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典故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1-05 21:41:34
《戏说“鱼和熊掌”》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典故,是我们在中学语文课本上学过的,今天看《程序员在囧途》,里面有这样一个问题:大家有没有想孟子在讲这句话的时候,为何要把鱼和熊掌放在一起,为何不是虾和鸡爪或者牛肉和猪蹄呢?
文中的作者解释为:现在我终于明白了这句话,鱼代表生命、熊掌代表大义,当两者都无法兼得的时候,孟子会依然放弃生命而选择大义。
读后,我依然没有明白:为什么鱼代表生命,熊掌代表大义?而不是别的。就上网查,又得到了以下观点:
观点一:打鱼要近水,割下熊掌要上山,两者方向相反,以此来形容两个不能兼顾的事物。
观点二:熊在抓鱼之后,即使遇到猎人的袭击,也会先把掌中鱼粉碎,而不会让人夺去,以此来形容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我依然不明白,就自己揣测,也有两个猜想:
观点一:鱼代表一个完整的生命,而熊掌只是一个生命的一部分,相比之下,取熊掌对生命的伤害小些,尽管熊掌更不易得,这就是义。
观点二:鱼和熊掌都代表生命,但鱼对其他生命没有威胁,而熊则不然,所以两者相较,取熊掌便是勇敢面对强势。
只能是戏说,但很有意思。大家可以接着来,相信这样“训诂”之下,也能慢慢逼近真相。
《知音的典故、意思》
传说春秋时著名的音乐家俞伯牙,是楚国人,在晋国做大官,称“上大夫”。有一次,奉晋国国君之命,出使楚国 顺便回家看看。
那天正是中秋佳节的晚上,俞伯牙坐的船,停泊在汉阳江口。他一边观赏月色,一边取出瑶琴,轻轻弹奏。忽然,俞伯牙发现有人在偷偷地赞赏他的琴音,立刻叫人去找,当场找来了一个青年樵夫。
俞伯牙问他:“你听得懂吗?”靑年樵夫说:“您弹的是‘孔子叹颜回’,是不是?”俞伯牙十分惊异,当即以礼相待,并且互相交谈起来。俞伯牙和他谈论琴理,他都对答如流,俞伯牙非常高兴,对他说:“有一回,孔子正在室内弹琴,他的学生颜回从外面进来,忽听琴音中有凶杀之意, 不免一惊,问明之后,才知刚才有一只猫,想捕捉一只老鼠,孔子见了,不由得在感情上受到一点影响,并在琴音中不知不觉地表现了出来。象颜回这样,真可算得是知音了!现在,我來弹琴,你试听听我在想的是什么。
俞伯牙抬头远望高山,在琴音中表现山的高大之状,樵夫听了,说道:“巍巍乎意在髙山!”俞伯牙又对着江水,在琴音中表现水的奔流之势,樵夫听了,说道:“汤汤乎志在流水!”
俞伯牙大喜,说:“你真是我的知音啊!”问他姓名,知道他姓钟名子期。两人便结为兄弟,当晚在船上谈了一夜。天明临别,俞伯牙约定,明年回楚国时,一定到钟家去拜访。
谁知第二年俞伯牙如期来到钟家的时候,钟子期却已去世。俞伯牙悲痛万分,在钟子期的墓前,弹了最后一曲,便把瑶琴在石上摔个粉碎,表示他从此以后,坚决不再弹琴,因为他已经失去了唯一的知音。
这个感人的传说,原载《吕氏春秋·本味》。《列子·汤问》也有记载,内容大同小异。《列子》的原文是: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
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曰:“洋洋乎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此外,这个传说,也见于其它古书,并流传于民间。明代小说家冯梦龙还把它改写成话本《俞伯牙摔琴谢知音》,收在他的《警世通言》集子中。据说,武汉市汉阳附近,还遗留着俞伯牙摔琴的古迹“摔琴台” 。
由于这个传说,人们把善于欣赏音乐的人叫做“知音”,并且用它来比喻彼此非常了解的知心朋友。人们还用“高山流水”或“流水高山”来形容音乐的高妙,也用它来比喻友谊的深切。
《语言无味,面目可憎的典故与意思》
韩愈是我国唐代著名的文学家,他有很高的声望,而且担任过重要的官职,但是他一生的遭遇却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从他的某些文章中,可以明显地看出他对于当时社会的不满。他的《送穷文》也是一篇寓有讽刺意味的杂文。
韩愈假托驱送穷鬼,写成这篇《送穷文》。大意说:某年某月某日,主人(韩愈自称)“结柳作车,缚草为船”,并准备了些吃的,望空向穷鬼连作三揖,请他们离去。只听得穷鬼们叫叫嚷嚷,表示不肯走,它们认为:“同处四十多年来,从未妨害过你的‘求官与名’。欺侮你、嫌恨你的是那些其他的凶神恶鬼;我们穷鬼倒还在暗中保护着你呢。”还说:“你根本没有见过我们,连我们是几个、什么样的,都未必知道,怎么就听信了谁的挑拨离间,平白无故地要驱逐我们呢? ”主人答道:“你们就是五个,我怎么不知道!第一个名叫‘智穷’,‘凡所以使吾面目可憎,语言无味者,皆子之志也。’第二个名叫‘学穷,其次是‘文穷’,再其次是‘命穷’,和‘交穷’。‘凡此五鬼,为吾五患,饥我寒我,兴讹造讪,能使我迷,人莫能间。’……”穷鬼们听了不服,又提出声辩。最后,主人觉得“穷”确实并不是最坏的,于是打消原意,“上手称谢”,而“延之上座”。
这篇文章中的“面目可憎,语言无味”一句,后来流传为成语,也可颠倒过来说,作“语言无味,面目可憎”,形容言辞文句枯燥无味,形象容貌又极可厌。
明东鲁古狂生《醉醒石》第七回:“士人三日不读书,则面目可憎,语言无味。”
《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反对党八股》:“如果一篇文章,一个演说,颠来倒去,总是那几个名词,一套‘学生腔’,没有一点生动活泼的语言,这岂不是语言无味,面目可憎,象个瘪三吗?
《一字师的故事、来源典故》
因指正一个字而被敬佩为老师者,称“一字师”,亦称“一字之师” 。例如:
宋计有功《唐诗纪事》载,唐代诗僧齐己作《早梅》诗,有“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之句。郑谷改“数枝”为“一枝”。这样仅仅改了一个字,却就把早梅之“早”,写得更加鲜明突出了。齐己下拜,时人称郑谷为“一字师”。
宋阮阅《诗话总龟》卷六《评论二》引《郡阁野谈》载,张迥少年苦吟,曾作《寄远》诗,有句道:“蝉鬓凋将尽,虬髯白也无? ”拿去给齐己看。齐己为改“虬髯黑在无?”(虬〔qiú〕),传说中的一种龙。虬髯,指颊须。原谓络腮胡子“白了没有”,改为“黑的还有吗”。齐己基本上只把“白改成“黑”,而诗的意趣大增。)张迥遂拜作“一字师”。南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三载,著名诗人杨万里谈及东晋人干宝时,误作“于宝”,身旁有一小吏指出:“乃干宝,非‘于’也。”杨万里大喜,说“汝乃吾一字之师!” 老一辈革命家“五老”之一的吴玉章也有“一字师”。
1942年吴老在《和朱总司令游南泥湾》诗中,追述南泥湾历史时写道:“纵横百余里,‘回乱’成荒地,七八十年来,一向少人至;旷野雉兔走,深林虎豹肆。……”后来,有个十六七岁的小服务员对吴老说,“‘回乱’二字不大妥当,虽然加了引号,还是把‘成荒地’的责任推到回族人民身上了。”吴老非常赞赏这一意见,经推敲研究,最后把“回乱”改为“剿回”,使清朝统治者残酷镇压回民而造成大片荒地的历史亊实,得以真实反映。胡华等为纪念吴玉章而作的《鞠 躬尽瘁,赤胆忠心》一文中,谈到这件事,说,“对于这件事,吴老异常感慨,经常讲:中国古人有所谓一字之师,这位小服务员就是他的‘一字之师’。”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提倡“小先生制”,主张人人当先生而又人人是学生,进行互教互学,以迅速普及教育。他为一所孩子教孩子的新型学校题写了一首风趣的赞歌,是这样四句:“有个学校真奇怪,大孩主动教小孩。七十二行皆先生,先生不在学生在!”不料有个女小孩提出意见:“大孩主动教小孩,小孩不是也主动教大孩吗?大孩小孩,还不都是小孩?我说就叫‘小孩主动教小孩’吧!”陶夫子一听十分惊喜,连说“好好,你批评得很对呀!”以后,陶夫子常常谈起此事,并且热情地称这个小女孩为“一字师”。
《投鞭断流的意思和典故》
西晋末年,政治腐败,西北和北方各民族乘机独立,纷纷脱离晋朝的统治。先后有匈奴、羯〔jié〕、鲜卑、羌[qiāng] 、氐〔dī〕等民族成立过十六个囯家,即历史上所称的“五胡”十六国。这些国家中,要算氐族的秦国(史称前秦,或称苻秦)为最大。有一个时期,它几乎包括了北中国的全部地区。秦王苻坚,自称“天王”,他企图征服偏安东南的东晋王朝,蓄意统治全中国,野心的确不小。
苻坚为了南征晋朝,下令征募军士,凡成年男子,十个里面抽一个当兵,把勇敢有才、年在二十上下的富家子弟,派做禁卫军军官。他得意地说,“我给司马昌明(晋朝的皇帝,即晋武帝)、谢安(晋朝的中书监)和桓冲(晋朝的中军将军),已经预先派好职务了,因为他们很快就会被我降服;我们也可以预先给他们把住宅建造起来。”
这时,苻坚的大臣,包括苻坚的弟弟苻融,都不主张出兵。只有鲜卑族的慕容垂和羌族的姚苌竭力怂恿。苻融对苻坚说:“慕容垂和姚苌都是不能相信的,他们都想在局势一旦有变的时候,乘机实现他们不可告人的目的。再说,那些富家子弟,既不会作战,也没有吃过苦,哪里有什么用处?”苻坚没有接受他的意见。另一个臣子名叫石越的,也劝苻坚,说:“晋朝现在虽然退守江南,可是它有长江天险可守,我们未必能取胜。”苻坚傲慢地笑道:“以我之众旅,投鞭于江,足断其流!”(见《晋书•苻坚载记》)他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大军人数众多,怕什么长江天险,只要每人投下一根马鞭子,就足以阻断江流!”
骄兵必败,苻坚不听劝告,结果,终于在淝水一役中,被晋军以少胜多,彻底打垮。不过,“投鞭断流”倒确是一句壮语,形容人马众多,兵力强大。唐李白诗,“投鞭可填江,一扫不足论。”元郑廷玉《楚昭公》第二折:“只待要投鞭儿截断长江,探囊儿平吞了俺这夏口。”
《雪泥鸿爪的典故、出自哪里》
人生到处知何似? 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君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和诗人苏轼作的。苏轼之弟苏辙(字子由)曾写了一首《渑池〔渑miǎn〕怀旧》诗,苏轼就以上面这首诗和〔hè〕他,所以这首诗的题目叫做《和子由渑池怀旧》。
渑池,今河南渑池县,在洛阳之西,崤山[崤yáo]之东。苏轼和苏辙兄弟俩,曾到过渑池,并曾在那儿的一所寺院里住宿过,寺院里的老和尚奉闲还殷勤地招待他们,他们也在寺内的壁上题过诗。当苏轼后来从苏辙的怀旧诗回忆起这些情景的时候,奉闲已经去世,题诗的墙壁也可能已经坏了,想想自己漂流不定的行踪,不由得感慨起来,便在和诗中对苏辙说:
“人生在世,到这里、又到那里,偶然留下一些痕迹,你道像是什么?我看真像随处乱飞的鸿雁,偶然在某处的雪地上落一落脚一样。它在这块雪地上留下一些爪印,正是偶然的事,因为鸿雁的飞东飞西根本就没有一定。老和尚奉闲已经去世,他留下的只有一座藏骨灰的新塔,我们也没有机会再到那儿去看看当年题过字的破壁了。老和尚的骨灰塔和我们的题壁,岂不是同飞鸿在雪地上偶然留下的爪印一样呢!你还记得当时往渑池的崎岖旅程吗?路又远,人又疲劳,驴子也累得直叫。”(作者原注:“往岁马死于二陵(崤山),骑驴至淹池。)
苏轼的这首诗,对于人生抱着消极的态度,是错误的,由于这首诗,却产生了 “雪泥鸿爪”这句成语。人们用它来比喻往事所留下的痕迹。元人戴良有诗道,“世事已成鸿印泥。”清陶曾佑《中国文学之概观》:“雪泥鸿爪,惟留一幅悲怆之影于吾汉族历史之中,良可概已。”有时人们也把留作纪念的题赠诗文,称为“雪泥鸿爪” 。
《朽木粪土的意思、典故、出自哪里》
朽木,就是腐朽的木材,是无法雕琢、不能加工成器的废料。粪土,即脏土,或掺合了粪便的土,指不值钱的无用之物。孔子以“朽木”和“粪土”作比喻,批评宰予,说他简直是无法教育、不堪造就的废人。
宰予,字予我,春秋时鲁国人。他是孔子许多学生中的一个,大概也是孔子最不喜欢的一个学生。有一次,宰予想同孔子谈论传说中的上古时代五帝的功绩和德行,孔子不客气地拒绝了他,说,“你不配。”
宰予常常大白天里睡懒觉。孔子批评他为“朽木粪土”,就是从这件事引起的。《论语•公冶长》载:
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污〔wū〕也!于予与何诛? ”
子曰:“始我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我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孔子的这两句话,前一句说:烂木头不能雕花,脏土墙不能刷白!对宰予还值得责备吗?后一句说:从前我对人的看法是,听了他的话就相信他的为人;现在我对人的看法是,听了他的话还要观察他的实际行动。由于宰予我才改变为这样的态度的。
原来宰予这人,能说会道,谈吐动人。所以孔子认为上了他的当,其实,他不过嘴上说得动听罢了。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说,孔子的另一个学生澹台灭明,字子羽,也是鲁国人,这人的相貌长得不好看,孔子以为他不会是好人,不料后来的事实却证明他是个正直的人,
一举一动,都极规矩,拜他为师的青年很多,名声也不小。
(不过,按《孔子家语》说,子羽的相貌长得很漂亮,而品行却并不好。)孔子叹道:
“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只从说话动听不动听,或相貌好看不好看,来断定一个人的好坏,当然是不正确的,这叫做“以言取人”和“以貌取人”。 .
比喻无法教育,不堪造就的人,后来就说是“朽木粪土”,或叫做“朽木难雕”。
宋周密《齐东野语》卷十八:“宰予昼寝,夫子有朽木粪土之语。”
《信口开河的典故、意思解释》
“信口开河”这句成语,本来应作“信口开合”。在“元曲”中有不少这样的话。
例如杂剧《气英布》(元人尚仲贤作),剧情大意是:汉楚相争,双方激战于灵壁,刘邦败北,屯军荥阳〔荥xíng〕,项羽授英布为“当阳君”,以精兵四十万驻九江,将向汉军进击。刘邦的“典谒官”随何,自幼和英布有交情,刘邦便派他去劝说英布降汉。英布听了随何的话,起先犹豫,但是最后终于投降刘邦,和随何一同来到汉营。英布自以为一定要被重用了,不料刘邦却故意不接待他,表示得很冷淡,把他气得要命,等他的傲气平下以后,刘邦才设宴欢迎,封他为“九江侯”,派他领兵反攻项羽,大获胜利。剧中写随何奉刘邦之命,来到英布营中的时候,英布已料到随何的来意了,唱道:
喒(咱)道你三对面先生来瞰〔kàn〕(看)我,哪里是八拜交仁兄来访我,多应是两赖子随何来说我。
——随何云:“我好意来访你,下甚么说词,要这等提防我哪? ”英布接唱:
你怕不待死撞活,功折过,一谜里信口开合!
关汉卿作的《鲁斋郎》杂剧中,也有“信口开合”这句话。剧中写恶霸鲁斋郎,仗势占人妻女,无恶不作,孔目(官名)张珪的妻子,也被霸占,张气愤之余,出家为道士,云游四方。后来包拯为“湖南采访使”,得知鲁斋郎罪案重重,当即奏报朝廷,逮捕处斩,人心大快。但是张珪不愿还俗,经劝慰后,才和他的妻子儿女,重新团聚。张珪表示不愿还俗的态度时,唱词中有这样几句:
……俺自撇下家缘过活,再无心缎匹绫罗,你休只管信口开合,絮絮聒聒,掩张孔目怎还肯缘木求鱼!……
另一元人杂剧《争报恩》中,写赵通判妻李千娇,被妾王腊梅诬告谋杀亲夫,已判定死罪,到临刑时才被抢救免死。李千娇痛恨王腊梅,唱道:
……那妮子一尺水翻腾做一丈波,怎当她只留支刺,信口开合!
所谓“信口”,是出言不假思索的意思。宋苏轼诗:“杜陵布衣老且愚,信口自比契与稷。”明杨基诗:“我自信口答所问,怪我出语多惊人,”晋人王衍讲学,侃侃而谈,发觉讲错的时候,随即更正,人称“信口雌黄”。形容说话随便,而且往往捏造事实、夸大其词,只管嘴巴一开一合地任意乱道,就叫“信口开合”。
“合”和“河”读音相近,后来就都写作“信口开河”了。《红楼梦》第三十九回,说刘姥姥“信口开河”,“没话也编出些话来讲” 。闻一多《愈战愈强》:“信口开河是不负责任,存心欺骗,更是无耻。”
《信口雌黄的典故、意思解释》
晋人王衍,字夷甫,临沂(今属山东省)人,是一个有名的清谈家。起初,他当元城县令(元城在今河北大名县附近),每天很少办公事,就是没完没了地闲聊、发议论,不过工作上倒也没有出过什么岔子。后来,他几经升官,被任为“太子舍人”、“尚书郎”等髙职,还担任过宰相,清谈的兴趣也更加高了。他喜爱老子和庄子的学说,每天谈的多半是老、庄的玄理。谈的时候,手执玉柄麈尾[麈zhǔ](用一种鹿的尾毛制成的拂尘,古时学者讲授时多手执麈尾,类似后来的教鞭),轻声慢语,从容不迫,好像满肚子都是学问的样子。当时清谈之风正盛,王衍竟受到一部分人的钦敬,成为清谈家的首领之一。
其实,每当他夸夸其谈,讲他那套玄妙空虚的理论时,常常是前后矛盾、漏洞百出的。听的人指出他的错误或提出疑问时,他也毫不在乎,往往不假思索,随口更改,厚着脸皮,继续不慌不忙地谈论下去。据《晋书•王衍传》载,当时人们因此称他“口中雌黄”。
雌黄,即鸡冠石,是一种和雄黄同类的矿物。当时人们写字多用黄纸(是用黄檗〔bò〕染成的,据说那样可以防止虫蛀),叫做“黄卷”。写错了字的时候,就用雌黄把错字涂掉,然后改写,因为雌黄的色同纸色差不多,所以用它涂改很合适。
修改错误字句,因此就叫做“雌黄”。
“雌黄”二字,后来又有驳正和评论是非的意思。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校定书籍,亦何容易?自扬雄、刘向方称此职耳。观天下书未遍,不得妄下雌黄。”南宋周密《齐东野语》第十九:“近世诸公,多作考异、证误、纠缪等书,以雌黄前辈。”
形容随口乱谈、妄发议论,就叫“信口雌黄”。现代作家冯德英《迎春花》第二十一章:“孙俊英……她加油添醋,信口雌黄,凭空捏造,极尽诬蔑挑拨之能事。”
《洗耳恭听的典故出处》
传说,上古时代的尧,想把帝位让给许由。许由是个以不问政治为“清高”的人,不但拒绝了尧的请求,而且连夜逃进箕山,隐居不出。
当时尧还以为许由谦虚,更加敬重,便又派人去请他,说:如果坚不接受帝位,则希望能出来当个“九州长”。不料许由听了这个消息,更加厌恶,立刻跑到山下的颍水[颍yǐng〕边去,掬水洗耳。
许由的朋友巢父也隐居在这里,这时正巧牵着一条小牛来给它饮水,便问许由干什么。许由就把消息吿诉他,并且说:“我听入了这样不干不净的话,怎能不赶快洗洗我清白的耳朵呢!”巢父听了,冷笑一声,说道:“哼,谁叫你在外面招摇,造成名声,现在惹出麻烦来了,完全是你自讨的,还洗什么耳朵!算了吧,别玷污了我小牛的嘴!”说着,牵起小牛,径自走向水流的上游去了。
这个传说,叫做“箕山洗耳”。晋人皇甫谧〔mì〕把它收集在他所撰的《髙士传》中。“洗耳”一词的出处,就在这里。不过后来人们所说的“洗耳”,却和许由的洗耳,含义完全不同。许由是因为听了不愿意听的话、并自命清高而洗耳,后来所说的洗耳,却变成准备领教的意思,一般都叫做“洗耳恭听”——把耳朵先洗一洗,以便恭恭敬敬地听取有益的良言或欣赏优美的乐曲。是一句客气的话,并不真的洗耳朵。元朝周权的《秋霁诗》“酒醒谁鼓《松风操》,炷罢炉熏洗耳听”,就是这个意思。(《松凤操》,琴曲名;炷罢炉熏,形容点上香,把房间熏得香喷喷的非常淸雅。)
亦作“洗耳拱听”。拱,两手合抱;古人以拱手致敬。元宫大用《范张鸡黍》第一折:“有什么名人古书、前皇后代,哥哥说说些儿,小官洗耳恭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