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全局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5-01-22 20:56:58
《纵观全局,分辨短处600字》
一只兔子是一名短跑冠军,可惜他不会游泳,于是就找来森林里面的游泳教练野鸭,野鸭跟他说,不就是最简单的游泳吗?我两条腿都会,难道你四条腿不会?只要努力就好啦。
兔子一听,高兴极了,觉得游泳真的很简单,找到一条河扑通就跳进去了,不一会儿,兔子挣扎了一下,淹死了。
从这个故事里面我们能够看出什么?兔子作为一名跑步冠军,还想要去学习游泳,算是非常努力了。但兔子的问题是什么呢?在于没有自己开动脑筋去思考问题,别人说什么他都觉得有道理——兔子,生来就是不会游泳的,这可是常识。这就不难看出兔子不仅没有对全局的纵观意识,而且对于自己的不足也没有很大的认知。
为什么纵观全局,分辨短处如此重要?
想想毛主席当时为什么能够带领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胜利?这两场战争,都是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但依然打胜了。其根本原因就是毛主席对全局有着非常全面的认知,对我方军队的长处和弱点,也十分清楚。我们采用农村包围城市,不与日军正面对抗,从背后偷袭,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逐渐扩大胜利成果,逐步取得胜利。
而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也从来不跟对方拼武器,用多打一的模式,采取歼灭战,取得了每一场小战斗的胜利,最初联合国军没有在意,直到中朝联军五战五捷,把美国侵略军赶回到三八线附近。
在学习上也是如此,我们不仅要知道自己擅长的学科,也要正视自己弱项的学科,通过向老师、同学请教、查资料等方式,把自己的各科成绩都提升起来!同时,以后选专业的时候,也要明确自己的目标,多选自己感兴趣、擅长的领域。
《宏观感觉》
宏观感觉是作者从全局出发,站在一定的时代高度对客观事物或社会生活进行历史的、整体的考察,从而准确地把握客体本质、社会意义和时代精神的一种感受方式。它要求作者能怀着一颗热烈激荡的诗心,以敏锐的艺术感觉,选取生活中的一人一事或一景一物,并把它们置于一定的历史时期和社会环境中,去开掘其真善美的内涵。这样就感觉更全面,认识更深刻,立意更高远,表达更充分。
例如杨朔的散文《雷浪花》就是从一位外号叫“老泰山”的老渔民身上敏锐地感觉到他的达观开朗、热爱集体的宽广胸襟和像浪花“咬”礁石的水击石变的执著如一的精神,于是把它与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建设人民江山的时代精神联结起来,与亿万普通劳动者勤恳朴实、鞠躬尽瘁的高尚情操联系起来。可见,一点浪花经过杨朔的宏观感觉加以点化、升华,赋予了时代的思想内容,给读者以思想的启迪和精神的陶冶。
但是,在宏观感觉过程中必须注意把握整体与局部之间的必然联系,既要立足于整体和全局,又要从个体和局部人手去表达,这样才能使文章主题具体而真切。例如茅盾写《b杨礼赞》就是他1941年在抗日根据地宏观感觉到广大军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团结一致,顽强战斗的精神和意志,然后借助白杨树这个个体形象加以真切的表达,揭示出白杨树的本质意义
《写作注意事项》
先有提纲,又在部分章节打草稿,这种既顾及全局,又确保重点时做法,有兴趣时同学在现场作文时也不妨一试。“其二是合理分配时间。现场作文时间有限,稍纵即逝‘不妨把这有限的时间化为一段一段的,使它严格服从于作者的意愿。在现场作文时,怎样划分各段的时间呢?根据现场写作实际过程,作文时闻大致可分为五小段:第一段,审题,联系自身的生活积累。第二段,确立中心,进一步审定题目。
第三段,构思酝酿,编排写作提纲。第四段,落笔成文。第五段,修改文章。从分配比例来说,时间应主要用于第三、四两段。第一、二两段和第五段不能占用过多的时间。合理分配时间,能在写作过程中保证重点,不至于轻重失当,顾此失彼。综上所述,本文提出的参加现场作文必须做好的三项心理准备—端正写作动机、保持强盛的自信心、注意思维的条理性和敏捷性,是针对现场命题作文的三个特点(竞争与检验、命题、时限)而提出来的,也是在分析学生参加现场作文活动时的“正常”和“失常”的现象以后而提出来的。
至于在一般的写作过程中,对于作者还需要具备其他必要的心理品质,诸如感知、兴趣等等,自然,在现场命题作文中也不例外,不过它们不如上述三项与现场作文的特点有着更为直接、更_为密一切的关系,所以,这里就略而不论了。
《立意居要全局在胸》
这是一篇读后感。是因“读”而发表意见的一种议论文体。练写这种文休,对培养中学生、特别是高中学生的审题、立意、分析、概括、推理利断、逻拜思维以及综合表达能力,均有稗益。
写“读后感”,贵在“感”,而立意又是贵中之贵。“感”是丈幸的主体,立意则是主休中的灵魂。古人说:“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警策既定,全局在的,然后落笔属丈,一篇好“感”于是乎成。《从“刘颇摔雄”的敌亨谈起》便是这样一篇好“感”。
《刘颇拌堆》是一则简短精怀的古代小故事,寓意深长。作者先从引述读过的这则小故事落笔开篇,出手自然而合乎章法。接着,单刀直下,抓住原故亨内容的精砍所在,仅用十七个字的简沽语言,将丈意核心说出,立意鲜明、誉辟,要言不烦。继之,笔锋轻转,紧扣故事原意,展开联想,生发开去,信手拈来我国当前“调整国氏经济的方针政策”的国情实际,扰琴毖拍合,妙笔拓新,使旧故事与新意义熔成一体,为全文主体之“感”莫基定调。
在写法上,作者用了一个反话句,既将立意收安,又利落而醒目地领起全篇。接着,萦紧围绕这条红线,援理撷据,娟开思路。作者针时文章主体之所在,饱战浓荃,用了五个自然段的篇幅,展开论述: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叶国民经济实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八字方针这一历史背景和国情实际起笔,到分析造成这种国情现状的历史原因,直至时八字方针势在必行,并成效在望的逻裤推理判断,一路直下,加之言之以理,论之以据,读来条分婆析,中心突出。结尾一段,尤具特色:既将上文论述内容以寥事数语概括收束,又与文章开头遥相呼应,进一步突出了全文中心。同时用两个以“必将”构成的排比句,增强气势,然后再用一个以“必定”构成的刹断句,语意果断而坚定,再次强调和突现中心,并将文章内容引向深化,余意脉脉。综现全文,说理明白,忍路清晰,结构完整,重点突出。
要写成一篇好“感”,贵意多而约出,而忌意乱而无主。唯意多而约出,所写之文才能做到中心突出,重点鲜明,感透论深。反之,如意乱而无主,轻则芜杂无章,瓜艾刘缠,东截西点,空泛肤浅,重则多而乱文,章法支离,甚至偏题走意。由此看来,把笔凝聚于一点,一篇一意才是上乘之“感”,特别是千字之文,尤需如此。丁启伟同学的这篇丈章,主干鲜明,极少旁枝逸出,始终以一意贯之,这一点也是可贵的。
上文所述,仅就中学生习作立论而谈,评析的尺度始终以中学生实际习作水平为准。当然,这篇丈章还存在一些缺点,诸如所感尚嫌平淡,欠缺深度,中心部分章法布局也有败笔之处,语言虽朴实无华,简明顺畅,但少见警辞生花之笔。特别是由于作者社会知识视野不宽,生活阅历尚浅,论述此种较大议题确难驾驭,因而构思行文,不能做到横阔纵深,左右逢源,此种情况,实属难免,不能严评苛论。
《警示教育片观后感》
这段时间以来,参加了全局组织的多次警示教育片的观看,对于腐败分子的腐败行为,使自己真正在思想上受到了震憾和教育。看着这些人,哪一个过去不是热血方刚、踌躇满志的同志,而今天却成为阶下囚,这就是因为他们在这改革开放深入进行的重要时期,也是社会转型阶段,没有时刻进行理想信念的修养,加强作风建设,导致理想信念动摇,丧失党性原则,宗旨观念淡薄,把权力当成谋取私利的资本,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占据头脑,价值观发生偏离,堕落为犯罪分子。观看结束后,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对存在的这些社会问题,下面谈谈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这些反面典型,在他强取豪夺完成由腐而败的进程中,为什么会一路畅通,即使怨声载道仍能稳坐“科长”、“处长”和“局长”的宝座呢?这些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深挖其根源有如下几点:
一、执法观念严重错误,权力异化,把党和人民赋予权利当作自己的东西。对于腐败分子而言,手中的权力就是他们敛财、“称霸”的“法宝”。那么权力的本质是什么?权力因何而生,又应为谁而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但是手中的权力却蜕变为强取豪夺、祸国殃民、实现个人私欲的工具;为了小单位的利益随意执法,置国家利益不顾,而肥了自己。权力的异化有内外两方面因素。从自身来看,职务犯罪有一共同点,即虽然犯罪人级别不尽相同,但法制观念淡薄,特权思想严重是其共性。而不正常乃至畸形的心理状态无疑是他们堕落的“源动力”。当一个人认为人生的目的和意义就是追求享乐,把对权力的追逐和对金钱的挥霍当作目标时,就会借权力牟私,借权力生财,成为权力的寄生虫。人格的失衡和品德的低下,助长了其贪婪自私和鲜廉寡耻,以至恶招损术层出不穷,搜刮民脂民膏,坑害国家,无所不用其极。
二、缺乏执法监督机制、体制漏洞,民主建设形同虚设,出现利用手中职权为所欲为,以个人意识代替法律。从外部环境分析,这十几年正是我国改革开放深入进行的重要时期,也是社会转型阶段。新旧体制转轨,两种体制并存,思想意识 形态多元化是这一时期的特点。体制上漏洞为犯罪提供了空间和土壤,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促使一部分公职人员对自己手中的权力产生了错误认识。从制度层面看,我们的一些制度缺失,或者虽然存在但是形同虚设,也是犯罪的重要原因。虽然党和国家采取了多种措施予以遏制,但是收效仍然不很明显。从法制层面来看,“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从深层次看,是社会法律意识的缺失和法律的不完善。因为前者的缺失使人们不懂得、不善于用法律来保护自己,唯有妥协;制度的缺失,则导致无法可依,对霸权的滋生横行无能为力,为权钱交易留下空隙。社会法律意识的提高是防腐拒败的基础,务必长抓不懈;现有的法律规范更多的是关注和惩罚已然的职务犯罪,对职务犯罪的预防性立法远远不够。立法的欠缺和法律监督权限设置上的结构性缺陷,也给现阶段预防职务犯罪的司法实践带来了困惑。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认为要防止腐败,需作到以下几方面:
一是始终坚持政治理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党员,只有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才能确保高质量地完成好党交给的工作任务,才能更好地保证自身的廉洁清正。因此自己将坚持经常性的深入学习和钻研,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政策水平和理论水平。在学习中,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将反面案例与正面教育相结合,注重学习效果,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准。同时,自己要按照党的要求,严格要求自己,防微杜渐,确保不出任何违法违纪问题。
二是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完成好党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最根本的就是要正确处理好个人利益与党和人民利益的关系,在任何时候都要把党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要时刻注意树立警醒意识,在大是大非面前坚持正确立场和态度,自觉维护党和人民的利益。进一步加强世界观的改造,用马克思唯物主义的观点去判断、检验是非功过。正确行使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心系组织重托,心系群众冷暖。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上进行自我批评和自我教育,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端正思想作风,提升思想境界,切实做到为民、务实、清廉。
三是始终坚持执行党的各项廉政建设规章制度。这些腐败分之地下场警示我们:在社会主义中国,法律面前没有特殊公民,党纪面前没有特殊党员。一个党员干部,不管地位多高,权力多大,只要违法乱纪,终究逃不脱党纪国法的严厉制裁,以身试法者必亡。通过警示教育,我深刻地认识到反腐倡廉的任务艰巨性,认识到建立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处和预防腐败体系的紧迫性。因此,作为党员,必须积极维护党纪国法的严肃性,既用宪法和法律约束自己,也用党章和党的纪律规范自己,以实际行动带动党风和社会风气的进一步好转。特别要严格遵守廉洁自律的有关规定,耐得住艰苦,管得住小节,挡得住诱惑,做一个清清白白的人。
因此,我们要从警示教育片中吸取教训,做到举一反三,警钟长鸣,牢记党的宗旨,做好本职工作,恪尽职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光辉形象靠党员的共同努力来增彩,党的利益需要我们大家来共同维护。我将以此警示自己,防微杜渐,警钟长鸣,牢牢树立勤政为民、廉政为民的思想观念,真正做到上不负党,下不负民,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一点着手”是杂文选题成功的经验》
从全局着眼,将选题的方向和范围确定以后,下面就是个进一步选择突破口的问题了。这个“突破口”,也就是杂文的具体题目破口,是集中兵力于敌人最要害。军事意义上的突、最敏感而又最薄弱的一点,由此突人敌阵,继而扩大战果。全歼敌人。杂文的“突破口”也具有类似的性质,它既是关联着全局,而又是最要害、最敏感、最容易捅得响的问题。它是“一点”,却是战斗的“突破口”;它是“一发”,却又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一发”。它是从大处着眼,又是从小处落笔的。这种全局与“一点”,全身与“一发”,大处与小处的辩证的统一,正是杂文选题的奥妙所在。仍以鲁迅杂文为例:1931年,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疯狂侵略,国民党反动派屈膝媚外,而美英等帝国主义国家纵容日寇侵略,妄图乘机瓜分中国的严重现实,鲁迅先生居高临下,统观全局,从千头万绪中抓住了“友邦惊诧”这个要害问题,从这一点人手,由小及大,以短见长,纵横驰骋,层层剖析,深刻揭露了中外反动派妄图灭亡中国的卑鄙丑恶嘴脸(见《二心集·“友邦惊诧”论》)。这样去选题,可真是一针见血,一语破的。在揭批“四人帮”的杂文中,《王洪文的“标准像”》(见《除四害杂文集》)选题也很有匠心,它从揭批“四人帮”的斗争全局着眼。通过“标准像”这一点,议论风生,嬉笑怒骂,赤裸裸地揭露出王洪文反革命两面派的丑相、妄图篡党夺权的凶相和政治暴发户的流氓相。透过一张“标准像”使人们看清了“四人帮”一伙反革命野心家、阴谋家的狼子野心。为了反对对民族文化的虚无主义态度,《人民日报》上曾刊登过一篇题目为《峨眉和尚的三件宝》的杂文,该文从游峨眉山时看到和尚捧出的保存了几百年的宝贵文物,想到我们偌大文明古国总有许多“宝”的,由此生发议论,批评了崇洋媚外,看不起自己,以至对我国优秀文化传统采取虚无主义以至自卑态度的错误。此文也是由一点而论及事关全局的大道理的。许多范例都说明,“一点着手”,是杂文选题成功的经验,离开了这一“点”,就像小猫咬皮球,是无从下口的。
《杂文要为全局着眼》
这里说的全局,首先是党和国家的大局,是当前我们面临的形势、问题和任务。比方说,我们今天工作的中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那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是大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形势、问题和任务,就是杂文作者应当经常研究和清楚了解的课题;而要了解全局,就要站得高,看得远,也就是要站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高度,不仅看清斗争的历史和现状,看清形势和任务中哪些是当前最突出、最令人关心,因而是一捅就响的问题,而且还应了解它的发展趋势,预见到斗争进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这样,才可能找到选题的大致方向。鲁迅杂文的选题总是立足于全局,注意于现实斗争中的问题和它的发展趋势,并十分注意其对于全局的利害。就拿《庆祝沪宁克复的那一边》来说,该文写于1927年4月10日蒋介石搞“四一二”反革命大屠杀的前夕。当时,“纪念和庆祝的盛典似乎特别多”,革命的人民正沉浸在北伐胜利的欢乐中。可是,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蒋介石却已暗暗地向革命人民举起了屠刀。透过漫漫重雾,鲁迅敏锐地觉察到形势的复杂性和严重性,尖锐地指出:“最后的胜利,不在高兴的人们的多少,而在永远进击的人们的多少”,并引用列宁的话,提出了“第一要事是,不要因胜利而使脑筋昏乱,自高自满;第二要事是,要巩固我们的胜利,使他长久是属于我们的;第三要事是,准备消灭敌人,因为现在敌人只是被征服了,而距消灭的程度还远得很”。他像预言似地明确告诫人们:“小有胜利,便陶醉在凯歌中,肌肉松懈,忘却进击了,于是敌人便又乘隙而起。”这些真知灼见,包含了他对当时的斗争形势及其发展动向多么精辟正确的观察!如果不对全局成竹在胸,就绝对不可能写出这样高屋建筑,卓绝独到的文字。再如,粉碎“四人帮”之初,国内外有不少人被“四人帮”长期伪装的“革命”假象所迷惑,误认为他们是“激进派”。从全局来看,撕破这一假面,对于揭批“四人帮”的反革命本质,教育受蒙骗的人们,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这时,《刮掉鬼脸上的雪花膏》(作者:尚云)、《红纸包里的烂肉》等战斗性很强的杂文见诸报端,以犀利的笔触,深刻揭批了“四人帮”反党反人民的罪恶本质,在广大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对推动揭批“四人帮”的斗争起了积极作用。当改革浪潮方兴未艾时,报刊上即出现了《“蛇口观念”的启示》(作者:陈小川),为改革创新及时起到了擂鼓助阵的作用;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斗争中,一开始,杂文阵地上即出现了《乘风破浪会有时》(作者:蒋元明)配合了现实的斗争,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可以说,写杂文而离开了全局,无异于为战士而离开了战场,那是一定打不到点子上去的。
《杂文的写作》
(一)着眼全局,从现实生活中选题
杂文要具有时代精神,反映时代风云,喊出人民的呼声。这就需要杂文作者要着眼全局,从现实生活中选题。着眼全局,首先是党和国家的大局,是当前我们面临的形势、问题和任务。人们都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生活,各人都有着自己的思想和感受,为什么有的人能够抓住问题,写出有一定影响的杂文,有的则不能。问题在于你是否着眼全局,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高度,叶现实生活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和思考。经过细致的观察、思考和分析,就会从中选取有思想意义,而又为人们普遮关心的社会问题,特别是那些人们已有所感觉,正在思索,但还想不太清趁的问题,作为杂文写作的选题。如果你能够就这个问题,认真分析,阐明观点,发表议论,把事理说得比较明白透彻,就能给人们以启发。例如,在改革开放的祈形势下,怎样正确处理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有些人过去清楚,在新形势下却模栩起来了;有些人讲起来国家利益高于一切,行动上却不能做到。《比钻石更纯洁的心灵)一文,就报上刊载的山东农村姑娘魏振芳把重178.7860克拉的钻石献给国家的事迹,有感而发。全文抒情、赞美、叙述、议论相结合,是一篇以歌硕为主的杂文。同时也鞭挞了“那些被铜奥污染的人,那些利欲熏心的人。”作者的认识正是着眼于全局,选题就是来自现实。再如(“羊肉串”的兴衰)一文的作者,从生活中寻找议论的事情作题材。卖“羊肉串”看似简单,实际上也包含了政治经济学的原理,作者正是透过这简单的事情,从“羊肉串”的兴衰悟出了价值规律在商品生产、交换中的作用。事情虽小,反映的道理却十分深刻。从小见大,挖掘其内在的规律的东西,是这篇文章的显著特点。
(二)情理并茂,运用形象说理
形象说理是杂文议论说理的特点,也是杂文写作的基本要求。没有形象性就没有杂文,不是形象地说理也就不是杂文的说理。杂文形象地说理有两方面的含义:
1.议论中注意形象的匀勒、描绘。
如《塑造自己的形象》一文,作者在读传记文学(居里夫人》时,从居里夫人以蚕自喻受到启发,联想到其他名人的自喻,浮想联名人不把自己比天、比地、比高山、比大海,却专与“微不足道”的形象为伍,他们是自谦的。1948年,郭沫若曾对茅盾感慨地说:“鲁迅愿作一头为人民服务的‘牛’,我呢?我愿作牛的尾巴’,为人民服务的‘尾巴’。”茅质听后笑着说:“那我就做‘牛尾巴’上的‘毛’,它可以帮助‘牛’把吸血的’大头苍蝇’和‘蚊子’扫掉。”你看,自喻是多私谦虚,又多么得体啊!你能说郭老和茅公因为“牛尾巴”和“牛尾巴上的毛”的自喻而损害了自己的形象吗?恰恰相反,他们由于自己的谦逊和忠诚,更盛得广大群众的热爱。
这样的议论,注意了形象的句勒、描绘有声有色,有情有理,加强了道理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比起干巴巴地讲道理,会给人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
2.通过形象进行议论说理。如(家猫》是一篇睹物生情的杂文,文中写到:
后来,小猫渐渐长大了,成了一位“英俊少年”,两只国国的眼睛总是瞪得大大的,闪着莹莹的绿光,“炯炯有神”。唇边的小胡须白生生、硬挺挺的,向下育着。满身金黄色的毛在阳光下闪闪发亮,走起来,被风吹得如如地抖动,好气派!但由于从小娇生惯养,这只猫的生存本领却差得很。偌大的块头,竟然被外面的小野猫打得一败涂地。 接着作者转入议论家猫之败,说明环境对动物有影响。“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纹垮少伟男”,说明环境对人有影响,这是家猫与人的共性。但人毕竟与猫不同,“人有着意识的能动作用,能够改造环境,变不利为有利,积极地进取。”这是人特有的个性。而只有认识到人的这一独特个性,人才能在一切环境中成才。像这样通过形象来议论说理的方法,给人的感受和启发,是生动真切而具体实在的。
(三)不构一格,形式要多样
杂文短小波辣,反映敏捷,正是内容与形式统一的体现。杂文是带有文艺性的丈化教育化丈,它就富有利用文艺形式与笔法的有利条件,使它的表现形式“杂”起来。杂文的形式是丰富多彩、不构一格的,它可大可小,可严峻可风趣,可嘲笑可怒骂,可歌颂可暴露,可委婉含蓄可明白晓畅,可谓五彩纷呈。写作杂文不必太拘泥形式,可以自由一点,以怎么顺手及便于把问题说清楚为原则。如《从“一”谈起》是一篇富有现实意义、颇具特色的杂文。作者从有人说“区区小‘一’,何足挂齿”下笔,道出人们之所想,欲扬先抑,使开篇不同于一般,接着笔锋一转,简要地指出“一”的重要作用,使文章的主旨鲜明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这篇丈章的内容“杂”而不乱,它告诉人们,认识“一”的重要作用,不要嫌小弃微,只有玲路实实从“一”做起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再如,(月亮也曾是个“贼”)一文的构忍超俗出新,颇具匠心。月光,从古至今不少人写过它,同学们作文时也经常有描写月光的,但(月亮也曾是个“贼”)却写出了特色。作者从月亮反射太阳光这一自然况象,巧妙地联系到当今改革开放过程中对外国技术学习的问题,以极平常的事物反映了重大的主题。所以,我们写文章要善于用脑,善于观察生活,从中生发联想,挖掘出新的深刻含义。
杂文的内容是多样化的,形式也应该是多样化的。中学生练习写杂文要特别注意避免模式化和雷同化的影响,使自己写的文章逐步达到内容上有新意,形象上有新貌。
(四)勤于学习,力求有文采
鲁迅的杂文被人称为“诗与政论的结合”。这就是说,优秀的杂文不仅要富有政论的退样力量,而且要有诗的激情和诗一般的生动、凝炼、含蓄,充满抒情性。学习写杂丈要使自己的文章有文采,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努力:
1.增强杂文的知识性。写作杂文应以广博的知识作基拙,知识性越强的杂文,时读者越有吸引力。学习写杂文也要努力学习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尽可能多地掌握各方面的知识。懂得知识越多,也越容易把枯燥的哲理融于丰富的知识之中。这样的杂丈不仅能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而且能够授之以业,使人开卷有益。
2.加强杂文的形象性。杂文要通过形象讲道理,窝道理于形象之中。怎样加强杂文的形象性呢?首先,要学会从生活中选取典型形象;其次,注意从文学作品和历史典故中借用形象;第三,通过联想、类比树立形象;第四,用形象化的语言强化形象。
3.掌握杂丈的语言特.汽。杂文的语言特点主要是精炼尖锐、生动形象、幽双风趣。写好杂文,努力学习和掌握杂文语言是至关重要的。怎样学习和掌握杂文的语言特点呢?一要多听。注意向人民群众学习语言,群众中有极其生动的杂文语言。二要多读。多读些优秀杂文,特别是香迅等名家的杂文,从中学习思想内容、写作艺术和语言特点。三要多练。通过多写多练,逐步达到由生到熟,由熟到巧,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杂文写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