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潮流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2-22 22:54:55
《潮流与现实初中一年级作文》
潮流与现实初中一年级作文
在现在这个以潮流为主的世界里,随时都会掀起一股时尚的狂热。但是这些狂热的发起者和追随者并不是心有灵犀,每当一个新事物出现在人们眼前时,它总是必须要经过世人犀利的眼光与不能理解的声音。
时尚是什么,潮流又是什么?
我们不难看出它们是有争议的,就像是曾轶可,那绵羊音有人爱有人骂,而且她中性的打扮,以及跑调的唱功,还有一些关于她的负面新闻,更是让这个“潮流人物”成为人们争议的焦点。曾经还拿曾轶可的名字开玩笑说“曾轶可——可争议或争议可”。就像是李宇春、周笔畅,更是带动了中性的潮流,使一些80后、90后以中性为美,纷纷效仿。暂且不谈中性与绵羊音,单是刘着的“伪娘潮”,我们不难看出时尚就是出其不意,潮流就是追随出其不意而萌发的一场轰动。
可是李宇春、曾轶可、周笔畅等等以中性打扮出现在人们视野的焦点人物,如今也随着现实,随着潮流而改变自己的装束,开始以更加女性化的形象出现在人们视野。这是因为现在又掀起了另一场潮流风暴——伪娘热。在2010年快乐男生的舞台上,出现了一群女性化装扮的人,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刘着,他不仅是女性装扮,就连声音也是娇滴滴的女声。随之伪娘就成为新兴的潮流,人们不再以中性为美,而是温柔,甜美的女生形象备受推崇。
从上述现象中,可以得知潮流会改变现实,但同时潮流也是要遵循现实的。
谈起潮流,又不得不使我联想到历史的潮流——现在我们历史课上学到的“戊戌变法”。
“戊戌变法”也是轰动了全国,更是有争议的,不仅有争议,还遭到了当时最高统治者慈禧太后的反对。即使“戊戌变法”是正义的,不同于现在五花八门的潮流,但是仍然不能长久,更不能改变现实。其结果是不但变法失败,就连戊戌六君子等其他一些维新人士也惨遭杀害。但是辛亥革命以后,孙中山更是要人们身着易服,女子停止裹脚陋习却很快被人们接受。从这可以看出潮流离不开现实基础,现实左右潮流。
当中性潮遇上伪娘潮时,比的并不是谁美,而谁的人气高,谁更符合现代人的需求,谁更能炒作出新闻,谁更有话题。现实就是如此,不管你是谁,当你能引起轰动时,你就是焦点。所以从现在起,就要努力,事事争先,即使不能引领潮流也要遵循潮流规则……
一个李宇春引出一个曾轶可,一个曾轶可引出原创风,一个原创风引出伪娘潮,从伪娘潮到潮流与现实,我感悟人生!
[潮流与现实初中一年级作文]
《顺应时代潮流作文》
顺应时代潮流作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还是对作文一筹莫展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顺应时代潮流作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顺应时代潮流作文 篇1
这是一个快速发展的时代,时代潮流不断更替,很多人追随着又迷失着。在我看来,追随潮流是必然的,只有这样才能顺应这个时代,但更重要的,是追寻自我,顺应内心,唯有这样,才能让我们自身永远地屹立在时代潮流中而不被吞没。
自古以来,人类就在追赶潮流和追寻自我中做着艰难选择。正如屈原,他的选择是坚守自我,因此他坚定地葬身于汨罗江,我们不能说他是否正确,但是倘若屈原在坚守自我的同时去顺应时代的潮流,他的坚守未必会被改变,他的命运也可能会重写。正如渔父所言,沧浪之水清兮浊兮,你都有能力去选择它,去适应它,而非为了守住本心做出极端的选择。可见追赶潮流是必要的,当然它的基础是你的内心有自己的坚守。
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在追赶潮流中保有最初的坚守,尤其是在这个娱乐发达的时代,许多电视台追赶潮流引进国外节目或仿效国外的节目形式,甚至是生搬硬套,以求获得相同的效果,便舍弃了该节目多年来的传统。这样的追赶潮流,不但没有真正地把握潮流,还失去了自己的坚守与传统,正如邯郸学步,得不偿失。
因此,追赶潮流与坚守自我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正如现代京剧大师张火丁,她便懂得如何平衡二者。她认真苦练前辈们传授的程派唱腔,牢记程派的精髓与优秀传统避免这种传统唱腔被现代京剧的唱腔所冲击。同时,为了吸引更多的观众也为了顺应京剧现代化的形势,她加入了一些新的唱法。这样做既保护了传统程派唱腔又顺应时代潮流吸引了更多观众。正是因为张火丁懂得坚守自我和顺应潮流,才让她成为现代京剧最成功的“青衣”之一。
追寻潮流与追寻自我其实并不冲突,许多人迷失了是因为他们没有找到二者的平衡。我们都生活在历史的长河中,避免不了去处理好二者的关系。时代的潮流推动着我们的小舟,而决定方向的舵却在我们心中。心里有自己的方向,有自己的坚守,要永远牢记,这样才不会在潮流中迷失自我。坚守住自己的本心,同时,学会适应潮流,不盲目追随,这样我们都能成为自己的国王。
顺应时代潮流作文 篇2
有人说,这是一个快速变化、发展的时代,要追寻潮流乃至立于潮头之上;也有人说,任凭潮流涌动,我要做自己内心的国王。要我说,追寻潮流与追寻自我并不矛盾,追寻自我的同时顺应时代的潮流。
如果是一个人不能融入现代朝流,那他就会成为落伍者。天才神童魏永康13岁便考入湘潭大学物理系,17岁以第二名的成绩考入中国科学院最终却被劝退。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从小被母亲要求读书,女同学给他打电话,他母亲就推托他不在家。更有甚者,为了让他抓紧时间学习,连吃饭都是用喂的。可想而知,这种连生活都不能自理的人如何能融入大学生活,如何能与别人进行交流,于是他便成了这个时代的落伍者。
但如果一个人只顺应自己的`内心,就如“风可以吹走∕一张无助的纸片∕却吹不走∕一只会飞的蝴蝶∕因为生命的力量在于不顺从”一样,终会显得与社会格格不入。瓦尔登湖畔的梭罗过于追求内心的宁静,于是开始了一人独居的生活;庄子追求无为,顺应自己的内心,于是他消极脱离世界。这些都是与社会格格不入的人,他们顺应自己的内心,厌烦人世的污浊,追求内心的清净自然。只有内心懦弱的人才不敢直面潮流涌动的社会。
我认为,能在社会上立身的最好方法就是追寻自我的同时顺应时代的潮流。因为时代的潮流是不会因为一人的意志而有所停顿的,我们要让自己来适应它并非依赖它。杜甫、苏轼、辛弃疾……这些诗人词客各自经历过贬谪、国破家亡的痛苦,但他们只能调整自己的内心来面对这些痛苦,因为他们知道仅凭自己一人之力是无法改变这局面的,只有一方面顺应潮流但保持理性的距离,另一方面顺应内心但不被自我蒙蔽,才能被这个社会所接纳。
我们若想生存,若想被接纳,最好的办法就是追寻自我的同时又适应时代的变化。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这样,这就要求我们时刻检查反省自己,是否与潮流保持理性的距离,又是否被自我蒙蔽。
我们要做到在潮流涌动中,坚守自己的内心的同时顺应时代潮流的变化。
顺应时代潮流作文 篇3
潮流,顾名思义,是社会的一种风格,是应时代发展与个人心理的产物,即“时尚”所涵盖的一切。现代潮流,与科技一样“苟日新,日日新”,没有人知道明天的潮流又是什么。不生存于社会高层的我们,只能以一种仰望的姿态去面对它,然后跟风一样地去崇拜它,模仿它,仿佛一朝不跟随,就会与时代脱轨,与这个世界失联。跟随潮流的我们只不过是一角墙头草罢了,盲目地跟风,盲目地附和。
内心强大的人,多以旁观者的姿态去面对潮流。因为他们清楚地知道潮流是什么,自己又是什么,他们,和我一样,也只愿做自己内心的国王。在这一点上,孩童与我们相似。年幼的他们,不知晓潮流是什么,因此也不会跟随,纵使知道了,潮流所带给他们的快乐又怎会是玩耍、玩具所比得上的呢?
我看待潮流,就像在百花之地欣赏花朵一样。我可以去观赏它,但我绝不会以它为中心来衡量着身边的满园鲜花。同样,我可以顺应潮流,但我会与它保持理性的距离,必要时甚至全身而退。一切的一切,只因我顺应的是自己正确的本心,而非顺应的是瞬息万变的万物。
做自己内心的国王,需要明白自己的内心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正如中国古朝代的君王一样,他们顺应本心,想要国泰民安,就励精图治,想要安逸享乐,就骄奢淫逸。虽然后者不可取,但那也是本心。而我,做自己内心的国王,顺应的是自己内心中正确的本心。明确自己想要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至关重要。
历史上不乏那些贪赃枉法的官员,他们抛却了自己为官的初心,搜刮民脂民膏。更有甚者,则认为“大家皆贪我不贪,是为异类”,导致了我们多少的先人不堪重税之苦。《捕蛇者说》便是一个典型。而曾经的他们,与当今社会里那些盲目追赶潮流的人又何其相似。追赶潮流,却丢了本心,失了真心,失去了真正的自我。
做自己内心的国王,坚守初心,不忘本心,我们一定能拥有更为精彩的人生。
顺应时代潮流作文 篇4
古有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追求内心的自由,做自己内心的国王,又有王安石顺应变法,实施自己的政治抱负。这就引发了一个问题,我们是顺应潮流,还是要追寻自我呢?
在如今如此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阿尔法围棋能够打败世界围棋高手李世安,如果我们不跟随信息化的脚步前进,顺应时代的潮流趋势,我们会不会和时代脱轨呢?
我的回答是:否。
江一燕,唯一一位获得国家地理摄影的女摄影师,同时作为演员,她是如何调剂自己的状态在不同的身份中生活呢?大多数的演员一年365天,几乎天天泡在剧组,泡在横店,江一燕则和他们不同,她每年会抽出几个月的时间,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几个月去广西的某个山区做支教活动,也可以不顾柏林电影节的邀请,去北极看极光,或只为陪伴母亲。在追寻自我中,她也并不和时代脱节,每年接一两部的戏约,维持自己的生计。在顺应潮流中追寻自我,她就像是娱乐圈中自由自在的鲸鱼,在潮流涌动中,做自己内心的国王,却不至于与时代的列车脱轨。这是我极其羡慕的人生。
但是,一味地顺应潮流和一味地追随自我又会怎样?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屈原最后赴湘流,葬鱼腹,落得自杀的地步,这就是一味地追求自我,不融入潮流啊!何不如渔父一样“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在乱世中仍守护自己内心的一方净土,有何不可。
随着电子数码产品的日趋扩大,苹果手机越来越受到年轻人的追捧,成为一种潮流趋势。这种盲目追随潮流,一味顺应潮流而失去理性的行为,我实在想不通。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而我们人类是生活在社会群体中的动物,不可能脱离社会而存在,但也不能一味地跟着大众走,这样只会在茫茫人海中迷失自己。其实顺势和顺从自己并不矛盾,只要我们掌握好距离,我们也可以做一天鲸鱼。
【顺应时代潮流作文】
《《觉醒年代》观后感观后感1000字》
逆历史潮流者,必被时代的洪流所淹没。
——题记
看完老师布置的12集《觉醒年代》后,再次拾起笔来,想在此写写自己对这部影视剧的评价。觉醒年代是由于和伟,张桐,张晚意等一批没有流量的老戏骨主演的,作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电视剧展播,没有营销,没有热搜,没有词条,就是这么低调的,过了十多天,没有说教,没有无聊,没有为了献礼而拍摄的臭毛病,有的只是慢慢陈述那段历史,那段峥嵘岁月,讲述她从何而来,又为何而来?
查找《觉醒年代》相关背景资料时,网页上各种声音众说纷纭,有说其演的不好,有说不符合历史的,这些都仅是表层的。我想说的是如果你仅看一眼就这般评议它未免也太过跟风了吧,经典就是经典,毋庸置疑,在我看来这反而是一部值得我们全国上上下下的人都细细揣摩的影片。
《觉醒年代》剧如其名,讲述的是从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到中国红船革命之间近十年的历史,短短十年,唤起了中国这沉睡了数百年的巨龙。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胡适,蔡公,鲁迅等人成为这期间中国人思想之启蒙,他们共同经营着新青年杂志社,掀起了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他们是光,照耀着中国这片广袤的土地。
黑漆漆的“吃人”社会终于觉醒了。
看剧的过程中,我被一些影片细节所打动,李大钊在日本早稻田大学的讲话,“逆历史潮流者必被时代的洪流所淹没"。一群日本留学生中斩钉截铁的他似乎象征着中国的意志。还有一幕尤为感人,陈独秀的长子陈延年立志要靠自己谋取一片新天地,烈日炎炎下,衣衫褴褛的他和弟弟却要看人眼色,饱受折磨,腿脚不方便的老年人背上背着两三大袋粮食没站稳,倒了下来,就要被主子用皮鞭狠狠的抽打,一道道鲜红的血印折射出当时社会之腐败,处处充满酸臭味的吃人社会,平民老百姓过得连牲畜也不如,延年和乔年啃着发了霉的干窝窝头,身为哥哥的延年尽管生在黑暗中,却一心向阳,碗中的一只小蚂蚁也要将它放归自然,这要是放现在,蚂蚁早被人们碾死了。
剧中无声胜有声的细节片段太多了,数都数不过来,但从这些英雄的革命先驱身上,我们都不难发现,它们爱才爱国,不畏惧牺牲,心系革命,他们是革命的先驱,是中国14亿人共同的偶像。
这部剧中涉及众多,革命社会底层的婚姻,友情等众多领域来自那个封建时期的韵味,只有细细揣摩才能悟出来,那时似乎每个人不论底层人士还是学术人士,都会有一场无奈的婚姻。
伴随着共产党的成立,影片即将落幕,我想说的是,影片会落幕,而那段深入人心的历史永远都不会落幕。
中国之觉醒并非一朝一夕,而是牺牲,是信念的坚守。
谨以此片献给那些革命先驱者们,历史永存,国家腾飞,都源于你们的坚守。
《赶潮流350字》
最近,班里涌动着一波一波的“热浪”,说是在赶潮流。
“‘潮流’是时尚的意思,‘赶’是追的意思,那么赶潮流就是追着时尚那方跑去。”A同学说。
“不不,我觉得‘赶潮流’追随社会时尚,做适应形势的事。”B同学说。
听,同学们又在成群结队的在走廊上大声歌唱“我们中国的汉字……”这首歌是我们现在最红的歌曲----《生僻字》。
看,又有一大群同学围在C同学的周围,我费劲的钻入了人流如潮的人群中,踮起了脚尖,伸长了脖子都快成长颈鹿了,才隐隐约约的看见了一张张贴纸和一卷卷纸胶带---都是现在同学眼里的网红物品。
瞧,又一大堆同学坐在位置上,手里捧着明星的照片看了又看,有时还会亲上两口……
但是,还有一些人安静的坐在那里,有的在看书;有点在在复习;有的正在背诵课文……真好!
知识才是力量,书能让你获得知识,纸贴纸能吗?知识能在你最重要的时候帮助你,明星能吗?文字能让我们感受到世界的美,歌曲能吗?同学们,放开所谓的“潮流”去学习吧,感受知识的力量!
《夕阳下的祖孙作文800字》
最近的椒江无风起浪的涌出了一大股“潮流”,这可不是一般的潮流,而是响彻全国的垃圾分类“先进潮流”。身为一名优秀的少先队员我怎能不跟紧这股大流呢?于是我参加了学校的“有用的垃圾”主题活动。
说到哪些垃圾还会有再利用价值,我首先想到了塑料水瓶和易拉罐。对了可以把它们拿去卖钱。我外婆不是也天天在到处收瓶子吗。我去要几个吧。我一反常态的在外婆怀里撒娇“你想干什么?”外婆笑了笑。“比赛要几个瓶子”“呀!真不凑巧,昨天刚卖了。”外婆接着说“比赛可不能偷懒,明天你就跟着我捡去吧!”“啊!好吧!”我有点不情愿。
正逢周末,中午吃过午饭,冬日的暖阳正在头顶上悠闲的喝着茶。出了门:手套,夹子,护目镜......应有尽有,可外婆只有一个大麻袋和夹子。我们首先去了小区各个角落的垃圾桶旁。我架上眼镜,找到可回收垃圾桶,头往里一伸,就在垃圾桶里翻来翻去,就像一个厨师正在炒菜一样。找了好久,可只找到了一个瓶子,不对呀?可回收垃圾桶怎么会只有几个塑料瓶也没有其它可回收垃圾,垃圾桶里都是满满树叶,果壳,废纸垃圾。这些都不是可回收垃圾呀!我转头望向外婆,只见外婆从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桶里捡。“外婆,可回收垃圾桶里有,你不要乱找呀!”我用教育的语气说到。外婆提了一下自己的口袋,里面至少有二十个“你觉得塑料只会在规定的垃圾桶里吗?”说完外婆又埋头捡瓶子了。太阳的阳光落在了外婆的背上,我觉得心被刺了一下。好痛!一个劲儿的跳,脸愈发的红。不知为何我想起了和同学在吃雪糕随手把包装扔进有害垃圾桶里。我知道自己扔错了,可还是没有捡回来再扔。所有人应该都和我一样虽然有意识,但并没有去实践它。觉得垃圾进了垃圾桶就行,放在哪个垃圾桶都无关紧要,我们的行为也无伤大雅,可每个人都这样想那岂不是每天十几亿个垃圾都被乱放了。
晚霞渲染了大半个天空太阳缓缓落下,我和外婆一老一小,一个一个麻袋朝着家的方向走去。因此我在这里呼吁大家“请您做好垃圾分类,从我做起,共创美好家园。”
《时尚奶奶》
都说人老了,审美也就跟不上社会的潮流,可我的奶奶不是这样。
今天早上,奶奶身穿长裙,烫了个大波浪卷,脚踩“恨天高”,头上顶副墨镜。画妆、喷香水、戴上耳钉项链,提上小皮皮。时尚小年轻的家当,她样样会。走出六亲不认的步伐,这仗式不是去超市抢菜,而是去干现在小姑娘最爱干的事———逛街。去挑选新款衣服、鞋子时,还不忙带杯奶茶、烤串,把一旁的年轻人都惊呆了。
除了逛街,奶奶还迷上了拉丁舞,在偶然的一瞬间,奶奶在电视上看到了拉丁舞,望着那蝴蝶般飘动的裙摆,燕子般轻盈的身躯,让奶奶满脸羡慕,嘴上还不断地念道:“太漂亮了,太棒了……”心里还默默的记那几个舞蹈动作。悄悄地躲在自个房间练,有一次奶奶在厨房边哼着小曲儿,练习自己偷学动作,转圈、提裙……险些把菜炒糊了。妈妈常劝奶奶:“你都这把年纪了,还练什么拉丁舞,别折腾这把老骨头了”。
可奶奶总是振振有词地回过去:“我老什么老,我还年轻着呢,我这叫紧追潮流”,你们不懂,最后还跟着小姑娘去了拉丁舞训练营。
朝流不只是年轻人的专场,也有老年人的份。
《自卑来自OUT》
一阵东风一阵西风,潮流一直在变,我却不曾跟上过。
听大家说什么电视剧、动画片,我一点都不懂,还十分纳闷,那么多名字,小伙伴是怎么记住的?电视机在我家除了新闻联播,几乎没怎么开过,爸妈从不花钱买机顶盒,因此,花花绿绿的片子我十分陌生。没事看书对我来说平常,可与同学比,我是个活脱脱的另类,当大家交谈时,我总是被冷落在一旁,自卑啊!
还有那些高级玩具,我一个也没有。说真的,我觉得那些同学每天攀比着、炫耀着玩具,好无聊,也真是够刺眼的。一到下课,群人围成一圈,有着高级玩具的人自然成了圈的中心,大家会向他借玩具,而他,简直成王。我不爱这些东西,在班上自然不威风。我认为那些人是奇葩,那些人认为我是奇葩。不过,被冷落的还是我,自卑不已。
我没有手机,微信不会玩,更没有一个微信名,当大家互相叫着微信名时,我都不知道是谁。虽然我也想拥有一个有趣的绰号,当大家在滑动屏幕时,我却只有看的份,又一次被冷落,又是自卑。
我爱看书,却从来没有看那些风靡一时的玄幻小说,当没书看时, 同学们一大堆玄幻书让我望而生畏,我觉得这些书不健康。同学们老嘲笑我这个不懂那个不懂,自卑......
自卑来自跟不上潮流,到哪儿寻找一个真正懂我的人?
《2024年高考作文题目预测之“潮流”》
【作文材料】
假如你观察山涧里一派激流的水,除了你感叹“逝者如斯夫”之外,你也可以见到涧内种种东西应付水流的方法,是很不一致的。树叶,草根,落花,是完全跟水走的,可以算第一种。大一些的东西,例如石块,大树的老根,无论水流得如何湍激,是丝毫不动的,可以算第二种。涧床深处,有许多鱼,头部一律向着上流顶着,鱼身的方向恰恰和水流的方向相反;好像争着往上流游去,却是并不见有什么进步。他们是潮流中的挣扎者。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参考范文】
以不变应万变
高考作文题目预测
沧海霁月,落崖惊风。在生命的纵横阡陌中,有人如落花盘旋随波逐流,却如浮光掠影般转瞬即逝;有人如游鱼挣扎于洄流,却筋疲力尽收效甚微,有人却坚如磐石,坚守信念,以不变应万变,惯看秋月春风。
物犹如此,人何以堪?
以不变应万变,是安之若素的人生智慧,是静水深流的哲学真谛,是内心深处的黄钟大吕,“于无声处听惊雷”。
以不变应万变,用宠辱不惊的态度诗意地生活。当塔莎·杜朵被当时的社会名流包围时,她选择以恬静不变的心态追寻佛蒙特荒野,“用度假的方式认真过好每一分每一秒”;当苏轼被云谲波诡的官场生活包围时,他选择以豁达不变的气度面对乌台诗案,以“也无风雨也无晴”抒发自己以不变应万变的旷达胸怀。试想,倘若他们没有以不变应万变,而是沉湎于灯红酒绿。纷繁芜杂时,何来安徒生童话中一幅幅精美的插图?何来“大江东去,浪淘尽”的千古绝唱?
以不变应万变,用乐观淡然的心态面对人生的潮起潮落。当我们为进退沉浮、大风大浪而身心疲乏时,何不学习莫言荣摘诺奖桂冠后的无声睿智?何不学习谈迁在于巨作被盗后的豁达坦然?何不学习欧阳夏丹成为“央视一姐”后始终如一?以不变应万变,不是墨守成规,陈陈相因,更不是追名逐利,浮躁不安,而是眺尽万家烟火处后理性的选择与不变的坚守。
以不变应万变,用不屈不挠的韧性谱写生命的华章。《周易》里说,“变则通,通则久”,我却不以为然。诚然,我们自古以来就有“流水不腐”的古训,但该变的是策略,不该变的是原则。反观当下,多少庸庸碌碌之辈功利性读书、工作、生活?抛弃了原应不变的对理想的执着,对爱情的坚守,对事业的热情,用锈蚀的灵魂完全投入到万变的名利场中,最终智能换来像落花、游鱼一样悲剧性的收场。只有用不屈不挠的精神反抗,以不变应万变的态度应对,才能收获绽放人性光辉的精神之花。
以不变应万变,我们宠辱不惊,体味“待到菊黄佳酿时,共君一醉一陶然”的闲适;我们乐观淡然,领略“惟山间之明月,与江上之清风”为伴的乐趣;我们不屈不挠,感悟“不畏艰辛到达光辉的顶点”的欣愉!
《2024年高考作文真题预测:“潮流”》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假如你观察山涧里一派激流的水,除了你感叹“逝者如斯夫”之外,你也可以见到涧内种种东西应付水流的方法,是很不一致的。树叶,草根,落花,是完全跟水走的,可以算第一种。大一些的东西,例如石块,大树的老根,无论水流得如何湍激,是丝毫不动的,可以算第二种。涧床深处,有许多鱼,头部一律向着上流顶着,鱼身的方向恰恰和水流的方向相反;好像争着往上流游去,却是并不见有什么进步。他们是潮流中的挣扎者。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与往年有着很大不同之处的是今年合肥第三次模拟考试迟迟才撩开面纱,距离高考(微博)已剩不到二十天的时间了,这是往年所没有过的,值得玩味。更值得玩味是语文试卷中的作文试题,该题目让人耳目一新,与第二次模拟的作文题目相比,更多了一些哲理思辨的味道,这无疑对学生的审题能力、材料架构、分析处理的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按惯例,百度一下,命题材料来源于潘光旦先生的一篇文章《学问与潮流》(《潘光旦先生文集》第2卷),原文的主要内容是在谈作为知识分子应该怎样应对社会的“潮流”的问题,原文到底怎样姑且不论,我们只要仔细阅读的就是呈现在我们面前的这段文字即可。
根据所给材料,三模的作文属于现象(或事例)列举型材料作文。现象列举型材料作文,所给的材料一般有松散型材料,如多则材料作文;或一个中心材料下的多种情形(或现象)的列举型,如本则材料。根据多则材料的内涵情况,一般可分为相同型、相反型、相对型、递进型、综合型五种。
相同型:这种材料的特点是多则材料的内涵有相同之处。其方法是先逐则分析材料的内涵,然后比较几则材料的内涵,找出共同点,这个共同点就是作文的立意所在。如: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只从天而降的苹果,成了牛顿的转折;一盆溢出的洗澡水,成了阿基米德的转折;一棵满是锯齿的小草,成了鲁班的转折;一张感光的胶片,成了贝克勒尔的转折。看似小的机遇也能带来大的转折。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
相反型:这种材料的特点是各则材料的内涵相反,构成鲜明的对比关系。其方法也是先分析各则材料的内涵,再比较出相异点,这相异点就是这组材料的作文立意所在,正反皆切入可立意。如2012年广东卷高考作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醉心于古文化研究的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曾经说过,如果可以选择出生的时代与地点,他愿意出生在公元一世纪的中国新疆、因为当时那里处于佛教文化、印度文化、希腊文化、波斯文化和中国文化等多种文化的交汇地带。
居里夫人在写给外甥女涵娜的信上:“你写信对我说,你愿意生在一世纪以前……伊雷娜则对我肯定地说过,她宁可生得晚些,生在未来的世纪里。我以为,人们在每一个时期都可以过有趣而有用的生活。”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
相对型:这种材料的特点是几则材料的内涵既不相同,也不相反或相对,而是各偏执于一点,带有片面性。其方法是将各材料的内涵加以分析综合,找出它们之间的对立矛盾点,进而归纳出一个全面正确的观点来。如上面所引用的合肥三模作文试题。
递进型:这种材料的特点是几则材料的内涵构成递进关系。其方法是先确定每则材料的内涵,辨析材料内涵的层级关系,进而归纳出一个全面正确的观点来。
综合型:这种材料的特点是多则材料的内涵之间存在多种逻辑关系,且可能出现干扰学生思维的材料。审题立意时需逐则分析材料的内涵,明辨材料之间的关系,排除干扰项,然后归纳出全面正确的观点。如2010年新课标全国卷作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一种热带观赏鱼,在小鱼缸里不管养多长时间,也只能长到3寸来长。然而,将这种鱼放到大水池中,两个月就可以长到一尺长。
狼是一种有极强好奇心的动物,它们对周围的环境总是充满兴趣,不断体验,从而躲避危险,发现实物,顽强地生存下来。
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随机挑选出一些学生作为“最有前途者”,然后将名单交给班主任。由于老师对这些学生寄予了更大的期望,八个月后,他们的成绩明显提高。
以上现象启发人们认识到人才成长是有一定规律的。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这种类型的材料作文审题难度不是很大,一般可采用以下方法:
①同中求异。如果几则材料是相同的材料,从他们的相同点出发可以提炼观点,但往往缺乏深度,如果我们从相同的材料中寻求它们之间的不同点,就能挖掘深度,得出有份量的结论。或互补叠加。有些材料性质是同一的,但各自并不全面,而是互为补充的,只有将它们叠加起来,才是科学合理的,也只有这样才能提炼出正确的观点。这就是互补叠加法。
②异中求同。如果几则材料是相异的事物,有时是形异而实质相同的,因此,对于多项材料,我们可以进行分析比较,寻找材料间的共同点,从共同点入手提炼观点。
③异中辨异。有些相异的材料,它们之间有明显的分歧点,我们找出分歧点,从它们的分歧点处入手提炼观点。
再看合肥三模的材料,材料列举了面对“激流”三种不同“主体”所采用的三种不同的应对方法,即“完全跟水走的”、“丝毫不动的”、“争着往上流游去却是并不见有什么进步的”。材料所说现象不仅仅是自然的,更是社会的,这一点考生是一下子就能读出来的。“激流”是社会的的隐喻,比喻社会变动或发展的趋势,或曰社会的“潮流”。三种不同的“主体”也就是三种不同的人的化身,三种应对方法也就是三种“人生的态度或方法”。据此,可以理解为:面对社会的大潮,不同的人采用不同的方法去应对,或曰在社会这个大的潮流的裹挟下有的人只能如树叶、草根、落花般地随波逐流,听凭命运的安排,飘到哪就是哪,无可奈何,也无能为力;有的人凭借自身的优势如石块、大树的根一样地固守,看“潮起潮落”,不为所动;更有不甘心的如鱼儿般的弄潮者,在激流中迎难而上,虽不一定前进多少,但拼命挣扎,奋力一搏,自有人生的快乐。
姑且名之为随波逐流派、固守坚持派和挣扎拼搏派。三种方式,三种人生态度,三个写作切入的角度:坚定自我,追求本真,难能可贵;可是,坚定的并非一定值得;随波逐流不见勇气,只有草率与马虎,可是随波未尝不是一种淡定释然;挣扎意味着坚强不屈,奋力一搏,可是挣扎一定有益?学生可以灵活处理这三种态度,有驳论,有立论,明确感情倾向,选取一个最擅长的论点。
从命题者的价值判断上看,可能会鼓励大家都去学学“鱼儿”,但作为高考作文的写作,本人认为价值判断上的对与错不能仅仅根据社会的价值观来确定,更要根据所给材料,只要是依据材料而提出的观点(偏离材料的姑且不论)就是合理的,就应该鼓励考生去自由发挥。
合肥三模的作文试题应该说很有新意,至少具有开放的审题角度,能发散学生思维的特点。鄙陋之见,聊博一笑耳,敬请批评。
考场作文选录:
顺流·逆流·坚守
清流急湍,木叶落花顺流而下,不知所踪;
块石树根岿然不动,任尔激流;
锦鳞逆流而上,挣扎不屈服。
顺应潮流,常流于盲目,不知所踪,失去方向。如今,娱乐节目充斥各个电视台且形式多样,从“真人秀”“明星跳水秀”到每年的新人“选秀”,追求噱头、卖点的商业操作层出不穷。“娱乐没有圈”,在如今全民娱乐的背景下,人们的审美情趣已由“审美”慢慢变成“审丑”。为了迎合这种需要,电视上各种搞怪、反串获得很高的收视率。如果只遵循“收视率”这根指挥棒,顺应潮流,这些大同小异的电视节目最终将被后浪拍在沙滩上,消匿无痕。
逆流而上,往往得不到掌声和祝福,在潮流中挣扎,很难进步。然而,向上的精神,敢于反抗的勇气,确实改变现状的唯一手段。毛泽东的诗中写他年轻时意气风发、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豪迈“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不反抗的生活是死气沉沉的,不沸腾的青春是不属于年轻人的。祖国,正需要年轻人扼住潮流的咽喉,在社会的风浪中搏击。
岿然不动,是对本真的坚守,是对潮流的包容理解,却又拒绝流于庸俗的骨气。相比于各大电视台的对收视率的狂热,杨澜,这位聪慧的女人显然有些不合群。“杨澜访谈录“十多年一直不瘟不火的播着,不媚俗、不投机。她在意的是人内心的交流,让中国仍存有真实的真挚的心灵启迪性的访谈节目。她访谈陆川导演,深入探讨项羽的内心世界,以及《史记》对鸿门宴记载的合理性。陆川说“项羽,其实有其心软的一面,刘邦是项羽放走的。凭着项羽里三层外三层的包围,樊哙不可能立刻闯入。”我从访谈中看到了他们对历史的尊重和突破,我读到了陆川的信仰,也读到了杨澜的坚守。
顺流,安逸,却麻木;
逆流,痛苦,却豪迈;
坚守,忍耐,却坦然。
人生的路,没有一条可以随随便便成功。人生的潮流中,内心所坚持的信仰要坚守,阻碍的浪花要勇敢搏击,拒绝无所谓的生活。
人生,就是要不停地奋斗,选择自己的路,坚定走下去。
以不变应万变
沧海霁月,落崖惊风。在生命的纵横阡陌中,有人如落花盘旋随波逐流,却如浮光掠影般转瞬即逝;有人如游鱼挣扎于洄流,却筋疲力尽收效甚微,有人却坚如磐石,坚守信念,以不变应万变,惯看秋月春风。
物犹如此,人何以堪?
以不变应万变,是安之若素的人生智慧,是静水深流的哲学真谛,是内心深处的黄钟大吕,“于无声处听惊雷”。
以不变应万变,用宠辱不惊的态度诗意地生活。当塔莎·杜朵被当时的社会名流包围时,她选择以恬静不变的心态追寻佛蒙特荒野,“用度假的方式认真过好每一分每一秒”;当苏轼被云谲波诡的官场生活包围时,他选择以豁达不变的气度面对乌台诗案,以“也无风雨也无晴”抒发自己以不变应万变的旷达胸怀。试想,倘若他们没有以不变应万变,而是沉湎于灯红酒绿。纷繁芜杂时,何来安徒生童话中一幅幅精美的插图?何来“大江东去,浪淘尽”的千古绝唱?
以不变应万变,用乐观淡然的心态面对人生的潮起潮落。当我们为进退沉浮、大风大浪而身心疲乏时,何不学习莫言荣摘诺奖桂冠后的无声睿智?何不学习谈迁在于巨作被盗后的豁达坦然?何不学习欧阳夏丹成为“央视一姐”后始终如一?以不变应万变,不是墨守成规,陈陈相因,更不是追名逐利,浮躁不安,而是眺尽万家烟火处后理性的选择与不变的坚守。
以不变应万变,用不屈不挠的韧性谱写生命的华章。《周易》里说,“变则通,通则久”,我却不以为然。诚然,我们自古以来就有“流水不腐”的古训,但该变的是策略,不该变的是原则。反观当下,多少庸庸碌碌之辈功利性读书、工作、生活?抛弃了原应不变的对理想的执着,对爱情的坚守,对事业的热情,用锈蚀的灵魂完全投入到万变的名利场中,最终智能换来像落花、游鱼一样悲剧性的收场。只有用不屈不挠的精神反抗,以不变应万变的态度应对,才能收获绽放人性光辉的精神之花。
以不变应万变,我们宠辱不惊,体味“待到菊黄佳酿时,共君一醉一陶然”的闲适;我们乐观淡然,领略“惟山间之明月,与江上之清风”为伴的乐趣;我们不屈不挠,感悟“不畏艰辛到达光辉的顶点”的欣愉!
(以上两篇作文转引自汪玉慧老师的新浪博克)
拒绝跟风
树叶、草根、落花顺流而下,省时省力,鱼儿逆流而上,勇做潮流中的挣扎者。于是,我们为鱼儿歌唱。
盲目跟风,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从众心理。无论是先前的哈韩风,还是如今的“中国大妈”横扫华尔街,引起“金荒”。在人们一笑而过之后,是深刻的思考,跟风给人们带来财产损失的同时,也矮化了人格的高度。我们需要的不是一个“跟风”盛行的社会,拒绝跟风才能找到价值之所在。
专业影评人士常说,中国电影离国际水准还有很大差距,很多方面都有欠缺。另外,内容恶搞化,低俗化似乎成为票房的护身符。电影存在普遍跟风的现象,是因为中国人对中国电影行业的溺爱,致使它不能快速成长。在我看来,电影商品化只是影响其快速成长的一个方面,更多的是电影行业缺乏一种板凳坐得十年冷的执着态度,为追求高票房,高效益,普遍跟风,将经典作品翻拍得面目全非,而这是一种致命的行为。李安的作品《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收获了多项奥斯卡大奖之后,人们对其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好的作品不一定要大制作,大阵容,不盲目跟风,寻找自己的生命主线,便是一部为人所称道的优秀作品。
在《宫》《步步惊心》等穿越剧大红之后,人们逐渐对这种不合逻辑的娱乐剧产生排斥,此时一部《甄嬛传》横空出世,成为一部无论你怎么换台也不会停播的电视剧。究其原因,是导演没有盲目跟风。用一种淡淡的情调,融入中国元素诗词琴赋,使作品有很高的观赏性。可见拒绝盲目跟风,积极探寻一条新的道路才是立足社会的根本。盲目跟风只会让人显得肤浅,有失大雅。
人们对美的追求是亘古不变的一个主题,“笑靥如花”,映面桃花别样红等是那个时代的追求。时尚也是一种对生活的回馈,它让生活变得更加多姿多彩。随着全球一体化,时尚的浪潮以不可思议的样貌狂卷全球,无论是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人们说起时尚的话题,总能侃侃而谈,神往不已。然而,在我看来,真正的时尚并不是名包名装,而是不盲目跟从,开辟一条属于自己的风格路线。套用一句话说:生活中不是缺少时尚,而是缺少发现时尚的眼睛。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高博说:你觉得自己不够时尚吗?活出自己,你就是时尚。
鱼儿如果顺着水流,和树叶、草根、落花一起流下,那么它将不会看到前方的美景,更不会体会到搏击的快乐与余味。
我们是自然界大生命中独一无二的一滴,拒绝跟风,活出自己,散发庄严而神圣的光辉。因为,生命不须雷同。
《个性在群压下埋没》
很少人敢反对潮流,即使他个人多么厌恶,也会在别人的喝彩声中叫好。很少人能“出於泥而不染”,大多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与大多数人保持整齐的队列。为什么呢,是他们没有自己的思想和认知吗?不是的 这一切都是从众心理在做祟。为什么中国人会有如此严重的从众心理呢,根本原因是这个社会不愿让“与众不同”存在。
很多时候,我们拥有与别人不同的想法,只是因为与众不同,就被认为是愚蠢的。只是独出心裁就被当成了怪物。对别人认可的人或事物只是持自己不同的态度就遭到了群攻,请问在这样的压力下,有哪几个还敢坚持自我呢?
敢坚持自我的人不是没有,只是很少,所以在这个世界上,敢于创新的人不多。即使是不多,在培养孩子创新意识方面,老外还是做得要比中国的父母好,即使孩子们的一些想法很幼稚,他们也会支持,为的是让孩子学会独立思考。而中国人孝字为天,要求孩子按步就班,一丝不苟。一点点不顺着他们的心愿去做,自作主张就被认为是大不孝。虽然这些情况现在已经有所改善,但我们不能看不见家长对孩子一些行为的过度否认。隐藏在体内的艺术细胞促使孩子在洁白的墙壁上画下一幅幅图画,妈妈只会责怪孩子弄脏墙壁却不会去挖掘孩子的艺术天分。明明喜欢体育却被拉着和别人一样去学钢琴。请问这样的压力下,孩子敢有自己的兴趣和个吗?
我们不能以偏概全,但必须承认这类事实的存在,很多时候,个性和创新就是在群压下埋没的。我的说法也许不一定完全。但我希望我的文字可以给世人一点点警示。如果我们少一点随波逐流,多一点去承认个体的存在,我们的社会,也许就会少一些模仿的机器,多一些创新的人才了。