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这组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2-23 05:17:39
《多余的人700字》
总感觉,我在我们这组——很多余。多余到随时溜掉也不会被人察觉,天天自己最主有的形容词就是“我是空气,我是空气”,而他们的主要口号就是“看不见我,看不见我”。对于我这个不重要的人物,其实根本没权利来谈我们组的。但,既写之,则快之,我要开始“王泰安三国演义”了。(周围三人立即打坐,念咒“视而不见,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听而不闻。”)……
首先,谈谈我们组的结构。统计一组呢,为三男,为一女,呈豆腐状。排列很简单,不管怎样调换,都二男坐一排,一男一女坐一排。故静雯旁永远不会有女生!和三个男的共喝一碗粥,总显得格格不入啊——没关系,反正,我也是多余的。
再,就是外形了。组长,王稔博。这个人嘛,是数学型的——三角形框架的脸廓里容纳了两个全等三角形眼,俗称狐狸眼。有一口吐词不清的牙或舌,自称与文科无缘,是一个玩心很大,却又很内敛的人物。而组员白炀,王泰安和他相比之下似乎要猖狂些。这两个人都干瘦干瘦的,虽然身高差异显著,但平均下来,还是很“老头子”(“浑身没有多少肉,干瘦的像老了的鱼鹰”“干黑的脸”“深陷的眼”,哇!简直就是一个模子印出来的。)白炀,我怀疑他是双子座的,有点人格分裂,突然变化是一瞬间的事,也是经常的事。他也是传说中的口技者,但技艺不显得有多高超,经常发出来的声音不像狗叫,不像猪叫的,但,我可以肯定,那是人叫的,虽然这个人不免有点神经。然,还有王泰安,它的高度,避而不谈,免得打击到自己。那,就只剩那充满世界地图的脑袋和那什么乱七八糟的领导怪才了。当然,还有我,但既然我在这个组那么多余,那外形也就不重要了。(什么?你想听?哦!那好吧。这个人吧,那雪一般的肌肤和鲜花一般的容貌,无不……——此处省略500字……——以下省略800字……)(——容我先吐先……)
一个多余的人,说的多余的话,只供多余的人参考……
《有一种苦》
雨哗啦啦地下着,我看着这场雨,我们这组输的雨,想到了上个星期的小组竟争赛。
星期四晚上放学时,小周对我说:“今天晚上好好背片段,明天上课,老师一定会默写的,如果明天我们这组全部默A就有翻盘的机会周末回家就可以不用罚作业了知道吗。”我点了点头。我一回到家里就快速地把书面作业完成,开始背诵片段。那时,我想起老师说过的一句话:背书时要大声读,你的耳朵才可以听到,背书速度也会加快很多。
读着读着一股睡意扑面而来,我的头摇来摇去的,没过一会儿,我就坚持不住闭上眼倒在书桌上睡着了,第二天,发现自己睡在了床上,突然想起来我昨天背书背着就睡觉了,我又看了看时间,看到时钟时,我立刻清醒过来,快速地洗漱好后,急急忙忙整理书包去上学。
来到教室,我疯狂地记着昨天还没有背诵的片段,到了第二节课,我刚好把片段背熟点了,默写时,我写到了一半,突然忘记这段是什么了,我的心里十分地慌张,如果默不到A就不会给小组加分,也意味着周末会有罚的作业,不知道过了几分钟,我想到了这一段应该怎么默了,可我写了十几个字老师就让组长收默写本了。眼看就要赶不上,我开始疯狂地写,组长的脚步声越来越清悉,我写字的速度越来越快,我的心越跳越猛烈,组长见我在奋笔疾书,一把拿走了我的默写本,那时我心中在想:"只要不默到D我就知足了。"
批改好后,老师让组长发下去,只见组长一步一步向我走过来我越来越激动,把默写本递给了我,我打开默写本后松了一口气。
到统记分数时,小周悄声问我:“默写你得到A了没有呀?”我摇了摇头,小周看后样子有一点失落。老师算好分数后,宣布最后一名是第一组,冠军是第二组,我看着第二组羡幕又自责。羡募别人可以有奖利,自责自己没有好好地去背诵片段没有为小组加分数,不然最后一名也不会是我们了。
《小小值日生》
这一个星期,我们这组值日,我一定要以自己的全力完成我的任务,我要把第一大组打扫的一尘不染。
我坚持每天早睡早起,有时候,来的太早了,还要在校门口等好几分钟。每当开校门,我就第一个冲过去,可是,还要等,过了校门还要过班门,只好等组长过来开门了。呵呵,说曹操曹操就到,组长把门一开,我把书包往桌子上一放,就掂起扫把,开始扫地。终于扫完了,我高高兴兴的坐到位子上,开始读书,老师来了,谁知道,第一大组的最后一排我忘扫了,结果我被老师揪了出来,我拿起扫把又开始扫了起来,哎,我这个糊涂蛋,每天丢三落四的,这个坏习惯我看那,是怎么改也改不了咯。
值日真不容易,希望大家不要乱丢垃圾,爱护我们的环境。
《高效知道写作》
《时代感想》这组日记大致写了这样两方面的内容:联系社会实际,结合时代特点,阐发议论,抒写见解,展开评述;读过一本书,看过一个节目或一幅漫画以后的感想。
联系现实进行评论,应注意这样两点:及时性与针对性。评论要求迅速地反映出时代脉搏的跳动,它扰如敏感的神经,伸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中,敏锐地抓住现实生活中人们普连关注的、带有倾向性的问题,并及时地加以评议,这是这类评论的突出特点。时过境迁或拾人牙慧,评论就失去了现实意义。
例如《跨世纪日记》选择20世纪的最后一天和21世纪的第一天这一特殊时段来阐发自己的感受,表现出跨世纪一代勤恳务实,对未来充满信心的乐观情怀。《我做了个倒计时牌》是专为接澳门回归而写,及时而意义重大;《呼唤和平》是看过北约轰炸南盈的报道后而作,适时地反映出人们对战争的厌恶和对无辜百性被杀害的无比悲愤。这些评论都具有强烈的时代感。
有的放矢,针叶性强,是这类评论的又一特.点。评论总是针对现实生活中的某个具体问题,或有代表性的思想倾向发表意见,目标准确集中,重点鲜明突出,而不能无的放矢、泛泛而谈,不着边际。《为中华崛起而读书》针对美国轰炸我驻南使馆的基行,记述了一堂生动、深刻的时事评论课,从而.点明落后就要挨打,要为中华JA起而读书的明确主题;《梦赴澳门》、(盼望回归》为一人所作,反映的是有关澳门回归的内容,作者激情澎湃,心潮起伏,用独特的形式、有针对性地抒情议论,感染力极强。
读后感的写作,应抓好两个重.点:述读与发感。述读,就是简介原作内容,这里可以是整部作品的介绍,也可以是一个细节、一个镜头、一个片断的描迷。如《青春的决定》是看过《花季·雨季》的感想,文章开头即对影片的主题作了介绍,这属于“面”上的;《困惑也是一种动力》开头叙述的则是电视连续剧《十七岁不哭》中的一个镜头,这里是“点”上的。述读应力求简洁明了。
发感就是抒发感想,是阐发自己读过或看过书籍或戏剧之后的心理感受的。读过《打工族里飞出的“金凤凤”》,作者感悟到“只有耕耘才会有收获”;看过电影《紧急救助》,作者赞美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良好社会风尚。
抓住感点,自然发挥真情实感,这是写好读后感的前提条件。
《谈记叙文中的人物描写》
入选的这组习作,多是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
记叙文是记述描写人物、事件和环境、景物的文章。记叙,不仅要把人物的经历或事件的经过交代清楚,而且还要写得具体生动。在记叙文中,人和事是分不开的。人生活在社会里,总是和这件事、那件事有着密切联系,记人就不能不写到和他有关的事;事情是人傲的,叙事也一定要涉及到有关的人。因此,在记叙文的写作中。人物描写占有重要的地位。
人物描写,经常是通过对人物的肖像、语言、行动、心理等方面的刻画,反映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思想品质,使作品中的人物形象鲜明,个性突出,。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给人以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之感。这是人物描写的根本任务。当然,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千差万别,是相当复杂的。要想写好人物,充分展示人物的性格特征,必须勤于深入生活,善于观察生活,细心研究和分析一切人,把握他们的外貌和心理,熟悉他们的性格和语言,这样,才能形象地描写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人物,达到教育、感染读者的目的。
怎样描写人物呢?下面从几个方面谈谈人物描写的方法。
一、肖像描写
肖像描写,也叫外貌描写。外貌描写是对人物的外部特征,包括容貌、神情、体态、衣着、姿态等进行描写,是人物描写的一个重要方面。
肖像描写,首先要注意以形传神,通过人物的外貌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和精神面貌。
例如,《犟嫂》一文的开头有这样一段描写。
大嫂挂张,人们送了个外号叫“犟嫂”。“老姜味辣,犟嫂岁大。”可不嘛,都快四十的人了,叫“老嫂子”还有余呢。大嫂腰骨硬,个头大,“立如塔,行如风”,叫人远望而先敬三分,天生的高音调,说笑起来够震人耳的。大嫂象块峨铁,不论在哪儿一坐,身边总要围上一群姑娘和年岁与大嫂相仿的妇女们。不只是大嫂说话谈谐、豪臾,更重要的是大家喜欢她的绳脾气—不服愉。
寥寥几笔,就把“辈嫂”的年龄、体态、音容笑貌以及豪爽、开朗、倔强等性格特征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读来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又如,《爸爸也爱种花了》一文,对爸爸这一人物的形象先后作了三次不同的描写:
(1)我正陶醉在美好的退怨中,一抬头,不知什么时候爸爸来到我的考边。只见他满脸怒气,眼睛瞪得大大的,对我愤怒地吼道……
(2)我木然地站在那里,心里十分难过,透过泪水,我看见爸爸扛着饮银,拖着瘦瘦的身影走了。
(3)……爸爸虽然比以前更忙了,但他仿佛年轻了许多,成天乐呵呵的,比以前衅多了,脸上泛看喜悦的红光。
这三段描写,生动反映了落实党的农村经济政策之后,由于农民的经济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爸爸的思想感情、体态、性格等也随之有了显著的不同。这些描写,不仅刻画了人物,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同时也有力地深化了作品的主题。
达·芬奇说:“眼睛叫做心灵的窗子。”(《笔记》)鲁迅说:“要极省俭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倘若画了全部头发,即使细得逼真,也毫无意思。”(《我怎么做起小说来》)
如,《幸福不是毛毛雨》一文对年轻姑娘杨帆的几处肖像描写:
(1)我们彼此沉默,想着各自的心亨。她呆呆地望着什么地方,从她呆滞的,发涩的眼睛中我无法判断出。
(2)我忽然发砚她眼里一扫原有的璐淡,闪过一丝光亮,就象获得珍宝一样。她抱着书走了。
(3)她眼睛望看窗外,我透过她深邃的眼睛,似乎看到了她那顾跳致的心,在迸发着青春的火焰。
这三处不同眼神的描写,形象地展现了高考落榜后的杨帆对理想、前途的思想认识的发展变化。这位年轻姑娘,终于扬起理想的风帆,办起了自己的小图书室”,为四化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
人物的外貌,可以寥寥几笔,用白描的手法勾勒个轮廊,也可以浓墨重彩,细致地进行描绘,可以是静态描写,象静态写生那样描写人物静止的外部形态,也可以是动态描写,随着情节的发展,逐步把人物外貌显示出来。这些不同方法的运用,目的都是为了把人物的特征写出来,使读者能看出人物的身分、年龄、性格、精神状态和此时此刻的内心活动。
人的外貌千差万别。写人物的外貌,一定要抓住人物的特征,不能千人一面,脸谱化。因而在现实生活中,对人们的外貌要仔细地观察。
《游记作文点评》
阅读这组活灵活现地描写名山胜水的文章,我们不仅如身临其境般地尽情领略如诗如画的山水景色,而且可欣赏小作者们优秀作品的不同风格不同写作手法。
彭宇的《南天奇岳—井冈山》,以优美隽永的笔触,描写了井冈山的雄奇、瑰丽,给我们展示了一幅幅多姿多彩、引人入胜的山水图。文章抓住井冈山的重点和特点来进行描写,突出描写了彩虹瀑的美丽和壮观,特别是浓彩重笔地描写了黄洋界的奇妙景色和万千气象,展示了黄洋界的革命圣地特色。这样写,既可使读者领略井冈山的优美自然风光,同时产生丰富的历史联想,文章也就有了独特的意境和深刻的思想。
同是写山,汪芳的《庐山行》表现的是又一种风格。文章采用白描手法,用简洁明快的文笔展示庐山风貌,大量引用前人佳作诗句来点缀眼前景色,不仅使语言更加生动,文势富有变化,而且突出了山水风景的诗画美和形象感。文章对前人诗作的恰到好处、信手拈来的引用,说明了小作者对诗作的领悟和语言的驾驭能力。诗化的语言和清新明快的描写,成为本文的显著特色。
值得玩味的文章还有李洁芳的《雨中登长城》和赵亮的《长城遐想》。同是写长城,但两文着眼点大不相同,表现手法上也大相径庭。李文重点写长城的雄姿,赵文主要写长城的精神;李文手法多用描写,赵文写法多作议论;李文着力展示自然景观,赵文力求突出人文精神;李文多用写实,赵文着眼象征。从内容来看,赵亮的《长城遐想》蕴含量更大,更丰富。文章在介绍长城的雄宏奇伟之后,用较多的篇幅,写了与长城有关联的历史与现实的思考。文章既写了长城的雄姿.又写了长城的历史,更写了长城的精神及她的象征意义,从广阔的视角来描写长城,用象征的手法来描绘长城,从时代精神的深度来看待长城,这样就使文章有了深度。由于文章以具体的、现实的长城为线索,所以尽管内容庞杂,但繁而不乱,读起来极有条理,且浑然一体。
此外,其他一些文章也各得其妙,值得一读。在这些文章中,有的以语言优美取胜,有的饱含激情感人,有的格调优稚描写细腻,值得玩味。
也有些文章写得较平泛,一般化,读后或没有诗画的意境,或缺乏诗一样的语言,或欠缺喷涌般的激情。以“艺无止境”的观点来看待这些文章,也许较为恰当吧!
《切题入目三分联想海阔天空》
读了这组材料作文,读者无疑会有三个方面的感受:一是小作者们析题准确,把一段文字或漫画剖析得入木三分;二是小作者们具备相当的知识.且知识运用得心应手;三是小作者们联想丰富,以小见大,由近到远,由此及彼,放得开,收得拢,海阔天空,引申自如。
赵先甫的《花与人—取其所长》,根据三类花的不同特色,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联想。文章先剖析了三类花的各自优势,得出了对花应各取所长、不能求全责备的结论。接着联想引申到千里马,引申联系到人才,联系到国家.联系到改革开放,由花到人,由自然界到社会,层层递进.逐层深入,思维开阔,联想丰富,写出了一分为二的辫证观点,写出了时待人才时待事物的正确态度,写出了时代感。文章剖析准确,引申自然,论证条理,结构紧密,思维严密,收放得体,语言优美,横观纵看不失为一篇好文章。
堪与上文比美的,有赵燕霞的《放开你的手》。这篇看图作文,对漫画刹析得十分深刻、准确。文章从图上人紧抱猫束缚猫捕鼠谈起,联系到社会上某些掌权者,凭借手中权力,束缚人才,扼杀人才,队碍社会进步发展的行为,使文章有了深刻的社会意义。文章进一步联系到国有企业统得太死,改革势在必行,使文章有了强烈的时代意义。这种由此及彼、由近及远远、由浅入深、层层深入的论述方法,使文章读起来极有条理,街接极紧密,过渡极自然,引申极自如,整个文章进退自如,浑然一体。手法的精妙和文章的深刻,使文章具有很强的力度。
引申自然、挥发自如,值得一读的文章。还有余廉的《英雄的悲哀》等。《英雄的悲哀》亦运用对比手法,分析了“有时手的英雄”与“无对手的英雄”的不同心态,引申自然,联系广泛,历史典故引用得好。本文的不是之处是没有把竞赛和竞争的优写透,读后感到文章深度不够。
《读有所思思有所得》
读了这组阅读随感的文章,我们欣喜地发现,小作者们善于阅读,善于思索,善于分析。他们具有灵活的头脑,开阔的思维,往往联想丰富,剖析深刻,常能提出有理的甚至是独到的见解。
我们先来看《邹忌式的“谏”不值得讴歌》和《赞马谈》这两篇文章。
王勤写的(邹忌式的“谏”不值得讴歌》一文,写得很有独到见解。邹忌的巧妙进谏和齐威王的从谏如流,历来为人们所称道,很少有人提出异议。本文作者善于独立思索,独碎蹊径,以新的立场、观点和角度看问题,提出了全新的论点。文章紧密联系现实,以新观.点为依据展开论述,指出领导干邵是人民公仆,不是高高在上的官老爷,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给公仆提意见,用不着像邹忌那样“委婉而讽”。文章充满民主法制思想,义正辞严,语调铿锵,气势磅礴,具有感召力量。李忠写的《赞马误》一文,也见解十分新颖。人们历来认为马谈是言过其实,纸上谈兵,无真才实学,骄傲自大,拒谏失街亭,败军折将,断送孔明统一天下事业的蠢材。本文却标新立异,提出了马误是铮铮铁骨的好汉。面对强敌坚决诗缨,是其勇;战败不降,是其节;慷慨就义,是其忠。姑且不论本文论述足否有偏颇之处,这种敢于打破千古定论,善于冲破思维定势,不人云亦云,能提出独立见解的作风,本身就值得肯定。平心而论,马谈既有长处又有短处。丢失街亭,既有客观原因又有主观原因。从客观来讲,仅有两万军马的马谨,怎抵敌住司马妈的十五万大军?即使扎营当道,也未必就必胜。试想将街辛守将换成关羽、张飞、赵云等名将,也未必守得住。关羽不是曾丢失荆州吗?张飞不是曾丢失徐州吗?赵云不是曾中计被围呜?魏强蜀弱,孔明六出郊山也最终未能统一中原,人力实难回“天”。所以街亮之败不能全怪马谈。由此看来,本文是有一定道理的。
别的篇章,也各具特色。如陆东飞的《浮与沉》,从寓言悟出哲理。联系到读书,再联系到经济改革,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由表及里,由小到大,层层推进,最后收束,做到了收放自如;姚娜的《从花木兰到图兰多》,写得观点新颖,言之物,语言流畅,以两个相辅相成的典型事例为论据,进行了深入有说服力的论述。
小作者们这种善于读书、善于思索的特点,将对更多的读者产生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