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常问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5-01-18 13:16:12
《谈标签化900字》
小时候看电视,最经常问一个问题——“好人还是坏人。”小朋友的世界里黑白分明:好人是歌声与阳光,永远拥抱数不清的鲜花,瞳孔里泼洒着亮堂堂的荣光;坏人是豺狼和虎豹,蛰伏在潮湿阴冷的街角,身旁簇拥着毒蛇、蜥蜴与一切负面的晦涩词汇。
这便是标签化,提取人物或事件的某一特性,进行高度概括与浓缩,最后刻下所得的流水线般的标签,分类完成。
在这样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人们或主动或被动地崇尚便签。冗长化为简短,复杂化为凝练,模糊化为清晰,一切都能被提炼分类,一切都能寻觅恰到好处的位置——这是多么令人心旷神怡的便捷。而这种便捷正契合当代人在时代汹涌前的窘迫和焦虑,毕竟对号入座的机械永远比思索后的行为更为高效且规避出错。所以一切都在被分类、分类、分类,然后盖棺定论,亘古不变。
标签化与其说是对高速世界的妥协,不如说是一种过度懒惰的世界观,一种因为畏惧思考而诞生的行为模式。在被贴满标签的世界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被定点串联,我们退化成自动回复的搜索引擎,输入关键词便可得到结果。当思考被视为愚蠢,反问被讽为厌烦,挖地三尺的质询被阑语淹没——这是悲哀的。失去解构和建构的过程,被偏见与标签绑架的人,最终也将被剥夺生而为人的独立性。
有时标签化的泛滥不是主动选择的偶然,而是资本运转的钟响。各大选秀节目的选手们总是会主动或被动给自己贴上标签,其目的显而易见——通过局部代替整体的标示增加自己的辨识度。这种隔离在日常生活里随处可见:金拱门的M,腾讯的胖企鹅,b站的小电视。标签化使产品便于记忆且利于宣传,从而形成品牌效应的目标。
标签化将有血有肉的人蚕食成一个符号,而由此而生的这个符号终将成为偏见的附庸。《看见》如是写到:“有时偏见的造成是利益和庇护,也有无知和蒙昧。”多年前药家鑫一案中,凶手被冠以“官二代”的标签,事件被扭曲成特权阶级的恣意妄为。一切腐烂在深井里的人性、制度与丑恶都可以被标签剥离替换,剩下的只是感情色彩最激烈的偏见。舆论的愤怒总喜欢停留在浅水处,喜欢对立冲突的价值色彩。可无知的以偏概全仅是对事件处理,任何问题的彻底性解决需要对因果链条的多元反思,因为剔除秽物从来不是一件短暂而浅薄的易事。人们对标签的双向夸张只有一个结局——永远呼喊,永远遗忘,永远自我感动,热泪盈眶。
《成长》
小时候的我,经常问妈妈:“妈妈妈妈,到底怎么样才算长大?”妈妈总是笑着说:“宝宝,这个问题太大了,但是你自己可以去发现。”于是,我就开始观察我的生活。
当我开始学舞蹈,遇到难练的动作想放弃时,妈妈总在一边辅助我,并给我加油打气。当我完成了一套套的舞蹈后,妈妈会给我竖起大拇指:“西瓜你真长大了,这么难的动作你居然做到了,还全部记住了,可真棒!”你看,我的长大藏在一个个标准的舞蹈动作里;
当我去学练字,写到手痛想哭时,妈妈会给我吹吹手,再给我一个大大的拥抱:“咱们已经写很多了,如果写不动,休息一下好不好?”可我又不想放弃,还是忍着眼泪坚持写完了,我心里可开心了。你看,我的长大藏在我写的一个个漂亮的字里面;
当我倔脾气上来,无理取闹时,妈妈也不说话,安静地坐我边上,等着我平复心情。脾气过后,我会不好意思地挠挠头,跟妈妈说对不起。妈妈却说,不好的情绪,发出来就好了,但是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就是长大了。你看,我的长大藏在一次次的道歉里;
越注意生活里的细节,我越会发现,我的每一次长大,都有妈妈的陪伴。她总说,爱我如养花,她会一直在我身边,等我花开。我想,我会慢慢成长,独立绽放!
《《这就是物理》读后感》
同学们,你们会经常问爸爸妈妈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吗?比如为什么会有彩虹?为什么干燥天气容易发生静电?
这个寒假,大姨送我一套《这就是物理》的书,它以漫画的角度让我们去了解物理,认识物理,以通俗易懂的文字介绍了光、电、物质、热等科学知识。
当我看到《热》这一本时,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热的良导体和热的不良导体这一章节。有些材料能很好的传递热量,它们被叫作热的良导体,比如金属等。有些阻碍热量运动的材料叫作热的不良导体,如塑料、棉花等。
在日常生活中,烧菜的铁锅是良导体,可以快速加热食物,而锅柄往往是塑料做的,是为了防止烫手。冬天盖棉被保暖,也是运用不良导体阻碍热量运动的原理。
同学们,我建议大家去看看这套书,可以轻松走进物理世界。
《我的书屋.我的梦》
有人常问:读书的意义是什么?它是能让你在茫茫人海中,照亮你前行的灯塔,是让你在向往的同时,给你源源不断的能量,是让你踮起脚尖靠近太阳时全世界都挡不住的光芒。是啊!在千千万万的追梦人当中,只有读书才能让你脱颖而出,不断前进。
在我小小的家里,有一个大大的书屋,它承载着我所有的梦,从两岁起,妈妈给我读的第一个故事书到现在,我自主阅读的你一本书,我都整整齐齐的陈列在我的书屋内。当然其中有部分内容我已经淡忘,但他们却已经丰富了我的修养。当弟弟从我的书屋里拿出我读过的故事递给妈妈给他朗读时,我想那也是一种传承吧!
喜欢历史的我,书屋里摆着一本《说岳全传》,它是在我做一篇阅读理解中说到冰心奶奶在很小的时候就读完《说岳全传》这本书。我因好奇书里的内容,决定让妈妈给我买来看。这本书的前60回讲述了岳飞的“英雄谱”和“创业史”,后19回讲岳飞死后岳雷扫北的故事。他让我了解了岳飞精忠报国,奋力抗击的英雄事迹。在它的旁边摆放着一本《中国抗日战争全记录》,这本书看的我是热泪盈眶,从1931年918事变到抗日战争的胜利,是多少先辈的英雄抵抗,浴血奋战,才换来今日的和平,一寸山河一寸血,铭记历史,吾辈当自强。从《说岳全传》到《中国抗日战争全纪录》深刻让我体会到从古到今保卫祖国是每一个华夏儿女的责任和使命。
《三国演义》是我读过次数最多的一本书,每一次都有不同的收获。小时候懵懂的我只是对连环画中的每一个人物充满好奇,当他人说到刘备时,我只知道他出自《三国演义》。更大一点,再次拿起这本书,三国中的每个人物对应每个事件又有了新的了解和认知,诸葛亮的草船借箭,他的有胆识,有谋略,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让我敬佩不已。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无数英雄立下赫赫战功,我不得不佩服作者罗贯中的文笔,他将一个个英雄写活了,仿佛就出现在我们眼前。
作为一名小学生,虽比不上古人的学富五车,可是我没有放弃读书的梦,岁月如水,光阴如箭,它带走了很多东西,但带不走读书给我带来的快乐,我会一直坚持着,一直坚持着,因为我的书屋,我的梦。
《那一刻,我长大了作文600字》
我经常问妈妈 :“我每天坚持在小区跑两圈是不是长大了?”妈妈说:“不是。”“我能自己睡觉是不是长大了?妈妈说:“不是。”“我能坐椅子上40分钟不动是不是长大了?”妈妈说:“不是。”那什么才是长大呢?
前段时间在家上网课时,妈妈每天都要上班。每当上数学课时,我都非常不耐烦。写卷子时碰到不会做的题,也懒得动脑筋,就想抄抄群里同学发的答案。可卷子都是私发给老师的,我当时就想:照着前面写写吧,反正不会错到哪儿去的。写完发给老师,除了最后一道题,前面都对了,我高兴得嘴角上扬心里美滋滋的。可我又在想:以后的分班考试怎么办?不管了。
上完课,过了几天老师发过来作业,还是一张卷子,怎么办?错的太多老师又该吵我了 !于是我想了个招儿:先把英语作业发到平板上,然后把数学答案发过去,接着拿起平板把答案收藏,最后把手机上的答案删掉,太完美了!妈妈在厨房做饭发现不了,可我写完以后,心里还是不舒服。我走进厨房,妈妈做的我最爱吃的饭,在我眼里,变得一点也不好吃了。我又走到阳台,花儿也像做错事的孩子,低着头,天也阴沉沉的。妈妈平时对我那么好,那么信任,那么支持,我这样做太对不起妈妈了。
第二天上完网课,我做作业时,认认真真、不再做假,一对答案,只错了一道,当时我想:原来做作业一点也不难。我走进厨房,妈妈做的是面条,在我眼里也很好吃。阳台上的花儿也变得格外美丽,天空也是蓝蓝的。
在这一刻,我明白了什么叫长大,就是在没有人监督的情况下,也能认真学习,这就叫长大。
指导老师:贾建丽
《春天在哪儿》
我常常问妈妈:“春天在哪儿?”妈妈笑着对我说:“春天就在我们身边,过了年她就会回来啦!”果然,春天姑娘踩着欢快的步伐,一蹦一跳地来啦!
只见她左手拿着生命水壶,肆意喷洒;右手提了神奇画笔,随意作画。嫩绿的草地、含苞待放的花骨朵、清澈的小河,在她手上跃然而生。春天姑娘再轻轻地吹了一口气,画上的一切就都活了过来:树木吐出了点点嫩芽,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春风轻轻地吹拂着小草,小草也随着春风忽左忽右地摆动,一只只可爱的燕子在天空中快乐地玩耍,小朋友们也穿上了校服,拥抱新的学期。
刚一放学,满脸春意的同学们都纷纷来到公园里开心地放风筝。你负责架风筝,我负责助跑拉线,他负责指挥,不一会儿,风筝就飞上了天,一群人在草地上欢呼、鼓掌。看,他们多活泼、多有朝气啊!这场面简直就像高鼎的《村居》中所说的:“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经常有人问:春天在哪儿?春天不就在我们这群孩子的身上吗?承载着希望的种子,茁壮成长!
啊,这迷人的春天,真是令人喜爱啊!
《这是为什么》
我有许多许多的问题,
我经常问大家“为什么”,
大家温柔地望着我,
却没人告诉我“这是为什么”。
每当我看到夕阳西下,
我会问:
“妈妈,为什么傍晚的天空是红色的?”
妈妈微笑着摸摸我的头:“你去查查《十万个为什么》”。
每当我看到乌云密布,
我会问:
“爸爸,为什么乌云下得雨不是黑色的?“
爸爸轻轻地拍拍我的肩:“你去查查雨是怎么形成的。“
每当我看到树叶飘落,
我会问:
“老师,为什么到了秋天就会叶落归根?”
老师用鼓励的眼神望着我:“你可以查查秋叶是如何变黄的”。
我有点疑惑:
为什么大家都不直接回答我?
为什么大家都让我自己找答案?
后来,我终于从书中明白了
“这是为什么”,
因为“实践出真知”。
指导老师点评:小作者是个勤于思考、善于提问的孩子,她从儿童的视角细心观察生活,在与妈妈、爸爸、老师的一连串问答对话中,明白了“实践出真知”,只有怀揣好奇心,亲身实践,才能寻找到解决问题的那把“钥匙”,收获追本溯源的喜悦。
《幸福是什么》
小时候,我常问妈妈:“幸福是什么?”母亲没有回答我,我却在心中埋下了一个问号:“幸福是什么?”那是我觉得幸福是我们吃的糖果,多甜呀!甜的我会想起来,都直流口水!
上幼儿园后,每天背着书包上下学,写作业,考试,上课,每天都在上演着一幕幕,而那时我却觉得幸福是今天不用催我,不用说我:“仔仔,你怎么还不写作业。真好,幸福不是写作业,而是玩游戏,哈哈,太轻松了。”
上小学后,书包里头……早上早早地上学去,晚上很晚归学去。回到家还是写呀写,可是思想变得成熟了。夜晚间,母亲还在忙碌,我在写作业,过了一会儿,我的上眼皮和下眼皮打起了架,笔头也打起了,只听“砰”的一声,原来是我的头掉到了桌子上。在桌子上我看见了我最为喜爱的小熊杯子,母亲对我说:“孩子,快喝口清水,写作业,你放心我会陪你的”。母亲离开后,我打的眼泪情不自禁的流了下来。这时我觉得幸福就是母亲的关爱和呵护。
小时候,幸福是糖果。幼儿园时,幸福是不用写作业。小学时,幸福是母亲的关爱和呵护。我却觉得幸福是大人们心中的问号。
《生命,在母爱中放歌!》
我们常常问:“我是怎样来的呢?”“是妈妈生的。”“妈妈是怎样来的呢?”“是妈妈的妈妈生的。”
是呀,没有母亲,何来生命?
每个人都有母亲,每个母亲对自己的孩子都是无私的。
有这么一个故事,在某医院,一个新的生命即将诞生,多么令人兴奋激动呀,然而医生的一句话改变了这一美好的局面――“难产,救孩子还是救母亲?”家人茫然了,两者同亲呀。孩子是一个幼小的生命,若他没有了母亲,当他看到别的孩子依偎在母亲的怀抱里时,该多么伤心母亲,年轻的生命,满载希望,可他又多么爱孩子……“快点,不然一个也活不了!”医生在督促,就在这危急的时刻,手术台上的母亲发出了虚弱而有力的声音“救孩子!”……到这里,人们的泪水不禁夺眶而出,寥寥三个字,却需要多么大的勇气与无私呀,这话恐怕只有母亲才能说出。
的确,在我们的一生中,母亲无微不至地关心我们。天气冷了,母亲给我们加衣服心情不好,妈妈过来劝导不论何时何地,母亲都在为着我们。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去年,广西某地。一位年轻的母亲带着刚出生不久的儿子去坐缆车,由于缆车质量不过关,钢索断了,一头栽向深深的谷底。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在那生死永别的瞬间,母亲拼尽全身力气将儿子托举起来。二十多名游客遇难了,唯一那个被母亲用双手托举起来的叫张子昊的小孩奇迹般地活了下来。一位母亲在生死关头,将孩子推向生,自己却走向死,也许,这就是母爱的真谛。现在青年歌手韩红志愿抚养张子昊已经快两年了,在韩**的关怀下,张子昊健康成长着。
不必再说什么,这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母爱。试问,有谁能说母亲不是最伟大的人?有谁能否认生命不是在母爱中放歌?
《家是爱,爱是家》
我常常问你家的含义,
你常给我不同的答案。
你说家是遮风挡雨的地方,
你说家是你温柔的港湾。
你说家是你坚强的后盾,
你说家是没有谎言欺骗的地方。
但是爸爸你却忘了没有了爱,
这个家并不算真正的家。
家是爱,爱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