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沙院镇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1-18 14:37:18
《上进的思想》
黄坤的家乡电白县沙院镇南尾村是革命老区,也是该镇最偏远、落后的地方。1993年,村集体收人仅1500元,还累计负债8万元;农民人均收人989元,比当年全镇人均收人低611元;计划生育、粮食征购等工作常常拖全镇的后腿,而且从1989年至1994年的6年间,没有发展过一名党员。
海尾村委会问题成山,根子在党支部。海尾何去何从?引起了县、镇领导的高度重视。1994年9月,电白县派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队进驻海尾。工作队长何振基在深人了解海尾的情况后认为:要改变该村委会的落后面貌,关键在于加强党支部建设,尤其是选一个好“班长”。但选谁接这个摊子呢?工作队和镇党委颇为踌躇。这时,当地的干部群众纷纷推荐土生土长、已成为闻名四方的大老板黄坤。工作队了解到黄坤不仅经济实力雄厚,而且一贯热心家乡建设,是一个拥有多年党龄的共产党员。
这使工作队大喜过望:如果黄坤愿意出任党支部书记,那么海尾将大有希望。于是,工作队长慕名登门拜访了黄坤,将海尾的现状、问题以及群众的愿望向他和盘托出。
这使黄坤始料不及,也感到十分棘手。因为当时他的建筑等业务正如日中天,财源广进。如果出任党支部书记,无暇顾及自己的业务,损失将是数以百万计的。于是,黄坤想出了一个折衷的办法:我将尽力支持家乡建设,至于党支部书记另请高明吧—婉言谢绝了大家的好意。
然而,更使黄坤意想不到的是:请他出任党支部书记的事情,还“惊动”了镇党委乃至县委领导。镇党委领导几次到他家作客,一再动员他挑起这副重担。9月下旬的一天,县委书记杨光亮亲临黄坤家,杨书记情深意切地对他说:海尾是革命老区,战争年代作出过巨大贡献,而今天却落伍了。为了老区,为了父老乡亲,你还是作出一些个人牺牲吧!
组织上“三顾茅庐”,使黄坤感动不已,他的心情难以平静。家乡不仅养育了自己,而且造就了自己—16岁时,他当上了大队专业队长。两年后,乡亲们推荐他到某国营企业工作,成为一名当时令人神往的“工作同志”……虽然现在自己先富裕起来了,但是如果没有父老乡亲的栽培,没有党的好政策,那有今天甜蜜的生活?而且“先富带后富”是邓小平同志一贯倡导的.自己又是一名共产党员,理应服从党组织的需要。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黄坤接受了组织的安排。1994年10月,他回到海尾村主持党支部工作,还将自己多年辛勤赚来的580万元带回支持家乡建设,并于1995年元旦全票当选为党支部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