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大运河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1-22 07:33:15
《我爱大运河800字》
——尽道隋之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一条河,一个城市的背景。一条河,一个朝代的丰碑。
隋炀帝为琼花,不惜倾尽国力,开凿运河。京杭运河,虽是朝代的余音,不可置否的却是其无法评估的价值和作用,运河的开通,“商旅往返,船乘不绝”。唐皮日休曰:“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古运河舟行如梭,不舍昼夜,船舶往来,商旅辐辏。沟通南北,贯穿东西,商船穿梭,墨客如鲫。
运河上下,一派风光,然前人之述备矣,则其中一二,略述。
淮安河下至码头之古运河曰清江浦,东接邗沟,贯淮扬而南达苏杭;西连清口,汇黄淮而北极京津。每岁三春将尽,漕舟衔尾,浦楼入目,即知三闸近而“蜀道”临也。于是帮长吆喝,军丁就位,“惠济”卸粮既毕,仰及上闸即屇。已而绞关爆屑纷飞,若箭在弦;纤夫闻锣齐挽,百干邪许。如是者凡三举历三昼夜,既济,方籍而相告慰也。若值夏秋汛猛,黄河倒灌,浦楼左右不,舟楫胶浅,丁夫叹而千总愁也。旋即飞章传驿,号马时毙,圣上震怒,河臣罹罪,大工兴帑藏虚也,至若康,乾南巡,屡屡驻跸,践泥途而不辞,指机示宜;作诗赋以留翰,赐臣祷神,圣虑竭而佳话传也。
淮安古城河下镇,旧时西带运河,经忱黄淮,贾舶边樯,车马杂沓,夙称要冲。在昔是甲第蝉联,自古为人文奥区,科名相望,赫宇内。天子王孙屡有巡幸,故有御码头之设。明正德十四年,武宗皇帝偕刘妃於御码头。周王薨于舟中,买河下赵氏宅治丧。福王曲崧借寓湖嘴杜氏花园,五月南下即皇帝位。清康熙四十四年,圣祖第五次南巡,幸河下丛森,赐绍隆、湖心、大悲三寺名为湛真、佑济、闻思,并赐御书匾额。乾隆十六年,高宗首次南巡,由此登岸览漂母之祠,赐七律诗一首,有御诗碑在焉。复巡视城北河河堤,命改石工,赐御制《阅淮安石堤》御码头两侧,家家舒锦悬灯,户户焚香燃烛,迎玺冠带伏,笙歌沸天,洋洋大观,史不绝书。随封建制灭亡,御码头年久失修,颓坏已久。为再现其日之风貌,重建御码头,其具覆已廊,近堤顶处覆以亭,即接驾亭也。
恢弘运河,贯穿历史,交融文化,灌溉文明,乃时代进步之写影。
《我爱大运河800字》
闻名遐迩的大运河又称“京杭大运河”,是我国东部平原上的古代伟大工程。大运河历史悠久,孕育了两岸独特的风土人情。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近大运河,一起聆听历史的声音吧。
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时间最早,流程最长的人工运河,北起北京,南达杭州,途径六个省市,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1794公里,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为发展南北交通,沟通南北之间的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联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资料显示,大运河始建于公元486年,至公元1293年建造完毕,开始通航。大运河经历了如此长的开凿时间,可见,它是我国历史上的瑰宝。大运河在历史上主要经历了三次较大的兴修过程。
第一次在春秋战国时期,地处长江下游的吴国想要北上去征伐齐国,争夺中原霸主地位,为了使交通更为方便,吴王夫差调集民夫挖通了今天的里运河,因为途中经过邗城,所以得名“邗沟”。全长170公里,这成为京杭大运河最早修建的一段。第二次是在公元七世纪初隋朝统一全国后,建都长安,为了控制江南广大地区,使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丰富物资能运往洛阳,再次兴建了大运河。此次修建使大运河有拓延了1000多公里。第三次是在元朝定都北京后,为了使南北相连,不在绕道洛阳,又修建了大运河。这样,新的京杭大运河比绕道洛阳的大运河缩短了900多公里。它的开通堪称我国工程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大运河两岸都是一些古楼古镇,房子都建在水中,错落有致的连成一排,黑色的屋瓦,格式的窗户,整齐的砖墙,以及被墙下水波拍打了无数年所留下的白色水痕,这些岁月的印记,弥漫着古色古香的味道。
大运河两岸不仅有迷人的小镇风光,还有一些有趣的传说故事,这些为大运河增添了几分传奇色彩。
相传隋朝时,扬州开了一种十分绮丽的花——琼花。隋炀帝听说了它的美丽后,就决定去赏花。于是他动用大量人力,开通了著名的隋朝大运河,并乘豪华龙舟前往。可是琼花讨厌这位暴虐的君主,在他来时就自行败落,不让隋炀帝看。此花在南宋被移植临安,但随后枯萎,移回扬州,则又复活。
大运河灿烂的历史文化影响着世代人民。生活在大运河畔的我,不禁为她感到自豪,我爱大运河!
《大运河作文950字》
“千年一瞬,滔滔萦绕我的梦,梦见家门,波光流连千帆影,千年一脉大运河,生生不息,润泽九州家国兴……”这是央视近期播放的电视剧《运河边的人们》主题曲,通过这部热剧和查阅相关资料让我对我国的大运河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大运河不同于黄河,它是一条开凿的交通航道,它始建于春秋时期,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它途径四省两市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
大运河的修建,展现了古人的智慧,体现了古人知难而进、不辞辛苦、自强不息的奋发的进取精神和造福人类的幸福愿景。为我国的交通、经济、文化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启发,引领作用。保护十分重要,传承十分必要。
在剧中展现,大运河曾一度受利益驱动和一些不文明行为被污染,水变黑了,水面上杂物漂浮;水变臭了,沿河边上的人们窗子都不敢开,甚至学生做作业时,还要戴口罩。沿河边上的古迹也因常年失修破烂不堪,甚至有被拆除的迹象。为此国家和当地政府十分重视历史文化古迹、民间艺人的传统工艺及非物质保护工作。
在剧中,看到,在确定运河的治理方案过程中,在文化遗产的保护,文化的传承上存在不同的声音,有的主张将沿河的古建筑拆除、建设现代化的城镇;有的主张保留历史文化千年古镇的争论。最终在历史学家、政府的支持下,选择了保护古迹与现代化建设相结合的最佳方案。
在剧中,我看到了运河的保护治理过程中,遇到了种种困难,但是通过工作人员的坚持不懈的努力,随着对一切污染源的治理,文明教育的提升,运河的现状有了明显的改善,古建筑得到了保护,运河的水变清澈了,鱼儿游来游去。运河的环境优美了,沿河的运输船、观光船,穿梭如流,于是来游玩的人们越来越多,带动了沿河边人们民宿餐饮业的兴起,日子越来越好,古老的船菜在这里得以传承。许多老艺人把自己的古老制作工艺一代代传承下来。让我们的古老文化像大运河一样流淌至今,现如今,我们看到的大运河还是那条河,它从美丽到丑陋,再到恢复美丽,并且成为了我国南水北调的重要枢纽。
2014年中国的大运河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一位外国评委说道:“我认为中国大运河符合世界文化遗产标准,是人类创作精神的杰作,被数亿人所拥有,珍视和呵护,这是中华民族对世界的宝贵贡献。”看到这里,我突然有个想法,期待明年的暑假我去距我们最近的运河边看一看,感受大运河独特的韵味。
《运河童谣》
大运河,通南北,
运河通到嘉兴畔。
红船边上南湖菱,
嘉兴粽子五芳斋。
长安宴球不停口,
文虎酱鸭顶呱呱。
秋泾桥边船万千,
月河古街好热闹。
落帆亭边千帆落,
闹中取静好去处。
文生修道院里坐,
千年古木树参天。
大运河,通南北,
嘉兴从此美名扬。
《快救救大运河!》
我家住在大运河边。
古老的大运河悠悠流过小镇,清澈的河水哺育了两岸的花草树木和勤劳的人民。
每天,小镇上的主妇们都要到河边淘米、洗莱,用木棒褪在青石板上砸洗衣服,边干活边谈论着生活琐事。调皮的孩子们也跟着来凑热闹。这时,大人的谈笑声、孩子们的戏闹声与木棒橄的敲击声交织在一起和成一曲生活的交响乐章。
我经常跟着妈妈到河边玩耍:一会儿跳到河里抓小鱼,一会儿爬到柳树上,用树枝编个帽子,学着解放军叔叔那样戴在头上,一会儿躺在岸边草地上闻那清香的花草,摘一朵蒲公英放到手心上,一吹,种子便象一把把小伞飞跑了......
听郭奶奶讲,以前,大运河里来往船只连成串。两岸有许多茶馆、客栈。小镇上兴旺得很,被誉为“江北小苏州”。郭爷爷曾是挑水夫,靠着挑卖运河水谋生。郭奶奶常笑着说:“我们是喝运河水长大的,自来水不如河水甜,还有股怪味。”听了郭奶奶的活,我对大运河的感情更深了。
记不得哪一年了,大运河边建起化工厂,粗大的地下管道整日向河中不停地排泄着一种蓝色液体,叫人恶心、头疼。河面上飘着油花,呛得那些小鱼浮上水面乱冲乱碰,不一会儿便翻出白白的肚皮,死了。那高大的烟囱,整天态意地向空气中喷吐黑烟,遮住太阳、白云,弥漫在两岸的村庄上空。
现在,来河边淘米、洗菜、洗衣的人没有了。两岸的花草开始变得蔫了,许多树木似乎活得没有兴致。我常常站在河边,望着河水发呆:老运河变了,变得让人们呆不下去了。那缓缓流动的河水仿佛正在向人们诉说着她的不幸!
上了中学后我才明白:我们的居住环境被污染了。
可喜的是,政府现在已经开始重视这个间题,用种树植草来绿化两岸,用《环保法》来管理工厂,用科学方法治理污染。我想,我长大后要做一名科学家,研究制作出各种药,消除黑烟,净化污水,让我们的老运河返老还童,恢复她当年生机勃勃的英姿。
《狮猫的传说》
我的家乡临清市,位于鲁西北大运河之畔。多少年来,这里繁育着世间少有的珍奇动物——狮猫。相传,狮猫是当地回族群众用白色波斯猫同本地猫杂交培育而成的,已有近五百年的历史。由于它腮部与头部毛长柔软,貌似嚣狮,善于跳跃,行动敏捷,所以得了个狮猫的美名。
狮猫比普通猫稍大,长毛拖地,色白如雪,全身毛茸茸的。远看,就象一团白绒球,近看,还真象一头可爱的小狮子,它那圆圆的脑袋上竖着一对小耳朵,天生的一双鸳鸯眼,一蓝,一黄,似两颗晶莹的宝石,闪闪发光;微红的鼻子下有一张“人”字形的小嘴;棕色的胡须又硬又长,向两边伸展,毛茸茸的身子后边拖着一条又粗又长的尾巴,摇来晃去。狮猫不仅长得漂亮,而且性情温顺,十分惹人喜爱。当地群众把喂养狮猫引为家庭的骄傲,并把它当作馈赠亲朋的珍品。
群众中还流传着狮猫的一段趣闻呢!
据说明朝嘉靖年间,临清知州袁为宦见狮猫非同一般,甚为珍奇,心想,皇上一向喜爱珍禽异兽,若将狮猫进贡圣上,取悦龙颜,岂不可借此高升!想到这儿,他便令差役从群众中巧夺来狮猫中的佼佼者,随即踏上了进京之路。当衰为宦进宫将狮猫献给嘉靖皇帝时,皇帝一见狮猫白如绒团,双目各异,貌似雄狮,竟如此珍奇,不禁喜出望外。次日早朝,皇帝召令文武百官,都来观赏这珍奇国宝,众人无不交口叹绝。袁为宦因献猫有功,遂被宣调进京,连升三级,加封为礼部左侍郎。
然而,生在民间的狮猫哪能习惯于宫廷生活,不久便死去了。嘉靖皇帝失掉狮猫,心如刀割一般,于是降旨,将狮猫入棺,以皇室葬礼,葬于瓮山之簸,并让袁为宦亲自撰写祭文,于墓前诵读。当读到“狮猫怒发虎威”之句时,突然狂风骤起,浓云密布,空中电光一闪,顿时响了一个震天动地的璐雳,只见狮猫墓室爆裂,狮猫化为一只猛虎,直扑袁为宦,将其一口咬毙。尔后,它将长尾一拧,向南山奔去。围观看殡的人无不虚惊一场。
这自然是传说,难免有些夸张。然而,狮猫也确乎名不虚传。
著名画猫专家曹克家曾赞许说:“世界动物没有异眼的,只有山东临清有异眼猫。”狮猫以鸳鸯眼为贵,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在国内,如北京、上海、青岛等城市的动物园内,都有临清狮猫供人观赏;在国外,如日本、新加坡及东南亚诸国,临清狮猫也屡见不鲜。狮猫通过外贸系统远销国外,为国家换取了外汇。如今,慕名煎来选购临清狮猫的人愈来愈多,当地政府非常重视狮猫的繁殖和发展。
狮猫是家乡的名贵特产,也是家乡人民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