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疗法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1-22 04:35:55
《怕狗免疫疗法》
我怕狗,一见到狗就吓得又蹦又跳的。
记得有一次,我在公园里荡秋千,旁边的树丛里突然冲出一条金毛犬,我吓得魂飞魄散,赶忙跳下秋千,躲到不远处的大树后面。谁知金毛犬又朝我藏身的大树跑来,吓得我连哭带叫地跑出公园。
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狗,我总这么“大惊小怪”也不是个事儿,于是妈妈决定为我量身打造一个“怕狗免疫疗法”。
妈妈先是买来各种材质的玩具狗,有木头的、布艺的、陶瓷的、塑料的;种类也多样,有贵宾犬、哈巴狗、斑点狗、沙皮狗,将我的房间布置成了一个“狗窝”。我被玩具狗紧紧包围,天天和它们玩得不亦乐乎。为了巩固“疗效”,妈妈又给我买了一只会“汪汪”叫的玩具狗。这只玩具狗总是冷不丁地从角落里传出几声狗叫。起初我总被它的叫声吓到,但慢慢地,我便能做到充耳不闻了。妈妈心里喜滋滋的,因为她为我打造的“怕狗免疫疗法”初见成效。
帮忙咯,不帮忙就放小狗狗咬你(.)
可那天跟妈妈一起上街,偶遇一只伸长舌头喘气的狗后,我又回到了最初的样子——“嗷”一声,躲到妈妈身后,浑身抖得像筛糠似的。我害怕狗的程度依然是外甥打灯笼—照舅(旧)。
妈妈看着我脸色苍白的样子,是又心疼又觉得好笑。她决定使出“怕狗免疫疗法”之绝招——把我送回老家,因为奶奶家养了一条大黄狗—大黄。妈妈希望我和大黄的朝夕相处能治愈我对狗的恐惧心理。
暑假里,我来到爷爷奶奶家,开始了新的“治疗”。大黄的毛呈棕黄色,柔顺光亮,四条腿强健有力,跑起来快如疾风。每当有陌生人经过家门口或从门外进来,大黄都会警惕地“汪汪”叫。幸好我去爷爷奶奶家的次数多,大黄知道我不是陌生人,见到我时它才没有厉声吼叫,要不非得把我吓哭不可!尽管如此,我还是很怕大黄,总是离它远远的。大黄知道我不待见它,对我也不冷不热的。
一天下午,爷爷奶奶都出去了,留我在家写作业。因为知道我怕狗,奶奶特意让大黄待在院子里。
写着写着,我突然听到窸窸窣窣的声音,过了一会儿,又传来“吱吱”的声音。难道是老鼠?我吓得直冒冷汗,大气都不敢出。不一会儿,我便看见沙发底有一只老鼠悄悄地探出头来。
“啊——”我大喊道。老鼠被我这一声尖叫吓着了,飞快地钻回沙发底。
这时,门外传来扑门的声音,接着门“嘭”一声被撞开了,原来是大黄!它冲了进来,跑到我身边,围着我转来转去,像是在保护我。“大……大黄……沙发底有…有只老鼠……”我指着沙发底,结结巴巴地说。大黄好像听懂了似的,站在我前面,朝着沙发“汪汪”直叫。
有大黄在,我突然有了勇气,赶快把门关上,打算来个“关门打鼠”。我对大黄说:“来,咱俩一块儿捉老鼠!”大黄抬头看了看我,摇了摇尾巴,表示同意。我用力推动沙发,老鼠受了惊吓,“嗖”地钻了出来。
就在这时,大黄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扑了上去,老鼠还没来得及逃跑,就被大黄的前爪死死摁住,接着大黄用它尖利的犬牙一口就把老鼠咬住了。“大黄,干得漂亮!”我激动地大喊。大黄跑出去,将老鼠丢到门外,又跑到我身边转悠,还时不时地用头蹭蹭我的脚。我轻轻地摸摸大黄的头,开心地笑了。
经过这件事,我再也不怕狗了。你看,现在大黄就在我身边,我搂着它,它亲昵地依偎着我。哈哈,“怕狗免疫疗法”这回是奏效了。
《心理疗法》
长期以来,人们对疾病的治疗,大多限于药物、手术等生理疗法,而往往忽视了另一个重要方法—心理疗法。甚至至今还有人认为疾病只是一种生理上的反应,与人的心理状态无关。 事实上,人的身体状况与心理状态是有密切联系的,而月.直接受心理状态的影响。这并不是什么新发现。早在11世纪,人们为了证明心理状态对机休的影响,就曾做过这样的实验:把一窝生的两只羊羔放在同样的条件下分别饲养。所不同的是.在其中一只的身旁栓一只狼,使羊羔总在不正常的心理状态下生活,结果这只羊羔长得很瘦弱,最后终于死了。而另一只羊羔一直很活泼健壮。这个实验说明心理状态对机体健康的影响是很大的。
这一规律不但在一些医学专著中早有论述,就是在一些文学作品中也屡见不鲜,如《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就是“积怨成疾”而死的。现代医学的发展,不但进一步证实了这一规律的存在,而且发现许多疾病是由于不正常的心理状态直接引起的,如:冠心病、原发性高血压、支气管哮喘、胃和十几指肠汝疡等。 以上说的都是心理作用对人体的不良影响,这与心理疗法有什么关系呢? 医生们都知道:要治病必须先搞清病情、病因,然后才能对症下药。以上我们所分析的就是病因,即疾病的产生大多直接或间接地与心理状态有关。弄清了扮一占.我们就可以“对症下药”了。 古语说:“心病还须心药医”。对于许多疾病,特别是前而提到的那些由于心理异常而直接引起的疾病,单用生理疗法是不够的,必须生理疗法、心理疗法双管齐下,才能收到最理想的治疗效果。
上海某医院曾遇到过这样一个典型病例:一位92岁高龄的老人因患冠心病住进医院,他心绞痛频发,日不思饮食,夜不想安眠,药物治疗几天,效果不明显。经医务人员深入了解,才知道老人两个儿子早已病故,女儿在乡下,他跟孙子一起生活,现在家中还有个87岁的老伴已瘫痪多年,颇为思念。为了配合治疗,医院破例用躺椅把他老伴抬进病房探望老人。这以后老人才心情舒畅,食欲好转.睡眠安稳,心绞痛也不发了,不久便康复出院。从以上病例可以看出,心理治疗在对冠心病等由异常心理直接引起的疾病的治疗中起着极大的作用。 那么心理疗法对于那些同心理作用无明显联系的疾病起作用吗?我们还是用事实回答这个问题吧。有一位经验丰富的老中医给一位肺癌患者治疗. 患者服了他儿剂药后,病情没有好转,而且痰中开始带血丝。
老中医发现病情恶化后并没有惊慌,只是稍微调整了一下各味药的剂量,同时对病人解释:痰中带血丝是好现象,它说明药物起了作用,身体中的异物已被杀死,并随痰一起排出了体外。病人听后紧张的心情马上松驰下来了,顿时觉得身上轻松了许多,从此以后白天吃得饱,晚上睡得好,而且把老中医的方子当成了“灵丹妙药”,觉得每服下一剂,病痛都减轻不少。就这样,由于良好的心理作用,恶化了的病情得到了缓解。由此可见,心理疗法对那些同心理异常无明显联系的疾病的治疗,也是大有帮助的。 那么一个医务工作者应如何正确掌握和运用心理疗法呢?我认为医生首先应作好病人的思想工作。
引导病人积极乐观地配合治疗,同时还要及时发现病人的思想顾虑,为他们排优解难。另外,最重要的是在治疗过程中,医生自己要有自信心,用自己的乐观情绪去影响病人,因为在患病时,人很容易受到外界的暗示,消极的暗示会使人悲观、恐惧,以致病情恶化;而积极的暗示能使他们看到希望,精神愉快,使病情减轻,上面所提的“中医治病”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用现代医学的眼光来看,老中医的解释显然缺乏充分的科学依据,但它却巧妙地给了病人一个积极有利的暗示,使病人放下了思想包袱,精神倍增,有了战胜疾病的勇气和信心,从而使病情缓解。综上所述,心里疗法在现代医疗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每个医务工作者都应当重视,它是一种不可忽视的重要的医疗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