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莫为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1-05 15:59:22
《莫为虚影迷人眼800字》
地球运作,岁月流转,晴日清晨的阳光是那样耀眼,可是在那被窗子围住的四角天空里,我们的视野便受到了窗棂的局限,能看到的只是世界一角。
在这个虚拟与现实结合的世界里,有太多人活在朋友圈里、活在网络视频里、活在那些虚拟空间带来的虚荣里不可自拔。
柏拉图留下过一个重要的隐喻,他说我们是洞穴里的囚徒,不能回头也无法转身,只能看到那背后的火光投射过来的影子在岩壁上影影绰绰。我们永远也不会知道世界的全貌是什么样子。
我的一位朋友平时经常在网上炫耀自己的收入有多么高、参与的团队有多么优秀以及团队成员们都有非常丰硕的回报。这看起来的确非常诱人。
起初我也对这位朋友非常佩服,但我不久便发现这些原来只是她为团队招募人手所打下的障眼法,因为每次给团队招人,新人都要交推荐费,而她就可以收取邀请费。一次她又发朋友圈,内容却是这个月的努力目标:买一条裤子、一双球鞋和一些袜子。任谁都知道,如果是选择平价的品牌,这些都不会花费太多钱。如果努力只是为了买这些物件,那么想必她的收入也根本没有她所分享出来的那么高。
我们永远也不可能走出那一座命运设下的黑暗洞穴,但我们可以拓宽自己的眼界,不再为了影子的表象患得患失。
那神话中用歌声来迷惑路人的女妖,歌声太过动听,才让人忘记了虚幻。那些朋友圈里的虚荣也一样。
如果沉迷于虚假的炫耀和虚荣心的满足,让转瞬即逝的快感消解了对于真实成就感的追求,那么一个人也只能迷失于自我构建的空中楼阁。
有人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展现着虚有其表的财富,享受着身边趋炎附势的快乐。那些被炫富吸引来的人不会成为真心朋友,你即使说些什么真心话,又有什么人感同身受,又有谁会倾听。即使他们做出一副关心的姿态,也不过是隔岸观火,想要用别人的刻骨铭心作为自己的茶余饭后谈资。把自己的悲伤与快乐留在深夜里慢慢反刍吧,我们都要知道这世界上没有真正的心意相通,所以悲欢离合总不足为外人道。
网络让我们了解虚拟空间的事情,但生活本来就是一件脚踏实地、专心于现实的事情,无需在数字信号里忘记了现实。
《以真情实感为基础》
我们的古人说过这样的话:“要为情而造文,莫为文而造情”,意思是:真挚的感情是一篇好文章的成功基础。 申君同学写的《他愿做一只报信的白鸽》,之所以能使读者开卷有感、掩卷有思,达到了共鸣、感动的地步,首先就在于作者情真意切。就是说,文章中所寓之情是从作者心中流出来的、涌出来的、喷出来的,而不是强行挤出来的。 做业余邮递员,代邮局义务送信送报,目的是什么?
作者用了两个自然段(二、三)交待得很明白,把“理”写通了。理通则目的明,做起来才能情愿,遇困难时才能有豪情、激情。第四自然段的心理活动之所以写得丰富、生动,第五、六、七、八自然段的行为描写之所以使读者觉得可信、与之共鸣,就在于贯穿这些心理活动和具体行为的主线—思想感情是作者的肺腑之情、真切之情。倘若作者未曾亲历过此情此景,为成文而生编硬造,那一定会陷入:用空泛的“豪言壮语”代替细腻入微的心理描写,用陈旧的套语来代替得体适度的行为描写。
结果,使文章徒有架势,而无生气,不能感人。 很多同学都关心自己写作文水平、技巧的提高问题,怎样回答这个问题呢?当然,写作文能力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包括许多技术性、知识性问题,需要逐一完备、逐一提高。但是,做为入门的第一步,还是个感情培养问题。切记:以真情实感为基础练习写作文,才能有效地提高才能、才气、才情。
《莫为贪小失自薄,莫为贪小损形象》
日前,笔者在居家附近的商品市场闲逛,看见一位外来人员经营的炒货摊前围着好些人,其中有新村居民,也有过路人。他们在妙货摊的货柜里这儿抓一把,那儿抓一把地尝着噎着,尝了还不够,还随手抓一把边走边吃。几个妇女称好分童付了钱后,还要抓两把往马夹袋里塞。摊主见了只能摇头:“这些上海人真是脸皮厚,只知道贪小,不知道脸红,说了也没用。”我听后很不是滋味。
类似的贪小现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屡见不鲜。一些“马大嫂”买菜时,也往往在称好付钱后,还要趁摊主不注意,偷愉地拿几棵青菜。目睹这些不良的贪小行为,我常常感到汗颜。正是这些贪小行为给上海人脸上抹了黑,如此斤斤计较,不肯吃亏不算,还要占别人便宜,并以此为乐,以此为荣,怎能不让人指着上海人脊背说:“上海人门槛太精!”
俗话说:吃亏是福。反过来讲,处处都想占便宜的人,到头来反而会吃大亏,这是无数事实证明了的。贪小的人也许会暂时得到一些蝇头小利,但损失的却是别人的信任和尊重,这样划得来吗?
APEC会议在即,上海的形象、上海人的形象就在我们每个人身上。我想奉劝大家一句:莫为贪小失自薄,莫为贪小损形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