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石墙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1-25 14:04:26
《喧嚣里的静时光》
古朴的石墙,窄小的巷道,有些褪色的黄色旗帜随风慢摇——这样陈旧的景,却让在巴士上颠簸一路的我精神一震,昏昏沉沉的感觉再没有了,却难得没与同学唠唠嗑。大家似乎都还没缓过来,小道上,只有细细碎碎的脚步声。
这样的静,真好。
不知在略显暗沉的小巷穿行了多久,忽然眼前一亮——竟到了街上呢。刺眼的光一下子惊醒了还在机械般低头慢走的同学们,他们纷纷抬起头,四处张望。八九点的早上,这个叫沙湾的小镇上似乎还没什么人,静静的。但校友都陆陆续续涌上街,一会儿就热闹了起来。
在导游姐姐的带领下,同学们虔诚地祭拜了文峰塔,许下学习的目标与心愿。渐渐的,同学们摆脱了初来乍到的安静与矜持,手挽手的,指手画脚,叽叽喳喳讨论开来。若是从高处俯瞰,必能发现,沙湾这个安静清淡的小镇不知何时缀上了簇簇棕色的小植,生机了起来,欢腾了起来。
沙湾它自己呢,却仍好像静静的,容纳着这点点喧嚣,微笑着。
来了这儿,少不得尝尝奶牛皇后家的正宗姜撞奶了。田姐——这家店的店主,年过半百的慈祥妇人,操着柔和可亲的本地嗓音,搅着一锅浓稠的水牛奶,细细为我们讲解着姜撞奶的美味奥秘。39年如一日的坚守,田姐与她一生钟爱的姜撞奶同行,不羡小镇外繁华与喧嚣,只愿待在沙湾这一方净土,静静地,守住自己的静时光。
“留耕堂内赏石柱”。这句曾在语文练习题上难住我的对联,总算是见到了它的庐山真面目。柱子嘛,有啥稀奇?一瞧,便嗅到了真香的味道。112根柱子,静静地,撑住了百年留耕堂。外木里铁——“外木”,是远道而来的“铁力木”,即使过了百年,仍然坚定地包裹着坚硬的铁,比起这“硬汉”精神,这“外木”毫不逊色于“里铁”。摸摸它,怀着崇敬看向大门上的牌匾“三凤流芳”——何棠、何栗、何榘,这些柱子的主人。康熙帝钦点的“何家三凤”不在了,石柱还在,延续着“阴德远从宗祖种,心田留与子孙耕”的美好期望,静静地守护着留耕堂,在喧嚣的人界,独守逝者的静时光。
镬耳屋,旧时读书人的对飞黄腾达的憧憬;水磨青砖,匠人对完美舒适的追求;蚝壳墙,边海人民就地取材的智慧;三件头,主人对家的庄重守护。科举读书人不再,巧手匠人已逝,古镇,也要悄然跟上时代的步伐。仅剩的它们,不慌不忙,守护着方寸天地,静静地,远离城市化的喧嚣,将深厚的文化底蕴沉淀,沉淀,守护着智慧结晶的静时光。
临行,知道自己将去更远的地方,品精致美食,游典雅园林,学传统工艺,赏南国红豆。嗯,令人向往。
回首,沙湾在后头,眼睛酸涩。
竟舍不得这静了。
我的将来,是否也能有属于自己的静呢?
《一棵老榕树》
雕花石墙之前,玲珑小亭之后,站着一棵老榕树。听,他在轻声细语些什么?
——题记
你要问我是谁吗?唉,我是一棵大榕树,已有五十多岁了。佛山,这片奇妙的土地,曾经孕育了多少的人才与文化,同时,也是生我养我的地方。从当年我还是一棵小树苗开始,听见身边粤剧班子百转千回的唱腔后,一个念头便逐渐扎根于我心底,一如我日渐变得盘虬卧龙的根一般:我本来就是属于这里的,并不需要理由,那是一种灵魂深处的呼唤。
那还是我的身躯仅能遮挡方圆几尺的阳光的时候,一个卖冰棍的便常常在我这儿歇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记忆中的他,光着膀子,肩搭一条毛巾,把钱袋挂在我的树枝上,推着一部车,里面是用一床棉被包裹住的冰棍。他高声吆喝:“雪条咯!”是那种地地道道的粤语。这样的吆喝声填充了我的少年时代,隐约中也感受得到,那仿佛就是那个时候的佛山发自内心的呐喊。但我从不觉得那挂在身上的钱袋有多重,也不曾看见汉子汗涔涔的脸上有过一丝舒心的笑容。每晚我目送他吃力地推着车子远去的背影,感觉似乎有一只无形的大手用力地压在他的背上,使他始终不能坦然地挺起身来,心中不免一阵酸涩。我望着周围暮色四合,一幢幢红砖房把我包围了,突然希望这一切会有所改变。
似乎是我已经渐渐有了大树的身形的时候,一天,几个人扛着斧头朝我走来。其中一个不由分说就奋力往我身上砍了几刀。天哪,那是多么痛苦的感觉啊。正当我痛得感到自己快要撑不住的时候,村里的村长气汹汹地跑了过来:“这是咱们村的树,是咱村的财产,你们砍个啥啊?”咄咄逼人的语气马上把那几个人唬住了,他们灰溜溜地走了,嘴里还不忘嘟囔着:“你懂个啥啊?这是响应毛主席的大炼钢铁,真是个反动派。”我想,他们大概也不知道“反动派”这三个字的含义吧。
岁月在我心中划下一道道痕迹,那便是年轮。而那汉子,早已不知去向了。树下的人走了一批又一批,一出出戏码陆续上演:补鞋的,拉二胡的,纳凉的……直到有一天,一群施工队带着脸上自信而有希望的笑容闯入我的生活。我身旁的红砖房被拆了,建了一栋前所未有的高楼。啊,那得多高啊,也许三个我也比不上吧。楼上还写了几个类似拼音字母的字。西装革履的人开始出现在我的视野里,他们口中常常说着两个词“改革开放”和“邓小平”,我想那就是他们自信笑容的来源吧。他们还常常唱着一首歌:“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跃动的音符和着充满生机与希望的歌词,让我感觉,佛山的春天是真的来了,在文化的草原上遍地都是竞相开放的鲜花,经济的原野上竟是欣欣向荣的新绿,就连人们的脸上也在被春风轻吻着。
这以后,一切果然都变了,高楼栋栋崛起,那种自信的笑容开始变得广泛。值得一提的是,我身旁还多了一家书店。书,本来就是来自我们树木的,所以我对书店特别有亲切感。是不是会有书香溢散出来——那是多么好闻的味道。那是因为佛山这个文化悠久的城市里的气息,竟与这书香相得益彰,极好地融合在一起了。也常会有人捧着书,坐在我的影子下一坐就是一个下午。我也托他们的福,偷偷在他们之上看着他们带来的书。我最喜欢的是《红岩》这本书,里面写的祖国的战士们的精神,实在是太令人振奋了。当然,有时孩子们拿着课本来念书,我也知道了高楼上那几个字母,原来是英国的语言文字。这自然是令我欣喜的——佛山走出了世界。
如今我站在这里,已然是一棵枝繁叶茂,根深蒂固,粗壮结实的参天大树了。瞧,那边那个富态的中年人——不是就是那卖冰棍的汉子么。岁月真是个魔法师,在我身上刻下年轮,把佛山变成如此兴旺的文化之都,也把昔日穷苦的汉子变成了大富翁。他朝我走来,后面跟着几个人。他说:“用这块地建咱们的分厂应该不错吧,这里可是黄金地段。”其他人也纷纷点头。我想我的生命也走到了尽头,但我一点也不后悔,因为我看到了故乡——佛山的崛起,还可以为她作出一点贡献,难以想象那是多么幸福的事,那也只有像我一般深爱佛山如母亲的人才能体会到吧。
后记:
植物保护所的工作人员抚摸着老榕树粗糙如甲壳的外皮和上面一道长长地伤疤,惊叹着说:“天呐,这伤是怎么弄的呀。还有,长成这样,得多少年啊!看来得一辆大货车才能吧它移植回所呢。”
榕树留下来了,他会继续看着他深爱的佛山如何走向兴旺发达。他的年轮,其实也记载着佛山发展的历史了。其中当然有过挫折,有过伤疤,但只要不放弃,终会像参天大树一般,强大、健硕、充满勃勃生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