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激起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5-01-22 14:44:54
《心愿作文600字》
忽而已夏。
炎热的夏天不经意间激起我的一个念头,去爬一座山,爬一座高山,能触到云的那种山。到山顶,一览众山小,让心中豁然开朗,有一种世界皆在我脚下的感觉。但我更期待——就是那种单纯的期待——登山后的欢悦。我满怀憧憬,什么时候去爬?怎么爬?准备什么去爬?我一概不想,我只是想爬上去,看一看那一花一世界,看一看那一草一菩提。有暗香几缕?有浮云几朵?想沉浸于那仙人般的意境中。我痴痴地想,苦苦地想。
但登山时的苦呢?这个想法冒出,我愣了一下。对啊,让人望而却步的劳累,而且,就算我到了山头,纵使自己思绪万千,感慨良久,又与谁分享这喜悦呢?这些困难,该怎么解决呢?
写?对,写出来,写出来给人们看,我的感慨我的喜悦我的收获,不就可以与他人一起分享了吗?是啊,写一篇关于登山的文章,我首先必须先确定去登山的时间,登哪座山,和谁去登山。写一篇关于登山的文章,我还必须准备品赏登山的苦与乐了。写一篇关于登山的文章,我还得有一番登文章的山的考量。不过,不管如何,将登山的情景写出来,大家便是与我一起登山的伙伴了。那就写出来吧,为别人更为自己。
我在心中默默许下这个心愿,那就是写一篇包括我登山感慨的文章。为了实现它,我需要一个为登上山峰的坚定信心,为了实现它,我需要一颗更多关注身边事物的心。
月亮升起来,低低的在树丫之间,月色似水,照得四下里如披轻纱,如笼薄雾。我睡着了,梦里是一座山,我心中喜悦,因为我即将踏出我心中愿想的第一步……
《父亲的爱》
有一种爱,在你失败的时候会牵动你奋斗的动力;有一种爱,在你成功的时候激起你继续努力的信念;有一种爱,在你犯错时会促使你弥补过错努力向上;有一种爱,在你即将放弃的时候总会激励你重新振作起来,勇往直前。
父爱不像母爱那么温柔那样温暖,但父爱有他独特的色彩,他深沉,他踏实,对儿女默默奉献着。
我的父亲是严厉的,但也深爱着我。记得有一次他给我买了一辆自行车,他带我到广场上教我骑自行车。刚开始我兴冲冲的来到了座椅上,一只脚放在踏板上,另一只脚放在另一只踏板上,用力一蹬。“咚”的一声,我重重的摔在了地板上。我开始焦虑起来,突然不想学了,反正也学不好,就对爸爸说:“我们回家吧。”爸爸大声说:“这怎么能行?还没学完呢,怎么就能放弃回家呢?做任何事情不能半途而废。”我就心想:何不让妈妈扶着我呢。我正有这个想法,爸爸就说:“学什么东西都要靠自己,这样才能学得更快更好。”我只好硬着头皮又回到座椅上。
一个中午要过去了,我笨拙的身体总是摇摇摆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摔得我全身伤痕累累,爸爸也是心疼极了,说:“你学好了,再回家涂药。”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爸爸一次次地鼓励下,我终于学会了骑单车。
父亲的爱是怎样的?是深沉的,是特别的,还是真诚的,我爱我的父亲。
《读艾青诗歌《盼望》有感》
“一个海员说:他最喜欢的是,起锚所激起的那一片洁白的浪花……一个海员说:最使他高兴的是,抛锚所发出的那一阵铁链的喧哗……一个盼望出发,一个盼望到达”。是“出发”更好,还是“到达”更好?每一个选择都有它的道理。这让我不由得想起了目前的我……
刚一放暑假的我就开始投入到紧张的训练中,备战七月底的田径“省青赛”。每天顶着烈日在蓝、红色的田径场上奔跑、跳跃。在室内的力量训练,20公斤的杠铃刚抬到肩上就有想放下的冲动。每一组的身体素质训练更是磨练人的耐心;无数次的“预备!”、“跑!”更是时时回荡在脑海中。然而,流下的每一滴汗水,我体会到的是幸福的存在,我喜欢努力与累并存的感觉,这是值得的享受!
时间的脚步走得飞快,“省青赛”很快就来临了,今年在自贡举行。我们队提前两天去适应场地,第四天的时候,我6点30被闹钟惊醒,编起头发,夹上背牌号,赶往比赛场地,8点30我跟着检录员进了田赛的场地,心中有说不出的兴奋,但紧张又无时无刻不围绕着我,看看观台,望一望赛场,在沙坑旁亮相……
——可能这就是我所盼望的吧,是对体育的一种热爱!
在赛程的最后一天,我坐在看台上,想起我的生命中体育并不是最终的目的,我必须要在临近中考前放下,想起这可能是我最后一场比赛,眼泪就不自觉地滴滴答答流了下来……
回忆起这几年来训练的情景——我和队友一起努力,一起拼搏,尽管雨水湿透了衣衫,汗水打湿了头发,都没有放弃过。可最后这一切还是会结束……“在人生的道路上,需要坦然的面对,尽管万般不舍,也要重新接受”。在新的路途中,也许还会有坎坷,但未来更多的是期待。我曾思考什么才是最好的,可能真正属于自己的道路才是最好的吧!
我们的生活就如这首诗一样,带有灵气与色彩,需要不断探索。我也盼望新的开始,盼望新的人群,哪怕是再次出发,因为那里也许有更好的自己!
临行前,让我再听听发枪令:“各就位,预备——砰!”
——我们在前行!
——我盼望新的开始!
《《于丹字解人生》读后感》
最近读了一本书,很是能激起我的兴趣,像是喧嚣中偶有的宁静,带我穿越回了大唐,但那感觉似有似无,我只知道它是我手中一丝永存不熄的余温。
那本书的名字叫做《于丹字解人生》,从字面上就可以知道,书的主要内容就是用汉字来解释人生。也许你会好奇,汉字怎么可以解释人生呢?哎,你别说,单个汉字就蕴藏着深刻的含义,这本书会为你一一解答。
书共分为七章节——《家和万事兴》、《认识自己》、《找回这颗心》等。而人这一辈子,最难的事情莫过于认识自己,别人的评价与自己的评价总是有出入,我们往往不能得到一个公正的答案,这时候我们需要“吾日三省吾身”来了解自己。从中提取一个“省”字则是这句话的中心,它有两个读音,一是“xing”,二是“sheng”,组词来就是“反省”和“省心”,那怎么样才能有效的反省自己从而让父母省心呢?那就要好好解剖这个字了。
“省”这个字上面是少年的“少”字,而下面是“目”代表眼睛,意思是说一个人得在少年这个成长的时期用眼睛来观察自己,从眼睛来洞察自己的心灵,看看自己有没有什么变化,是不是做错了什么,慢慢地改变自己,完善自己,长大后才会让父母省心。
你看,一个字就可以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当然,中国汉字也可以很有趣。八十八岁用文字来说叫做“米寿”,大米的“米”拆开,就是八十八,是不是很好玩呢?
其实,我从小时候对汉字就有一定的兴趣,这得得益于我的小学老师,她教我们汉字一般会先说它的组成,譬如有月字旁的就和肉有关,女字旁和女性有关,但一般都是贬义词,因为古代重男轻女,我们可以从汉字了解到中国历史。有人说中文是世界上最难学的语言,我不太认同,不妨你试着了解了解汉字的由来,你会发现有很多韵味。
汉字是中国文化的根基,每一个字都有一定的意思,秦始皇的统一文字,从甲骨文到金文,再到小篆,最后到楷书,这是汉字的演变,也是时代的进展,无论是象形字的甲骨文还是规规矩矩的小楷字,我们都不由得感叹汉字见证着中华民族的成长,见证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老祖先流传下来的诗书、礼仪、文字都在旧时光里静静流淌着,时间不会冲洗它们,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需要我们代代相传。
在这互联网时代,提笔就忘字的现象越来越常见,方方正正的汉字教会了我们要端端正正的做人,我们需要静下心来,感受汉字带给人们所感知不到的柔和,向它致敬。不管我们怎样面对着网络空间而遗忘它时,它总像个孩子一样默默地等待我们去给它怀抱,因为它有着中华民族的母亲情怀。
爱汉字,爱中国。
《科学人文装点生活》
远方火车的轰鸣传来,激起内心翻涌的涟漪。
成群的麻雀驻足于路旁的高压线,细小的爪子传递出丝丝悸动。
直流电交流电的电压源源不断地输送着温暖和光明,内燃机加大马力,唤醒酣睡已久的生活。
古时的人们依然在马背上疲于奔波,时空这边的我们已经被飞机的双翼带到云霄……
这就是科学的力量。工业革命的号角依然在耳边萦绕,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早已在经济上将别国甩在身后。爱迪生和特斯拉的争执仿佛还在继续,他们似乎忘了如何从思想上进行交流。是的,没有了人文作为后盾,科学如何无往而不胜?
伟大的文艺复兴早在工业革命之前,而正是在人文和思想的浪尖孕育出了科学的胚胎。随着资本主义的壮大,文化的绚烂美丽也迸射出斑斓的光芒,像一阵甘霖涌入久旱的心灵。东方的箜篌在昆山中回响,江娥素女也为之落泪,而维也纳的乐声也穿越时空开始了交响。精妙绝伦的建筑令人心驰神往,人们的生活也在科学和人文的气息中变得丰富多彩。
是啊,在生活中,科学和人文似乎天生一对,相辅相成。君主立宪制为英国的工业革命铺路,经济的飞速发展也使得我们的生活开始变得精彩纷呈。繁重的逐渐摇身一变,化成精美的纸张,羊皮纸下残忍的灵魂重负正在释放,之间传递着更多的文化交流与碰撞,茫茫海面上的指示灯在不断闪烁,冥冥之中传递出希望的信号。我听到司马迁在轻唱史家之绝唱,吟游诗人带着魔力在部族里忘情歌咏,霍金依然在用两根手指诠释着宇宙的奥妙……
然而,即使天生一对,也难免会碰撞出一丝不那么和谐的火花。哥白尼不顾一切地采摘地心说的花瓣,却被宗教的刺戳破指尖。鲜血流淌下来,试图浇灭那些碰撞出的火花。丝绸紫葫芦上,张骞的远帆带来西方的先进,而火药和指南针在带给人们伟大的成就之下也成为了列强侵略的利器。本以为可以刺破黑暗的缝隙,不料也带来了欲望之下一场浩大的灾难。枪林弹雨的嘶吼声中,和平的呐喊是那么微弱。战火终于停息,而人们生活的灾难却依然在延续。黑奴饱受压迫和歧视,逼仄的天空已经是战乱中的人们呼吸苦难。流离失所的妇女儿童绝望的快要窒息。但是生活依然是光明的,乌云散尽,科学的阳光重新世界。
如果说生活是一名勇往直前的战士,那么科学就是无坚不摧的宝剑,就让我们用人文做坚强的后盾,将生活的铠甲装饰的更加熠熠生辉吧!
《故乡之情》
小汽船匆匆地行驶在江南水乡乌镇车溪河上,激起的波浪颠簸着两旁农家运粮的赤膊船,整个市区河道交叉,水街相依。横跨在车溪河上的钢筋水泥桥与架在支流上的似弯弯月乖挂在绿树碧水间的造型各异的石桥,显示了两种文化在这古镇的斗争一与融合。岸的两侧密布着民宅,人在屋中凭窗眺望,宛如置身水榭之中。妇女们三三两两蹲在房屋后门临水的石阶上捣衣、洗菜,与隔水的邻居高声交换着马路新闻。
接近城郊,河的两岸不时出现一片青葱的矮林,那便是江南特有的桑田,碧绿葱笼,绿意喜人。这就是我久已向往的爷爷的故乡—浙江桐乡乌镇,一座具有两千年历史的水乡古镇。我漫步在故乡狭窄曲折的街道上。街道宽不足六尺,路面仍旧铺着青石板(有些地段已改成水泥路面)。两旁是低矮的木结构二层楼房,由于长年日晒雨淋,_上面的桐油已经剥落,露出灰黑的木纹,显得陈旧,然而古朴。这景象我虽曾在电影《林家铺子》、《春蚕》中看见过,然而今天却是身临其境,一种难以仰制的兴奋、激动和自豪油然而生,也许爷爷当年就曾经从这条小巷中走过……这里还保留着夫妻店的形式,楼上住家,楼下开店,有南货店、广货店、竹木器店、风味小吃店、手工作坊……也有新开张的家用电器公司,从里面冲出震耳欲聋的流行歌曲。这一切,陌生而熟悉,遥远而亲近,我仿佛感到“林老板”的小铺就在小巷的另一端。相传,乌镇在春秋时期为吴疆越界,由于地处水陆要冲,历朝皆驻兵于此。水路四通八达,是商人往来的必经之地,乌镇因此日趋繁荣。到清乾嘉年间,待市已有衣帽街、柴米街之分,繁华不下于一个中等县城。可惜大半毁于太平天国时期的烽火之中,后虽有所恢复,然而往昔的繁荣已不复存在了。解放后,乌镇办起了缥丝厂、烟厂等,但终因不通公路,经济发展缓慢。不过,乌镇也因此得以保留了江南古镇的风貌。乌镇名胜古迹甚多,有“老八景”和“新八景”之说,宋、明、清均有文人墨客为之设八景。可惜由于年久失修又历经战乱,已荡然无存。现在只剩下梁昭明太子书室的残迹和唐代的一棵银杏。爷爷在怀念故乡的一首《西江月》中曾写道:“唐代银杏宛在,昭明书室依稀。”我寻迹去瞻仰。昭明书室仅存一座破旧的石坊、唯有唐代银杏仍拔地而立,古朴苍劲。传说唐代有位晓勇餐战的乌将军,在此追杀敌军,以身殉职,人们将他安葬,次日,坟家上冒出一株青枝绿叶的银杏,便就是如今的这棵翡菇郁郁的参天大树,它是故乡悠久历史的象征。寻觅爷爷的童年,是我回乡的心愿。一栋黑色木结构二层楼房,座落在一条青石板路面的深巷之中,这就是爷爷的故居。一切都按原来的面貌翻修过,只是在大门的屋檐下多了一块陈云爷爷题写的“茅盾故居”匾额。一进正门,爷爷的塑像一首先映人眼帘,他目光炯炯,凝视前方,仿佛在探求,在思索。这神情顿时把我带回爷爷的膝怀之间,我仿佛看到了他慈爱的日光,听到了他亲切的话语,感到了他温情的爱抚。故居是一栋典1的四开间老式楼房,前后两进,中间各了一个小小的天井,楼上有曾祖父母的卧室,爷爷就降生在那里。楼下是客厅和厨房。楼里的另一些房间已辟为展览室,其,有一问曾是爷爷读家塾的地方,由曾祖父亲自教授“新学”,只可惜不多久曾祖父就患沉病不起了,爷爷是在曾祖母的悉心教导下长大成人的。
展览室里陈列着爷爷的遗物,我被一篇小学作文上的密圈所吸引:“大丈夫抱济世之才,处有为之时,当时而进,岂宜长老林泉,自乐其年,又岂宜悲忿自找,郁郁而外哉!”一时间,我的耳边回荡起爷爷熟悉的声音:“丹丹,长大想做什么呀?”“我还小,还不知道呢。”“这就不对了。人应该从小就有理想,有追求,这样,前进才有动力,才能不虚度……”我久久地注视着那一行字,爷爷早在少年时代就有如此抱负!一种敬慕、怀念、爱戴之情油然而生,弥漫在我的周围,知罩着我的心口……然而,故乡毕竟不再是世纪初的故乡了,离幽静的故居小远的镇中心,街道已拓宽,楼房高耸,绿树成荫,马路上熙来扭往,一派兴旺的景象。改革开放以来,乌镇成了一个小小的旅浙区。为了搞活经济,方便游客,修建了公路、桥梁、旅馆、公园……现在,故乡人民正在修复故居门前的街道,他们在保留那石板路,那木楼房,那世纪初爷爷童年时代生活的氛围,作为刘爷爷永恒的纪念。回城的汽车驶远了,带着我无尽的思念……
《《盼望》艾青》
一个海员说,
他最喜欢的最起锚所激起的
那一片洁白的浪花……
一个海员说,
最使他高兴的是抛锚所发出的
那一阵铁链的喧哗……
一个盼望出发
一个盼望到达
1979年3月,上海
赏析:
一首好诗,能给人以启迪、遐想,而且往往是读者意会到的要比诗人字面上写出的还多。艾青的《盼望》就是这样一首好诗。它一共只有六句,描述了海员在“起锚”和“抛锚”时的喜悦心情和两种“盼望”:一种是“盼望出发”,因而便喜欢看到“起锚所激起的那一片洁白的浪花”;一种是“盼望到达”,因而就很高兴听到“抛锚所发出的那一阵铁链的喧哗”。至于海员们为什么喜欢“盼望出发”,又为什么高兴地“盼望到达”,诗人没有说,留给读者去思考。
艾青一贯强调诗歌的语言应富有启示性。他的《诗论》有云:“启示的语言,以最平凡的外形,蕴蓄着深刻的真理。”他的许多歌唱平凡的真理的短诗,大都是“以最平凡的外形”抒写他对社会和人生的真知灼见,语言都富有启示性 。《盼望》一诗也是如此。诗中描述海员的两种“盼望”,实际上是对新中国海员乐观、豪迈的性格和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英雄气概的赞扬。因为对于海员来说,“盼望出发”就是企盼与惊涛骇浪作斗争,“盼望到达”就是期待与向往胜利地到达目的地。没有出发,就无所谓到达;没有战斗,也就谈不上胜利。因此,海员们的两种盼望正是表达了对战斗与胜利的渴望。推而广之,出发与到达——战斗与胜利,岂只是海员们的两种盼望?每一个革命者在人生的征途上不也常常在脑海里涌现这两种盼望么?船在海上,会不停地遇到风浪:人在世上,会不断地碰到困难。一个真正的革命战士,就应该象英雄的海员那样,对困难的回答是战斗,对战斗的回答是胜利。这就是《盼望》一诗给我们的深刻启示。
艾青诗作刻意追求单纯的美、朴素的美。这首小诗意象单纯,主体是两个海员的两句富于形象的话,而这两句话又由两个象征性意象组成。诗人正是通过对两种盼望的具体、形象的描绘,深刻地揭示一代海员的思想情怀。诗作完全采用口语入诗。诗人曾说:“我用口语写诗,没有为押韵而拼凑诗,我写诗是服从自己构思,具有内在的节奏,念起来顺口,听起来和谐就完了。”(《诗论》)这首小诗正是这样。诗中两句散文句式的诗行长达二十余字,但念起来像山泉一样自然流泻,显示出朴素自然、清新流畅的语言美。
《历史告诉我》
“读书激起革命志,明理倍添效国情。”读了《中国革命历史故事》一书,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北京学生“火烧赵家楼,痛打章宗样”的情景时时闪现在我的眼前。
那是在一九一九年,“协约国”打败“同盟国”后,立刻在法国首都巴黎召开和平会议。分赃会上,英、美、法、日等帝国主义国家仍把中国当成任人宰割的对象,竟然要把原来德国在中国山东省所掠夺的一切特权统统移交给日本。对这样一个丧权辱国的和约,北洋军阀政府的代表居然准备乖乖地签字承认。消息传来,北京沸腾,全中国沸腾。五月四日下午,北京的爱国学生举行示威游行。们高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取消二十一条”等口号,从天安门出发,向外国使馆集中的东交民进发。途中,游行队伍受到外国军警的阻挡。爱国学生们满腔怒火,改道向北,直奔曹汝霖住宅—赵家楼,放火焚烧,严惩卖国贼。终于迫使北洋军阀政府拒绝在和约上签宇。这就是震动全国的“火烧赵家楼”事件。
读到这里,我为“五四”运动的辉煌胜利叫好,为中华民族的爱国精神而骄傲。同时,我深思着这样一个问题:中国历史悠久,地大物博,为什么英、美、日等帝国主义国家根本不把中国看在眼里而随意瓜分呢?
读完《中国革命历史故事》,我找到了答案。几千年的封建统治,造成我国工业、农业、科学技术落后。落后就要挨打。中国的近代历史雄辨地说明了这是一条颇扑不破的真理。
从《中英南京条约》至《辛丑条约》的签订,神州大地丧失了多少土地,从“火烧圆明园”至“抗日战争”,中华民族经厉了多少劫难。东三省的沦亡,芦沟桥头的炮声,南京路上的尸首,这都是中华民族挨打受辱的历史记载。落后,叫古老的中国蒙受了多少奇耻大辱啊!
今天,中国任人宰割,受人摆布的局面已成为历史,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挨打受辱的历史悲剧不会重演。新中国的后代要居安思危,要有清醒的认识。历史在发展,人民在前进,科学技术也在迅猛向前。如果我们不努力缩短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不努力使祖国富强,挨打受辱的悲剧就会重演。努力啊!炎黄子孙。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任落在我们肩上。尽管我们的前辈打胜了昨夭的战争,但今天的中国还受到战争的威胁,新的科学技术也在向我们挑战。我们决不能坐享其成,躺前辈创造的辉煌成就上睡大觉。我们要发扬爱国精神,努力学习,努力创造,使祖国振兴强大,立于不败之地,永远摆脱被动挨打的局面。
一切有志于报效祖国的青少年,努力啊。
【简评】
(一)这篇文章较好地体现了写读后感的基本要求:把读的内容抚要写出,把“感”的内容作为主体突出。
《中国革命历史故事》丛书共六册,洋洋数十万字,作者却仅扼要地叙述!一个巴黎和会引出的“火烧赵家楼”的事件,作为议论的基拙,立即转入写“感”,论述“落后就要挨打”这一观点。作者先摆出事实,例举中国近代史上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以及中国人民受到的种种劫难,然后讲我们现在仍得居安忍危的道理,最后全文的意思落在加速现代化建设,建设社会主义强国上,论述充分,突出了中心。
(二)结构严谨,层次井然。
篇首以一句诗领起全文,篇中以“我深思着这样一个问题”作为第一层“读”和第二层“感”的红带,篇末回首呼应开头,全文浑然一体。
《理想的旋律》
理想,它能在青年人心中掀起感情的波澜,激起智慧的火花。青年时期播下理想的种子,就可望获得丰收的硕果。人皆有志,我的理想是做一名老师。
我的爸爸是老师,我在学校里接触得较多的也是老师,所以对“老师”这种职业有着一种说不出的亲切。我也早就做着当老师的梦,可我真正立下当一名老师的志向,却是因为前不久…
一天,我随意翻阅当天的报刊,一则消息令我屁惊!
在老山上发生过这样一件悲壮的事情:
一个班守卫一个山头,当敌人的两个炮兵营扑向这个山头的时候。只要班长把敌人的位置报告给指挥所,那么这些敌人完全可以被我军炮火全部消灭。然而焦急的指挥员只听见报话机里“就在那个地方,就在那个地方”这些重复的无价值的回答。指挥员火了:“你把敌人的位置报过来宜”好半天,数字报过来了。指挥员为了慎重起见,进行了复算。不算则已,一算吓了一跳;要是按这数字按下电键,击中的正是兄弟部队,后果将不堪设想l眼看敌人就要上来了,指挥员让这个班的六个高中生一起计算。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了,危险在一分分增加,而这些高中生竟全被一条余弦定理卡住了,眼睁睁地看着敌人竖起了炮口……无情地夺走了这个班十四名战士的生命。
看完后,我伏案沉思:战争固然是残酷的,可这十四名战士死得那么冤枉,这究竟是谁之过?一条余弦定理竟与十四条生命发生了等量关系,是老师的过错?还是做学生的过错?或者因为那本是个偏僻的山村,师资力量缺乏?我无从知晓。
可悲啊!山中那不该出现的十四座坟莹!愤然之情油然而生,使我又联想到了前不久的“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我国挑选了两名在国内竞赛中一直是稳操胜卷、独占鳌头的选手,经过两个多月的临战演习,代表中国,肩负众望前去比赛。可结果令人惊讶,中国的成绩只能算中上,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啊!这又说明了什么呢?不正说明了中国的教育体制需改革吗?“填鸭式”的教育方法已经行不通了吗?还有那不知给多少青年造成创伤的“一卷定终身”的高考叔不也是非改不可吗?有着辉煌的“四大发明”的中国啊,你必需改革,只有改革才能兴旺,只有改革才能迎接世界性挑战,只有改革才能再度出现更多的“四大发明”!
一个国家是否兴旺,要看这个国家的少年儿童,因为他们是国家的未来,而教育这些孩子的重任又落在老师的肩上,老师可真是“任重而道远”。想到这,我从心底萌发了一个强烈的愿望:做一名老师,做一名优秀的老师!
“老师”这职业是非常平凡的,不象演员那样使人听了心旷神怡,更不象科学家那样使人见了赞不绝口石她,一身素色,悄然地放着光和热。
但是老师也是伟大的!她使春天永驻在我们共和国的蓝图上。她的备课本展开就是一幅春的画卷。春天把嫩绿写追大地,老师把希望播在孩子们的心田。春天有一枝神奇的画笔,老师却只有心血点点……老师把满腔热忱,变作涂凉流泉,灌注干渴的田畴,她将丰收祝愿,溶作轻轻细雨,滋润欢欣的禾苗:她从一片赤诚,化为习习暖风,吹开含苞的花朵……
从此,我不再做当画家的梦、歌唱家的梦、医生的梦,而是一步一个脚印,执着地在我所选择的道路上,向着目标跋涉……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展,我跨上了我向往已久的讲台。可我一上讲台,准备开始我不知已经打过多少次腹稿的开场白,望着教室的同学和那一双双好奇的眼睛,我竟不知从何说起才好,心里直敲小鼓。过了几秒钟,便结结巴巴地讲起了开场白,一讲完便飞也似的跑出了教室,枯燥无味的讲话和我的紧张,使教室里响起了一片哄笑。
过了几节课,又该是我的课了。当我刚走进教室,就听见教室里的同学在窃窃私语,有一个声音飘进了我的耳朵:
“这老师可真差劲!”我真是又气又急,更不知如何是好,这时教室里又响起了哄笑声,我竟然急得哭了…
起床的闹铃声把我叫醒,我才知道这是个梦,它虽然算不上是美梦,但却给我许多有益的启示。
作为老师,在任何情况下都应该镇定。所以我便利用在学校里的各种机会,培养自己的胆量。作为一名好老师,还应具有准确的表达能力和高雅的幽默感,这样才能使教学引人入胜。我便在学习之余,多读报,多看书,并把我看到的和我所想到的说给朋友们听。泰戈尔说过:“爱是理解的天平。”是啊,作为一名好老师,怎能不热爱自己的学生?要爱,才能去理解。我就常常去“理解”自己,去“解剖”自己,因为我现在正是一名学生。
总之,我将用自己的努力,用对学生的热爱和对工作的热忱去赢得学生们的热爱和尊重。我不但要让学生们知道学习的重要,让他们自觉地去努力学习,还要让他们在美的享受中去陶冶出高尚的情趣,让他们认识贝多芬的《命运》,欣赏《蓝色多瑙河》:让他们去体验登上山顶的豪情和徘徊半山腰的苦恼……我不会为了追求升学率,而让他价开“夜车”,淹没在书山题海之中……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了明天,为了我的理想,我更应该好好学习,从各个方面培养自己。等到我成为一名好老师的那一天,我再来告诉你。
《勇敢的攀登》
在生活的大海中,有许许多多青年的事迹,替激起我思想的浪花,留下了深深的印象。当然,他们并不是扭转乾坤、叱咤风云的圣贤豪杰,但他们平凡而普通的事迹,却能唤起人们心底的敬佩之意。全国新长征突击手、江西省农亚科学院农机试验鉴定站共青团员熊园华,就是这样的一个青年。
那是一九七八年一个春意盎然的早晨,平时幽静的江西省农业科学院热闹非凡,出席全国第六次杂交水稻协作会议的代表,正兴致勃勃地观看赣农一77型杂交水稻播种机的操作表演,播种机均匀地撒下一粒一粒的种子,强烈地吸引着这些来自大江南北的农业科学工作者。表演刚结束,人群里就象开了锅一样,响起了一阵赞叹声。
“嘿!这下可为推广杂交水稻搬开了一块拦路石啦!”
“有了这种播种机,杂交水稻就可以大显神威了。”
然而,谁会料到,这台播种机的设计和试制者竞然是年仅二十三岁的共青团员熊园华。 小熊矮矮的个子,黝黑的脸庞。他没有读过什么大学。可是,凡是和他接触过的人都感到,在这位平日沉默寡言的年轻人身上,仿佛有一种坚强的毅力,有一股青春的热血在奔腾。他从一九七一年初中毕业走上工作岗位以后,先后在工厂里当过锅炉工、板金工和钳工,可是他不管干什么工作,总是干就干出个样子,所以很快就成了一个熟练的技术工人。他并不以此为满足,平时他在农科院科研人员的精心指导下,认真学习有关农业机械方面的知识。通过学习,他了解到,水稻杂交一般都采用稀播壮秧的方式来培育秧苗。根据技术指标,要在每一点五平方寸的面积上播一粒种子。这是一项比较难的技术,不少人在这一技术要求面前望洋兴叹。如果不突破这个难关,就只有采取人工播种的方法,把杂交种子一粒一粒往田里数,这样不但劳动强度大,而且工作效率也低,一个强劳力每天只能播六、七两种子,就累得腰酸背痛。有时还会耽误农时。农业生产的需要,农民群众的呼声,震动着小熊年轻的心灵,他想:能不能用一种播种机来代替人工播种呢……
当组织上把研制杂交水稻播种机的任务正式交给小熊和他所在的农机试验鉴定站的时候,这位腼腆的小伙子,心里却洋溢着一种说不出的喜悦。
科学是严格的,来不得半点虚伪和骄傲。要在每一点五平方寸面积上准确无误地播下一粒种子,这个要求实在是太苛刻了。小熊他们查阅了大量的中外资料,对各式各样的播种机认真地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国外全是采用条播与密播的,没有一种播种机能够适应杂交水稻播种的特殊要求,这就需要改变取种下田的方式。但是,用什么方式取种下田呢?这个问题,无时木在小熊的脑海中翻腾着……
时间,并不理解人们的心情,无情地一天天流逝了。可是播种机取种方式的影子却一点也没有,小熊的心里是多么焦急啊!夜深了,宿舍里人们早已发出阵阵粼声,而小熊仍然在灯光下画来画去。那时候,他睡觉时梦着播种机,吃饭时也想着播种机。
有一天,小熊和同志们一起吃饭,端着饭碗,脑子里还想着取种方式呢。因此只见饭勺来回在嘴边晃,却不见饭进嘴,坐在旁桌的同志好奇地看着他,忍不住问道:“你是吃饭,还是在一粒一粒数饭?”
“啊?一粒一粒数饭……”
这位好心的同志无意中的一句话,却给了这位有心的年轻人一个很重要的启示。对呀!饭既然可以一粒一粒数进嘴里,种子难道就不能用勺子一粒一粒地播到秧田吗?想到这儿,他三口两口扒完饭,飞也似地朝实验室跑去。他用铁皮剪了儿个象小饭勺那样的小勺在谷堆里不停地舀啊舀,边舀边改变小勺的形状,终于发现有一种形状的勺子,每次只能舀一两粒种子。这些发现使小熊这些日子来一直紧锁着的眉头舒展了。于是,他和同志们一道,迅速设计好图纸,经过短短几天时间,一台新型的播种机问世了。
可是,当样机一开始试验,矛盾就出现了。有些地方出现了两、三粒种子撮在一起的现象,也就是说没有完全做到均匀。这时候,我们的小熊脑子又转开了。他反复考虑:能不能在播种机种子的出口处搞一个小“门”,让种子从过种槽里规规矩矩地排队出来呢?那些没轮上出“门”的种子,又能不能让它们老老实实地返回种子箱去呢?
又经过儿个紧张的日日夜夜的调试,这个难题终于被征服了。这台杂交水稻播种机的试制成功,一下子提高了功效三、四百倍,大家都夸小熊他们为农业现代化做了一件大好事。此时此刻,小熊的心里更是有一种抑制不住的喜悦。
这种播种机前不久还在江西省农业机械化展览会上展出,;卜且荣获了江西省科学大会的嘉奖。熊园华也光荣地出席了江西省青少年向科学技术大进军先进代表大会,被评为全国新长征突击手和江西省新长征突击手标兵。
青年朋友,你听了熊园华同志的事迹之后,有什么感受呢?你一定会为有这样的战友感到自豪吧?有的同志也许还会问小熊现在的情况怎么样,亲爱的同志,我们的小熊并没有躺在成绩和荣誉上面睡大觉,而是把这一切都作为起点,正在朝着新的科学领域的高峰勇敢地登攀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