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之南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5-01-22 16:08:10
《彩云之南》
我把月光揉碎,撒遍苍山洱海。海鸥的歌声乘着清风,拂过波光粼粼的海面,轻轻吟着彩云之南。
熟悉云南,是从历史书上记录的距今有170万年的元谋人,她是人类的发源地,为云南增添了一份神秘色彩。后来读到郭沫若先生的“风花雪月古城开,洱海苍山次第排”,更加心向往之。对神秘的好奇,是驱动发现和创造的源动力。
当我来到洱海边,收起惊掉的下巴,在脑海中搜索着语文刘老师所传授的词汇,书上的文字在此时渲成了一幅画卷。天空湛蓝,犹如少女脸颊的白云随风变幻,海鸥群飞,山海交相辉映,此景只应天上有,人间能有几回见。贪婪的感叹只有一双眼睛。大自然的灵气仿佛穿透我的身体,扫清学业的苦恼,带走青春的愁绪,空灵的,呆呆的站在海边,置身画卷。旅行的意义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单单是读书多,行路远,还有用心感受书中文字,结合行路所见所闻,眼到,心也到。最是惬意当数在洱海边骑自行车,追着风,充满力量。虽然不知道风想对我说什么,我想对风说:“你的音符奏响我的心弦”。
来到一座城,除了美景,还有当地的美食。俗话说靠山吃山,最难忘的是各种蘑菇,当然是集合当地人的智慧能够端上餐桌的蘑菇,各种形状,有像渔网的,有大盖头,有小盖头,端上桌,鲜香味四溢,浅尝一口,每一个味蕾都为之欢呼,肉质饱满,细腻而润滑,仿佛一口咬下就能感受到大自然的馈赠。松茸独特的香气在口中弥漫开来,让人回味无穷,是陌生的味道也是惊讶的味道。
旅行是从熟悉的地方来到陌生的地方,慢慢熟悉这个陌生的地方,了解这个陌生的地方,探索这个地方。其意义并不是遇见多少人、看多美的风景,而是走着走着,在一个机遇下,你突然有收获!如果不走出去,也许永远都不会知道,这个世界有多宽,天有多大,海有多蓝。旅行,可以让你看到更广阔的风景,带你走出安逸之乡,用心感受世界。
此时耳边又响起了海鸥迎着风吟唱的彩云之南。
教师点评:
全文结构清晰,层次分明。文章充满了对云南的热爱和对旅行的感悟,充满了诗意和感性,情感真挚。特别是最后一句“此时耳边又响起了海鸥迎着风吟唱的彩云之南。”让人感受到你对云南的深情和对未来的期待。这种用心感受的方式,不仅能够让眼睛看到美景,更能够让心灵得到滋养,表达深刻,值得肯定。
(指导老师:刘楚红)
《汉中美食》
汉中位于秦岭之南,汉水之滨,人称“西北小江南”,是一个美丽的地方。也是一座历史文化古城,有拜将台、古汉台,还有金灿灿的油菜花海,我最喜欢的是那一道道诱人的美食。
其中,最出名的就是汉中面皮,家家户户都会做。面皮其实是米做的,我们平时回家吃的都是现蒸热的,跟外面卖的凉皮不一样。当地人一般把自己种植的桂朝大米浸泡后,磨成米浆,锅里烧些水,架起蒸笼,铺上油布,在油布上倒一层薄薄的米浆,大火蒸三分钟左右,就可以出锅了。把白白亮亮的面皮切宽一点,放入碗里,浇上调料和特制的油泼辣子,放入配菜和豆芽,一碗香喷喷的面皮就做好了。这时,再配上一碗热气腾腾的菜豆腐,美味爽口。我有点像猪八戒吃人生果一样,只因它味道好极了!
还有我最喜欢吃的核桃馍,有一家叫王家核桃馍的店,听说已有百年历史。巴掌大的核桃馍上铺满了核桃仁,色泽金黄,外皮层层叠叠,里面柔软喷香,咬上一口:香,真香!我每次都能吃三四个。还有很多很多美食,比如:麻辣鸡、石门豆瓣鱼、浆水面、西乡牛肉干、红豆腐......
这些美食都是人们用勤劳的双手制作出来的,让我百吃不厌,回味无穷。下次我们一起去,我带你尝遍汉中所有的美食。
《彩云之南》
云南,是一个美丽的地方,有着“彩云之南”的美誉,那里有高耸入云的玉龙雪山,有白墙黑瓦的丽江古城,有巍峨雄壮的苍山,有风光秀丽的洱海,还有着我美好的记忆,丽江的古城,便是令我最难以忘怀的景色。
清晨,太阳从东边的山脉之中冉冉升起,向美丽的丽江洒下万丈光芒。古城在薄雾中若隐若现,渐渐地,在阳光的照耀下,古城的轮廓被勾勒了出来。天空中飘着袅袅炊烟,原来是有些早起的商家开始做早点了,热气腾腾的千层包,醇香美味的过桥米线温暖着我们的胃,也孕育了一天的好心情。
下午,慵懒的人们在街上悠闲地溜达着,鸡鸭鹅们也悄悄来到了街边的树下捉起了虫子。闲适的游客们,偶尔拿着一小块面包逗弄着小鸡小鸭。城中的小贩们推着小车,在路边吆喝着“甜甜的人参果啊,又大又香;天天吃一口,包你长生不老啊…..”商铺的老板们更是不甘示弱,门口各种喇叭声此起彼伏,让你不用停足驻步就能了解丽江的各式特色。整个古城顿时热闹了起来,在闹哄哄的城中,感染着无限的欢乐,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
傍晚,暮色降临了,在无垠的夜空中,一颗颗星星闪耀了起来,月亮也在这数不尽的星星的簇拥下出现在夜空中,洒下一缕缕银色的光辉,将古城浸润在了其中。渐渐地,街边的灯笼陆续亮了起来,酒吧的霓虹灯也开始闪烁不停,古城慢慢变得灯火通明了。讲故事的老爷爷也出来了,叼着旱烟袋,坐在街边为人们讲述着茶马古道勇士们的故事。身着民族服饰的姑娘们拍着手鼓,配着光盘的音乐引吭高歌,好像在向人们诉说着一个又一个跌宕起伏的故事。美轮美奂的玉石呈现在游客眼中,手握一颗颗晶莹剔透、五颜六色的玉石,听着每一个有趣的故事,开始了云南之旅。
彩云之南,你是中国的一片圣地,民族文化流传的圣地,闪耀在世界中;你是一册画卷,五彩缤纷的画卷,记忆着云南文化的繁荣昌盛、历史悠久;你是一段回忆,美好难忘的回忆,贯穿着我童年的思念和期盼。
(指导老师:姚越)
《云南四味》
彩云之南,位居西南。地大物丰,景色宜人,这里是我的故土。
说起云南,你想到什么:成千上万的珍禽异兽?优美的景色?但要是说起云南,其实美食才是重头戏!
陕西爱吃酸,在陕西,醋坛子多代表家底厚,云南也挺爱吃酸,但这个酸来自丛林密布的西双版纳的柠檬。云南西双版纳是具有浓厚热带风情的地方,在这里人们喜欢吃用柠檬制作的东西,比如名菜柠檬撒,是用微量小米辣,柠檬汁和粉丝,牛胃液制作的,十分爽口消夏,酸与辣完美融合,十分消暑,除此之外还有舂鸡脚,苦撒等。
四川人很能吃辣,云南也不弱,在云南,人们喜欢把极辣的大辣椒用火烤熟生吃,但这种菜肴我是碰都不敢碰一下的。还有辣子鸡也很辣,吃辣子鸡就像把火卷入口中一般,除此之外,辣子鸡有个表情,黄焖鸡十分好吃,不辣,黄焖鸡文化在永平十分流行。
云南有一些独特小吃是臭的,但圈粉无数,比如香椿,臭豆腐等,前者十分嫩,有种特殊的气味,就像塑料一样,吃它也就图个口感。但后者比较好吃。
其实云南美食重头戏还在花馔,有备受历代宫廷欢迎的甜而不腻的鲜花饼,以及清新而又有韧劲的核桃花,以及备受喜爱的芭蕉花,风味独特而又稀少的考糯索,以及价格亲民的白甲羊蹄花,都是云南比较好吃的花,中国的吃花历史十分源远流长,而云南可以占到其中的三分之二。
葫芦丝悠扬,孔雀高飞,家常的菜肴香飘四方,来吧,来云南吧,彩云之南欢迎您。
《云南颂》
彩云之南,苍山洱海。
万物钟灵,生机勃勃。
雪豹奔腾速如箭,猛虎长啸震天响。
山间鸟鸣涧,水中鱼戏莲。
七彩云南,真美景哉!
《南明摩崖石刻》
南明山在瓯江之南,与丽水城隔江相望,秀色诱人。南宋著名诗人陆游当年游览南明山时,曾留下这样的诗篇:“春来归路阅三州,是处枷跌懒出游。一到南园便忘返,亭边绿浸琵琶洲。”“晓莺催系柳边舟,巷陌东风拂面柔。客里又惊春事晚,梦中重续括苍游。”可见,南明胜景具有多么大的迷人魅力!特别是这里留存着许多摩崖石刻,常常引起我的惦念和游兴。
横渡瓯江,踏上南明山麓;抬头仰望,鲜红醒目的“明秀”二字,刻在池壁嫂岩之上,迎送着各地游客,给人以情深而隽丽之感。继续上行,到了“波雪亭”,置身于修竹婆之中。亭边峭璧断崖上泻下一缕飞瀑,高约20余米,名日:“滚雪瀑”。坐在亭里,吸着凉凉的水气,听着沙沙的泉声,心旷神怡。东边峭壁直书“南明山”三字,每字见方数尺,笔力刚劲峻拔,可惜年代已久,出于何代何人之手,已无可辨认。
沿着石阶山路,到了半山腰,有一亭曰:“爽气亭”。小憩继上,穿过山门,迎面一道石梁,凌空横飞,气贯长虹,古人石刻,琳琅满目。有“石梁”、“仙桥”、“悬虹”、“半云”等命名,历代书法家和名工巧匠逼真地描绘了这些奇岩怪石的独特形象。梁下石碑林立,记载着诗人墨客游览即兴的佳作,颇为后人赞赏。
绕过弥勒石像,转过一座石门,来到修葺一新的仁寿寺。寺宇飞檐画梁,端庄肃穆,诗画卷卷,悦目清新,都是当今丽水艺术家的杰作。
寺后有一观音崖,顺崖右转,便到了高阳洞。洞深约20米,最引人注目的是洞的北壁,有北宋著名学者沈括的题词:“沈括、王子京、黄颜、李子仪熙宁六年十二月十二日游。”昔日沈括奉命察访农田水利,行经丽水,游览南明山,欣然题刻于此,已成为史家的珍贵资料。
高阳洞的洞口,下首崖壁有无名氏刻写的《高阳洞记事》。“大宋绍兴甲子丙寅岁,洪水自溪暴涨,约高八丈,人多避于楼屋,误死者不可胜计,因纪于右,以告后来”,如实地记载了1144年和1146年间两次洪水给丽水人民带来的严重灾害《纪事》告诫后人,注意防洪抗灾,悉心远虑,真是难能可贵。
穿过高阳洞,攀上云阁崖,“炼丹深处”四字,灿然跃出。相传晋代葛洪曾在此炼丹,丹就成仙,飞升开坛,留下寺侧丹井,寺后丹炉,而今丹炉不在,丹井依然。石梁之下,尚有一碑刻着陈瑙“葛仙翁去也,何处觅丹砂?红断石梁派,茸留山洲花”的诗句,这忆茜翁,情深意切.云阁崖欺有辛,名曰:“云阁辛”。辛后石璧遮布历朝学者丈人题剑,其中晋代葛洪“灵常”二字和北宋杰出书昌家米带“南明山”三字,苍劲有力,尤为珍贵.现浙江省人民政府决定,将南明摩崖石刻列为省重.点保护丈物,并立碑以示游者爱护。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南明古迹,胜过仙境,明秀奇丽,招引游人。
尤其是摩崖石刻,将为人们不断发现、观赏、深究和更新,确是我们祖国的灿烂瑰宝。
《琼崖第一山》
位于海南省万宁县县城之南3公里的东山岭,素有“琼崖第一山”之称,花草香绿,奇峰异石,幽谷清泉,古寺凉亭,有三!六仙洞,有天造地设“八景”,山不大,却为海南第一奇诡壮美之山也。
单说满山的石头,远看去像海天间滚滚翻腾的云团,每块巨石都光裸光裸的,或立或蹲,或斜倚或卧伏,或相拥相抱为一簇,或万簇石中鹤立鸡群,形态各异,气象万千,突炸的峰,幽森的壑,绿松倒挂,峰谷叠宕,大起大伏,观之撼人心魄。
奇丽之山便是盛产诗的宝地了。
东山岭的诗大都刻在石壁上,刻在光滑、平板、柔腻、富有光泽的石壁上,风蚀雨剥,也历历在日。光看那标示地方、点化景观特征、表达游人一时一地赏观赞叹的感情的题字、题词,如:“云路初阶”、“东山丛翠”、“南天斗宿”、“小滚洲”、“仙山佛国”、“南极蓬莱”、“叠采奇踵”等等,如繁星闪烁于满山石壁,观之诵之便使人赏心悦目,往往寥寥几字,或夸张,或借喻,或明喻,或白描,或直抒胸臆,就一揽全貌,点石成金。看落款多是清代的地方官,看来均文采飞扬。奇山丽水尊为仙山佛地,当为决代以后山水诗的风尚,说明仙、佛与诗悠久的缘分。这些题字、题词,确乎诗意盎然。
在“已隔前游十二年,山灵无恙,万景依然,飞桥隐接,云深处,信是桃源一洞天”这段优美的文字底卜有一首好诗:
是否鲁邦纪旧游,山东名胜古今留。
万阳城外潮音寺,醉卧仙岩听海流。
作者是十二年以后第二次游东山岭了,他的感受是什么呢?“醉卧仙岩听海流”一句把整个放逸山水和被东山岭美景陶醉至极的作者形象活脱脱端出,和杜甫“漫卷诗书喜欲狂”可以说是有异曲同工之妙!作者“醉卧仙岩”,实意在东山岭之景奇美壮丽之极也,意在言外,可谓含蓄蕴籍,令人回味无穷。
然而作者们游此山随而赋诗,因其奇美而觉仙。因其纯净雅静而觉佛,以禅意仙意阐景为诗的多。半山有个天然的石庙,实则为一大石洞而就,整日庙门前住香袅袅,爆竹轰轰,拱手作揖者不辍。庙门两侧就分别写着“山外无景景外无景”、“洞中有天大外有天”,绕来绕去说的是“四大皆空”,这不正是禅意的典型体现吗?就说“小瀛州”、“蓬莱”等等那些题字吧,不也是佛国里的东西吗?
仙迹留丹龟
我心印石泉
明明是白己对异石冷泉的心灵感应和交融,也说是为仙迹所感,可以说是佛心踏地了。
还是诗人田汉1963年5月游此山时所做的这首诗,有了新的境界,永远地刻在石壁上:
琼州多胜地,此岭独岿然。
羊肥爱芝草,茶好伴名泉。
潮音访古寺,衣冠尊古贤。
危亭堪望海,奇石足擎犬。
文峰七级塔,粮仓万顷田。
紫燕归立岛,红旗忆六连。
荒原今乐土,争取大丰年。
十几年前游海南东山岭,感受最深的是东山岭石壁上的刻诗,我都把它们一一抄录下来,回到旅馆里又写了日记。这就是我搜集到的素材,还没有形成文章。若干年后,我产生了写作冲动,就对这些素材进行重新整理和加工,写出了上面的文章。当然,我在东山岭所见到的景物还有很多,所抄录卜来的诗文也不仅上面这些,但不可能都拉杂写到文章里,要有所删减,而集中把东山岭所散发的诗意,所蕴藏的深厚的人文内涵写进文章里,以表达我对东山岭文化的由衷热爱。这便是素材和题材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