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瓮灌畦的成语典故

2025-07-17 23:28:00 文题网 阅读:

【成语】

抱瓮灌畦

【拼音】

bào wèng guàn qí

【释义】

抱着水瓮舀水浇灌田地,比喻安于拙陋的纯朴生活。后用于讽喻安于拙劣、不求改进的落后保守思想。

【出处】

《庄子·天地篇》:子贡南游于楚,反于晋,过汉阴,见一丈人方将为圃畦,凿隧而入井,抱瓮而出灌,搰搰然用力甚多而见功寡。

释义:子贡到南边的楚国游历,返回晋国,经过汉水的南沿,见一老丈正在菜园里整地开畦,打了一条地道直通到井边,抱着水瓮浇水灌地,吃力地来来往往用力甚多而功效甚少。

【近义词】

抱瓮出灌 抱瓮灌园 抱瓮灌圃

【反义词】

【成语故事】

“抱瓮灌畦”,意思是说抱着水瓮舀水浇灌田地,比喻安于拙陋的纯朴生活。后用于讽喻安于拙劣、不求改进的落后保守思想。出自《庄子·天地篇》所说的子贡和汉阴丈人的故事。

子贡,是孔子的弟子中比较有名的一个,姓端木,名赐,春秋时卫国人,据说很有口才,曾经做过卫国和鲁国的国相,访问过许多诸侯国家。至于“丈人”,是古时对老头的通称,所谓“汉阴丈人”,就是“汉阴地方的一个老头”之意,因为不知道这老头姓甚名谁。就是汉阴,在当时也不一定真有此地名,只因那个地方在汉水南岸,便说是“汉阴了”。

故事的大意是这样的:子贡访问南方的楚国,回来时又准备到晋国去,经过靠近汉水南岸的一个地方。烈日下,一位须发皆白的老丈,正以一种近乎原始的笨拙方式浇灌他的菜畦。只见他开凿了一条陡峭的斜坡直通幽深的井底。然后,他吃力地抱起一个硕大的陶瓮,佝偻着腰背,一步一喘地沿着湿滑的坡道蹒跚下行。到了井边,他艰难地弯腰汲满一瓮水,再抱着这沉重的水瓮,颤巍巍地爬上来,挪到田边,将水小心地倾入焦渴的泥土。如此往复,周而复始。汗水浸透了他的粗布衣衫,紧贴在嶙峋的脊背上,每一步都显得那么漫长而徒劳,偌大一片田地,只被浇湿了小小的一角。

子贡对他说:“老人家,您为什么不用汲水工具来灌溉呢?例如有一种叫做‘桔槔’(jié gāo)的,利用它来灌溉,一天能浇一百畦,又快又省力,您难道不知道吗?”老头听了,很不高兴,勉强笑道:“谁说我不知道呢!但是,我不愿意用那种玩艺儿。我这样干了快一辈子了,还不是过来了?再说,我也习惯了。”

由于这个故事,后来人们讽喻安于拙陋,不求改进的落后保守思想,就常引用“抱瓮灌唯”,也叫“抱瓮灌圃”。

【造句举例】

现代是什么社会,那种抱瓮灌畦的老旧思想早就被社会淘汰了。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