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徐志摩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1-22 04:31:22
《徐志摩偶然观后感》
徐志摩偶然观后感(三篇)
篇一 : 解读徐志摩的《偶然》
[摘 要] 徐志摩短暂的一生令后人十分惋惜,他追求完美爱情的意念令后人心醉神迷,他独特的诗歌魅力让后人津津乐道。其中徐志摩的诗歌《偶然》是他众多诗歌中不多见形式完美、哲理深刻的作品。《偶然》是一首情诗,但是这首诗的意境又超越了它本身,因此也可以看作是诗人人生路上的感叹曲。从诗歌的文本、结构、情感和意象分析,都可以感受到这首诗内涵丰富、意象精美、韵味隽永,表现了作者对唯美的追求。
[关键词] 徐志摩;偶然;张力结构;人生感叹
一、引言
徐志摩作为我国新月派代表诗人,“爱”、“自由”和“美”成为了他诗歌永恒的主题。美国和英国的留学经历,让他的诗歌受到了西方浪漫主义诗歌的影响,擅长赞美大自然、歌颂爱情,其代表作有《沙扬娜拉》、《再别康桥》、《雪花的快乐》等,很多作品都被初、高中语文教材所选用。徐志摩的诗歌与他的爱情生活永远都无法分开,他对完美爱情的追求,导致他一生与三位女性爱恨纠葛,特别是和林徽因的感情更是曲折微妙。《偶然》一诗是徐志摩写于20世纪20年代,1926年5月27日在《晨报诗镌》上发表。这首诗短短的两节结构巧妙、语言自然、意象精微,是徐志摩诗歌创造道路上里程碑式的作品。
二、张力结构在诗歌中的体现
诗歌只有短短的十句: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讶异,
更无须欢喜――
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记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在徐志摩大量的经典名作中,很多人偏爱《偶然》,它表现了诗人对生命和生活的感悟,给读者留下了充分的想象空间。这首诗歌的奥妙在于内部充满使人不能察觉的“张力结构”,主要表现在语言、结构、情感、意象等方面,表现出了诗人始终追求唯美的目标。徐志摩短暂一生无数的偶然和无奈,却始终没有改变诗人对爱、对自由和对美的追求,并把瞬间的感悟和体验凝聚在了这永不褪色的诗篇里。
1、结构完美
《偶然》是一首音韵起伏、节奏感强、画面具有流动感的结构完美的诗歌,强烈的[www.t262.com]动态格律对立统一,张力动态平衡,构成了新和谐的凝固效果,充分表现了徐志摩诗歌特有的美感。徐志摩的学生卞之琳说:“《偶然》这首诗在徐志摩老师诗中是在形式上最完美的一首”。在对徐志摩诗歌的演绎时,主要通过抑扬顿挫的节奏和变化的音韵来表现出诗行的参差不齐,类似起伏的音乐,富有流动美,体现着“一唱三叹”的回环感。《偶然》这首诗歌采用的是三行韵,音韵委婉,浅唱低吟;奔放高昂,激情无限。这两种截然不同的音韵交替起伏,抑扬顿挫,使诗行整饬有变,富有强烈的节奏感,充分的展现了《偶然》一诗的音乐美和节奏美。
2、意象精美
意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是诗人的主观感受。徐志摩诗歌中的意象选取得奇巧而又贴切,每一个意象都展示了诗人了情感渗透和精神品质。有的研究学者认为,《偶然》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看的很淡,飘忽无迹;把火热的生命力都化作轻烟。这种看法其实只是停留在了表面,《偶然》是深层信息其实传达了一种飘逸、轻淡的人生失落感,是诗人灵魂瞬间弹出的心音。在诗歌短短的两节中,徐志摩用单纯的意境,点化了一个朦胧、小巧、晶莹的世界。这些意蕴充分体现了诗人淡淡的伤感情怀、甜蜜而又忧伤的爱情、逍遥洒脱的性灵,这些都寄托着诗人对纯美人生理想的追求。你与我、云与水、黑与光都在《偶然》一诗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动与静、甜蜜与忧伤对立统一,增强了诗内在的弹性,形成一个艺术渲染力强的诗美境界,让读者充分的体会到了清新明丽、逍遥易逝的生命追求,感受到了诗人的性情与品质。
3、情感活跃
有人说偶然是一个完全抽象化的时间词,其实偶然就是不期而遇。徐志摩在诗歌《偶然》中,表达了和“你”偶然相遇时的时间、地点、情景和心境等,使双方体会偶然的感悟和品位,如惊讶、悲凉、欢喜、热烈、哀叹等。在人生漫漫长路上,有多少偶然的交会,大街上的会心一笑,旅途中的三言两语,或许都是昙花一现,因此“不必讶异,更无须欢喜”。每一个人都有一个方向,偶然的相遇,又匆匆分别,永无再见的希望,这种无奈的失落感“记得也好,最好忘掉”。诗中“你”“我”的不确定性,使诗歌的情感活跃起伏,张力充沛,不同的读者产生不同的情感,给人以微妙细小的回味。
4、言简意赅
爱情可能是刹那间的情感波动,因为那回眸一笑偶然产生。人们中的偶然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美妙感受,或感动、或惊喜、或哀伤、或热烈……体会生命中的偶然,感受那道不清、说不明的朦胧美好。一次次浪漫的邂逅,“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虽然说有永无再见的无奈失落感,但是这简单的词句表达出了偶然韵味深长的内涵。这短短的两节诗歌,让读者体会到了诗人言简意赅的语言特点和魅力,感受到了徐志摩深厚的语文功底。就这样的一段小诗,一种情调就把读者内心最深处的情感挖掘出来,实在是令人感叹啊!
三、解读诗歌《偶然》,体会生命中的偶然与无奈
梁从诫在《悠忽人间四月天――回忆我的母亲林徽因》中提到:“徐志摩那首著名的诗歌《偶遇》是写给母亲林徽因的。”从诗歌的内容和写作时间来看,1926年正是徐志摩和陆小曼结婚之际,加上诗歌流露出对爱情的悲伤和无奈之情,那么梁从诫的说法应该是正确的。《偶然》一诗就是写给徐志摩一度苦苦追求,但是始终未能获得芳心的才女林徽因的。
在《偶然》诗歌第一小节的1、2句中,使“云”和“水”形成了一组对立的意象。“我”是天空的一片“云”,飘渺洁白,可望而不可即,“你”是地上的“水”,清澈透明,象征着旺盛的生命力。大多数读者在阅读时,都把“我”当作了徐志摩,“你”当成了林徽因,其实这样的理解是不合理的。“我”是美丽轻盈的“云”,这更像是一个女子的口吻,地上的“水”,则是诗人的自喻。联系徐志摩另外一首小诗《云游》来看:
篇二 : 徐志摩偶然读后感
读了这首诗,我特地查了字典,偶然,是一个极为抽象的时间副词,使之形象化,置入象征性的结构,充满情趣哲理,不但珠润玉圆,朗朗上口而且余味无穷的词。虽然诗只有十行,但是仍然让我回味无穷。其中似乎包含了他的一生,他与张幼仪的结合是偶然,与林徽因的恋情是偶然,和陆小曼的风波也是偶然;他学习金融是偶然,倾心康桥是偶然,最后,飞机失事更是偶然。
这首诗的意象已超越了自身。我们完全可以把此诗看作是人生的感叹曲。人生的路途上,有着多少偶然的交会,又有多少美好的东西,仅仅是偶然的交会,永无重复。那些消逝了的美,那些消逝了的爱,又有多少能够重来?对于天空中的云影偶尔闪现在波心,实在是“不必讶异,更无须欢喜。”更何况在人生茫茫无边的大海上,心与心之间有时即使跋涉无穷的时日,也无法到达彼岸。每一个人都有每一个人的方向,我们偶然相遇,又将匆匆分别。那些相遇时互放的“光亮”,那些相遇时互相倾注的情意,“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这是现实的哀伤,人生的'无奈。最好你忘掉”,其实是最不能忘掉。没有一点超脱,没有一点可有可无。有的是现实的哀伤,是一个真实的人,执着于生活的人,执着于理想的人,在屡遭失意中唱出的歌。憧憬与绝望,悲哀与潇洒,奇妙地交织在一起。是一个纯诗人的哀感。他的潇洒与飘逸,也多半是他为了追求典雅的美,节制自己的感情而来的。表达他对徽因的爱与不尽的追求。
虽然我只是高一的学生,但是我可以读出徐志摩的爱不是一般人那样,仅仅只是因为外表或一时的好感,志摩不同,他羡慕林徽因的才华,喜欢她的内在,虽然最后未能有结果,但是他的精神依然让我感动。读读他的诗吧……
《偶然》——徐志摩
徐志摩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讶异,
更无须欢喜——
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记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注:写于1926年5月,初载同年5月27日《晨报副刊·诗镌》第9期,署名志摩。这是徐志摩和陆小曼合写剧本《卞昆冈》第五幕里老瞎子的唱词。
这是是徐志摩的一首短诗。全诗分上下两节,格律对称。每节第一、二、五句,是三个音步,第三、四句,是两个音步,而且长短音步搭配,委婉顿挫,彰显大师风范。
每当我读这首诗,便会想起那个六月的夜晚。
每年的六月,总是来得那么突然,那一年,也不例外。当太阳和月亮的拉锯战将尽之时,红色染满了半边天空,那个夜晚,很快便降临了。六月一如既往的热,聒噪的蝉也在尽情欢唱,亦不时传来几声蛙叫。偌大的屋子也只有我一个人的气息,换个说法或许好点,我一个人占了整个屋子的空间。今天窝了一天,晚上便出去走走吧。
屋外有一条道,因为“相关部门”很是重视交通问题,路也弄得很好,平整、光亮而有型。路两旁,种了两排榕树,已经初具气候,许多气根随风飘扬,更有人把两棵树的气根绑在一起,其意义不言而喻。路灯不多,而且昏暗,就像暴风雪中点燃的蜡烛,昏黄而暗淡,仿佛下一秒便会熄灭。不过,这对于我倒是无所谓的,我仅仅是只是来散步罢了。
迈着轻微的步伐,偶尔踩过随风飘落的叶子,或者,追寻瓷砖之间的缝隙,拾步而进。不知不觉间,已走了很远,往前看,路一直延伸着,夹杂着昏暗的路灯,两排逐渐模糊榕树,或许,路的尽头便是地狱;往回眺望,屋子的影像早已不可见,只能依然看见星星点点的灯光,分不清彼此,抬起头,便看见天空,没有原想的那般好看,几颗星星胡乱的点在天空的幕布上,像是初学者失败的画作,心想那一边或许走着走着就到了天堂。低头思量一会,便打定主意,回去吧,毕竟,夜,深了。
一转头,走了几步,才发现,前方有一个人正向我走来。在暗淡的路灯下,这么远只看见一个轮廓,让我知道,这是个人。我继续走着,我们离得近了,对方的轮廓逐渐清晰,从体型上看,应该是个女生。我依旧迈着步伐,距离近一步拉近,我看到她也是在走着,相反的方向。我还是向前走着,她也没有停下,更近了,我看到她留着到腰的长发,随着步伐,跳着舞蹈;左手自然下垂,右手提着一个包,款式看不清。我的步子,没有停下,她也亦然。五官只看得一个大致,这时,我才感觉到她的目光也是一直在看着我,这一瞬,眼神相持,四目相对,我和她的连线应该是垂直于道路。脚没有停顿,距离在拉远,我的头逐渐往后转,她也是盯着我的目光没放。再过了一会,我便转回了头,毕竟,屋子是在我的前面。
佛说,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才赢得今世的擦肩而过。我继续走着,脚步很是轻快,心中感觉很是充实。人海茫茫,能够相遇,已属幸运。何苦执着,能再相遇,便是缘分;不再相遇,便是缘尽。“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我们都是彼此的过客,没有哒哒的马蹄,只有黑夜中那无尽的黑暗,是否能找到光明,我不知道,但至少,那一瞬的光亮,可以忘掉。
我回到屋子,冲了凉,便睡了。明天醒来,便又是一个新的开始。
篇三读徐志摩《偶然》有感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惊异
更无须欢喜——
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
我有我的,方向;
你记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窗外的雨淅沥沥地下着,此时的我正捧着徐志摩的诗懒懒地斜躺在窗边的藤塌上,多好的诗啊!闭上眼睛彩虹宛如缤纷的彩蝶在空中飞舞,鼻腔里充满着浓郁的花草芬芳,我努力并贪婪地呼吸着。细细品味诗中所写的偶然,哦,偶然是如此的美妙。
也许有的人会问:“偶然是很少发生的,为什么要那么刻意地注意它呢?”不,这并不是刻意,而偶然也并不是那么少有的。在漫长的人生岁月里,时间形成了一个又一个单位,定格成一次又一次瞬间。每一个精彩的瞬间里有必然,但也有那美丽的偶然。
偶然,其实不难发现。一年365天有很多个偶然可以让我们好好的体验,感受大自然的乐趣,感受人生的百态。只是,许多时候偶然来得太仓忙,它就犹如一个过客,匆匆地走过一道道海岸,走过一间间驿站。
时间每时每刻地在流动,有的人却感到生活太平淡,需要一个偶然来使自己的世界变得开阔,于是便等待偶然,等待它来敞开自己内心的房门。而当他遇见了偶然是时候,又太过于欢喜或太过于犹豫。然而当他回过神来要抓住偶然的时候,偶然却如一阵清风,越过一座又一座山峰,最终消失在他的视线。
苦苦等来的偶然,为何又与他擦肩而过?其实,偶然并不是等来的,它需要你去发现,需要你去掌握。
怎样才能发现偶然呢?偶然来得那么快,怎么会发现它呢?事实上,要发现偶然,就要学会观察。有时,你突然看见了一个画面,当你观察到它的不同之处的时候,那么,你就发现了偶然。一次,我乘坐在公交车上,埋头听着耳机里所播放的英语课文。突然,一个急刹车使我抬起头。这时,我看到了天空,我发现天很蓝很蓝,云也变成各种各样的形态,点缀在美丽的蓝天上。啊!那是多么美妙!一直以来,我都为黑夜星空赞美,而那瞬间的仰望蓝天,让我感到蓝天原来是那么美,以至于我一整天的心情都因这无边无际的蓝天而变得格外舒畅。这,就是我所发现的偶然,偶然的抬头使我看到了偶然的景象,使我的视觉震撼,心旷神怡。你看,只要用心去观察,生活中一个个美丽的偶然不就涌现出来了吗?
那么,又要怎样才能抓住偶然呢?很多人总希望自己能用许多偶然的经历来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可是,往往当偶然来到他们面前的时候,他们却因想得太多,最终与偶然失之交臂。有的人遇到了偶然,但又犹豫是否应该把握,有的人遇到了偶然,但又过于欣喜。不论是前者还是后者,他们都终将错失偶然。正如徐志摩在诗中所说:“你不必惊异,更无须欢喜。”是啊,你要知道偶然就是转瞬间就能消灭的踪影,当直觉告诉你要抓住它,就请你不要犹豫不要欣喜,用尽全力去抓住偶然吧!有一个故事就证明了这一点。有一个人在国外留学数年,终于有机会往自己梦想的舞台发展。一所大学正以面试的方式来决定她的未来。她的作品都已经给考官过目了,就差一个面试就能过关。对此,她十分紧张,甚至连夜打电话回家向家人诉说她此时的心情。事出偶然,第二天一大早,她不知不觉提早了一个小时起床,只好提早出门在路上闲逛。路过伦敦的泰晤士河,看到耸立在河畔的巨大摩天轮。这时候,她心里有了一个偶然的冲动,她决定花些钱登上那个叫“伦敦眼”的巨大摩天轮,从另一个角度看看她生活了这么久的城市到底是什么样?当她登上了“伦敦眼”,她感到脚下的世界像织锦似的展开,觉得世界无限宽广,用手就可以触摸到天,转了一圈,好似人生转了个轮回。从“伦敦眼”上下来之后,她便去面试了。她感到自己的心胸开阔了,所有的紧张和不知所措都消失了。面试的时候,她自己滔滔不绝地讲着,觉得整个世界就剩她一个人了。最终,她被这所大学录取了。
她为什么能成功?就因为她抓住了偶然的机会,登上了“伦敦眼”,而“伦敦眼”给她带来的无限震撼又使她获得了成功。你看,抓住偶然是多么重要!
朋友,在人生是旅途中将会出现无数的偶然,当偶然悄然无声地来到你身边的时候,请你用你的慧眼去发现它,并用你的双手去抓住它吧!虽然偶然来得很快,去得也很快,但是,只有这样,这美丽的偶然才将成为你记忆中的一个美好瞬间。
【徐志摩偶然观后感(三篇)】
《徐志摩散文的读后感》
徐志摩散文的读后感
我们都知道徐志摩是现代诗人、散文家,那么,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收集的徐志摩散文的读后感,供大家阅读参考。
篇一:徐志摩散文的读后感
初次了解到徐志摩,是源于一首《再别康桥》,犹记得那潇洒的诗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再次更深的认识到徐志摩,使自己偶然从同学那里得到一本《徐志摩散文》,我本来打算:在闲暇之时,读它消磨时间;在晚上失眠之时,读它催眠;找不到枕头时,拿来垫头……可谁想到,就在我每天漫不经心的读一些散文时,我渐渐的走进徐志摩,渐渐的开始崇拜他,读他的文章感觉就像久旱的田地初逢甘霖;行走在沙漠里,饥渴的旅行者发现绿洲;五岁的孩童在海滩上捡到贝壳……那份欣喜,那份快乐,让我如痴如醉的徜徉于书里,自由的翱翔,尽情的品味墨香追寻徐志摩的痕迹,领略一代才子的风采。
他让我看到自己。“昨天我是个孩子,今天已是壮年:昨天腮边还带着圆润的笑容。今天头上已见星星的白发;光阴带走的往迹,再也不容追赎,留下在我们心头的只是些揶揄的鬼影,我们在这道上停步回想的时候,只能投一个虚圈的‘假使当初’,解嘲已往的一切,但已往的一切,即使有,也不能给我们利益。因为前途还是不减启程时的渺茫,我们还是不能选择自由的途径 ———到那天我们无形的解差喝住的时候,我们唯一的权利,我猜想,也只是再丢一个更大的‘假使’。圆满这全程的寂寞。那就是止境了。”我不也有此感觉吗?总自己失败,撞到南墙后,独自哀叹“假使当初自己能……结果,也许就不一样了。”
一声声的悔言犹在耳际,我的心无法释怀那份酸楚,我不断的告诉自己:不到最后,鹿死谁手还不一定!怀揣着这样的信念,我整理起那疲惫的行囊,踏上征程,我不知前方等待我的将是什么,也许只是另一个“假使当初”的伏笔,但我没有选择,我只能义无反顾的向前冲!
他让我明白:做人一定要有原则。他说“不能在我生命里实现人之所以为人,我对不起自己;在为人的生活里不能实现我之所以为我,我对不起生命。”在我的朋友圈中,有人说我很随和,有人说我很圆滑。我时常自我反思:我到底有着怎样的性格?我写信问知心友人,友人说“想得太多,太在意别人的感受,总替别人着想,从而埋葬自己”听到她的回答,自己想想还真有几分道理。我承认自己是想多了,因为我害怕,害怕自己无意的一句话会伤害到别人。徐志摩说“一句话可以泄露你心灵的浅萍,一句话可以证明你自觉的努力,一句话可以表示你思想的糊涂,一句话可以留下永久的印象。”
自从读了徐志摩的《‘话’》后,我想了很久:我就是我我要有自己的个性,我要有自己的原则———“任天堂沉沦,地狱开放,毁不了我内府的宝藏”我无可取代!
篇二:徐志摩散文的读后感
知晓徐志摩其人,那还是在我很小的时候,从一堆泛黄的旧书中看到这样的诗句:“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地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那年的我只是初识字的孩童,天真懵懂的望着这些文字,心底不期然洒下一点涟漪。金柳、夕阳、小桥、长篙、书生幻化成最初的印象,这便是最初他的文字给我形成的——诗人谜一样的形象。拥有如此才情的他,不仅诗写得不错,而且他的散文更是独树一帜,意境优美,神思飘逸。富于变化的散文风格,让他在散文家林立的那个时代也是那么的抢眼。他为人所津津乐道的不只他的诗词散文还有他和林徽因、陆小曼的爱情故事。这样复杂的情感使他的文学创作有了更深层次的感悟,这样的诗句也激发了此后我们几代人对他的崇尚之情,以及由此产生的各种活泼的、热烈的、浪漫的爱情观点。我们能背出的,他的诗:“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讶异,更无须欢喜;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偶然的相遇,注定的陌路。徐志摩与林徽因纠缠不清的爱情往事,我们在诗中不难看到些许诗人的`无奈与放手。他生在名门望族,但却接受了较多的西方文化,留学美英等国家,生活经历颇多,感情世界自是让后来的人感慨万千!
只有经历多一些的人,写出来的文字才能从本质上打动看文字的人,才能产生心与心的共鸣。得益于他的经历,他的活泼奔放的性格,我们今天才能看到这些经久不衰的诗文。这些散文、诗句或是阐述了他的理想国度,或是表达了他对爱人深深的爱恋。几乎每一次的思想起伏,他都能将它们转换成文字的形式表现出来。他所爱恋的这些个女人就是他诗歌创作的源泉,他所经历的苦闷的生活也是重要的创作源泉之一。从自己的日常生活中提炼出来的真实感悟最是令人感慨,也最能引起那时候人们对理想国度的期盼。正如乱世出枭雄一般,在动乱的年代,人们思想越是澎湃,那么创作就越会一发不可收拾,也必然造就出徐志摩这样富有才情、思想卓著之人。
许多人印象中的徐志摩只是和张、林、陆三个女子有着纠缠不清感情经历的诗人,实际上他以自己活泼、奔放的品性在短暂的一生中结交了众多趣味相投的友人,而这些人都是我们今天所熟知的文学泰斗。譬如,泰戈尔、郁达夫、狄更生、胡适等人。这样的一群人都是那个风雨飘摇年代的杰出代表人物,他们影响的是我们数代中国学生的思想,或坚强或睿智或理性或率直,文字在这样的一些人的思想中被赋予了生命,如行云流水般倾覆在诗歌的海洋。有人说他的散文是浓得化不开的情怀,我觉得再确切不过了。他黏稠的文字和细腻的情感交织在一起,浓得化不开啊!如果我会谱曲,我愿意为徐志摩的文字配上最优美的曲子,拥有最深沉情感的曲子。
徐志摩已经死在永远的35岁,但是他的文字穿过时间的海洋流传至今,就像他的浪漫永远年轻,永远停在我们每一个看过他文字的人。即使当年幼小如我,也会因看着他穿越时空而来的感动而有所震撼吧。感怀在心间的那个他,飞去的志摩……可为当下政坛学界遴选人才作一有益借镜参考。
篇三:徐志摩散文的读后感
徐志摩(1897—1931),浙江海宁人。是新 月诗派代表诗人,也是现代作家中有特色的 散文家。
香茗,只是渲染;午后三点的阳光,只是氛 围。真正需要的是一颗善感的心,在心灵 的翕动间,捕捉到细若游丝的美。深阅读, 这才开始。
读着志摩的散文,倘若浮华气躁,你吸取的 只是香气而不是灵气。读着读着,你便会 发现深阅读,不止于读“书”。
若将厚厚的一本散文比作一瓢浓羹, 那么最让人口齿噙香的便是志摩与曼殊佩尔相 见恨晚的一段。无数个夜晚,细心拜读了曼殊 佩尔的文章后,志摩依然决定前往相见。
门扉启开的一刹那,便看到的是眉目口 鼻之清之秀,浅浅的一眼,便令志摩 难忘。随着谈话的深入,他们驰骋于 英美文学的广袤之野,思绪行云流水, 褒贬评议让交谈时而舒畅时而局促, 曼殊佩尔优雅的举止,娴静的笑容、 谦逊的言语让志摩对她的阅读逐渐臻 于深入。正如志摩所说:“你直接无 碍地领会着上帝最高明的意志,在伟 大深刻的戟刺中体验了无限的文章, 在更大的灵魂中解化了性灵。”
阅读人志摩, 读出了粹极的灵彻性, 没有一丝杂质的宁静与安详。 阅读人志摩, 读出了思想者的深刻与沉默, 那是另一种灵魂的宁静。
深阅读,无论是读书还是读人,都宛若泛舟于一湾宁静的湖水。
一滴思想的源泉悄然落下,舟身微曳而共鸣。
篇四:徐志摩散文的读后感
烟花之所以灿烂,不在于它有多次生命,而在于它在发出光焰的那一刻,已经留住了永恒。
——题记
20世纪的中国文坛人才辈出 ,灿若星辰,而徐志摩无疑是其中最光鲜闪亮的一个。他是中国现代文坛最具特色,最有才华和最优秀的诗人、散文家之一,是开一代诗风的“新月派”主将,被誉为“中国雪莱”。有人说徐志摩是潇洒的诗歌仙子,飘然拂过年轻中国的诗坛,凭着精灵般的诗魂,丰富了新诗的艺术世界;也有人说徐志摩是不受羁绊的野马,无边无际的思维总是让他在现实中桀骜不驯,不为世俗所累;而我更愿意相信郁达夫所说的“志摩是一个淘气可爱能使你永远无法忘怀的顽皮孩子,诗的音乐,自我生命缺乏诗感,这个孩子的灵魂就会变得孤独寂寞。”是的,正是因为怀着一颗质朴单纯的童心,他才能真切感受到内心的性灵神韵,并将其与自然界的温馨静谧的美妙彼此相融,创作出闪耀着青春光泽,万卉奇葩的《再别康桥》,达到如行云流水般流畅、澄澈的境界。
说来惭愧,真正静下心来品读《徐志摩散文集》还是在高考后那个漫长而无聊的暑假。整整两个月我所涉猎的书籍可算颇多,但真正打动我心扉并且至今仍爱不释手的恐怕也只有《徐志摩散文集》了。“看一回宁静的桥影,数一数螺钿的波纹;我倚暖了石阑的青苔,青苔凉透了我的心坎;……”我惊讶他竟能如此娴熟轻松的驾驭语言,如此真切地将心灵深处的内在情感透过文字的音符浪漫地、自然地抒发出来,并甚至还安排得那么和谐,柔中有力,浓厚中有淡薄,鲜明中存素雅。这该是怎样一个文坛奇子,好奇心驱使我细细品味《徐志摩散文集》,希冀自己能够解开心中的疑惑,感受他如繁星般点缀近代文学的傲人才华。
翻开目录,能清楚地看到全书分成三个部分:关于名人、回忆故人和生活随想。在“关于名人”这一部分,作为一名浪迹天涯的漫游者,使得徐志摩有机会亲近当时的文坛巨匠,用一颗空灵而单纯的童心去歌颂真善美,用诗一般优美的语言表达对名人的崇敬仰慕之情。在《泰戈尔来华》一文中,徐志摩坦言对于泰戈尔的来华,他心中甚是欢喜,就连梦也多了几分颜色,增了几分妩媚。他真切地希望泰戈尔的来华能给百年来只在精神穷瘘中度活,给生命只是追忆不全的中华民族带来精神的安慰,唤起民族的觉醒。“每想及过去的光荣,不禁疑问现时人荒心死的现象,莫非是噩梦的虚景,否则,何以我们民族的灵海,曾经有过偌大的潮迹,如今何至于沉寂如此?” 20世纪的中国风云变幻,波澜壮阔,历史的烙印不可磨灭地震撼着徐志摩的心,置身于乱世,虽不能沙场点兵,却希冀泰戈尔高洁和谐的人格,能给我们安慰,可以开发我们原本淤塞的心魂,唤起民族的觉醒。源于性灵深处的期盼让我们看到质朴善良的徐志摩忧国忧民的一面,可爱至极。
曾经说徐志摩像热情的雪莱一样,把心灵深处的情感,透过文字的音符自然流泻而出,他的散文蕴藉着一种绚烂的春光,一腔跳动的激情,即便是哀伤也如升腾的火焰,热烈而奔放。在回忆故人这一部分中,徐志摩回首往昔,细数生命中至关重要的人,追寻绚丽的烟花怒放后散落在地的火星和哀怨。在《我的祖母之死》一文中,徐志摩引用了英国诗人华茨华斯的一首有名的小诗《我们是人》:“一个单纯的孩子,过他快乐的生活,兴冲冲的,活泼泼的,何尝识别生存与死亡?”在烂漫童真的孩子心中不曾感到生与死之间的阻隔,幼年的徐志摩虽遭祖父的变故,却是不甚明白生命终止的可怕。及至成年,遭逢祖母的大故,给了他不少寂静的时刻,不少深刻的反省,感慨如果生前是尽责任的,是无愧的,我们就会坦然的走近我们的坟墓,我们的灵魂便不会有惭愧或悔恨的啮痕。
在“生活随想”这一部分,我们时时可见徐志摩把心灵深处的情感,透过文字抒发出来,浓得化不开,无比艳丽,无比妩媚。在《想飞》一文中,徐志摩插上想象的翅膀,飞上云端去,飞上天空去浮着,凌空去看一个明白——这才是做人的趣味,做人的权威。人类从未停止过对飞翔的渴望和追求,人类开始用石器的时候已经想长翅膀,想飞。远古洞壁上画的四不象,它的背上便掮着翅膀。潇洒如仙子的徐志摩始终抱定童真质朴之心,虽然现实是堕落、孤寂、死静的,但他却用海滩上种花去呼唤真善美和童心的回归。青年的朋友,是春雷响时不曾停止破绽的芽,绝不能填平童真走向堕落,劝告青年们保持信心、精神和勇气,在人生的海滩上种花——也许会消灭,但这花的精神是不灭的。
在如今,虽有百花齐放却良莠不齐的文化界内,一本好书能教育人,而一代文豪才子——徐志摩的精神世界更能唤起我们对当代文化的反思和质询。让我们沿着徐志摩的思想轨迹,伴着他对文学赤子般的热爱和豪情,开始一段心灵旅行,让灵魂在美丽的文字流淌中得到净化和提升。虽然徐志摩的灿烂生命就在一团幻影般的光焰里消逝了,但烟花的灿烂不在于它有多久的生命,而在于它在发出火焰的那一刹那,永恒已经留住。而徐志摩浓得化不开的才华,卓尔不群的风采,时至今日仍震撼我们的灵魂,启迪我们思索智慧的人生,掩卷遐想,体验心灵激荡后内心的安静与祥和。
【徐志摩散文的读后感】
《徐志摩散文读后感》
徐志摩散文读后感推荐
徐志摩和陆小曼的爱情悲剧,源于陆小曼是已婚少妇,源于她为了徐志摩而手术,失去了腹中和前夫共同的孩子。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徐志摩散文读后感,希望大家喜欢。
【篇一:徐志摩散文集读后感】
从志摩先生谈起,心中不由得为其感慨,他是一位具有一定影响性的文学家,也是一位对生活热爱的人。1921年开始长期的诗歌创作,后来读到的诗歌一部分来自这个时期,受英国唯美派诗人的影响,认为艺术至上。曾经写过不少优秀的作品,深受读者的喜爱。
《徐志摩散文集》是一部精选的散文著作,带给我的当然是少不掉的欣喜,每读一章都会深陷其中,过后便养成了闲余中的趣子。
其中印象最深的是“欧洲漫录”这篇散文,富有幽默感,又不失哲理性和语言刚柔并工的表达。让读者深陷其中,体会其中的情感。
对于托尔斯泰的书与人的看法及表达了他的人生观。对于莎士比亚的回信,更让读者了解他为人礼貌,性情温和的另一面。
可不幸的事情终究会发生,因从南京乘机去北平路途中,飞机失事遇难,他告别了自己光辉的一生。虽死犹荣,用在这样一位诗人身上,不容置疑。他的逝世是对文学历史上的一次深痛的失去,一位正处风华正茂的年龄,还没有结束的人生就这样画上了句号。
可他的一生是精彩的,在散文中,与泰戈尔的对话,相当的好,能与这样一位印度诗人如此联系,并与他环游亚洲,也不失为一种成就。并影响着徐志摩对于印度洋的恩情。
游历学习的志摩先生,写出了一批感人肺腑的散文,有对于环境,事物的描写,也有对于人与人之间感情的描写。
在我看来,他所写的是人所触的正常感受,只不过是他会用最准确,扣人心弦的语言描绘罢了,体会是深刻的。
如果世界上最后一本《徐志摩散文集》在我的手上,我该会是怎样的欣喜发狂啊……
【篇二:徐志摩散文读后感】
知晓徐志摩其人,那还是在我很小的时候,从一堆泛黄的旧书中看到这样的诗句:“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地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那年的我只是初识字的孩童,天真懵懂的望着这些文字,心底不期然洒下一点涟漪。金柳、夕阳、小桥、长篙、书生幻化成最初的印象,这便是最初他的文字给我形成的——诗人谜一样的形象。拥有如此才情的他,不仅诗写得不错,而且他的散文更是独树一帜,意境优美,神思飘逸。富于变化的散文风格,让他在散文家林立的那个时代也是那么的抢眼。他为人所津津乐道的不只他的诗词散文还有他和林徽因、陆小曼的爱情故事。这样复杂的情感使他的文学创作有了更深层次的感悟,这样的诗句也激发了此后我们几代人对他的崇尚之情,以及由此产生的各种活泼的、热烈的、浪漫的爱情观点。我们能背出的,他的诗:“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讶异,更无须欢喜;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偶然的相遇,注定的陌路。徐志摩与林徽因纠缠不清的爱情往事,我们在诗中不难看到些许诗人的无奈与放手。他生在名门望族,但却接受了较多的西方文化,留学美英等国家,生活经历颇多,感情世界自是让后来的人感慨万千!
只有经历多一些的人,写出来的文字才能从本质上打动看文字的人,才能产生心与心的共鸣。得益于他的经历,他的活泼奔放的性格,我们今天才能看到这些经久不衰的诗文。这些散文、诗句或是阐述了他的理想国度,或是表达了他对爱人深深的爱恋。几乎每一次的思想起伏,他都能将它们转换成文字的形式表现出来。他所爱恋的这些个女人就是他诗歌创作的源泉,他所经历的苦闷的生活也是重要的创作源泉之一。从自己的日常生活中提炼出来的真实感悟最是令人感慨,也最能引起那时候人们对理想国度的期盼。正如乱世出枭雄一般,在动乱的年代,人们思想越是澎湃,那么创作就越会一发不可收拾,也必然造就出徐志摩这样富有才情、思想卓著之人。
许多人印象中的徐志摩只是和张、林、陆三个女子有着纠缠不清感情经历的诗人,实际上他以自己活泼、奔放的品性在短暂的一生中结交了众多趣味相投的友人,而这些人都是我们今天所熟知的文学泰斗。譬如,泰戈尔、郁达夫、狄更生、胡适等人。这样的一群人都是那个风雨飘摇年代的杰出代表人物,他们影响的是我们数代中国学生的思想,或坚强或睿智或理性或率直,文字在这样的一些人的思想中被赋予了生命,如行云流水般倾覆在诗歌的海洋。有人说他的散文是浓得化不开的情怀,我觉得再确切不过了。他黏稠的文字和细腻的情感交织在一起,浓得化不开啊!如果我会谱曲,我愿意为徐志摩的文字配上最优美的曲子,拥有最深沉情感的曲子。
徐志摩已经死在永远的35岁,但是他的文字穿过时间的海洋流传至今,就像他的浪漫永远年轻,永远停在我们每一个看过他文字的人。即使当年幼小如我,也会因看着他穿越时空而来的感动而有所震撼吧。感怀在心间的那个他,飞去的志摩……可为当下政坛学界遴选人才作一有益借镜参考。
【篇三:徐志摩的散文读后感】
大家知道徐志摩写诗,不过同时徐志摩也写散文,在其全部创作中,其成就和影响更为显著的,除诗歌外,恐怕就要数散文了。甚至有人认为他的“跑野马”的散文比他的诗好。
一个人的一生该如何界定,或许谁都没有权利。只是那些死去的人们,用他们鲜活的过去,通过人类发明的各种渠道灌输着孜孜不倦的气流,让现在变得丰富,让心灵寻到根源……
面对天才性的人物,我总有种负压感,可他们强大的气流像黑河中的漩涡,惊起每一个探寻者的好奇,谁也不知道这种吸引力会引发什么,只是那无可抗拒的力量被冠以命运的称号,于是我不可回避的顶着这强大的负压感,去探寻他们传奇般的人生……
这是一颗浪漫的种子,不幸地降生在那纷乱的动荡年代,如果不是如廊桥遗梦般的剑桥两年陶冶,那深埋的浪漫或许永远都不会被挖掘,而成为父辈沿袭下来的金融巨子呢。但命运的'事,谁又有力量更改。一切都完结般地记述在人类承接命脉的历史册上了。
徐志摩,中国新旧文学(古体文和现代文)交替时最具才气的学子,半路出道,在剑桥大学旁听的两年时间里,如饥似渴的学习西方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还认识当时诸多有名气的文豪,在与他们耳睹目染的交流中获取大量的人文气息,以及剑桥优美的环境和闲暇的时光都充分滋养了他心灵深处的浪漫情怀,像雨后春笋般不断地发芽、滋长新绿……那段美丽的时光给予他丰硕的灵感,也成就了他心灵中最清澈的绿泉,一股股的流溢在他华美的文采里,这一切都见证在他流传下来的散文和诗歌中,如著名的篇章《我所知道的康桥》和诗歌《再别康桥》,让多少莘莘学子陶冶不已。
只是美丽的时光总是短暂,那个贫乏苦涩的年代,在国内外强烈的冲击对比下,一次次撕咬着这颗浪漫的心灵。他一次次的执著于笔杆,用他心灵中趟出来的热泪幻化出了一篇篇优美无比的文章,为那个时代中苦闷的日子投下一枚枚宛如希望的焰火。1923年他参加成立新月社,成为了该社团文学投稿主力,为当时胡适先生、鲁迅先生所倡导的新文学开封拓荒,他清新的诗歌文体在当时犹如一颗新星照亮了漆黑一片的现实,他写意般的散文如古典派绘画构置出一片片绚丽夺目的图景,不仅如此,他在诸多文学领域做出过尝试,小说、戏剧、杂谈论稿几乎都留下了他不可磨灭的影子。
浪漫是源自于爱,他一直颠簸在爱情的泥沼里,越陷越深,最终用生命浇灌了这在黑暗现实面前无法存在的完美,而今的我们又有几人能为之付出一切呢?现实的不公、情感的纠葛都让他心烦意乱,他一次又一次地把自己的身体放逐四野,在流离中他才找寻到那份真实的存在,空幻的爱欲是那个恐怖时代不可容纳的,他一直在逃离的状态中,用一封封飞鸿与残风中备受折磨得爱情构架起一种可能的平衡和永存。只是这放荡四野的开阔也未能拯救这在当时开创第一自由恋爱的婚姻,他在与陆小曼往来书信中记录了游历欧美、苏联、日本、印度等诸国时情感的思念和对世界现实状态的各种感悟,也曾经多次用一位丈夫宽厚的胸怀指点心爱的妻子生活的方向,悲剧啊,还是无法抵挡你最深痛的诱惑,现实种种的负重几乎透支了诗人才刚迈入壮年的年华,疲乏、无奈、挣扎是每一个时代中为真实奉献自身的副产品,唯有消耗生命,才有可能保存一线希望。为了节省生活的开支,为了安抚妻子日渐枯萎的性灵,他奔波在生活永无休憩之日的路途上,在爱情和婚姻中徘徊又徘徊,经常往返于上海与北平之间,劳顿和不堪一次次如泪滴落在他维系爱情的信笺上,他总是选择顺风飞机,减轻生活的消耗,却不知道死亡的魔爪瞄准了当时这空中还不多见的铁鸟,在与妻子怨恨的争执后,于1931年11月19日,在由南京飞往北平的途中机毁人亡,临行前也不忘在飞机起飞前家书一封安抚懊恼的妻子……
真挚的生命无论何时何地都会永存,他把自己的灵魂写入了一篇篇感人肺腑的诗稿文卷中,那凄美的爱情开拓了当时社会人生渴求自由依靠的性情,或许我们不该提起这些已经沉睡安宁的心灵,让他彻底地休息在那宁静的天堂吧,让我们苦涩的心灵在那一卷卷的文字中寻找属于我们自己的方向吧,这或许才是生命能真正被延续的全部意义……
【篇四:读徐志摩的《偶然》有感】
读了这首诗,我特地查了字典,偶然,是一个极为抽象的时间副词,使之形象化,置入象征性的结构,充满情趣哲理,不但珠润玉圆,朗朗上口而且余味无穷的词。虽然诗只有十行,但是仍然让我回味无穷。其中似乎包含了他的一生,他与张幼仪的结合是偶然,与林徽因的恋情是偶然,和陆小曼的风波也是偶然;他学习金融是偶然,倾心康桥是偶然,最后,飞机失事更是偶然。
这首诗的意象已超越了自身。我们完全可以把此诗看作是人生的感叹曲。人生的路途上,有着多少偶然的交会,又有多少美好的东西,仅仅是偶然的交会,永无重复。那些消逝了的美,那些消逝了的爱,又有多少能够重来?对于天空中的云影偶尔闪现在波心,实在是“不必讶异,更无须欢喜。”更何况在人生茫茫无边的大海上,心与心之间有时即使跋涉无穷的时日,也无法到达彼岸。每一个人都有每一个人的方向,我们偶然相遇,又将匆匆分别。那些相遇时互放的“光亮”,那些相遇时互相倾注的情意,“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这是现实的哀伤,人生的无奈。最好你忘掉”,其实是最不能忘掉。没有一点超脱,没有一点可有可无。有的是现实的哀伤,是一个真实的人,执着于生活的人,执着于理想的人,在屡遭失意中唱出的歌。憧憬与绝望,悲哀与潇洒,奇妙地交织在一起。是一个纯诗人的哀感。他的潇洒与飘逸,也多半是他为了追求典雅的美,节制自己的感情而来的。表达他对徽因的爱与不尽的追求。
虽然我只是高一的学生,但是我可以读出徐志摩的爱不是一般人那样,仅仅只是因为外表或一时的好感,志摩不同,他羡慕林徽因的才华,喜欢她的内在,虽然最后未能有结果,但是他的精神依然让我感动。读读他的诗吧……
【篇五:徐志摩散文读后感】
《雪花的快乐》无疑是一首纯诗(即瓦雷里所提出的纯诗)。在这里,现实的我被彻底抽空,雪花代替我出场,“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但这是被诗人意念填充的雪花,被灵魂穿着的雪花。这是灵性的雪花,人的精灵,他要为美而死。值得回味的是,他在追求美的过程丝毫不感痛苦、绝望,恰恰相反,他充分享受着选择的自由、热爱的快乐。雪花“飞扬,飞扬,飞扬”这是多么坚定、欢快和轻松自由的执著,实在是自明和自觉的结果。而这个美的她,住在清幽之地,出入雪中花园,浑身散发朱砂梅的清香,心胸恰似万缕柔波的湖泊!她是现代美学时期永恒的幻像。对于诗人徐志摩而言,或许隐含着很深的个人对象因素,但身处其中而加入新世纪曙光找寻,自然是诗人选择“她”而不是“他”的内驱力。
与阅读相反,写作时的诗人或许面对窗外飞扬的雪花热泪盈眶,或许独自漫步于雪花漫舞的天地间。他的灵魂正在深受囚禁之苦。现实和肉身的沉重正在折磨他。当“星月的光辉与人类的希望”令他唱出《雪花的快乐》,或许可以说,诗的过程本身就是灵魂飞扬的过程?这首诗共四节。与其说这四节韵律铿锵的诗具有启承转合的章法结构之美,不如说它体现了诗人激情起伏的思路之奇。清醒的诗人避开现实藩篱,把一切展开建筑在“假如”之上。“假如”使这首诗定下了柔美、朦胧的格调,使其中的热烈和自由无不笼罩于淡淡的忧伤的光环里。雪花的旋转、延宕和最终归宿完全吻合诗人优美灵魂的自由、坚定和执著。这首诗的韵律是大自然的音籁、灵魂的交响。重复出现的“飞扬,飞扬,飞扬”织出一幅深邃的灵魂图画。难道我们还要诗人告诉我们更多东西吗?
步入“假如”建筑的世界,人们往往不仅受到美的沐浴,还要萌发美的守护。
简单地理解纯诗,“象牙塔”这个词仍不过时,只是我们需有宽容的气度。
【徐志摩散文读后感推荐】
《徐志摩散文读后感》
徐志摩散文精选读后感
徐志摩散文优美而浪漫,让人馨香练怀久久不忘的心灵独白;启迪青春、点缀人生、畅想世纪的人生感悟;最具代表性的或伤感或甜蜜或浪漫或纯情的爱的故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徐志摩散文精选读后感,欢迎大家阅读与借鉴,希望能够给你带来帮助。
徐志摩散文精选读后感(一)
这篇散文,诚如题目所示,只写了“巴黎的麟爪。” “巴黎”,本身就是一个迷人的字眼。它说不完,道不尽,它是一座堪称近代人类 艺术褓姆的城市。一代代的艺术巨匠在巴黎弘阔的舞台上勿勿走过;把无数动人的事迹, 永恒的美,凝固在罗浮宫的每一块砖瓦里,投映在赛因河的柔波中。没有哪一座城市象 巴黎那样把生活与艺术如此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生活即是艺术,艺术即是生活;没有哪 一座城市象巴黎那样,把此岸和彼岸拉扯得那么近,现实即是理想,理想即是现实。 作为艺术家的徐志摩来到他朝思幕想的艺术之都,如同游子寻见慈母,可以想见他 当时是一种怎样的心情。文章一开始,作者就以他特有的富于激情的笔调,直接表达了 感受“咳,巴黎!到过巴黎的一定不会再希罕天堂;尝过巴黎的,老实说,连地狱都不 想去了。整个的巴黎就像是一床野鸭绒的垫褥,衬得你通体舒泰,硬骨头都给熏酥了的。”
作者是直抒胸臆的,然而,于不经意之中,更在营造着氛围。这种氛围让你无法克 制自己要与作者一起神游巴黎,聆听作者漫谈对巴黎的观感。 作品描绘的天堂般的,充满诱惑的巴黎,并不仅是光明、微笑、欢畅的,同时也交 织着黯淡、惆怅和悲怆。然而,这篇文章的精妙之处在于,作者以他敏锐的观察力,道 出了巴黎人的独特之处:虽失意仍不失对人生的希冀;虽厌恶却不掩挚切的友情,贫困 潦倒并不碍对艺术的痴迷;真诚而不势利,洒脱而不猥琐,这正是巴黎不和谐中的和谐, 杂色中的同一,巴黎的诱惑在于斯,美亦在于斯。 作者印象式地漫谈了巴黎以后,便象摄影机一样,缓缓地推近,讲述了两个巴黎人 的故事。 一个美丽又聪慧的女郎,十七岁时由父亲安排嫁给了一个英国绅士,可两人之间并 无真正的爱情,婚后生活毫无幸福可言,四年后,女郎离婚回到了巴黎,不久,她疯狂 地爱上了一个来巴黎求学的菲律宾少年,并抛弃了一切跟着这男人来到东方,谁知男子 的家庭坚不容她,男子不久也丢了她,她只好以做褓姆维生。不久,一封老父病危的电 报又将她拉回了巴黎。
回到巴黎后,父亲已病逝,重重打击在女郎的心灵上留下深重的 创伤,女郎这样表述她此时的心境“从此我在人间还有什么意趣?我只是个实体的鬼影, 活动的尸体;我的心也早就死了,再也不起波澜。”然而,死去的只是过去的痛苦,不 是女郎的心灵,女郎“每晚还是不自主的到这饭店里来小坐,正如死去的鬼魂忘不了他 的老家。”她无法忘却她与情人在这饭店里度过的短暂却刻骨铭心的时光,在这里,她 曾倾注满怀的柔情,疯狂地爱恋一个不是贵族,也不是富人的东方人,“秘谈”、“欢 舞”、“梦魂缭绕”、“太深,太真”的爱……享受爱情是幸福,是美,追忆往昔的爱 情何尝不是幸福,不是美?能够在屡受挫折后,仍能玩味那本属不堪回首的往事不仅是 美,而且是崇高了。在女郎表示的“形如槁木,心如死灰”下面,我们看到的是一颗鲜 活、热烈、充满柔情的心灵。这正是巴黎人的真诚,巴黎人的洒脱。 饶有趣味的是,在这个女郎的身上,读者能看到作者自己浓重的投影。女郎如泣如 诉的诉说道出的是徐志摩的心曲:“我将于茫茫人海中访我唯一灵魂之伴侣;得之,我 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甘愿世之不韪,竭全力以斗”“去到那理想的天庭— —恋爱,欢欣、自由。”徐志摩是把爱看作生命一样重的,“丢了这可厌的人生,实现 这死在爱里,这爱中心的死,不强如五百次的投生?”所不同的是,女郎的爱情是一场 悲剧,而作者最后获得了爱情。 第二则讲述了一个巴黎画家的生活故事。画家住在一个狭小、昏暗的小阁楼里,屋 里更是一个“垃圾窝”,作者象开清单一样列出了屋里的陈设“精窄的床坐起会扎脑袋, 书桌上更是应有尽有:烂袜子、脏手绢,压瘪了的热水瓶子,断头的笔杆,断齿的梳子, 可疑的小纸盒儿,权当梳妆台兼书架的破木板箱,烂苹果,破香蕉……这一切作者之所 以不厌其详地一一介绍主要为下文作铺垫,衬托出人体美会把这垃圾窝变成金壁辉煌的 艺术宫殿,随着画家的自数家珍——一件件稀世艺术珍品,作者展开了丰富的联想和想 象:“壁上的疙瘩,壁蟢窠,霉块,钉疤,全化成了哥罗画帧中‘飘飖欲化烟’的最美 丽树林与轻快的流涧;桌上的破领带及手绢烂香蕉臭袜子等等也全变形成戴大阔边稻草 帽的牧童们,偎着树打盹的,牵着牛在涧里喝水的,手反衬着脑袋放平在青草地上瞪眼 看天的,斜眼溜着那边走进来的娘们手按着音腔吹横笛的——可不是那边来了一群娘们, 全是年岁青青的,露着胸膛,散着头发,还有光着白腿的在青草地上跳着来了。”由于 有了美的闪光,狭小昏暗的破阁楼竟成了田园牧歌式的.风景胜地。由画谈到了模特,由 模特引出了画家的细述人体美。“人体美也是这样的,有的美在胸部,有的腰部,有的 下部,有的头发,有的手,有的脚踝,那不可理解的骨胳,筋肉,肌理的会合,形成各 各不同的线条,色调的变化,皮面的浓度,毛管的分配,天然的姿态,不可制止的表情。” 画家的津津乐道使读者和作者一样,不能不对这阁楼里的一切如此不和谐而感到惊愕。 简陋的画室与模特美好的形体,生活的困窘与画家心灵的高蹈,这仿佛是“荒唐、艳丽、 甜蜜的梦,”然而,它确实就是眼前的实在。在现实中寻求理想,在人生中追寻梦境, 这是一种人生境界,这就是美,就是艺术。 从这里,我们看到的同样是巴黎人的真诚和洒脱。 这篇散文写的是举世闻名的巴黎的“麟爪”,作者没有去写绚丽的罗浮宫,壮观的 凯旋门,迷人的赛因河,而是把视角投向社会的底层,写的是悲怆落漠的心灵,阴暗丑 陋的画室,作者仿佛有意要设制不和谐,然而精细的读者却能从这表面的不和谐中,悟 出巴黎迷人的所在,不由得不敬佩作者精妙的构思、材料选择,娓娓叙述又都是在不经 意中。 巴黎人真诚、洒脱,作者和他的这篇散文同样如此。
徐志摩散文精选读后感(二)
烟花之所以灿烂,不在于它有多次生命,而在于它在发出光焰的那一刻,已经留住了永恒。
——题记
20世纪的中国文坛人才辈出 ,灿若星辰,而徐志摩无疑是其中最光鲜闪亮的一个。他是中国现代文坛最具特色,最有才华和最优秀的诗人、散文家之一,是开一代诗风的“新月派”主将,被誉为“中国雪莱”。有人说徐志摩是潇洒的诗歌仙子,飘然拂过年轻中国的诗坛,凭着精灵般的诗魂,丰富了新诗的艺术世界;也有人说徐志摩是不受羁绊的野马,无边无际的思维总是让他在现实中桀骜不驯,不为世俗所累;而我更愿意相信郁达夫所说的“志摩是一个淘气可爱能使你永远无法忘怀的顽皮孩子,诗的音乐,自我生命缺乏诗感,这个孩子的灵魂就会变得孤独寂寞。”是的,正是因为怀着一颗质朴单纯的童心,他才能真切感受到内心的性灵神韵,并将其与自然界的温馨静谧的美妙彼此相融,创作出闪耀着青春光泽,万卉奇葩的《再别康桥》,达到如行云流水般流畅、澄澈的境界。
说来惭愧,真正静下心来品读《徐志摩散文集》还是在高考后那个漫长而无聊的暑假。整整两个月我所涉猎的书籍可算颇多,但真正打动我心扉并且至今仍爱不释手的恐怕也只有《徐志摩散文集》了。“看一回宁静的桥影,数一数螺钿的波纹;我倚暖了石阑的青苔,青苔凉透了我的心坎;……”我惊讶他竟能如此娴熟轻松的驾驭语言,如此真切地将心灵深处的内在情感透过文字的音符浪漫地、自然地抒发出来,并甚至还安排得那么和谐,柔中有力,浓厚中有淡薄,鲜明中存素雅。这该是怎样一个文坛奇子,好奇心驱使我细细品味《徐志摩散文集》,希冀自己能够解开心中的疑惑,感受他如繁星般点缀近代文学的傲人才华。
翻开目录,能清楚地看到全书分成三个部分:关于名人、回忆故人和生活随想。在“关于名人”这一部分,作为一名浪迹天涯的漫游者,使得徐志摩有机会亲近当时的文坛巨匠,用一颗空灵而单纯的童心去歌颂真善美,用诗一般优美的语言表达对名人的崇敬仰慕之情。在《泰戈尔来华》一文中,徐志摩坦言对于泰戈尔的来华,他心中甚是欢喜,就连梦也多了几分颜色,增了几分妩媚。他真切地希望泰戈尔的来华能给百年来只在精神穷瘘中度活,给生命只是追忆不全的中华民族带来精神的安慰,唤起民族的觉醒。“每想及过去的光荣,不禁疑问现时人荒心死的现象,莫非是噩梦的虚景,否则,何以我们民族的灵海,曾经有过偌大的潮迹,如今何至于沉寂如此?” 20世纪的中国风云变幻,波澜壮阔,历史的烙印不可磨灭地震撼着徐志摩的心,置身于乱世,虽不能沙场点兵,却希冀泰戈尔高洁和谐的人格,能给我们安慰,可以开发我们原本淤塞的心魂,唤起民族的觉醒。源于性灵深处的期盼让我们看到质朴善良的徐志摩忧国忧民的一面,可爱至极。
曾经说徐志摩像热情的雪莱一样,把心灵深处的情感,透过文字的音符自然流泻而出,他的散文蕴藉着一种绚烂的春光,一腔跳动的激情,即便是哀伤也如升腾的火焰,热烈而奔放。在回忆故人这一部分中,徐志摩回首往昔,细数生命中至关重要的人,追寻绚丽的烟花怒放后散落在地的火星和哀怨。在《我的祖母之死》一文中,徐志摩引用了英国诗人华茨华斯的一首有名的小诗《我们是人》:“一个单纯的孩子,过他快乐的生活,兴冲冲的,活泼泼的,何尝识别生存与死亡?”在烂漫童真的孩子心中不曾感到生与死之间的阻隔,幼年的徐志摩虽遭祖父的变故,却是不甚明白生命终止的可怕。及至成年,遭逢祖母的大故,给了他不少寂静的时刻,不少深刻的反省,感慨如果生前是尽责任的,是无愧的,我们就会坦然的走近我们的坟墓,我们的灵魂便不会有惭愧或悔恨的啮痕。
在“生活随想”这一部分,我们时时可见徐志摩把心灵深处的情感,透过文字抒发出来,浓得化不开,无比艳丽,无比妩媚。在《想飞》一文中,徐志摩插上想象的翅膀,飞上云端去,飞上天空去浮着,凌空去看一个明白——这才是做人的趣味,做人的权威。人类从未停止过对飞翔的渴望和追求,人类开始用石器的时候已经想长翅膀,想飞。远古洞壁上画的四不象,它的背上便掮着翅膀。潇洒如仙子的徐志摩始终抱定童真质朴之心,虽然现实是堕落、孤寂、死静的,但他却用海滩上种花去呼唤真善美和童心的回归。青年的朋友,是春雷响时不曾停止破绽的芽,绝不能填平童真走向堕落,劝告青年们保持信心、精神和勇气,在人生的海滩上种花——也许会消灭,但这花的精神是不灭的。
在如今,虽有百花齐放却良莠不齐的文化界内,一本好书能教育人,而一代文豪才子——徐志摩的精神世界更能唤起我们对当代文化的反思和质询。让我们沿着徐志摩的思想轨迹,伴着他对文学赤子般的热爱和豪情,开始一段心灵旅行,让灵魂在美丽的文字流淌中得到净化和提升。虽然徐志摩的灿烂生命就在一团幻影般的光焰里消逝了,但烟花的灿烂不在于它有多久的生命,而在于它在发出火焰的那一刹那,永恒已经留住。而徐志摩浓得化不开的才华,卓尔不群的风采,时至今日仍震撼我们的灵魂,启迪我们思索智慧的人生,掩卷遐想,体验心灵激荡后内心的安静与祥和。
【徐志摩散文精选读后感】
《《逝去的诗人》读书笔记关于徐志摩的读后感3000字》
这是一本独特的书,是陆小曼的两个弟子展望之和张方晦所写,用小说的形式给诗人徐志摩的一生“抛光”。我读这本书总觉得在“独特的氛围”中完成,经常泡图书馆,本无意翻开这本书,这时走过来一个熟识的女孩和我开玩笑道:你也读我读过的书呀?!于是,我就较真的读了起来。上部捂着鼻子读完,因为那种半诗半文十分破坏叙述的完整性和连贯,矫情的抒情是上部小说的硬伤。到了下部书,我才读到此书的乐趣,也读出了遥远诗人的那份独特的气质——一半是诗人的,一半来自于孩子的。
诗人出身富商家庭,受过剑桥的大学正统教育,崇拜孔子、卢棱,喜爱雪莱、拜伦、济慈,结识曼殊斐尔、罗素,交往林长民,师承梁启超,满脑子自由,爱和美——就像孩子,心中只有纯真、快乐和黑白分明。然而诗人的生活中有痛苦和污浊,所以诗人有宗教——清教徒似的执著于自己理想的世界,执著行走于自己的诗歌,背负着忠实于心中的爱情,哪怕被现实“拥踏而死”也在所不措。
诗人本来不叫徐志摩,小时候有个苦行僧志恢大师走过诗人的家乡硖石镇,抚“摩”过诗人孩童时的头颅,赠几句诸如“此子前途不可量”之类廉价的吉祥话,得徐家施舍而走,却留下了“志摩”这个后来不同凡响的名字。
诗人的第一任老婆张幼仪,是父亲做的主,据资料载应该算作中上等的美女,不过此女让人佩服的地方是“善经营”、“有豪气”、对爱情决绝的姿态。她现实的生活方式和传统道德的矜持,使得诗人的浪漫产生了“抗体”——像至清的水中的油污,怎么也融不到一起。在明白此节之后,她主动要求和诗人离婚,给诗人的浪漫以绝对空间,诗人的肉体以绝对的自由,诗人的爱情以绝对的宽容。于是她终身未嫁,一个人孤苦零仃地背着爱的灰烬一生冷清。
她是个女强人的类型,在她到徐家后便帮徐家打点生意,而且井井有条,特别是令徐老太爷眉开眼笑(也导致了后来陆小曼进入家门后的冷遇,徐老太爷对陆的评价“真是一个洋娃娃,中看中玩就是不中用”,可见张幼仪是参照系);后来到德国深造后,回国兴办实业,成为当时极少见的女实业救国者。
我看她最可贵的还是她的宽容。
她主动和诗人离婚后,诗人大喜过望,像得到了方糖的孩子:脑子发热常常先于嘴中的甘甜,也绝不去想大人会为一个月的盐巴无着落而愁苦。诗人把自己写的《徐志摩、张幼仪离婚通告》刊发在《新浙江》的副刊上,恐天下人不尽知(时有评论家认为此举为“自由先驱之举”),而诗人的快乐和自由是建立在一个善良女性痛苦和一生幸福的终结基础上的。无怪乎,诗人的家庭宁舍其亲生的儿子,也要留住外来的儿媳——这是善良的感召,与封建主义无碍;也无怪乎诗人的恩师梁启超写信规劝:万不容以他人之痛苦,易自己之快乐。况多情之人,其幻想起落鹘突;而满足宁贴也极难,所梦想之神境终不可得,徒以烦恼,终身己耳。最可畏者,不生不死而堕落至不复能自拔。呜呼志摩,可无惧耶,可无惧耶!……
可谓字字见血,惊心动魄,但诗人仍有自己的信仰和自己的选择:我将于茫茫人海访我唯一之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诗人的浪漫无边际是背叛现实的选择,他也以后来的生命承担了选择的后果,所以诗人也没有错,只是对一个善良的女性太过惨忍。而张幼仪更像他的母亲,承受着自己孩子给予自己的痛苦毫无怨言——后来诗人和陆小曼生活无着落,她常常给予救济,这看起来像个玩笑,其实是个讽刺——是现实对诗人生命过程进行的一个无伤大雅的讽刺。
诗人生命中的初恋情人是林徽音,一个绝色的美女,也是个内敛的才女。一对浪漫无边际的诗人,爱情因彼此的才气惺惺相“吸”,对平庸生活的不满,于是用激越的浪漫将它淹没,用伤感的诗歌将它忽略,用寂寞的爱情将它占领。
他们的爱情,几乎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纯精神恋爱,是梦呓般美好而无奈,诗人喜欢引用爱德娜那句浪漫得无以复加也无药可救的诗:如果我突然飞了起来,你得答应我抓住我的两只脚,好吗?不然,我就永远下不来了。
这是注定的悲剧,但谁又能说这不是最纯粹最晶莹剔透的爱情呢?太纯粹的东西往往经不起现实的一点伤害,原先爱情有多纯粹,后来身上的伤口就有多深。
他们是对沉默的恋人,喜欢用眼神和诗歌倾诉一切,绝对的浪漫真实的感动。以致后来林徽音在解释为什么拒绝给诗人回信中说:你偏要我把心底难以言喻的感受用贫乏的语言来表达一番吗?你难道不知道沉默有着无限大的容量?
敏感成为习惯的诗人,麻木起来更令人害怕,当诗人沾沾自喜地把离婚的通告昭白于天下时,林徽音不辞而别(历史的一个谜团,但我想这和林与张幼仪女性相通的同情本性分不开的,当浪漫遇到善良的叉路口,她们宁愿选择善良行走),再到后来遇到梁启超的公子,并且相爱时,她和诗人的爱情即为灰烬。“老奸巨猾”的梁启超对年轻人的善变心理洞明得无以复加,知道林和徐的感情随时可以“死灰复燃”——所以安排儿子和林到国外读书,直到林心中对诗人爱情的灰烬没有了温度……
当林再一次见到诗人的时候,是他们的爱情彻底灰飞烟灭的时候,林对诗人说道:爱做梦的人都喜欢圆明圆。一块破石,几根残柱,任你用想像重塑昔日的锦华,真要把它重建起来,就没有了想像,没有了怀念。……志摩呀,不要给我们的故事添一个平庸的结局吧,这样就没有诗意了。
这不过是林以诗人能接受的方式拒绝了他,但诗人很久之后才接受这个现实:直到很久后泰弋尔访华。诗人和林一起陪伴,在分手后的火车上,诗人给林写了最后一封情书,然而最终没有送到林的手中,而是被诗人的红颜知己叔华保留。当后来叔华要把这封情书物归原主时,诗人不是接受,而是孩子气十足地学着当年张生在《西厢记》里对红娘的台词;姐姐真乃小生生平第一知己。其时,他已经结识京华名媛陆小曼。
一半是诗人,一半是孩子。
当孩子的一半浮出生活的海面的时候,让人好笑,好气,但你却忘记记仇,他更不会。最后你还会不可思议地被他孩子气的可爱打动。上面的两位女性,和诗人的心灵靠的更近的时候,就是和诗人结束一段感情之后,在最不可思议的时候。
诗人和陆小曼的相识、相知、相爱的过程,用社会道德的眼光,陆是红杏出墙,诗人是第三者插足。但人们不忍用道德的眼光来否定诗人,因为诗人孩子似的气质中根本没有道德的杂质,而只有爱,忠实于心灵纯粹的爱。
人们以对孩子宽容的一切容量宽容了诗人,也成全了诗人的爱情。
用书中的话讲,他们的相遇,就像两个圆的相切,奇迹就在这个切点,生命的意义,也在等候这个切点。但我想说,当等到这切点之后,生命的意义该沿着哪条河流的方向?
陆小曼的丈夫,王赓,那位西点军校毕业的,当年随同顾维钧出席巴黎和会的随从武官,他也像当初张幼仪成全诗人一样的善良而伟大,和陆小曼离婚给他们自由。
诗人,从来不同意“婚姻是爱情的坟墓”这种说法,然而被自己的婚姻求证。
他们结婚后,诗人的家庭不再给诗人以资助(大部分是张幼仪的资助),交际花陆小曼仍旧挥金如土不学无术(最后竟荒唐地领一唱戏的小生到家里陪她吸食鸦片,但此书因避讳未谈及),所以诗人不得不没日没夜辗转于几个高校之间讲课,但仍入不缚出常常靠借贷维生。有意思的几件小事,胡适等几位好友筹钱给诗人夫妻出国深造的银元,陆小曼用来作演戏用的服饰;诗人让陆学习写字,陆问诗人:我的一个香吻可以省写多少字……诗人的诗歌开始沉默无语,他的浪漫无边际被自己一手营造的庸俗淹没,他灵感的翅膀在现实中受伤,再也飞不起来。
当在北京的胡适让诗人来北京就职时,诗人毫不犹豫的答应了,他意识到自己该逃离一些东西了,就像叛逆的孩子本能的知道,世界在眼中的黑白分明是不真实的。
诗人到了北京,义无反顾的,但陆小曼割舍不掉繁华奢靡高朋满座歌舞升平慵懒浅俗的大上海生活,所以诗人不得不常常往返于理想和现实之间……他喜欢坐飞机,飞在天上,出入云霞,俯视尘寰,其乐无穷。
终于有一次,他得到中航公司一个朋友的免费票,乘运送邮件的济南号飞机返回北京途中,于开山失事,是年36岁。许多人扼腕恸哭,我看大可不必,人生犹如一篇文章,可以长而冗余,可以短而回味无穷,至于最后一个标点为句号、叹号甚至于耐人寻味的省略号,那就无关大雅了。
诗人死后,陆小曼开始真正的悔过,不再贪恋热闹的繁华而归于平静的清苦,整理徐志摩的文稿中也许她才开始真正了解诗人:感情是他的指南,冲动是他的风,她难以置信世间曾跳动过那样一颗孩子般晶莹的心灵,而且还曾经是自己深爱却不了解的人。
陆小曼,用整整后半生的孤独,寻找诗人前半生的执著,两颗分开的心这时才真正契合起来。我想起徐志摩送给陆小曼的《爱眉小札》中的开头:幸福还不是不可能的。
直到诗人的生命结束以后,这种幸福才凸现其原形。
《雾景·雾情》
雾,正如徐志摩诗中所写,“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她来又无影,去又无踪,只是用自己轻纱般的身影,带走世界一切的杂质,一切的不和。
清晨,拉开纱帘儿,看见的便是那徘徊在公寓旁的身影。雾似一片薄纱,用分外妖娆的姿态,缠绕在公寓的腰间。她低俯着头,望见了那似仙境般的楼底。她梦幻又朦胧,似有非有,像是黄昏夕阳的余光下一个小小的影儿。看着看着,一股怜爱之情油然而生。那瘦弱得若有若无的身影,令人心疼地无地适从,像是年迈的祖母看到了瘦小的孙儿,想一把将他抱在怀里,慈爱又温柔地抚摸着他那娇嫩的脸蛋儿。
走出家门,外面的空气像是被打翻了的墨水,令人喘不过气来,稠密得像是陷入了泥浆。抬头远望,就连平时矮小的平房现在都直插云霄,而那些本就高耸的楼房也已被雾团团围住,压根儿看不见了。公路上的汽车,十米开外的地方根本看不见,因为恶作剧的雾已经完全将红绿灯挡住,遮挡了行人们的眼,让人们感觉掉进了无底的深渊。
正午时分,太阳终于躲避了大雾的纠缠,给人们一线生机,成为了一天的主宰。迷雾散尽后的一切,好似镜子般清晰,就如流过泪的眼,看这世间愈发的透彻了。
人亦是如此,只有拨开对方外表的迷雾,才能透视他人的内心,进入他们的内心世界。这一层迷雾既是你与他的隔阂,也是你与他交谈的屏障,只有突破这一层迷雾,才能知己知彼,交上真心的朋友。面对迷茫的人生,亦只有拨开重重迷雾,才能重见光明,重新燃起对未来生活的憧憬与向往。
这,便是雾的那份景,那份情。她悄悄地降临,又默默地离去,来去无声,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芊
2019 惊蛰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高中时读徐志摩的诗,很喜欢《沙扬娜拉》中“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由此知道温柔的女人是男人眼中的最美。而我的记忆里“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的,却是这么一群女人。
童年的印象里,我的姨孃们总是在农闲之时或上不了坡的下雨天,低下那一头乌黑的“温柔”,瀑布般泻在胸前。身旁是五色的丝线,手里是比牛毛还细还短的绣花针,连着已分了几次的细线,在腿上的一片洁白的绣布里,描绘她们出嫁时作为陪嫁的图案名为“梅花飞舞漫天雪”的枕套和帐檐,同时嘴里小声哼着当时流行的歌曲。那时我听得最多的就是《在那遥远的小山村》、《妈妈的吻》、《党啊,亲爱的妈妈》和《十五的月亮》。我的小姨因为温柔而甜美的歌声,而收获了她的爱情。她个子小巧,圆圆脸小眼睛,而我的姨夫又高大又英俊,她担心自己的人材配不上心上人。但姨夫唱歌五音不全,每次姨夫来时,院子里总能传来小姨房间里飘出的轻柔的歌声和时高时低的笑语,好似院子里那棵桃树开出的花朵,团团的,暖暖的。很快姨夫的心就被小姨的歌声给唱柔软了。婚后,小姨也并没有因为姨夫的家境贫穷而抱怨,反倒是夫唱妇随对姨夫十分体贴和理解。他们一起打过工开过厂,冷风里睡过帐篷,城市里受过白眼。后来,生活富裕了,小姨却因为旅游时出车祸而离开了她最深爱的亲人们。时至今日,那首《妈妈的吻》在我耳边回响的旋律,依然是小姨那个版本的,温柔而甜美。
当然,听得最多的是我母亲的歌。虽然母亲没读几天书,知道的道理少,脾气也不好,但母亲比她的姊妹们会的歌都要多,不管是当时收音机里听的还是电视里唱的,或是曾经下乡的知青姐妹们演出时的样板戏,爱唱歌的母亲几乎都会。秋冬时节,她会一早起来烧火做饭,嘴里总是会哼着歌,等我慢慢醒来后,就抱我到灶前,一边烧火做饭一边给我穿衣服,她低头加柴时,我在她怀里就得跟着一弯一低的。干疏的松针一添就着,没有烟,红色的火光映着母亲细细的歌声,那一刻,是我童年里关于母亲最温柔的回忆。
我的舅母们手里总有一件正在编织的毛衣,她们把被虫蛀坏的旧毛衣拆洗之后拿蒸笼蒸煮晒干后,像变魔术一样又把线团变成了小孩穿的衣服。因为又织成了新的花样,大家也不觉得旧,反而觉得越旧的穿着越舒适。她们全都梳着齐耳的短发,左右各别一支铁钢夹,防止低头劳动时头发垂下会遮住眼睛。干活时她们比男人还麻利,除了要煮饭喂猪洗衣带孩子,坡上的农活栽秧打谷一样都不落下。她们夏天常常穿一件有点像今天的无袖T恤的纯棉背心或是一件像电视剧《满秋》里满秋穿的那种老样式的的确良衬衫,这些衣服几乎就等于汗衫,老是湿湿地贴在她们的背上。一到傍晚常常能听得到她们扯开嗓门喊还野在外头藏猫斗鸡走珠子的孩子们“吃饭了!”,要是谁还没听到及时回家,她们中的谁就一定会气急败坏怒不可遏地随手抽起楠竹扫帚中的一根竹丝,三两下撇开枝丫变成一根棍子,迅速而突然地窜到自家孩子背后照着腿一阵乱抽大骂,好像要把一天的劳累全都抽掉骂完。一般在这时,孩子们会作鸟兽散,跑得飞快,慢了就要挨打。有的母亲急了抓着什么用什么,还有拿扁担的,像要打死一个十恶不赦罪该万死的敌人。小孩们有跑得像“飞毛腿”的,也有倔得像头驴打死都不跑路的。挨打的照例要跪在地上,不认错不准吃饭。往往这时,其他的大人和没挨打的,就会围观调侃笑着打趣那威武不屈的“英雄”,其他女人就会特别温柔地一边劝生气骂人的母亲一边好言启发孩子认错,跟着就会端来热腾腾的饭菜或者直接把跪得双膝通红的背时孩子拖到自己家去,好让母子两相互眼不见心不烦,各自找个台阶下。挨打的小孩也一面抽泣着一面哽下此时似乎无比坚硬的饭菜,吃饱哭够之后会累得很快就睡着,打人的母亲又来把人心疼地抱走道谢离开。一场硝烟散去,乡村的夜,很快又恢复了宁静。
打人最狠的舅母,是最爱帮忙的热心肠。我唯一一次在烈日下割稻谷,她在坡上放牛远远看见,无比心疼地大声叫我停下,把牛甩在山坡上,“噔噔”地跑来把我赶到树荫下。她替我顶着那明晃晃刺得人眼花头晕热滚滚灼得人背上开裂毒辣辣蒸得人口干舌燥的正午三点钟的烈日,弯下腰头也不抬挥动着镰刀一茬接一茬快速地割着稻杆,汗水迅速从她黝黑铜红的脸上大颗大颗地往下落,从眉毛滴落到眼睛,从脖子流进胸口,像雨滴晶莹透亮,却闪耀着太阳的光辉。她只用挂在脖子上的一张湿湿的毛巾胡乱一擦,便又开始收割。只一杯茶的时间,她已帮我把那一小块干田收拾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若不是她及时雨一样发现了我,非得把我腰杆弯断眼睛晒绿渴死虚脱的呀!
我的外祖母们喜欢戴着老花镜坐在冬日温暖的院坝里做一些手上活,她们一低头就能看见盘在脑后光滑的发髻,有时外面罩一个黑色的网罩。她们的中指上似乎一直戴着一个已经有点发黑但又发亮的顶针,手里拿着绱鞋的锥子使劲钻着,跟着大针带着线“呼呼”地穿过锥子钻过的小眼,不出十天半月,就会有一双又合脚又轻巧的布鞋出现在哪个小孩的脚上了。有一位外祖母一只眼睛瞎了,却经常眼明手快地作篾活。她会打席子,有点像孙犁《荷花淀》里的水生嫂,不同的是打席子的时间不是月光如水的晚上,通常是夏天太阳毒辣的下午。因为这时是不出坡的,而晚上则看不清楚。她每添一条纬线上的篾条就会隔一空捡起经线上的篾条,这时篾条会因晃动发出“咝咝”的响声,添好后就会听到她用一根像扁担一样的木条使劲“哐哐”地向里敲紧。她瘦小的身子坐在宽大的席子上,像一尊打坐的菩萨坐在莲台上,面容安详。竹篾细得跟一根鞋带宽窄相仿,做工又十分的精细,没有一根倒刺。据说这样的竹席睡的年头越长就越凉快,全院子的人睡的都是这样的席子。
我的外曾祖母,大家庭里最高寿的长辈,八十多了,看不到她的头发,因为黑色的头帕细细长长地在她头上盘了一圈又一圈。她总穿一件斜扣的灰黑棉布长衫,一双黑布鞋,白色的裹脚布在黑色的布鞋里很显眼,虽然那布已经泛黄。常常能看见她在每天必经的小路上,颤颤巍巍地来回,还要拿把猪草刀,或是竹耙,手里也往往提着一兜冒了尖的猪草或干柴。我和幺舅都是她带大的,往往会争宠,只要她一坐到那张可以收放的竹躺椅上,我们就会左边坐一个,右边趴一个,赖在她身上不下地。她总是躺不下去,只得低头弯腰爱怜地搂紧我,生怕我掉地上了,这时就能清晰地看到她头顶上岁月的痕迹——稀疏的花白。
外曾祖母在我八岁那年冬天走的,六岁就死了娘的母亲放声痛哭,怀里抱着的一岁多的弟弟也不知发生了什么事使劲地嚎哭,从小就没父母疼的比我只大四岁的幺舅哭得最伤心,而我竟然没有一滴泪挤出,只记得放了《南征北战》和《西游记》的电影。我今天依然记得,老祖祖经常把侄女们看她时送的丝丝糕和冬条等软糖都要给我留着,我肚子疼闹蛔虫不愿去上学也是她最相信我说“小孩子不会说谎”,一年四季都是她带着我睡半夜醒来总能听到她一吸一扑如雷的鼾声。
会打席子的那位外婆去世十年了,爱唱歌的小姨去世也有七年了,打人最凶最热心肠的舅母离婚之后嫁去了更偏远的山区,曾经上演过无数热闹的大院子荒了也有十来年了。但她们那一张张鲜活的面容总在我的记忆里循环播放,好似从来未曾远去;她们的故事像一部部农村题材的电影,美丽生动朴实感人;最是她们那一低头的“温柔”,是食人间烟火的诗,句句都是生活的哲理,繁衍生息在广袤苍凉的这片土地!
《收藏的好诗》
康 桥
我想撑一支长蒿寻你
却划进徐志摩的故事里
秋 千
我曾想
把年轻的思想无忧无虑的荡漾
却不料
纤绳已经苍老
载不动岁月的愁
月 光
你太浪漫
以致于
唐诗宋词元曲
明清小说
近代诗歌
一网打尽
夜
不要吝啬
把你所有的寂寞和柔情给我
写一首歌
唱到天亮
不必掩饰
把我全部的孤独和情怀给你
点一盏灯
燃至油尽
《徐志摩爱情经典语录》
说起来咱们久别见面,也该有相当表示,你老是那坐着躯着不起身,我枉然每回想张开胳膊来抱你亲你,一进家门,总是扫兴。
——徐志摩
我是极空洞的一个穷人,我也是一个极充实的富人——我有的只是爱。
——徐志摩
你早已成我灵魂的一部,我的影子里有你的影子,我的声音里有你的声音,我的心里有你的心;鱼不能没有水,人不能没有氧气; 我不能没有你的爱。
——徐志摩
即使命运叫您在得到最后胜利之前碰着了不可躲避的死,我的爱!那时您就死。因为死就是成功,就是胜利。一切有我在,一切有爱在。
——徐志摩
我不敢说,我有办法救你,救你就是救我自己,力量是在爱里;再不容迟疑,爱,动手吧!
——徐志摩
我不仅要爱的肉眼认识我的肉身,我要你的灵眼认识我的灵魂。
——徐志摩
爱的出发点不一定是身体,但爱到了身体就到了顶点。
——徐志摩
眉,我恨不得立刻与你死去,因为只有死可以给我们想望的清静,相互永远的占有。眉,我来献全盘的爱给你,我的身体,我的灵魂,完全是你的,一团火热的真情,整个儿给你,我也盼望你也一样拿整个完全的爱给我。
——徐志摩
眉,没有一分钟过去不带着想你的痴情,眉,上山,听泉,折花,望远,看星,独步,嗅草,捕虫,寻梦,——哪一处没有你,眉,哪一处不惦着你眉,哪一个心跳不是为着你眉!
——徐志摩
你看我活着不能没有你,不单是身体,我要你的性灵,我要你身体完全的爱我,我也要你的性灵完全化入我的,我要的是你绝对的全部——因为我献给你的也是绝对的全部,那才当得起一个爱字。
——徐志摩
我没有别的方法,我就有爱;没有别的天才,就是爱;没有别的能力,只是爱;没有别的动力,只是爱。
——徐志摩
《徐志摩经典语录》
1.
走着走着, 就散了, 回忆都淡了;
看着看着, 就累了, 星光也暗了;
听着听着, 就醒了, 开始埋怨了;
回头发现, 你不见了, 突然我乱了。
我的世界太过安静, 静得可以听见自己心跳的声音。
心房的血液慢慢流回心室, 如此这般的轮回。
聪明的人,喜欢猜心 ,也许猜对了别人的心 ,却也失去了自己的 。
傻气的人,喜欢给心 ,也许会被人骗 ,却未必能得到别人的 。
你以为我刀枪不入, 我以为你百毒不侵。
3.
一生至少该有一次 ,为了某个人而忘了自己 ,
不求有结果 ,不求同行 ,不求曾经拥有 ,
甚至不求你爱我 ,只求在我最美的年华里 ,遇到你 。
ps: ··· 一生 再也不敢那么勇敢,为你 ···
4.
一个人的漠然加上另一个人的苦衷,
一个人的忠诚加上另一个人的欺骗,
一个人的付出加上另一个人的掠夺,
一个人的笃信加上另一个人的敷衍。
爱情是一个人加上另一个人,
可是,一加一却不等于二,
就像你加上我,也并不等于我们。
这种叫做爱的情啊···
如果你忘了苏醒, 那我宁愿先闭上双眼。
5.
你说你不好的时候 ,我疼 ,疼的不知道该怎么安慰你 ,
你说你醉的时候 ,我疼 ,疼的不能自制 ,思绪混乱 。
我的语言过于苍白 ,心却是因为你的每一句话而疼 。
太多不能 ,不如愿 ,想离开 ,离开这个让我疼痛的你 。
转而 ,移情别恋 ,却太难 ,只顾心疼 ,我忘记了离开 ,
一次一次 ,已经习惯 ,习惯有你 ,习惯心疼你的一切。
6.
许多往事在眼前一幕一幕,变的那麼模糊,
曾经那麼坚信的,那麼执着的,一直相信著的,
其实什麼都没有,什麼都不是... 突然发现自己很傻,傻的不行。
我发誓,我笑了,笑的眼泪都掉了。
笑我们这麼傻, 我们总在重复著一些伤害,没有一个可以躲藏不被痛找到。
却还一直傻傻的期待,到失望, 再期待,再失望...
7.
习惯 ,失眠 ,习惯寂静的夜 ,躺在床上望着天花板 ,想你淡蓝的衣衫 。
习惯 ,睡伴 ,习惯一个人在一个房间 ,抱着绒绒熊 ,独眠 。
习惯 ,吃咸 ,习惯伤口的那把盐 ,在我心里一点点蔓延 。
习惯 ,观天 ,习惯一个人坐在爱情的井里 ,念着关于你的诗篇 。
ps: 你走吧,我总要习惯一个人。
8.
谁的情感 无法张扬 ,谁在陌生的房故作勇敢 ,
谁在夜晚 害怕腐烂 ,任呼吸突然变得野蛮 ,
先爱吧 把这一副肩膀 挡掉一点遗憾 ,先爱吧 看似一双翅膀 躲啊躲已经黑暗 ,
先爱吧 人们不懂这样 一旦欲求不满 ,先爱吧 之后感伤 之后再算 ,之后再算···
9.
我习惯了等待, 于是,在轮回中我无法抗拒的站回等待的原点。
我不知道,这样我还要等多久才能看到一个答案;
我不知道,如此我还能坚持的等待多久去等一个结果?
思念,很无力,那是因为我看不到思念的结果。
也许,思念不需结果, 它只是证明在心里有个人曾存在过。
是不是能给思念一份证书, 证明曾经它曾存在过?
10.
一个人的世界 ,很安静 ,安静的可以听到自己的呼吸声和心跳声 。
冷了 ,给自己加件外套 ;
饿了 ,给自己买个面包 ;
病了 ,给自己一份坚强 ;
失败了 ,给自己一个目标 ;
跌倒了 ,在伤痛中爬起并给自己一个宽容的微笑
是啊 ,我总是一个人 ,你从来不曾来过 ,
我也从来不曾出现在你的世界
11.
似乎习惯了等待, 单纯的以为等待就会到来。
但却在等待中错过了, 那些可以幸福的幸福。
在失去时后悔, 为什么没有抓住。 其实等待本身就是一种可笑的错误。
明知道等待着一份不知能否到来的幸福···
12
.或许可以爱很多个人, 但只有一个人会让你笑的最灿烂, 哭的最伤心。
于我——应该都笑的灿烂, 但我不明白给我最灿烂的是谁。
哭,那是经常的吧。
但是我不明白伤心, 让我最伤心的是谁。
只是心太痛,太痛…… 之后便不觉着痛了。
也记不清楚那些班驳的光影。
13.在一段时间我喜欢一段音乐,
听一段音乐我怀念一段时光。
坐在一段时光里怀念另一段时光的掌纹。
那时听着那歌会是怎样的心情?
那时的我们是否相遇? 是相遇还是错过?
还是, 没有结局的邂逅?
14.
立冬。 小雪。 大雪。 冬至。 小寒。 大寒。
在无法遇见第二个寂寞的人的寂寞冬天。
独自行走独自唱歌独自逛街独自看着一整个世界狂欢。
人们手牵手地逛着游乐园。
他是她的独一。 我是所有人的无二。
世界充满了我们相遇的几率。
我却始终无法遇见你。
15.
你见,或者不见我 ,我就在那里 ,不悲不喜 ;
你念,或者不念我 ,情就在那里 ,不来不去 ;
你爱,或者不爱我 ,爱就在那里 ,不增不减 ;
你跟,或者不跟我 ,我的手就在你手里 ,不舍不弃
16.世界曾经颠倒黑白 ,如今回归绚丽色彩。
世界曾经失去声响, 如今有你们陪我唱歌。
夜里黑暗覆盖着左手, 左手覆盖着右手。
曾经牵手的手指, 夜里独自合十。
风吹沙吹成沙漠, 你等我,等成十年漫长的打坐。
你是天下的传奇,你是世界的独一。
你让我花掉一整幅青春, 用来寻你。
五.四.三.二.一. 他和她的迷藏。
开始……
17.
当一个人沉醉在一个幻想之中, 他就会把这幻想成模糊的情味, 当作真实的酒。
你喝酒为的是求醉; 我喝酒为的是要从别种的醉酒中清醒过来。
18.
有些女人。 会让人觉得,世界上无人舍得对她不好。
然而,这个女人。 就是得不到她一直盼望着的好。
19.
面对, 不一定最难过。
孤独, 不一定不快乐。
得到, 不一定能长久。
失去, 不一定不再拥有。
不要因为寂寞而错爱, 不要因為错爱而寂寞一生。
20.
耳。 没有喧闹。
眼。 没有缤纷。
嘴。 沉默不语。
21.
他的世界沒有她, 她的世界只有他。
世界就是這樣, 從來沒有公平可言。
這是一場没有时限的角力戰, 誰在乎的越多, 就輸的越慘。
22.
你会不会忽然的出现 ,在街角的咖啡店 ,
我会带着笑脸,和你寒暄 ,
不去说从前,只是寒暄 ,
对你说一句,只是说一句 ,
好久不见...
23.
如果真相是种伤害, 请选择谎言。
如果谎言是一种伤害, 请选择沈默。
如果沈默是一种伤害, 请选择离开。
24.
少年的时候,我疯狂的喜欢,带我走这三个字。
现在,我再也不会任性的让任何人带我走。
我学会了,自己走。
25.
旋转木马是最残忍的游戏,
彼此追逐却有永恒的距离
26.记忆是相会的一种形式 ,忘记是自由的一种形式
27.总是在冗长的梦境里完成生命现实里不愿上演的别离和割舍。
这样的梦境,是否太过冰凉与残忍。
看世界多危险多难。
如反复无常的气象。
没有地图。我们一路走一路被辜负,一路点燃希望一路寻找答案。
过去的畅想有多快乐,现世的遗憾就有多悠长。
28.
他说爱你的时候 ,是无心之过 ,别轻易感动。
29.
是时候了。 好好地做个女人。
穿裙子。扎辫子。
不和别人吵架。不翘课。 不说脏話。
一日三餐一个不能少。
11点之前睡觉... 其实这些, 我做不到。
30.
Miss somebody I lost, Forget somebody I miss...
31.
再美好也经不住遗忘 ,再悲伤也抵不过时间
32.
幸好爱情不是一切, 幸好一切都不是爱情。
33.
微微瞬间 ,你在一秒点穴 。雨露文章网www.vipyl.com负责整理编辑
漫长永远 ,我用一生解穴
34.
别再使用修饰音,唱最清澈的歌给我 ;
别揣测该说什么,用透明的眼神看我 ;
别后退逃避什么,把蜷缩的手指给我;
别说你不再爱我,还爱过的记忆给我
35.
原来我只不过是只华丽的木偶,
演尽了世间所有的繁华, 才
发现身后无数的金丝银线,
牵动我的--- 哪怕,一举手,一投足。
36.
谁的眼角触得了谁的眉 ;
谁的笑容抵得了谁的泪 ;
谁的心脏载得住谁的轮回 ;
谁的掌纹赎得回谁的罪
37.
谁在春日艳阳的午后, 轻抚你穿过飘扬秀发的手。
谁在无数个黯然的白夜, 带走独斟酌饮的酒, 把浓烈的温度,
狠狠的烧进胸口。
谁把一季又一季的绿色原野, 揉碎成泥土中潮湿的腐朽。
谁捧起花的脸庞, 让岁月美的黯然神伤。
38.
有人告诉我鱼的记忆只有7秒 ,7秒之后它就不记得过去的事情 ,
一切又都变成新的 。
所以 ,在那小小的鱼缸里鱼儿 ,永远不会感到无聊 。
我宁愿是只鱼 ,7秒一过就什么都忘记, 曾经遇到的人, 曾经做过的事 都可以烟消云散 ,
可我不是鱼 。无法忘记我爱的人 , 无法忘记牵挂的苦无法忘记相思的痛...
39.
最好的时光里,我依然独自一个人走在那条浮华炫丽却不属于我的街。
我像一个拾荒者,悄悄收藏起时光的底片,让它变成陈年的私酿,
然后在那个夏日的午后,晾晒出任何与你有关的画面。
40.
邂逅的瞬间,我站在你的面前,只是个陌生人。
是浮华的化妆舞会,散场以后,一个落寞而黯淡的女子,是烟花一样虚空的美丽。
喜欢这样的文字,把自己沉在一个最卑微的姿态局里,不需要任何人的理会,
独自一个人在角落里笑着哭泣,不需要谁再来打扰属于我的宁静生活。
41.
夕阳西下, 是我最想念的时候,
对着你在的那个城市, 说了一声:我想你, 不知道, 你是否听得到.
42.
有时候, 很迷茫的去看前方, 明明知道那片海没有你在,
却还要固执的踏上火车去追逐那个有你不了解的爱,
害怕总是真实的存在, 精彩的孤单总是陪伴着我们 终究该明白,
不能再在原地徘徊, 不能再固执的守着不会回来的,
不能再挣扎着看着你的不精彩.
43.
我不喜欢说话却每天说最多的话, 我不喜欢笑却总笑个不停 ,
身边的每个人都说我的生活好快乐 ,于是我也就认为自己真的快乐 ……
可是为什么我会在一大群朋友中突然地就沉默 ,
为什么在人群中看到相似的背影就难过 ,
看见秋天树木疯狂地掉叶子我就忘记了说话 ,
看见天色渐晚路上暖黄色的灯火,
就忘记了自己原来的方向。
44.
如果一开始,你就不要出现在我的面前 ,
那么,我也许就不会知道幸福的滋味
…… 你何其残忍,www.vipyl.com
把所有的爱满满地那么卒不及防地都给了我,
告诉我,你永远喜欢我,永远不会离开我 。
让我错以为,我可以幸福得象个被宠溺的孩子 ,
让我错以为,只要抱住你,就可以拥有整个世界。
45.
永远不要欺骗女人 , 因为我们一眼就能看穿 。
你知道男人和女人 , 说谎的最大差别在哪里吗 。
男人说谎 是要让自己觉得好过 ,
而女人说谎呢 是要让对方好过 ,
我们选择欺骗 ,是因为不想伤害深爱的人 ,
我们不是故意的 , 只是没有伤害对方的勇气 ,
所以才隐藏真正的答案。
46.
我们离回忆太近,离自由太远。
有时候念念不忘,只是爱上回忆。
一次犹豫,一次背叛,一次意外,足以让它枯萎。
挣脱一切,烟消云散。
47.
我们害怕岁月,却不知道活着是多么的可喜。
我们认为生存已经没意思,许多人却正在生死之间挣扎。
甚么时候,我们才肯为自己拥有的一切满怀感激?
忘掉岁月,忘掉痛苦,忘掉你的坏。
我们永不永不说再见。
48.
也许。 这只是一个梦。
一个破碎了的梦。 花凋花谢。
最后还是一片凄楚。 相识相爱。
最后还是不和而散。
49.
青春, 如同一场盛大而华丽的戏,
我们有着不同的假面, 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演绎着不同的经历, 却有着相同的悲哀。
50.
坚硬的城市里没有柔软的 。
爱情, 生活, 不是林黛玉, 不会因为忧伤而风情万种 。
51.
几年后,发现无数的感情不撕自碎 , 原本都不完整,就不需要撕碎 。
现在,我开始怀念, 那个撕碎你信和照片的雨夜 。
我羡慕那时的自己 , 还有完整的幸福可以撕碎。
52.
年少时 ,我们因谁因爱或是只因寂寞而同场起舞 ;
沧桑后, 我们何因何故寂寞如初却宁愿形同陌路;
53.
相爱时,我们明明两个人 ,却为何感觉只是独自一人?
分开后,明明只是独自一人 ,却为何依然解脱不了两个人?
感情的寂寞,大概在于: 爱和解脱—— 都无法彻底
54.
让女人念念不忘的是感情, 让男人念念不忘的是感觉 。
感情随着时间沉淀, 感觉随着时间消失 。
终其是不同的物种 ,
所以—— 谁又能明白谁的深爱 , 谁又能理解谁的离开。
55.
轻吟一句情话,执笔一副情画。
绽放一地情花,覆盖一片青瓦 。
共饮一杯清茶,同研一碗青砂 。
挽起一面轻纱,看清天边月牙 。
爱像水墨青花,何惧刹那芳华。
56.
记忆的丝线就像一种咒语 , 在每个日升月落将我缠紧 ,
它提醒我,不能忘记爱过的你 ,
我是记得啊,我记得,
所以我和其他人在一起,一笑都觉得愧疚, 所以我和别人并肩行走,牵手都觉得沉重 ,
我要怎样,剪断丝线,再不作茧自缚。
57.
爱是一场催眠,醒来之后你被谁吸了灵 。
这就是为什么爱过之后 , 总觉得不仅失去他,也失去了一部分自己。
被爱的人总是掌灵者, 去爱的人反而失魂 。
在每段真心付出的感情中 , 总有一个人献祭了灵魂,收获了残忍。
58.
时间能够证明爱情,也能够把爱推翻。
没有一种悲伤是不能被时间减轻的。
如果时间不可以令你忘记那些不该记住的人, 我们失去的岁月又有什么意义?
如果所有的悲哀、痛苦、失败都是假的,那该多好?
可惜,世上有很多假情假义, 自己的伤心欲绝、痛苦难过、悲哀惆怅、歇斯底里,等等。
却偏偏总是真的。
59.
你走的太急, 我开始怀疑, 曾经你是否来过。
如果只是幻觉, 那为何情节如此清晰?
走了~~离开~~~ 没有心痛,
只是遗憾。 我渐渐明白, 挽留没有用。
于是我给能给的自由, 于是我……便无所谓。
60.
这个微笑,用尽疼痛的力气;
这回释然,用尽铭记的场地;
这场告别,用尽去爱的勇气;
这次哭泣,用尽你爱的表情;
因为这——是最后一次爱你。
61.
遗忘 是我们不可更改的宿命 ,
所有的一切都像是没有对齐的图纸,
从前的一切回不到过去,
就这样慢慢延伸 一点一点的错开来 ,
也许错开了的东西, 们真的应该遗忘了。
62.
谁都以为自己会是例外 ——在后悔之外 。
谁都以为拥有的感情也是例外 ——在变淡之外。
谁都以为恋爱的对象刚巧也是例外 ——在改变之外。
然而最终发现—— 除了变化,无一例外。
63.
浮华一生,淡忘一季。 空有回忆,打乱缠绵。
笑容不见,落寞万千。
弦,思华年。 那些年华,恍然如梦。
亦如,流水,一去不返。
不泣离别,不诉终殇。
64.
那个他打电话来问:"你好么?"
你稀松平常的回答:"我很好。"
其实你还爱着他,你一点也不好。
男人伪装坚强,只是害怕女人会发现他软弱。
女人伪装幸福,只是害怕男人发现她伤心。
65
男人什么时候最帅?
在他说不爱你的时候,这份魅力,最具毒性,小心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