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莘莘学子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1-21 19:53:33
《成功没有什么了不起》
对大多数的莘莘学子而言,学习取得成功的魅力真的很诱人;对多年来勤奋耕耘的寒窗苦读的考生而言,考试取得骄人成绩的荣耀的确很振奋;对奋斗在第一线的教师们而言,自己的付出终于摘取到累累硕果确实太激动人心。于是,成功成为所有人不变的追求和永恒的初衷。为了实现成功的愿望,人们绞尽脑汁,孜孜以求!但是,我想说的是,其实成功真的很简单,成功没有什么了不起!
你想取得学业上的成功吗?你想在考试中脱颖而出吗?那么,请你坐下来,让我告诉你,成功的以下三个秘诀:
首先,我们需要删除“自我设限”,正确认识自己!
科学家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他们把跳蚤放在桌上,一拍桌子,跳蚤迅即跳起,跳起高度均在其身高的100倍以上,堪称世界上跳得最高的动物!然后在跳蚤头上罩一个玻璃罩,再让它跳,这一次跳蚤碰到了玻璃罩。连续多次后,跳蚤改变了起跳高度以适应环境,每次跳跃总保持在罩顶以下的高度。接下来逐渐改变玻璃罩的高度,跳蚤都在碰壁后被动改变自己的高度。最后,当玻璃罩接近桌面时,跳蚤已无法再跳了。科学家于是把玻璃罩打开,再拍桌子,跳蚤仍然不会跳,变成“爬蚤”了。跳蚤变成“爬蚤”,并非它已丧失了跳跃的能力,而是由于一次次受挫学乖了,习惯了,麻木了。最可悲之处就在于,实际上的玻璃罩已经不存在时,它却连“再试一次”的勇气都没有。玻璃罩已经罩在了潜意识里,罩在了心灵上。行动的欲望和潜能被自己扼杀!科学家把这种现象叫做“自我设限”。
很多人的遭遇与此极为相似。在成长的过程中特别是幼年时代,遭受外界(包括家庭)太多的批评、打击和挫折,于是奋发向上的热情、欲望被“自我设限”压制封杀,没有得到及时的疏导与激励。既对失败惶恐不安,又对失败习以为常,丧失了信心和勇气,渐渐养成了懦弱、犹疑、狭隘、自卑、孤僻、害怕承担责任、不思进取、不敢拼搏的精神面貌。这样的性格,在生活中最明显的表现就是随波逐流。与生俱来的成功火种过早地熄灭了
因此,从现在开始,坚定不移地告诉自己:下决心做一个成功的人! 衡量决心最简单的方法就是问自己:究竟是“想成功”,还是“一定要成功”?“想”与“要”仅一字之差,但结果却有天壤之别。
其次,最简单的最伟大,学习成功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不断重复!
因为简单,所以没有人相信;因为简单,所以没有人去用它;因为简单,所以人们往往忽略它!其实,成功不是一个冒险而激动人心的过程!成功只是一个枯燥无味的计划!是一个通过机械操作而达到目标的过程!学生成功的方法只有一个且非常简单:不断重复!那么,为什么这么简单却很少有人成功?为什么对大多数人而言,遵循一个简单的计划却难如登天?
因为遵循一个简单计划是一件单调而乏味的事情。人性是很容易对老做一件事变得厌倦无聊的,因此他们总要寻求刺激和有趣的事情来做。就是这个原因,导致100个人中只有3个人会取得成功!他们起先照计划去做,没过多久,就感到这种日子索然无味。于是他们抛开计划,寻找一种能快速学习好的魔法。他们不能忍受日复一日地遵循一个简单而枯燥的学习计划。相信自己,在涉及学习领域时,简单要比复杂好得多!
最后,同时也是很关键的一点:行动!行动!再行动!坚持!坚持!再坚持!
告诉自己:我是一个具有行动力的人!我们内心深刻地知道,人生伟业的建立,不在能知,而在能行,我们要靠行动来实现梦想,靠行动来达成目标,靠行动取得成功。我们是一个起而行动的人。我们轻视那些光说不做的人,我们鄙视那些懒惰平庸的人,我们反感做事拖延怠惰的人,我们要做一个做事干净利落的人。无论做什么事情,我们要立即行动。当有了好主意,我立即行动;当我想学演讲,我立刻去报名;当我想要写文章,我马上查资料,立刻构思写作;当天任务下达,我们就立刻就去执行。成功的真理是,任何事业都是先干起来,在干中完善。有了要干的事情,我们决不等到万事俱备才去行动,我们要立即行动,然后在干中完善。成功的真正逻辑是当我有了想法,立即采取行动,然后在干中完善。从今天开始,无论有任何想法,我们立即行动。
一定要有坚持精神!坚持,就是孤独中的等待,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终于报仇雪耻灭掉吴国,靠的就是坚持; 坚持,就是低谷中的重生,曹雪芹由奢入俭,终于创造出文学史上的奇迹,靠的就是坚持; 坚持,就是磨难中的无悔,爱迪生苦心钻研,终于给黑暗世界带来了光明,靠的就是坚持; 坚持是石,擦亮星星之火,坚持是火,点亮前行之灯,坚持是灯,照亮人生之路.
《夜深.花眠》
两千多年前,杏坛之上,面对莘莘学子那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文圣孔子提出了“唯仁”的思想。两千多年后的今天,一切是否依旧如初?
纵观近代,无数仁人志士在人文和科技之间苦苦思索探寻却难以做出选择。1986年3月,面对世界高技术蓬勃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严峻挑战,邓小平同志在王大珩、王淦昌、杨嘉墀和陈芳允四位科学家提出的“关于跟踪研究外国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的建议”上,做出“此事宜速作决断,不可拖延”的重要批示。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党中央、国务院果断决策,于1986年11月启动实施了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简称863计划。1986—2005年期间,国家累计投入863计划330亿元,承担863计划研究任务的科研人员超过15万名,约有500余家研究机构,300余所大专院校, 近千家企业参与了863计划的研究开发工作。当时,中国的国力还并不是太强,人民的温饱问题还没有解决,于是有人质疑:国家花那么多钱投入科研有意义吗?还不如用那些钱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更具有实际意义。面对质疑,邓小平做出了斩钉截铁的回答: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只有大力发展科技,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863计划经过20多年的实施,取得了一大批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的创新性成果,对于提升中国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国家综合实力、增强民族自信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与进步,国家重视发展教育事业,那些偏远地区、大山深处贫困村庄里的孩子们,终于不会因为贫穷而辍学,不用再走几公里甚至几十公里崎岖泥泞的山路到邻村求学。每天清晨,他们朗朗的读书声会与烟囱里袅袅升起的炊烟一起,飘荡在村庄上空,就就不会散去。 当他们长大以后,他们也会在各种岗位上奉献自己的青春和智慧,为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贡献。还记得当年希望工程中备受瞩目的“大眼睛”吗?她就是典型的例子呀!可见,科技进步能够促进人文的发展。
诚然,随着科技的进步,其负面效应也日益暴露出来,如资源的短缺,能源的危机,环境的污染,生态的破坏,道德的沦丧等等, 有关高科技犯罪的案例也屡见不鲜,有些人自恃计算机水平高超,肆意入侵信息系统;在网上传播“病毒”,令不少计算机陷入瘫痪。他们甚至利用“黑客”进入学校的试卷网页盗窃试卷。再例如,实施网络诈骗,只需在网上发布一条虚假产品信息,并公布一个银行账号,就能在短时间内骗取各地网民的大量钱财,与传统诈骗相比,既容易得手,又见效快,且风险更小。还有,有些人利用电脑合成技术,伪造证据,进行敲诈勒索,伪造假文凭、假身份证等证件骗取钱财,有的利用电脑等高科技技术赌博和从事封建迷信活动等。这部分人利用高科技手段进行犯罪活动,严重影响了人民正常的生产和生活,对国家和社会造成重大危害。
在物欲横流的今天,很多人都想出名,甚至不惜出卖自己的名誉和信仰。当人心越来越复杂,我们或许会想念从前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单纯日子。但仅仅是想念,因为我们不可能返回过去,可这又是谁的错呢?是科技进步的错吗?到底是什么导致了人文变成如今这副模样?或许是人类自己吧!没有抵抗住外来诱惑,没有坚守住自己人格的底线,没有遵守社会的规则......很多原因浮出了水面,可那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环节,是由于科技越来越进步,但是人们内心的文化素养、道德素养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造成的,造成了科技与人文的暂时脱节和分离。在现在的社会大环境中,出现了很多科技高超而道德低下,物质富有而精神空虚,生活优裕但感受不到生存的幸福,手握大把钞票而精神上却无所依傍的科技奴隶,就充分说明了这一问题。
在硕果丰收,黄叶飘飞的季节,党的十八大召开了,在浩浩荡荡的人流中又掀起了关于人文和科技的讨论热潮。它所倡导的求真务实,是对人文的尊重,以人为本永远是科技发展的中心和目的。
科学技术是中性的工具,它本身无所谓善恶。科技进步与人文的关系并非相互对立,而是相互促进的关系。科技为人文提供物质条件,人文为人类社会提供精神保障,科技能保证人文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实现,而人文则能保证科学的研究发展方向得到正确指引,两者是内在统一的。在当今社会,虽然出现了科学技术与人文分离的现象,但我们应该深刻认识到科学技术与人文精神辩证统一的关系,认识到科技与人文的融合是历史必然的选择。利用人文因素促进高科技的发展,并克服高科技发展中的负面影响,使人与自然、科技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手抓 ,两手都要硬。只有处理好科技与人文的关系,他们才会像并蒂莲花,各自闪耀出自己夺目的光彩。
可有时,我又不禁隐隐地担忧,担心人的价值会在片面追求科技发展和膨胀的欲望中淹没,害怕科技发展中金属的冰冷和人性的逐渐冷漠会摧毁了人文之花。如今,只有坚守自我,才能守住人文,守住人性,守护心中的那盏明灯。只恐夜深花睡去,放烧高烛照红妆!
《自信而不自负》
我是莘莘学子中的一员。不久,我将踏上我初中最后的一段旅程,美丽又仓促的初三……看那镜中的我,我不禁喃喃道:“你的理想呢?你到底想要什么呢?”逼近开学的日子,我计划很美好,可我却一次次的没有按照计划做,我这到底是要干什么呢?
我喜欢在空闲的时候,用想象绘制梦想蓝图,自己一定要这样做,一定要那样做,可到最后,完成的少之又少。于是,我就在每天三点一线的生活上,一遍一遍的重复着这些事情。有人说超过27天的行为会被永恒下去。那我呢?我的这个习惯……恐怕直到老吧!
我不是没有努力过,不是没有付出过,而是付出了却因自我膨胀“砰”的掉入了深渊。谁愿意救我这自负的人呢?我知道自己的缺点,可我不知道怎么改啊。我也是会嫉妒的,我也会因嫉妒而得到提升。可是,这样总归是不好的呀,我不想这个样子……不!我不能这样放弃,我还有我的梦想!我的蓝图!我不要放弃!不要懦弱!我要找回原来那个自信的我!我一定能做到自信而不自负!我不信命!我要努力!
此时的我已经有了自信,我似乎看到了那个原来自信的我正朝我走来!我似乎看见了希望的曙光!对!这才是我!我坚信,自信是我重新做回自己的希望的曙光!
《学海无涯巧作舟》
各位莘莘学子都听到老师们说过“学海无涯苦作舟”这样的话吧?这句古代读书者的名言,千百年来广为传诵,也激励过许多勤奋苦读的学子,似乎证明了苦——勤奋,是学习的惟一途径。
然而,对于今天的学业,作为今天的学生,我们很明显地觉察到光靠勤奋是不行的,在许多时候,可能还会“功夫有负有心人”。于是,学子们开始困惑,我很勤奋啊,为什么出不了成绩呢?老师不是说过“学海无涯苦作舟”吗?而我要说的是,对于现代知识的学习,我们不但要“学海无涯苦作舟”,更需要提倡“学海无涯巧作舟”。
先说说为什么要“巧”。相对于古代许多死记硬背的东西,现今学习的内容要灵活多变得多,如果只是死记硬背书上的定理公式、句子结构,是不会有多大成绩的,因为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许多题目不是套一个公式就能解决的,它们需要转变,如果没有转变能力,就做不来。所以这就需要一种方法,也只有掌握了这种方法,才能得心应手,举一反三。而现在仍有许多同学遨游在“题海”里,漫步在“题库”中。认为如此勤奋才能出成绩。可是结果往往事与愿违,因为每天开夜车睡得太晚,第二天也打不起精神,怎能学好新课呢?
再说说怎样“巧”。学子们会发现现在市场上有许多关于思维方法的书,这些书会教你许多学习方法及解题思路,看这样的书当然会帮助你“巧”读书,至少我本人认为多看看这样的书要比光在题海中毫无目的、摸不着头脑地多做题目要好,因为只有学到方法后才能举一反三,顺利解题,而仅仅搞题海战术,只能是重复劳动,浪费精力、时间。所以我建议买参考书时要重视那些教你学习方法的书,当然,这些是客观条件。主要的还是要看自己怎样巧学习。确切地说,是要学会怎样上课,怎样向45分钟要效率。当然,能否聚精会神地听课是与睡眠有关的,如果睡眠充足的话,就有精力投人第二天的学习,这样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提高学习效率。另外,只有抓紧时问学习,才有时间去拓宽视野,学到更多的课外知识。看到一些高材生在高考前夕还看电视,你也许不太理解,其实,他们就是靠平时巧读书才会在临考前仍能正常地娱乐。我想你也很难想象一个天天昏昏沉沉的人在第二天的考试中会发挥出高水平。
事实证明,现今的学习光靠“苦”到不了成功的彼岸,而要灵活地巧读书,正所谓“学海无涯巧作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