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精悍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1-05 18:50:16
《读《弟子规》有感》
《弟子规》这本书短小而精悍,它传承了中华五千多年的传统文化,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
“ 听妈妈的话……”每当听到周杰伦这首歌,我就会想到一句经典的话——百善孝为先。而《弟子规》中的“入则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让我明白了“孝”字当先。
在我“呀呀”学语的时候,妈妈给我买了一本书——《弟子规》。小时候的我能把《弟子规》倒背如流,却不明白其中的深刻的道理。直到今年学校举行的《弟子规》千人诵读活动中,我认真的去读它,品它,才从中认识了很多做人的道理。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入则孝”中的一句:“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它让我明白了要听从父母的话、孝敬父母。小时候的我就是家里的“小皇帝”,整天被爷爷奶奶宠着,一点家务也不干。慢慢地我长大了,妈妈叫我做家务,爸爸吩咐我每天中午一回到家就煮饭,可我的惰性已成为习惯,觉得做家务是很无聊很累的事。记得有一次,爸爸妈妈中午加班到12点多,我中午11点就回到家了,可我一回家,什么事也不干,在一旁看电视,当爸爸妈妈回来的时候,看见厨房里冷清清的,未免有一丝心酸。妈妈语重心长地说:“孩子,你长大了,要为父母分担家务,多干活,这样以后你才会自强自立。”当时听了妈妈的话,冥冥之中有点感悟。再加上这个学期举行的《弟子规》诵读活动,我自读自悟,知道了要要孝顺父母,听从他们的话。作为儿女,我们一定要孝敬父母,为父母分担家务。我觉得父母亲上班很辛苦,帮他们做家务是理所应当的。现在,我每天中午回家都自觉地煮饭、晾衣服……妈妈也直夸我是个懂事的乖儿子。
品读了《弟子规》,它让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尤其是使我懂得了如何孝敬父母。《弟子规》就是我的良师益友,我将与它一直相伴,学习这做人的基本准则。
《杂文的篇方畜淘巨小精悍》
本来,任何文体都避忌冗长罗嗦,而杂文尤其如此。它的“感应的神经”的敏感性,要求杂文的产生要迅速敏快,立马成章;它的“匕首”、“投枪”的战斗职能,又要求杂文短小锋利,一针见血。杂文的快和短,既是斗争形势的迫切需要向它提出的战斗化要求,也是杂文的艺术风格、艺术特点所固有的规律。时下报纸上的杂文,一般都是在千字左右。这种自然形成的短小体制,固然与杂文“匕首”、“投枪”这一“轻武器”性质有关;从报纸版面美学方面看,较为短小的杂文,对于编辑安排、美化版面也较相宜。可以说,杂文的快和短,又是相辅相成,互为因果的。既然快,就不可能是鸿篇巨制、长篇大论幕正因为短,才能够像电光石火一般机敏反应。而快和短,又是杂文短小精悍的必然要求。鲁迅的杂文不少是几百字到千把字的短文。用这样短小的文字而将宏大的题旨、丰富的思想熔铸其中,便不能不在“精”字上用些气力。事实上,大凡优秀的杂文,都像眼睛里容不得砂子一样容不得一个闲字。那种故弄玄虚、卖弄学问的掉文袋习气;那种哼哼哈哈,钝刀子割肉的半死文风;那种东拉西扯、言不及义的学究式说教;那种言之无物、隔靴搔痒的空话泛论,都是与杂文短小精悍的战斗气质大相径庭。是为杂文所不取的。
《盛筵》
亮亮7岁,每日精悍地玩东玩西。他经常跑到一处隐蔽的地方,那儿有一堵废弃的墙。
一天,亮亮在墙上画满了吃的东西:苹果、鸭梨、香蕉……“还有水蜜桃!”亮亮说着,从兜里掏出了一支红粉笔,画出的蜜桃宛如皮球。画完,他一伸手做出把墙上的蜜桃掏出来的手势,说声“吃桃子!”便将那蜜桃空捧到嘴边,口里发出响亮的“喷喷”声。吃了会儿,往地上一扔,说:“蜜桃不好吃。”又画了一个尖嘴大耳的动物:“大灰狼是坏蛋,我要吃掉它!”说着他又把大灰狼“掏”出来,“啧啧”痛吃。“狼肉不好吃!”他又往地上一扔,“喝酒!”没想到这小子还嗜酒。画了十几个瓶子,“这是啤酒,这是葡萄酒,可乐、雪碧……”把所有的品名都说完了,他端起一个瓶子就仰脖,接着是一个一个瓶子地喝,喝完还得意地发出那种陶醉的声音,末了还很满足地伸个徽腰,想是酒足饭饱,该去睡觉了。
这只是一个听来的故事,很久以来,我一直深深地感动着—这顿大餐在逼真的情境下,已无法让人怀疑其味道的鲜美。我想,我可以体味到亮亮在“喷喷”痛吃时的那种天真而无忌的心情。这种吃法,让我心驰神往。我想起现在我们参加过的一些聚会,均不及亮亮此筵尽兴,应有尽有,想吃什么,便吃什么。在现实的盛筵上,人们面对珍撰,敷衍有忌,吃不出亮亮的豪迈境界。
又一日,想起亮亮的“精神大餐”,不由生出一份向往。我画了最喜欢吃的草游在纸上,并细心地涂了水彩。挽起袖子,空捧到嘴边,犹豫着。
“吃呀!”耳边似乎响起亮亮的喊声,似乎又听到亮亮“喷喷”痛吃的声音,非常爽快!
我不安,竟不能全心全意地去吃那一捧草毒,想来已不是小孩子了,没有办法心无杂念地享受一顿虚幻的美味。我这才明白,这一顿盛筵的滋味,世故的成年人永远也享受不到,它是上帝专为孩子而设的美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