小人物的事迹的一本书,这里,有人民热切招待负伤的八路军;有游击队员冲锋时响亮的军号;有人民被压榨的哀号;有胜利时的欢呼……他们本过着怡然,平凡的生活,却在山河破碎,硝烟四起的时候,人人都拿起了武器,人人都成了战士,用自己的方式默默守护着自己的家园,毫无怨言。
白洋淀的人们,不论男女,他们纵横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即使受日本鬼子的摧残与折磨。人们日子过得十分凄惨悲苦,却仍然保持着对祖国的忠诚,知耻,善战,不畏恶势力,丝毫不怨恨这种水深火热,吃不饱,穿不暖的生活,对生活充满热情,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同敌人周旋,就像《芦花荡》白洋淀纪事之二中的老头子,他将自己的后半生奉献给了革命事业,运输粮草,护送干部,在敌人紧紧封锁的水面上,就像一个没事人,一次,他因护送两个从冀中区来的女孩子,但一个女孩子却受了伤,老头子的自尊受到了伤害,于是,第二天,便一个人若无其事地撑着一叶小舟,悠闲自得地绕着圈,有一篙没一篙地撑着,而他的身后,一大群日本鬼子拍打着水追过来,可不久,他们的哀叫声便接二连三的响起来,他们的身上挂满了钩子,老人用自己的智慧,不仅帮受伤的女孩报了仇,还消灭了一大群鬼子,孙犁笔下这没有硝烟的战场,却生动的展现了老头子的智慧,不畏强敌,反映了白洋淀人们对敌人的憎恶,反映了他们的勇敢和坚强。
《白洋淀纪事》将一个个刀枪箭影的战场,用人民的事例描写的生动形象,它虽没有硝烟,却充分反映了冀北中农村人民的抗日斗争,作者用自己手中的笔,深情的记录着冀中农村在那个时代发生的种种变化,生动的书写着翼冀中农村在那片土地上进行的战争与革命,歌颂着翼冀中人民的英勇抗战的革命斗志和对祖国深深的爱。
关于白洋淀纪事读后感200字篇6
生活在安逸时代的我们对战争没有过多的认识,如今的和平生活也渐渐让我们淡忘着那些战争年代的故事。在冀中平原的一个小村庄里,抗日的烽烟逐日蔓延,一群朴实淳厚的农民们挑起了抗日的重担。
这个小村庄很平凡,确切说这一本书中也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英雄事迹可言,仅有一些朴实的农民兵奋斗着。也许狼牙山五壮士的英勇就义让我们难忘;又或许黄继光堵枪眼的赴汤蹈火;也有刘胡兰的15岁舍命为国家。革命需要英雄,可是革命的胜利同样需要千百万平民百姓的付出。如果说英雄们是一盏光芒四射的明灯,驱散四周的阴霾,那么觉悟的人民群众即是缓缓升起的朝阳,更是让黑暗无所循行。
众多情节中,我一向对其中一个耿耿于怀:讲述的是一个刚刚年满15岁的小伙子,原生,在同村人秀梅的指导下走上了抗战之路的故事。在早些年原生的父亲就给原生定下了婚事,一个大他5岁的农村女子,小五。原生跟随部队一走就是好几年,秀梅成了村里的干部,其实很多妇女应对的都是这样孤寂的生活,丈夫常年在外打仗,杳无音信,那些明事理的妇女还好,觉得自我的丈夫为国家做了贡献,感到无比光荣,尽管丈夫牺牲在战场。可是总有一些顽固的落后派不会这样认为,而原生的妻子小五就是这样一个人。战争,时间过得多快,每个人要想的,要做的,又是多么丰富啊。小五渐渐不安静起来,先是经常和婆婆吵架,之后经常住在娘家,偶尔回家一次,就和婆婆吵架,秀梅在劝说小五时说道这样几句话:"光荣不能当饭吃、当衣穿;光荣也不能当男人,一块过日子!这得看是谁说,有的人窝窝囊囊吃上顿饱饭,穿上件衣裳就混得下去,有的人还要想到比吃饭穿衣更光荣的事!"尽管是句句在理,可是对于小五来说这些话并没有对她产生影响,还是毅然决然的和原生离了婚。其实这一故事的小插曲反映的就是封建的落后思想对人们的生活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也是对我国抗战的不自信,但值得庆幸的是之后我们胜利了!
在日常生活中也是这样,也许我们都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我们都是普通人,可是我们需要坚信我们在做好普通人的同时也能创造出属于自我的辉煌人生。作为新时代下的大学生,我们沐浴着新时代的春风,我们远离了战争的烟火,那么我们更需传承白洋淀的精神,谱写出我们的青春华章!
关于白洋淀纪事读后感200字篇7
《白洋淀纪事》描写的是战争时期农民们尤其是广大妇女们的生活。作者运用朴素淡雅的笔调,将人物刻画的栩栩如生、丰富多彩。
我最喜欢的一篇是《村歌》,里面的姑娘双眉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仅仅是对她的同情,更多的是对她知错能改、心胸宽广、忠于革命的顽强乐观的斗争精神的敬佩。但同样的,“小黄梨”也让我有很大的感触。因为从我的角度来看,“小黄梨”完全是“黑夜中的双眉”,没有团队意识,没有感恩之心,自私自利,不顾大局,胆小,不敢直面自己的过错,但在这里,作者并没写人们的“表里不一”而是直观地写出了每个人的性格特点。朴素平淡的笔调却将农民的朴实、顽强、信任和当时战争的激烈反衬的淋漓尽致。
这当中,还有一位“女将”——蒿儿梁女主任。这位女主任和她丈夫的生活背景反映了当时的等级分化和战争状况。作者只是一笔勾勒了我们战士的战斗情况及生活条件,却将大把笔墨用在了描写蒿儿梁的经济情况、女主任的身份和丈夫的为人处事上,点出了农民生活的艰苦,革命者的乐观自信,当时社会对女性的不公以及人们为了革命的胜利而甘愿牺牲自我的精神,而这,正是全文的主旨,是作者正义的怒吼。它们并不是什么豪情壮志的誓言,不是什么痛心疾首的悲号,就是一句句平淡的描写女主任乐观开朗坚定的家常话,却透露出了对战争的习以为常,以及人民对胜利的渴望和坚信。作者对女主任的身材、相貌描写,让我不禁从心底发出了对女主任的赞叹与崇敬!这是文章的点睛之处。
还有一处,就是这部书的开篇与结尾都有一个“划船”的老头。当读完全文的高潮后,又在结尾部分看到这么一个“撑船”老头,虽然我并不知道前后是否是一个人,但我觉得心安了——这个好强、朴实、聪明、机智、正义甚至略有些可爱的老爷爷还活着,一瞬间,仿佛一切都没发生,可《白洋淀纪事》却没有了再多的页数。作者以唯美的笔调拉开了序幕,又以同样淡雅的笔调为《白洋淀纪事》画上了句号。虽然整部书都那么低调,可当我们随意翻开其中的任意一页,那种在刚读时从未有过的、像观看战争现场一样激烈的感觉齐齐涌上心头——这大概就是孙犁本人的特点吧。
整部书中妇女的形象看似大致一样,其实又各具特点。在结尾部分,我仍然意犹未尽,不断想象从今以后农民的生活:这就是白洋淀吸引人的原因,它不是草草的结束了事,而是与开篇呼应,给人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
关于白洋淀纪事读后感200字篇8
有位著名大师说过这样一句话:人可以一天不吃饭,但不可以一天不读书。可见,读书对于我们的重要性。这个寒假,我又认识了一位“朋友”,他叫做‘白洋淀纪事’。在作者出神入化的描写下,这本书深深地吸引了我!
这是一本描写游击队抗日故事的一本书,书中介绍了许多抗日英雄的传奇故事。其中,给我印响最深的是原生,他17岁时就参加六年了村里组织的抗日游击队,跟着部队去抗日,这一走就是8年,家里留着年迈的父母和自己的妻子,自己一走就是8年,家里没有任何原生的消息,所以,原生那不争气的妻子开始故意刁难原生的父母,最后跟着一个有钱人跑了。幸好一位善良而又勤劳的姑娘帮助原生的父母干家务!没错,她就是秀梅,原生小时候的玩伴!她每天准时到原生家干活,任劳任怨。一直坚持了许多年!在原生的妻子与原生的父母争吵时,秀梅和小五赌气说不嫁人!这8年里,原生拼尽全力打鬼子,到最后,别人家的抗日队员回来了,只有原生没回来。过了几日,秀梅与原生的父母耕地,远远地望到一个八路军骑着一匹枣红色的马,原来是原生!
第二天,就有人来报,说原生在战场上活捉了蒋旅长,要在全村里表扬。
场面十分壮观。全村老老少少全部都来了,都为原生而高兴和骄傲!
第三天,原生就要回部队里,原生的父母将家里发生的事一五一十的告诉了原生!后来,原生就又走了,又回到部队里,为人民而战,为新中国而战!
当然,自我国的历史长河中,为了大家舍小家的人数不胜数,为了新中国而披荆斩棘、在所不辞,是他们用自己的鲜血染红五星红旗,用自己的脊梁为中国撑起一片天地,用自己的生命换来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处于新时代的我们,更有条件去用知识武装自己,去回报社会!所以,从此刻开始,让我们全心全意的投入到学习当中去,为最好的自己去奋斗!让时代的接力棒在我们的手中更加熠熠生辉!
关于白洋淀纪事读后感200字篇9
《白洋淀纪事》是孙犁的集大成之作。以抗日战争时期冀中平原为背景,以亲切轻柔的笔调表现了战争的残酷、生活的艰难和军民之间的友爱;以丰富多彩的笔触描绘了人们美好的品质和崇高的精神世界。
书中讲到了日军和汉奸对百姓的迫害;讲到了百姓们自发组织起游击队;讲到了人民对八路军的帮助和依赖;讲到了百姓们对改革工作的支持……
此书中有一章,我印象很深,名叫《村歌》,其中有一个人物,名叫双眉。双眉多才多艺,会干农活,能当领导,而且还参加了剧团,唱得一嗓子好戏,还能编写剧本。至于她的性格呢,有缺点——好胜。
领导人时总爱给人下死命令,不服从她就生气,弄得大家都很怕她,怨声四起。再加上她好说笑,好打闹,好打扮,闲话就来了。她又没有民心,就变成了人们口中的“流氓”“破鞋”,村里整组时就决定把她撤了,不让她参加生产组了。幸好老邴来了,他帮助双眉回到了生产组。
双眉被编到了一个“落后组”里,领导一群落后点的妇女。大家都觉得这个组弄不了多久,双眉却不服气,还要挑战全村认为最棒的李三互助组。很快,双眉的组组织起来了,刚开始发生了不愉快,但双眉记着老邴对她说的,要改掉强迫命令的习惯,积极地去开导、动员大家。渐渐地,这个小组团结起来,厉害起来,人们对双眉也大有改观了。文章结尾,伤员们想看戏,有人问:“谁来演啊?”立刻就有人说:“双眉呗!”可见双眉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是越来越重了,我也很为她感到开心。
我之所以喜欢双眉,是因为她不服输的心态感动到了我,面对人们的谣言,她选择用事实来证明自己,也会改正身上的错误。试问这样一个聪慧能干又知错能改的姑娘,谁不喜爱呢?
其实不只是双眉,书中许多妇女都是这样的。她们聪明能干,丈夫参军后担起了家中的重任,照顾老人,抚养孩子,还要做地里的农活;她们识得大体,家里人参军不反对,只是在心底默默挂念,支持共产党的改革政策,斗地主,上冬学;她们善良朴素,八路军来了总是好吃好喝好住地招待着,即使自己在啃硬馍馍,伤员来了也是细致入微地照护着,让人感到心底一暖。
这些农村的妇女们是十分平凡的,也许过了三代,人们就会忘记了她们的名字。但平凡并不能阻止她们为抗日事业,为国家的未来做出奉献。政治书上说:“当人们为生活而努力,面对生活的艰难考验不放弃、不懈怠,为家庭的美好和社会的和谐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时,就是在书写自己的生命价值。”我们也要学习这些平凡而又伟大的妇女,学习她们朴素的作风;学习她们逆境中求生的坚韧意志;学习她们为他人着想的奉献精神,成为一个不平凡的人!
关于白洋淀纪事读后感200字篇10
在冀中平原上,有一个小村庄,叫白洋淀,那里的芦花做席子格外的好。就在这一个不起眼的小村庄,抗日的烽火正悄悄蔓延。
读完《白洋淀纪事》,发现里面完全没有什么英雄人物与事迹,只有平凡的农民与村级干部的互助互利,落后分子与积极分子的矛盾,以及游击队员对家乡的思恋……平静的日子却掩盖不住人民解放前生活的苦难与凄凉,以及解放后艰辛与欢乐。
董存瑞炸碉堡固然可歌可泣,黄继光堵枪眼也的确让人感动;狼牙山五壮士的奉献自我更让人深受震撼。可是,革命的胜利,绝不是单单建立在这些英雄身上的,而是建立在数百万人民子弟兵身上的,是建立在艰苦奋斗,对革命有着不灭的热忱的游击队员身上的,更是建立在成千上万的因帮助解放军而受苦受难却依旧热爱共产党的人民身上的。如果说英雄们是一盏光芒四射的明灯,驱散了四周的阴霾;那么觉悟了的人民群众就是缓缓升起的朝阳,更是让黑暗无所循形。他们固然微不足道,思想也未必那么进步,但千千万万的群众,就能对革命产生深远的影响。共产党就是意识到这一点,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国民党就是忽视了这一点,最后才被消灭得一干二净。
而《白洋淀纪事》,就是讲述千千万万小人物事迹的一本书。这里,有人民热切招待负伤的八路军时的嘘寒问暖,也有游击队员冲锋时嘹亮的军号;有人民被地主土豪欺压时的哀号,也有胜利时快乐的欢呼;也有面对落后分子的认真开导。没有人描述他们,也没有人想到要去记载他们,他们过着平凡的生活,怡然自乐。但是,一到山河破碎,硝烟四起的时候,人人都拿起了武器,人人都成了战士。就是这些英勇抗战的前辈,还了我们一个完整的祖国。
革命也走过弯路,根据地也被扫平过,但是在幕后的人民却从不会放弃对美好未来的希望。台上演员的表演如此精彩,是因为幕后众多的群众支撑这帷幕;我们记住了演员的名字,难道就该忘记群众的艰辛吗?
如今,百岁老人们都挡不住时间的流逝。但是,请不要让他们平凡又伟大的事迹,胆怯又英勇的精神,随着时间一同逝去!请记住他们,这些给了我们新生活的伟大的老前辈!
《白洋淀纪事读后感200字大全10篇》
白洋淀,一个极其不引人注目的小地方,小到在读这本书以前根本不知道这个地方。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白洋淀纪事读后感供大家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白洋淀纪事读后感200字大全篇1
读到《白洋淀纪事》,有一个给我印象很深的词,就是“汉奸”。
汉奸是中国人,却背叛了自己的祖国,投靠了日本侵略者。虽然书中少有描写汉奸的故事,但是却让汉奸与那些誓死保卫国家的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每篇文章都有一两句话写的是汉奸,可是以汉奸为线索的贯穿全文,只有《新安游记》。那里面的汉奸是一个多么自私自利,昏庸无能,胆小懦弱的人啊!整天与日本人混在一起,胡吃海塞,胡作非为。他投靠日本侵略者,把共产党的信息透露给日本侵略者,就是因为他的自私和懦弱!
要做到不怕牺牲,你必须有理想有信念,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看得比自己更重要!而那些汉奸,只想着自己。他们不仅怕死,也好吃懒做。他们妄想日本人能够保护他们;他们妄想靠他们的投敌叛变,能够不劳而获。殊不知,中国人民是强大的,而且不屈不挠。中国人民不会被侵略者所奴役,并且终归会战胜侵略者。这些汉奸也终归受到应有的惩罚!
在悠远的白洋淀中,泼洒了正义与背叛的血水。一滴滴血水仿佛变成了一朵朵花,映红了芦苇荡。经历了战争的人们,依靠他们的理想与信念,以及坚强的意志,终于成为了最终的胜利者。?白洋淀纪事?正是正义与背叛,英勇与懦弱,无私与自利的真实写照。
白洋淀纪事读后感200字大全篇2
为了读《白洋淀纪事》这本书,我特地查了一下。白洋淀原本是冀中平原一个极其不起眼的小地方,我在读这本书之前根本就不知道有这个地方的存在。但是就是在这样一个不起眼的小村庄里,抗日的星星之火正在悄悄蔓延。
在这一本书里,全部都是发生在抗日战争年代的小故事。当时,白洋淀以及周边地区饱受日本侵略者的摧残与折磨。在这如此困难的年代里,白洋淀里面的人们日子过得十分凄苦,但却依然保持着对祖国、对民族的无比忠诚,对生活充满着热情,对未来有着的无限希望。他们有些人离别亲人,主动参军,打击敌人。有些人身处后方却用各自的办法努力为抗日事业作出贡献,比如干部群众互帮互助,热情招待负伤的八路军,认真开导落后分子等等。
说到中国的抗日英雄,也许大多数人都会想到像杨靖宇、张自忠那些抗日将帅,或像白求恩、赵一曼那样的传奇人物。但是,像白洋淀里以水生嫂为代表的男女老少,没有人去描述他们,也没有人去记载他们。他们每一个人固然都微不足道,但正是因为有千千万万对革命有着不灭热忱的人们,才使中国多年的抗日战争取得了伟大的胜利。有一句话说得好,“你的名字无人知晓,你的功勋与世长存”。正是千百万这样的普通大众,才使我们的民族历经艰难困苦而依然生生不息。
如今,我们身处和平年代,国家日渐繁荣。作为这个国家的每一分子,我们要对祖国充满热爱,要为祖国的昌盛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白洋淀纪事读后感200字大全篇3
记得小学时在语文书中读过《采蒲台的苇》,只觉得那个时代十分混乱。这个寒假,当我读完整本《白洋淀纪事》,我对《采蒲台的苇》有了不同的感受,对那个时代也有了更多的了解。
白洋淀的苇是最有名的,一眼望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但在采蒲台的苇塘里,苇不只是一种风景,它充满火药的气息和无数英雄的记忆。八路和妇女,虽然素不相识,但凭借着他们保卫祖国的决心,整个苇塘上回响着有力的“没有!没有!”,这声音,是多么掷地有声、刚强不屈!敌人的炮火,曾经摧残芦苇,它们无数次被火烧光,可就是人民的斗争才保持了它们的生存,才有了白洋淀如画一般的风景,才成就了今天繁荣富强的中国!
可能小时候因为不明白时代背景,只觉得场面有些暴力,八路军十分勇敢,却忽视了蕴藏在普通老百姓中的力量,他们虽不是驰骋沙场的战士,但他们正是依靠自己的团结、顽强,帮助八路军渡过难关,打败日寇。
当时的妇女在家也就是织布、烧饭,男人们都外出打工或打仗,水生就是其中的一员,是游击组长,为了不让敌人安上据点,他报名参加了地区队,水生嫂知道,她劝不动水生,只能简短叮嘱几句,但可以看出她的难过与不舍。过了几天,几个妇女聚在一起,嘴上说着不想去看他们,可还是准备了衣服。她们偷偷划着一艘小船到了马庄,可并没有找到他们,于是失望地回去了,其实,更多的是担心,怕他们已经牺牲了。这时,她们看到了一艘大船,是日本人的。她们拼命向荷花淀里摇,最后,努力地一摇,小船窜进了荷花淀。就在她们的耳边响起一排炮。她们害怕进了敌人的老巢,可再仔细一看,是她们的丈夫。等战士们击败敌人后,去打捞着战利品。
一开始的水生嫂是不愿让水生参加游击队的,可经历了这次,她们几个妇女好像不服气似的,于是在那年冬天,她们配合子弟兵,出入在那芦苇的海里。
孙犁从一开始描写的农家妇女的形象,到后面妇女机智掩护,再到最后上战场,所有细节处理到位。荷花淀美轮美奂的意境,既让人见识到了当时妇女们的辛勤劳作,也凸显了女性的纯洁、宁静、深沉、温柔。
读完《白洋淀纪事》,发现里面完全没有什么英雄人物与事迹,只有平凡的农民与村级干部的互助互利,落后分子与积极分子的矛盾,以及游击队员对家乡的思恋……即使在平静的日子也掩盖不住抗日战争时期人民生活的苦难与凄凉,当然还有解放后的奋斗与欢乐。硝烟四起的时候,人人都拿起了武器,人人都成了战士。而就是这些英勇抗战的前辈,赶走了侵略者。如今,岁月流逝,但请记住他们平凡又伟大的事迹!
白洋淀纪事读后感200字大全篇4
《白洋淀纪事》主要反映的是在白洋淀地区,冀中和晋察冀边区人民群众的抗日斗争生活,在当时,老百姓日日夜夜受着日本侵略者的摧残与折磨。
白洋淀这个地方极其不引人注目,白洋淀里的人也是不为人知。但,正是因为有这些普普通通,不为人知的老百姓,才有如今的和平生活!才使中国多年的抗日战争取得胜利!书中,老百姓们对祖国的热爱是最令我震惊的。他们有些人主动参军,为国家尽自己的一份力。有些老百姓不能参战,但是他们仍各自想办法,与敌人斗争!
如今,我们的生活和平了,我们再也不用因吃不饱穿不暖而发愁了。我们现在的生活是怎样来的呢?是老百姓用鲜血用泪水换来的,是老百姓凭着那一颗颗坚定的爱国之心换来的!可是我们现在的生活之中,爱国之人又有多少呢?同学们,想想老百姓用生命换来的和平,我们一定要做个爱国之人!
我们虽然处与和平年代,但是我们时时刻刻都不要忘记祖国,时时刻刻都不要忘记那些老百姓们平凡而伟大的事迹!让我们对祖国充满热爱,为祖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白洋淀纪事读后感200字大全篇5
初读《白洋淀纪事》,我能深切的感受到,作者的文字朴实真诚,讲述的也往往都是真实发生那个时代的故事。这本书就是由一个一个零碎事件编织而成,但它的主题却不变:在残酷的战争中发现真善美。
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个故事,是《香菊的母亲》这篇文章。香菊的母亲,是一个非常热情,积极的斗争骨干。六岁时就被一个大她二十岁的男人娶做妻室,但她的丈夫,却因为受到地主的压迫而变成了傻的人。于是在香菊的母亲还年幼的时候,就得当男当女,买东买西。
但香菊的母亲并不纠结于自己的身世经历。成长的环境恶劣,虽然没有给她一个美好的童年,却很好的磨练了她。她总顽强的奋起斗争,在公审大会上,香菊的母亲勇敢的站出来揭示地主们的丑恶嘴脸,与此同时,即使已经不再是青春的年龄,她依旧努力学习。
从香菊的母亲身上,我看出了一些道理。虽然她小时候经历了种种磨难,但是她挺了过来,并接受革新,抛弃旧思想,同自己的女儿一样认真做功课。而我们现在,也要勇于追求自己的理想,不断进取,改掉坏习惯。所有人都应是如此,把曾经的苦痛都留在过去,不停止奋进。
白洋淀纪事读后感200字大全篇6
白洋五日看回花,馥馥莲芳入梦来。碧波滚滚,淀鸥嬉戏,一簇簇的芦苇挺立在湖面上,像是训练有素的士兵,守护一方安宁。白洋淀水乡的景致当然不止于此,但若不是读了《白洋淀纪事》这本书,我想任谁都不会知道这地方,更不会知晓这里曾经硝烟弥漫。
那时正值抗日战争爆发的特殊时期,白洋淀以及周边地区都饱受日本侵略者的摧残与折磨,人民生活凄苦不堪,但却依然保持着对祖国、对民族的忠诚,对生活充满热情。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山河破碎,硝烟四起,身为国民的一员,又怎能坐视不理?有些人主动离别亲人,加入抗战队伍,有些人则在后方通过自己的办法为抗战事业作出贡献。
“这里到处是苇,人和苇结合的那么紧,人好像寄生在苇里的鸟儿,整天不停地在苇里穿来穿去。”一句话,将白洋淀人民与苇之亲密展露无遗,“如果单纯是苇,如果单纯是好看,那就不成为冀中的名胜。”的确,这片苇地,如果没有它背后的故事,没有那些日夜奋战的抗日英雄们,又怎会显得如此与众不同?水生,原生,芦苇荡中的老头……他们是平凡的,平凡到也许你与他擦肩而过,都不曾忆起;可他们又是伟大的,舍弃小家,保卫大家!
霍去病的“匈奴未灭,无以家还”固然令人敬佩,董存瑞高举炸药包舍身炸碉堡却也可歌可泣,但革命的胜利,却不仅是仰仗于这些英雄的,在他们名垂千古的背后,还有亿万万的人民子弟兵和怀抱极大革命信仰的普通百姓。
你的名字无人知晓,你的功勋与世长存!正是因为有千百万像《白洋淀纪事》中水生嫂一样的普通民众,才使我们的民族历经磨难而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百年前华夏儿女立下报国鸿志,不惧炮火硝烟,砥砺前行;或有人躬身案牍、悉心钻研,为复兴祖国挥洒青春热血。吾辈青年,亦当接过振兴中华民族的重任,以吾辈青年意气,谱祖国大美华章。
白洋淀纪事读后感200字大全篇7
在《白洋淀纪事》中,作者孙犁用清新自然的笔墨,刻画出了一位位英雄的精神。与别的战争作品不同,它没有血性的场面,而是用朴素的语言记录下了这感人的事迹。
孙犁的笔下,有过于自信却聪明勇敢的老头在苇塘;有爱夫心切勇敢与敌人斗争的一群聪慧女人们在芦苇的海里;有个待乡亲如自己的家人,敢于对抗不良风气的妇女秀梅在河滩芦苇丛中命令战士原生去卡枪;干部和全村的男女机智地躲过敌人的搜查,中年男子却永远坚定地躺在了那里……可最令我感动的便是赵老金老人。
赵老金是个爱憎分明的人,平日的他宽心,看得广,有很洒脱、很乐观的看法,可自从敌人来了,他便很是愁眉不展,咬牙切齿。他有个幸福、美满的家庭,热情伶俐的老伴和明理懂事的女儿,唯一不足的就是两个男孩儿全没拉扯大就没了。
老金一家人帮助战士们,却遭到敌人的攻击,二十个战士最后只剩下两个人,大娘整日以泪洗面。很多战士跳下水,被活活冻死,河结冰了,老金砸开河面,打捞着战士们的东西,打捞着一种力量,打捞那些英雄们的灵魂。
整部作品给我们的感觉就像书中所说:“这里的英雄事迹很多,不能一一记述,每一片苇塘,都有英雄的传说。敌人的炮火曾经摧残它们,它们无数次被火烧光,人民的血液保持了它们的清白。”
白洋淀纪事读后感200字大全篇8
《白洋淀纪事》是孙犁的集大成之作。以抗日战争时期冀中平原为背景,以亲切轻柔的笔调表现了战争的残酷、生活的艰难和军民之间的友爱;以丰富多彩的笔触描绘了人们美好的品质和崇高的精神世界。
书中讲到了日军和汉奸对百姓的迫害;讲到了百姓们自发组织起游击队;讲到了人民对八路军的帮助和依赖;讲到了百姓们对改革工作的支持……
此书中有一章,我印象很深,名叫《村歌》,其中有一个人物,名叫双眉。双眉多才多艺,会干农活,能当领导,而且还参加了剧团,唱得一嗓子好戏,还能编写剧本。至于她的性格呢,有缺点——好胜。
领导人时总爱给人下死命令,不服从她就生气,弄得大家都很怕她,怨声四起。再加上她好说笑,好打闹,好打扮,闲话就来了。她又没有民心,就变成了人们口中的“流氓”“破鞋”,村里整组时就决定把她撤了,不让她参加生产组了。幸好老邴来了,他帮助双眉回到了生产组。
双眉被编到了一个“落后组”里,领导一群落后点的妇女。大家都觉得这个组弄不了多久,双眉却不服气,还要挑战全村认为最棒的李三互助组。很快,双眉的组组织起来了,刚开始发生了不愉快,但双眉记着老邴对她说的,要改掉强迫命令的习惯,积极地去开导、动员大家。渐渐地,这个小组团结起来,厉害起来,人们对双眉也大有改观了。文章结尾,伤员们想看戏,有人问:“谁来演啊?”立刻就有人说:“双眉呗!”可见双眉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是越来越重了,我也很为她感到开心。
我之所以喜欢双眉,是因为她不服输的心态感动到了我,面对人们的谣言,她选择用事实来证明自己,也会改正身上的错误。试问这样一个聪慧能干又知错能改的姑娘,谁不喜爱呢?
其实不只是双眉,书中许多妇女都是这样的。她们聪明能干,丈夫参军后担起了家中的重任,照顾老人,抚养孩子,还要做地里的农活;她们识得大体,家里人参军不反对,只是在心底默默挂念,支持共产党的改革政策,斗地主,上冬学;她们善良朴素,八路军来了总是好吃好喝好住地招待着,即使自己在啃硬馍馍,伤员来了也是细致入微地照护着,让人感到心底一暖。
这些农村的妇女们是十分平凡的,也许过了三代,人们就会忘记了她们的名字。但平凡并不能阻止她们为抗日事业,为国家的未来做出奉献。政治书上说:“当人们为生活而努力,面对生活的艰难考验不放弃、不懈怠,为家庭的美好和社会的和谐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时,就是在书写自己的生命价值。”我们也要学习这些平凡而又伟大的妇女,学习她们朴素的作风;学习她们逆境中求生的坚韧意志;学习她们为他人着想的奉献精神,成为一个不平凡的人!
白洋淀纪事读后感200字大全篇9
在冀中平原上,有一个小村庄,叫白洋淀,那里的芦花做席子格外的好。就在这一个不起眼的小村庄,抗日的烽火正悄悄蔓延。
读完《白洋淀纪事》,发现里面完全没有什么英雄人物与事迹,只有平凡的农民与村级干部的互助互利,落后分子与积极分子的矛盾,以及游击队员对家乡的思恋……平静的日子却掩盖不住人民解放前生活的苦难与凄凉,以及解放后艰辛与欢乐。
董存瑞炸碉堡固然可歌可泣,黄继光堵枪眼也的确让人感动;狼牙山五壮士的奉献自我更让人深受震撼。可是,革命的胜利,绝不是单单建立在这些英雄身上的,而是建立在数百万人民子弟兵身上的,是建立在艰苦奋斗,对革命有着不灭的热忱的游击队员身上的.,更是建立在成千上万的因帮助解放军而受苦受难却依旧热爱共产党的人民身上的。如果说英雄们是一盏光芒四射的明灯,驱散了四周的阴霾;那么觉悟了的人民群众就是缓缓升起的朝阳,更是让黑暗无所循形。他们固然微不足道,思想也未必那么进步,但千千万万的群众,就能对革命产生深远的影响。共产党就是意识到这一点,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国民党就是忽视了这一点,最后才被消灭得一干二净。
而《白洋淀纪事》,就是讲述千千万万小人物事迹的一本书。这里,有人民热切招待负伤的八路军时的嘘寒问暖,也有游击队员冲锋时嘹亮的军号;有人民被地主土豪欺压时的哀号,也有胜利时快乐的欢呼;也有面对落后分子的认真开导。没有人描述他们,也没有人想到要去记载他们,他们过着平凡的生活,怡然自乐。但是,一到山河破碎,硝烟四起的时候,人人都拿起了武器,人人都成了战士。就是这些英勇抗战的前辈,还了我们一个完整的祖国。
革命也走过弯路,根据地也被扫平过,但是在幕后的人民却从不会放弃对美好未来的希望。台上演员的表演如此精彩,是因为幕后众多的群众支撑这帷幕;我们记住了演员的名字,难道就该忘记群众的艰辛吗?
如今,百岁老人们都挡不住时间的流逝。但是,请不要让他们平凡又伟大的事迹,胆怯又英勇的精神,随着时间一同逝去!请记住他们,这些给了我们新生活的伟大的老前辈!
白洋淀纪事读后感200字大全篇10
白洋淀主要反映的是在白洋淀地区,冀中和晋察冀边区广大人民群众的抗日斗争生活,其中有着不少百姓英雄的伟大故事。
文章主要有很多个小故事构成的,在作品中,作者成功地塑造了以水生嫂为代表的农村妇女的群像。这些妇女勤劳、朴实、善良,识大体、顾大局,是在特定的战争年代成长起来的一代新人。水生嫂是作者描写中最多的妇女典型。她勤劳、能干,编苇席,一会儿“就编成了一大片”;她贤慧、温柔,敬重老人,疼爱孩子,体贴丈夫,在她身上有着我国劳动妇女的传统美德。水生嫂虽然爱丈夫、爱家庭,眼光却不狭隘,她能识大体、顾大局,懂得如何处理爱国与爱家的关系。当她知道丈夫报名参了军,虽然也心疼丈夫,依恋不舍,但她还是很快欣然同意,并为丈夫准备好了行装。
白洋淀的妇女不仅是勤劳、能干、识大体的,也是多情的、乐观的、坚强的。男人们参军才走几天,水生嫂和几个妇女便找借口去探望他们,她们对自己的丈夫有着深切的爱。她们又是乐观的,在没有见到自己的亲人时,她们虽然最初“有点失望,也有些伤心”,但她们“永远朝着愉快的事情想”,“不久,她们就又说笑起来了”。这些情感丰富,爱说爱笑的女人们在遇到敌船时,虽然也心跳,但却不胆怯,不手软,她们机智地将船往荷花淀里摇,并下定决心,“假如敌人追上了”,决不投降,“就跳到水里去死”,表现出了坚定沉着和视死如归的精神。回村后,这些经受了战争洗礼的妇女们的精神被很好的磨练,她们很快也学会了射击,拿起了枪组成了一支自己的队伍,“冬天,打冰夹鱼的时候,她们一个个登在流星一样的冰船上,来回警戒。敌人围剿那百顷大苇塘的时候,她们配合子弟兵作战,出入在那芦苇的海里”。
水生嫂等妇女们的经历,表现出了冀中人民在民族自卫战争中的巨大变化。作者通过塑造以水生嫂为代表的妇女群像,歌颂了冀中地区抗日军民在党的领导下英勇抗战的革命斗志以及爱国主义精神。
读完了这本书后,我体会到了过去民族抗日的艰辛和现在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我们应当记住这种精神,将它转化为现在学习的动力。
《白洋淀纪事读后感200字模板10篇》
白洋淀,一个极其不引人注目的小地方,小到在读这本书以前根本不明白这个地方。同样的,白洋淀里的人们也是不为人知的,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白洋淀纪事读后感供大家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白洋淀纪事读后感200字模板篇1
读到《白洋淀纪事》,有一个给我印象很深的词,就是“汉奸”。
汉奸是中国人,却背叛了自己的祖国,投靠了日本侵略者。虽然书中少有描写汉奸的故事,但是却让汉奸与那些誓死保卫国家的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每篇文章都有一两句话写的是汉奸,可是以汉奸为线索的贯穿全文,只有《新安游记》。那里面的汉奸是一个多么自私自利,昏庸无能,胆小懦弱的人啊!整天与日本人混在一起,胡吃海塞,胡作非为。他投靠日本侵略者,把共产党的信息透露给日本侵略者,就是因为他的自私和懦弱!
要做到不怕牺牲,你必须有理想有信念,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看得比自己更重要!而那些汉奸,只想着自己。他们不仅怕死,也好吃懒做。他们妄想日本人能够保护他们;他们妄想靠他们的投敌叛变,能够不劳而获。殊不知,中国人民是强大的,而且不屈不挠。中国人民不会被侵略者所奴役,并且终归会战胜侵略者。这些汉奸也终归受到应有的惩罚!
在悠远的白洋淀中,泼洒了正义与背叛的血水。一滴滴血水仿佛变成了一朵朵花,映红了芦苇荡。经历了战争的人们,依靠他们的理想与信念,以及坚强的意志,终于成为了最终的胜利者。《白洋淀纪事》正是正义与背叛,英勇与懦弱,无私与自利的真实写照。
白洋淀纪事读后感200字模板篇2
在《白洋淀纪事》中,作者孙犁用清新自然的笔墨,刻画出了一位位英雄的精神。与别的战争作品不同,它没有血性的场面,而是用朴素的语言记录下了这感人的事迹。
孙犁的笔下,有过于自信却聪明勇敢的老头在苇塘;有爱夫心切勇敢与敌人斗争的一群聪慧女人们在芦苇的海里;有个待乡亲如自己的家人,敢于对抗不良风气的妇女秀梅在河滩芦苇丛中命令战士原生去卡枪;干部和全村的男女机智地躲过敌人的搜查,中年男子却永远坚定地躺在了那里……可最令我感动的便是赵老金老人。
赵老金是个爱憎分明的人,平日的他宽心,看得广,有很洒脱、很乐观的看法,可自从敌人来了,他便很是愁眉不展,咬牙切齿。他有个幸福、美满的家庭,热情伶俐的老伴和明理懂事的女儿,唯一不足的就是两个男孩儿全没拉扯大就没了。
老金一家人帮助战士们,却遭到敌人的攻击,二十个战士最后只剩下两个人,大娘整日以泪洗面。很多战士跳下水,被活活冻死,河结冰了,老金砸开河面,打捞着战士们的东西,打捞着一种力量,打捞那些英雄们的灵魂。
整部作品给我们的感觉就像书中所说:“这里的英雄事迹很多,不能一一记述,每一片苇塘,都有英雄的传说。敌人的炮火曾经摧残它们,它们无数次被火烧光,人民的血液保持了它们的清白。”
白洋淀纪事读后感200字模板篇3
《白洋淀纪事》这本书让我深切地感受到了白洋淀人民的在抗日战争时期表现出来的抗争精神与保家卫国的勇气与决心。
这本书主要讲了抗战时期日军进攻白洋淀,村民们奋起反抗,青年人积极参军抗战,妇女们努力做好坚实后盾。其中我最印象最深的文章就是《荷花淀》。本文讲述了游击小组要外出打仗,小组成员派水生为代表去和家人们说,水生嫂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几位妇女为前线的亲人送衣送粮,却在途中遇上了鬼子,她们灵机一动,急中生智把小船快速开进了游击队埋伏的荷花淀,游击队员用手榴弹把敌人的船击沉,整个过程惊心动魄。
作者用朴素淡雅的笔调描绘出一个个令人敬佩的人物,描绘出冀中人民的反抗精神。从水生嫂毫不犹豫地答应水生,在后方一边照顾小孩和老人,一边积极地投入生产,担起“千斤的担子”,表现出她勇敢无畏、独立、坚强的性格,以及作为一名普通群众对抗战的支持和付出。这正是白洋淀里众多青年妇女的代表,她们在后方积极生产,支持抗战。而水生舍去儿女情长在前线抗战,是众多战士们的代表,他们为了人民的幸福,义无反顾地走向战场,体现出人民捍卫家乡的勇气以及对安宁生活的向往与期待。
我们作为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人,一定要明白我们的生活是前辈们用鲜血换来的,我们要珍惜那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我们要尊重那些为我们的幸福生活付出生命的人,比如《白洋淀纪事》里的水生,对他们怀有敬意。我们在尊重他们的同时,还要好好学习,长大后为国家作贡献,完成英雄们的愿望,让国家更加强大,不受任何国家的欺负。
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让我知道了冀中人民那捍卫家乡的勇气与决心,让我知道了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用实际行动来表达对英雄的尊重。
白洋淀纪事读后感200字模板篇4
这个暑假,我读完整本《白洋淀纪事》,让我对那个时代也有了更多的了解和感悟。
小时候因为不明白时代背景,只记得八路军战士的勇敢与敌人战斗,却忽视了蕴藏在普通老百姓中的力量,他们虽不是驰骋沙场的战士,但他们正是依靠自己的团结、顽强,帮助八路军渡过难关,打败日寇。
当时的妇女在家也就是织布、烧饭,男人们都外出打工或打仗,水生就是其中的一员,是游击组长,为了不让敌人安上据点,他报名参加了地区队,水生嫂知道,她劝不动水生,只能简短叮嘱几句,但可以看出她的难过与不舍。过了几天,几个妇女聚在一起,嘴上说着不想去看他们,可还是准备了衣服。她们偷偷划着一艘小船到了马庄,可并没有找到他们,于是失望地回去了,其实,更多的是担心,怕他们已经牺牲了。这时,她们看到了一艘大船,是日本人的。她们拼命向荷花淀里摇,最后,努力地一摇,小船窜进了荷花淀。就在她们的耳边响起一排炮。她们害怕进了敌人的老巢,可再仔细一看,是她们的丈夫。等战士们击败敌人后,去打捞着战利品。
巾帼英雄们配合子弟兵,出入在那芦苇荡。从水生嫂到孙犁,他们都是农家妇女的形象,到后面妇女机智掩护,再到最后上战场,所有细节处理到位。荷花淀美轮美奂的意境,既让人见识到了当时妇女们的辛勤劳作,也凸显了女性的纯洁、宁静、深沉、温柔。
读完《白洋淀纪事》,发现里面并没有什么英雄人物与事迹,只有平凡的农民与村级干部的互助互利,落后分子与积极分子的矛盾,以及游击队员对家乡的思恋……硝烟四起的时候,人人都拿起了武器,人人都成了战士,正是他们赶走了侵略者。
如今,岁月流逝,但请记住他们平凡又伟大的事迹!
白洋淀纪事读后感200字模板篇5
第一次见到这样与众不同的著作,一下子就知道那些名流作家为何把孙犁捧得如此之高了,确实,这本书带给了我不同的感受,作者的笔墨都用在刻画人物和记录琐事上了,很少有过描写残酷战乱的场面,在那样的年代,孙犁果真非常乐观。
翻开书,好像走进了一个个细微励志的故事里,虽是在抗日战争时期,但真的看不见杀生抢掠的画面,抗日精神就是从作者笔下那一个个丰富鲜明的人物形象中体现出来的。走进《老胡的事》,你会被梅的秀丽所吸引,走进《荷花淀》,水生嫂对丈夫的支持和妇女们勇敢值得钦佩,走进《芦花荡》,老头子的好强能干,机智自信令人震惊;走进《藏》,你会了解浅花有多能干,走进《光荣》,你会认识到秀梅的体贴、细心,走进《村歌》,双眉的正义、志气,好胜蛮横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看吧,从这些农村妇女的身上就流露出许可多贵的品质,而作者也正是抓住了这些来写事,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
整部书中,作者用很多笔墨描写冀中人民,尤其是劳动妇女,她们为了让在外边抗日的丈夫安心抗战,打击日本侵略军和蒋介石军队,一力承担了繁重的劳动,并照顾家里的孩子和老人,实则不易。那些处在战争背景下的人们,虽然深受战争的威胁,但是他们的心灵世界却充满了美的存在,这些美好的人物,和白洋淀美丽的景象一起为我们造就了一幅幅白洋淀画图。他们看起来貌不惊人,普普通通,可最后却成为了一个个了不起的英雄,给人以挥之不去的记忆。
这本著作让我震惊,也十分感动,受益匪浅。妇女们都能拿起枪来战斗,那我们就更应该努力学习,同样成为祖国的光荣!
白洋淀纪事读后感200字模板篇6
今天,我读了一篇文章,叫《高贵的施舍》。
这篇文章主要写了:在一天,有一个乞丐到“我”家来,母亲让他去搬砖。同时让他们懂得了一个人生活道理。告诉我们,无论乞丐还是普通人,都有活着的意义和价值,乞丐也不是只能搬砖,还可以做许多的事,人穷智不穷,将来他一塞上会干出一番大事业来的,乞丐之后变成了一个老板,让母亲和我到那儿去住,母亲拒绝了。
文中的母亲很善良,也很有智慧,我非常敬佩。他用亲身行动,让乞丐明白了一个道理,成了一个真正伟大的老板。
这让我想到了许多生活中乞丐的事,在一个美食节上我看到了一个乞丐,他衣着整齐,背着一个大皮包,他拿着一个破碗,在川流不息的人群中行走,碰了碰别人的手臂,有人视而不见,有人厌严地下走开了。这个人真令人憎恨,只想不劳而获,好好的一身好骨子,还白白地浪费,还不好给那些不自悲、顽强的残疾人用呢。还有一次,我正在草坪上慢跑,看到了一只手断了的人,他用仅有的一只手拿着铲子来种树,这种不自暴自弃自悲,还活出了一个人的尊严。
连一个残疾人都在付出自己的仅有能力,为人民服务,而那个身体健全的人,又有何脸面在这里面要钱?而想想我们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连残疾人都这样努力,更何况我们呢?
白洋淀纪事读后感200字模板篇7
老师要求我们在这一周内读完《白洋淀纪事》,为了多了解一下这本书,我特意在网上搜了一下这本书的背景:在这一本书里,全部都是发生在抗日战争年代的小故事。
‘’在冀中平原上,有一个叫白洋淀的不起眼的小村庄,那里的芦花做席子格外的好。就在这么个小村庄里,抗日的烽火正在悄悄蔓延……”
里面并没有什么伟大的,轰轰烈烈的英雄人物与事迹,只有平平凡凡的农民抗日的强烈意志,普通人民互助互利的平淡生活以及游击队员对家乡的思恋……平静的日子却掩盖不住人民解放前生活的苦难与凄凉,以及解放后的艰辛与快乐。
说到中国的抗日英雄,也许大多数人都会想到像杨靖宇、张自忠那些抗日将帅,或像白求恩、赵一曼那样的传奇人物。但是,像白洋淀里以水生嫂为代表的男女老少,没有人去描述他们,也没有人去记载他们。他们每一个人固然都微不足道,但正是因为有千千万万对胜利有着不灭热忱的人们,才使中国多年的抗日战争取得了伟大的胜利。有一句话说得好,“你的名字无人知晓,你的功勋与世长存”。正是千百万这样的普通大众,才使我们的民族历经艰难困苦而依然生生不息。
从香菊的母亲身上,我看出了一些道理。虽然她小时候经历了种种磨难,但是她挺了过来,并接受革新,抛弃旧思想,同自己的女儿一样认真做功课。而我们现在,也要勇于追求自己的理想,不断进取,改掉坏习惯。所有人都应是如此,把曾经的苦痛都留在过去,不停止奋进。
在最后,我想说:我们虽然处于和平年代,但是我们要对祖国充满热爱,要在背后默默无闻的为祖国做出自己应该的贡献。
白洋淀纪事读后感200字模板篇8
在遥远的白洋淀,有一个普通的小村庄。但就在这个小村庄里,却涌出一大群英勇的、勤劳的、爱国的、顽强的老百姓和人民子弟兵。他们一边兢兢业业地劳动,一边期待着抗战胜利……
《白洋淀纪事》是作家孙犁的成名之作。它讲述了抗日时期的白洋淀人民英勇抗日、并与当地地主等恶势力进行斗争的故事,描写了战争年代老百姓们对幸福和安宁的向往和追求。孙犁先生收录了从1939年到1950年自己创作的短篇小说和散文,组成了这篇闻名中外的《白洋淀纪事》。
我最喜欢《白洋淀纪事》中的《家庭》这一篇。《家庭》主要讲了作者搬进赵家后,描绘出赵家的家庭风气:一家人和谐美满,辛勤劳动。他们一家七口人全是党员,既是革命家庭,又是志愿军家属,真是令人打心眼里尊敬他们。
赵家人每天都学习知识,准时开会,关心国家大事,而这只是白洋淀许多家庭的代表。中国有无数个这样的老百姓,有无数个这样的家庭,有无数个这样的乡村!有这样的后盾支撑中国解放军和八路军,中国有什么不战胜日本的理由呢?演员们之所以在荧幕上如此光彩照人,是因为有制片人、编剧和后台人员等在背后工作,而中国解放军和八路军正是应为有了在背后默默付出,期盼胜利的老百姓们的支持和牺牲,才会势如破竹般的进军,最终取得全中国的解放。电影制片人、编剧和后台人员需要被记住,以前的中国老百姓们更要被铭记,更要留名千古、流芳百世!
看完了《白洋淀纪事》,我深深地为中国老百姓感到自豪和骄傲。他们勤劳、聪明、善良、淳朴,他们是中国老百姓的典型代表,是军队信念的根源,他们身上的品质值得我们永远学习!
白洋淀纪事读后感200字模板篇9
一次见到这样与众不一样的著作,一下子就明白那些名流作家为何把孙犁捧得如此之高了,确实,这本书带给了我不一样的感受,作者的笔墨都用在刻画人物和记录琐事上了,很少有过描述残酷战乱的场面,在那样的年代,孙犁果真十分乐观。
翻开书,好像走进了一个个细微励志的故事里,虽是在抗日战争时期,但真的看不见杀生抢掠的画面,抗日精神就是从作者笔下那一个个丰富鲜明的人物形象中体现出来的。走进《老胡的事》,你会被梅的秀丽所吸引,走进《荷花淀》,水生嫂对丈夫的支持和妇女们勇敢值得钦佩,走进《芦花荡》,老头子的好强能干,机智自信令人震惊;走进《藏》,你会了解浅花有多能干,走进《光荣》,你会认识到秀梅的体贴、细心,走进《村歌》,双眉的正义、志气,好胜蛮横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看吧,从这些农村妇女的身上就流露出许可多贵的品质,而作者也正是抓住了这些来写事,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
整部书中,作者用很多笔墨描述冀中人民,尤其是劳动妇女,她们为了让在外边抗日的丈夫安心抗战,打击日本侵略军和蒋介石军队,一力承担了繁重的劳动,并照顾家里的孩子和老人,实则不易。那些处在战争背景下的人们,虽然深受战争的威胁,可是他们的心灵世界却充满了美的存在,这些完美的人物,和白洋淀美丽的景象一齐为我们造就了一幅幅白洋淀画图。他们看起来貌不惊人,普普通通,可最终却成为了一个个了不起的英雄,给人以挥之不去的记忆。
这本著作让我震惊,也十分感动,受益匪浅。妇女们都能拿起枪来战斗,那我们就更应当努力学习,同样成为祖国的光荣!
白洋淀纪事读后感200字模板篇10
恍惚间,读完了最终一章,才惊醒,这么快就读完了吗?全书那么多的故事,看似杂乱无章,实际上有连续性。从开始抗日,人民进取反抗,青壮年上战场,老弱病残幼在家拼尽全力保护战士们,再到土改等等,人民开始识字,有了文化,精神层次也提高了。
那么多故事,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小胜儿》。小金子是杨主任的警卫员,时年19岁。那次,他出发去打仗,走之前,面上带笑,雄赳赳、气昂昂的走在队伍前面,浑身散发着青春活力。而几天后,一切都变了。上战场的同志们都死的死,伤的伤,连热情的杨主任都战死沙场!小金子负了伤,在家休养。多可怜的孩子啊,青春年少,本该是享乐,社交,与朋友一齐浪,自由勇敢追梦的年纪,却目睹了无情的战争。明明前几天还一齐骑着高头大马,明明前一刻还并肩作战,“轰”的一声,那么鲜活的生命就消失了,只剩下破碎的血肉在空中飞射,漫天泥土飘下,被血染红。
一个孩子,为什么要应对这么残酷的事实
这就是战争,无比残酷,无比血腥,冷漠无情得令人胆寒。为了不让更多年轻的生命遭受摧残;不用为国负伤却只能躺在暗无天日的泥洞里;不必每晚担惊受怕睡不着觉,被噩梦侵袭;英勇的战士们拼命御敌,倒下也咬掉敌人一块肉,杀出一条血路,一条血腥却拯救所有人的路。
年轻的孩子啊,振作起来,撑过这一次,你就是一个真正的战士了。
《白洋淀纪事读后感500字》
在遥远的白洋淀,有一个普通的小村庄。但就在这个小村庄里,却涌出一大群英勇的、勤劳的、爱国的、顽强的老百姓和人民子弟兵。他们一边兢兢业业地劳动,一边期待着抗战胜利……
《白洋淀纪事》是作家孙犁的成名之作。它讲述了抗日时期的白洋淀人民英勇抗日、并与当地地主等恶势力进行斗争的故事,描写了战争年代老百姓们对幸福和安宁的向往和追求。孙犁先生收录了从1939年到1950年自己创作的短篇小说和散文,组成了这篇闻名中外的《白洋淀纪事》。
我最喜欢《白洋淀纪事》中的《家庭》这一篇。《家庭》主要讲了作者搬进赵家后,描绘出赵家的家庭风气:一家人和谐美满,辛勤劳动。他们一家七口人全是党员,既是革命家庭,又是志愿军家属,真是令人打心眼里尊敬他们。
赵家人每天都学习知识,准时开会,关心国家大事,而这只是白洋淀许多家庭的代表。中国有无数个这样的老百姓,有无数个这样的家庭,有无数个这样的乡村!有这样的后盾支撑中国解放军和八路军,中国有什么不战胜日本的理由呢?演员们之所以在荧幕上如此光彩照人,是因为有制片人、编剧和后台人员等在背后工作,而中国解放军和八路军正是应为有了在背后默默付出,期盼胜利的老百姓们的支持和牺牲,才会势如破竹般的进军,最终取得全中国的解放。电影制片人、编剧和后台人员需要被记住,以前的中国老百姓们更要被铭记,更要留名千古、流芳百世!
看完了《白洋淀纪事》,我深深地为中国老百姓感到自豪和骄傲。他们勤劳、聪明、善良、淳朴,他们是中国老百姓的典型代表,是军队信念的根源,他们身上的品质值得我们永远学习!
《白洋淀纪事读后感500字》
在遥远的白洋淀,有一个普通的小村庄。但就在这个小村庄里,却涌出一大群英勇的、勤劳的、爱国的、顽强的老百姓和人民子弟兵。他们一边兢兢业业地劳动,一边期待着抗战胜利……
《白洋淀纪事》是作家孙犁的成名之作。它讲述了抗日时期的白洋淀人民英勇抗日、并与当地地主等恶势力进行斗争的故事,描写了战争年代老百姓们对幸福和安宁的向往和追求。孙犁先生收录了从1939年到1950年自己创作的短篇小说和散文,组成了这篇闻名中外的《白洋淀纪事》。
我最喜欢《白洋淀纪事》中的《家庭》这一篇。《家庭》主要讲了作者搬进赵家后,描绘出赵家的家庭风气:一家人和谐美满,辛勤劳动。他们一家七口人全是党员,既是革命家庭,又是志愿军家属,真是令人打心眼里尊敬他们。
赵家人每天都学习知识,准时开会,关心国家大事,而这只是白洋淀许多家庭的代表。中国有无数个这样的老百姓,有无数个这样的家庭,有无数个这样的乡村!有这样的后盾支撑中国解放军和八路军,中国有什么不战胜日本的理由呢?演员们之所以在荧幕上如此光彩照人,是因为有制片人、编剧和后台人员等在背后工作,而中国解放军和八路军正是应为有了在背后默默付出,期盼胜利的老百姓们的支持和牺牲,才会势如破竹般的进军,最终取得全中国的解放。电影制片人、编剧和后台人员需要被记住,以前的中国老百姓们更要被铭记,更要留名千古、流芳百世!
看完了《白洋淀纪事》,我深深地为中国老百姓感到自豪和骄傲。他们勤劳、聪明、善良、淳朴,他们是中国老百姓的典型代表,是军队信念的根源,他们身上的品质值得我们永远学习!
《果园纪事》
在我老家后山,有一座果园。
踏着秋叶铺成的小路,跨过山下一条搭石为桥的小溪,翻过一个陡坡,一片椭园形、郁郁葱葱的果园便展现在眼前。
果园分为三个区域,最前面的是葡萄园,高高的葡萄架上,爬满了青藤和绿叶。藤叶下面,悬挂着一串一串或青或紫的葡萄。那些葡萄像一道道珠帘,为果园镶了一道绿紫相间的花边。
我伸手摘下一串紫葡萄,晶莹剔透,像珍珠、像玛瑙。吸气一闻,一股香甜味扑鼻而来,馋得我口水直流。轻轻剥去外皮,露出那紫红色的果肉,轻轻塞进嘴里,用牙一咬,糯糯的果肉和甜甜的果汗流入胃肠,沁人心脾。哇,那感觉直爽啊!
我们这儿的葡萄,一是作为新鲜水果供人们品尝;二是可以榨成葡萄汁,酿成葡萄酒饮用;三是晾过以后作为葡萄干出售。
穿过葡萄园,就来了柿子园。每棵树高的2-3米。一个个红红的柿子藏在绿叶丛中,风吹枝叶,柿子一闪一闪,像一个个小灯笼在枝头上晃悠,矮树,踮脚采;高枝,爬树摘。一筐筐柿子在秋日明媚的阳光下,似乎羞红了脸。
柿子外面有一层薄薄的“红衣”,撕开红衣,里面的柿肉颜色更浓一些。青的则会麻嘴,只有那些熟透的柿子才香甜可口。家人告诉我一句俗语:“吃柿子拣软的捏。”硬的生,软的熟,这是经验之谈。
葡萄园、柿子园的后面便是梨树园,横生斜长的枝丫上挂满了金黄的大梨子,阳光照在上面,像一个个金元宝。葡萄是椭圆形,柿子是扁圆形,而梨子则上小下大,像一个小葫芦。梨子皮不能剥,只能削。削去那些带着麻点的青皮,便露出里面白生生的梨肉。一口咬下去,又酥又脆又甜,特别解渴。梨子有润肺功能,用梨子炖冰糖水,有非常好的止咳效果。
秋天的果园,色彩缤纷,芳香四溢,充满了欢歌笑语。
秋天的果园,也是孩子们的乐园。
《军训纪事》
军训纪事
尚未离别,已依恋难舍了。
手,微微颤抖地挥动着。霎时,脉膊一阵激跳,面颊涌上灼人的潮热。激动、惶惑、泪滴、变调的喉音,迟缓的步履,整个儿融在那深深的最后的一瞥之中—当我走近归途的列车时,蓦然回首,情深意挚地凝视着一切。那长长的一瞥。已将过去的一切摄进了我整个青少年时代。
一星期军训的酸、甜、苦、辣顿时涌上了心头……
艰苦的科目训练
一天近乎7个小时的科目训练折腾得我们有气无力。
几十分钟的军姿,要求一动不动地站在原地,双腿绷直、两臂夹紧、两肩后张、挺胸收腹、下濒微收、目视前方……不一会工夫,汗水直流。全身酸疼,同学们还是咬着牙关。坚持到底。
军姿过后,在连长的带领下,来到射击场练习正步走。天热得出奇,火辣辣的太阳像一个炫目的大圆盘,发出白亮的强光,伴随着同学们铿锵有力的“一、二、三”组成一幅活力盎然的酷夏图。踏步过后,被卷起的黄土飞扬飘舞,我们便成了一台台廉价的“吸尘器”。可是同学们目光坚定,俨然一个个威严的“小兵”。
终生难忘的夜行军
晚上7点,随着一阵紧急集合的哨声,安静的寝室顿时沸腾起来,同学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穿好军服,戴上军帽,背起水壶飞奔到集合地点。我们将要完成艰苦的任务—夜行军。一向在温暖“极棍”中长大的我,真想打退堂鼓。但“军命不可违”,只得跟随大部队绕着蜿蜒小道,一路小跑。小道两旁长满了没膝的杂草,还隐约传来虫子的怪叫,地上又尖又硬的石头格得脚板疼痛难忍。途中,陆续有同学因体力不支而落伍。此时的我,两脚发软,心脏急速地狂跳,鼻子和口一道呼吸,汗水如涓涓细流渗透全身。整个人已失去了自控,漫无目的地跑完了8公里的艰难历程。回到军营才发现脚上已长了几个大血泡……我敢说,八辈子也不可能从我心头抹掉这次夜行军,真的,一定是这样……
《棉田纪事》
今天早上,我跟妈妈到地里去灭虫卵.她指着一株棉苗上的虫卵说:“瞧,这就是棉铃虫卵。”
“啊,就针尖大小一点点吗?比帆子还小呢。”
“是啊,别看它小,危害可大啦!如果现在不把它消灭掉,几天后孵化出来,一条幼虫一天就能把这株上所有棉铃咬光……”接着,妈妈告诉我,“这卵就产生在棉苗顶尖和嫩叶的表面上。一株棉苗,一次最少有一两粒,最多十几粒。”
“每株棉苗上都有吗?”
“不一定,这就得我们认真检查啦。卵是白色的,容易发现。如果变成幼虫,和棉苗一样是绿色的,就不容易发现了。”
“这卵怎么消灭呢?"
“你瞧—”妈妈给我做了个示范动作,只见她把大拇指和食指伸在有虫卵的叶片上,其余手指都伸在叶片下,然后,大拇指和食指轻轻靠拢,使劲把虫卵挤破。
“妈妈,用手灭卵太慢了,不会用药喷杀吗?”
“可以,昨天已经喷过药了,可是今天又产下了一些,所以,我想一方面喷药,一方面捕捉,效果会好些—你会捉了吗?试试看。”
“会捉! "我学着妈妈的样子干了起来……
今天,我懂得了灭虫卵的方法和意义。我和妈妈一人捉一株,弓着腰,瞪着眼,轻手轻脚地前进,一株一株地检查着......
【作文点评】本篇日记写的是劳动的场面,由于小作者细致的描画,使于文章平添几分劳动带来的欢乐色彩,给读者留下了具体而深刻的印象。小作者写灭虫的过程,将原来难以描写的农业技术知识融在对话中,又努力让对话过程不脱离当时的场面,且符合人物身份,使得整则日记在篇幅土显得紧凑,在形式上也较新颖,这些是值得小读者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