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拼音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5-08-08 09:25:19
《断井颓垣的成语典故》
【成语】
断井颓垣
【拼音】
duàn jǐng tuí yuán
【释义】
井:指井栏;垣:短墙。意思是指断了的井栏,倒塌的短墙。形容庭院破败的景象。
【出处】
明·汤显祖《牡丹亭》第十出:“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解释:以前这里都是姹紫嫣红,开满了各种花,现在这里却是井栏断裂,围墙倒塌,一副破败的景象。
【近义词】
断垣残壁 断壁颓垣
【反义词】
欣欣向荣
【用法】
作宾语、定语;形容荒凉残败,无人居住的景象。
【成语故事】
在明代戏曲家、文学家汤显祖创作的《牡丹亭》中有一个女主叫杜丽娘。杜丽娘出身官宦之家,聪明、娴静而又美丽,不甘于封建礼教的压抑束缚,追求理想的爱情生活。梦中与书生柳梦梅结合,此后就追求梦中情人,思念成疾而死,被埋葬梅花观中。后柳梦梅果然来此,她随即复活,冲破封建家长的阻挠,与梦梅结为夫妇,实现了自己美好的愿望。
杜丽娘在婢女春香怂恿下,背父游园,在丽娘梳妆打扮准备游园时,春香看到她的容貌,说了一句:“今日穿插得好。”杜丽娘自述:“你道翠生生出落的裙衫儿茜,艳晶晶花簪八宝镇,可知我常一生儿爱好是天然,恰三春好处无人见。不提防沉鱼落燕鸟惊喧,则怕的羞花闭月花愁颤。”
当杜丽娘第一次看到园中大自然这美不胜收的春天时,说道:“原来姹紫嫣红开遍,”可是如此美景,却没有一个优雅的环境相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杜丽娘不由得联想到了自己的美貌只是面对古板的教书先生和令人窒息的书斋,青春正在悄然逝去,自然的天性受到禁锢,此时是大好春将她内心深藏的活力唤醒,自己身心的美和大自然的美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不由生出惜春的感叹:“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谢灵运说“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而在这里也表达了杜丽娘的无奈,成为了千古绝句。
作为在封建正统思想教育下的大家闺秀,杜丽娘还未能完全摆脱礼的羁绊,复活后在婚事问题上她对柳梦梅说:“这事还早,杨州问过了老相公、老夫人,请个媒人方好。”在杜丽娘看来“前夕鬼也,今日人也。鬼可虚情,人须实体。”她要求柳梦梅要在婚事问题上要取得父母的认可,接着又陪他上京赶考,获取功名。
在爱情的追求上,杜丽娘仍然是执着的。在金銮殿上,皇帝责问她:“自谋自婚,有何主见?”她回答:“臣妾受了柳梦梅再活之恩,真乃是无谋而嫁!”杜宝又提出“离异了柳梦梅,回去认你。”她坚决不干。她的斗争,终于赢得了与柳梦梅的结合。
【造句举例】
西施看着早已破败的断井颓垣,不由得潸然泪下。
破旧的房屋,到处是断井颓垣,崩塌的水泥层粉碎地撒了一地。
《牛蹄中鱼的成语典故》
【成语】
牛蹄中鱼
【拼音】
niú tí zhōng yú
【释义】
牛蹄:是指牛蹄印里的积水。牛蹄印坑里的鱼。比喻死期迫近。
【出处】
三国(魏)·应璩《与韦仲将书》:“诚恐将为牛蹄中鱼,卒鲍氏之肆矣。”
解释:只怕将要成为牛蹄印坑里的鱼,快要死在鱼市了。
【近义词】
牛蹄之鱼 釜中游鱼 枯鱼衔索 嗷嗷待哺
【反义词】
绝处逢生
【成语故事】
庄子,姓庄,名周,战国时期宋国蒙人,庄周是战国中期道家学派代表人物,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庄学的创立者,与老子并称“老庄”。
庄周的思想对儒家影响深远。洞悉易理,指出“《易》以道阴阳”,其“三籁”思想与《易经》三才之道相合。其文想象力极为丰富,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能把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代表作品为《庄子》,其中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等。其作品被称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代表作品为《庄子》,其中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等。其作品被称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
年轻时候庄周家里比较贫穷,但是他有一个朋友名叫监河侯。监河侯是当地是非常有钱的人,家里有良田数百顷,但是监河侯为人比较吝啬。有一次,庄周家里断粮,已经好几天粒米未进了,全家都饿得两眼昏黑,再不吃东西,全家都有可能饿死。庄周没办法,他只好去找监河侯借钱买粮应急。
庄周来到监河侯家,说家里断粮,想借点钱买粮。监河侯有点不想借,但是又不好拒绝。突然他想到一个办法,于是说:“好,下个月是我家土地收租的日子,到时候收了租金,那时我借给你三百钱,你看可以吗?”庄周一听,明显知道这是监河侯不想借钱的推脱之辞,如果等到下个月他家收完租金,我家里人估计早就饿死光了。
庄周气得脸都变了颜色地说道:“我昨天来的时候,听到有东西在道路中间呼唤。我到处看,最后发现在道中的牛蹄印里有条鲫鱼在那儿。原来是这条鲫鱼在呼唤我。我问它:‘鲫鱼!你为什么来到这个牛蹄印啊?’鲫鱼回答说:‘其实我原本是东海海神的臣子。这牛蹄印太小了,而且很快就干了,你有没有一升半斗水让我活命呢?’我说:‘可以啊,刚好我正要去南方游说吴、越的君主,我可以劝说他们引西江水接你,可以吗?’
鲫鱼变了脸色,忿忿地说:‘我失去了平常我所需的水,我没有可生存的地方,我只要得到一升半斗水就可以活,你竟然说这些,还不如及早到干鱼店里去找我!’”
《讳莫如深的成语典故》
【成语】
讳莫如深
【拼音】
huì mò rú shēn
【释义】
讳:隐讳;深:事件重大。原意为事件重大,讳而不言。后指把事情隐瞒得很紧。
【出处】
《谷梁传·庄公三十二年》:“何也?讳莫如深,深则隐。苟有所见,莫如深也。”
解释:为什么呢?事情没有比这隐讳得再深的了,隐讳得深就是为了隐藏(事情的真相)。(事情的真相)即使有所显现,也没有比这更深的了。
【近义词】
闪烁其词 守口如瓶 高深莫测 三缄其口 秘而不宣 不可告人 半吞半吐
【反义词】
直抒己见 毋庸讳言 心直口快 显而易见 全盘托出 和盘托出 无庸讳言 旁敲侧击 直言不讳
【用法】
偏正式;作谓语、状语;指把事情隐瞒得很深。
【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鲁庄公有好几个妻妾。他的妻子哀姜没有生育,于是她的妹妹叔姜跟着嫁给庄公,并生了一个儿子叫启。而哀姜与庄公感情不好,与庄公的庶(妾所生的称庶)兄庆父私通。
庄公最宠爱的是孟任。孟任生了一个儿子叫般,庄公一心想使公子般继承君位。庄公的妾成风,也生了一个儿子叫申。成风希望申能继承君位,就请鲁庄公的弟弟季友帮忙。但是季友认为,公子般的年龄比公子申要大,没有答应。
不仅是庄公的妻妾想让自己的儿子继承国君,就是庄公的庶兄庆父也想继位,并且得到了庄公的庶弟叔牙的支持。庄公病重时就问过叔牙,他死后由谁继位最合适。叔牙就向他推荐庆父。这当然不合庄公的心意,接着他问季友,季友表示,愿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来扶植公子般继位。
公子般长大成人后,与梁氏女相爱。一天,有个叫荦的养马人唱了首歌调戏她。公子般知道后,就叫人用鞭子抽打了荦一顿。荦对公子般怀恨在心,便投靠庆父打算伺机报复。
庄公死后,季友设计毒死了叔牙,准备立公子般为国君。正巧这时公子般的外祖父也病死,他就去吊丧。庆父认为这是夺君位的好机会,就派养马人荦去把公子般杀了。季友得知这个消息,知道是庆父主使这件事的,接下去一定不会放过自己,就逃到陈国去避难。
庄公的妻子哀姜见公子般已死,就怂恿庆父继位。但庆父考虑到庄公的庶子公子申和公子启都在,自己继位还不是时候。由于公子申年长,很难控制他,公子启年仅八岁,又是哀姜妹妹生的,所以最后立公子启为国君。这就是鲁闵公。
两个合计定当后,就为公子般发丧。庆父还借发讣告为名,出奔往齐国,争取齐桓公的支持。不到两年,庆父杀了闵公,准备自己当国君。人们见他杀了两个国君,太残暴了,纷纷起来反对。逃到陈国的季友乘机号召鲁国人民杀死庆父,庆父吓得逃往齐国。季友回国后,立公子申为国君,这就是鲁僖公。后来,庆父被逼得走投无路只得自杀。
孔子《春秋》中记载这段历史时,轻描淡写地说,庄公死的那年,公子般死去,庆父到齐国去并不明记其事。后来,阐释《春秋》的《谷梁传》在评论这件事时说,庆父明明是出奔到齐国的,却说是到齐国去的。为什么这样记载呢?那是因为事件重大,如实记载会伤臣子之心,所以隐瞒起来不说。孔子没有将这段历史写进《春秋》,人们说他是“讳莫如深”。
【造句举例】
关于他为什么遭到处分,他总是讳莫如深,拒绝回答。
他对于自己的过去总是讳莫如深,不愿多说。
《识时务者为俊杰的成语典故》
【成语】
识时务者为俊杰
【拼音】
shí shí wù zhě wéi jùn jié
【释义】
意思是能认清时代潮流的,是聪明能干的人。认清时代潮流势,才能成为出色的人物。
【出处】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引晋习凿齿《襄阳记》:“刘备访世事于司马德操。德操曰:‘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自有伏龙、凤雏。’备问为谁,曰:‘诸葛孔明、庞士元也。’
解释:刘备向司马徽请教指点时局。司马徽说:“平庸的书生文士怎么会认清天下大势?能认清天下大势的人才是杰出人物。这里的卧龙和凤雏,才是这样的杰出人物。”刘备问这两人是谁。司马徽说:伏龙、凤雏就是诸葛孔明和庞统二人。
【近义词】
有识之士
【反义词】
无
【造句举例】
奉劝那些台独份子,识时务者为俊杰,祖国统一是民心所向,不要再在歧途上越走越远。
识时务者为俊杰,你还是不要放弃抵抗了,早点束手就擒,还可以争取宽大处理。
【成语故事】
东汉末期,社会动荡,诸侯势力割据,互相兼并战争。在当时,有一个叫司马徽的人,字德操,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人。司马徽精通道学、奇门、兵法、经学。有“水镜先生”之称。
司马徽为人清雅,学识广博,有知人之明,受到世人的敬重。因躲避战乱,于献帝建安三年(公元198年)前后来到荆州隐居,以教书为生。
后来,刘备因大败于曹操,于是南下投靠荆州牧刘表。刘备觉得要成大事,必须有智谋的 人辅佐,因此一直在物色有见识的人才。后来,他听说司马徽在襄阳很有名声,便去拜访他,并问他对当今天下大势的看法。
司马徽对刘备说:“一般的读书人和见识浅陋的人怎么能认清天下大势呢?只有能认清天下大势的人,才称得上是俊杰。”
刘备问谁才可以称得上俊杰,司马徽回答说:“卧龙、凤雏”。
“那谁是卧龙、凤雏?” 刘备问。
“卧龙就是诸葛亮、凤雏就是庞士元”,司马徽回答说。
于是,就有了后面刘备三兄弟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并拜诸葛亮为军师,统领三军。有了诸葛亮的辅助,刘备势力增长很快,并几次挫败了曹操的军事进攻。
后来,在一次机缘巧合之下,张飞遇见了庞统,并被庞统的才能所折服,于是张飞向刘备引荐了庞统。有了庞统的加盟,刘备得到当时最为著名的两个俊杰。庞统是实现隆中战略不可或缺的重要人才,他的加盟,为刘备提供了进一步飞跃的契机。按照“隆中对”的规划,取得荆州、站稳脚跟是第一步,其次是西取巴蜀,跨有荆益,然后兵分两路,消灭曹操,最终统一天下。
可惜庞统急于立功,在入川是不幸中箭,死于落凤坡。
【造句举例】
奉劝那些台独份子,识时务者为俊杰,祖国统一是民心所向,不要再在歧途上越走越远。
识时务者为俊杰,你还是不要放弃抵抗了,早点束手就擒,还可以争取宽大处理。
《假阶救火的成语典故》
【成语】
假阶救火
【拼音】
jiǎ jiē jiù huǒ
【释义】
假:借;阶:梯子。比喻做事不讲效率,做事机械。
【出处】
《燕书》:“赵成阳堪,其宫火,欲灭之,无阶可升。使其子朒假于奔水氏。朒盛冠服委蛇而往。既见,奔水氏三揖而后升堂,默坐西楹间。奔水氏命傧者设筵,荐脯醢,觞朒。
解释:赵国成阳堪,家里发生火灾,想用梯子上房扑灭它,但家里无梯子。他就叫他儿子到友邻奔水氏家借梯子。他儿子成阳朒将衣服穿戴得整整齐齐,庄重而从容不迫地去奔水氏家里。见了奔水氏,先作了三个揖,而后登堂入室,默坐在西廊的柱子间。奔水氏叫迎宾客的侍从摆上宴席,进献肉干、鱼酱和美酒款待他。
【近义词】
一成不变 刻舟求剑 生搬硬套 本末倒置
【反义词】
见机行事 见风使舵 随机应变 见机而作 因时制宜 相机行事 便宜行事 看风驶船
【用法】
作宾语、定语;指做事不分轻重缓急。
【成语故事】
从前,赵国有个人叫成阳堪。有一次,他们家的房子着火了,因为房子很高,没有梯子蹬不上去。火势非常凶猛,必须马上蹬上房顶灭火。成阳堪就派他儿子成阳朒到邻居奔水氏的家里去借梯子。
成阳堪的儿子成阳朒平日里饱读诗书,对礼节之道烂熟于心。此时他穿上衣服,戴上帽子,打扮得整整齐齐,不慌不忙地走到奔水氏家里。主人迎了出来,他连作了三个揖,才缓步登上台阶,进到厅堂里,安静地坐在西边柱子下的客人席位上,丝毫不提一句有关救火的事情。主人见到年轻的客人这样从容不迫,彬彬有礼,落落大方,一种敬佩之心油然而生,便更加殷勤地招待客人。主人命令仆人摆上宴席,盛情款待这位客人。主人举起酒杯,向客人敬酒。年轻的客人离开座位,站起来喝完了酒。为了表示感激之情,他也举起酒杯,回敬主人。一切都进行得有条不紊,礼节周到完备。
喝到正高兴的时候,这时候主人开口说话了。他问客人说:“先生大驾光临,真令寒舍蓬荜生辉。有什么事需要我帮忙吗?如果有的话,请尽管吩咐,能做到的话,我一定不会推辞。”
听到主人的问话,成阳堪的儿子成阳朒这才说明了来意。他语气不急不缓地说:“家门不幸,上天降祸到我家,房子着了火,肆虐的烈火烧得正旺。想要爬上高大的房屋去浇水灭火,肋下又没长着翅膀,飞不到房上,只好望着失火的房子号哭。听说你们家里有登高的梯子,可不可以借给我家用呢?如果可以的话,晚生将不胜感激。”
奔水氏听了他的话,大吃一惊,这才知道他家着火了。俗话说水火不留情,怎能这样不紧不慢呢?奔水氏急得直跺脚,说“你怎么这么迂腐呢?假如正在山上野餐,老虎来了,一定赶紧吐出口中没吃完的东西,奔跑逃命;假如正在溪水里洗脚,看见鳄鱼奔来,一定顾不上穿鞋,就光着脚逃命。你家房子已经着火了,这哪里是你作揖礼让的时候啊?我们赶紧去救火吧!”
于是,奔水氏赶紧和仆人抬着梯子,让成阳堪儿子成阳朒领路,跟在他的后面,往他家跑去。大路太绕远,他们就抄小道跑,小道又崎岖不平,他们深一脚浅一脚,跌倒了爬起来再跑。跑啊跑啊,他们终于跑到了成阳堪的家,抬头一看,房子早已经烧成灰了。
【造句举例】
现在形势发展很快,如果你还用老一套的经验来假阶救火,只会让事情变得更加糟糕。
你这样假阶救火来处理,估计还没开始就会被淘汰下来了。
《南山有鸟,北山张罗的成语典故》
【成语】
南山有鸟,北山张罗
【拼音】
nán shān yǒu niǎo ,běi shān zhāng luó
【释义】
鸟儿在南山,却到北山去张网捕捉。比喻方法不对,无法达到目的。
【出处】
《古诗源·卷一·鸟鹊歌》:南山有鸟,北山张罗。鸟自高飞,罗当奈何!
解释:明明鸟在南方,你却在北方将捕鸟的网张开,那么这张网还有什么用处呢?
【近义词】
南辕北辙 北辕适楚
【反义词】
瞻予马首 马首是瞻 异途同归 殊途同归
【用法】
作分句、定语;指方法不对头。
【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吴王夫差有一个小女儿名叫紫玉。紫玉年纪十八岁,才能和容貌都很出色。有一个十九岁的男子叫韩重,十分有才能,也有道术。有一次紫玉见到韩重,十分爱慕,很快就爱上了韩重。紫玉私下派人给他送信,心许做他的妻子。
后来韩重外出求学,临走时,把婚事托付给了父母,让他们去求婚。吴王知道后很恼火,不肯把女儿嫁给韩重。紫玉因此郁闷而死。三年后韩重回到家中,问他的父母,父母如实说了。韩重痛哭流涕,十分悲哀,他准备了祭品礼物,去紫玉墓前悼念她。紫玉的灵魂从坟墓中走了出来,和韩重见面,二人胡诉衷情。紫玉的灵魂唱道:南山有鸟,北山张罗。
唱完之后,a紫玉又邀请韩重回到坟墓里。紫玉置办了酒宴款待他,留他住了三天三夜,结成了夫妻。韩重出坟墓时,紫玉给了他一颗直径一寸的明珠,请他代自己向吴王表示敬意。
韩重出了坟墓,就去拜见吴王,讲述了这些事情。吴王大发雷霆,说:“我女儿已经死了,你却制造谣言,来污辱死者的灵魂。这不过是你偷挖坟墓盗窃宝物而假托鬼神罢了。”于是就马上逮捕了韩重。
韩重逃跑了,来到紫玉的坟地诉说了这件事。紫玉说;“别担心,我现在就回去向父王说明。”吴王正在梳洗,忽然看见紫玉,大吃一惊,又悲又喜,问道:“你靠了什么又活了?”紫玉跪着说道:“过去书生韩重来求婚,大王不同意。我的名誉被毁坏了,我对他的情义被截断了,所以我自己把自己折磨死了。韩重从远方回来,听说我已经死了,所以特地送来了祭品礼物,到坟上悼念我。我感激他情意深厚,始终如一,就立即和他见了面,接着又把明珠送给了他。他没有去挖我的坟,请大王别再追究他了。”
吴王夫人听见紫玉的声音,便出来抱住她,紫玉却像烟一样消失了。
【造句举例】
不知道你怎么想的,你这样南山有鸟,北山张罗,能解决问题吗?
一般人看不懂他这样南山有鸟,北山张罗的操作,最后结果却狠狠打了众人脸。
《齐人之福的成语典故》
【成语】
齐人之福
【拼音】
qí rén zhi fú
【释义】
比喻男子同时有妻和妾。齐人原指春秋时齐国人,这里是双关语,指男子拥有妻妾是福气,但妻妾之间也常有争吵发生,因此对于一个娶妻又娶妾的男子,也有讥笑之意。
【出处】
《孟子》: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其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其妻问所与饮食者,则尽富贵也。
解释:齐国有一个人,家里有一妻一妾。那丈夫每次出门,必定是吃得饱饱地,喝得醉醺醺地回家。他妻子问他一道吃喝的是些什么人,据他说来全都是些有钱有势的人。
【近义词】
相濡以沫 举案齐眉 相敬如宾 比翼双飞 弯凤和鸣 凤凰相偕 白头相守 琴瑟调和 白头偕老
【反义词】
分道扬镳 背道而驰 各奔前程
【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在齐国有一个人,家里有一妻一妾。那丈夫每次出门,必定是吃得饱饱地,喝得醉醺醺地回家。他妻子问他一道吃喝的是些什么人,据他说来全都是些有钱有势的人。他妻子告诉他的妾说:“丈夫出门,总是酒醉肉饱地回来;问他和些什么人一道吃喝,据他说来全都是些有钱有势的人,但我们却从来没见到什么有钱有势的人物到家里面来过,我打算悄悄地看看他到底去些什么地方。”
第二天早上起来,她便尾随在丈夫的后面,走遍全城,没有看到一个人站下来和她丈夫说过话。最后他走到了东郊的墓地,向祭扫坟墓的人要些剩余的祭品吃;不够,又东张西望地到别处去乞讨--这就是他酒醉肉饱的办法。
他的妻子回到家里,告诉他的妾说:“丈夫,是我们仰望而终身依靠的人,现在他竟然是这样的!”二人在庭院中咒骂着, 哭泣着,而丈夫还不知道,得意洋洋地从外面回来,在他的两个女人面前摆威风。
在君子看来,人们用来求取升官发财的方法,能够不使他们的妻妾引以为耻而共同哭泣的,是很少的!
【造句举例】
古时候并没有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度,因此男子可以同时拥有多位妻子,享尽“齐人之福”。
在古代,皇帝老子三宫六院,后妃成群,乐此不疲,各类大官小吏亦步亦趋无不求个三妻四妾,尽享齐人之福。
《泥足巨人的成语典故》
【成语】
泥足巨人
【拼音】
ní zú jù rén
【释义】
比喻实际非常虚弱的笨大东西、外强中干的庞然大物,类“纸老虎”。泥足指比喻对象的巨大弱点,看似巨人,足却是泥捏的,一推即倒。
【出处】
《圣经旧约全书·但以理书》:巴比伦国王尼布甲尼撒梦见一个巨大雕像,头是金的,胸和肾是银的,腹和腰是铜的,腿是铁的,但脚是半铁半泥的。
【近义词】
庞然大物 大而无当 硕大无朋
【反义词】
小巧玲珑 短小精悍
【成语故事】
在《圣经旧约全书》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二世做了个怪梦,梦见一个巨大雕像,全身从上到下分别由金银铜铁铸成,只是脚是半铁半泥做的;王想细看究竟,不料自天突然飞来一块大石头,砸在巨像脚上,泥足粉碎,庞大身躯轰然倒地,摔成碎片,打碎巨像的石头随之变成一座大山。
尼布甲尼撒从梦中惊醒过来,大惑不解,诚惶诚恐,请犹太先知但以理解释。但以理说:“你就是那金头。在你以后必另兴一国,不及于你。又有第三国,就是铜的,必掌管天下。第四国,必坚壮如铁,铁能打碎克制百物,又能压碎一切,那国也必打碎压制列国。”
接着继续说道:“你既见雕像的脚和脚指头一半是窑匠的泥,一半是铁,那国将来也必分开。你既见铁与泥混杂,那国也必有铁的力量。那脚指头既是半铁半泥,那国也必半强半弱。你既见铁与泥混杂,那国民也必与各种人搀杂,却不能彼此相合,正如铁与泥不能相合一样……你既看见非人手凿出来的一块石头从山而出,打碎金银铜铁泥,那就是至大的神把后来必有的事给王指明。这梦准是这样,这讲解也是确实的。”
这是一个外来成语,聪明的国人通过这个故事总结出成语“泥足巨人”,用来比喻实际非常虚弱的笨大东西、外强中干的庞然大物,类“纸老虎”。泥足指比喻对象的巨大弱点,看似巨人,足却是泥捏的,一推即倒。
【造句举例】
列宁论述帝国主义时称之为“泥足巨人”,鼓舞无产阶级联合起来打倒资产阶级、帝国主义的统治。
不过是一个泥足巨人,只要轻轻一抵就可以把他打倒在地。
《元龙高卧的成语典故》
【成语】
元龙高卧
【拼音】
yuán lóng gāo wò
【释义】
元龙:三国时陈登,字元龙。原指陈登自卧大床,让客人睡下床。后比喻对客人怠慢无礼。
【出处】
《三国志·魏书·陈登传》:“元龙无客主之意,久不相与语,自上大床卧,使客卧下床。”
解释:他没有招待客人的意思,很长时间不跟我说话,他自顾自地上大床睡卧,让我这个客人睡下床。
【近义词】
元龙豪气
【反义词】
除旧布新 改头换面
【用法】
作宾语、定语;指无礼。
【成语故事】
东汉末年,诸侯割据,纷争不断,一代枭雄刘备郁郁不得志,只能投靠刘表。有一天,刘表跟刘备、许汜在偏厅闲谈,评论天下人物,说到广陵太守陈登,刘表、刘备都认为他懂谋略,善用兵,年轻有为,是个人才。
许汜却说拜访过他,觉得他江湖豪侠之气太重,有点粗野不文。刘备见许汜说时语带谴责,便问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使他有这样的看法。
许汜讲出他拜访陈登那次不愉快的经历:
“我因为避战乱,到下邳去探访他。那时我身无长物,饱经饥寒,只求有个栖身之所,找碗饭吃。他却夸夸其谈,纵论军国大事。我唯唯否否,暗示我需要的不过是一所普通房子,几亩薄田,让我自耕自足。”
“他对此没有回应,兴致愈来愈冷,不停地打呵欠,随即爬上高高的大床,说要睡觉,失陪了。我正想问他:我到哪里去睡?他却指着室内另一张矮床说:‘你睡那里。’”
“很快我就听到他如雷的鼾声,我睡在那张矮床上怎么睡得着?心中不忿,我许汜曾经也有国土之名,如今虽然落魄,怎可以如此待我!我说他豪侠之气太重,不拘小节,是一种忠厚的说法了。”
刘备听了哈哈笑道:“陈蕃做豫章守时,等闲不招呼客人。只有隐士徐丰来时,他会把吊在墙上的一张床放下来,招呼徐丰歇息,二人联床夜话。到徐丰走了,他又把床吊回原处。只因陈蕃敬重和喜欢徐丰,才如此热诚相待。许先生你有国土之名,当此乱世,陈登以为你会忧国忘家,提出一些救国良策,谁知你却求田问舍,只为个人打算,怎不叫他失望!既然他心中看不起你,叫你睡在下床,已经是客气的了。”
【造句举例】
客人已经到家里来拜访你了,你还是一副元龙高卧的样子,谁见了也会生气。
这个客户对我们很重要,我希望你收起你那元龙高卧的模样,跟我一起去好好接待一下。
《唐突西施的成语典故》
【成语】
唐突西施
【拼音】
táng tū xī shī
【释义】
唐突:冒犯。西施:春秋时美女,冒犯了西施。比喻为了突出丑的,而贬低了美的。亦作“唐突西子”。
【出处】
唐·房祖龄等《晋书·周凯传》:“庾信尝谓凯曰:‘诸人闲以君方乐广。’凯曰:‘何乃刻画无盐,唐突西施也!’”
解释:他们两人都是才学过人、德高望重。周顗谦虚地说:“把我与他相比,是亵渎了他,那是刻画无盐、唐突西施了。”
【近义词】
唐突西子
【反义词】
无
【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亵渎比自己强的人。
【成语故事】
东晋初年,很有名望的尚书仆射叫周顗。周顗少年时便有很高的声誉,神采俊秀,同辈之人相互亲昵狎玩,但却不敢轻慢放肆地对待周顗。同乡人司徒掾贲嵩有清高的节操,见到周顗,惊叹道:“汝颍之地本来多生奇士,好久以来雅道不兴,今天见到了周伯仁,将会重振风雅,清我邦族。”
广陵人戴渊是东南名士,颇有美名,举秀才后进入洛阳。平时听过周顗的大名,所以专门拜访,相对而坐好久,直到离开时,也不敢显示自己善辩的口才。周顗的从弟周穆也较好的声誉,想超过周顗。周顗毫不介意,也不与他计较竞比,于是人们更加倾向于周顗。
在当时,有一个叫乐广的人,也是非常有才华,声誉也很高。人们常常将周顗和乐广两人进行对比,他们二人都是才学过人、德高望重。有一次,大臣庾亮见到周顗,于是对周顗说道:“大家都把你比作乐广。”但是周顗却谦虚地说:“把我与他相比,是亵渎了他,那是刻画无盐、唐突西施了。”
周顗这是自谦的说法,虽然乐广声誉很高,也非常有才华。但是周顗与乐广才华不相上下,甚至比乐广更高。
于是后人根据这个故事,总结出成语唐突西施,比喻为了突出丑的,而贬低了美的。
【造句举例】
如果真是如此,那么,把这些“凝固的音乐”想像成古埃及部落酋长屁股下坐的女奴,或是坐等男权社会里的男子调戏的妇女,那可真是唐突西施了。
你为这位年轻漂亮的演员所画的肖像,没有表现她特有的神韵,说句不大恭敬的话,未免有点“唐突西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