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兜圈子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1-18 12:46:04
《“兜圈子”文明》
中华文明是个“‘兜圈子’文明”。
见过中国的园林么?进了宅门你是望不到正屋的——倒是会先看到一座假山。绕过假山,推开屋门,这下总可以看见主人了吧?却又不,你眼前立了一架精致的屏风。
婉转缠绵,欲说还休。中国的建筑如此,中国人说话也如此——而且早就如此了。当初孔丘先生编写《春秋》时就是这样:他心里头儿有什么想法,肚儿里头有什么牢骚,从来不痛痛快快、明明白白地说出来,而是寓情于两三字间,喻理于三两句间。我们后来人啊,管这叫“微言大义”。
乡下过年时,有人会站在屋子门口招呼你进去喝一杯——你可且慢,也许他没真想招待你喝酒,只是打个招呼呐!您也别说他虚伪。大家这样做也是为了表示尊重。不然一句干巴巴冷冰冰的“过年好”实在不够味儿。
这也没办法——谁叫中国物产丰饶、风调雨顺呢?气候温和便适合农耕,农业发达就承担得起高密度的人口,人口稠密就使得人的生活中“他人”部分占比大,就使得人与人之间交往更密切,人际关系更加多样复杂。
可这人啊,本身并不是一个可以与同类特别和谐相处的物种。蚂蚁就不一样,它们可是生物界的“团结模范”,可这称号是以抹消每一个个体的差异为代价的。人类有独立的思想、见解、观念,就仿佛一块有棱角的石头,很难互相之间像枘凿一样严丝合缝,于是有摩擦、有分歧、有争端。为了个体间和睦相处,中国人更形成了一个“兜圈子”的文明。大家说话做事都不要带刺儿,圆润一点,“以和为贵”。由“锋芒毕露”到“圆润有余”的境界,于文明是发展,于个人而言便又是成长,即融入社会。
“君子和而不同”。中国人在保持差异、尊重差异、理解差异,最后包容差异的过程中始终体现一个“和”。这也就是中华文明能在几千年风雨中屹立的万千原因之一。
中华文明原本就是个讲究“中庸”的文明。中国人擅长兜圈子,喜欢兜圈子,对此还颇有心得。这不过是因为中国人希望能够在允许不同的前提下谋求更广泛的和平。兜几个圈子,往往能避免极端与偏激,减缓一些偏执与偏见。
唉,绕了一个这么大的圈子,我们又回到了开头谈的点来了。
【点评】
“直说吧,别逗圈子了。”平时我们总觉得“兜圈子”不是直截了当,不好,于是往往有这等要求。本篇却以“兜圈子文明”为题,对于中国文化里头,从建筑到社会交际的种种“兜圈子”加以肯定,并分析其理由,在于“农耕文明”的培育;最后归之为“和”与“中庸”的文化。小作者是娓娓谈来,读者便可轻松读来,读着读着,不觉颇有几分道理,也不能不佩服小作者对中国文化的一些了解与理解。
《论青春》
何为青春?青春不是你满口脏话在学校里兜圈子,青春不是你每天拿着你父母的血汗钱挥霍,青春更不是你目中无人的肆意顶撞老师。青年,这叫败类。
青春是我们可以骄傲的拿给别人看的,不要最后把你自己的青春搞得见不了人。青春是我们改做梦的时候,青春是我们改努力的时候,青春是我们跨越实际年龄长大的时候,少年珍惜青春,荒废了自己的青春等你老了你就没有骄傲可言了。少年学会理智,它会告诉你何为青春。
我们国家不需要你有多么伟大的梦想不需要你为国家效力,那些冠冕堂皇的话留给另一个自己。我们的青春最朴实,我们的青春最漂亮。作者身边强者多多,他们的青春太肆挥霍。有人说我们有挥霍的资本,你说的很好,你父母的钱是大风吹来的,少年你就败类吧。等你老了,等你后悔了,你想一想自己的青春有遗憾么,如果有遗憾那么很好,那说明少年你真心叫身边的人失望,尽管你不知道他们如何看待你的青春。你会说漂亮的青春太难实现么少年,少年我会告诉你现在你不努力以后会难看么。你能忍受10年后的同学聚会别人有漂亮的青春事情可讲,而你自己在想你满口草你妈的经典台词么。如果你可以丢掉面子,不在乎青春的话,少年,你无敌了。
总而言之一句话,青春漂不漂亮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