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玉皇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1-22 14:24:57
《参观灵岩寺》
从玉皇顶下山,到南天门之前,必经一座金碧辉煌的碧霞祠。这是一组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里边供奉着泰山最有名望的女神—碧霞元君,俗称泰山奶奶。传说她能为众生造福,所以至今香火鼎盛.对于男尊女卑封建色彩较浓的华夏神州,却在岱顶修建了影响巨大的女神正庙,使我惊讶不已。快步进得祠来,直奔正殿而去,面对一尊慈眉善目的道家女神彩塑,令人怡悦。回忆儿时,曾听母辈讲起老家的故事,那绘声绘色的关于泰山老姥(读母)为人解危的情景,不觉在眼前浮动起来。传说在农忙季节无人看小孩时,只要说一声:泰山奶奶给看着吧,即使把刚会爬的小孩放到炕上,也不会掉下来。这虽然是那个苦难的年月里,农民们无可奈何的侥幸心理所致,但也可从中看出多行善举的女神,是怎样深入人心了.想着这美丽的童话,似乎回到了孩提时代,自觉身轻如燕,霎时间已返回集合地。
9月1日,离开泰安城乘汽车去济南。途中参观了泰山之阴的灵岩寺。这是佛教据点之一,由于建造独特,佛山一体,唐代即被称为我国四大名刹之首,并负有“四绝第一”的盛名(其他三绝依次是浙江天台国清寺、江苏南京栖霞寺、湖北当阳玉泉寺)。夙有“来泰山不游灵岩不成游”的赞语。
车停路口.兴致高的同行者捷足先登,匆匆来到灵岩寺的主体建筑—千佛殿。眼前呈现了千佛生辉的景象,最引人入胜的还是宋代的40尊彩色泥塑。虽距今已近千年,但保存完好,已列入祖国的传世珍宝。我国艺术大师刘海粟,于1983年88岁巡礼灵岩寺时,题写的“灵岩名塑,天下第一,有血有肉,活灵活现”名句,深深引起游人共鸣。
最后,我们怀着敬慕的心情,来到灵岩寺历代4僧的墓地—墓塔林,这是一处风采动人的艺术之林,现存唐至清各代墓塔167座,墓志铭石碑81通.在塔林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日本僧人邵元于公元1341年所撰写的塔铭—《息庵禅师道行碑记》.息庵禅师是该寺39世住持,他俩是生前好友.碑首署名“日本国山阴道但州正法禅寺住持沙门邵元撰并书。”邵元高僧于公元1327年(元代)来我国,于1347年回国。他回到日本后,经常向日本人民讲迷中国人民对待日本友人的情谊。这通碑文是中日两国人民传统友谊的珍贵实物资料。郭沫若同志1973年为此碑题诗曰:“息庵碑是邵元文,求法来唐不让仁,愿作典型千万代,相师相学倍相亲。”进一步记述了中日两国人民源远流长的友好史实。
《观泰山》
从这里看过去,玉皇顶已遥遥在望。这时,老友们个个奋勇蹬阶,过天街达岱顶,只见大观峰上,布满山崖的碑刻盗立眼前,那金钩铁划的苍劲汉字各有千秋,可谓一大奇观!高耸的石壁上“康岩”两个旷古大榜,马上使我联想到祖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最早颂扬泰山的典籍:“泰山岩岩,鲁邦所詹”,原来,我们已经脚踏齐鲁故地之上了。不远处,更有一通极吸引人的庞然碑揭,那经过贴金保护的碑文,金灿灿的闪着光芒。这就是著名的唐摩崖:唐玄宗亲笔撰写的标榜自己功德的《纪泰山铭》在峭壁上削壁为碑,碑身足有13米高,宽也在5米开外,字体是八分隶书,字迹雄浑遒劲,全文整整1000字,保存完好无缺,为大观峰平添了博大气派。谁能想象得到这是1200多年前的遗迹呢?
据说泰山石刻总共1000多块,有150多块立在岱庙内。自秦始皇命李斯篆书刻石为自己歌功颂德以来,历代帝王多效仿之,汉武帝的无字碑则是另一种形式的自我标榜。他自认为功德卓绝,难以用任何语言来表达,便一字不刻.一通无字碑,历代有争议,立在该碑左侧的明代进士张锉所题“观无字碑一绝”中认为是“秦王无字碑”,而右侧石碑上镌刻的“登泰山观日未遂”便是当代考古权威郭沫若同志经考证确认为是汉武的遗物,断定了几百年来的疑义,碑文字迹潇洒,确如其人。
看罢碑刻,同行数人乘兴直奔玉皇顶—“泰山极顶”,居高临下,极目远望,终于体会了诗圣杜甫在他的《望岳》名诗中,吟颂那“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意境,巍巍群山尽在眼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