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量多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2-23 00:42:48
《看见不等于发现》
欧阳修说过,文有三多:看多、做多、商量多也。他把“看多”放在第一位,足见观察对于写作的重要。契诃夫也说过,我们作家的本分就在于观察一切、注意一切,谁要描写人和生活,谁就得经常亲自熟悉生活,而不是从书本上去研究它,同样也强调了观察乃写作的前提。观察能力人人皆有,但为什么同样观察社会、人生,一个初学者和一个作家有较大的差别呢?我以为就在这“发现”二字上。
观察能力是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综合因素形成的一种认识事物的能力,所以观察又被人称为“官察”。这其中,视觉——通过眼睛观察是最重要的因素,它使我们“看见”了世界万象和人生百态。但“看见”并不等于“发现”。“看见”的只是一些事物的表象,而“发现”却是洞穿了表象揭示了实质;“看见”的只是一些人人皆知的画面,而发现的却是人们未知、欲知的新奇景象。换言之,“看见”的常常是幕仿的,“发现”的才是创造的;“看见”的是一般化的,“发现”的是新颖的;“看见”的往往流于肤浅,而“发现”的才走向深邃。这就是一般人与一个有才能的作家的区别所在。
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就能明白,为什么同在校园生活,有的人写不出优秀作品,甚至连作文也感到无题材可写,而十七岁的女中学生郁秀却能写出轰动文坛的长篇小说《花季·雨季);为什么一些长期生活在基层的业余作者作品写不出新意,而一位作家来短期蹲点体验后,就能写出令他们羡慕的作品。这除了思想水平写作能力的差异外,很大的原因就在于缺乏这种“发现”的能力。所以要提高写作能力,真正的诀窍就在于这种“发现”能力,只有具备了这种能力,才能打开神秘的文学殿堂和写作之门。
那么,是什么原因妨碍了我们的“发现”能力呢?
其一为“视觉瘫痪症”。这是法国作家左拉对那种被现成的观念和图景挡住视觉的现象的一种戏称。声、们对同一对象的观察持久到了一定的限度,就会产生一种“熟视无睹”的现象,反复单调的刺激即使强烈也会令你神经感官迟钝。黑格尔说过:熟知非真知。真是一针见血,说到了点子上。有些东西,由于过于熟悉,会使自己观察的兴趣大减,就有阻止自己去真正深入了解的可能。就像有的邮差,他对自己的投递地段、门牌号码可能很熟悉,但他们未必真正了解这个地方的风土人情、具体情况。熟识,常似一叶障目,挡住了他们真正的视线,阻碍了他们向事物纵深的探索。要改变这种“瘫痪”状态,就需“变熟为生”,改变一下自己的观察方式和角度,或者改变一下观察的目标,再回过头来观察,往往会有新的观察所得。
其二为“知觉定势”的影响。有意注意是观察的一种有目的的行为,它能帮助我们专注地关心某一事物,获得比较准确细致的观察结果,但人们又常常为自己的知觉范围和心理习惯所囿,对有意注意(自己感兴趣之点)的观察很仔细,而对别的更丰富的属性可能视而不见。你需要什么,就观察什么;你的情绪状况,也无形中影响你注意的选择。一位哲人说过:最可怕的不是我们的无知,而是我们的已知。“知觉定势”造成我们观察,也影响我们观察感受的接受和排斥。要改变这种“知觉定势”带来的障碍,就必须让自己的“知觉仓库”腾空,以虚静的心态,以孩童般的新鲜目光去观察世界,相信“每天的太阳都是新的”,就能跨越这种障碍。
其三,受制于自己的思想力和文化结构。观察力人人皆有,但观察力的深浅还受各人的思想学识所限。爱因斯坦说得好,你能不能观察到眼前的现象,取决于你运用什么样的理论。理论决定你到底能观察到什么。这话启示我们,人生社会的复杂环境和生活现象,常常如险峻的山峰和幽深的谷壑,唯有有思想力的观察者,才能攀援而上,看到山顶或山那边的东西,或以思想的烛光将他们照亮。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作为一个爱好文学的写作者,就必须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剖开外壳看内核。观察力的提高依赖于自己的历史眼光和哲学眼光,多读书、多穷理、多思考,有助于提高你的洞察力,有助于发现生活中值得你书写的东西。
《依靠知识的力量多作贡献》
这几年,青年和干部中间刻苦读书,自学科学文化知识,蔚成风气。山西一所刊授大学,吸引了全国千万有志者,上海首次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应试者多达一万五千多人,其中年龄最小的十七岁,最大的七十三岁。这些都有目共睹,无须赞述。引人注目的倒是,前两年还觉得胸无点墨照样好捧“铁饭碗”的人,近年来的自我感觉也大变了。
有这么一位年轻人,这些日子常常孤灯寂坐,穷夜苦读,旁人问他:何以忽然勤奋至此?答日:“照老样子混不下去了!”学习文化科学知识,是因为害怕“混不下去”,这够消极的了吧?然而细细想来,却也未必。
现在,类似这样的青年不止他一个。照老样子感觉“混不下去”的人,不光青年中有,干部、中老年职工中也不在少数。工人搞革新,奔图书馆,千部当领导,钻管理科学,啃政治经济学,这是随处可见的事。他们有时也说照老样子“混不下去”,这是一种雅谑。重担在肩,“本钱’不够,非学不可,这便是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那些起步较晚的年轻人,终于感到时势逼人,不学不行,虽然显得被动,但被动也是一种“动”,在通往知识之宫的道路上行动了。这实在是一桩可喜的事情。可见,虽说如今还有人如斯大林批评的那样,“决心歌颂我们的投有文化”,但“知音”毕竟是越来越少了。
“混”,是什么意思呢?过去说那些不肯流汗苦干,出工不出力的徽惰人是“混”,如今,它的内涵看来有所不同了。
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一根杠棒,几斤力气,在很多情况下是远远不够用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要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全部生产力,也就是整个社会生产的“科学化”,全体劳动者的“知识化。现在,我们正向着这个方向努力。即使在那些工作纯属体力劳动的部门,大家也已经越来越明显地看到,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日益需要文化科学知识作向导。人们经常想起的那个体脑分工,现在也已经不再是单个劳动者的绝对分工,而不过是以体力劳动为主或以脑力劳动为主的相对分工,这种分工越来越要求每个劳动者重新把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集于一身,要求劳动者不断提高文化科学知识水平。哲人有言:“你所不理解的东西是你无法占有的。”在机械化、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如果缺乏知识的力量,便掌握不了现代生产技能,掌握不了不断革新的劳动工具,如何适应新形势的擂要?农村要科学种田,工厂要技术改造,种种新课题不断出现,没有相应的知识能量,怎能承当起现代化大生产意义上的劳动?就是向青年朋友做思想宣传工作,如果不更深入地钻研马克思主义,不孚习掌握一些科学知识(如心理学等等),不研究实际生活中的新情况新间题,光凭过去的那些老经脸,恐怕也会陷入困境的。对此不自知,或者有知却无所谓,安之若素,麻木不仁,以为反正有‘铁饭碗”的人来说,这岂不是有些“混”的味道吗?
感觉到那样“混不下去”,其实是感觉到了时代潮流在奔腾,而自己这样“混”法,于社会而言是不合时代要求,于个人而言则可能成为可悲的落伍者。发现“混不下去”了,下决心改变那种知识贫乏的状况,正是觉悟的表现。这不仅预示着有如此感觉的人将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阶梯上逐步升高,面且表明他开始意识到并准备肩负起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代使命,表明他依靠着知识的力量在新的历史途程中寻找到了正确的方向。
歌德说过:“知识的历史犹如一支伟大的复音曲,在这支曲子里依次响起各民族的声音。”如何“依次”法?歌德没有说清楚,但只要不把这段话理解为宿命的循环论,那对于我们仍然是一种启迪和激励。
依靠着自己的勤劳、勇敢和智慧,为人类贡献过四大发明的中华民族,犹如历经火的洗礼的金凤凰,如今重新振翅起飞,正处在引吭高歌的历史发展的新时期。经济建设,科学技术是关键。整个物质文明的建设,各项文化事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科学文化知识水平的提高是重要条件。不远的将来,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终于实现的时候,在有着悠久文明的祖国大地上,“知识的历史”也必将翻开极为壮关的新的篇章。十亿人民齐唱一支“伟大的复音曲”,是光荣而豪迈的事业。我们每个人,特别是青年一代,努力学习,用现代科学知识武装自己,依靠知识的力量多作贡献,在这支“伟大的复音曲”中无愧地加进自己一个美妙的音符,大的复音曲”中无愧地加进自己一个美妙的音符,当然同样是光荣而豪迈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