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疾驰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1-21 20:16:13
《休息站》
火车飞快的疾驰着,窗外的景色显得有些模糊不清,我一手撑头,一手拿着饮料,百般无聊的看着周围。
随着时间的推移,火车上的人越来越多了,人一多,空气也就混杂起来,我想要打开窗户呼吸点新鲜空气,可是火车上的窗户大部分是封闭的,我也只能苦苦忍受了。火车已经到山里了,看向窗外都是茂密的森林,远处的大山若隐若现,清秀娟丽的样子,就像是一位遮面的丽水佳人。在山里有一处休息的火车站,火车会在那里停上一刻钟,也不知道为什么要在大山里建立这么一处休息站。
“哎呦,你踩到我了!”“对不起对不起”火车到休息站了,一下的骤停让站着的人不自觉的倾倒。我看向窗外,外面竟然有许多背着框子的小孩。等火车彻底停下时这些孩子如同离弦之箭一般飞快的跑到车上。其中一个女孩儿背着一大筐核桃来到了我乘坐的这一车厢。我看着她从层层人群中挤过来,向人们说着核桃的价格,因为家中的经济越来越差,这才让她出来卖核桃。她的核桃皮薄肉多,而且价钱也比城里的低,一时间不少人来买。等到火车快要开走的时候,她才慌忙的往车下走。这时坐在我旁边的一个农民工拿出来一套衣服和几张皱巴巴的五十块,远远的递给女孩儿,说“娃儿啊,拿着这些好好用,将来好好的活啊!”女孩儿接过衣服和钱,下了车之后看着我们,她的眼中溢满了感动的泪水,强忍着不哭,却还是掉了下来。
而后几年我每次坐车经过这里的时候,看着这俩变得越来越好,当年的那个小女孩儿也长大了,一切都变得越来越好。
我想,我知道为什么要建这个休息站了……
《归途心语》
7月28日,我们的甘肃研学之旅结束了。我坐在疾驰的火车上,归心似箭,家的方向在前方渐渐清晰。窗外,风景如电影胶片般一幕幕掠过,速度之快,仿佛连时间都被压缩了。我的思绪随着这飞驰的列车,飘向了远方,这场归途之旅,仿佛变成了一场奇妙的梦境。
阴云密布的天空,为这旅途披上了一层神秘的纱幔,将我所触及的一切,包括我自己,都笼罩在了一种梦幻般的氛围之中。那轻柔拂过的微风,带着丝丝凉意,却也带来了无尽的遐想,让我的心灵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宁静与放松。
在这旅途中,我开始了对生命的深刻反思。过去的自己,总是习惯性地将自己与他人进行比较,这种无休止的对比,让我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怀疑与挫败感之中。但在这漫长的旅途中,我逐渐意识到,这种逃避现实的行为,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反而可能让我错失更多美好的风景。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人生轨迹,没有必要总是将自己置于他人的阴影之下。在进化的长河中,或许逃避和麻木曾是我们自我保护的一种方式,但长此以往,只会让我们陷入更深的困境。因此,面对现实,勇敢地迈出步伐,才是我们最应该做的。
这场研学之旅虽然结束了,但它留给我的不仅仅是阅历的积累,更是对生命和自我的重新认识。我深知,人生短暂,我们总该留下些什么来证明自己的存在。
这次归途之旅,不仅让我感受到了家的温暖与牵挂,更让我对人生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我深知,未来的路还很长,但我已准备好,以更加坚定的步伐,去追寻自己的梦想与幸福。
火车继续向前,我的思绪也随之飞扬。我知道,当我再次踏上家乡的土地时,我将会是一个全新的自己,一个更加勇敢、更加坚强的自己。
《我学会了骑自行车》
每次看到有人骑着自行车从身边疾驰而过,都让我羡慕不已,我也特别想学骑自行车。
“我就要学骑自行车,同学们都会骑。”我耍着性子,央求爸爸教我骑自行车,爸爸拗不过我, 只能说:“想学骑车倒是可以,但是不能半途而废。”我心里乐开了花,高兴得一个劲儿地点了点头。
在爸爸的耐心指导,我逐渐掌握了骑自行车的技巧。一开始,我小心翼翼地把脚放在没有辅助轮的自行车脚踏板上,稳稳地坐在座位上,慢慢地踩动脚踏板,车子平稳地前进着。学骑自行车可真简单。我得意地想着便快速踩动脚踏板。可谁知,爸爸刚一松手,我和我的自行车当众来了个“人仰马翻”的表演。面对失败,我不甘心,于是又起身继续练习,好不容易向前骑了一小段距离,自行车前面却突然冒出了个人,我在手忙脚乱之中又摔了一跤,但我不愿做一个半途而废的人,一次次摔倒,又一次次站起来,就这样不知疲倦地反复练习着。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经过一个下坡路段时,自行车在我的掌控下终于能行走自如了。就那么一瞬间,我学会了掌控自行车的方法,学会了骑自行车。那一刻,我感受到了无比的开心与快乐。爸爸也为我竖起了大拇指,夸赞我的坚持和努力。
这次学习骑自行车的经历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无论做什么事,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就会有收获。我将继续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不断努力,直到成功。
《奇怪的汽车作文750字》
大街上车水马龙,川流不息的车队陆续疾驰而过。大部分的汽车,都是常见的,有些速度很快的是跑车,有些汽车里面可以住人,被称为房车,而我的汽车不但可以住宿,可以奔驰,还可以飞上天空,能上九天揽月,能下五洋捉鳖,真是奇怪的汽车啊!
这个汽车和平常的跑车差不多,流线型的外表,但不同的是全车身采用纳米和轻质碳纤维材料做成,而且附带有生物学的特征,可以根据温度、心情随意变换不同的外形和颜色。例如:黑色星期一,它是黑色的,车内温度38度,车头呈子弹头状,既表明了我对星期一的不喜欢,还能让周一早高峰时,开车的阻力变小,开的更快,不影响交通秩序。车尾有一个大尾翼,可以升降和变换外形。遇到堵车,可以直接起飞进入航空管制模式,车尾灯有四个,车的引擎有8个,可以发动得更快,3秒破百。爱护环境,环保先行,全车都是用太阳能电力操控的,随时随地充电续航,不用加油,从而减少了车的尾气排放和对空气的污染。
如果你想开快点,汽车可以直接升空,爬升到不同的调速轨道,甚至把速度提升到一千公里每小时;如果你想一边办公、一边行驶,汽车两侧可以伸出四个机翼,机器上有2个发动机,可以让汽车轻轻地飞起来,保持最佳平衡状态。车尾翼和灯会变成助推器,自动开启无人驾驶模式,让汽车飞得更快、更稳;如果你想睡觉,车内的空间可以供你调控,或变成复式别墅,或换成三室一厅,或是单人标准间都可以。而且车的外观还不会改变,还是原来的大小,应该是运用了“空间唯物理论”;如果你想……总之,汽车的功能千变万化,在上面打高尔夫球都绰绰有余,甚至连月球和太空都可以去哦!
天下之大,无奇不有,这就是我的奇怪汽车,现在科技发展迅速,我相信在未来的某一天,我们的子孙后代努力奋进、科技创新,一定可以发明出这款奇怪汽车来,甚至更高级、更便利、更环保、更神奇、更智能!
《教室里的笑声》
童年是快乐的摇篮,童年是温馨的港湾,童年更是一辆疾驰而过的列车,满载着我们的梦驰向未来。
终于到了星期五,下午最后一节课是家长走进课堂的教学课,听说今天家长阿姨们要教我们包馄饨,同学们脖子都伸成了长颈鹿了。上课铃刚响,家长们就迈着轻盈的步伐,兴高采烈地走进教室。她们将馄饨皮和肉等材料搬进来,甚至还搬来了大大的电饭锅。
“还可以在教室里煮馄饨吃吗?”不知谁喊了一句。教室里顿时人声鼎沸,叽哩呱啦地说个不停。我们班主任老师赶忙说:“想吃的快安静,自己动手,认真学,慢慢包,表现好的多吃点。”一声令下,整个教室便鸦雀无声,连一根针针掉下来都能听见。
包馄饨了!家长阿姨们教了我们很多包法,我用了既简单又好看的“懒人包法”。首先将馄饨皮内放入肉,再把筷子放在肉上,然后把皮的四个角捏起来,最后将筷子抽出来就大功告成了。“瞧我的馄饨美不美?”“咦,我的才好看!”大家互相欣赏着、赞叹着,教室处处是欢声笑语。
下锅了!馄饨像一条条小鱼儿跃进水中,在水里不断地翻滚着。开锅了!水蒸气猛得一下冲上空中,香气也随即弥漫在整个教室。阿姨帮我们一一分盛,锅中的馄饨洗了一身澡,变得又白又胖了。我们一口咬下去,回味无穷!
你要问我这馄饨到底是啥滋味,我无法用语言来形容。这就是爱的滋味,幸福的滋味吧!
《车》
站在街头,看疾驰而过的各种豪车,我陷入了沉思……
小时候,我躺在婴儿车中,睁大眼睛去瞧外边的大好世界,或哭或闹或笑,对于那时的我来说,婴儿车,即是我的小世界。
两三岁时,我坐在父亲的肩膀上,抓抓父亲的头发,把他的头当作一个方向盘,“往前”“向后”“拐弯”,对于我的驾驭,对于我的抓挠,父亲浑然感觉不到厌烦,嘴上还模仿着各种动物、汽车的声音,脸上笑得灿烂。对于那时的我来说,父亲的肩膀,即是我的世界。
再大些,父亲骑着摩托车,每天接送我和姐姐上下学,我坐在最前头,在父亲的双手保护下,哼着小曲儿,和着引擎的轰鸣声,和呼啸的风声,组成一首美妙的曲子。对于那时我来说,父亲的摩托车即是我的世界。
小学时,母亲给我买了辆自行车。我每天晚上托管回家,和同学约好一起骑行,沿着公路走,绕着小区逛,顺着树林骑,围着空地冲。区府周围的每一寸土地,都留下了我的车痕。有时,不小心摔倒,站起来,擦干眼泪,继续骑。对于那时的我来说,自行车,即是我的世界。
初中了,大部分时间在学校里,偶尔上下学,都是母亲开着车来接我。车窗外的景物匆匆闪过,最后停留在眼前的,是家,是校园。对于这时的我来说,母亲的车,校园、家即是我的全世界。
随着时光的流逝,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我所看到的景物越来越少,我的快乐不知去向了何方?
我身边的车换了又换,我的世界变了又变。
指导老师点评:小作者由车引起思考,回顾幼时、儿时、现在所接触的车,可见随着自己的成长,时代的发展,人在变,车在变,世界也在变,但唯一不变的是父母对孩子的爱,在这充满爱意的空间里,让作者认识了属于自己的世界。
《强与弱》
宽广的马路上疾步快行的路人,往来疾驰穿梭的飞车,笨拙的公交熙熙攘攘与一同。城市的清晨,笼罩的是繁闹和喧哗。
城市的法则,强者得以生存,弱者给予淘汰。然后选择默默的离开,远离到他乡。强者和弱者像是南极和北极,在地图上相隔着左眼到右眼的间距,事实却隔着四个赤道的距离。有时我在想,为什么会有南极和北极的出现,那么的寒冷人类都无法生存,但既然出现在这个地球上也就必须有着它的价值。倘若没有两个极地的出现,又怎么会有企鹅、北极熊这样的物种,又怎会有那些勇于去探险的科学家!?
四十多亿年前形成的地球,五亿年前才有了生命。生命的出现也就意味着,强者和弱者的必然出现,因为这是生命的两极。强者永远站在闪耀的光环下听着众人的吹捧,弱者在角落享受一个人的时光。
就像跷跷板,上升的一方享受着高于地面更广阔的土地更干净新鲜的空气,落地的一方品尝着泥土的芬芳。但跷跷板亦不是永远一方高一方低,力量相等时又会出现平衡的现象,但这种情况却少之又少,所以,或许必须就要有一方强,一方弱。
小时候每每看动物世界,看到可怜的鹿,被凶猛的老虎厮杀都会同情鹿憎恶老虎的凶残。长大后,才知道,若鹿不成为老虎的美餐,幼虎就要活活饿死。老虎是强者,鹿必然是弱者。但鹿却不只是曾经让我同情和可怜,更多的是它也实现了它最大价值,为另一个物种的新生命提供成长的营养。
生命必须有强有弱,事情必须有对有错。虽然没人愿意做弱者,但软弱不是失败,正因为有它与强者的并存,生存才能有意义。
若一味的追求强者的花环,失去了真实的自己,又何尝不是一种软弱?!
《科学与人文——让生活疾驰的两轮》
我们的“生活”真的越来越“善”了吗?
社会在飞快的发展,生活水平也在飞速的提升,而我们知道,社会的发展总是伴随着冲突,而在这个快速提升生活水平的背后,有一个关系到整个人类最终发展的冲突,那就是人文与科学的冲突。那些经过科学规划从而拔地而起的一座座高楼,像一把把利剑割断了城市的记忆,将那些古色古香的人文建筑化为废砖残砾。环保的意识也渐渐“深入人心”,所以过年燃放烟花爆竹禁了,人们慵懒地在电脑和电视前度过,却再也找不到传统过年的充实感。
古老建筑和燃放烟花爆竹等就是我们的传统人文的一部分,而环保和科学规划则代表着我们的科学。倘若能统筹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我们生活的水平也必将更快更好的提高与完善。
首先,我们得明白科学的重要意义是带给我们巨大的生产力。十八世纪的第一次工业革命所创造的的生产力之和大于工业革命前人类历史的生产力总和,这使得当时的生活水平有了一个质的飞跃,并且此后每次科学上有重大突破时我们的物质生活也越来越“善”了。
而人文是自身体现的一种“善”,这个“善”包括非常多的方面,是一种像怜悯弱者、互相帮助等积极方面的在人的精神世界上的力量。这个“善”在我们这个古老的国度更是沉淀了五千年之久。因此必须明确中国是一个不缺少人文的国家,且从古至今中国的人文也就是我们的“善”就是我们的导向标,它不断引导我们的所作所为都要向“善”,要求人们不断的追求一种人人都能幸福的大同社会。我们生活上的幸福感则有我们人文的功劳。
但是科学发展的速度快得令人无法想象,导致物质上极大的丰富,可是人文的脚步渐渐跟不上,精神世界便越来越没有生气。虽然人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好,而精神上的生活却越来越差,情感麻木,价值观世界观甚至变得扭曲,表面上看生活是越来越好,而实际上我们好像陷入了一个自己给自己设的绝境当中。现在的我们面对着的便是一个风气浮躁,人与人之间关系紧张的社会。但是我们明白我们的生活水平要真正的提高,并不是像我们现在大多数人所认为的把科学和人文两者割裂开来,而是要谨记真正能救我们的只有将这两者和谐统一且缺一不可。可以这么说,人文是科学发展的导向标,而科学是实现人文之“善”的必要条件。我们能够想象抛开人文的“善”来发展科技的恐怖,二战时期的德国纳粹集中营和日本731部队拿活人做各种残忍的实验,他们所研究的科学,没有“善”这个导向标,所以最后的结果往往是“恶”。但若只是一味的人文,也不能使我们生活得更“善”。以前中国那些迷信神学的蒙古大夫便是不科学的人文产物,他们治病并不用药物,而是用一些各种奇奇怪怪的传统方法,最终治死的人不计其数。是的,他们也有“善”,也是想治好病,可他们的方法并不科学,所以最终的结果也只能是“恶”。因此很明显的,使我们的生活真正的好起来并不是极端的科学万能主义和极端的人文传统主义。
要让我们的生活好起来,必须从作为生活主角的人自身开始做起。在做人方面要用科学的求真求实来摒弃落后的思想观念和教条迷信,用人文之“善”来提高我们的价值观和情操。然后最重要的便是整个社会需要一种科学的人文观来导向,用有人文味的科学方法来提高我们生活的水平。我希望,我们拥有的科学和人文,不是相互碰撞发出生活破碎的声音,而是相互融合,相互推动,和谐统一,向着生活越来越“善”的道路前进!
生活是辆载着我们疾驰的摩托车,科学和人文是这辆车不可或缺的两轮,前轮是人文,它是导向,后轮是科学,它是动力之源。
《让生活疾驰的两轮——科学与人文》
我们的“生活”真的越来越“善”了吗?
社会在飞快的发展,生活水平也在飞速的提升,而我们知道,社会的发展总是伴随着冲突,而在这个快速提升生活水平的背后,有一个关系到整个人类最终发展的冲突,那就是人文与科学的冲突。那些经过科学规划从而拔地而起的一座座高楼,像一把把利剑割断了城市的记忆,将那些古色古香的人文建筑化为废砖残砾。环保的意识也渐渐“深入人心”,所以过年燃放烟花爆竹禁了,人们慵懒的在电脑和电视前度过,却再也找不到传统过年的充实感。
古老建筑和燃放烟花爆竹等就是我们的传统人文的一部分,而环保和科学规划则代表着我们的科学。倘若能统筹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我们生活的水平也必将更快更好的提高与完善。
首先,我们得明白科学的重要意义是带给我们巨大的生产力。十八世纪的第一次工业革命所创造的的生产力之和大于工业革命前人类历史的生产力总和,这使当时的生活水平有了一个质的飞跃,并且此后每次科学上有重大突破时我们的物质生活也越来越“善”了。
而人文是自身体现的一种“善”,这个“善”包括非常多的方面,是一种像怜悯弱者,互相帮助等积极方面的在人的精神世界上的力量。这个“善”在我们这个古老的国度更是沉淀了五千年之久。因此必须明确中国是一个不缺少人文的国家,且从古至今中国的人文也就是我们的“善”就是我们的导向标,它不断引导我们的所作所为都要向“善”,要求人们不断的追求一种人人都能幸福的大同社会。我们生活上的幸福感则有我们人文的功劳。
但是科学发展的速度快得令人无法想象,导致物质上极大的丰富,可是人文的脚步渐渐跟不上,精神世界便越来越没有生气。虽然人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好,而精神上的生活却越来越差,情感麻木,价值观世界观甚至变得扭曲,表面上看生活真的是越来越好,而实际上我们好像陷入了一个自己给自己设的绝境当中。现在的我们面对着的便是一个社会风气浮躁,人与人之间关系紧张的社会。但是我们明白我们的生活水平要真正的提高,并不是像我们现在大多数人所认为的把科学和人文两者割裂开来,而是要谨记真正能救我们的只有将这两者和谐统一且缺一不可。可以这么说,人文是科学发展的导向标,而科学是实现人文之“善”的必要条件。我们能够想象抛开人文的“善”来发展科技的恐怖,二战时期的德国纳粹集中营和日本731部队拿活人做各种残忍的实验,他们所研究的科学,没有“善”这个导向标,所以最后的结果往往是“恶”。但若只是一味的人文,也不能使我们生活得更“善”。以前中国那些迷信神学的蒙古大夫便是不科学的人文产物,他们治病并不用药物,而是用一些各种奇奇怪怪的传统方法,最终治死的人不计其数。是的,他们也有“善”,也是想治好病,可他们的方法并不科学,所以最终的结果也只能是“恶”。因此很明显的,使我们的生活真正的好起来并不是极端的科学万能主义和极端的人文传统主义。
要让我们的生活好起来,必须从作为生活主角的人自身开始做起。在做人方面要用科学的求真求实来摒弃落后的思想观念和教条迷信,用人文之“善”来提高我们的价值观和情操。然后最重要的便是整个社会需要一种科学的人文观来导向,用有人文味的科学方法来提高我们生活的水平。我希望,我们拥有的科学和人文,不是相互碰撞发出生活破碎的声音,而是相互融合,相互推动,和谐统一,要向着生活越来越“善”的道路前进!
生活是辆载着我们疾驰的摩托车,科学和人文是这辆车不可或缺的两轮,前轮是人文,它是导向,后轮是科学,它是动力之源。
《童心在我眼中》
童心就是在下雨时,
骑着自行车,
在雨中疾驰,
那种感觉,
真的很
爽!
童心就是在烈日下,
泡在游泳池里,
用不同的姿势,
向路人甲
晒出我心里满满的,
阳光。
童心就是蹲在阳台上,
用手抚摸着向日葵,
用心与它交流,
和它一起,
茁壮地,
成长。
童心在我眼中,
是彩色的,
是自行车,
是游泳池,
是向日葵,
是短发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