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况味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1-05 18:43:22
《秋的况味》
树树秋声,山山寒色,又一秋。
自李商隐于《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中留下“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的名句后,愁,就成了秋的一种色调,一种情趣。莲峰居士“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更是把哀愁推到顶峰。如果一个人常年漂泊他乡,忽逢秋叶飘零,黄花满地,联想到温暖的家乡、人生的四季,满腔思乡和愁苦便会突如其来。于是,秋,便被那一句句愁诗所包裹,而在那看似平常的诗句后,谁又能想到诗人那颗充满愁苦的心呢?
山山秋色,寒鸦绕枝,江水已经由夏日的清爽变成秋冬的寒冷,变成了愁的代言词。
北雁南飞,哀啭幽鸣,风裹着冬的清冷,秋的哀愁,来到了这片土地上,变成了迷惘、悲伤、苍凉的名片。于是,就有了吴君特笔下写的“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这一说了。
然而,李太白那一句“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秋景美丽、宜人秋色从笔尖流露出。我们从秋山秋水中也领悟到了秋天的兴味盎然。的确,秋天的景色怎么不是美好的呢?秋高气爽,层林尽染,一行大雁在空中自北向南缓缓飞去,既和谐,又淡雅,让人韵味十足。
无独有偶,庐山居士也曾在秋日高吟出那一句“山时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想一下,天高云淡,山清水秀。已经来到了夜晚就会降霜的秋天,放眼向山水望去,树树挂满了金黄的残叶,地上、水面漂浮着落叶,将郊野“染”成一片黄色,可有几片火红的叶片挂在枝头,从浅黄、深黄中脱颖而出……
其实,有什么样的心境就会有什么样的秋天。有的人悲观,那么他只会看见忧愁和悲伤;有的人乐观,则他就可以欣赏到秋天无与伦比的美景。
人生,亦是如此。
我们为何不能在人生的“秋天”中乐观地、积极地去面对呢?我们为何不能用一双慧眼去发现成长道路上的“秋”之美景呢?
四季反复无常,岁岁年年亦是,可我偏爱秋。不为别的,只因秋是生命之花最后一次努力绽放的时候,是一种可以用两种情感去面对、有两种结果的季节。
秋意更浓,诗情愈烈,好一秋。
《生命的况味》
陌生的家乡,从未谋面的乡亲,曾经偶尔见过面的七大姑八大姨,大爹大叔们,以及他们高大的子女,一切都因一个人的忌日而热闹起来;这个人,就是我早已去世20年的祖母,父亲的母亲。
秋天的黄昏,身旁的几座香炉,袅袅地缭绕着丝丝青烟,满屋子就被这渐渐浓郁的青烟笼罩着;而我的心,也在这烟的熏染下,慢慢沉静下来。
父亲过来,递给我一本发黄的族谱——犹如一本刚刚出土的文物,说:“看看吧,我们的家族,也有过辉煌的过去。”
我小心翼翼地打开折叠式的书卷,一层一层地翻阅,满纸的繁体字,莫名的姓名,字号;在最后一层,依稀看到“道光七年”字迹,某某兄弟三人,扎根该地,开疆拓土……后来,某大哥娶妻某某氏,生某某;某二哥,娶妻某某氏,生某某……
我顿悟,家乡者,家之壮大之历史也。
“走了,走了!”不知谁喊了几嗓子。我们该上祖坟了,去祭奠我的祖母了。
在一处山坳里,层层叠叠的土包墓冢,在我眼前展开,向远处延伸出去,直到天边……
我试图从这一样的墓冢中,找到族谱中那些曾经辉煌的祖先,但却不得;大人们说,他们也找不到,那都是族谱上说的,是一种祖上流传下来的记忆。
我突然想起莎士比亚的一句话:“不论你是平民,还是贵族,一旦放入棺材,一样无人问津。”
一旁的大人们,在忙着给我的祖母烧纸,其中大姑与二姑嘴里说着“思念”的话,说着,说着,他们就开始大哭;孩子们在墓冢旁玩耍,笑声在空中回荡;在祖母墓冢的一角,竟然有一处淡淡的绿色,在阳光下发着耀眼的光;不远处,一个暗褐色的浮土,蚂蚁在进进出出,忙着搬家。
我的小侄女,缠着大人给她照相,而她的身后,就是层层叠叠的祖先的墓地……
晚上,我躺在黑暗的一间小屋里,屋里仿佛浸透着永远也散不去的烧纸的味道,人们还在隔壁大声谈笑,小孩子们也在无休止的哭闹……
在祖母的忌日里,我却品尝到了生命的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