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习俗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09-09 16:54:15
《斗蛋》
今天是立夏,有吃蛋、挂蛋、斗蛋等习俗。一早,妈妈给每人煮了一个大鸭蛋,让我和妹妹玩斗蛋。
来就来,谁怕谁。我们坐在餐桌旁,各自握着鸭蛋武器,“战争”一触即发。
第一回合,斗蛋头。两枚鸭蛋迅速相向而行,“砰!咔嚓!”我的蛋头受到重创,出现了一道酷似蜘蛛网的裂痕,妹妹的蛋却毫发无伤。“耶!第一局,我赢喽!”妹妹咧开嘴欢呼道。我不觉紧张起来:哎呀,我不会输给妹妹吧?稳住,还有两局!
第二回合,斗蛋尾。我把蛋尾朝向妹妹的蛋尾用力一撞,“咔嚓!”这一回,声音来自对方。我兴奋地比了个“耶”:没想到妹妹的蛋尾这么脆弱。我一定要乘胜追击,转败为胜!于是,我又用力地撞击起妹妹的蛋尾。“嘎啦!嘎啦!”嘿嘿!我别提有多兴奋了。
第三回合,斗蛋身。两个蛋迎面相撞。“咚!嘎啦!”妹妹蛋壳上瞬间多出一条条筋脉似的裂痕,紧接着鸭蛋就被撞得粉身碎骨、体无完肤了!“哈哈哈,我连蛋壳都不用剥就可以吃了。谢谢姐姐!”妹妹败下阵来,认输了。“哈哈,我赢了,我赢了!”我开心地抚摸着我的蛋,自豪地对它说:“你真是威力无比啊,恭喜你登上了‘蛋王’宝座!”
妹妹只轻轻一提,零碎的蛋壳就随着膜一起轻松掉落,露出晶莹的蛋白,真诱人。我也剥开蛋壳蘸起酱油,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
俗话说:立夏吃一蛋,力气长一万。来年再斗蛋!
(作者是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路桥街道实验小学五年级学生)
后 记
立夏斗蛋、吃蛋的文化习俗蕴含着美好的吉祥祝福,真有意思。我斗得开心,吃得快乐,十分难忘。
家长感言
立夏吃蛋,石头踩烂。祝两宝贝健康快乐,平安顺遂。
教师赏析
小作者运用动作、神态、语言、心理等描写方法,细腻地记录了斗蛋过程,传递了习俗带来的趣味与文化。(李珍芬)
《难忘的元宵节》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习俗有看花灯、放烟火、吃元宵、猜灯谜等一系列活动。
汤圆的种类真是五花八门。有的是黑芝麻馅儿的,咬上去软软糯糯的,配上浓郁的黑芝麻,香香的,有的是花生馅的,脆脆的,有的是酸奶馅的,甜甜的……汤圆——舌尖上的美味 。
吃过晚饭,到了我期待的时刻,那就是看烟花。由于烟花是政府出资燃放的,所以看烟花的人山人海,走在人群中的我,更加激动了。
随着一声巨响,这场烟花秀开始了。首先开场的是“窜天猴”,从低到高飞到了天空上,我的耳边“哇声一片”,小朋友们高兴的手舞足蹈,紧接着各种五颜六色的烟花,争先恐后的飞上了天空,使原本安静的星空顿时热闹起来,这场烟花燃放了将近一个小时,中途我们虽然被冻得瑟瑟发抖,但是谁也不舍得离开,最后燃放的是“龙”和“凤”,的图案,寓意龙凤呈祥,结束了这场绚丽夺目的烟花,让我们大饱眼福。
我们回家的路上,我和二姐玩起了猜灯谜的游戏,我先出一个:“请听题红果子,麻点子,咬一口,甜丝丝,(打一水果)”,我话音刚落,二姐就猜出来了,大声说:“草莓”。就这样,你一句我一句开心的走到了家。
真是一个快乐又难忘的元宵节啊!
《做团子日记》
过年的时候,吃团子属于南方的一种传统习俗,因为团子象征团圆。我家过春节的时候也做团子,每年我都会和奶奶一起做。
通过亲身实践,我知道团子是这样做的:首先糯米粉中加入温水搅拌,揉成光滑的面团,然后将大面团均匀分成若干份小面团,接着取一个小面团揉成球状,在球上挖个洞,并用大拇指不断挤压洞周围的面团,这个洞就会慢慢扩大,然后将预先准备好的肉馅舀一勺,加入挖开的洞中,最后用周边的面团将洞补上,继续揉成球,一个小团子就大功告成了。原来做团子是如此简单。
做完团子,奶奶把团子放在蒸架上准备把团子蒸熟,慢慢地,团子的香味扑鼻而来,过了十几分钟,团子出炉了,像一个个白白的胖娃娃,可爱极了。
我品尝了一口我做的团子,真的很美味!奶奶说,要把我做的团子带给亲戚们品尝,我太有成就感了!
《家乡的饺子》
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莫过于春节了,春节的习俗也有很多,例如:包饺子、放炮竹、收红包、大扫除、看春晚、拜年……在这么多的习俗中,我最喜欢的是包饺子。
过年的时候,我就在家里包饺子,先准备好面粉、水、肉、玉米粒、白菜(是青菜就行)等,还有各类调味料。
首先,用一个大碗来装面粉,再加入水,搅和搅和,搅和成一个大面团,在和面过程中水不够加水,面粉不够加面粉。再把面团揉细,切成一段一段的,将每一小段用力揉成圆形,用擀面杖擀成一个个的小薄片,放在一边备用。然后把肉剁成肉沬,再将白菜切成一小片一小片的菜叶子,将肉沫、玉米粒、菜叶子和在一起加调味料来调味,接下来就可以包饺子了。
先拿一个饺子皮摊开放在手上,沾一点水,涂一圈在饺子皮上,舀一勺饺子馅放在上面,再边对边包起来,把一个个饺子放入蒸笼里,不一会儿,好吃的饺子就完成了。
饭后,饺子一个都没有剩下,而饺子旁边的炒肉却一筷子也没动……
《“时光倒流”的新年》
吃饺子,是南方过新年必不可少的习俗,我们家也不例外。每年除夕,我们一家四口和二叔、三叔一家都会来到爷爷奶奶家团聚。这一天,一家人的团聚就像冬日的暖阳温暖了家里的每一个角落。
屋外的天气很冷,但是家里的每个人心里都暖洋洋的。正当我们小孩儿在沙发上看春晚时,奶奶抱着一堆东西吆喝着:“快来!都快过来开始包饺子咯!”我们飞快跑过去,把奶奶手上的东西接下。哥哥姐姐们也闻声赶来。奶奶说:“都来看看我怎么包的,你们照样子学学。” 可是桌子太高了我踮起脚尖还是够不到,在那跳来跳去的想去看桌上,哥哥看见了,帮我搬了个小板凳,站了上去,高度刚好。只见,奶奶缓慢的拿起一片饺子皮来,用手指沾水在面皮上快速画出一个圆形,在用勺子挖一点肉馅,用手在按一按边边一个,饺子就完成了。我看后,照样学做,大姐突然拿面粉偷袭了我,用面粉团捏了圆形贴在我的鼻子上,说我是白脸小丑,逗得大人们笑个不停。
突然,游戏开始的声音把我从回忆中,拉回了现在无法看下去的现实当中了。
现在的新年一点年味也没有,哥哥在和他的同学打游戏,大姐和弟弟在看手机,二姐在追剧。我唉声叹气的说:“以前至少在包饺子的时候,能和大家一起开心的玩。”我跑去问爷爷:“爷爷,咱们家什么时候包饺子呀?”爷爷回答:“你呀,跟你奶奶一样想包饺子,我在超市买好了!现成的不用包咯!一会煮一下就成了,还费那些力气干啥。”哥哥听后也附和说:“对啊,往锅里一煮多方便啊,不说了我和同学准备游戏咯。”
我晃了晃神,回想起以前热闹的场景。
唉,我真想时光倒流到以前啊!
《撤龙》
在湖南,家家户户都有这个习俗,它就是——撤龙。每逢大年初一晚上,家里的女人都会留在家里接待客人。
毛龙是用一种黄色的稻草编制成龙的形状,每当这天,我的婆婆就会给我做一个毛龙,当然,我们小孩子非常喜欢这一天,拿着毛龙去一家人里面拜年,就会得到一块钱……
在这一天,我总是迫不及待地想去撤龙,就连晚饭没吃就去了,我拿着毛龙跟着小孩子,顿时整个村子十分热闹……
刚走进一家里面,这里堆满了人,我们有序地拿着毛龙在李家村祖先的照片前用龙头拜一拜,再左右各甩一下,就可以得到一块钱。
钱虽少,但是我们的本意是来拜年的,就这样我们去了一家又一家,有一些大人会问;“你是谁的儿子?”我便用家乡话回答;“波仔。”
时间一分一分地过去了,整个村子几乎都拜过了,我便回到了家里数了数钱,不多,也就是八十多块钱,撤完龙了就表示着春节要结束了。大年初一晚上,我们还要守岁,十分热闹,在晚上等到12:00的时侯我们家便放了爆竹。
一年一次的撤龙是我村的习俗,在这爆竹的最后一声中“撤龙”就束了。
《家乡的饺子》
大年三十包饺子,正月初一吃饺子,这是东北的传统习俗。饺子在锅中翻滚时的情景,真叫人好奇!等到香气从锅中冒出时,真正的饺子就冒着热气腾腾的蒸汽出锅了!
住在平房的弟弟今天开心得快要疯了,到了晚上,我以及弟弟亲戚们就要过来包饺子喽!
很快,晚上过来过年的亲戚们挨个赶到,等到人齐了,就开始包饺子。我左手拿皮,右手拿筷子,夹起来一大堆肉馅,放在饺子皮上,等我想把饺子皮加固捏紧时,发现放的肉馅太多了,我只好夹了点肉馅放回去,这样才勉强地把饺子加固,使得他不会露馅,可我包出来的饺子胖嘟嘟的,像是一只大肥猪,只会躺在那儿睡觉。
这时,弟弟可闲不住,开始包花样饺子,有千层饺子,糖果饺子,最叫人无语的,还是这个无馅饺子,真逗人!
经过十多个人的努力,到我大显身手的时候了!我开始煮饺子。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不小心,锅中烧开的水就会溅起来,烫伤我们的手臂,可弟弟又闲着没事干,来这边捣乱,结果一滴开水溅到他的脸上,脸都被烫红了。
蒸汽扑在我的脸上,把被风吹裂的脸颊吹得润红润红的。
“饺子出锅喽! ”我大叫一声,所有的亲戚都纷纷围着桌子坐下,开始吃饺子,弟弟最调皮,拿了一个饺子就往嘴里塞,结果被烫伤了。
过年的钟声马上敲响,所有人,动筷!在一阵阵欢声笑语中,饺子里装满了浓浓的爱……
《家乡的糍粑》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我们家乡有个习俗,就是大年初一那天,一个家族的人聚在一起制做糍粑。
在年初一这天,爸爸一早就叫我们起床去乡下做糍粑,我们迷迷糊糊地起了床,一下楼就被一阵阵冷风吹得打了个喷嚏,看着地上全是昨晚打的烟花,红红的一片……
当我们来到乡下,别说更是吹得我直发颤,我们一进那个老房子(我爸爸以前小时候住过的房子),就浑身暖和了起来,放眼望去只见有大大小小的桌子,桌子上放着许许多多的盆子,有的盆子里装着正在清洗的糯米,有的盆子里装着糯米糍,有的盆子里装着制作好的糍粑……
我看着这些软乎乎的糯米糍就忍不住想上去揉,爸爸一个眼疾手快,抢先打了我的手一下,我看了一眼爸爸,爸爸瞅了一眼我:“你揉前洗手了吗?”我看了看手,便马上去洗了手,还用纸擦了擦,便跑了过来抓了一把糯米糍在手上揉着,糯米糍软软的,闻起来还有一股清香,我在它软乎乎的身上揉,它白白的身体让我想咬一口,一阵风吹了过来,我不禁颤抖了一下,这时不知是谁撞了我一下,哦,我的天!接着我刚要揉好的糍粑便掉在了地上,我看着地上的糍粑,只听一个人对我说:“雅轩宝贝对不起,你没事吧?”我点了点头,原来是奶奶。
“没事就好。”奶奶说道。我又抓了一团糯米糍问奶奶:“奶奶,为什么大年初一这天要做糍粑?”奶奶揉着糯米糍:“因为糍粑寓意着团团圆圆。”我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傍晚,冷风阵阵吹来,吹得我发颤,这时一口大锅出现在了我的面前,我看着一大盆糍粑被大人倒进锅中,其它的而是被找包了起来,一顿操作下来,我闻到了一阵清香,只见糍粑被端上了桌,大人们还把花生粉撒在上面,我拿了一个出来,又丢了进去(因为太烫了),我又拿了起来,趁手没反映过来就吃了一口,软软的甜甜的,好吃极了!
风呼呼地吹着,可我一点也不冷。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中秋节是赏月的好日子,我国自古就有赏月的习俗,《礼记》中就记载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
中秋这一天,在金华最重要的是赏月。晚上,人们会一起到户外或阳台上欣赏明亮的圆月。据传,中秋节是月亮最圆的时候,因此也被称为“月圆节”。人们会在赏月的同时,点燃灯笼、烛光等物品,增加节日气氛。此外,还有一些地方会有舞龙舞狮、放烟花等活动,让人们更加热闹地庆祝这个节日。
我国过中秋都有吃月饼的习俗,俗话中有:“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那时,它也只是象菱花饼一样的饼形食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的象征。
月饼最初是在家庭制作的,清袁枚在《隋园食单》中就记载有月饼的做法。到了近代,有了专门制作月饼的作坊,月饼的制作越越来越精细,馅料考究,外型美观,在月饼的外面还印有各种精美的图案,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以饼之圆兆人之常生,用月饼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都成为天下人们的心愿。
中秋节钟情于月,一轮明月巧克力。让我们跟月亮一起交换感情,共度一个温馨祥和的中秋节。
【简评】
这篇文章介绍了中华传统节日——中秋节。小作者和通过介绍中秋节赏月、点灯、舞龙舞狮,以及制作月饼的历史渊源和文化象征,展现了中秋节的独特魅力,也表达了自己对中秋节的喜爱。同时,文章还融入了祝福,让读者感受到了节日的温暖。(施民贵)
《家乡的风俗》
广阔的神州大地孕育了各地独特的文化符号和传统习俗。强湾,位于甘肃省白银市白银区,这里地势起伏,河流纵横。勤劳智慧的强湾人民在这片土地上辛勤劳作,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这既是强湾人民的精神寄托,也是外界了解这片土地的一扇窗口。
酿醋是奶奶每年都会做的一件重要的事,很多粮食都能用来酿醋,比如小米,大米,小麦、大麦、高粱、玉米等。奶奶用的粮食是大米,用大米酿出来的醋,香味醇厚,越吃越香。首先把大米淘洗干净,倒入锅中,小火慢煮,中间时不时的搅动,把大米煮至粘稠,煮大米时千万不要把大米煮糊了,晾凉后倒入缸中,然后撒上酵母和醋曲,搅匀后盖上发酵,发酵三四天就好了。接下来开始拌糠,(糠就是小麦磨下来的皮),然后放入酵母和醋曲,搅匀后放入发酵好的大米拌匀,再放入缸中继续发酵。大概发酵一个月,这期间需要每天搅拌一次。做好了就压缸待用。
酿醋是这片土地独特的文化符号和精神象征,他们承载着强湾人民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传统,也展现了这片土地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