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遍布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2-22 22:15:52
《最美的风景线》
春天,遍布新绛的每个角落,也在城隍庙留下了自己的足迹。我漫步城隍庙,景色美不胜收。忍不住用手机捕捉。
靓丽的风景线
每次有时间去城隍庙也只有逢年过节了,但这次不一样,我记忆中的城隍庙也变得格外宁静了。凉亭前有一棵笔直的银杏树,现在的叶子才刚发芽,嫩嫩的,绿绿的。深蓝的天空上隐约有一丝洁白的云,站在远处看,银杏树的顶端部分好像与天空相接,为春天勾勒出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温暖的风景线
闲暇的老人也来到了这“世外桃源”,现在的桃花开的正艳,几十棵桃树,几千朵粉嘟嘟的桃花。老人们在“桃源”旁的阳光下健身,扭扭脖子,跳跳广场舞。也有老人喜欢“静”,坐在不远处的石墩上,晒太阳,还有老人穿着一身素白的太极服,练太极。选择在“桃源”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大概就是因为这里的环境优美,还可以闻到桃花的香味吧。这又为春天勾勒出了一道温暖的风景线。
甜蜜的风景线
夕阳西下,一对情侣坐在一簇丁香树前的石阶上,他们的爱情就像这丁香花一样甜蜜吧!旁边还有一棵长满了粉白相间的桃树,微风吹过,树上的花瓣飘落下来,好像天女散花。“人面桃花相映红”那个女孩不时流露出娇羞的笑容。再次为春天勾勒出一道甜蜜的风景线。
咔嚓,咔嚓,一道又一道的风景线被相机捕捉,美丽永远定格在了镜头中,也定格在我的心中。
《爱遍布社会各角》
细雨吞平野,余寒勒早春。在故乡早春的晨晓从青山旁漫出金光,古巷小店中袅袅升起的薄烟在枯枝近散开,喧喧嚷嚷的街道已是人来人往,伴着昏黄的灯光,一个佝偻的背影出现了。
佝偻的身影逆着光,戴着红色的针织帽,偶尔露出几根白发,她背着一个装满新鲜白菜、葱的竹篓,步履蹒跚地走到街道的空处。只见她缓缓低下腰来,一手把着竹笼的背带,另一手扶着墙、缓缓低下身子,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让竹篓着了地。对面早餐店店主见了,连忙说道:“陈阿奶,这早上怪冷的,您咋又来那么早?唉,那么大一筐菜,你也不知道叫我帮你下。”哦,原来这就是陈阿奶,整条巷子的人都知道她。陈阿奶年轻时也是十里八村羡慕的人,家庭美满,丈夫又做小生意挣得点小钱,可后来她丈夫在“文革”时期被诬陷进了牢,两个儿子也接连因意外去世,后来又传来了丈夫的死讯,家中只剩下了陈阿奶孤身一人。只见陈阿奶从竹篓里拿出了小木凳坐下,拿着塑料薄膜垫在地上,开始摆菜了。
不一会儿,妇女们提菜篮来买菜了,她们见了陈阿奶一个个蜂拥似的的往那钻,争着抢着买,她们都说阿奶的菜又新鲜又好吃,阿奶笑着给她们装菜,之后她们把钱放在阿奶口袋里就提着菜走了。阿奶数了下钱发现多了,连忙喊住她们,她们只是笑着答道:“阿奶天冷了,明天是小年了,多的是给您留过年的,收下吧!”妇女们加快了脚步,些许是怕阿奶追上来,在巷口处就隐去了身影。陈阿奶攥着钱,抹了下湿润的眼眶,又坐了回去。
天渐渐明了,从玄青色转为了青白色,巷子里的人开始少了,陈阿奶的菜也所剩无几了,她开始把余下的菜装回竹篓里,背上竹篓,缓缓地向着家中的方向走去,离开了巷子。
天亮了,陈阿奶走得慢才到家。她放下了竹篓,坐在了椅子上,望着空荡的房子静默着。突然门外传来了一阵杂乱的声音,敲门声响了起来。原来门外正是村主任和村干部以及几个穿着红马褂的年轻人,村主任说:“阿奶,明天就是小年了,我们是特意来看您的。”陈阿奶赶快招呼,说:“又劳烦你们来跑一趟,快进来坐。"阿奶引着他们进门,村主任及村干部他们手上都提着油和肉,还有一些生活用品。阿奶看见了,拉着村主任的手说:“主任,这是干什么,这些东西我不能要,我一身老骨头了还老麻烦你们。”村主任把东西放在了桌子上,拿了两把椅子,一把给陈阿奶坐,一把自己坐,说:“阿奶,这是国家给您的,是党给您的,你就收下吧!”阿奶眼中闪着泪光,拉着村主任的手,哽咽地说:“村主任,这么多年感谢国家,感谢党啊!你们都是好人。”村主任又说:“阿奶,有你也是我们的福气,国家关心每一名老百姓。对了还有张卡您收着,每个月都会有补贴打进来,您可以用的。”陈阿奶忙推托着,村主任又说:“拿着,这是我的工作,您必须收"。"于是主任就把卡塞进了陈阿奶的衣包里。
光从窗子中照进屋内,村主任又与陈阿奶坐谈了一会,其他的干部与几个年轻人也陪着陈阿奶聊天。临近正午了,他们要离开了,陈阿奶将他们送到了门口,望着他们的背影,流下了泪,滴在了手背。
有些事是抹不去的伤痛,有些人是跨不过的山海。但世界灿烂,爱总会夹缝而生,开出别样的花,为你点燃温暖。原来,姹紫嫣红总开遍,爱也遍布社会各角。
指导老师:张勇
《《童年》读后感》
在垃圾遍布的街道上,奔跑在路上的就是阿廖沙,他是《童年》这个故事的主人公。
阿廖沙的爸爸死的很早,她的妈妈也不经常都在他的身边,他只能跟他的外公外婆住一起,他的外公脾气很大,有一次阿廖沙都给打晕了过去。
那是阿廖沙在准备过年时候,他发现桌子上的布是蓝色的,他去工坊拿了烫好的红色涂上去,然后被外公发现了,那可是上等面料都烫坏了,只好被外公毒打一顿。
《童年》这篇文章里告诉我们要好好珍惜现在美好的生活,家人都团聚,要好好的学习,天天向上。
文中的阿廖沙家里贫穷经常吃不饱穿不暖,所以我们要好好的去学习,不要忘了现在这么美好的时代。
《夕阳即景》
“叮——”风铃响起,微风拂过我的面颊,舒适遍布全身。正好,妈妈让我去楼顶晾衣服,我可以举目高眺。
夕阳一点点往下沉,在袅袅云层中露出一个半圆。它先是金黄色的,像一段金光闪闪的绸缎,将房屋抹成了金黄色,使大地熠熠生辉。它开始渐渐接近地平线了,不知怎么羞红了脸,就连云朵也染上微微的红晕。
候鸟在高空中比翼而飞,披着红光朝天际飞去。噢,它已经投入了大地妈妈的怀抱,散发出如血的光。水面泛着粼粼波光,红的就像“二十年流不尽的英雄血”,一种凄凉感油然而生。
好一派夕阳美景!
“嘿呦嘿!”夕阳下,一阵整齐而又铿锵有力的口号响起。农民拖着稻子满载而归,脸上洋溢着欢喜的笑容。夕阳照着他们肩上的锄头,发出耀眼的光芒,仿佛一枚枚勋章在闪烁。夕阳沉没在地平线后方,天空即将暗下。忽然,天空同时浮现出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闪着异样的光芒。这七种颜色,如同一潭七彩的颜料,把天空装饰得如同上天在举行丝绸展。
宿鸟开始急急匆匆地朝巢里飞去,发出悠悠的长鸣,随风远去。它们铺天盖地,如同一块黑色的帘幕,盖住了夕阳最后的光芒,使天空彻底昏暗。“嘟嘟”鸟儿也开始缓下了歌声,沉沉地进入了梦乡。月亮开始在天空中浮现,一道流星划过天空,为精彩的一天画上完美的句号。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夜幕降临了,我仍伫立在楼顶,回味着那夕阳美景……
《温暖的关爱》
“哗哗哗……”一场倾盆大雨说下就下,窗外乌云遍布,将白色的棉花糖全部赶走,连太阳公公也不见了。眼前一片漆黑,只有教室的灯还亮着,我一个人和小可同学坐在椅子上。
唉,这下完蛋了!数学七十分,怎么回家呀?我拿着满是红圈的试卷,望了望小可。见他正在收拾书包,准备回家,短短的头发上有个樱桃似的发卡,一张粉嘟嘟、白嫩嫩的圆脸,一直在东张西望,红润的小嘴巴,挺拔的鼻梁,还有一双闪闪发亮的大眼睛挂在哪儿。
我看入了神,似乎忘记了站在身后的数学老师,他忽然对我说:“这次考试考得‘不错’嘛!还有时间在这发呆?”他摇了摇头,叹了口气就走了。
我……是不是太笨了!是呀是呀,数学考成这样,说实话,我有点想哭,但还是忍住了。“你没事吧?老师的话,你别太放在心上。”小可放下手中的活,看着我温柔地说。
“没……没,你,你赶紧回家吧!”我吸了吸鼻涕,忍住泪水对小可说。她是在关心我呀,看来世界上真的有好人。
但小可却轻盈一笑,向我走来,站在我的座位旁,拿出一支笔和本子,在上面写了一些东西,又对我说:“你呀!真是单纯。没关系的,想哭就哭,大声地哭出来,是没有人会嘲笑你的。每个人都有失败的时候,而我们要面对,并不是逃避!”说着,将本子放到我的桌子上。
她……怎么知道我想哭?这下好了,我突然想笑了。我顺手把本子掀开,只见:仔细审题,书写工整——答题、考试方法,加油!
我再一次被感动了。
《以寻找为题的作文》
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千米的华夏大地上遍布形形色色的风光险境,冒险家们聆听着大地讲述的故事,然后讲给别人听。
我也曾经有这么一个梦想,去环游祖国,成为这些冒险家中的一员。摄影家们沿着冒险家们的足迹,——或他们本身就是冒险家,拍下了许多引人入胜的画面,乌苏里江的日出、帕米尔的繁星、江南泛舟、珠峰造极、塔里木中的沙漠、大西南的山水、北上广的灯火车流、四大古京城的遗址,图片已屡见不鲜,驻足时却没有气吞山河或绵延流长之感。或是出于各种因素限制,即使身处胜景之中,也不能随随便便就找到合适的位置和角度,即便找到也不一定被允许逗留。因此大多旅行家说:“我要么一个人去旅行,要么只和一个要好的朋友去旅行。”
要想走遍每一寸祖国大地,也不是一件可以轻易做到的事。当你确立了一个又一个目标,做好旅行规划,才发现在实施中有诸多不可行。因此真正的旅者从不拘束,人走过的地方,便是风景。当你背着帐篷,独自伫立于华灯初上的街角,或烟稀人绝的野林,或大浪淘沙的海滨,自由的感觉油然而生。这份人类社会独存的不羁,煮沸了古往今来多少豪杰热血。祖国的山河血脉融于每个炎黄子孙心中,藕断丝连。
莫为生活所拘束,旅行在这片大到一生也不一定走得完的土地上,不说什么四海为家,但该走时,就不滞留在旧的风景。曾有一个身价数十亿的公司老板,在被旅行触动后抛弃事业,毅然将公司转手,所得金钱用于登山远足;他曾经三次攀登珠峰,其中一次离顶峰只差几十米。有人问他为什么,他说:“人不应该被自己拥有的东西束缚,出来混总是要还的。对他人的生命我做了很多有意义的事,但对于自己,我从未像这样有意义一回。”
与其说这是旅行,不如说这是在寻找一个自由的祖国。终有一日万万国人行走在进步的路上,无坚不摧。这一切不只是为国人能找到一个住址,更为寻找一个思想的归宿。当多久之后,全国的交通信息更为流畅,两地通达只需一夜之间,我们的生活不再限制于一处,当别人问起籍贯,我们不再像既往一样说“我是某地人”,而可以憋足满腔豪情,脱口而出“我是中国人!”
《唤醒灵性生活》
“地球上只有一种生物的足迹遍布全球,这就是人类。时至今日,我们依然运用自身的才智立足全球。身处荒蛮之地,远离城市霓虹,直面原始的自然。这就是人类星球。” 太阳从我们指尖的方向跳出海平面来,带着朝霞的嫣红色光辉,直直地延伸。我寻着光望上那片壮丽的天启,顺着云的轨迹和秋色天空一起盘旋向上,伸长了双臂,直欲摘下白昼中依然闪耀的星辰。
淡淡的星辉是我们不断渴求的真理,是从渺无边际的宇宙万物之中理出一些关于生存、存在的头绪;我们夜观星象,掘地三尺,希望用客观实在的真理描述并证明自己的存在;我们说着“天生我材必有用”“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彰显自己的胸襟和情怀。
科学技术空前发达的现在,我们早已对自己的存在感到毋庸置疑。因为我们对自己的智慧感到无比骄傲自满,我们高举双臂,向着天空高呼“人定胜天”,甚至还能从宇宙中窥视地球全貌。这的确是其他时代或生物无法比拟的。于是,我们不再“举杯邀月饮”,也不再“便天光云影,不与徘徊”,科学的旗帜就此被夸张地高高挂起。近代文明的发展史是理性与科学的发展史。但所谓“科学”,绝非单指冷静缜密的思考,更要有“人文”的衬托,才得以呈现一个完美的姿态。
常听闻新闻报道又有科技取得了突破进展,又有产品检测出不合格有损健康;又有感人肺腑的英雄事迹,又有歹徒枪杀良民……社会道德在不断沦陷,不知不觉,我们被这些本应服务于人类的科学所主宰,更有甚者昧着良心滥用科学只为换取个人利益。再凝神看看周围,高楼林立,熙熙攘攘,车水马龙,川流不息,科学的迅猛发展不断加速我们的生活,再嗅不到任何关于“美”、关于“人性”的味道。
媒体的推波助澜,庞大各色信息冗杂,飞快的生活节奏让我们乱了阵脚。多年之后,终可以闲来翻阅诗书,却猛然发觉年轻时过分“只视科学为世间真理”的无义与偏执才大彻大悟,懊悔不已。
我久立于京城一角,夕阳的柔美也像能刺痛我的双目一般,我闭上眼,觉得自己直欲飘走,远方传来一声试图打破死寂的枪响,但换来的只是击向巨大天空的孤独回声,在我听来,却也足够振聋发聩。
哥白尼受烈火焚烧仍捍卫日心说为真理;秋瑾受尽酷刑后写下的“秋风秋雨愁煞人”;谭嗣同一句“你一定要走,我一定要留”之后走向刑场;帮助列宁的革命者、诗人在十月革命成功后相继自杀——他们都是为了自己最崇高的理想而战,并保持绝对的激愤和清醒,当下还有谁能将自己的生命献给这个时代、这方热土,用行动、用鲜血唤醒人们的意识,然后,毅然决然,史诗般地死去?这样的生命,将科学——知识、思想、历史的进步,与人文——自己的认识价值、留给世人的反思,结合得淋漓尽致而非仅致力于其中一者。
我熟识的科学从不谈梦幻,它要求绝对精准,不容半丝差错。而青春本就是一首诗,我们又如何能全摒弃了诗意的生活,只在数理化的世界里“陶醉着”,且不断告诫自己:学好这些,才是我唯一的出路。那些严肃冷硬的黑体字的确是不容置疑的真理,但它绝不该是我们生活的全部。手指拂过厚实的书籍,耳边古典雅致的旋律,信上墨蓝色的隽永字迹,手捧一杯茶,静静地坐在阳光里翻看旧时的回忆。时光像是在这里停滞又倒转,我们幻想着“悠然见南山”的志趣;“酾酒临江,横槊赋诗”的豪迈;对于生活,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责任感和博爱。我们的血肉里是中华民族千年的铮铮傲骨,是古仁人面对现实理论与人文情怀保持的最敏锐的灵识——它们都还藏在时光的夹缝中,你我本真的潜意识里,挥之不去也不会弥散。唤醒它们,我们才得以保持清醒、不甘平庸,于科学与人文间保持动态平衡,适当取舍。
不妨将探寻此种灵识比作一次泛舟吧。你于薄雾中独驾一叶小舟不慎迷失了方向。抬眼远望,一片雾气空蒙,只有船桨划水的声音在耳畔不绝回响。一束光刺进来,你顺着光的来路,望上钢蓝的天空,想向上,却手足无措。前方出现一条布满荆棘的路,向前走,还是留?巨大的漩涡卷起混沌的泥沙,向上翻滚,奔腾而来,你试图逆着这股激流,急速划动船桨却终随雨打风吹去,“误入藕花深处”得见“出淤泥而不染”后方恍然顿悟。
是了,我们的青春绝不乏似烈火如歌的热情,也绝不乏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我们欠的,唯是闲庭漫步,静下心,认真聆听、思考自己内心的真正诉求。我希望那是一个前所未有的、能给自己一个惊喜的声音,轻轻靠上一棵树,稍一闭眼,便能听到它的召唤。晚风拂面,霞光满天,我在一天的工作繁忙之后大口嗅着繁华大城市里清新淳朴的空气——它早已褪去了从前的污浊,满满闪着阳光的气味,大胆地向人们夸耀:“这才叫生活!”是庄子说的“独与天地精神往来”,是确定生命与世间万物的对话,又好比你面对汪洋大海或是登山到了顶峰,会产生一种“振衣千仞岗,濯足万里流”的感觉——世界的理都在这了,科学于人文,或是人文于科学,全是生活里的颜色。你手持一杆画笔,勾勒自己的一片天,于外不为外物所动,于内不因偏执而枉,权衡二者,用科学造福生活,用人文唤醒人性最本真的善良。
《仙人掌》
风走来,不禁有点凉,有点凉就想起了窗前的仙人掌。
那是一盆遍布芒刺的仙人掌,被她从遗弃的角落里捡回来,精心地呵扩,:全世界都认为它是个死物,只有她坚信。起风的日子,仙人掌也会感到冷。
这是一盆普通的仙人掌,甚至可以说是。丑陋。泛黄的叶柱,扭曲的形态,还有一根根坚硬无比的刺直挺挺地站在那儿,不招人喜爱。
它的主人同样也是个普通的女孩,出生在平凡的家庭。平凡的生活,平庸的相貌,无为的才华,只有一双刺人的眼睛,一如仙人掌上那硬邦邦的刺。她在一所普通的中学读书,是那种,放进人群中,就会被淹没了的人。不爱说话,学习平平,没什么朋友,没什么交际,甚至开学半年来,同学连她的名字还叫不上来。只有被她那锐利的目光刺到后,才想起有一个她的存在。一也就是因为如此,她注定是个孤独的人。对她而言,一切都是旁观。她不希望做什么主角。与其在众目睽睽下,在众说纷纭中,过自己的生活,不如心甘情愿的做个看客,做一个老实、冷静的观者,过安静的生活,用那双有神的眼睛看着一切。
窗前的仙人掌原来是摆在一群花草中的。但它的主人的妈妈嫌它既碍眼又碍事。把它丢在了一边。于是她又把它检回来,放在自己的窗前,远离那些明媚的花花草草。每逢有空,她就站在那儿,用手拨弄那一根根坚硬的刺,傻傻地发呆。
日子就在这一天天的发呆中过去了。女孩还是平淡地生活着,没有惊喜,也没有失落,只是机械般地生活着。人们也渐渐接受了她的性格,接受了她那锐利的目光—让人觉得有点不舒服。
窗前的仙人掌也长大了许多,长壮了许多。起码不用它的主人在起风时把它移开,以防它那圆圆的头一下被吹断。现在它已经能经受一点风雨的折磨与考验了。
接着女孩就迎来了高三,为了前途,她开始拼命地学。生活依然是如此的平淡,只是在平淡中加了一点苦涩和无奈,就像在白开水里加了一点苦茶,但因为太少,它还是叫白开水。日子久了,茶叶加得越来越多,可苦味依然没有加重,所以它还是叫白开水。终于有一天,苦一下达到了最高点—她落榜了。然而令她惊奇的是,居然有许多同学都来安慰她,其中甚至有三年来没说过话的人。这次她终是当了一次主角,而再也不是个看客;尽管在她自己看来,这不是喜剧。她苦涩地笑了。三年平淡无奇的生活其实也有变化,只是太缓慢了,到现在才发现。
回到家,父母为她找到了外地的民办大学。在她收拾行囊前,她又站在窗前拨弄着仙人掌。突然她发现仙人掌的根已经长了出来二她好奇地挖开土壤,里面全都是纵横交错的根茎,那么密,那么多。三年了,原来三年的时光,一切都在土壤里慢慢地演变着,它的根已经深深地扎下了,扎进了土里。女孩再次苦涩地笑了。“该换个盆了。”她喃喃地说,“仙人掌长大了……”
三天后,一列南下的火车呼啸地冲出了城市。车窗前坐着一个目光锐利的女孩,她的手里捧着一个大大的花盆,里面种着一棵很平凡的仙人掌……
我不是花朵/我不会哭/当你惊讶我的目光/A口芒刺一样扎人/你会想到/-一个丑陋的生命/仙人掌
我站在阳光下/阳光只会从刺间溜走/我站在花草前/人们的眼中闪着厌恶挑剔/我只能把根扎得很深右生地下找寻一片静土
经历了悠长岁月/走过了风霜雨雪/身上是累累伤痕召旦脚下坚实依旧
平凡的仙人掌/带着苦涩傲然的笑容/永远立在平凡的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