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诗情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1-21 23:50:27
《灞河春语会诗情1000字》
带着久违的诗情,走出书山题海,一路欢语,向灞河之滨进发。
早晚的寒气已然阻挡不了春的脚步,河堤两岸早就弥漫着春的气息。看,绿柳成行旖旎如烟,迎春嫩黄星星点点,枝上花苞隐隐乍现,短尾喜鹊或停或飞,或急促鸣叫或寂静无语,点亮着每一双眼睛,渲染着每一幅画面,丰富着每一帧情节。
站在灞桥湿地公园,环顾左右,确定路线,顺着暗红色的河堤路一直向前。阳光和惠风一路叩击着我的心扉,渐渐地,内心的扇门缓缓打开,经冬的束缚和沉郁便一扫而空。春天果然魅力无穷,不多时,笑容便挂在我的脸上,喜悦就充盈于我的心中。
最先映入眼帘的是迎春花。这花虽很普通,常栽在篱下路旁做“镶边”之用,但因为是开在春天里的第一种花,就让人们不自觉地流连。五六花瓣凑成了一朵小花,错落在嫩枝上,枝上的花呈串状簇拥,加之弧线的枝条随意交错重叠,迎春花丛就有一种直逼人眼的力量。“金英翠萼”是白居易对迎春花的描绘。花虽简简单单,却明明艳艳,加之不畏寒冬,迎春怒放,所以每年不经意地遇见,意料之外的惊喜足能坠落在我身上,莹然在我心间。
对岸桃花的笑靥,恰似三月芳华的瞬间。风情卓卓的桃花挽起温情脉脉的东风,袅袅花香徐徐而来,带给我一份缱绻的柔情。桃花翩跹飘落,恰似眼角滑过的时光印痕;花枝四处攲斜,勾住了几许农家小院的春景;经年陈迹、花间心事如霞,恰如内心的那份柔软依然暗香浮动,情怀缕缕。这桃花,且开且落;这韶华,且聚且散。冬去春来的交替,岁岁依旧,年年花同,一如我们初心不改追梦的深情。
绿柳伴我一路同行。那柔弱无骨的柳枝抚摸着我的面颊,掠过我的发髻,飘过眼前时远时近,我揽一枝入怀,端详着枝上或微微张开的嫩叶,或收束一起的小芽儿,深嗅藏匿于其间的叶香,看着这一抹绿色,是那么的淡,又是那么富有生机。一松手,柳条拂风而去,内心的欢喜也抓着柳枝驾着清风漾于天际。远观堤柳成行,河水的碧绿,柳条的嫩绿,在初春烟气笼罩下宛若中国画那样洇染得渐渐失去了边界。大有晏殊词“东风杨柳欲青青……一春芳意,三月如风,牵系人情”之感。这柳树间的烟锁,确实能牵动人的诗情。想着古人“折柳送别”的情景,不知是否也发生在这杨柳堆烟的春天。亲人离家时的离愁别绪,朋友分别时的深情厚意,战士出征前的依依感伤,无不给灞柳增添了深刻的哲思和高妙的文化品位。也让我们今人站在颇具古韵的灞河之地,想前人之轶事,发思古之幽情。
站在灞桥上,看涟漪层层的灞河水缓缓东流,思绪一下子拓开好远:随意,自适,恬然。这灞河水似乎还残留着饯行时淡淡的酒香和隐隐的惆怅,灞柳下的悲欢离合,灞河畔的风风雨雨,遂凝聚成千回百转的文化乐章。
在灞河的春风、春花、春柳里与诗情相会,染了春景,暖了心情,找寻到了妙不可言的历史时空。不负时光,追花逐梦,就在春天……
《生命的诗情读后感》
【篇一:生命的诗情读后感】
《生命的诗情》这本书有很多的小故事,也分为好几个部分。有一部分的标题,当我第一眼看到的时候,就决定先睹为快——活在珍贵的人间。
人的一生,可以视为漫长,也可以视为短暂。有人觉得人生很漫长,是因为他们对人生毫无计划,而这种人只是一天接着一天混日子罢了。有人觉得人生很短暂,是因为他们对人生有着满满的计划,对以后的人生充满期待,觉得自己想要完成的事情用一生的时间是完全不够的。但是我们也许不应该用时间的长短来衡量人生,而应该每天都活得有质量。如果我们每天活得都有意义,那么即使明天就是生命的尽头又何妨,因为你已经有太多的东西值得去回味了,人生已经充满了意义,不会再遗憾了……
暑假的这段时间,发生了许许多多的大事。无论是好几架飞机的坠机事件,爆发的埃博拉病毒,还是云南的地震,每件大事都牵挂着我们的心,因为已经有太多的人因为种种的事情离开这个世界了。这更让我无法想象生命有多脆弱,人生有多短暂。
我要仔细地想一想,我的时间都去哪了?是否在过去的十几年,我已经浪费了无数的一分一秒?我是否为我的人生制定了一份计划?
其实之前我每天都毫无计划,直到老师让我们制定计划表,我每天才会按照计划表做事。可是说实话,有时候不会完全按照计划表来做事情,可是久而久之计划慢慢的变成了习惯,渐渐地改变不了了。
学生时代是人一生中知识积累的最佳阶段。我们必须以“一寸光阴一寸金”的精神,努力学好知识,珍惜这大好时光。
这篇文章促使我能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按照自己制定的学习计划扎扎实实、步步落实,与自己的实际行动对应,不做“口头派”。“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篇二:生命的诗情读后感】
很多事情都是靠人们口口相传才传播开的,所以人们也很相信和在意别人的看法。如果当别人都那么说时,那也会觉得那就是事实了,但有时却不能凭借别人都那么说来判断。
在《流浪和流浪的人》中,别人都说“我”是“痴宝”,“流浪汉”是“强盗”。可事实上“我”是个亲近人的孩子,流浪汉曾经是强盗如今已改过自新,而“别人都那么说”给他们贴上了“痴宝”和“强盗”的标签。只有当陌生的他们遇见时,才彼此温暖着对方。
这让我想到身边的一个人,也是一个受着“别人都那么说”困扰着的人。她是我的一个同学,她很普通,普通的外形,普通的成绩,好像也没什么特长。她的人缘很糟糕。因为在认识她时,她被发现拿别人的笔,然后偷偷撕掉标记自己用。这让原本就朋友不多的她,彻底没了朋友。几年了,她一直受同学的排斥,没人一起玩,没人聊天。虽然之后,她再也没有干过那种事,但时不时还是会被嘲讽。我和她即使没有过结,也渐渐疏远了她。因为别人都说她就是令人厌烦的人,她的这个标签被牢牢地贴上了。她也会反抗,但因为她太普通,只能用老师的帮助来武装自己。
一开始,我也觉得她很烦人,尤其听了别人的宣传之后,也觉得如今她无朋友的状况完全是她自找的。在班上也一度无视她的存在,虽然没说她的闲话,但也没把她当做我的同学,她就如每天都在周围的陌生人一样。
但渐渐的发现她其实还是有优点的,没有别人说的那样讨厌。有一次打扫卫生,打扫完地面还要倒垃圾。我最烦倒垃圾了,因为还要走下楼。我站在卫生角,看着满满的垃圾桶,愁眉苦脸,嘴里还碎碎念“烦死了,这么晚了,不想去……”“那你先回去好了,我帮你倒!”她从前面突然冒了出来。“啊……”怎么说我和她平时也不熟呀,有些奇怪。但迎着她真诚的眼神,心里一阵感动。“谢谢!”我笑笑,感激地说道。
她的形象立马在我眼中提升了不少。后来发现她也挺爱帮老师的忙,跑办公室很勤。很多同学并不承认她是课代表,而她也没有纠结于这个职位。她其实不像别人说的那样,如今我遇到她也会相视一笑。
“别人都那样说”也不一定是事实,口口相传中也不乏添油加醋,将一些小事无限放大夸张。有时是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但也要有自己的判断,不能因为“别人都那样说”,而错怪了一些人……
【篇三:生命的诗情读后感】
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人,因此,我们的世界有各种各样的人生。
《生命的诗情》这本书,作者写了自己亲爱的人,写了家庭的一些变故,以及自己希望改变的事情。对这些我并无更高明的解释,只是有一些自己的想法与感悟。
我认为,很多时候当“我们爱的人,尊敬的人,离开我们走了”,我们才蓦然惊觉地回过头来,到记忆里去不断地回放他们的声音,抚看他们的影像,而这一切体察和关怀的努力,都不应该成为我们追悼的梦,为何我们不从现在就关怀爱护他们,使之成为一种习惯
当然,我们很难在改变一些事之后,立刻就发现很大的成果。这种立竿见影的事情在生活中并不鲜见。但是,如果用心去发现,用心去改变,一定会发现有所收获,有所改变。而这过程或长或短,或快或慢,但必须要有耐心,不是所有事都是命运一开始就决定的,而是要靠自己的努力去改变的。所以,改变,需要时间,但它在改变别人的同时,也已渐渐地改变了自己。
在匆匆忙忙往前赶的生活中,我们不妨把目光放慢下来,放到一个一直无名的小虫子上,一株普通的玉米上,一颗不知怎么长歪了的胡杨树上,我们看到了自己施加于这个世界的另一种意义上的“改变”。这些微小而偶然的“改变”并不服务于任何确定的生活规划,却同样地经历并影响着时间的流变。
生命只有一次,而且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我们应该珍惜身边的人,不让他们受苦,多陪陪他们,可不要等到“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之时,才想起身边那些重要的人。同时,人生很美好,但也很残缺,但只要我们勇于去改变,残缺也会是一种美。
《酒伴诗情剑侠客 快意潇洒走世间1200字》
李白的名字是大家都十分熟悉的,提起他,很少有人不晓得。在戏里,有“太白醉酒”的戏;乡间酒馆,时常有“太白遗风”的招牌;在小说里,《古今奇观》里的“李太白醉写吓蛮书”;就其作品而言,凡认得几个字的,都能背出他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在人们的心中是这样熟悉,仿佛一闭眼,就可以想见李白的样子。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李白一直以来被人们称作诗仙,他就像一个仙人一样,有着别人没有的浪漫与洒脱。贺知章算是李白人生中的伯乐,他一见李白,大加赞赏。读了李白作的反对侵略战争的歌曲《乌夜啼》曾称道:“鬼神读了这诗,恐怕也得感动得落泪!”贺知章见李白飘然不群,就给他加了个称呼,叫“谪仙人”。李白很得意这个称呼啊,自己也承认是“青莲居士谪仙人,酒肆藏名三十春。”这是来自李白的特有的自信、潇洒。
秋霜切玉剑,落日明珠袍
说起李白,自然也离不开“侠”,他“少任侠,手刃数人”似乎也不是我们印象中的绣花枕头。太白的诗,也像他一样,少不了几分任性行侠,酩酊醉酒,浪漫仙游这些事儿。他的不少诗,侠气纵横,正可谓“凌厉中原,顾盼生姿”。他的那首《侠客行》:“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挥洒豪迈,甚是精彩。其他如“笑尽一杯酒,杀人都市中”等骇人眼目的句子,纵观整个盛唐,也是他人所未能道的。李白有个忠实粉丝叫魏颢,曾“追星”一般跑了上千里路去见李白,他形容李白的相貌是“眸子炯然,哆如饿虎,或时束带,风流蕴藉。”可想而知,对行侠生涯有切身体验的李白,其笔下的侠客更具风采。三杯过后,酒酣耳热之余,侠者不像乡巴佬一样“把酒话桑麻”,而是像水浒中的豪杰一样,较量些枪棒,把弄一下刀剑。这些侠客,杀人如剪草,不怕官,不怕天,横行天下,好不快活。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杀人报仇,笑傲江湖。这些都还是“侠之小者”,金庸先生塑造其小说中的侠客时,曾提过,“为国为民”方是“侠之大者”。李白《白马篇》中的侠客也是如此,他到西北边陲报国杀敌,身经百战,威震胡虏,立下无数奇功。从边疆回来,理应加官进爵,但他不愿,于是他重回江湖,又到荒境草野中隐姓埋名去了,正所谓“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他的《白马篇》是一个侠客完美的一生,看武侠小说中,无论是袁承志、张无忌,还是令狐冲、杨过,都是这样轰轰烈烈地干上几件大事,然后功成身退,再度退隐江湖,过那种啸傲天地、无拘无束的日子。这也是李白曾理想的人生。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酒,是李白最难以割舍的东西。李白喝的酒一向很是讲究,正如他写的“金樽清酒斗十千”。这比起杜甫的“早来就饮一斗酒,恰有三百青铜钱”要昂贵许多。有了美酒,自然少不了朋友,在他游逛扬州时,当地的落魄公子们手头紧了都可以找他接济,活脱脱一个小旋风柴进。与朋友饮酒时的李白,不论有多少的哀愁、不顺,都随着一杯杯酒消散、消失。空间如此空旷,时间如此短促,我们活着为什么不好好尽饮?为什么非要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情呢?为什么不“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李白也许有享乐主义的倾向,但他的享乐不是放纵,而是不要荒废生命。如果只有一次生命,如果时间如此短暂,至少要让自己的生命能够“天生我材必有用”。他也是如此的自信,觉得“千金散尽还复来”!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李白,就像是一个遨游于天地之间的清淡散人,遇到好事坏事、好人坏人,亦没有分别。他的诗也是如此,挥挥洒洒,清越明亮,飘逸如散花天女,轻妙如凌波微步,遒劲如玉龙飞天。当他流连山水之时,时而险峻,时而娟秀。轻舟飘过,山水自是山水,而他仍然是他。既然如此,那又何须在意“生前身后名”呢?
要是有一天,真的可以重来,我也想选李白。
《乡村诗情》
清晨,鸟儿们清脆的叫声把我从梦中唤醒。
一阵微风吹过,绿叶间突然闪动出点点粉光,定眼望去,原来花园里的玫瑰花揭开了神秘的面纱。真不知道风姑娘怎么调出这么迷人的红色的?再浓一点点,就不会这么鲜嫩,还会失去透明感,稍微淡一点点,又不会如此灿烂,就少了这明亮与欢快。玫瑰花红的热烈,香味扑鼻而来,那种感觉太美妙了!使人陶醉其中。
花园后面是果园,果子一嘟噜,一串串,互相遮掩,苹果抹成了红脸蛋,摘一个闻一下,有一种吸引人咬一口的味道。咬一口,脆甜可口,汁水十足。大黄吊灯似的鸭梨,黄灿灿的外表,镶了一条金边,里面含着雪白的果肉,甜滋滋的,夏天来一口,那叫一个解渴,鸭梨害羞地只往树叶里钻。柿子可就不一样了,像一个个小红灯笼,捏一下软软的,吸溜一口,真甜。
果园的旁边是树林,秋天银杏树的叶子被染成了金色,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呀扇呀,扇去了夏天的炎热。枫树也在变化,有的还是绿色有的已经变黄了,还有的变成了红色,它们像一个个大大的手掌,在秋风中摇晃,好像在和我们打招呼呢!
树林右边有一个小池塘,水池里盛开着睡莲,睡莲碧绿的叶子下,红的白的金鱼们在池塘里快活地游来游去,像是在捉迷藏。
我深深的陶醉在这乡村诗情中,你瞧,生活多美,只要我们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美就无处不在……
《至味在仁和》
“活火培干青玉脆,盈瓶赠到绿珠投。堆盘正好清寒夜,细嚼诗情一种幽。”诗人韩应潮曾在《栖溪风味十二咏》中这样评价烘青豆。看来,我们家乡仁和一带盛产的烘青豆,是历史悠久,远近闻名的美食。
每年到了金秋十月,毛豆成熟的季节。奶奶总是起个大早,去田里把毛豆苗连根拔起,拖到家中,散到晒谷场上,然后穿上围裙,戴上手套,开始摘毛豆。记忆中的国庆节,除了满街的红灯笼和红旗飘扬外,还有家家户户门口的黄豆梗,是我们仁和人迎国庆的标配。
田里的毛豆陆续成熟,乡亲们也进入了“农忙”。每天一大早,整个村子就进入“战豆”模式:田里收割毛豆苗的,为了赶新鲜,是踩着露珠出发的;摘豆子的,总是把一捆捆的毛豆苗,用车或用扁担,担到路口,一颗颗熟练地摘下来。最热闹的当属剥毛豆,三三两两的邻居,围个小桌,中间是叠成山的青毛豆,个个动作娴熟、手脚麻利。“噼啪!噼啪!”一颗颗饱满、圆润、碧青的豆子,像下雨似的落入盆中。说笑间,盆就满得快溢出来了。
装满一盆豆后,奶奶会将毛豆用盐水煮熟。这时的水煮毛豆特别香,拿一颗来尝,鲜美中带着一丝丝咸味,咬下去满口豆子的清香!毛豆煮熟,过筛沥水,就要开始下一道工序了——烘豆。旧时烘豆子是在大柴火灶上,将铁锅拿出上面直接放筛子烤。如今建的房子里都不再有柴火灶了,但依然难不住聪明又贤惠的仁和人,乡亲们就拿个大铁筒,里面烧上木炭,铁筒外面套个大纸箱防止太烫,纸箱上面再放上铁筛网,网面上铺上一层厚薄均匀的豆子,豆子就开始进入烘烤了。根据炭火的温度高低,每隔十到十五分钟都要翻一下让豆子受热均匀。
奶奶总是叫我去做这个看似简单却又不容怠慢的工作,而我也很高兴接受这个“神圣”的任务。因为每次给豆子翻面的时候,我总能偷偷尝一两颗,豆子越烤越香,越烤越脆,咸淡合适,原本光滑亮泽的豆子已经被烤得皱皱的,但依然翠绿。烤好的豆子还要在石灰桶里搁置几天,等将水份完全吸干后,再放冰箱里保存,这将是往后一年的“茶余口粮”。
烘青豆制作的这段时间,邻里走动得总是特别的勤快,大家相互帮忙,把这样一道道的程序就像流水线一样,分工明确,协调有致地完成了。
接下来最惬意的事就是每天打个茶会。只要奶奶喊一声,左邻右舍就聚在八仙桌前。翠青的茶叶,暗红的胡萝卜干、金黄色的橘皮、白色的芝麻,再撒上一把碧绿的烘青豆,单是这些五彩斑斓的作料放在一起,小口杯里构成了一幅五彩缤纷的画。泡上热水后,那些安静的小家伙再也按捺不住了,开始慢慢膨胀起来,充满了整个杯底,红、绿、黄、白互相映衬着,构成了多姿多彩的水底世界。凑近碗口一闻,宜人的清香,沁人心脾! 端起小碗,轻轻抿上一口,淡淡的咸味,含在嘴里慢慢咀嚼,满口的清香和鲜味,让人有一种一饮而尽的冲动。
烘青豆,色、香、味俱全,是祖先一代一代流传下来的传统美食,也是邻里乡亲和善交往的桥梁,更能显现仁和人的淳朴、善良热情好客。
《寻找极光尽头》
在诗情画意中,极光就是满天繁星之间天仙落下的飘带,在哲理科学中,极光只是太阳怜悯苦寒之地展现的一丝丝温柔罢了。在见不到光明的日子里,它也许会成为人们心中唯一的信念吧。
故事里说,极光起源于天涯,消失在海角。
这次我们来到南极冰天雪地,就是要来欣赏,亿万光年之外的浩瀚星辰为这片冷漠的冰川呈现的一番视觉盛宴。此次旅行,有三个可爱的小伙伴一路与我共担艰辛。他们分别是:俏皮可爱的妹妹小A、阳刚帅气的哥哥小B、胆小心细的同学小C。通过这次旅行,在我心里,他们给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他们虽然不是最好的队友,可却是最好的朋友。
南极的冬天真的很冷,零下30多度的天气,我们即使是穿着厚重的羽绒服,依稀能够感受到那刺骨的寒风像锋利的冰锥刷刷地拍在身上。我们一个个瞬间都成了霜打的茄子。对之后未知旅行更加没有信心。我们被开着雪地越野车的人带到了一座小木屋前,正想进屋子烤烤火暖身子的我们却被锁在了门外。
无奈之下,我们只能利用手上仅有的一些装备:帐篷、打火石、火绒和水瓶,打造了一个暂且能容纳我们四个的帐篷,又生了一堆火,用水和瓶子把雪煮成水,又将食物和水平均分给每个人。此时的我们内心都是紧张和无助的。恰恰就在这时,小C竟不知为何哭了起来。刚刚过了两个小时,在我迷迷糊糊快要睡着的时候,只听见“呜呜呜”的声音,然后我感受到了脸上有一股炙热的液体在流淌。一睁开眼才发现是小C在轻声地抽泣。虽然小C的声音很微弱,可是丝毫没有困意的我们非常容易地就醒了。最重要的是我们面对小C的流泪,居然显得有些手足无措了。倒是小A,虽然年纪最小,也是最天真烂漫,一直在耐心地帮我们安慰小C。小C为了不让我们担心,赶紧擦掉了眼泪。当我们询问她为什么要哭泣的时候,小C说她真的很后悔,后悔当时报了这个旅行社,却偏偏来到了这儿,如果自己当初没有选错,境遇自然比现在好不知多少。听到她这句话,我陷入深深的沉思。半晌过后,我严肃的说:“这个世上没有如果,发生了的事就会永远成为历史,人类无法改变历史,但是无论如何的沮丧,总要面对新的未来。”小C听了,深有感触,重新振作。也是为了迎接新的明天,大家这一夜都睡得非常香。半夜小C又再一次把大家叫醒了。这一次,我们大家都差点被吓到了。小C对我们说她听到了一点动静,怕是会有危险。但是哥哥小B却不以为然,觉得是小C不小心幻听了。因为我生性警觉,因而与小C一同走出了帐篷去查看。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原来我们遇到了雪崩。光芒之中的我们马上收拾好了东西,向山下转移。幸好有小新,不然我可不能保证我们能正好幸免于难。
就这样担惊受怕日子我们熬过了一天又一天,终于到了旅行的最后一天了。也就是在同一天,我们看到了我们梦寐以求的极光。
在漆黑的夜空中,在昏暗的世界里,她无疑是最耀眼最明媚的。她的美,只可会意,不可言说。可是如此璀璨的光亮,在绽放完自己生命的光彩后,终究还是会转瞬即逝的。就像人们仰望天上的群星,可是谁能保证它们永远不会陨落呢?就像人们羡慕焰火的壮观秀丽,可是谁能保证他们永远都是光彩照人的呢?当我再看到极光的时候,看到这美好的东西时,我联想到了生活当中,很多被人崇拜的人。可我觉得我宁愿做一棵四季长青坚韧挺拔的松树,也不愿意做一朵只此一现红颜薄命的昙花。
我知道不可能做一只自由的,可我也不想拥有笼中鸟的痛苦与悲催。我喜欢极光,不是因为她贪恋自由,而是因为她从不纠缠往事,她憧憬着未来,而我只想活好现在。
我们三个人,都有像他一样的品质。
《田野诗情》
清晨,一丝阳光进窗户,房间红得发亮,鸟儿们清脆的歌声把我从梦中叫醒。我站在窗台前,眺望田野,又是崭新的一天。
我迫不及待地想出去一探究竟,阳光的金晖揭开了田野神秘的面纱,雾色茫茫,我隐隐约约望见树木的踪影和高粱,仿佛是人间仙境。
我带着我的妹妹来到乡村田野,田野里还空无一人,因为昨晚刚下了一场雨,现在空气清爽,一阵风吹过,树枝微微颤抖,树叶缓缓飘落,你们快瞧!油菜花儿们穿上了美丽的连衣黄裙,排着整齐的队伍,好像是要准备出门旅行......
过了一会儿,云雾消散了,万里无云,田野的高粱和玉米都看得一清二楚,太阳公公露出了笑脸回到了天空中,显得如此美丽无比。现在是秋天了,满地金黄,也不知道秋姐姐是怎么调画出这金色的海洋,秋高气爽!
菜园里也收获满满了!西红柿笑红了脸,黄瓜笑弯了腰,花菜躺平了身子,白菜笑盈盈地站在那儿......我吸了一口清新空气,闻到鲜嫩蔬菜味道,我现在才知道,原来大自然这么美丽!
我爱田野诗情,更爱我的家乡!
《田野诗情》
清晨,一丝阳光进窗户,房间红得发亮,鸟儿们清脆的歌声把我从梦中叫醒。我站在窗台前,眺望田野,又是崭新的一天。
我迫不及待地想出去一探究竟,阳光的金晖揭开了田野神秘的面纱,雾色茫茫,我隐隐约约望见树木的踪影和高粱,仿佛是人间仙境。
我带着我的妹妹来到乡村田野,田野里还空无一人,因为昨晚刚下了一场雨,现在空气清爽,一阵风吹过,树枝微微颤抖,树叶缓缓飘落,你们快瞧!油菜花儿们穿上了美丽的连衣黄裙,排着整齐的队伍,好像是要准备出门旅行......
过了一会儿,云雾消散了,万里无云,田野的高粱和玉米都看得一清二楚,太阳公公露出了笑脸回到了天空中,显得如此美丽无比。现在是秋天了,满地金黄,也不知道秋姐姐是怎么调画出这金色的海洋,秋高气爽!
菜园里也收获满满了!西红柿笑红了脸,黄瓜笑弯了腰,花菜躺平了身子,白菜笑盈盈地站在那儿......我吸了一口清新空气,闻到鲜嫩蔬菜味道,我现在才知道,原来大自然这么美丽!
我爱田野诗情,更爱我的家乡!
《田园诗情》
清晨,鸟儿们清翠的歌声把田园唤醒。太阳公公用无数耀眼的金光为田园梳妆打扮,让田园的脸庞更加秀丽。
秋姑娘好像把颜料打翻了,让人间更加五彩缤纷。每到秋后,那枫树一树一树地红起来,红得很耐看。那时玉米也吐着红艳艳或绿晶晶的穗,苹果树上的苹果涨着红彤彤的脸,沉甸甸地压着枝头,紫葡萄像一颗颗晶莹剔透的紫水晶。摘一颗放在嘴里,一股酸甜的汁水直沁肺腑,别提有多好吃了。
九月份,惹人喜爱的石榴成熟了,一个个石榴红扑扑的,咧着嘴开心地笑,剥开皮,里面是一粒粒红宝石,争先恐后地闪耀着耀眼的光芒。
田园里的柿子也不甘示弱,一个个精致、小巧的红灯笼挂在枝头,咬一口,一股甜甜果汁流入口中,令人久久不能忘怀的美味。
在这里自然少不了蔬菜,绿油油小白菜散发出一种清新的菜香味,火红的辣椒倒挂枝头,地下长的胡萝卜从地里拔出来散发着泥土的芳香,像一只从地里钻出来的绿尾巴红公鸡一样漂亮。
这里还散发着一股桂花香,一朵桂花虽然小,但一簇桂花的香味可以香飘十里,整个田园都沉浸在花的清香中。
我深深地陶醉在这田园诗情中,田园中的每一处都织成了充满诗情画意的画卷,让人流连忘返,美丽的田园!
《中秋作文结尾》
1.这是人们一直都喻为最有人情味、最诗情画意的一个节日。有说,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节这一份思念当然会更深切,尤其是一轮明月高高挂的时刻。
2.中秋之所以是中秋,是因为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是在三秋制中。这一天天上的圆月分外明亮特别的大特别的圆,所以这一天也被视为撮合姻缘的大好日子。
3.说起中秋的来源,坊间一直流传着多个不同的传说和神话故事。其中就有嫦蛾奔月、朱元璋月饼起义、唐明皇游月宫等故事。
4.最为人熟悉当然是嫦娥奔月,嫦娥偷了丈夫后羿的不死仙丹,飞奔到月宫的故事也有多个版本。在较早的记载中,嫦娥偷吃了仙药,变成了癞蛤蟆,被叫着月精。
5.奔月后,嫦娥住的月宫其实是一个寂寞的地方,除了一棵桂树和一只兔子,就别无他物。可是又有另一个说法是,在月宫里还有一个叫吴刚的人。
6.唐明皇游月宫,话说贵为天子的唐明皇对嫦娥非常的迷恋。一天他上了月宫,在月宫里看到了一只玉兔和一群能歌善舞的仙女。
7.朱元璋成功推翻蒙古人,建立明朝,在民间的传说中是赖月饼作为通讯工具。朱元璋带头取义,把字条塞在每个月饼馅里,呼唤众人依时起义。
8.中秋节的起源,其中的一个说法是: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恰好是稻子成熟的时刻,各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可能就是秋报的遗俗。
9.中秋夜,除了拜祭、还有就是应节的月饼和灯笼。祭拜的当然是在天上的嫦娥,也有人称她为月娘。老人家说,小孩子不可以用手指指月亮,要不然会被割耳朵
10.时至今天,中秋的原意也已经没有多少人知道,对于新的一代来说,中秋节最令人记取的是月饼和灯笼。当然,月圆当空的节日,是人们团圆的大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