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李渔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1-22 08:15:34
《名人故事:李渔的“市场意识”》
名人故事:李渔的“市场意识”
【导语】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总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有着精深的智慧,远大的抱负,无比坚强的毅力。他们为社会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为后世的人们作出了表率,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以下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名人故事中关于名人故事_李渔的“市场意识”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李渔一生,写了无数小说和剧本,也演了无数戏,不过,他演得最好看、最离奇的.,是他自己。他是一个特别有市场意识的人,演戏,他优先考虑观众的感受;写书,他优先照顾读者的想法。这在文人当中是难能可贵的。
1644年,清军入关,明朝灭亡。李渔举家迁往杭州。初到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又要维持一家子生计,谈何容易。所幸他出身商贾之家,读书之余还遗传了商人的头脑,他看到杭州繁华,且有浓郁的文化气息,上至豪绅贵族、文人学士,下至普通市民、贩夫走卒,都对戏剧、小说有浓厚的兴趣,便决定靠自己在文字上的专长,卖文糊口。短短数年间,凭借敏捷的才思和旺盛的创作力,李渔就写出了8本书,内容都是大众喜闻乐见的爱情故事和市井传奇。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畅销书作家”的创作生涯,就这样展开了。
李渔在创作时极其看重作品的故事性,“非奇不录”。而且,他懂得迎合大众,这虽为正统文人所不齿,却极受普通大众欢迎。其作品一问世,总是被抢购一空。在那个交通极为不便的时代,数日之内,3000里外的地方也能见到他的新作。李渔成了家喻户晓的“畅销书作家”。
李渔作品的风行,使得杭州、苏州、南京等地的一些书商千方百计地私刻翻印他的作品以牟取暴利,有些书商甚至冒李渔之名以销售自己刊刻的书籍。书商的行为影响到他的声誉和经济收入,李渔由此又成了历史上第一个为捍卫著作权而奋战的文人。他一边请求官府为他主持公道,传札布告;一边四处奔走,上门交涉。
为了便于自己的书籍刊行,50岁时,李渔索性举家迁往南京,自建寓所“芥子园”,还在园内开了自己的书店,印出的许多书籍都刻有“芥子园”的名称。“芥子园”日后成为中国出版业的先驱。别看是三四百年前的人,李渔干起出版来,可一点都不比如今的书商差。据他分析,当时是闲书当道的时代,“如今的人爱读闲书,买的都是传奇、小说,名人诗集则问者寥寥”。所以,李渔书店推出的产品,也以小说戏曲为主;此外,他也愿意出版品位高雅、独树一帜的精品书,但一定是那种让人耳目一新、绝对能打出品牌的。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后来传世的《芥子园画传》。
在经营上,李渔的“商人”本色更是表露无遗,他善于为自己吆喝,每次作品还没问世,就已经是满城皆知了。大家都被吊足了胃口,满怀期待地等着看其新作。
客观地讲,李渔的一生总是带着几分为谋生计的不得已,但他始终都能淡然处之。他生在一个兵荒马乱的年代,却活出了歌舞升平的味道。这位富有传奇色彩的文人,用他的一生为我们诠释了别样的人生意义——所谓快乐,就是在逆境中也能活得有滋有味。
【名人故事:李渔的“市场意识”】
《庭院荷花池》
明末清初有个李渔老夫子,十分喜爱种芙蕖,并虔心撰写《芙蕖》一文,赞美不绝。世上的事无独有偶,我村现今也有一位与李老夫子兴趣相投的李达老人。他们同属李姓,可否是后辈继承前人的“事业”,谁也无从考究。
李达老人虽已年逾六旬,但身体颇为健康,且性格豪爽,把个庭院拾掇得整齐干净,别具一格。院中央,花墙围绕的小池塘,方方正正。每逢夏秋两季,池中荷叶田田,院内荷花飘香,鲤鱼跃出水面,令人心情舒畅。饭后茶余,李老总是踱着步子,欣赏荷花游鱼,怡然自得。有时诗兴大发,便顺口吟出“祖上”佳作:“有风既作飘摇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是我于花之未开,先享其无穷逸致矣”!
说起李老当年修建庭院池塘,也曾招来过许多非议。那是他刚刚告老还乡时,出钱请人修池塘,村里几位“智史”纷纷议论。有的说:“还是留着你那几个养老金买烟抽吧!咱从没听说过在家里挖湾的。”有的说:“那可真是三九天开桃花——稀奇古怪了”而李达听后,毫不介意,仍然按自己的主意办。他深信,人们迟早会看到开挖池塘的好处。就这样,他请来老师傅,并亲自率领子孙打下手,奋战了二十多天,终于把庭院花池建起来。
现在,时值盛夏,漫步李老家中,便会感到:避暑而暑为之退,纳凉而凉遂之生。此堪为芙蕖可人之处。然而种植之利更为可取。李渔当年曾写到:“霜中败叶,摘而藏之,又可备经年裹物之用。”在今天,芙蕖的经济价值已远不止“霜中败叶”了。李老还在池中放养各种鱼:上层“鲢”,下层“草”,中间又分几层,每年光是出售各种鱼苗就获得一笔可观的收入。
别具一格的庭院荷花池,既可供人欣赏游玩,又能增加家庭收入,更妙者是调节了院内小气候,改善了生活环境。再看李老本人,耳不聋,眼不花,红光满面,精神矍拣。那些曾经评头论足的“智叟”们,来到李老家“观光”之后,也都心悦诚服,赞不绝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