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1978年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1-22 12:41:55
《郝蕾个人资料》
郝蕾(1978年11月1日-),中国女演员,吉林省通化市人,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曾出演过《十七岁不哭》,《少年天子》等多部影视剧,其出演的电影《白银帝国》获第29届夏威夷国际电影节最佳电影奖。2010年,凭电影《第四张画》荣获第47届金马奖最佳女配角。2012年11月,以《浮城谜事》中的大老婆角色角逐金马影后。[1]
郝蕾,来自吉林通化,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96级表演系。郝蕾从小开始唱歌跳舞,热爱表演艺术,1996 年考上上戏学习表演。大学期间,郝蕾就因出演电视剧《十七岁不哭》中杨宇凌一角而被大众所熟悉。大学毕业后,郝蕾接演的角色更加丰富,从《少年黄飞鸿》中的十三姨,《少年天子》中的静妃,到《我的兄弟叫顺溜》中的姐姐,郝蕾的每个角色都大相径庭,她也在这样一个成长的过程中不断磨练自己的演技。
2003年郝蕾开始在自己的演绎道路上进行多方面的尝试,与著名实验戏剧导演孟京辉合作话剧《恋爱的犀牛》,在其中饰演女主角明明,并献唱话剧主题曲《氧气》。在这样有感情有态度的歌声中,人们记住了这个身着红裙的性感明明——郝蕾。03年郝蕾再次挑战大荧幕,出演由娄烨导演的电影《颐和园》,这部电影也成功入围第59届戛纳国际电影展主竞赛单元,郝蕾也因在片中成功地扮演余红一角而蜚声国际影坛。
2006年,郝蕾与才女导演姚树华合作,出演电影《白银帝国》,而本片也在第十二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中获得评审团大奖。
2010年,郝蕾凭借由钟孟宏导演的《第四张画》中母亲一角荣获第47届金马奖最佳女配角,出色的演技得到认可。
2012年郝蕾再次携手导演娄烨,出演电影《浮城谜事》中的女一号陆洁,同年11月,郝蕾以《浮城谜事》中的大老婆角色角逐金马影后。
2013年8月9日郝蕾在微博公布生下双胞胎,她晒出兄弟俩的脚印,称“欢迎来到这个世界”。
2013年12月4日,两人举办婚礼暨双胞胎儿子的百日宴。[1]
《爷爷的心愿》
1978年,越南当局疯狂反华排华,我们全家回到了向往已久的祖国。我真象迷路的孩子见到了久别的母亲,辛酸、喜悦之情一起涌上心头:“母亲,我终于回到了您的怀抱!爷爷,您的遗愿可以实现了”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是爷爷生前最喜爱的一首诗。爷爷常常轻轻吟诵这首诗,借以表达他对祖国,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之情。他常说:“我生是中国人,死是中国鬼。”在弥留之际,他依然眷恋着祖国,怀念着故乡当我们回到故乡,第一件事就是完成爷爷的夙愿,把他的骨灰埋在故乡的沃土f}i。站在爷爷的坟前,我默默地注视着祖国大地,两行热泪忍不住涌出眼眶。透过模糊的泪水,我仿佛又看到了爷爷那慈祥的面容…… 儿时爷爷常常教育我:要热爱祖国,做个有志气的中国人。爷爷不仅这样说,刚上小学时,越南老帅歧视我们华侨学生,什么活动都不让参加,还不叫越南同学和我们玩,这是为什么?中国入难道不是人吗?中国人就不能和越南同学样安心地学刁,'话吗?每当碰到这种情况,我气愤极了,同时也更想念祖国了,一天,我把这些事告诉了爷爷。
爷爷一听,火冒三丈,连饭也顾不上吃,拉着我就去学校。爷爷找到校长,理直气壮地责问:“你们的老师是怎样教育学生的?不教同学团结友爱,反而挑动学生闹矛盾,难道中国人就不能和别人一起玩,一起学习,一起生活吗?中华民族是有志气的,她不欺侮别人,也决不让别人欺侮…… 1977年,越南当局更加放肆地掀起反华排华的恶潮,些不明真象的越南同学也闹得更凶了。他们在路上看见华侨学生就侮骂,吐痰,扔脏物。一小撮坏家伙更是为非作歹,他们用石块、木棍砸华人的住房,把窗玻璃都砸碎了。“把门关上,不理他们!”爷爷这样做是从大局出发,避免事态进一步扩大,没想到,他们变本加厉,更加猖狂了。我握紧拳头,真想冲出去和他们拼了,可是爸爸妈妈硬是拉住了我、爷爷再也按捺不住,“霍”地站了起来,打开大门,迈着稳健的脚步走出去,凛然地站在门口。只见爷爷双手紧握着,如同两把铁锤,紧咬着牙齿,脸颊上的肌肉抽搐着,眼睛喷出愤怒的火光,象一头发怒的狮子。
我站在爷爷身边,怒不可遏地盯住那些坏蛋。他们被吓住了,往后退了几步,爷爷愤怒地喊道:“你们这群臭虫,扔呀,有胆量的往我身上扔。”那些家伙的腿发抖了。最后他们一个个都溜了。望着他们的狼狈相,我笑了,爷爷用粗大的手抚摸着我的头,意味深长地说:“那些坏蛋溜了,是怕爷爷?是的,因为爷爷有强大的靠山—祖国。” 这件事使我看到中国人的气概,我更爱我的祖国,也更思念我的祖国了。 可是有一天,爷爷病了,而且病情日趋严重。我预感到爷爷好象要离开我们了。我们全家守在爷爷床前,爷爷吃力地抬起他那1几枯的手。抚摸着我的头,断断续续地说:“我的愿望……你们一定要把我的骨灰送回祖国,埋在家乡。我生是中国人,死也要做中国鬼。我的心愿了结,死也眼目了。”我们都忍不住哭了起来,我哭得最伤心。
爷爷拉着我的手说:乖孙女,你不是很想祖国吗?这次回去一定要好好学习,做个有志气的中国人。”我含着热泪使劲地点头。爷爷吃力地又吟诵起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我也随着爷爷吟了起来。爷爷安详地躺在床上,眼角喻着泪珠,两眼久久地凝视着远方。我想,爷爷一定回到了他日夜思念的祖国…… 我的爷爷,他走了,他象所有的海外赤子。有一颗爱国之心。他吟诗,讲故事,用自己的行动来教育我们全家人:伟大的祖国是华侨的骄傲,强大的靠山。我为有这样的爷爷感到自豪。 我捧起一杯故乡的泥土:加在爷爷的坟上,心里默默地说,“爷爷,我一定不辜负您的教诲,把对您的爱化作对祖国的爱,深深地藏在心底,藏在心底……”
【简评J 记叙一件事后集中发表议论,是一种较常见的写作方法。《爷爷的心愿》一文的中心思想是由文中爷爷讲的话表达出来的,爷爷曾对“我”说过这样的话:“……中华民族是有志气的,她不欺侮别人,也决不让别人欺侮··一”,“一定要好好学冶习,做个有志气的中国人。”这是爷爷的话,同时又是本丈所要阐发的观点,把观点巧妙地融入人物的语玄中,既生动又明 白,从而使议论与叙事结合的更紫密。
《丹阳麻巷门桥》
丹阳麻巷门桥建于1978年。远远望去,它像一道长虹横跨在环城河上,给环城河增添了风采。 麻巷门桥为东西方向,大致为菱形。整个桥只有一个大拱,拱长约40. 2米,上面镶嵌了两条彩色的边,如同两道彩虹,被两边的桥墩稳稳地托住。大拱两肩各有6个小拱,大小不一,互相对称。大拱由7个拱圈组成,拱圈之间用空形的连杆连接,拱圈上有长短不一的支柱,用来支撑桥面。
站在桥下,看到整个桥身空隙很多(不像古代石拱桥那样石板密集)。这样,减轻了桥身重量和大水对桥身的冲击,同时也更显得美观而又不失坚固。 桥面宽14. 2米,可以并排行驶三辆汽车,人行道是水磨石铺成的,宽2. 1 米,栏杆高1. 3米,全桥距水面约6. 9米,站在人行道上,手扶栏杆,环视四周的现代化建筑,倾听远处的汽笛长鸣,再探下身子望望水中的倒影,或许能驱散工作的疲劳和心里的忧闷。 栏杆的左右两侧,各有两盏路灯,它们虽不像大吊灯那样辉煌,也没有霓虹灯那样艳丽,却以柔和的灯光,护送着夜间过桥的人们。 麻巷门桥的南面,是饱经风霜的通泰桥。
通泰桥建于明朝万历年间(1619 年)。整座桥是由花岗石砌成的,呈半圆形。由于社会的发展,这座桥己不适应现代交通的需要,仅作古迹而已。今天,人们可在桥面新建的亭子上一面小憩,一面观赏古迹。 站在通泰桥上,视野骤然开阔,眼前的麻巷门桥,仿佛更雄伟了:银灰色的桥身,和四周景物配合和谐,既给人柔静淡雅之感,又仿佛使人听到了时代前进的脚步声。 麻巷门桥每天车来人往,热闹异常。麻巷门桥不仅给人们的交通带来了方便,也为丹阳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我以我血荐高考》
1978年以后,有多少人走进高考的考场?我手头没有详细的数据,大家可以估量一下。
1978年以后,有多少人的一生因此而改变?至少我们都是其中的一员。
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节目,一位刚刚考人大学的女孩在谈到高考时,以视死如归的口气说:“我以我血荐高考。”
《梦里花季不下雨》的作者,已就读四川某大学的两位女孩在谈到高考时,不无激愤道:“高考不死,大难不止。”
从他们不无偏激的话语中,我们嗅到的是一股浓烈的战争气息。对于我个人而言,高考的经历其实是平淡而自然的,没有太多的坎坷与艰辛。但是,站在一个新的高度从整体上来看高考在整个中国教育制度中的地位与意义,我不得不说一句:
“我以我血荐高考么?并非如此?”
三年的高中生活就要结束了,终于迎来了高考。紧张是必然的。
七月一日,香港回归,我们没有任何时间去看交接仪式的现场转播。在时事政治的复习中,我们早已熟背了香港的政治地位,香港回归的历史意义:这将是一个划时代的事件,将极大的刺激我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一转眼,几年时间过去,世界却并没有太大的变化。香港上演的影片里,也还是重案组、飞虎队在叱咤风云。
此后的七天内,我们停止了一切集中复习,开始了自由活动。老师不再对我们的行动进行任何干涉,上不上课都无关紧要,此时我们最需要的是心静如水。
我不知道学校的这种安排是以哪种理论为基础的。平常人们老是说,大考大玩,小考小玩,不考不玩。我一半相信,一半怀疑。平常考试,复习的时间非常少,所以大家基本上争分夺秒地温书,不进考场不放书本。我的习惯则与此大相径庭,正式考试前一夜开始,我就不再碰任何书本。时间都是在等待中过去。几乎每一次我都取得了理想的成绩。
但是,学校这一次竟然让我们的大脑休息六天,倒让我不知如何是好。我一直拿不定主意,虽然已经模考了几次,复习了三轮,但是,总觉得还有很多问题拿不准,数学题不做更是容易手生。最终,我决定赌一把:同大家一样,什么也不做。
此时真是度日如年,再过八天半,我们就可以解放一次,而十二年寒窗的果实也将在此时成熟。但是,这八天半的分分秒秒都让人揪心,想起来都让人心痛,也有种壮烈的感觉。没事可做,我们就去打篮球,去逛街。
在街上,我忽然碰见一个幼时的好友。我们手拉着手,谈了好半天,都非常兴奋,几乎把高考抛在了脑后。我们两个人从小一块长大,上小学,上初中,一直到初中毕业。后来,他搬了家,我们也分别考到不同的高中,以后就再也没有音讯。
以前我们一样高,几年时间过去,他已经高出我半头了。
因为几天后,他们中学的同学全都到我们学校参加考试,所以他们这几天就住在我们学校附近。虽然参加考试,却也只是应付差事,他打算之后去参军。
分别时,我们默默无言。时间具有如此这般的魔力,它可以使亲人变成仇人,使朋友变成路人。我们之间所曾有过的那种默契也随着时间而淡去了。高考之后,我们又将面临不同的命运,分别去往遥远而陌生的某个地方,可能此生永无再见之日。
如果人生是一段旅程,那么,高考便是其中的一座释站。
在这释站憩息的夜晚,我昏昏沉沉地,头脑中几乎一片空白。高度的兴奋折磨着我的神经,每一处声响都清晰地进人我的耳朵,仿佛是头一次发现这世界竟然充满着这些嘈杂的东西。
上了高中以后,我俨然成了一个大人,父母对我不再像以前那样每事必问,我也因此而养起了一些奇怪的习惯。比如说,考试的间隙里喜欢痛痛快快地打一场篮球,企图消耗尽身上残存的所有的精力;考试前的早上转着学校跑一圈,借以清醒头脑,激发潜力。可是因为没有可比性,我始终无法验证这些所谓的策略的有效性。
高考的第一天,平平淡淡地过去了。走出考场后,我没有任何感觉(实际上是遭受了惨痛的失败),只是坚信即便今天发挥不佳,也可以在以后的三门考试中追回来。
我把惯用的两招全使上了,打球,跑步,反正也睡不着,活动活动筋骨也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
第二天,数学。
拿起试卷时我几乎借了。早上实在不应该去跑步,现在终于遭到了报应。做完选择题后,我一直看到最后一题,竟然发觉一道题都不会做。这意味着什么?难道十几年的艰辛和胜利的历史竟然在此刻终结?时间在一分一秒地过去,我的心也随之平静了下来。我想起了我的考试准则:题一题题的做,分一分分的拿;还有我的人生准则:全力以赴(后者一直是我的理想)。从最后一题开始,我终于把所有的大题都做出来,当然,我犯下一个致命的错误,这个错误直到走出场时才清晰地出现在我的脑海中。
人生的每一瞬间都是决定性的,因此,人生之路充满了不确定性,我们不敢确定它会向哪个方向发展。那一刻,如果我惊惶失措,现在的世界会是什么样的呢?最终的辉煌胜利掩盖了过程中的所有失败与挫折,几乎连我也忘记了还有这么激动人心的时刻。
以后的儿门考试顺利地结束了,我有把握能够考上大学,如果考试系统不出大的问题的话。只是,我觉得可能会考不上北大。
走出考场的一天内,我们把所有考学的想法,都抛到了九霄云外,此时心中有的只是轻松自如。高考的这几天天一直阴沉着,却始终没有下雨,这种天气是最使人烦躁的,此时看上去却也充满生机与活力,与温风煦雨的春日一般可爱。回到宿舍,我开始收拾东西。这件工作早就应当完成。但是,考试没有结束时什么事情都提不起兴趣,便一直拖到这最后一刻。
行李非常简单,书也很少,高中几年就剩下高考需要用的一些教材和考试资料,不过儿十本书而已。我决定把它们当作废纸卖掉,三十斤,卖十五块钱。这就是倾注过无数脑力与精力的几本书,它们曾经是我的至尊宝,现在却要与它们永别。没有伤心,只有痛快,如同一瓶白酒一饮而尽之后的痛快。
提着行李,走出校园的时候,我忍不住回头凝望两眼。
三年来,我的命运与这所学校结成一体,现在却要离它而去。从明天起,我将不再属于这所学校,我不会再端坐在某一间教室里听老师讲课。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我以前的座位将会属于一位不知名的小弟弟或者小妹妹,他能够想到有一个人曾经用过与他相同的一张桌子吗?也有可能,那张桌子因为我粗暴的使用而遍体鳞伤,终于无可修复,成为一堆废弃的木头,被卖给校门口炸油条的小贩。而我在某一天经过校门口时,因为觉着肚子有点饿,就买过几根油条。吃完后,感觉良好。没有其它任何感受。当我在设想着这种可能时,心中有一种呕吐的欲望,好象吃过人肉似的。
在等待成绩的那半个月里,百无聊赖的我开始思索这场刚刚经历过的战斗。从我在屋里走来走去时父母眼中理解的神色,我看出了肩上负荷的重担。从填志愿到参加高考,这一系列紧张而繁忙的事情父母都没有插手。他们希望我自己做出选择,已经十八岁的我确实应当独自承担这个责任了。他们从来没有向我表达他们心中的想法,只要我觉着好,他们都表示满意。为了避免使他们为我担心,我也从来没有把选择志愿时的烦恼与高考时的过度兴奋向他们倾诉。
半个月后,我拿到了高考成绩单。又过了二十天,大学录取通知书送到了我家。很幸运,在高考这座驿站,我与我的父母共同做出了相对正确的选择。
《中国高考报告》一书中写道:“二十余年,中国恢复高考制度使得今天三十五至五十年龄段的社会主流骨干们,每每想起它时都有种‘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我们通过高考,已经走出人生末途’的感觉。”然而,在这一代人的子女也开始走向高考战场的今天,我们为什么听到了截然相反的声音呢?
显而易见,中国人狂热,浮躁,感性,喜欢随大流。所以在他们的眼中,大路往往只有一条。即便是独木桥,也要往上挤。发展教育是一件好事,但是,速度过快,质量不高,只是在浪费资源,甚至有可能带来危害社会安全的恶果。旧的应试体制已经培养出了大批无用的所谓的人才,而且正在陷人高学历消费的误区。中等职业教育在中国正面临灭绝的危机,中国的未来也正面临着危机。
单单考虑废除高考制度并不能解决什么问题,我们中国人必须反省自己的行为与性格,盲目的单一的目标与追求终将使我们的路越走越窄,这就使得素质教育显得尤为有效和迫切。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辈须上下而求索。
《报得三春晖》
1978年,24岁的牛怀玉当上了平顶山市郊区薛庄小学的民办教师。12年来,几度风雨,几度春秋,他付出多少心血。
1980年冬天,一个学生从火炉上端饭锅时,烫了脚,不能行走。牛老师闻讯即去看望并安慰说:“别着急,以后我来给你补课。”此后的两个多月里,他风雨无阻,从不间断。
说牛怀玉是个不称职的丈夫,一点也不冤枉。平时他工作忙,家务活妻子不能指望他干,可在妻子身怀六甲即将分娩时,他仍不在家里尽点义务,却带着自己训练的运动员到区里参加运动会去了。当他满怀喜悦地捧着奖旗镜框走下车时,才知道妻子已经临产。他慌忙往医院跑,一进门,医生就责怪道:“你是开啥运动会哩!惩要紧?连老婆孩子都不要了。你看看,产后大出血……”当脸色腊黄的妻子看到他时,两行泪水夺眶而出。
说牛怀玉是个“不孝之子”,似乎有点不近人情,可当父亲患食道癌住院作手术时,他确实没有竭尽全力侍奉老人。那是1986年6月,正值他所教的五年级毕业班总复习的关键时刻。父亲病重的消息传来,他犯愁了。地误一季,人误可是一生啊!怎么忍心为此而误人子弟呢?可对父亲来说,耽误一天治疗就等于往老人脖子上套绳索,有道是养儿防老……
怎么办?可最后,他还是没有丢下学生,而是一边上课一边为父亲治病。当父亲要上手术台做大手术时,他含泪把手术车推到手术室门前,父亲泪花花地向他摆摆手说:“回去吧,别误了孩子们。”为了不惹父亲生气,也为了孩子们,牛怀玉犹豫再三,最后咬着嘴唇抽泣着离开了医院。一个多月里,他白天坚持上课,晚上再返回医院侍奉老人。
12年来,牛怀玉潜心研究业务,提高教学质量。他根据外地教改经验,结合本地情况,实行“学导式”教学法,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他带的班在升初中的统考中,语文及格率达100%。为了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牛怀玉又率先实行了“五环节”作文教学法,即充分准备、独立试写、读议修改、讲评小结、再改誊清,由此取得了较好效果。一位学生在郊区小学作文竞赛中荣获第一名。有的学生的文章在《读写算》杂志、《中国少年文学家》杂志上发表,并被聘为特约记者。牛怀玉本人的论文“学导式在作文教学中的运用”已得到全国第二次学导式研讨会的认可。他还被《中国少年文学家》杂志评为“优秀园丁”。1989年,他又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
《我的人生历程》
1978年冬天,我的妈妈在台中县丰原市的一家小医院生下了我。据说,因为头太大了,加上是头胎,妈妈足足阵痛了两天两夜,才在医生及护士的高压手段下,把我强拉了出来。刚出生,还不及睁开眼睛看看这花花世界,就先被打了一支防破伤风的针,难怪,一直到现在,我对这世界都不怎么满意。
在我出生后的一年半,妹妹跟着来到人世。在大学教书的妈妈及在科学院做研究工作的爸爸,一时手忙脚乱,只好从原先住的龙潭小镇搬到中沥姨妈家附近。白天爸妈上班时,就由姨妈代为照顾我们兄妹俩。姨妈家还有表哥、表姐,四个小孩打成一片,好不快活,总要等到太阳下山,才依依不舍地由妈妈领回去。平常,一到放假日,一向重视休闲活动的爸爸便会开车带着我们一群小萝卜头,到处游山玩水:放风筝、游泳、抓虾、烤肉等。每次总是玩得兴高采烈,吵着不想回家,而当耍赖、撒娇都不管用,被爸爸强迫上车后,四个小孩全都嘟着嘴,各据一方,齐声说:“今天一点也不好玩!”把辛苦了一天的爸妈差点儿活活气死。
在中场住的八年,是我们觉得最快乐的时光。当时,中场还不像现在这样热闹。我们居住的社区周围不是河流就是田园,要么就是废弃的工厂。我们常常结伴骑着脚踏车在乡间小道乱闯,到废弃的屋子里冒险或捉迷藏,甚至不顾大人的警告到河里打水仗。每到元宵节,拿着与表哥合制的竹筒装汽油火把,在暗夜里,呼朋引伴沿着田埂去探险,心里又惊又喜,至今难忘。
小时候,因为头大,又长得胖乎乎的,所以左邻右舍全叫我“大头”、“小猪”,姨妈到现在还常回忆说:
“哇!那时候你那个头实在太大了,跟身体根本不成比例,走着,走着,就一头栽到地上,好好玩!”
“小猪”的绰号随着年龄的增长、身材的拉长而消失,但是“大头”的绰号却一路跟着我。可恨的是,我又恰好姓“蔡”,于是“大头菜”之名在校园中不胫而走。
小学就读于中场新街小学,从二年级开始,就加人了学校的乒乓球校队。傍晚常常留在学校里练习,校长也经常来给我们加油打气。由三年级起,就跟着学长们南征北战,刚开始只作壁上观,后来便参与实际竟赛。很漏气的是,从没有京过一场。妈妈常安慰我是“志在参加,不在得奖”。可是,我一直觉得这在我的生活中是一件很重大的事,且培养了我对运动的兴趣。一直到现在,我都还保持着每天运动的习惯。当然,已不限于乒乓球,凡是球类运动,我都喜欢,只要一天不打球,就觉得浑身不对劲儿。这个习惯,即使在准备参加高中联考那段水深火热的日子里,也从未间断,这对保持良好的体力、做长期的抗战应该是有利无害的吧!
小学五年级时,我们举家搬到台北这个繁华的都市,我也因之转学进人东门小学。从此,再不能像从前一般,伙同着同学大街小巷乱闯,只能躲在铁窗包围的高楼大厦中,打打电动玩具,觉得有些遗憾。幸而,因为家住中正纪念堂边儿,母亲常常安排我们到剧院或音乐厅去看表演或听演奏会,动态的活动虽然受到了限制,静态的节目却相应增加了,也因之增长了我不少的见闻。
三年初中的生活转眼飞逝。在这三年中,我结交了不少的好朋友,尤其是在接近联考的那段时日,因为心理压力大,同学之间彼此互吐苦水的机会增加,倒因此培养出共患难的情感。如今,虽然已劳燕分飞,各自考上不同的学校,有时候仍会打电话互通信息,偶尔还相约一起打球,交换交友心得,觉得满开心的。
如今,进人高中就读,虽然学校不是我的第一志愿,但学校距离家里近,可以省掉许多在车上奔波的时间,想来也觉得很不错的。我想,读书最重要的就是善于利用时间。我在地利上占了便宜,已掌握了先机,将来只要多培养一些毅力,必能有所进步。
谈到我的兴趣实在十分广泛,除了前述的运动外,琴棋书画都略知一二,可惜因缺乏耐性,都不精通;小学六年加上初中三年,屡被同学陷害,参加各项比赛屡战屡败,屡败又屡战,可见一斑。
未来,我希望在商界大展鸿图。未来的几年将是关键时刻,我必须有计划地努力,为未来规划出一个美好的生涯,才能作一名经济奇迹幕前的知名英雄—啊!福气啦(请用闽南语发音)!
《怀着火热的心》
于占水自1978年担任吉林化学工业公司铁路运输公司工会的劳保委员以来,怀着一颖火热的心,把党的沮暖送到了职工群众的心坎上。
“严劳保”—这是群众送给于占水的美称。
一次,有位和于占水处得挺不错的职工,因女儿结婚大操大办,欠了债,他编个理由要求补助。心想.于占水要求虽严,这面子总会给的。谁知于占水铁面无私,分文没批,反而和分会同志一起找他谈心,劝他今后不要再铺张浪费了。从此,大家对“严劳保”的印象更深了。
还有一次,一位新调来的工人申请困难补助。理由是:妻子没工作,两个孩子经常闹病,造成生活困难,从字面上粉还是比较合情合理的。可是于占水没有因为新工人家住外县,就放弃调查核实工作。他请分会的工作人员专程家访、发现这个工人的妻子在一个工厂上斑,家中也不象申请中讲的那样困难。于占水不但没给他补助,反而把这个弄虚作假的事例公布于众,并让这个工在会止作检查:使大家都受到教育。从此“严劳保”的名宇叫得更晌了。
子占水对别人严,对自己更严。于占水唯一的儿子在水泥厂上班。一天,小于趁于占水高兴的时候,提出不在烧成岗位上班。小于说:“我们车间上下都是你的老同志,只要你一句话,就把我成全了。”于占水说:“把你成全了,别人怎么办7都办了,一线生产谁来千?”接着,对小于不安心本职工作的思想进行了批评。之后,于占水不放心,又去车间请老师傅对孩子严加教育。从此,小于安心工作了,他积极肯干,进步很快,不久就成为生产能手,还被评为公司的优秀团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