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朱熹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2-23 00:07:36
《朱熹的哲理故事》
关于朱熹的哲理故事
导语: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诗如人,人如诗。下面小编精心准备了关于朱熹的哲理故事,希望大家喜欢!
朱熹有“朱子”一称,为孔庙十二哲者之一,也是唯一一位不是孔子的亲传弟子而配享孔庙之人。朱熹在儒家历史上的地位很高,他将北宋开始出现的理学思想发扬光大,并且进行了新的阐释,形成了新的哲学思想。无论是在当时还是在后世,朱熹这个人的名声都十分响亮,后世许多人将朱熹的新思想称为“新儒学”,甚至许多人还将朱熹的思想奉为正统。
这样一个成就极高,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在民间传说中留下的故事不少。普通老百姓们并没有正经的读过书,所以 并不知道朱熹的思想学说,他们对于朱熹这个人的认识,全都是从这些流传下来的故事中了解的。
《宋史》本传说:“熹幼颖悟,甫能言,父指天示之曰:‘天也’,熹问曰:‘天上何物’?”朱熹幼时聪慧,对世界上的所有事物都有非常强烈的好奇心,同时因为他又有很强的求知欲,所以经常会问出一些难以回答的问题。
他的父亲自朱熹明事理开始,就对朱熹进行严格的教导,对于朱熹的教育十分的看重。朱熹有问题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询问自己的父亲。有一次,朱熹的父亲指着天说:“这就是天。”朱熹立马反问:“天上有什么东西?”
除此之外,朱熹在和自己的`小伙伴一起玩的时候,也经常在地上用手指比划。有一次他就直接问自己的父亲,“地又是什么?”问天问地,追问到底,但是“天地”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复杂,所以他的父亲经常被朱熹问住,不知该如何回答。
四岁时,其父朱松指日示曰:“此日也。”朱熹问:“日何所附?”朱松回答说:“附于天?”朱熹又追问道:“天何所附?”一席话问的朱松惊讶不已。
朱熹到同安县赴任的时候,路过夹漈草堂,于是下马前去拜访郑樵。郑樵有礼的将朱熹迎了进门,然后断出一碟姜和一碟盐招待。朱熹的书童见了当时就不高兴了,但主人说话他就没有插嘴。
朱熹将自己前阵子写好的手稿拿出来,递给郑樵,并请求郑樵给予指正。郑樵恭敬的接过手稿,将其放在桌上,然后点燃了一支香。香烟袅袅,屋内顿时一阵芬芳。
恰巧这个时候,窗外吹进来一阵风,将桌上的手稿吹的一页页的翻了篇。郑樵这个时候却像是春风醉人一样,站在原地动也不动。过了好一会儿才回过神,将手稿还给了朱熹。郑樵与朱熹彻夜交谈,一共谈了三天三夜,朱熹收获良多。临走之前,为了表示感谢,专门写了一副对联“云礽会梧竹,山斗盛文章”,赠给了郑樵。
朱熹和书童出了门,书童就 不满的对朱熹说:“那老头子看上去也不是什么贤人呢,对待相公也颇无礼了些。不说拿出好酒好菜,但也不能只拿一碟姜和一碟盐对付呀!”
朱熹笑着说:“盐从海来,姜长于山中,有山有海,是尽了大礼了!”
书童又接着说:“可是相公这么郑重的请求他,他却连手稿都不看一下。”
朱熹解释道:“风吹动手稿的时候,他就已经在看了,并且看完了。再说他特意点燃香,已经是对我的大尊重了!并且之后他给我提了不少的好意见,让我收获良多。”
书童仍然有些不满,说:“可是您大老远来看他,客人出门他却不来送一送。”
朱熹笑着说:“他送到草堂门口,就已尽礼了。一寸光阴一寸金,我们做学问的人,每分钟时间都很宝贵啊。”
正说着,草丛里飞出了一只五彩雄鸡,主仆两人不禁转头看去。正看见郑樵还站在门前,手里还拿着一本书。朱熹转头对书童说:“你看,他还在门口站着,送客不忘读书,真是个贤人啊。”
虽然不知道这些故事的真和假,但是光从民间流传的故事,就可以看出朱熹本人在民间的影响很大,声名也不错。这些故事,全都展现了朱熹不同的优点和贤德。
【关于朱熹的哲理故事】
《《观书有感二首》朱熹原文和翻译》
观书有感二首
【宋】朱熹
其一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其二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注释】
方塘:又称半亩塘,在福建尤溪城南郑义斋馆舍(后为南溪书院)内。朱熹父亲朱松与郑交好,故尝有《蝶恋花·醉宿郑氏别墅》词云:“清晓方塘开一境。落絮如飞,肯向春风定。”鉴:一说为古代用来盛水或冰的青铜大盆。镜子;也有学者认为镜子。指像鉴(镜子)一样可以照人。
“天光”句:是说天的光和云的影子反映在塘水之中,不停地变动,犹如人在徘徊。徘徊,来回移动。
渠:第三人称代词,它,这里指方塘之水。那得:怎么会。那,同“哪”,怎么的意思。清:清澈。如许:如此,这样。
为:因为。源头活水:比喻知识是不断更新和发展的,从而不断积累,只有在人生的学习中不断地学习、运用和探索,才能使自己永保先进和活力,就像水源头一样。
艨艟(méng chōng):一作“蒙冲”。原为古代攻击性很强的战舰名,这里指大船。一毛轻:像一片羽毛一般轻盈。
向来:原先,指春水上涨之前。推移力:指浅水时行船困难,需人推挽而行。
中流:河流的中心。
【译文】
其一
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展现在眼前,天空的光彩和浮云的影子都在镜子中一起移动。
要问为什么那方塘的水会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为它源源不断地输送活水啊。
其二
昨天夜里江边涨起了阵阵春潮,巨大的舰船轻盈得如同一片羽毛。
向来行驶要白费很多推拉力气,今天却能在江水中央自在地顺漂。
【赏析】
从题目看,这两首诗是谈“观书”体会的,意在讲道理,发议论。弄不好,很可能写成“语录讲义之押韵者”。但作者写的却是诗,因为是从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捕捉了形象,让形象本身来说话。
第一首诗是抒发读书体会的哲理诗,描绘事物本身感性的形象时,又蕴涵了理性的东西。“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半亩的“方塘”不算大,只有半亩地的一个方方的池塘,但它像一面镜子那样地澄澈明净,“一鉴”的“鉴”,就是“镜”,照人的镜子,“镜”和“鉴”是一个意思。“半亩方塘”像一面镜子那样打开了。“半亩方塘”虽然不算大,但它却像一面镜子那样地澄澈明净,“天光云影”都被它反映出来了。闪耀浮动,情态毕见。作为一种景物的描写,这也可以说是写得十分生动的。这两句展现的形象本身就能给人以美感,能使人心情澄净,心胸开阔。这一种感性的形象本身,它还蕴涵着一种理性的东西。很明显的一点是,“半亩方塘”里边的水很深、很清,所以它能够反映“天光云影”;反之,如果很浅、很污浊,它就不能反映,或者是不能准确地反映。诗人正是抓住了这一点作进一步的挖掘,写出了颇有哲理的三、四两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问渠”的“渠”,不是“一渠水”的“渠”,它是一个代词,相当于“它”,“问渠”就是“问它”。在这个地方“它”指代的是“方塘”。诗人并没有说“方塘”有多深,第三句诗里边突出了一个“清”字,“清”就已经包含了“深”。因为塘水如果没有一定的深度的话,即使很“清”也反映不出“天光云影共徘徊”的情态。诗人抓住了塘水“深”而且“清”,就能反映“天光云影”的特点。但是到此诗人并没有结束,他进一步地提出了一个问题。“问”那个“方塘”“那得清如许?”问它为什么这么“清”,能够反映出“天光云影”来。而这个问题孤立地看这个“方塘”的本身没有法子来回答。诗人于是放开了眼界,从远处看,终于,他看到了“方塘”的“源头”,找到了答案。就因为“方塘”不是无源之水,而是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给它输送了“活水”。这个“方塘”由于有“源头活水”的不断输入,所以它永不枯竭,永不陈腐,永不污浊,永远“深”而且“清”。“清”得不仅能够反映出“天光云影”,而且能够反映出“天光”和“云影”“共徘徊”这么一种细致的情态。这就是这一首小诗所展现的形象和它的思想意义。
第二首诗也是借助形象说理的诗。它以泛舟为例,让读者去体会与学习有关的道理。“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其中的“艨艟”也写作“蒙冲”。因为“昨夜”下了大雨,“江边春水”,万溪千流,滚滚滔滔,汇入大江,所以本来搁浅的“艨艟巨舰”,就如羽毛般那浮了起来。“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说往日舟大水浅,众人使劲推船,也是白费力气,而此时春水猛涨,巨舰却自由自在地飘行在水流中。诗中突出春水的重要,所蕴含的客观意义是强调艺术灵感的勃发,足以使得艺术创作流畅自如;也可以理解为创作艺术要基本功夫到家,则熟能生巧,驾驭自如。这首诗很可能是作者苦思某个问题,经过学习忽然有了心得后写下来的。
【创作背景】
南宋庆元二年(1196),为避权臣韩侂胄之祸,朱熹与门人黄干、蔡沈、黄钟来到新城福山(今黎川县社苹乡竹山村)双林寺侧的武夷堂讲学。在此期间,他往来于南城、南丰。在南城应利元吉、邓约礼之邀作《建昌军进士题名记》一文,文中对建昌人才辈出发出由衷赞美。又应南城县上塘蛤蟆窝村吴伦、吴常兄弟之邀,到该村讲学,为吴氏厅堂书写“荣木轩”,为读书亭书写“书楼”,并为吴氏兄弟创办的社仓撰写了《社仓记》,还在该村写下了《观书有感二首》。
作者简介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又是春去夏来时作文650字》
朱熹笔下的“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在我眼前匆匆闪过,陆游笔下的“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浮现在我眼前。
转眼间,春已去,夏已来,我们的城市又迎来了属于它自己的夏天。
正值初夏,每日的清晨,时而温柔,时而忧郁,有时阳光虽刺眼,却如同妈妈手掌一样温暖,温柔地洒在我身上,微风轻轻地吹拂着我的发丝,形成一幅温柔的画卷,有时天空被郁闷覆盖,落下豆大的雨珠,洒落在我头顶的避雨港上。
晴天时的校园,太阳已出来好久了,刺眼的阳光照射着整个覆盖着青春的校园。校园里一个个活泼可爱的身影沐浴在刺眼却温柔的阳光里,有的身影似乎觉得阳光太过于刺眼,伸出手遮掩,但阳光可是无形的,透过手指缝照射在那青春洋溢的脸蛋上。就在那刹那间,整个校园就陶醉在耀眼的阳光里。
下雨时的校园。天灰蒙蒙的,好像涂了几层灰色的面膜,雨滴滴答答地下着,恰似一根根透明色的针,斜斜地落在校园中。它轻悄悄地滋润着土壤、大地和动植物,一直在无私奉献着,雨滴在叶子上玩滑梯,在风中逃窜,在花丛间捉迷藏,在地上制造镜子。
晚上走在初夏的凌公塘上中,偶尔传来几声蝉鸣,看来那些调皮的蝉儿已经蠢蠢欲动、迫不及待要出现了呢!经过一年未开的荷花池,我脑海里浮出了一句诗:“小荷才露尖尖角,唯有蜻蜓立上头。”荷花也已经等不急要探出头来了呢!
“等闲过了一年春,雨后风光夏景新。”春已过,夏天又来啦,这个夏天是个很重要又很特殊的夏天,必定要好好珍惜。因为这是一个充满分别的夏天,我们即将毕业啦,等到七月左右,我们就要奔向各自的夏天,去追逐梦想。
《家风塑人,国风塑世》
朱熹家训: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流传至今,发人深省。家训,家规的集合称之为家风。家风映照一个家庭的精神面貌,更浸润一个国家的灵魂气质。好家风涵养好国风,建树和睦、守法、担当之家风,造就和睦、法治、进取之国风。
家风,乃树之根系,孕育国风之生命。
家是最小的国,国有千万家,千千万万个和谐的家庭音符奏响了国家和谐的主旋律。蔡生莲是一位陕西省普通的农村妇女,她却十几年如一日,无怨无悔悉心照料长期瘫痪在床的公公和婆婆,为他们换衣擦身,洗脸洗脚,送吃送喝,她用执着和坚韧,善良和勤劳,诠释了孝敬父母的勤劳美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们把孝心献给父母,把贴心献给父母,把贴心献给配偶,用爱心呵护孩子,用诚信对待亲人。朴素而真挚的家庭和睦之美,势必绘制出国家和谐的锦绣山河图。家庭上空的一片片和睦之云,终将汇聚成润泽万物的国家和谐之雨。
家风,乃树之躯干,承载国风之根本。
家风是中华文化的缩影,是中华文化得以传承的接力棒。历代大家名人皆把中华文化注入之家书、家规,比如《曾国藩家书》中∶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其将勤俭持家,俭以养德,勤奋好学列入其中,包括中华民族文化之精髓。且传承家风更具时代意义,在国家转型、社会结构转变的时代背景之下,良好家风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中国力量。
家风,乃树之繁花,彰显国风之内涵。
家风正,则民风正,政风正,从而树立大国风范。‘利莫大于智治,害莫大于利乱’在当前家风淡化的现实问题之下,弘扬社会主义价值观,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注重家庭教育是树立家风,注重家风的重要手段。弘扬家风,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弘扬家风,为中国梦的腾飞奠定基石。
家风与国风,一脉相承,交相辉映。家风是根,国风是茎,家和筑起国兴;家风是源,国风是流,源远才能流长;家风是溪,国风是海,小家风传递大情怀。
从家庭责任到国家使命,从责任担当到使命担当,淳淳家风是魏巍国风的精神涌流。让我们从自己做起,弘扬良好家风,共筑大和国风!
《写春天的十首古诗》
1、春日
宋代: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译文:风和日丽游春在泗水之滨,无边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谁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2、咏柳
唐代: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译文: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垂的柳条像千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不知道这细细的柳叶是谁裁剪出来的,就是二月的春风,如同神奇的剪刀。
3、春夜喜雨
唐代: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译文:好雨知道下雨的节气,正是在春天植物萌发生长的时侯。随着春风在夜里悄悄落下,无声的滋润着春天万物。雨夜中田间小路黑茫茫一片,只有江船上的灯火独自闪烁。天刚亮时看着那雨水润湿的花丛,娇美红艳,整个锦官城变成了繁花盛开的世界。
4、泊船瓜洲
宋代: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译文:京口和瓜洲之间只隔着一条长江,钟山就隐没在几座山峦的后面。和煦的春风又吹绿了大江南岸,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钟山下的家里。
5、月夜
唐代: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译文:夜色深沉,月光斜照半边庭院,北斗星横在天上,南斗星也已西斜。今夜出乎意料的感觉到了初春暖意,还听得春虫叫声穿透绿色窗纱。
6、江南春
唐代: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译文:辽阔的江南到处莺歌燕舞绿树红花相映,水边村寨山麓城郭处处酒旗飘动。南朝遗留下的四百八十多座古寺, 如今有多少笼罩在这蒙蒙的烟雨之中。
7、初春小雨
唐代: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译文:京城大道上空丝雨纷纷,它像酥油般细密而滋润,远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零星。这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远胜过绿柳满城的春末。
8、村居
清代: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译文:农历二月,村子前后的青草已经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杨柳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随风摆动,好像在轻轻地抚摸着堤岸。在水泽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汽,如同烟雾般凝集着。杨柳似乎都陶醉在这浓丽的景色中。村里的孩子们放了学急忙跑回家,趁着东风把风筝放上蓝天。
9、游园不值
宋代: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译文:也许是园主担心我的木屐踩坏他那爱惜的青苔,轻轻地敲柴门,久久没有人来开。可是这满园的春色毕竟是关不住的,你看,那儿有一枝粉红色的杏花伸出墙头来。
10、春日偶成
宋代:程颢
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译文:淡淡的云在天上飘,风儿吹拂着我的脸庞,此时此刻已近正午,我穿行于花丛之中,沿着绿柳,不知不觉间来到了前面的河边。当时的人不理解我此时此刻我内心的快乐,还以为我在学年轻人的模样,趁着大好时光忙里偷闲呢。
《你的行为体现了你的教养》
古人朱熹曾说过:“涵养为首,致知次之,力行又次之。”他认为做一个有教养的人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的行为举止透显着自身教养的高低,我们应该把教养这种美好的品德展现出来,延续下去。
前不久看了《良好的教养》这本书,里面描述了许多关于教养的故事,也教会了人们如何做一个有教养的人,这本书引发了我对“教养”的思考。我想起不久前发生的一件事情,事情是这样的:在长江三峡的一艘游轮上,一对外国老夫妇取餐时,发现吃的都被拿光了。而他们旁边的中国游客,每个人面前都是几个大盘子,食物聚摞成塔,根本吃不完。外国夫妇于是向工作人员投诉,让人吃惊的是;这对外国夫妇并不是投诉自己没吃到东西,而是觉得是食物浪费太可惜了。
从这件事情中就可以看出很多问题,一、取餐时,把食物都拿光,完全不考虑后面的人有没有吃,这是对别人的不尊重;二、拿走的食物聚摞成塔,吃不完又成了一种浪费,这是对食物的不尊重;三、这种行为不仅有损了个人形象,也有损了国家形象,这是对国家的不尊重。这三个不尊重都是不文明的、教养欠缺的表现。由此我们就能懂得,很多事要为他人着想,珍惜粮食,行为注意形象,做一个有教养的人。
在这我又想到了我们平时吃饭,总是剩饭剩菜的问题,我很想问大家,把饭吃干净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情么?其实我们不想吃,完全可以不盛那么多。
吃饭时对食物的态度,可以反映出对“自由”的态度,换句话说,就是可以看出你的教养。所谓“自由”,不是说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而是能控制自己不去做什么,这是一种自律意识。自律的人,能按照自己的原则去行动,尊重自己的需要,清楚自己该吃多少,能吃多少,并且把饭吃干净。
把饭吃的干干净净,本是一种生活常识,习惯性剩饭,不仅是浪费,更是教养欠缺的体现。无论在过去粮食匮乏的年代还是物质日益丰富的今天,节俭都应是根植于心的传统美德,珍惜食物也是一种教养。
《良好的教养》还让我联想到了关于美国运通公司总裁哈维的一个故事。哈维上初中的时候, 校长带她们去参观博物馆,去到的时候,哈维看到在博物馆的门前坐着一位老乞丐,老乞丐的面前放了一个玻璃罐子,于是哈维往玻璃罐子里面丢了一枚硬币,罐子发出响耳的“哐当”一声,哈维觉得做了一件好事,正开心着,可是,老乞丐只是抬起头,面无表情地看了哈维一眼便低下头去了,哈维纳闷极了,正准备转身离去。然而,站在不远处的校长目睹了这一切,就把哈维喊了过来,校长问哈维:“哈维,你是不是因为给了老乞丐硬币他却没有跟你说谢谢,而感到郁闷呀?”哈维点了点头,校长就悄声告诉哈维应该怎么去做。过了一会,只见哈维轻轻走到老乞丐面前,轻轻把硬币放到罐子里,这时罐子没有再发出响耳的“哐当”声,老乞丐抬头,对哈维微笑了一下,亲切地说:“孩子,谢谢你。"哈维怔住了。校长对哈维说:“哈维,你看,想要别人说谢谢就是这么简单。每个人都是平等的,都值得被尊重。”哈维终于明白了这个道理。
对待弱者的态度就是一种教养,我们的一生都是无形的,没走到终点,谁也不知道自己是谁,可是教养会跟随我们的一生。“教养”是一个人身上最好的名字,做一个好人比做一个坏人重要,做一个有教养的人比做一个没教养的人更受欢迎。强者对待弱者的态度,反映的是一个人的素质,一个社会的良心,善待弱者,只有有教养的人才做得到。不管自己有多强大,都会遇到困难,都不会过得一帆风顺,可是他的教养促使他帮助过别人,别人才会在他落难时帮他一把。
“品德,应该高尚些;处世,应该坦率些;举止,应该礼貌些。”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就很好地阐述了“教养”,在生活中,我们确实应该做到举止礼貌得体,因为,你的行为,体现了你的教养。
《我爱桂花》
宋朝朱熹写诗:“叶密千层绿,花开万点黄。”桂花是中秋时节特有的景物。星期天,我到小区里赏桂花。
刚下楼就闻到了桂花的幽香,我陶醉在这幽香之中。真是“桂子花开,十里飘香”啊!
桂花树叶子郁郁葱葱,十分茂盛。远远看去像一把绿色的大伞,上面点缀着一些小花,小花若隐若现。近看叶子是翠绿的,叶子上有很多细小的茎,像蜘蛛网一样。叶子摸着硬硬的,边缘是锯齿形的。桂花是金色的,花很小巧,有四片花瓣,每片花瓣只有小米粒那么大,中间有两个小的几乎看不见的花蕊。桂花有的躲在绿叶底下,像一位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欲开未开。有的像一个小婴儿,含着花苞,随时准备着绽放。还有的已经全开了,像一位姿态优雅的仙女,露出美丽的笑脸。
我摇了摇桂花树,桂花就像可爱的小精灵,纷纷落下。又像下了一场香香的桂花雨,那景象十分美丽。
桂花的用途很多,可以做桂花糕、桂花酒、桂花枕,晒干了还可以泡茶喝。桂花虽然不太引人注目,但是有着无私奉献的精神。我也要像桂花一样做一个有用的人。
《以朱熹为话题的作文》
朱熹的《现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排徊。问果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文字平实,写的是家门前那口小小的池塘,似乎是读书之余,偶一抬头,见塘水宜人,波荡影摇,怡情洗心,便出此作。然而再看这首诗的题目,我们便会发现作者隐含在诗中的深意。
朱熹是程、朱理学的集大成者,撤开功过不谈,他不失为一个大学问家,而这首诗,恰是谈关于如何“治学”的。
在诗中,我们能品味出的作者的第一层喻意是:好的书是一个人思想的源头活水。一个人的思想要能丰富、深刻、明晰,必须博览群书。作者仿佛面对着一本好书,在惊喜地赞叹:这就是我的源头活水呀!脑海中一片开朗,浮想联翩,真所谓“天光云影共排徊”了。的确,读一本好书,不仅是人生的最高卒受之一,也是一个人发展自己思想的必由之路。马克思为写作《资本论》,天天到大英图书馆研读大量著作,终于作出了震古烁今的发现,他的种种打破旧思想枉格的崭新论断,如果不是建筑在对前人著述的研究分析上,又怎么能建立起来呢?读书,学习,批判,然后才能形成自己的思想。试想,一个人如果不读书,怎么可能具有广博的知识,深邃的洞见!越是博览群书——当然要在批评借鉴的基拙上——才越能成其学业。
细吟全诗,我们还能发现作者的窝意并不止此。作为一个著述家,朱熹当然会很注意古人的写作中有什么可以记取的方法、长处。“半亩方塘”,也可以是指古人的著作;“问梁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可以理解为灵活的思路,发展、更新的思想,来源于社会生活这股“活水”。许多同学常感到作文时笔头艰涩,无物可言。其实解决的办法很简单:丈章是生活的反映,有了生活才能有丈章。这就要求我们时刻注意周围的事物.以其作为写作的“源头活水”。从广义上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学问”,而要不断有所长进,必须时时注意从生活中吸取营养,充实自己。这学问,也便如一个小小的池塘,若常有清水注入,便能明澈如镜,若是断了源头活水,便会发奥了。生活,便是我们最重要的源头活水。
《出俗不凡孕大含深》
宋代朱熹有句名言:“问梁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文幸要写得好,就得有丰富的生活内容,有在勤劳的实践中获得的写作素养。这可以说是“源头活水”。《一张邮票》这篇散文所以写得好,除了小作者有较好的鸟取语言的能力外,更重要的是能从纷繁的日常生活中拔捉细节,择取侧面。“集邮”是作者亲牙经历的生活,信手拈来,从中理出头绪,形之于笔。鉴,就能随心抒写,着意开握,最后升华到“我爱邮票,我更爱文明道德”这一深刻的主题。选材角度虽小,但能以小见大,蕴籍深邃,充分反映出青少年一代的精神风貌,这是“五讲”“四美”活动在青少年心灵中放封出的一朵明亮的思想火花。这篇文章,可使青少年的习作受到启迪,写丈章可以多选材于自己熟悉的学生生活。火热的生活似海洋一样广阔,就看对事物是否敏感,是否善于摄取那些闪光的镜头。而要避免不陷于琐细,不流于空跳,不落案臼,还要善于剪裁,理出线索,集中深化,揭示其深刻的意义。
这篇文章所以写得好,还在于作者初步把握住了散文的特点。散文的主要特点是形散神凝。所谓形散,主要指选材广泛,表达方式自由灵活,不构成法,所谓神凝,是指扦情叙事都要有明确的立意,即表达主题忍想,这就是文章的焦点,或说是“点睛”之笔,任何叙写都要为主题服务。本文沿着杆发自己热爱“邮票”的感情这一线索展开,最后落笔于“更热爱道德”收束,这就水到渠成地A明了主旨所在。而中学生学写散文的通病,往往是忍路扶窄,就亨论事,浮光掠影,广泛涉猎,只能形散,而不能把笔力集中到焦。点上,无深度高度。这就是撒得开而收不拢的毛病。而这篇文章,时初中学生来说,可葬得上形神兼得,有借鉴意义。
本文在语言上朴素无华,自然流畅,无雌琢浮华之嫌,也是值得称道的。
似嫌不足的是,结构上,第一段引进了《刻舟求剑》的故事,展开叙述,显得有些臃肿拖沓,如能浓缩些,或以饱故浓郁感情的笔,透过典型,悄陈点染,浓笔重彩地演染一下琳琅满目、美不胜收的画面,会入题更快,街接更紧,思路更顺畅,也为下文的激情欢宕留下伏笔。
第三段后半部分,点题太落,知能含蓄些,叫人读后掩卷沉忍,有余音袅袅的不尽之惑,兴味会更浓些。看来作者是忍路有所及,而表达则不足。
再是,散文的语言虽不要求象诗那样凝缩,但要讲完精美。好的散文不仅内容好,立意新,条分缕析,有血有肉,还要有真切而火炽的语言,这样才能使文章清新永隽,烨烨生辉。本丈如能在语言上再加工锤炼,艺术的感来力将更强。
顺便提及的是,小作者的个别用词尚欠严密,如“邮票”与“纪念邮票”两个概念的外延不同,不能说“爸爸一带回信我就迫不及待地拿过信件,把邮票仔细地剪下来”,这里恐怕不包括普通邮票吧!
《人贵立志》
“立志不定,终不济世。”这是宋朝朱熹的一句话,它以简洁的语言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人贵立志。
人的一生,如流星般转瞬即逝。历史上无数的成功者都将生命的脚步重重地踏在了对志向的奋斗之路上。有了奋斗目标,才能付之以汗水,每日的拼搏才有意义,才有收获令我们欣喜;如果没有努九的方向,那就只能虚度光阴,徒劳一生。
越王勾践在与吴国的争锋中一败涂地。曾为国君的他作为囚徒屈居人下,他本可一死了之,但他忍辱负重,坚信有一天必能重整山河,成为一代霸主。在吴国,他侍病尝粪,苛活存息,终于历尽千辛万难逃回故土。但他面对的是一个荒凉贫弱的国家。这时,又是他早年立下的志向鼓舞了他。“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勾践麻布粗衣,卧薪尝胆,终于打败了吴国,成为春秋最后一位娜主。涟勾践在吴国立下的志可谓是字字血泪。他奋斗的历程,一典是荆棘满布、困难丛生。但当他意气风发地站在人生山工时,一定会慨叹,他的成功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当年五丫的不屈之志。
东汉史学家司马迁,从小文志要完成父亲司马谈的遗志,纂写史书。因此,他虽被诬下狱、身受腐刑,但仍然完成了光推历史的编年体巨著—《史记》。《史记》这部凝含粉作者一生心血的“史家绝唱”,正是由于有了他的“发愤抒情”,才有了穿越时空的分量。
任何人要想有所成就,都须有志。古人如此,今人更应如此。
我们国家为了抗击外国俊略者,维护和平统一,曾进行过轰轰烈烈的斗争。在这斗争中,无数英雄儿女甘愿抛头颅、洒热血,为国捐躯,他们的思想是无比祟高的。但使他们如此英勇奋战的动力又是什么呢?这就是对祖国无比的热爱和保卫祖国、争取胜利的凌云壮志!
孙中山面对危险曾表示“我更积极地投身于我那可爱而受压迫之祖国的进步、教育和文明事业。”周恩来曾坚定地掷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誓言。秋瑾曾在刀柄上刻下“鉴湖女侠”,而将冲破封建社会的樊笼,投身革命洪流,为争取民权、自由而奋斗作为毕生的追求……时世造英雄,而英雄之所以成为英雄,主要是因为他们矢志不移,不因一时的沉浮而飘荡。
“没有理想,等于死亡。再大的风浪,折不断海燕的翅膀。”志,将是航行者迷惘时清晰的航线,将是攀登者困难时的最大的鼓舞。徽散的生活将在它的督促下变得有节律,充实的生活将因为有了它而更加激情洋滋!
我们应牢记古人的训诲:“人贵立志”,也只有我们树立了正确的、切合实际的志向并付诸行动,我们每个人的作用才能发挥,社会主义现代化大厦才能高高筑起。让我们携手扬帆,共同成为21世纪的有志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